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十堰郧阳区柑橘树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后的补救措施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波 郭俊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4年第9期48-48,共1页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地处鄂、豫、陕三省边界,位于汉江上游下段丹江口库区,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是柑橘栽培北缘地带。近年来,冬季常有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发生,给水果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现将柑橘树受低温雨雪冰冻灾...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地处鄂、豫、陕三省边界,位于汉江上游下段丹江口库区,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是柑橘栽培北缘地带。近年来,冬季常有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发生,给水果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现将柑橘树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后橘园恢复生产管理的补救措施总结如下,供广大果农朋友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救措施 柑橘树 水果生产 丹江口库区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橘园 核心水源区 湖北省十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危险性评估与区划 被引量:32
2
作者 王颖 王晓云 +4 位作者 江志红 曾宪宁 马其芳 程宸 刘倩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5-591,共7页
利用1960—2009年全国542个站点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从灾害成因角度筛选评估指标,建立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气象指标体系,基于不同强度频率的评估思路构建综合危险性指数,对中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和区划。结果表明:(1)中国大... 利用1960—2009年全国542个站点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从灾害成因角度筛选评估指标,建立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气象指标体系,基于不同强度频率的评估思路构建综合危险性指数,对中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和区划。结果表明:(1)中国大部地区属于低危险区,高危险区主要集中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东部—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青海南部—西藏东北部—甘肃南部。南方绝大部分地区均处于极低危险区。(2)南方地区内部相对高危险区主要集中在四川中南部云南东北部—贵州西部、湖南东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河南北部。(3)高危险区的分布与地形、纬度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危险性 评估 区划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我国电网损毁性影响概述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鹏云 王羽 +6 位作者 文习山 蓝磊 王成智 甘艳 张露 詹帆 付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5-139,共5页
为提高电网抵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能力,回顾我国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主要历史事件,总结了该型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对我国电网损毁的特点。对比分析冰灾和拉尼娜事件的时间对应关系,认为拉尼娜事件可作为预测冰雪灾害的一个重要因... 为提高电网抵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能力,回顾我国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主要历史事件,总结了该型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对我国电网损毁的特点。对比分析冰灾和拉尼娜事件的时间对应关系,认为拉尼娜事件可作为预测冰雪灾害的一个重要因素。结合2008年初冰灾对电网损毁影响的统计结果,分析了电网受损的原因和电网防冰灾设计标准,探讨了我国电网防冰灾策略和技术措施,建议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我国电网抗冰灾能力,如骨干网架差异化设计、电网防冰灾设计标准优化调整、覆冰调查及冰区图修订完善、线路走廊规划及现场勘测、严重覆冰地段的线路改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时空分布 防冰措施 设计标准 减灾措施 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1月我国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与东亚季风系统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88
4
作者 顾雷 魏科 黄荣辉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5-418,共14页
鉴于2008年1月我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严重性,作者从东亚季风系统有关成员的异常来探讨此灾害的发生成因。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1月在中高纬度乌拉尔地区阻塞高压异常发展和长时间的维持及东亚大槽位置的长时间的稳定,... 鉴于2008年1月我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严重性,作者从东亚季风系统有关成员的异常来探讨此灾害的发生成因。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1月在中高纬度乌拉尔地区阻塞高压异常发展和长时间的维持及东亚大槽位置的长时间的稳定,这使得异常强冷空气不断沿蒙古高原东侧南下入侵我国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大量暖湿空气沿副高西侧北上,并与南下冷空气在长江流域相遇,从而导致我国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在热带中、东太平洋的LaNi a事件对我国冬季气候异常的影响并不能很好地说明此次灾害的发生,而利用热带西太平洋和西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对中高纬度和副热带地区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可以较好地说明这次灾害的发生成因。此外,2007年冬季北半球准定常行星波向低纬度地区上空对流层上层传播的加强和平流层极涡的下传也可能是2008年1月我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东亚冬季风 东亚季风气候系统 极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遥感监测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范一大 王磊 +3 位作者 聂娟 王薇 张宝军 徐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25,共5页
针对2008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总结了利用微波和光学遥感数据开展冰雪监测、交通拥堵状况监测评估、雪水当量时空变化监测、地表温度反演与农业受灾评估等技术方法,介绍了灾... 针对2008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总结了利用微波和光学遥感数据开展冰雪监测、交通拥堵状况监测评估、雪水当量时空变化监测、地表温度反演与农业受灾评估等技术方法,介绍了灾害应急阶段空间信息产品的服务情况。提出对交通运输、能源供应和电力通信等生命线状况的评估,将是今后灾害遥感业务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方向。最后从数据资源、复杂灾害背景环境下灾害遥感和卫星等资源综合应用三个方面,讨论了当前灾害遥感领域研究的不足及发展方向,指出了建立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灾害监测、预警、评估与服务体系的迫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灾害遥感 冰雪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区划 被引量:6
6
作者 唐熠 谢晓燕 +3 位作者 周秀华 黎微微 陈桂莲 王军君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106,共6页
利用广西壮族自治区91个台站1960—2020年上一年度12月至当年3月逐日气象数据,基于气象灾害危险性主要由气象危险因子活动强度和活动频次评估思路构建综合危险性指标,对广西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和区划。结果表明:①广西低温... 利用广西壮族自治区91个台站1960—2020年上一年度12月至当年3月逐日气象数据,基于气象灾害危险性主要由气象危险因子活动强度和活动频次评估思路构建综合危险性指标,对广西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和区划。结果表明:①广西低温雨雪冰冻的影响主要在桂东北和桂东区域,次低危险性区及低危险性区位于桂西、西南和桂南部沿海。灾害危险性主要来自低温。②危险区等级由东北向西南呈递减趋势,这种递减趋势低纬度要比高纬度明显,同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危险性区等级增大。在同一纬度上,又随着经度的偏东危险性区等级增大。③高危险区,占总面积的4.1%;次高危险性区占总面积的15.6%;中危险性占总面积的23.0%;次低危险性区及低危险性区分别占总面积的26.7%、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危险性 评估 区划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华南西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晓梅 高安宁 赵金彪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32-239,共8页
对2011年1月广西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与2008年作了对比。结果表明,(1)气温异常低且持续时间长,雨雪冰冻天气维持时间长,但是冰冻和冻雨的日数和站次较2008年为少,灾害程度低于2008年。(2)亚洲极涡面积偏大、贝加... 对2011年1月广西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与2008年作了对比。结果表明,(1)气温异常低且持续时间长,雨雪冰冻天气维持时间长,但是冰冻和冻雨的日数和站次较2008年为少,灾害程度低于2008年。(2)亚洲极涡面积偏大、贝加尔湖区阻塞高压显著偏强,副高强度面积明显偏弱偏小,使冷空气不断补充影响广西。南支槽活跃提供充足了的水汽,最终形成灾害天气。但锋区强度和水汽来源明显较2008年弱。(3)逆温层的强度、厚度,500 hPa温度及地面气温对冻雨形成的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均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环流指数 冻雨 逆温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历史罕见的一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分析 被引量:54
8
作者 叶成志 吴贤云 黄小玉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8-500,共13页
在欧亚大陆中高纬度稳定维持阻塞形势的环流背景下,2008年1月10日—2月2日中国南方地区连续经历了4次历史罕见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应用多种常规、非常规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在对该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及水汽输送特征进行... 在欧亚大陆中高纬度稳定维持阻塞形势的环流背景下,2008年1月10日—2月2日中国南方地区连续经历了4次历史罕见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应用多种常规、非常规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在对该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及水汽输送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的基础上,细致分析了受灾最为严重的湖南省冰冻分布地域特征、多种气象因子及特殊地形对冰冻强度的影响,并对造成降水性质差异及强冰冻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高纬阻塞高压、西太平洋副高及南支槽是造成此次持续性雨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持续而强盛的水汽输送对雨雪冰冻的强度和范围起重要作用;冰冻形成与增长是多种气象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地面日平均温度、700hPa风向风速、逆温强度及冷垫厚度对冰冻强度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当冰冻形成条件具备后,融化层及冷垫越深厚、地面日平均气温越低则冰冻发展越显著。若700hPa维持强盛的西南急流、850hPa持续偏东北风时,最有助于逆温加强,冷垫增厚。强冰冻的预报着眼点应关注700hPa附近的剧烈增温、增湿及850hPa以下的强降温;近地面层丰富的过冷水滴和叠置于深厚冷气层之上的暖性"逆温层"的建立和维持是大范围强冰冻天气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湖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对冰冻的持续和发展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冰冻分布地域特征 冰冻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农业损失分析与防灾避灾对策 被引量:7
9
作者 瞿翔 张俊飚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8-91,共4页
2008年1月中下旬发生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是我国近50年来极为罕见的一次大范围极端气象灾害,给灾区农业产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和巨大的损失,值得总结与深思。本文就此分析了此次灾害对农业产业的不利影响... 2008年1月中下旬发生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是我国近50年来极为罕见的一次大范围极端气象灾害,给灾区农业产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和巨大的损失,值得总结与深思。本文就此分析了此次灾害对农业产业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应对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的防灾避灾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农业产业 风险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农业气象工作的启示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建平 《灾害学》 CSCD 2009年第2期75-77,81,共4页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多方面资料,详细介绍了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该区域内农业生产的影响状况及影响特点,并提出了农业气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加强的工作。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农业气象 启示 200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农林业造成的危害及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国勤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10期104-107,共4页
简述了2008年初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发生、发展特点,分析了灾害给江西各地农林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灾减灾的若干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农林业生产 危害 防灾减灾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祥喜在应急管理部党委会上强调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主动靠前担当作为 全力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 被引量:1
12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4-134,共1页
2023年12月18日,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部长王祥喜主持召开部党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冬季防灾减灾救灾重点工作。王祥喜强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 2023年12月18日,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部长王祥喜主持召开部党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冬季防灾减灾救灾重点工作。王祥喜强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职能作用,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全力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各项工作,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做到“两个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防灾减灾救灾 部党委书记 办公室职能 党委会 统筹协调 防范应对 应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能力的探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景贵 李云先 郭志鸣 《江西林业科技》 2008年第4期26-27,41,共3页
通过观察湿地松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过程中的受损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湿地松品种特性、树龄树径的大小、山场海拔高度、坡度、栽植密度和人工采脂作业等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影响湿地松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条件下的生存因素,提出相应... 通过观察湿地松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过程中的受损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湿地松品种特性、树龄树径的大小、山场海拔高度、坡度、栽植密度和人工采脂作业等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影响湿地松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条件下的生存因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抗害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桂林兴安县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春英 《农业灾害研究》 2016年第1期42-44,共3页
低温雨雪冰冻寒潮灾害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在介绍最近10年内广西兴安县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实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其防范措施,为气象灾害防御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防范措施 兴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08′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论坛铁道部分征文通知
15
《铁道机车车辆》 2008年第3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铁道 铁路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中国科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过程的冻雨天气及积雪监测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小龙 付翔 金山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8-95,共8页
2008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罕见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灾害。在整理灾害过程期间南方地区冻雨天气探空曲线后,发现我国东部低海拔地区冻雨天气的发生机制与高海拔的贵州中西部冻雨天气的发生机制有所不同。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处于低纬度... 2008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罕见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灾害。在整理灾害过程期间南方地区冻雨天气探空曲线后,发现我国东部低海拔地区冻雨天气的发生机制与高海拔的贵州中西部冻雨天气的发生机制有所不同。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处于低纬度地区,地面积雪多为湿雪、薄雪。雪内少量液态水就能导致微波亮温值急剧上升,大大改变雪层观测辐射信号。利用南方地区积雪冻融变化时微波亮温昼夜之间的差异变化,使用被动微波数据(SSM/I)建立了一种针对低纬度南方地区积雪监测的补充方法,从而可以获得更加完整的低纬度地区积雪覆盖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被动微波遥感 湿雪 冻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雨雪天气根茎类蔬菜田管要点
17
作者 柳李旺 《农家致富》 2024年第24期25-26,共2页
萝卜、芦笋和牛蒡等根茎类蔬菜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低温寒潮天气会对其生产供应造成不良影响。为减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对根茎类蔬菜生产的不利影响,田间管理上应做好以下五点。
关键词 根茎类蔬菜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牛蒡 低温寒潮 低温雨雪天气 营养元素 芦笋 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初南方雨雪冰冻期间降水过程的温湿异常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虹杏 谌芸 +1 位作者 陆尔 李慧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5-535,共11页
2008年1月10日一2月2日我国中南部地区发生了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该文分析此次过程的冷空气活动和水汽输送,比较两者在降水形成中的相对重要性。利用文中定义的两个参量,可以直接比较水汽和温度这两个量在降水中所起的作用,并比较... 2008年1月10日一2月2日我国中南部地区发生了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该文分析此次过程的冷空气活动和水汽输送,比较两者在降水形成中的相对重要性。利用文中定义的两个参量,可以直接比较水汽和温度这两个量在降水中所起的作用,并比较两者作用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在低层(850 hPa及以下),我国中南部地区温度偏低、水汽偏少,但温度偏低对降水偏多的正贡献大于水汽偏少的负贡献,两者的净贡献为正,因此,冷空气活动主导降水。在较高层(600 hPa及以上),中南部地区水汽偏多、温度偏高,但水汽偏多对降水的正贡献大于温度偏高的负贡献,因此,水汽输送主导降水。在中层(700 hPa),干冷空气和暖湿空气混合导致,中南部地区水汽偏多、温度偏低,两者均有利于空气饱和,对降水均起正作用;计算结果显示,水汽的贡献略强于温度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冷空气活动 水汽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被动微波资料(SSM/I)在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小龙 谷松岩 刘健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I0001-I0002,共9页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南方出现了罕见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灾害。南方地区地面积雪的覆盖范围等灾害信息对于气象公共服务、决策服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开展的被动微波积雪研究,多关注高纬度、极地地区或高原地...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南方出现了罕见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灾害。南方地区地面积雪的覆盖范围等灾害信息对于气象公共服务、决策服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开展的被动微波积雪研究,多关注高纬度、极地地区或高原地区的干雪状况,薄雪、湿雪的判识问题较少有人触及。而我国冰冻灾害期间,南方地区由于处于较低纬度带,昼夜温度在0℃上下起伏,雨、雪、雨夹雪天气的轮替,地面积雪恰恰多为湿雪、薄雪。积雪雪层由于液态水的存在将大大改变观测辐射信号,雪内少量液态水就能导致微波亮温值急剧上升。利用南方地区积雪冻融变化时微波亮温昼夜之间的差异变化,使用被动微波数据(DMSP-SSM/I)建立了对低纬度南方地区积雪监测的一种补充方法,结合其他积雪产品,可以获得更加完整的低纬度地区积雪分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被动微波遥感 湿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对极端冰雪灾害响应程度的定量评估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正洪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19-122,共4页
为了定量评估社会对极端冰雪灾害响应的速度和程度,以湖北省影响较大的媒体《楚天金报》2008年1月9日至2月5日每天刊载相关文章的版面位置、版面数、专版数为基础数据构成一个综合指标,研究其动态变化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建立了综合指... 为了定量评估社会对极端冰雪灾害响应的速度和程度,以湖北省影响较大的媒体《楚天金报》2008年1月9日至2月5日每天刊载相关文章的版面位置、版面数、专版数为基础数据构成一个综合指标,研究其动态变化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建立了综合指标的气象评估(预测)方程和社会应急响应程度的气象因子预测(评估)模型,划分了灾害等级及对应的气象指标,可供今后防灾工作借鉴。结果表明:(1)该指标能较好反映社会对冰雪灾害应急响应的速度和程度,其峰谷变化与积雪深度变化一致,并能反映灾害逐步加重以及认识逐步加深的3次过程;(2)该指标与积雪深度正相关且最显著,与低温负相关、与日雨雪量或雪量不相关,但与前2-3天的雪量正相关,与雪量累积以及低温累积的相关性显著提高,说明短期的降雪和低温对社会危害有限,只有持续较长时的降雪、深厚积雪、低温才会对社会产生严重危害;(3)当积雪深度超过8.0(19.0)cm,或者累积最低气温低于-7.0(-43.0)℃,或者累积雪量超过24.0(54.0)cm时,就会开始产生严重(极其严重)危害,社会关注度和响应度就会开始(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社会应急响应度 综合指数 相关性 预测(评估)模型 灾害等级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