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力-温度对低渗透介质渗透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建平 陈卫忠 +1 位作者 田洪铭 于洪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587-3594,共8页
在石油/天然气地下储存、核废料地下处置等工程中,低渗透介质的渗透率测试及其随着应力、温度的变化是工程稳定性和环境评价的基础。通过研制的低渗透介质温度-渗流-应力耦合三轴仪(T-M-PTS),对不同静水压力、不同温度条件下锦屏大理岩... 在石油/天然气地下储存、核废料地下处置等工程中,低渗透介质的渗透率测试及其随着应力、温度的变化是工程稳定性和环境评价的基础。通过研制的低渗透介质温度-渗流-应力耦合三轴仪(T-M-PTS),对不同静水压力、不同温度条件下锦屏大理岩的渗透率进行了渗透特性测试,并通过微裂隙模型从理论方面对致密岩石渗透率演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致密岩石中气体渗透的Klinkenberg效应显著,不能忽略;(2)基于统计理论和逾渗理论的圆盘裂隙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致密岩石扩容和压密过程中渗透率演化特征;(3)静水压力增大,渗透率降低,其降低趋势是开始压缩阶段降低速率较快,随后降低速率越来越小;(4)温度升高,岩石弹性模量降低,岩石被压缩得更加致密,渗透率降低较为明显,从15℃升高至40℃即会降低一个量级,低至3.9×10-21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介质 Klinkenberg效应 逾渗 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中低渗透介质地质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8
2
作者 郭永海 吕川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33-137,共5页
低渗透介质是阻碍有害物质在地下迁移良好的天然屏障 ,因此成为高放废物处置库围岩类型的首选。本文通过对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中地质研究的回顾 ,阐述了低渗透介质地质研究的特点 ,对地质参数测定、取样、水流模拟、地球化学模拟进行了... 低渗透介质是阻碍有害物质在地下迁移良好的天然屏障 ,因此成为高放废物处置库围岩类型的首选。本文通过对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中地质研究的回顾 ,阐述了低渗透介质地质研究的特点 ,对地质参数测定、取样、水流模拟、地球化学模拟进行了重点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射性废物处置库 选址 低渗透介质 地质研究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对低渗透介质的水文地质学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田开铭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7-28,共2页
低渗透介质水文地质学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
关键词 低渗透介质 水文地质 排水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介质中3种井的非线性渗流流量
4
作者 邓英尔 刘慈群 张伟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19,36,共4页
给出考虑起始水力梯度的低渗透介质中分别存在垂直井、垂直裂缝井及分支水平井时的非线性渗流量公式,讨论了非线性渗流参数(起始水力梯度)、供给边界、垂直裂缝井的裂缝半长、分支水平井井筒数等因素对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 给出考虑起始水力梯度的低渗透介质中分别存在垂直井、垂直裂缝井及分支水平井时的非线性渗流量公式,讨论了非线性渗流参数(起始水力梯度)、供给边界、垂直裂缝井的裂缝半长、分支水平井井筒数等因素对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非线性渗流使得垂直井、垂直裂缝井及分支水平井流量降低;供给边界距离越大,垂直井、垂直裂缝井及分支水平井流量越小;垂直裂缝井的裂缝越长,流量越大;井筒数越多,分支水平井流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渗流 垂直井 垂直裂缝井 分支水平井 低渗透介质 起始水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条件下低渗透介质的渗透性与孔隙性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邓英尔 黄润秋 刘慈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03-307,共5页
采用岩石物性参数测试系统,对地层条件下低渗透介质的渗透性与孔隙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低渗透介质的渗透性和孔隙性与地层条件的关系.采用显微照相方法,研究了低渗透介质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地层条件下低渗透率介质渗透率随围压... 采用岩石物性参数测试系统,对地层条件下低渗透介质的渗透性与孔隙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低渗透介质的渗透性和孔隙性与地层条件的关系.采用显微照相方法,研究了低渗透介质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地层条件下低渗透率介质渗透率随围压及温度增加成指数规律衰减,孔隙度相对变化随围压增加成指数规律衰减;低渗透介质中存在微细裂缝,对介质的孔渗特性尤其是渗透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条件 低渗透介质 渗透 孔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性介质中DNAPL污染物迁移与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窦健伟 潘玥 +1 位作者 徐蓓艺 周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7-1271,共15页
近年来,重非水相流体(Dense Non-Aqueous Phase Liquids,DNAPL)的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由于其物化性质稳定且具有界面张力低、密度大、含毒性等特点,在含水介质中易从高渗透区域渗入低渗透区域,因低渗透介质的物理捕获和吸附作用使... 近年来,重非水相流体(Dense Non-Aqueous Phase Liquids,DNAPL)的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由于其物化性质稳定且具有界面张力低、密度大、含毒性等特点,在含水介质中易从高渗透区域渗入低渗透区域,因低渗透介质的物理捕获和吸附作用使其成为二次污染源,延长了污染羽的迁移时间,造成更大范围污染,导致修复工作愈发困难。本文首先介绍了监测DNAPL污染物的技术手段,初步认识DNAPL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形式;其次分析了影响DNAPL迁移的因素,重点总结了在低渗透性介质中DNAPL的迁移规律,并归纳了DNAPL迁移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同时,探讨了四种DNAPL的修复方法,包括:电阻加热、原位氧化化学修复、生物修复、聚合物修复等。最后对低渗透性介质中DNAPL污染物迁移修复的未来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非水相流体 渗透介质 DNAPL迁移 DNAPL修复 数值模拟 反向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黑卡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的动态吸附规律
7
作者 肖立晓 侯吉瑞 +2 位作者 孙佳奇 袁伟峰 梁拓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6-655,共10页
纳米流体在多孔介质表面的吸附和滞留是影响纳米技术提高非常规油气田采收率的关键因素。纳米黑卡作为一种两亲性片状纳米材料,其在岩心中动态吸附规律的研究必不可少。首先,绘制纳米黑卡流体标准曲线,开展静态吸附实验确定饱和吸附浓度... 纳米流体在多孔介质表面的吸附和滞留是影响纳米技术提高非常规油气田采收率的关键因素。纳米黑卡作为一种两亲性片状纳米材料,其在岩心中动态吸附规律的研究必不可少。首先,绘制纳米黑卡流体标准曲线,开展静态吸附实验确定饱和吸附浓度;然后,开展不同影响因素下纳米黑卡流体的动态吸附实验,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动态吸附规律,建立动态吸附量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纳米黑卡流体的饱和吸附浓度为75 mg/L,静态吸附量最大值为1.83 mg/g;其动态吸附量与低渗透岩心渗透率(K)呈负对数相关,与纳米黑卡流体矿化度倍数(MS)呈负线性相关,与纳米黑卡流体注入段塞(V_(2))和后续水驱注入速度(v)均呈正线性相关。纳米黑卡流体在低渗透岩心的动态平衡吸附量(η^(2))与K、MS、v、V_(2)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η^(2)=10^(-3)(-0.4-0.005 K-0.094MS+1.301 v+3.347 V_(2)),R^(2)为0.989。当K为20×10^(-3)μm^(2)、MS为2、v为0.3 mL/min、V_(2)为0.5 PV时,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得到纳米黑卡的动态吸附量为1.328×10^(-3)mg/g,与实验结果(1.321×10^(-3)mg/g)接近。保持适度的矿化度范围(MS<4)、调整注入段塞(0.5 PV)和降低后续水驱注入速度(<0.45 mL/min)可以降低纳米黑卡流体的动态吸附量,有利于低渗透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多孔介质 纳米黑卡流体 动态吸附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渗透率条件下低渗介质非稳态压力变化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建忠 姚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61,3,共5页
基于低渗透介质中流体渗流速度和压力梯度的二项式关系,提出了低渗透介质的渗透率变化函数,建立了流体在低渗透介质中渗流的运动方程和相应的非稳态渗流数学模型.采用隐式差分格式形成了渗流方程的数值求解形式.求解分析表明:二项式系... 基于低渗透介质中流体渗流速度和压力梯度的二项式关系,提出了低渗透介质的渗透率变化函数,建立了流体在低渗透介质中渗流的运动方程和相应的非稳态渗流数学模型.采用隐式差分格式形成了渗流方程的数值求解形式.求解分析表明:二项式系数对压力及压力导数有着较大的影响,系数值越大,渗透率变化函数值越大,相应实际的渗透率值也越大;在等产量条件下,压力及压力导数变化幅度较小.对比采用拟线性流动规律计算得到的压力及压力导数,变渗透率条件下的压力及压力导数变化较缓,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较小,更能反映低渗透介质的压力变化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 低渗透介质 非稳态压力 压力导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复杂介质中的渗流描述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涌沂 李阳 +1 位作者 孙焕泉 彭仕宓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16,22,共4页
杂乱的天然裂缝和因增产措施而诱发的人工压裂缝加剧了低渗透储层介质的复杂性。实验研究和现场实践表明 ,渗流的非线性和流态的多变性是低渗透复杂介质中的主要渗流特征 ,也是当今渗流力学界普遍关注的难题。本文根据实验并结合微分原... 杂乱的天然裂缝和因增产措施而诱发的人工压裂缝加剧了低渗透储层介质的复杂性。实验研究和现场实践表明 ,渗流的非线性和流态的多变性是低渗透复杂介质中的主要渗流特征 ,也是当今渗流力学界普遍关注的难题。本文根据实验并结合微分原理 ,提出了低渗透复杂介质系统内非线性渗流的微分线性描述方法 ,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步骤和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该方法不但可以描述流体渗流的非线性 ,而且还能描述流体流态的多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复杂介质 渗流描述方法 研究 油气藏 非线性渗流 微分原理 微分线性描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压力对低渗透多孔介质孔隙度、渗透率的影响 被引量:117
10
作者 刘建军 刘先贵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41-44,共4页
以低渗透多孔介质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验得出孔隙度、渗透率随有效压力变化曲线。研究表明 ,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中渗流时 ,流固耦合效应十分显著。这是因为低渗透多孔介质的孔隙很小 ,而孔隙度的微小变化 ,都会对渗透率产生大的影响 ,... 以低渗透多孔介质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验得出孔隙度、渗透率随有效压力变化曲线。研究表明 ,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中渗流时 ,流固耦合效应十分显著。这是因为低渗透多孔介质的孔隙很小 ,而孔隙度的微小变化 ,都会对渗透率产生大的影响 ,因此低渗透介质随有效应力的变化十分明显。由于流固耦合效应的存在 ,在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中 ,不宜采用降压开采 ,进行油藏数值模拟时 ,也应进行油藏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多孔介质 流固耦合 孔隙度 渗透 有效压力 油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渗透率连续变化的低渗透多孔介质非线性渗流模型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文超 姚军 +1 位作者 孙致学 黄朝琴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5-892,共8页
基于低渗透多孔介质渗透率的渐变理论,确定了能精确描述低渗透多孔介质渗流特征的非线性运动方程,并通过实验数据拟合,验证了非线性运动方程的有效性。非线性渗流速度关于压力梯度具有连续一阶导数,方便于工程计算;由此建立了低渗透多... 基于低渗透多孔介质渗透率的渐变理论,确定了能精确描述低渗透多孔介质渗流特征的非线性运动方程,并通过实验数据拟合,验证了非线性运动方程的有效性。非线性渗流速度关于压力梯度具有连续一阶导数,方便于工程计算;由此建立了低渗透多孔介质的单相非线性径向渗流数学模型,并巧妙采用高效的Douglas-Jones预估-校正有限差分方法求得了其数值解。数值结果分析表明:非线性渗流模型为介于拟线性渗流模型和达西渗流模型之间的一种中间模型或理想模型,非线性渗流模型和拟线性渗流模型均存在动边界;拟线性渗流高估了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使得动边界的移动速度比实际情况慢得多;非线性越强,地层压力下降的范围越小,地层压力梯度越陡峭,影响地层压力的敏感性减弱,而影响地层压力梯度的敏感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glas—Jones预估-校正有限差分方法 渗透多孔介质 非线性渗流 启动压力梯度 数值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多孔介质中新型渗流模型 被引量:21
12
作者 宋付权 刘慈群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6-58,共3页
在低渗透多孔介质中,由于流体的渗流规律不遵循达西定律,以往的模型或者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研究建立了更加接近渗透多孔介质中流体真实流动,且形式简单的三参数渗流模型。并对低渗透油藏中径向稳定渗流和不稳定渗流进行了分析... 在低渗透多孔介质中,由于流体的渗流规律不遵循达西定律,以往的模型或者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研究建立了更加接近渗透多孔介质中流体真实流动,且形式简单的三参数渗流模型。并对低渗透油藏中径向稳定渗流和不稳定渗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边水油藏生产压差和产量关系的分析,说明了以达西定律为基础的渗流模型不适合于低渗透油藏,在相同的条件下,其计算的产量偏大。通过对非稳态渗流的分析,给出了基于三参数模型的试井公式和典型试井曲线,低渗透油藏试井曲线的特征是中后期径向流特征段消失,压力和压力导数曲线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多孔介质 渗透油藏 试井曲线 渗流模型 不稳定渗流 生产压差 边水 三参数 流体 径向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性裂隙介质中激发强度对Slug试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孟雄 陈刚 胡成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共9页
Slug试验是一种经济、快速测定介质渗透系数的原位试验方法。但对于低渗透性裂隙介质中不同激发强度对Slug试验影响的报道较少。通过在低渗透性裂隙介质中对同一试验段采用“小—中—大”激发方式开展Slug试验,利用前人建立的Bouwer&... Slug试验是一种经济、快速测定介质渗透系数的原位试验方法。但对于低渗透性裂隙介质中不同激发强度对Slug试验影响的报道较少。通过在低渗透性裂隙介质中对同一试验段采用“小—中—大”激发方式开展Slug试验,利用前人建立的Bouwer&Rice理论模型求取低渗透性裂隙介质的渗透系数,对比分析在不同激发强度条件下低渗透性裂隙介质渗透系数计算结果的差异性,并通过求取雷诺数来表征不同激发强度下钻孔附近的实际地下水流态,讨论了适宜的激发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激发强度的增加,地下水非线性流作用显著,受非线性流的影响,采用常规Slug试验理论模型求取的地层渗透系数估计值偏低,故在低渗透性裂隙介质中开展Slug试验时,应采用较小的激发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ug试验 激发强度 渗透性裂隙介质 渗透系数 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性介质孔隙水渗流规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长礼 王秀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4年第z1期65-68,共4页
针对以往对低渗透介质中的孔隙水的渗流规律研究存在的问题,利用微渗流-固结联合试验、三轴渗透固结试验、压汞试验等方法,对低渗透性介质-粘性土中的孔隙水的渗流规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对孔隙水运移规律的实质、极限水力梯度存在与... 针对以往对低渗透介质中的孔隙水的渗流规律研究存在的问题,利用微渗流-固结联合试验、三轴渗透固结试验、压汞试验等方法,对低渗透性介质-粘性土中的孔隙水的渗流规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对孔隙水运移规律的实质、极限水力梯度存在与否、达西定律的适用范围及在实际应用中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介质 孔隙水渗流规律 微渗流-固结联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潜水含水层抽水试验装置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俊 汪玉松 +1 位作者 罗泽娇 鲁长青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共4页
渗透系数是衡量含水层出水能力及防污性能的一个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常通过抽水试验获取,但对于低渗透性介质,由于其富水性差、出水量小,采用常规抽水试验会出现"一抽就干"的现象,无法获取计算渗透系数所需的参数。本文设计... 渗透系数是衡量含水层出水能力及防污性能的一个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常通过抽水试验获取,但对于低渗透性介质,由于其富水性差、出水量小,采用常规抽水试验会出现"一抽就干"的现象,无法获取计算渗透系数所需的参数。本文设计了一种由手动压力泵、缓冲瓶、容量瓶、电子天平、导管和出水管组成的抽水试验装置系统,该系统通过压力平衡原理维持恒定小流量抽水,抽水时含水层不易疏干,能够获得计算渗透系数所需的水位降深等系列参数值,并结合单孔非完整井稳定流公式,采用VB语言编写迭代计算程序,可快速计算出低渗透潜水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最后通过实例,介绍了该装置的具体运用及其数据整理、参数计算过程,从而验证了该抽水试验装置在低渗透潜水含水层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试验装置 渗透系数 低渗透介质 潜水含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石化污染场地多相抽提修复效率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6
作者 田蕾 胡立堂 张梦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25-935,共11页
借助TOUGH3/TMVOC软件对华北地区某典型污染场地进行模型概化,模拟再现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在层状低渗透性介质中的运移和分布特征;同时,设置了不同情景的多相抽提方案,分析了渗透率对多相抽提技术(MPE)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V... 借助TOUGH3/TMVOC软件对华北地区某典型污染场地进行模型概化,模拟再现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在层状低渗透性介质中的运移和分布特征;同时,设置了不同情景的多相抽提方案,分析了渗透率对多相抽提技术(MPE)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VOCs在该介质中主要以非水相液体(NAPL)相形式存在,且NAPL相饱和度最大值位于泄漏点以下的含水层;对于不同深度的分层抽提情景,当最大抽提深度为-9.25m时,介质中质量分数最大的NAPL相VOCs能够被有效去除,总有机物去除率达89.8%.同时,多相抽提作用能促进吸附相VOCs解吸,降低介质中吸附相VOCs含量;抽提结束一段时间后,介质中残留的液相、吸附相VOCs含量增加,成为潜在的地下水二次污染源.当层状介质渗透率整体降低时,MPE技术去除效率随之降低,且低渗透层中残留的NAPL相VOCs难以抽出,导致总有机物去除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多相抽提技术 TMVOC 数值模拟 低渗透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应力对低渗低孔介质孔渗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高树生 熊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8-540,共3页
随着油男开发,地层内孔隙压力逐步降低,岩石骨架所受到的有效应力随之增大,岩石的物性参数也随之改变,主要表现为渗透率降低,孔隙度减小。本文主要研究了低渗透多孔介质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孔隙体积压缩系数与作用在岩石上的有效应力对... 随着油男开发,地层内孔隙压力逐步降低,岩石骨架所受到的有效应力随之增大,岩石的物性参数也随之改变,主要表现为渗透率降低,孔隙度减小。本文主要研究了低渗透多孔介质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孔隙体积压缩系数与作用在岩石上的有效应力对渗透庇护影响较大,产生不可逆伤害,而对孔隙度的影响较小,孔隙压缩系数仅仅是有效应力的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应力 渗透 孔隙度 压缩系数 岩石力学 渗透多孔介质 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泥砂介质的浆液裂隙渗流与孔隙渗透机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邹光华 王崇智 +2 位作者 马龙 杨健男 杨长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159,共8页
为研究低渗透岩土介质的浆液裂隙渗流和孔隙渗透力学机理,以泥砂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压密封注浆试验系统设计注浆实验,根据格里菲斯强度理论推导了渗流通道形成准则,运用流体力学推导分析了面形渗流通道中浆液渗流压力变化和浆液渗透扩散... 为研究低渗透岩土介质的浆液裂隙渗流和孔隙渗透力学机理,以泥砂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压密封注浆试验系统设计注浆实验,根据格里菲斯强度理论推导了渗流通道形成准则,运用流体力学推导分析了面形渗流通道中浆液渗流压力变化和浆液渗透扩散半径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浆液扩散包括渗流通道形成和渗流通道周围孔隙渗透两个过程。孔隙渗透是“初始渗入-开始絮凝-絮凝层局部破坏”等循环往复的过程。单相面形渗透扩散半径与浆液渗透率、注浆时间、注浆压力成正比,与被注介质孔隙率和浆液黏度成反比。研究结论为中煤平朔井工一矿综采工作面过陷落柱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加固 渗透岩土介质 注浆试验系统 孔隙渗透 裂隙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油藏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56
19
作者 韩洪宝 程林松 +2 位作者 张明禄 曹秋颖 彭道贵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53,共5页
从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机理出发,通过室内基础实验和基础理论研究,以及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运用流体边界层理论,分析了由于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而使得低渗储层产生非达西渗流的机理和规律,建立了描述低渗油气非达西渗流模型... 从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机理出发,通过室内基础实验和基础理论研究,以及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运用流体边界层理论,分析了由于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而使得低渗储层产生非达西渗流的机理和规律,建立了描述低渗油气非达西渗流模型,并对特低渗长庆油田某区块一个菱形反九点注采井网进行了实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不但降低了低渗透、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指标,而且还增加了开采难度。增大注入率、缩小井距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启动压力梯度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压力梯度 非达西渗流 渗油藏 开发指标 渗储层 渗透多孔介质 注采井网 物理模拟 拟和 小井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气藏克林肯贝尔常数和非达西系数确定新方法 被引量:15
20
作者 吴英 程林松 宁正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8-80,共3页
文章通过室内物理模拟气体驱替岩心实验,从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渗流机理出发,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研究了一种确定低渗气藏气体渗流克林肯贝尔常数和非达西系数的新方法,并验证了气体在低渗气藏中的渗流存在滑脱现象,即克林肯贝尔效... 文章通过室内物理模拟气体驱替岩心实验,从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渗流机理出发,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研究了一种确定低渗气藏气体渗流克林肯贝尔常数和非达西系数的新方法,并验证了气体在低渗气藏中的渗流存在滑脱现象,即克林肯贝尔效应,遵循非达西渗流规律。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低渗气藏气体渗流克林肯贝尔常数大小与地层平均渗透率关系式,并绘制了求解低渗气藏气体渗流克林肯贝尔常数大小的理论图版。文章中所确定的克林肯贝尔常数和非达西系数数学表达式为建立气、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数值模型以及求解数值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气藏 贝尔 林肯 常数 渗透多孔介质 气体渗流 实验数据 数值模型 平均渗透 数学表达式 岩心实验 物理模拟 渗流机理 渗流规律 回归分析 理论图版 数学模型 两相渗流 行处理 关系式 文章 求解 驱替 滑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