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压直流系统高频振荡问题的降阶建模及控制参数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晓 董春发 +2 位作者 瞿寒冰 于光远 苏善诚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3,共12页
电压源型变流器、直流线路和恒功率负荷之间相互影响会导致低压直流系统出现高频振荡失稳问题。为此,建立了适用于系统高频振荡建模分析的统一化降阶模型,并从统一化降阶模型角度解释了系统高频振荡失稳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 电压源型变流器、直流线路和恒功率负荷之间相互影响会导致低压直流系统出现高频振荡失稳问题。为此,建立了适用于系统高频振荡建模分析的统一化降阶模型,并从统一化降阶模型角度解释了系统高频振荡失稳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抑制高频振荡的控制参数可行域分析方法。该可行域不仅能够直观呈现系统在不同控制参数下的低频稳定区域和高频失稳区域,还能在稳定区域详细显示系统级动态特性(振荡频率和阻尼比)的定制化设计曲线。最后,利用PLECS软件搭建了低压直流系统的仿真算例,多组仿真时域结果均验证了统一化降阶模型及控制参数可行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直流系统 高频振荡 统一化降阶模型 控制参数 可行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直流系统故障电弧特性、检测和定位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45
2
作者 熊庆 陈维江 +1 位作者 汲胜昌 祝令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015-6026,共12页
低压直流系统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直流电弧故障成为影响直流系统安全运行日益突出的问题。直流电弧不存在电流过零点,串联型电弧在原有回路中引入非线性电阻,而使回路电流减小。因此,串联型电弧故障较并联型电弧故障更难以检测。该文对... 低压直流系统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直流电弧故障成为影响直流系统安全运行日益突出的问题。直流电弧不存在电流过零点,串联型电弧在原有回路中引入非线性电阻,而使回路电流减小。因此,串联型电弧故障较并联型电弧故障更难以检测。该文对直流故障电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从伏安特性和高频特性两个方面介绍直流故障电弧的特性,指出直流电弧特性研究中的不足;进而将直流电弧故障的检测和定位方法划分为基于辐射特性、基于电压和电流时频域阈值,以及模式识别的方法,分别阐述各类检测和定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指出故障检测和定位的难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直流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 串联型电弧 故障检测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直流系统VSC交互影响与稳定性分析:主从控制与下垂控制 被引量:7
3
作者 邓卫 裴玮 +2 位作者 吴琦 庄莹 孔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80-91,共12页
低压直流系统是实现分布式能源规模化接入、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与供电能力的重要组网形态之一,其稳定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该文针对低压直流系统的振荡失稳现象,旨在分析不同控制方式下换流器(voltagesourceconverter,VSC)与直流网络振... 低压直流系统是实现分布式能源规模化接入、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与供电能力的重要组网形态之一,其稳定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该文针对低压直流系统的振荡失稳现象,旨在分析不同控制方式下换流器(voltagesourceconverter,VSC)与直流网络振荡模态的交互影响以及系统稳定性。首先,阐述了低压直流系统的典型结构和控制策略,建立考虑交流侧电感动态的VSC直流电压控制环路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控制方式下的VSC与直流网络交互特性。然后,以低压三端直流系统为对象,提出灵活可拓展的模块化小信号建模方法,基于此模型对比研究了主从控制方式及下垂控制方式下的系统稳定性及其差异。进一步,建立相应的测试平台,对理论分析进行了实验验证。该文研究能够为低压直流系统的控制方式优选、VSC控制参数设计等提供有效的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直流系统 主从控制 下垂控制 稳定性 模块化 状态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平衡器的低压直流系统单端故障测距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薛士敏 李飞雄 +2 位作者 王守相 陈硕 李蒸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4-42,共9页
为解决低压直流系统传统单端测距方法求解过程对端量缺失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压平衡器的单端注入测距方法。故障发生后,线路两端直流断路器动作断开故障线路,根据故障类型控制本端电压平衡器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否导通。随... 为解决低压直流系统传统单端测距方法求解过程对端量缺失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压平衡器的单端注入测距方法。故障发生后,线路两端直流断路器动作断开故障线路,根据故障类型控制本端电压平衡器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否导通。随后投入测距装置,利用对端电压平衡器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或续流二极管构成测距回路,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对正负极分别列写电压回路方程,利用中线的耦合求解故障距离,实现了精准测距。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双端低压直流系统的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故障定位精确、抗过渡电阻能力强,能够满足低压直流系统的故障测距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直流系统 故障测距 电压平衡器 单端故障测距 主动注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波动下低压直流系统功率振荡抑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卫程超 赵晋斌 +4 位作者 曾志伟 刘镇湘 毛玲 屈克庆 贾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8-138,共11页
针对低压直流系统中光伏波动造成的功率振荡问题,基于RLC阻抗网络模型小扰动稳定分析方法,提出一种采用电压前馈的控制策略。通过在电流环中引入直流电压比例分量,对电流环电流进行补偿,减小因输入侧变化导致的电流波动,实现了在光照波... 针对低压直流系统中光伏波动造成的功率振荡问题,基于RLC阻抗网络模型小扰动稳定分析方法,提出一种采用电压前馈的控制策略。通过在电流环中引入直流电压比例分量,对电流环电流进行补偿,减小因输入侧变化导致的电流波动,实现了在光照波动较强条件下对系统功率振荡的抑制。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减小谐振峰值和低频阻抗幅值,降低光伏波动较强时的系统功率振荡,使系统在光照强度变化较大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运行。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直流系统 功率振荡 RLC阻抗网络 小干扰稳定性 电压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快捷的低压直流系统接地安全快速查找装置
6
作者 何瑞婷 杨家凯 +2 位作者 代显忠 韦超 刘晶晶 《农村电气化》 2023年第1期80-82,共3页
低压直流系统发生接地时,须要及时查找,若采用的查找设备结构复杂,操作烦琐,则不方便推广和应用。发明一种低压直流系统发接地故障点查找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易学易用,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性高等特点。投入使用后便不需要专业继电保... 低压直流系统发生接地时,须要及时查找,若采用的查找设备结构复杂,操作烦琐,则不方便推广和应用。发明一种低压直流系统发接地故障点查找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易学易用,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性高等特点。投入使用后便不需要专业继电保护人员查找接地,由运行人员便可进行低压直流系统接地点的查找,节约了大量人力资源、车辆等物资损耗,更重要的是能及时查出并消除接地故障,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直流系统 接地故障 故障查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直流供电系统混合有源滤波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建标 罗永驹 +3 位作者 陈勇 吴宏远 康方睿 卓放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5,共10页
随着“光储直柔”的推进建设,低压直流供电系统中的纹波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相较于交流系统,直流系统的特点是电源及负载分散性更强、电力电子设备占比更高及接口变换器引起的交直流耦合作用强,因此直流系统中纹波问题表现出低频和高... 随着“光储直柔”的推进建设,低压直流供电系统中的纹波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相较于交流系统,直流系统的特点是电源及负载分散性更强、电力电子设备占比更高及接口变换器引起的交直流耦合作用强,因此直流系统中纹波问题表现出低频和高频纹波峰峰值都可能较高的特征,进而不能完全适用交流系统中经典的谐波分析和治理方法。为此,进行低压直流供电系统的主要纹波来源分析,揭示了直流源荷引起直流母线电压纹波问题的机理和特征,并针对具有宽频纹波且纹波来源分散的直流系统提出1种混合有源滤波技术,实现对扰动位置不确定、高低频混合情况下的电压纹波问题治理,提升了低压直流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水平。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直流供电系统 宽频纹波 混合有源滤波 直流母线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触型低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系统设计与开断特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照资 高偲智 +3 位作者 汪倩 陈思磊 葛世伟 李兴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44-4555,I0032,共13页
低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具有低功耗、高开断性能、选择性保护等优点,能更好地满足光伏和储能系统以及零碳建筑等应用需求。该文提出一种自触型低压混合式直流开关拓扑,首先通过对混合式断路器工作原理分析,建立基于电弧供能、驱动的机电... 低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具有低功耗、高开断性能、选择性保护等优点,能更好地满足光伏和储能系统以及零碳建筑等应用需求。该文提出一种自触型低压混合式直流开关拓扑,首先通过对混合式断路器工作原理分析,建立基于电弧供能、驱动的机电系统耦合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电弧能量为电子电路供能,并将电弧电压作为换流支路导通的控制信号,从而实现短路故障下系统的自动触发,并提出核心功能模块设计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研制低压混合式断路器样机并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并对比分析不同因素对开断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相较于传统机械开关,小电流开断时间缩短85.4%、电弧能量减少94.1%,提升了断路器电气寿命,同时实现1.1 kA短路电流开断,发现系统总体响应时间与燃弧初期电压上升速率成正相关,电弧电导、支路寄生电感增大均会延长换流时间,电弧重燃概率则主要受外部系统参数影响。结果可为低压直流混合式断路器的优化设计和性能提升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直流系统 混合式断路器 断路器寿命 小电流开断 短路开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新能源低压直流配电系统暂态实时仿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守相 张春雨 赵倩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365-5378,5393,共15页
对新能源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开展暂态实时仿真研究对优化其运行控制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内部集成了大量具有不同功能的电路,FPGA正成为电力系统暂态实时仿真领域主要的计算载体之一。该文面向新能源低压直流配电系... 对新能源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开展暂态实时仿真研究对优化其运行控制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内部集成了大量具有不同功能的电路,FPGA正成为电力系统暂态实时仿真领域主要的计算载体之一。该文面向新能源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的暂态实时仿真需求,开发了一种基于FPGA的包含小型分布式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以及蓄电池储能单元的新能源低压直流配电系统暂态实时仿真器。首先,研究构建了分布式发电单元和典型控制回路的计算模块,利用FPGA的并行计算特性并结合“算法-结构-有效匹配(AAA)”理念建立了底层模块串并联混合求解结构;然后,在节点分析法的框架下,建立了一种结合矩阵LDU分解和有向无环图(DAG)的电气系统节点电导矩阵并行求解方法;最后,在建立电气系统与控制系统并行求解架构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基于FPGA的新能源低压直流配电系统暂态实时仿真器,通过将其仿真结果与PSCAD/EMTDC离线仿真平台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开发暂态实时仿真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实时仿真 分布式发电 低压直流配电系统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多工作模式下能量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书慷 孙媛媛 +3 位作者 马钊 孙凯祺 李可军 李亚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83-3492,I0146,共11页
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low voltage direct current supply and utilization system,LVDCSUS)强调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以及直流用户侧电能产–销–储–用之间的协调统一,为推动直流用户侧灵活参与电力系统运行提供了全新思路。开展LV... 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low voltage direct current supply and utilization system,LVDCSUS)强调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以及直流用户侧电能产–销–储–用之间的协调统一,为推动直流用户侧灵活参与电力系统运行提供了全新思路。开展LVDCSUS用户侧电能的使用与生产相结合的研究,可有效挖掘直流用户侧的多元化电能资源灵活供给能力,为此该文首先依据LVDCSUS系统能量平衡关系将系统划分为全直流运行、余电上网运行、交流支撑运行3种运行模式;进而给出各模式下满足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储能荷电状态均衡、灵活性电力资源利用三方面整体要求的协调策略;最后建立了多运行模式切换规则,实现通过切换多种运行模式改变能量协调控制策略,使LVDCSUS在稳定运行状态下主动参与电力系统能量互动。仿真结果验证了LVDCSUS多运行模式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 运行模式划分 源–网–荷–储 协调控制 能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直流供电系统研究综述 被引量:118
11
作者 雍静 徐欣 +1 位作者 曾礼强 李露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2-52,20,共11页
随着分布式发电装置和电力电子设备在低压配电系统的广泛应用,采用直流供电方式的低压系统又显现出优越性,并引起学者的关注。迄今为止,学者们对低压直流系统的系统结构、负荷的兼容性、负荷模型、电能质量与可靠性、保护和控制、节能... 随着分布式发电装置和电力电子设备在低压配电系统的广泛应用,采用直流供电方式的低压系统又显现出优越性,并引起学者的关注。迄今为止,学者们对低压直流系统的系统结构、负荷的兼容性、负荷模型、电能质量与可靠性、保护和控制、节能型评估等方面进行的初步研究表明:低压直流供电系统可以兼容目前大部分的低压负荷,可以对暂态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并提高供电的连续性;特别是在具有分布式发电装置(如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燃料电池)的低压系统中,低压直流(low voltage direct current,LVDC)供电系统在降低系统电能损耗、增强供电连续性和可靠性、提高电能质量方面,与交流系统相比,具有优越性,并且系统结构得以简化。同时,该文提出并讨论了低压直流系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直流供电系统 负荷模型 电能损耗 保护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压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稳定性分析模型与机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42
12
作者 李鹏飞 李霞林 +4 位作者 王成山 郭力 彭克 张野 王智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1,共19页
中低压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可高效接纳利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和储能等直流型电源,为电动汽车、数据中心及LED照明等直流型负荷提供高效可靠供电,因此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系统内电力电子设备特性各异,直流网络拓扑复杂,控制策略多样,运... 中低压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可高效接纳利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和储能等直流型电源,为电动汽车、数据中心及LED照明等直流型负荷提供高效可靠供电,因此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系统内电力电子设备特性各异,直流网络拓扑复杂,控制策略多样,运行状态变化频繁且变化范围较大,使得直流配电网存在多时间尺度小扰动和大扰动稳定性问题。为此,首先对直流配电系统的拓扑类型以及典型控制策略进行了梳理,然后分别对直流配电系统的典型小扰动和大扰动稳定性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最后对直流配电系统稳定性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柔性直流配电系统 小扰动稳定 大扰动稳定 稳定性分析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低压直流供电系统保护综述 被引量:34
13
作者 李露露 雍静 +2 位作者 梁仕斌 田庆生 曾礼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33-143,共11页
节能环保的低压直流供电方式在民用建筑等常规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能,保护与安全问题的解决是其推广的关键。相较传统交流系统而言,直流系统的保护面临着更多挑战,目前该方面的研究综述鲜见。本文尝试根据国内外已有的文献资料,从民用... 节能环保的低压直流供电方式在民用建筑等常规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能,保护与安全问题的解决是其推广的关键。相较传统交流系统而言,直流系统的保护面临着更多挑战,目前该方面的研究综述鲜见。本文尝试根据国内外已有的文献资料,从民用的角度出发,对低压直流供电系统中涉及电气安全的保护策略、短路电流计算、直流灭弧问题、电容放电问题、电击防护、末端过电流保护和负载保护的特殊要求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阐述。同时,提出了低压直流供电系统保护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直流供电系统 保护 电气安全 电击防护 短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接地型式低压直流供电系统的电击防护性能理论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雍静 李露露 +2 位作者 王晓静 曾礼强 徐欣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26,共6页
节能环保的新型低压直流供电系统在民用建筑等常规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与优势,但目前尚未有完善的规范指导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以保证电气安全。电击防护性能是低压供电系统电气安全的重要衡量指标,但直流电的电击效应与交流电有着本质... 节能环保的新型低压直流供电系统在民用建筑等常规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与优势,但目前尚未有完善的规范指导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以保证电气安全。电击防护性能是低压供电系统电气安全的重要衡量指标,但直流电的电击效应与交流电有着本质的差异。结合国际标准IEC60479-1,并参考已有交流系统的分析方法,基于理想直流源模型,对低压直流供电系统TT、IT、TN接地型式的电击防护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对比了直流750、400、300、220V与交流220V电压等级下,不同接地型式的电击防护性能,论证了负极接地的TT、TN直流供电系统的电击防护性能相较传统交流系统具有明显优势,并给出了相应的能满足安全条件的电压等级,为低压直流供电系统在民用建筑领域的推广及相关规范的制订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直流供电系统 接地故障 室颤电流 电击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在“新基建”中的应用技术分析及发展展望 被引量:49
15
作者 梁永亮 吴跃斌 +4 位作者 马钊 张恒旭 孙媛媛 娄杰 李可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4,共12页
为应对当今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能源、环境、经济等压力,以5G基站、充电桩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新型基础设施电力供应系统的选择和建设至关重要。该文首先概述新基建的内容演变和意义,分析普遍具有负荷直流化... 为应对当今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能源、环境、经济等压力,以5G基站、充电桩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新型基础设施电力供应系统的选择和建设至关重要。该文首先概述新基建的内容演变和意义,分析普遍具有负荷直流化的特征。其次介绍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low voltage direct cur-rent supply and utilization system,LVDCSUS)及其内涵与特征,然后分析新基建不同领域电力供应系统的共性和个性需求,指出以LVDCSUS作为5G基站、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直流绿色建筑、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农村及边远地区等7种不同领域基础设施电力供应系统的优势。进而从顶层设计、政策支持、思维方式、技术创新和核心设备、发展路线等维度探讨了新基建背景下LVDCSUS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具体建议,提出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的研发方向,提出直流系统全链条、生态建设的建议。最后给出结论,在供用电领域,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已经可以成为交流电源的辅助和替代,并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数字化供用电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 负荷直流 光伏发电 发储用一体化 直流生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直流配电系统保护研究综述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永刚 韩冰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3,41,共8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配电网由于具有分布式能源、储能和直流负载接纳能力好、控制灵活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系统侧的雷击、短路故障、可再生能源供应的间歇性等因素,可能造成电网电流快速变化和电... 随着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配电网由于具有分布式能源、储能和直流负载接纳能力好、控制灵活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系统侧的雷击、短路故障、可再生能源供应的间歇性等因素,可能造成电网电流快速变化和电压暂态,而且直流配电网电气距离短,电源和负载种类繁多,所需的故障识别和保护时间比交流保护短的多,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危及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因此,实现可再生能源接入的直流配电网的故障保护是推进新能源应用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围绕低压直流配电保护的研究,从保护分区、保护装置、故障定位、故障识别与保护四个方面概述了直流配电系统保护技术研究的发展现状,最后对低压直流配电系统保护技术研究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直流配电系统 保护分区 故障隔离装置 限流装置 故障定位 故障识别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关键装备阻抗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刘闯 张艳 +3 位作者 朱帝 裴忠晨 孔力 秦健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968-3980,共13页
中低压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是中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稳定的关键指标。针对由多绕组变压器隔离型变换器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多模块Boost+LLC型直流变压器组成的中低压直流配电系统,为分析其小信号阻抗稳定性,建立柔性变换器、直流变压器和Buc... 中低压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是中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稳定的关键指标。针对由多绕组变压器隔离型变换器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多模块Boost+LLC型直流变压器组成的中低压直流配电系统,为分析其小信号阻抗稳定性,建立柔性变换器、直流变压器和Buck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推导中压和低压直流端口阻抗表达式。采用阻抗分析法分析了表征级联系统稳定性的参数,以伯德图和奈奎斯特曲线为依据,分析了电路参数和控制参数对系统阻抗特性和级联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柔性变换器电压控制环参数和直流变压器电流控制环参数,可提高中压直流级联系统的稳定性。增加直流变压器电压控制环参数,可提高低压直流级联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搭建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推小信号阻抗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模型 阻抗匹配 系统参数 稳定性分析 低压直流配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低压直流供电系统接地方式安全量化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童亦斌 王旭婷 +1 位作者 王静 刘毅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0-158,共9页
针对民用低压直流供电系统接地方式的选择,首先以人体电流效应为标准,梳理了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影响因素和触电事故情形,结合常用安全防护措施的特点和局限性,分析了在TN接地方式和IT接地方式下典型触电事故的危险性.然后采用层次分... 针对民用低压直流供电系统接地方式的选择,首先以人体电流效应为标准,梳理了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影响因素和触电事故情形,结合常用安全防护措施的特点和局限性,分析了在TN接地方式和IT接地方式下典型触电事故的危险性.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系统安全防护性能量化评价指标;最后通过量化对比和分析,验证了在民用领域,相比TN接地方式,IT接地方式的安全防护性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直流供电系统 接地方式 用电安全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龙潭 崔洪敏 何帅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7-133,共7页
城市轨道交通低压配电广泛采用交流配电系统。随着直流用电设备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大量应用,采用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将成为趋势。但是,中外均缺乏城市轨道交通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的工程案例和设计标准。因此,对城市轨道交通低压直流配电的电... 城市轨道交通低压配电广泛采用交流配电系统。随着直流用电设备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大量应用,采用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将成为趋势。但是,中外均缺乏城市轨道交通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的工程案例和设计标准。因此,对城市轨道交通低压直流配电的电压等级选取、配电系统结构、接地类型和电气保护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供电距离时,DC 750(±375)V供电网络的供电能力约为AC 380V的4倍。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用电负荷特点,低压直流供电系统主母线电压等级采用DC 750(±375)V、DC 220V(±110)V两级,主接线结构采用双极三线制,城市轨道交通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应采用IT接地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直流配电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 电压等级 接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ISOP-DAB变换器的中低压直流配电系统阻抗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英培 杨博超 +1 位作者 石金鹏 朱宇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59,共9页
“双碳”目标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成为中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的主要特征,使得系统因其低惯量、弱阻尼的特性所引起的稳定性问题尤为突出。为此,针对含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双有源桥(ISOP-DAB)变换器的中低压直流配电系... “双碳”目标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成为中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的主要特征,使得系统因其低惯量、弱阻尼的特性所引起的稳定性问题尤为突出。为此,针对含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双有源桥(ISOP-DAB)变换器的中低压直流配电系统进行阻抗建模并提出一种适用于中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了ISOP-DAB变换器的二端口阻抗模型以及其他单元的阻抗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系统内各单元的端口特性将中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等效为2个单母线直流子系统,并得到整个系统在中、低压侧的等效阻抗比,当且仅当该等效阻抗比满足奈奎斯特判据时,系统可稳定运行。最后,基于PSCAD/EMTDC平台搭建了含ISOP-DAB变换器的中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的时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以及理论计算对比分析了恒功率负载及线路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ISOP-DAB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以及所提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直流配电系统 ISOP-DAB变换器 阻抗模型 稳定性分析 小扰动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