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血浆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β2-糖蛋白Ⅰ复合物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吕露露 祝万洁 +2 位作者 肖明洋 李祎珂 张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228-2233,共6页
背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控制不佳可导致心血管并发症和靶器官损伤,目前我国临床实践中对血压昼夜节律干预较少,且缺乏有效的血清学指标评估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血浆氧化... 背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控制不佳可导致心血管并发症和靶器官损伤,目前我国临床实践中对血压昼夜节律干预较少,且缺乏有效的血清学指标评估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血浆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β2-糖蛋白I(β2GPI)复合物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4年1—6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和高血压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把研究对象分为3组:勺型组(83例)、非勺型组(83例)和反勺型组(42例)。收集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血糖、肾功能、肝功能、血脂、甲状腺功能、电解质、IL-6、hs-CRP、ox-LDL/β2GPI复合物等指标的检测,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最后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学处理,分析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与血浆ox-LDL/β2GPI复合物水平、hsCRP、IL-6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3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吸烟、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勺型组、反勺型组患者hs-CRP、IL-6、oxLDL/β2GPI复合物水平及颈部血管斑块占比均高于勺型组,反勺型组患者hs-CRP水平高于非勺型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s-CRP、IL-6、ox-LDL/β2GPI复合物与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均呈正相关(r=0.424、0.245、0.48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SBP(OR=1.091,95%CI=1.007~1.182)、hs-CRP(OR=5.141,95%CI=1.700~15.541)、ox-LDL/β2GPI复合物(OR=1.033,95%CI=1.023~1.044)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更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更重,血浆ox-LDL/β2GPI复合物水平更高。血浆ox-LDL/β2GPI复合物有望作为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昼夜节律 超敏C反应蛋白 氧化的低密度蛋白/β2-糖蛋白Ⅰ复合物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效果及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基因N740N多态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傅文贞 柯耀华 +1 位作者 汪纯 章振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646-2648,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变化及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基因N740N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明确该多态性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共入选67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平均年龄(64.2±... 目的通过分析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变化及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基因N740N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明确该多态性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共入选67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平均年龄(64.2±7.7)岁,口服阿仑膦酸钠70 mg,1次/周,钙尔奇D 600 mg/次,1次/d,治疗1年。治疗前后分别使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第2~4腰椎以及左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利用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LRP5基因N740N多态性。结果共63例患者完成阿仑膦酸钠1年治疗,第2~4腰椎骨密度上升(4.05±3.39)%、股骨颈骨密度上升(1.05±2.63)%、大转子区骨密度上升(2.00±2.89)%、转子间骨密度上升(2.17±2.62)%、总髋部骨密度上升(1.79±2.29)%;治疗前与治疗后各部位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研究人群中LRP5基因N740N位点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5.1%和34.9%。TT基因型未检出,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治疗前后大转子区骨密度变化百分比,CC基因型上升(2.53±3.77)%,CT基因型上升(6.35±6.43)%;总髋部骨密度变化百分比,CC基因型上升(1.93±2.33)%,而CT基因型上升(3.79±4.15)%。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患者治疗前后各部位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提高有显著疗效,腰椎骨密度升高超过髋部,而对于LRP5基因N740N多态性为位点各基因型之间骨密度的分析,发现CT基因型治疗前后大转子和总髋部骨密度变化百分比高于CC基因型,故此基因型疗效较好,提示该基因型与阿仑膦酸钠疗效相关。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对该基因型多个多态性位点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密度 阿仑膦酸钠 低密度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基因3号外显子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毕胜 王德生 +5 位作者 张昱 吴江 盛雨辰 韩辉 王守春 孔繁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7-168,共2页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LRP)基因 3号外显子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 (AD)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 RFLP方法分析 42例患者和 40例正常对照的LRP基因 3号外显子的多态性。结果 AD患者LRP基因 3号外显子的C/C纯合子基因型频...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LRP)基因 3号外显子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 (AD)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 RFLP方法分析 42例患者和 40例正常对照的LRP基因 3号外显子的多态性。结果 AD患者LRP基因 3号外显子的C/C纯合子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C频率均高于对照组 (χ2 =4 2 0 1 ,4 51 5 ,P <0 0 5) ,C/C纯合子发生AD的相对危险度是 2 71 0。结论 LRP基因 3号外显子多态性与AD关联是由于LRP基因C/C型在患者中过表达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老性痴呆 低密度蛋白 LRP基因 外显子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董治亚 高雁翎 +1 位作者 金烨 王德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91-292,共2页
本研究用PvuⅡ、PatⅠ两种限制性酶对47例正常血脂者和18例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低密度酶蛋白受体(LDLR)基因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分析,结果显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P_1等位基因相对频率明显低于正常血脂者,这对遗传研究... 本研究用PvuⅡ、PatⅠ两种限制性酶对47例正常血脂者和18例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低密度酶蛋白受体(LDLR)基因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分析,结果显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P_1等位基因相对频率明显低于正常血脂者,这对遗传研究和预测冠心病易患人群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症 低密度蛋白 受体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C1773T多态性与长沙汉族人群脑出血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曾艺 张乐 +8 位作者 马明明 杨期东 胡中扬 刘宝琼 夏健 刘运海 许宏伟 胡治平 王红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gene,LDLR)C1773T多态性与长沙汉族人群脑出血的关系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SNaPshot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273例...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gene,LDLR)C1773T多态性与长沙汉族人群脑出血的关系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SNaPshot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273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和140名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的LDLR基因C1773T多态;氧化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脑出血组和对照组的LDLR-C1773T多态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03/0.278/0.019、0.707/0.250/0.043,两组的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42/0.158、0.832/0.168。两组相比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出血组和对照组中LDLR基因C1773T多态CC、CT与TT基因型间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DLR-C1773T多态T等位基因与长沙汉族人群脑出血的发病及其血脂水平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蛋白受体基因 基因多态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全长人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的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咏平 张木勋 袁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1-794,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全长人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VLDLR)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方法通过设计含有特定酶切位点的引物,从人的骨骼肌中提取RNA,合成cDNA,扩增人VLDLR全长基因5′端约1 000 bp的DNA,并以含人... 目的构建携带全长人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VLDLR)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方法通过设计含有特定酶切位点的引物,从人的骨骼肌中提取RNA,合成cDNA,扩增人VLDLR全长基因5′端约1 000 bp的DNA,并以含人VLDLR基因片段的质粒为模板,合成人VLDLR全长基因近3′端约1 600 bp的DNA,通过粘端连接将2片段连接成全长VLDLR后,再将其连接到重组腺相关病毒包装系统的特定载体raav-UF1上,用293细胞作为包装细胞,配合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相关质粒:辅助质粒(phelp-er)和包装质粒(Pxx2),包装大量携带人VLDLR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VLDLR-UF1),以含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ce protein,GFP)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GFP-UF1)为对照,测定raav-VLDLR-UF1及raav-GFP-UF1的滴度。结果raav-GFP-UF1和raav-VLDLR-UF1的滴度均为4×1011pfu/ml,达到实验要求。结论成功构建携带全长人VLDLR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有望为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基因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极低密度蛋白受体基因 人骨骼肌 重组腺相关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及胚胎组织特异表达蛋白65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关联蛋白的结合 被引量:1
7
作者 靳更林 张建芝 +4 位作者 苏荣 刘晓颖 吴健 孟麟 寿成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寻找与肿瘤及胚胎组织特异表达蛋白65(cancerandembryoexpressionprotein65,CEP65)相互结合的蛋白分子,为研究CEP65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以CEP65为诱饵蛋白,通过酵母双杂交方法, 筛选人胚胎组织cDNA表达文库。... 目的:寻找与肿瘤及胚胎组织特异表达蛋白65(cancerandembryoexpressionprotein65,CEP65)相互结合的蛋白分子,为研究CEP65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以CEP65为诱饵蛋白,通过酵母双杂交方法, 筛选人胚胎组织cDNA表达文库。将获得的阳性克隆cDNA片段分别克隆到原核和哺乳细胞表达质粒,通过GSTpull down和免疫共沉淀对相互作用蛋白作进一步验证。结果: 筛选到能与CEP65相互结合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产关联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 relatedprotein associatedprotein1,RAP)。将分别在原核和哺乳细胞中表达的RAP与CEP65进行GSTpull down实验,结果显示,原核表达的GST RAP可以与His CEP65相互结合,而在哺乳细胞共表达的GST CEP65和Myc RAP也能相互结合。结论:RAP可以和CEP65相结合,CEP65有可能通过与RAP相互作用,在肿瘤的浸润、转移及增生中发挥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特异表达蛋白 胚胎组织 关联 protein CDNA表达文库 receptor 酵母双杂交方法 相互结合 哺乳细胞 CDNA片段 相互作用蛋白 免疫共沉淀 RAP GST 蛋白分子 作用机制 肿瘤发生 诱饵蛋白 表达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鸭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蛋品质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杜雪 芦治学 +7 位作者 陈国宏 黄瑜 杜金平 陶争荣 徐小钦 黄学涛 熊化鑫 卢立志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5-9,共5页
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VLDLR)在卵生动物蛋黄物质形成过程起关键作用。研究以国绍Ⅰ号母鸭为研究对象,采用一代测序法对VLDLR基因外显子12至外显子13区域进行SNPs筛选,并分析各多态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状态及不同基因型与蛋品质的相关... 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VLDLR)在卵生动物蛋黄物质形成过程起关键作用。研究以国绍Ⅰ号母鸭为研究对象,采用一代测序法对VLDLR基因外显子12至外显子13区域进行SNPs筛选,并分析各多态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状态及不同基因型与蛋品质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共发现4个多态位点,其中S1(A7120G)位于12号外显子,未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S2(A7261G)位于12号内含子;S3(C7325T)和S4(A7337G)位于13号外显子中,分别导致Thr突变为Met,Asn突变为Asp。位点S1、S2和S4为强连锁不平衡位点,存在3种单倍型和3种双倍型,单一位点基因型和双倍型与蛋黄比例、蛋重、蛋黄重、蛋壳重和蛋黄颜色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均为不显著相关,在国绍Ⅰ号VLDLR基因外显子12-外显子13区域内未发现与蛋黄比例等蛋品质相关的分子标记SNPs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蛋白受体基因(VLDLR) 蛋鸭 核苷酸多态性(SNP) 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不同性别人群中MK2基因变异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
9
作者 林娜 李南方 +4 位作者 姚晓光 王红梅 梁登攀 郭艳英 周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间MK2基因功能区多态位点与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945个维吾尔族人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脂及TNF-α水平,并在48例维吾尔...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间MK2基因功能区多态位点与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945个维吾尔族人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脂及TNF-α水平,并在48例维吾尔族血脂异常人群中测序筛查MK2基因功能区的变异位点,选取代表性变异位点,应用TaqMan-PCR进行基因型鉴定及病例-对照关联研究。结果男性MK2基因44890c/t的TT、CT、CC基因型总胆固醇水平分别为(4.35±1.20)、(4.69±1.34)、(4.83±1.4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TNF-α水平分别为(106.63±62.39)、(128.44±86.15)、(153.06±82.99)n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DL-C水平分别为(2.64±1.16)、(2.81±1.28)、(3.04±1.32)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44890c/t的TT、CT、CC基因型的LDL-C水平分别为(2.42±1.11)、(2.36±0.99)、(2.43±1.05)m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MK2基因的44890c/t、rs 45514798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高LDL-C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在男性中,体重指数(BMI)及TNF-α可能对LDL-C水平有影响(P<0.05),而44890c/t可能对TNF-α水平有影响(P<0.05);在女性中,年龄、BMI及腰臀比可能对LDL-C有影响(P<0.05)。结论 MK2基因44890c/t、rs 45514798位点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男性和女性LDL-C均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K2基因 遗传多态性 维吾尔族 性别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a)多态表型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秦树存 王士雯 +1 位作者 李成文 程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09-512,共4页
选择载脂蛋白(a)的高和低分子量表型各10例(均为男性,年龄24~25岁),应用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水平,发现低分子量表型者的脂蛋白(a)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水平呈... 选择载脂蛋白(a)的高和低分子量表型各10例(均为男性,年龄24~25岁),应用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水平,发现低分子量表型者的脂蛋白(a)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78,P<0.01);高分子量表型者则无此相关性。而高和低分子量表型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呈负相关(r=-0.81和-0.72,P均<0.01),提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可能是低分子量表型脂蛋白(a)的一个重要代谢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低密度 多态现象 基因表达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基因C766T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氏病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莹 孙岩 +1 位作者 施佳军 张思仲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3-398,共6页
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基因(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1 gene,LRP-1)第三外显子C766T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风险的关系。通过检索Medline... 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基因(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1 gene,LRP-1)第三外显子C766T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风险的关系。通过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OBM),纳入内容涉及LRP-1基因C766T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和(或)等位基因频率的独立病例对照研究。各文献满足研究方法相似,有综合的统计指标。研究年限为1997-2004年。语种不限。应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AD组3764例和对照组3647例研究对象中,分别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做合并统计。各研究之间有显著的异质性,P〈0.0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合并结果。总体效应检验未发现CC基因型频率在病例对照之间统计学上的差异(Z=1.74,P=0.08,OR=1.17,95%CI:0.98-1.39),C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对照之间也未发现差异(Z=1.31,P=0.19,OR=1.11,95%CI.0.95—1.31)。Meta分析结果提示,LRP-1基因C766T多态性不是AD的主要风险因子,但尚不能完全排除其可能在AD发病中具有微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氏病 低密度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基因 多态性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5-5p通过靶向调控FBXW7基因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娜萍 吴玉塘 +1 位作者 黄德奋 许朝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63-170,共8页
目的:探讨miR-195-5p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T-PCR检测miR-195-5p在ox-LDL诱导的HUVEC... 目的:探讨miR-195-5p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T-PCR检测miR-195-5p在ox-LDL诱导的HUVECs细胞中的表达;CCK-8、ELISA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氧化应激和凋亡;双荧光酶素报告分析实验检测miR-195-5p的潜在作用靶点;Western blot检测靶蛋白在ox-LDL诱导的HUVECs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miR-195-5p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miR-195-5p在ox-LDL诱导的HUVECs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HUVECs细胞。随后,在ox-LDL诱导的HUVECs细胞中沉默miR-195-5p能有效促进HUVECs细胞增殖,并抑制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表达和凋亡水平。双荧光酶素实验和Western blot结果分别显示miR-195-5p可以直接靶向FBXW7蛋白基因并负调控FBXW7的表达。最后,miR-195-5p能通过调节FBXW7的表达影响ox-LDL诱导的HUVECs细胞增殖、氧化应激和凋亡。结论:miR-195-5p在ox-LDL诱导的HUVECs细胞中高表达。此外,miR-195-5p能通过抑制FBXW7的表达来加剧ox-LDL诱导的HUVECs细胞毒性、氧化应激和凋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95-5p FBXW7 氧化型低密度蛋白 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NcoⅠ、apoC-Ⅲ基因SacⅠ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阳 郭津津 +3 位作者 刘晓梅 卢岩 潘丽丽 李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和载脂蛋白(apo)CⅢ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 I)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中国辽宁籍汉族健康人104例和AC I患者77的LDL-R基因NcoⅠ、apoC-Ⅲ基因SacⅠ多态性及血脂...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和载脂蛋白(apo)CⅢ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 I)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中国辽宁籍汉族健康人104例和AC I患者77的LDL-R基因NcoⅠ、apoC-Ⅲ基因SacⅠ多态性及血脂、脂蛋白含量。结果:对照组N+及S+等位基因频率为0.667、0.274;AC I组为0.662、0.329,差异不显著(P>0.05),但AC I组S-S+与N-N+、N+N+联合存在时的频率为0.4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致AC I的发病相对风险率(RR)为4.2(P<0.05),致血清TG、TC、LDL-C升高的RR依次为14.30、9.40、17.40。结论:LDL-R基因N-N+、N+N+、apoC-Ⅲ基因S-S+联合存在与AC I患者血清高TG、高TC、高LDL-C相关,可能是致AC I的遗传易患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蛋白 蛋白CⅢ 受体 基因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通过PCSK9/LRP1信号途径促神经细胞凋亡的双向调节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乃琪 赵雪珊 +5 位作者 徐倩 张华玉 任重 唐志晗 向琼 刘录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4-958,共15页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多种危险因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中神经细胞凋亡是其主要病理基础之一。高脂血症是AD发生的高危因素,可导致脑组织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多种危险因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中神经细胞凋亡是其主要病理基础之一。高脂血症是AD发生的高危因素,可导致脑组织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水平增高。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 kexin type 9,PCSK9)是一个与血脂代谢密切相关的蛋白酶,但有研究显示其与AD发生可能相关。本研究旨在探索PCSK9在介导ox-LDL促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一步阐述高脂血症导致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机制。方法首先用不同浓度ox-LDL(0、25、50、75、100 mg/L)处理PC12细胞24 h,油红O染色检测PC12细胞脂质蓄积,Hoechst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C12细胞凋亡,ELISA检测PC12分泌的β淀粉样肽(amyloidβ-peptide,Aβ)含量,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SREBP2、PCSK9和LRP1的表达。然后用75 mg/L ox-LDL处理PC12细胞不同时间(0、6、12、24、48 h),Western blot检测SREBP2、PCSK9和LRP1的表达情况。最后,100 nmol/L PCSK9 siRNA转染PC12细胞48 h后,用75 mg/L ox-LDL处理PC12细胞24 h,Hoechst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C12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PCSK9、LRP1、PI3K、AKT、P-PI3K、P-AKT、NF-κB、Bcl-2、Bax、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ELISA检测PC12细胞的Aβ分泌量。结果ox-LDL可以增加PC12细胞脂质蓄积,促进PC12细胞凋亡和Aβ分泌,同时增加PC12细胞中SREBP2和PCSK9的表达,减少LRP1的表达。敲低PCSK9的表达可以通过PI3K/AKT通路和NF-κB-Bcl-2/Bax-Caspase-9/3通路减弱ox-LDL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同时增加PC12细胞中Aβ的分泌。结论ox-LDL通过诱导PC12细胞中PCSK9表达增加,降低LRP1的表达,进而影响下游的不同信号途径,从而在ox-LDL诱导PC12细胞凋亡中发挥双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蛋白 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低密度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神经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黄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姜利鲲 唐绪刚 +1 位作者 王远航 黄文权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95,97,共2页
目的:探讨蒲黄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模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3加喂饲高脂饲料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蒲黄混悬液低、中、高剂量按2g/kg、4g/kg、8g/kg体重3个剂量灌胃给药... 目的:探讨蒲黄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模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3加喂饲高脂饲料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蒲黄混悬液低、中、高剂量按2g/kg、4g/kg、8g/kg体重3个剂量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8周,同时喂饲高脂饲料,第6周、8周分别取肝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结果:蒲黄高剂量组LDLR mRNA相对含量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蒲黄中、低剂量组LDLR mRNA相对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无差异。结论:高剂量的蒲黄可以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抗AS的形成,其机制与上调肝LDLR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蒲黄 动脉粥样硬化 低密度蛋白受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对拟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组织CA1区脑啡肽酶及低密度脂蛋白相关受体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小黎 刘晓梅 +1 位作者 赵瑞珍 田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2期3948-3951,共4页
目的探讨何首乌二苯乙烯苷(TSG)对拟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CA1区脑啡肽酶(NEP)及低密度脂蛋白相关受体(LR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分为A^F组,每组10只。A组为对照,背部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300 mg/kg... 目的探讨何首乌二苯乙烯苷(TSG)对拟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CA1区脑啡肽酶(NEP)及低密度脂蛋白相关受体(LR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分为A^F组,每组10只。A组为对照,背部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300 mg/kg,连续6周,1次/d。B^F组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300 mg/kg拟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连续6周,1次/d。造模同时,C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0.9 mg/kg灌胃,D^F组分别给予TSG 0.05、0.10和0.20 g/kg灌胃,连续12周,1次/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前5 d进行定位航行实验,训练大鼠学习能力,第6天进行空间探索实验,记录大鼠入水角度及穿越平台次数。采用避暗实验观察大鼠被动回避记忆功能,第1天进行训练,24 h后进行测试,记录5 min内大鼠进入暗室的次数和潜伏期。大鼠麻醉后眼眶取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1-42水平。大鼠处死取脑,采用免疫组化染色,以累计光密度反映海马CA1区NEP和LRP-1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大鼠入水角度和穿越平台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大鼠入水角度大于A组及C^F组(P<0.05);B组穿越平台次数低于A组及C^F组(P<0.05)。各组大鼠潜伏期及遭电击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大鼠潜伏期短于A组及C^F组(P<0.05);B组大鼠遭电击次数多于A、E组(P<0.05)。各组大鼠血清Aβ1-42水平及海马CA1区NEP、LRP-1累计光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血清Aβ1-42水平高于A、E、F组(P<0.05);B组NEP累计光密度低于A组及D^F组(P<0.05);B组LRP-1累计光密度低于A、E组(P<0.05)。结论何首乌TSG可改善拟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大鼠海马组织CA1区NEP、LRP-1的表达,增强对Aβ的降解和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二苯乙烯苷 淀粉样β肽类 脑啡肽酶 低密度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生脉胶囊口服结合运动训练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脑低密度脂蛋白相关受体蛋白-1、高度聚糖化作用终产物受体和β淀粉样蛋白1-4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兴泳 张旭 +2 位作者 汪银洲 汪效松 雷惠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探讨灯盏生脉胶囊口服结合运动训练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脑低密度脂蛋白相关受体蛋白-1(LRP-1)、高度聚糖化作用终产物受体(RAGE)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A)组、高血压生理盐水治疗(B)... 目的:探讨灯盏生脉胶囊口服结合运动训练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脑低密度脂蛋白相关受体蛋白-1(LRP-1)、高度聚糖化作用终产物受体(RAGE)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A)组、高血压生理盐水治疗(B)组、高血压灯盏生脉胶囊治疗(C)组、高血压运动训练(D)组、高血压灯盏生脉胶囊治疗联合运动训练(E)组,每组10只。双肾双夹法制作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灯盏生脉胶囊溶解于0.9%生理盐水中。A组只进行假手术,B组按照20mg/d·kg体重每天灌胃给生理盐水,连续4周。C组给予同剂量灯盏药液灌胃,D组跑笼运动训练,E组给予药液灌注与运动训练。采用伊文思蓝(EB)示踪法监测血脑屏障损伤程度。Western blot分析LRP-1和RAGE蛋白水平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区Aβ1-42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各高血压组大鼠脑组织EB水平、海马区RAGE蛋白表达和Aβ1-42水平升高,而海马区LRP-1蛋白表达显著减少,差异显著(P<0.001)。给予灯盏生脉胶囊或者/和运动训练可逆转这一现象,以灯盏生脉胶囊口服结合运动训练效果最为显著(P<0.001)。结论:灯盏生脉胶囊口服结合运动训练能够改善高血压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调节脑LRP-1和RAGE蛋白的表达,减少高血压大鼠海马区Aβ1-42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生脉胶囊 低密度蛋白相关受体蛋白-1 高度聚糖化作用终产物受体蛋白 高血压 运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NcoI多态性与血脂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津津 郭阳 +2 位作者 王富伟 潘莉莉 贲松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07-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NcoI多态性及其与血脂含量的关系。方法:合成引物一对,用PCR技术扩增LDL—R基因外显子18的特异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NcoI酶切,得N+N+、N+N-、N-N-... 目的:探讨中国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NcoI多态性及其与血脂含量的关系。方法:合成引物一对,用PCR技术扩增LDL—R基因外显子18的特异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NcoI酶切,得N+N+、N+N-、N-N-3种基因型。结果:沈阳地区102例健康汉族人的LDL—R基因NcoI多态性N+N+占44.1%、N+N-占45.1%、N-N-占10.8%。N+等位基因频率0.667,N-等位基因频率0.333。N+N+、N+N-、N-N-3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依次为4.78mmol/L、4.16mmol/L、3.65mmol/L,差异显著(F=8.17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蛋白 受体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敲除小鼠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4
19
作者 张玉颖 张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目的利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敲除(LDLR-/-)小鼠作为高血脂动物模型,研究山楂对小鼠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LDL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山楂干预组(n=10只/组)。饮食干预20周后取血并解剖。采用氯仿(V)︰甲... 目的利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敲除(LDLR-/-)小鼠作为高血脂动物模型,研究山楂对小鼠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LDL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山楂干预组(n=10只/组)。饮食干预20周后取血并解剖。采用氯仿(V)︰甲醇(V)(2︰1)混合液抽提肝脏总脂质,酶法分别测定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利用快速蛋白层析(FPLC)法分离血清脂蛋白,酶法测定各馏分中TG和TC含量。Real-time检测HMG-CoAR、FAS、PPARα、SREBP-1c脂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山楂干预组小鼠血清中TG和TC含量,肝脏总脂质、肝脏中TG和TC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山楂干预组血清中的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VLDL-TG)、胆固醇(VLDL-C)和低密度脂蛋白/中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LDL/IDL-TG)、胆固醇(LDL/IDL-C)明显降低。山楂干预组的脂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山楂能调节脂质代谢,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代谢 低密度蛋白受体基因敲除小鼠 代谢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玉新 李清芹 +3 位作者 陆元善 徐琴君 邹和群 唐孝达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4-35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生化方法检测112例血液透析血清脂质水平,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法检测105例血液透析患者LDLR内含子4TaqⅠ位点与80例血液透析患者外显子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生化方法检测112例血液透析血清脂质水平,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法检测105例血液透析患者LDLR内含子4TaqⅠ位点与80例血液透析患者外显子13AvaⅡ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血清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水平显著增高。血液透析组与对照组LDLR内含子4TaqⅠ位点与外显子13AvaII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LDLR内含子4TaqⅠ位点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的影响表现为,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按LDLR内含子4TaqⅠ位点基因型-/-、+/-、+/+的顺序递减(P<0.01),但均在正常水平,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不同基因型无显著差异(P>0.05);血液透析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按上述基因型顺序递减(P<0.05),对照组不同基因型的甘油三酯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LDLR外显子13AvaⅡ位点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的影响表现为,对照组基因型为+/+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增高(P<0.05),不同基因型血液透析患者血脂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正常人LDLR内含子4TaqⅠ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并对脂代谢有显著影响。血液透析患者该基因多态性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低密度蛋白 受体 基因多态性 LDLR 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