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细胞代谢组学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对铅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于凡 李娜 +5 位作者 郭莹莹 代心悦 朱文嘉 姚琳 江艳华 王联珠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92-402,共11页
目的:研究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对铅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代谢调控机制。方法:以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F1(F1)为受试物,构建铅诱导及F1干预的体外HepG2细胞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物化学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 目的:研究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对铅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代谢调控机制。方法:以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F1(F1)为受试物,构建铅诱导及F1干预的体外HepG2细胞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物化学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谷胱甘肽(GSH)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力,采用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选取保护作用最优的高浓度组F1对铅诱导HepG2细胞进行干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检测细胞内源性代谢物水平,筛选潜在差异代谢物并分析相关代谢通路。结果:与铅模型组相比,F1干预处理能够显著缓解铅诱导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显著抑制细胞内ROS和MDA含量升高(P<0.05),恢复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力(P<0.05),同时减少细胞凋亡(P<0.05)。代谢组学结果显示,F1能显著回调谷氨酸、谷胱甘肽、硒代-L-蛋氨酸等17种潜在差异代谢物(P<0.01);对F1调控的关键代谢物进行富集分析表明,F1主要影响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硒化合物代谢和精氨酸生物合成等多个涉及氧化还原等功能的代谢通路。结论: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F1对铅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氨基酸代谢和谷胱甘肽合成等代谢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 HEPG2 细胞 氧化应激 代谢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
2
作者 于凡 郭莹莹 +5 位作者 李娜 代心悦 朱文嘉 姚琳 江艳华 王联珠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6,共7页
以裙带菜岩藻聚糖硫酸酯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氧化降解法及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制备纯化得到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F-1和F-2。通过分子排阻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F-1和F-2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解析,探究... 以裙带菜岩藻聚糖硫酸酯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氧化降解法及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制备纯化得到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F-1和F-2。通过分子排阻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F-1和F-2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解析,探究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抗氧化构效关系。结果表明:F-1和F-2主要由岩藻糖和半乳糖组成,分子质量分别为2790 Da和23510 Da,硫酸基质量分数分别为(27.05±0.95)%和(34.73±0.08)%,糖醛酸质量分数分别为(15.39±0.33)%和(6.76±0.38)%。F-1和F-2的糖苷键构型均为α型,且具有一定程度的乙酰化和硫酸化。综合比较不同质量浓度F-1和F-2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发现二者均可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对铁氰化钾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分子质量较小的F-1糖链上的糖醛酸、半乳糖含量相对较高,在相同剂量条件下其抗氧化活性优于F-2。该研究结果可为将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作为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物质应用于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质量岩藻硫酸 化学组成 结构特征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法降解岩藻聚糖制备低分子量岩藻聚糖和岩藻寡糖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海迪 马冬月 +3 位作者 汲晨锋 辛国松 李文兰 郭守东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5-395,共11页
岩藻聚糖是一种主要来源于褐藻和海洋软体动物的硫酸酯化多糖。岩藻聚糖的结构复杂并因其广泛的药理活性备受关注,但其分子量较大难被吸收。相比较而言,低分子量的岩藻聚糖和寡糖更易于被吸收且具有同等或更优的生物活性。因此,岩藻聚... 岩藻聚糖是一种主要来源于褐藻和海洋软体动物的硫酸酯化多糖。岩藻聚糖的结构复杂并因其广泛的药理活性备受关注,但其分子量较大难被吸收。相比较而言,低分子量的岩藻聚糖和寡糖更易于被吸收且具有同等或更优的生物活性。因此,岩藻聚糖的降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目前,降解岩藻聚糖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降解法、物理降解法和生物降解法。化学降解法具有操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工业化推广应用等独特的优势。当前,化学降解方法主要包括酸降解法和自由基降解法。酸降解法使用的试剂主要有盐酸、硫酸和三氟乙酸,而自由基降解法则主要利用过氧化氢产生的自由基对岩藻聚糖进行降解。本文主要针对化学降解岩藻聚糖的机制和条件进行综述,为低分子量岩藻聚糖和寡糖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 酸降解 自由基降解 分子量岩藻 岩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芳 李八方 +2 位作者 董诗竹 王景峰 赵雪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6-112,共7页
以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粗多糖为原料,采用Cu2+-H2O2自由基氧化体系结合超滤技术制备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通过比较粗糖质量和H2O2浓度对产物的分子量和化学组成的影响,确定制备高硫酸根高岩藻糖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最佳条件是... 以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粗多糖为原料,采用Cu2+-H2O2自由基氧化体系结合超滤技术制备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通过比较粗糖质量和H2O2浓度对产物的分子量和化学组成的影响,确定制备高硫酸根高岩藻糖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最佳条件是:4.5%H2O2与0.026 7mol/L Cu2+降解4.5g岩藻聚糖硫酸酯,得到Fa3(Mw 7.68kDa)和Fb3(Mw 3.89kDa)2个组分,其硫酸根含量较高,为30.32%和32.48%。Fa3组分主要由岩藻糖(64.25%)和半乳糖(30.74%)组成,而Fb3的硫酸根和半乳糖含量高于Fa3,但岩藻糖含量下降。比较发现,H2O2浓度由4.5%上升为9%时,制备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分子量、岩藻糖含量和硫酸根含量都下降。研究发现Fa3和Fb3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Fa3组分活性较高。说明分子量对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影响要大于硫酸根含量,而且Fa3组分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抑制活性也可能与其单糖组成较均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 自由基氧化降解 神经氨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藻聚糖硫酸酯低聚糖降压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付雪艳 薛长湖 +2 位作者 宁岩 李兆杰 许加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0-564,共5页
采用两肾一夹型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探讨岩藻聚糖硫酸酯低聚糖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呼吸及血浆中血管紧张素 (Ang )含量的影响。用 GY- 6 0 88型多道生理参数分析记录仪和张力传感器测定、记录血压和呼吸 ;用均相竞... 采用两肾一夹型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探讨岩藻聚糖硫酸酯低聚糖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呼吸及血浆中血管紧张素 (Ang )含量的影响。用 GY- 6 0 88型多道生理参数分析记录仪和张力传感器测定、记录血压和呼吸 ;用均相竞争法测定 Ang 的含量。实验表明 ,1 2 .5 ,2 5 ,5 0 mg/ kg的岩藻聚糖硫酸酯低聚糖均能显著地降低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动脉血压。其中 ,高剂量 (5 0 mg/kg)的降压效果与 1 4 mg/kg的卡托普利相当 ;给药大鼠的呼吸频率随血压的变化呈正相关变化 ;1 2 .5 ,2 5 ,5 0 mg/ kg剂量的岩藻聚糖硫酸酯低聚糖均能降低高血压大鼠血浆中 Ang 的含量。其中 ,高剂量 (2 5 ,5 0 mg/ kg)组的 Ang 水平同卡托普利组 (1 4 mg/ kg)相当。岩藻聚糖硫酸酯低聚糖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抑制 Ang 生成可能是其降压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硫酸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ANG 降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藻聚糖硫酸酯低聚糖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董平 薛长湖 +4 位作者 李兆杰 徐杰 赵雪 蔡跃飘 张永勤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59-62,共4页
探讨H2O2降解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条件及其产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Cu2+-H2O2体系降解原料Fucoidan,结果发现反应时间越长得到的高分子量的组分越少,而低分子量的低聚糖产量增加;H2O2浓度增高,水解所得主要组分的分子量明显减小;温度升高,... 探讨H2O2降解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条件及其产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Cu2+-H2O2体系降解原料Fucoidan,结果发现反应时间越长得到的高分子量的组分越少,而低分子量的低聚糖产量增加;H2O2浓度增高,水解所得主要组分的分子量明显减小;温度升高,水解速度明显加快;产物的硫酸根含量随反应温度和H2O2浓度的降低而增加。用Pyrogallol—Luminol系统对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硫酸根含量低的Fucoidan水解产物除O2.-的活性较好,其中15%H2O2降解得<5KD的低聚糖清除O2.-的活性明显高于肌肽(IC50为0.65mg/mL),IC50为0.17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硫酸 H2O2降解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藻岩藻聚糖基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汶昊 石思 +10 位作者 许晓烨 张剑玺 李晨昕 汤俊杰 黄鸿艳 黄趁 曾欣欣 印晶 李源钊 庞杰 吴春华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480-491,共12页
岩藻聚糖硫酸酯(Fucoidan,Fuc)是一种从海洋褐藻中提取出来的富含硫酸基的水溶性杂多糖,因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以及低毒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构建纳米粒子递送体系。纳米粒子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递送体系,可以为易受外界环... 岩藻聚糖硫酸酯(Fucoidan,Fuc)是一种从海洋褐藻中提取出来的富含硫酸基的水溶性杂多糖,因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以及低毒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构建纳米粒子递送体系。纳米粒子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递送体系,可以为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的活性物质提供保护,并防止活性物质的过快释放。虽然国内外已有许多有关Fuc基纳米粒子的相关研究,但仍缺乏详细的综述。本文首先介绍了Fuc的来源、组成和结构,着重归纳总结了Fuc基纳米粒子的主要制备方法(聚电解质自组装法、反溶剂沉淀法、绿色合成法等)及其在食品、生物医药及抗菌材料等领域应用。最后,借助文献计量法分析对Fuc基纳米粒子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为其在Fuc基纳米粒子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硫酸 纳米粒子 制备方法 食品功能因子递送 生物医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质量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和化学组成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钟思燕 王维民 +1 位作者 谌素华 蔡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75,共6页
研究H2SO4降解法制备不同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降解条件及其产物的化学组成。依次采用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法、H2SO4降解法、Sephacryl S-200凝胶色谱,制备不同分子质量的岩藻聚糖硫酸酯。运用高效凝胶色谱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 研究H2SO4降解法制备不同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降解条件及其产物的化学组成。依次采用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法、H2SO4降解法、Sephacryl S-200凝胶色谱,制备不同分子质量的岩藻聚糖硫酸酯。运用高效凝胶色谱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并借助衍生化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对其单糖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在60℃下,含有1%岩藻聚糖硫酸酯的0.05 mol/L H2SO4溶液反应4 h和8 h时后,可以有效可控地将围氏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降解,经纯化后得到MMWF1、MMWF2、LMWF1、LMWF2四组分,其分子质量分别为16.32、15.49、7.65和7.21 k D,总糖含量分别为57.89%、55.45%、56.18%和52.64%,硫酸基含量分别为18.89%、25.11%、14.42%和19.76%。另外,4组分均由鼠李糖、岩藻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但各组分的单糖含量不同,红外光谱测定结果显示其均含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和硫酸基的吸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氏马尾藻 岩藻硫酸 酸降解 分级纯化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抑制小鼠肿瘤生长和转移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珣 王静凤 +2 位作者 杨玉红 常耀光 薛长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98-1103,共6页
目的探讨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sea cucumber fu-coidan,SC-FUC)对小鼠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C57 BL/6J小鼠Lewis肺癌自发性肺转移模型,连续腹腔注射给药21 d,剥离原位肿瘤和双侧肺,分别称瘤重和计数肺表面转移灶结... 目的探讨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sea cucumber fu-coidan,SC-FUC)对小鼠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C57 BL/6J小鼠Lewis肺癌自发性肺转移模型,连续腹腔注射给药21 d,剥离原位肿瘤和双侧肺,分别称瘤重和计数肺表面转移灶结节数;采用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9,MMP-2/9)mRNA的表达。结果 SC-FUC可以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其平均抑制率为45.5%,并可以减少肺表面转移灶结节数(P<0.01),平均抑制率为66.0%。SC-FUC可以降低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HIF-1α、VEGF、HPA、MMP-2/9 mRNA的表达(P<0.05,P<0.01)。结论 SC-FUC能抑制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血管新生,降低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岩藻硫酸 美国肉参 LEWIS肺癌 HIF-1Α HPA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地瓜和冰岛刺参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抗肿瘤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珣 王静凤 +4 位作者 徐雷 王亚斐 柳东 薛长湖 李兆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51-255,共5页
目的: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分别从海地瓜和冰岛刺参中,分离纯化两种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SC-FUC),通过建立小鼠Lewis肺癌自发性肺转移模型,比较分析两种SC-FUC对小鼠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 目的: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分别从海地瓜和冰岛刺参中,分离纯化两种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SC-FUC),通过建立小鼠Lewis肺癌自发性肺转移模型,比较分析两种SC-FUC对小鼠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单糖组成,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其硫酸基含量。通过连续腹腔注射两种SC-FUC 21d,剥离原位肿瘤和双侧肺,分别称瘤质量和计数肺表面转移灶结节数。采用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结果:海地瓜SC-FUC和冰岛刺参SC-FUC均由岩藻糖组成,硫酸基含量分别为26.3%和29.31%;两者均能显著抑制荷瘤小鼠原位肿瘤的生长,抑瘤率分别为19.24%和28.69%;显著减少肺表面转移灶结节数(P<0.01),转移抑制率分别为31.4%和57.1%;显著降低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HIF-1α和VEGF mRNA的表达(P<0.05,P<0.01)。冰岛刺参SC-FUC的效果要优于海地瓜SC-FUC。结论:两种SC-FUC均能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其作用机制与其高硫酸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地瓜 冰岛刺参 海参岩藻硫酸 LEWIS肺癌 抑瘤率 转移抑制率 HIF-1Α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纯化及降血脂功能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谌素华 王维民 +2 位作者 刘辉 李春莲 刘承颖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8-31,共4页
以亨氏马尾藻为原料,运用超声波浸提工艺提取得到的岩藻聚糖硫酸酯(SPF),采用乙醇分级沉淀法纯化后经脱脂、脱蛋白得到初级纯化的岩藻聚糖硫酸酯,喂食高血脂症的小鼠,探讨其降血脂的功能。结果表明:亨氏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高、中、低... 以亨氏马尾藻为原料,运用超声波浸提工艺提取得到的岩藻聚糖硫酸酯(SPF),采用乙醇分级沉淀法纯化后经脱脂、脱蛋白得到初级纯化的岩藻聚糖硫酸酯,喂食高血脂症的小鼠,探讨其降血脂的功能。结果表明:亨氏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高、中、低3个剂量组的降血脂效果都优于药品对照脂必妥的降血脂效果,并且以高剂量的降血脂效果最佳,能够极显著(P<0.01)的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的含量,能显著(P<0.05)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且高于空白组;能显著降低动脉硬化指数,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1和AI2都有极显著影响(P<0.01)。说明亨氏马尾藻初级岩藻聚糖硫酸酯多糖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氏马尾藻 岩藻硫酸 纯化 降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肋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提取及其降血脂作用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鸶鸶 汪秋宽 +2 位作者 何云海 任丹丹 张泽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98,共5页
通过对多肋藻Costaria costata基本成分的测定与对多肋藻中活性成分岩藻聚糖硫酸酯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了提取的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小鼠血清高血脂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多肋藻的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为10.55%、15.40%、11.... 通过对多肋藻Costaria costata基本成分的测定与对多肋藻中活性成分岩藻聚糖硫酸酯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了提取的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小鼠血清高血脂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多肋藻的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为10.55%、15.40%、11.13%、2.00%(质量分数,下同),多肋藻的总膳食纤维、碘、甘露醇含量分别为48.05%、0.10%、11.30%。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岩藻聚糖硫酸酯的优化提取工艺为酶加量0.10%、温度50℃、pH 5.5、酶解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提取率为1.859%,总糖与总硫酸根含量分别为1.416%和0.972%。建立高血脂症小鼠模型,采用岩藻聚糖硫酸酯粗提物对其灌胃,试验结果表明:各剂量组对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剂量高于500 mg/(kg.d)时,对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多肋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粗提物对高血脂症中的三项指标均具显著抑制作用,表明其有一定的降血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肋藻 岩藻硫酸 提取工艺 降血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巨噬细胞的调节作用及信号通路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祺 李学敏 +5 位作者 李兆杰 左涛 唐庆娟 常耀光 王静凤 薛长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2,共6页
目的研究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SC-FUC)对巨噬细胞的调节作用及相关信号通路,探究其调节机体免疫的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巨噬细胞的增殖情况;中性红法检测吞噬活性;Griess试剂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RT-PCR检测巨噬细... 目的研究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SC-FUC)对巨噬细胞的调节作用及相关信号通路,探究其调节机体免疫的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巨噬细胞的增殖情况;中性红法检测吞噬活性;Griess试剂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RT-PCR检测巨噬细胞下游细胞因子IL-6、IL-10、Toll样受体和相关信号分子My D88、TRIF、NF-κB的mRNA表达量。结果 SC-FUC对巨噬细胞增殖、吞噬能力和NO分泌均有促进作用,在作用前期(6h和12h)效果更为明显。SC-FUC能上调细胞因子IL-6和IL-10的mRNA表达量,上调TLR4、TLR5、TLR9的表达量,促进信号分子My D88、TRIF和NF-κB的mRNA表达量。结论 SC-FUC能够激活巨噬细胞,促进其分泌NO、IL-6、IL-10等细胞因子,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SC-FUC激活巨噬细胞的信号通路与细胞表面TLR4、TLR5、TLR9及NF-κB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岩藻硫酸 巨噬细胞 NO IL-6 IL-10 TOLL样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3
14
作者 刘红英 薛长湖 +4 位作者 李兆杰 欧昌荣 蔡跃飘 赵雪 许加超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6-240,共5页
应用次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含量 ,有色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5 6 0 nm ,在 4~ 2 0μg/ m L内线性良好 (r=0 .999) ,回收率为 (96 .2 7± 1.6 6 ) %。在测定过程中 ,无机盐影响较大 ,蛋白质影响很小 ,而 ... 应用次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含量 ,有色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5 6 0 nm ,在 4~ 2 0μg/ m L内线性良好 (r=0 .999) ,回收率为 (96 .2 7± 1.6 6 ) %。在测定过程中 ,无机盐影响较大 ,蛋白质影响很小 ,而 p H值、其它糖没有影响 ,PBS(磷酸盐缓冲液 )能完全消除褐藻胶对测定的影响。实验证明 ,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硫酸 次甲基蓝 海带 无机盐 分光光度法 蛋白质 磷酸盐缓冲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小鼠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昕 赵延蕾 +3 位作者 陈睿曦 王一名 王静凤 薛长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01-206,共6页
目的:比较研究海地瓜岩藻聚糖硫酸酯(fucoidan from Acaudina molpadioidea,Am-FUC)和美国肉参岩藻聚糖硫酸酯(fucoidan from Isostichopus badionotus,Ib-FUC)对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及相关炎症因子的改善作用。方法:以高脂高果糖饲料饲... 目的:比较研究海地瓜岩藻聚糖硫酸酯(fucoidan from Acaudina molpadioidea,Am-FUC)和美国肉参岩藻聚糖硫酸酯(fucoidan from Isostichopus badionotus,Ib-FUC)对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及相关炎症因子的改善作用。方法:以高脂高果糖饲料饲喂法建立胰岛素抵抗小鼠模型。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A、B、C、D组。正常对照组饲喂标准饲料,其他组饲喂高脂高果糖饲料。阳性对照组、实验A、B、C、D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1 mg/(kg·d))、低剂量Ib-FUC(20 mg/(kg·d))、高剂量Ib-FUC(80 mg/(kg·d))、低剂量Am-FUC(20 mg/(kg·d))、高剂量Am-FUC(80 mg/(kg·d))。各组小鼠自由摄食摄水120 d。实验结束后,称量小鼠白色脂肪质量,检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瘦素、脂联素水平。结果:2种FUC均可极显著地降低胰岛素抵抗小鼠的脂肪积累(P<0.01),降低血糖(P<0.01)和胰岛素(P<0.01)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P<0.01),降低TNF-α(P<0.01)、IL-6(P<0.01)和瘦素(P<0.01)含量,提高血清脂联素含量(P<0.01)。Am-FUC效果优于Ib-FUC。结论:Am-FUC和Ib-FUC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小鼠的高血糖症状及胰岛素抵抗程度,Am-FUC的效果优于Ib-FUC,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肥胖引起的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地瓜 美国肉参 岩藻硫酸 胰岛素抵抗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四氯化碳致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任丹丹 汪秋宽 +2 位作者 张甜翠 何云海 李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4-766,共3页
对小鼠分别灌胃200、400、800 mg/(kg.d)的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简称FLJ,利用酶解法制备),于第7天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200 mg/(kg.d)的联苯双酯做阳性对照。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对小鼠分别灌胃200、400、800 mg/(kg.d)的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简称FLJ,利用酶解法制备),于第7天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200 mg/(kg.d)的联苯双酯做阳性对照。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研究FLJ对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FLJ各剂量均能抑制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的升高,且中、高剂量组达到显著水平,并能显著提高肝组织中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减轻由对肝细胞的病理损伤。FLJ对CCl4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岩藻硫酸 四氯化碳 肝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西洋瓜参岩藻聚糖硫酸酯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于龙 薛长湖 +3 位作者 宿玮 王彦超 张翠玉 常耀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83-87,共5页
目的:从北大西洋瓜参(Cucumaria frondosa)体壁中提取纯化得到一种北大西洋瓜参岩藻聚糖硫酸酯(CF-FUC),并对其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利用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出CF-FUC组分,以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分子质量,以离子色... 目的:从北大西洋瓜参(Cucumaria frondosa)体壁中提取纯化得到一种北大西洋瓜参岩藻聚糖硫酸酯(CF-FUC),并对其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利用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出CF-FUC组分,以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分子质量,以离子色谱法测定硫酸根含量,以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糖组成,并通过核磁共振技术推测其精细结构。结果:CF-FUC的分子质量为360kD,硫酸根含量为(29.8±3.2)%,单糖组成为岩藻糖、半乳糖、氨基葡萄糖、氨基半乳糖物质的量比为1:0.22:0.07:0.07,岩藻糖存在两位硫酸酯化α型吡喃岩藻糖及非硫酸酯化α型吡喃岩藻糖两种形式。结论:CF-FUC结构有别于其他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SC-F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 北大西洋瓜参 海参多 岩藻硫酸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酶解工艺及分离和纯化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何云海 汪秋宽 +1 位作者 张婷 史永富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5-219,共5页
岩藻聚糖硫酸酯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糖,对用纤维素酶、果胶酶酶解制备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果胶酶优化的酶解工艺参数为:纤维素酶0.221%、果胶酶0.074%,温度50℃,pH值4.5,时间50min。... 岩藻聚糖硫酸酯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糖,对用纤维素酶、果胶酶酶解制备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果胶酶优化的酶解工艺参数为:纤维素酶0.221%、果胶酶0.074%,温度50℃,pH值4.5,时间50min。经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得到3个岩藻聚糖硫酸酯组分,3个组分经Sephadex G-200凝胶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得5个分子量很大(大于2MDa)的组分,可能为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凝聚体,另5个组分的分子量为57.8KDa、115KDa、125KDa、154KDa、206K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岩藻硫酸 酶解工艺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叶藻及海带藻渣中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旭 曲桂燕 +2 位作者 周裔彬 袁毅 韩丽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4-39,共6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提取泡叶藻(Ascophyllum mackaii)及海带(Laminaria japonica)藻渣中岩藻聚糖硫酸酯,以均匀试验设计建立回归模型优化高效制备提取工艺。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PC)进行了相对分子质量检测及理化性质分析;利...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提取泡叶藻(Ascophyllum mackaii)及海带(Laminaria japonica)藻渣中岩藻聚糖硫酸酯,以均匀试验设计建立回归模型优化高效制备提取工艺。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PC)进行了相对分子质量检测及理化性质分析;利用Fenton反应检测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等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高效制备技术的超声波最佳条件为超声70 min,温度为90℃,水提时间2 h,料液比1︰80,泡叶藻及海带藻渣中岩藻聚糖硫酸酯的高效提取率分别为4.49%和3.69%,分子质量分别为142 kDa和136 kDa,泡叶藻和海带藻渣中的岩藻聚糖硫酸酯均具有较好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能力及还原能力。海带的抗氧化活性总体略高于泡叶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渣 岩藻硫酸 抗氧化活性 超声波辅助提取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小鼠急性酒精中毒防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滕来宾 王静凤 +3 位作者 杨延存 李冰 张珣 薛长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5-839,共5页
目的研究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fucoidan isolatedfrom sea cucumber,SC-FUC)对小鼠急性酒精中毒的防治作用。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益肝灵阳性对照组、SC-FUC低、高剂量组(50和100mg.kg-1.d-1),连续灌胃SC... 目的研究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fucoidan isolatedfrom sea cucumber,SC-FUC)对小鼠急性酒精中毒的防治作用。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益肝灵阳性对照组、SC-FUC低、高剂量组(50和100mg.kg-1.d-1),连续灌胃SC-FUC 4 d,于末次给药后1 h按体重灌胃乙醇体积分数为56%的白酒(15 ml.kg-1),分别记录醉酒和醒酒时间,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肝脏中乙醇脱氢酶(alcoholdehydrogenase,ADH)、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 SC-FUC能有效推迟小鼠的醉酒时间,缩短醒酒时间,明显降低小鼠血清ALT和AST活力(P<0.01),提高肝脏ADH、ALD和抗氧化酶GSH-Px和CAT活力,降低MDA含量,对SOD活力无明显影响。结论 SC-FUC能明显促进乙醇在小鼠肝脏中的代谢速度,提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具有较好的防治醉酒和保护肝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地瓜 岩藻硫酸 急性酒精中毒 肝脏 乙醇脱氢酶 乙醛脱氢酶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