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基于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的经验
1
作者 许冰 耿中元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22,共8页
交通强国与“双碳”背景下,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持续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驱动城市发展方式转换。选取2008—2021年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分析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及其... 交通强国与“双碳”背景下,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持续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驱动城市发展方式转换。选取2008—2021年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分析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发现: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且这一促进效应在不同工业基础、地理区位的城市以及中心和外围城市呈现异质性;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与劳动力迁移是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主要作用渠道;在区域关系层面,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为此,应构建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畅通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与劳动力迁移作用渠道,健全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融合协同机制,为助力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包容性绿色增长 区域协调发展 城市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治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16
2
作者 来逢波 任建兰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4期63-66,共4页
在中国国民经济和交通运输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构建和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既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交通运输行业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从分析交通运输体系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中国... 在中国国民经济和交通运输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构建和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既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交通运输行业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从分析交通运输体系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中国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必要性,结合国外低碳交通运输的实践和中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策略和"政府—交通运输企业—社会公众"的三方互动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体系 治理模式:可持续发展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2020年将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3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45,共1页
2013年5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了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交通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韵新理念,以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运输装备应用、集约高效运输组织体... 2013年5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了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交通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韵新理念,以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运输装备应用、集约高效运输组织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体系 循环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信息化建设 运输装备 节能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IRPAT模型的温州市低碳乡村建设评价体系研究
4
作者 丁桃莉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23期30-32,共3页
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节能减排成为乡村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趋势。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在建设乡村的过程中,要科学分析、评估影响乡村低碳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基于此,该文结合浙江省温州市实际情... 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节能减排成为乡村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趋势。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在建设乡村的过程中,要科学分析、评估影响乡村低碳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基于此,该文结合浙江省温州市实际情况,简要分析了乡村建设与低碳排放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模型搭建、评估指标选择、碳排放量计算等多个维度出发,重点阐述了在低碳乡村建设评价中应用STIRPAT模型的方法,并提出了温州市乡村建设低碳转型优化的具体策略,旨在推动乡村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为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RPAT模型 温州市 排放 乡村建设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低碳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架构与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娟 王雅鹏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53-56,共4页
发展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社会的一个必然选择。低碳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但技术创新历来就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的活动,需构建科学体系予以支持和保障。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是低碳农业技术创新的核心主体,政府、高校、科研院所、金融... 发展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社会的一个必然选择。低碳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但技术创新历来就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的活动,需构建科学体系予以支持和保障。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是低碳农业技术创新的核心主体,政府、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均需参与其中,并提供相应的政策供给、技术供给、资金供给,以及信息供给。普及低碳农业知识、宣传低碳农业观念、制定支撑低碳农业发展的公共政策、引导农业碳汇市场建设、出台一系列与低碳农业相关的标准,是确保中国低碳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技术创新 体系架构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将构建低碳运输体系推进交通节能减排
6
《上海城市规划》 2011年第5期125-125,共1页
9月2日.上海市政府召开交通节能减排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会议明确.交通领域是全市用能三大重点领域之一,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关键词 交通运输体系 交通领域 节能减排 上海 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消费 市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湖南低碳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文再坤 《作物研究》 2010年第4期244-245,共2页
阐述了低碳农业的概念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提出了发展湖南低碳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创新 体系建设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中和新技术的美丽中国建设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启星 王辉 欧阳少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77-1787,共11页
碳中和技术是以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固定为目的,以节能、减排、增效为核心的新技术体系,主要分为三类,包括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和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将碳中和技术应用于美丽中国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推动我国能源结构... 碳中和技术是以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固定为目的,以节能、减排、增效为核心的新技术体系,主要分为三类,包括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和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将碳中和技术应用于美丽中国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还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绿色经济的发展.本研究通过阐述碳中和技术相关理念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并进一步讨论了碳中和技术如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结果表明,目前关于碳中和技术的研究领域主要有氢能领域、电化学领域、绿色化学领域、节能技术、储能技术、废物的资源回收以及合成生物学领域.这些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出现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还能够促进绿色清洁技术的发展.此外,碳中和技术也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增强资源的高效利用,助力低碳能源体系的建立和促进生态文明体制的健全,从而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技术 美丽中国建设 能源结构 能源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低碳交通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程东祥 陈静 +2 位作者 诸大建 颜大伟 吴秀玲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1-95,共5页
在中国机动车快速增长的前提下,低碳交通运输是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戴利的消费和福利绩效公式,基于导向性、数据可获性与可比性等基本原则,构建区域低碳交通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低碳交通能效指标和低碳... 在中国机动车快速增长的前提下,低碳交通运输是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戴利的消费和福利绩效公式,基于导向性、数据可获性与可比性等基本原则,构建区域低碳交通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低碳交通能效指标和低碳交通运营指标。基于灰关联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区域低碳交通模糊评价模型。最后,对江苏2010年的低碳交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年江苏低碳交通发展水平为"良",今后发展的重点在于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积极开展低碳公路建设、开展碳税制度和优化公交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交通运输 指标体系 模糊数学 灰关联分析法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低碳商贸流通体系构建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菁 王彬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8-30,共3页
推动商贸流通体系低碳化建设,是商贸流通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是提升我国商贸流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低碳发展的新型模式,从基础设施、绿色流通、空间优化三个低碳商贸流通... 推动商贸流通体系低碳化建设,是商贸流通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是提升我国商贸流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低碳发展的新型模式,从基础设施、绿色流通、空间优化三个低碳商贸流通模式发展的关键领域分析了这一问题。本文结合了调研数据进行效度分析,并揭示了影响低碳商贸流通体系的主要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我国商贸流通体系低碳化发展的解决方案和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流通体系 建设 绿色流通 供给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碳理念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东海 张李军 赵荣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7期3145-3146,共2页
将低碳理念纳入到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中,建立低碳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可求得特定区域在低碳背景下的集约度,依据所求得的集约度,对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可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管理视角下的城市低碳生产效率研究——以我国36个重点城市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鲍海君 郭奚晨 +2 位作者 蔡鑫羽 郭洋 詹鹏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城市低碳建设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一环,提升城市生产效率可以从源头帮助城市降低碳排放,从而实现节能减排。文章在PDCA循环管理法的基础上引入结果(Outcome)环节,构建了包含规划、实施、检查、结果...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城市低碳建设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一环,提升城市生产效率可以从源头帮助城市降低碳排放,从而实现节能减排。文章在PDCA循环管理法的基础上引入结果(Outcome)环节,构建了包含规划、实施、检查、结果、反馈(PDCOA)的全过程管理框架,形成城市低碳生产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比了我国36个重点城市的生产效率水平,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城市在低碳建设中的生产效率水平整体较低,得分均值为51.74分(总分为100分)。从环节视角分析,实施环节得分最高,反馈环节得分最低。从区域视角分析,短板环节与城市定位及类型相关联,建议在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应针对不同城市类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文章旨在从全过程管理视角出发,评价城市在低碳建设过程中的生产效率水平,为我国低碳城市的高效建设提供新视角,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下一步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城市生产效率 PDCA 诊断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下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模式研究——书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教程》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祖慧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I0013-I0014,共2页
英国政府在其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此后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建设方面的一个新目标。我国也在近年来提出要将低碳经济应用到市场经济建设中来,倡导人们通过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 英国政府在其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此后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建设方面的一个新目标。我国也在近年来提出要将低碳经济应用到市场经济建设中来,倡导人们通过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来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并重点对企业这一低碳经济下的主体进行社会责任审计,从而监督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契约制定和执行情况,确保企业契约各方面责任顺利履行。随着国际标准IS026000《社会责任指南》(2010)和IQNETSR 1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2011)认证标准的发布,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审计引发众多学者关注,低碳经济下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模式也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审计 经济 市场经济建设 企业契约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 节约能源 认证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株洲市基本建成低碳出行体系
14
作者 谭平华 谭思佳 《林业与生态》 2012年第12期37-38,共2页
良好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是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年的努力,株洲市已基本建成低碳出行体系,成为湖南省第一个“国字号”低碳交通试点市,步行、自行车和公交车出行比例占城市交通的60%以上。
关键词 株洲市 出行 公共交通体系 城市建设 组成部分 城市交通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法律制度的优化研究——评《低碳经济法律制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詹有平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I0001-I0002,共2页
《低碳经济法律制度研究》一书是针对低碳经济法律制度建设进行研究的专业书籍。伴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全球各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我国建立低碳经济的法律制度是推进低碳经济模... 《低碳经济法律制度研究》一书是针对低碳经济法律制度建设进行研究的专业书籍。伴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全球各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我国建立低碳经济的法律制度是推进低碳经济模式践行实施的必然举措。该书针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且分析了低碳经济法律制度体系的基本构成,参考了西方国家低碳经济法律制度建设,分析了我国建立低碳经济法律制度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当前我国低碳经济法律制度建设的情况和存在的不足,并就我国低碳经济法律制度建立与优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律制度 经济 制度研究 优化 法律制度建设 法律制度体系 经济发展模式 西方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翔 刘海燕 +1 位作者 甘启宁 农思林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7,28,共6页
评价指标体系是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南宁市沙井分区为例,以低碳为特色,探讨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构建了"目的—理论—政策—反映"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通过对评... 评价指标体系是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南宁市沙井分区为例,以低碳为特色,探讨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构建了"目的—理论—政策—反映"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通过对评价系统进行分类,采用频度分析法和改进的德尔菲法筛选指标,建立了一套主客观相结合、五类四层次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期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了落实指标体系的保障措施。该研究对指导我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评价指标体系 建设 沙井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愿景目标发布
17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7,共1页
在近日召开的第五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上,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林业厅等八个部门联合发布《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2020年愿景目标》。
关键词 城市群 珠三角 国土资源厅 环境保护厅 城乡建设 交通运输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行动导向与阶段任务 被引量:9
18
作者 庄贵阳 丁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1-8,共8页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为指导,系统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原则和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与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取向的契合性。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从2020年到2050年生态文明建设新的&q...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为指导,系统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原则和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与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取向的契合性。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从2020年到2050年生态文明建设新的"两阶段"目标愿景:到2035年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基本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到2050年全面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美丽中国。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从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五个角度,提出面向2050年的生态文明建设短期、中期和长期行动导向以及阶段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生态文明体系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清思路 曲靖全面加强天然林修复制度建设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军(文/图) 李坚(文/图) 《云南林业》 2020年第10期16-21,共6页
天然林是森林生态系統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争取把所有天然林都保护起来”和“要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等重要指示,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天然林是森林生态系統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争取把所有天然林都保护起来”和“要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等重要指示,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三大基本理念,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和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 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顺应自然 不可替代 理清思路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 被引量:1
20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2年第7期19-19,共1页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推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方案》明确,围绕种植业节能减排、畜牧业减排降碳、渔业减排增汇、农田固碳扩容、农机节能减排...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推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方案》明确,围绕种植业节能减排、畜牧业减排降碳、渔业减排增汇、农田固碳扩容、农机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替代等6项任务,实施稻田甲烷减排、化肥减量增效、畜禽低碳减排、渔业减排增汇、农机绿色节能、农田碳汇提升、秸秆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科技创新支撑、监测体系建设等10大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发展改革委 监测体系建设 绿色节能 节能减排 减排固 实施方案 秸秆综合利用 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