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和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文博 田小平 吴成茂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018-2021,共4页
为提高图像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结合LDPC编码和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方法。首先,通过奇偶校验码将像素值扩展为10比特,并计算标准差作为混沌映射初值;其次,使用Arnold变换置乱像素位置,并利用Henon映射扩散像素值;最后,从10比... 为提高图像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结合LDPC编码和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方法。首先,通过奇偶校验码将像素值扩展为10比特,并计算标准差作为混沌映射初值;其次,使用Arnold变换置乱像素位置,并利用Henon映射扩散像素值;最后,从10比特像素值中分离高2比特经LDPC编码实现无差错传输,而其余8比特则为加密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密钥及明文敏感性强,具有良好的雪崩效应,能有效抵抗明文和差分等攻击,同时其加密结果具有较强的抗剪切和抗噪声攻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 混沌系统 图像加密 HENON映射 ARNOLD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DPC编码及LS估计的OFDM系统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润曦 李小进 赖宗声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13期1-2,共2页
OFDM具有并行数据传输与子信道交叠的特性,在无线局域网、HDTV中得到广泛应用。LDPC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纠错能力的分组编码方案,性能几乎接近Shannon极限。本文给出一个基于LDPC编码,线性LS信道估计的OFDM系统,兼有两者的优点。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 线性样值估计 正交频分复用 Shann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切换链路下的混合编码与副载波调制方案 被引量:4
3
作者 邵军虎 孙莹 +1 位作者 刘晓楠 苏润民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9-334,共6页
为了提高自由空间光/射频(FSO/RF)混合通信链路的性能,采用混合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与副载波相移键控/正交振幅调制(PSK/QAM)联合调制的方法,对不同传输比例下混合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取得了不同信道条件下单链路和... 为了提高自由空间光/射频(FSO/RF)混合通信链路的性能,采用混合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与副载波相移键控/正交振幅调制(PSK/QAM)联合调制的方法,对不同传输比例下混合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取得了不同信道条件下单链路和混合链路传输方案的误比特率数据。结果表明,在弱中强湍流条件下采用副载波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相比开关键控(OOK)调制可获得大约4.4dB~5.2dB的增益。采用软切换的混合LDPC编码与副载波BPSK/16QAM调制方案,依据链路状态调整比例为1∶1和3∶1时,不同湍流强度下可获得大约0.3dB~7.4dB的性能增益。这一研究结果对于提高FSO/RF混合通信系统的全天候高效可靠传输性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自由空间光/射频链路 混合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 副载波调制 混合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FE均衡和LDPC编码的50 Gb/s光传输实验 被引量:4
4
作者 俞沁洋 李迎春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9-62,共4页
先进的调制技术、信道均衡技术和信道编码技术是提高光传输系统性能的三大关键技术。采用双二进制(DB)调制技术、前馈均衡(FFE)技术和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技术进行光传输实验,经过25 km的标准单模光纤传输后在12 GHz的光接收器件... 先进的调制技术、信道均衡技术和信道编码技术是提高光传输系统性能的三大关键技术。采用双二进制(DB)调制技术、前馈均衡(FFE)技术和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技术进行光传输实验,经过25 km的标准单模光纤传输后在12 GHz的光接收器件上完成了50 Gb/s速率的数据传输。实验结果表明:FFE能有效地提升光传输系统性能,且选用的LDPC码型的译码门限在2×10-2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二进制调制 前馈均衡 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信道编码实现时间分集 被引量:3
5
作者 雷维嘉 谢显中 李广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8,共4页
在无线信道中,衰落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而分集技术是对抗衰落的有效手段。该文提出一种利用信道编码,通过在两个码字间进行简单变换,将每个符号的信息分散到两个码字中,同时也将衰落的影响分散到两个码字中,从而获得分集增益。结... 在无线信道中,衰落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而分集技术是对抗衰落的有效手段。该文提出一种利用信道编码,通过在两个码字间进行简单变换,将每个符号的信息分散到两个码字中,同时也将衰落的影响分散到两个码字中,从而获得分集增益。结果显示这种方法能使信道编码,特别是采用概率译码算法的编码(如LDPC编码),纠随机差错的能力更强,能在不增加发射功率和带宽的情况下获得时间分集增益,带来系统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码字 分集 衰落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 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大容量固态存储控制器的级联编码设计 被引量:7
6
作者 许志宏 安军社 +2 位作者 燕威 董振兴 朱岩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3-111,共9页
航天器大容量数据存储设备主要采用基于NAND Flash的固态存储器,但由于空间环境中单粒子翻转效应的影响,以及存储器芯片在操作过程中因为阈值电压偏移导致的位比特错误等原因,存储设备的可靠性降低。为提高数据存储设备的数据容错性,依... 航天器大容量数据存储设备主要采用基于NAND Flash的固态存储器,但由于空间环境中单粒子翻转效应的影响,以及存储器芯片在操作过程中因为阈值电压偏移导致的位比特错误等原因,存储设备的可靠性降低。为提高数据存储设备的数据容错性,依据NAND Flash芯片物理结构和数据存储结构,具有针对性地提出RS(256,252)码+LDPC(8192,7154)码级联的纠检错并行编码设计,并优化编码算法的电路实现方法。建模仿真和地面测试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具有低硬件开销、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的优点。存储系统的数据总容量达512 Gb,有效数据吞吐率为700 Mb/s,能够满足航天器固态存储控制器对大容量数据控制和高数据吞吐量的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D FLASH 数据可靠性 里德-所罗门编码 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 级联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5G标准的低延时LDPC编码器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赛 周林 +3 位作者 唐益多 陈辰 傅玉青 贺玉成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4-232,共9页
针对5G标准中对低延时和编码灵活性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高并行度的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ky-Check,LDPC)码编码算法并设计了相应的硬件结构。编码算法对校验位的计算流程进行了改进,通过将对应5G标准中校验矩阵单对角和双对... 针对5G标准中对低延时和编码灵活性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高并行度的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ky-Check,LDPC)码编码算法并设计了相应的硬件结构。编码算法对校验位的计算流程进行了改进,通过将对应5G标准中校验矩阵单对角和双对角结构的不同编码步骤并行化提高了运算速度。在硬件结构上一方面设计了多路并行的运算结构通过同时求解多个编码步骤降低了处理时延,另一方面灵活的结构设计使其可以有效地支持5 G不同场景下对码长和码率的要求,并通过分组计算校验位实现了对递增冗余的HARQ (IR-HARQ)方案的支持。仿真结果表明,在200 MHz的系统时钟频率下,本设计的信息吞吐量可达35 Gb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 多速率 准循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信道的图像传输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国平 周改云 +1 位作者 褚龙现 吕琼帅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3-38,共6页
为提高智能电网中电力线通信(PLC)信道图像传输性能,提出了一种在PLC信道上使用基于LDPC编码的OFDM系统来实现图像传输的方法。通过实际测量获得PLC信道数据;构建PLC信道建模,并利用遗传算法(GA)对PLC信道模型进行优化;在PLC信道上,利... 为提高智能电网中电力线通信(PLC)信道图像传输性能,提出了一种在PLC信道上使用基于LDPC编码的OFDM系统来实现图像传输的方法。通过实际测量获得PLC信道数据;构建PLC信道建模,并利用遗传算法(GA)对PLC信道模型进行优化;在PLC信道上,利用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LDPC)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来实现图像的传输。仿真实验中,比较了未编码和LDPC编码的OFDM系统的传输性能。结果表明,LDPC编码的OFDM系统能够高质量的传输图像,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很好地应用于智能电网电力线上的图像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电力线通信 图像传输 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型16QAM调制LDPC-BICM-ID系统的星座映射设计
9
作者 黄天聪 王炜 +1 位作者 徐琳 吴玉成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273-4275,共3页
针对比特交织编码调制—迭代检测系统中应用星型16进制正交幅度(16QAM)调制不存在Gray映射的问题,结合欧氏平方重量最大化原则和最小判决区域最大化原则,提出一种适合于此系统星座映射的新规则,设计新规则下的星型16QAM星座映射图,通过... 针对比特交织编码调制—迭代检测系统中应用星型16进制正交幅度(16QAM)调制不存在Gray映射的问题,结合欧氏平方重量最大化原则和最小判决区域最大化原则,提出一种适合于此系统星座映射的新规则,设计新规则下的星型16QAM星座映射图,通过分析和计算机仿真,比较了各种星型16QAM星座映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根据新规则设计的星型16QAM星座映射好于其他星座映射,在误码率达到10-6时,使用设计的映射方式使得系统性能有2.2 dB的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 正交幅度调制 比特交织编码调制 星座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