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位置式PID的水暖床垫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四通 李硕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5期66-69,75,共5页
温度控制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位式控制算法在调节具有滞后性的水暖床垫温度控制系统时容易导致温度在目标值上下波动,控制效果不理想。为了解决此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位置式PID的水暖床垫温度控制系统,系统以51内核的微... 温度控制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位式控制算法在调节具有滞后性的水暖床垫温度控制系统时容易导致温度在目标值上下波动,控制效果不理想。为了解决此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位置式PID的水暖床垫温度控制系统,系统以51内核的微处理器为核心控制器、以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NTC)为温度传感器、以PTC为加热器、以直流电机作为循环水泵。经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控温精度在±0.5℃以内,达到了理想的温度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式PID 控制算法 水暖床垫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位置式数字PID算法提高DFB激光器驱动电源稳定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战俊彤 付强 +3 位作者 段锦 张肃 高铎瑞 姜会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57-1761,共5页
由于分布反馈式(DFB)激光器输出光功率受其激射电流的影响,为了保证其稳定的光功率输出,研制了基于位移式数字PID算法的高稳定性DFB激光器驱动电源。在硬件设计方面,该驱动电源主要由控制器模块、恒流源模块和保护电路模块组成。采用模... 由于分布反馈式(DFB)激光器输出光功率受其激射电流的影响,为了保证其稳定的光功率输出,研制了基于位移式数字PID算法的高稳定性DFB激光器驱动电源。在硬件设计方面,该驱动电源主要由控制器模块、恒流源模块和保护电路模块组成。采用模拟PI深度负反馈环节有效地提高了驱动电流的稳定性。在软件方面,采用位置式数字PID算法,消除了实际驱动电流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微小差异。利用该驱动电源,对中心波长为1 563.01 nm的DFB激光器做了驱动测试。实验表明,长期稳定性(>220 h)优于4×10-5,中心波长未出现漂移,为其在红外气体检测中提供了优越性能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反馈激光器 驱动电源 模拟PI深度负反馈 位置式数字PID算法 1 563.01 N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位置式电控系统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夏迎春 陈慧岩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41,共5页
以高性能的32位微控制器MC68376作为控制核心设计和开发了位置式的柴油机电控系统。对装上该电控系统的BF8L413F柴油机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性能良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柴油机 位置式 电控系统 开发研究 台架实验 微控制器 信号处理 抗干扰设计 系统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多步式位置可选择更新粒子群优化算法 被引量:15
4
作者 高芳 崔刚 +1 位作者 吴智博 杨孝宗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9-534,共6页
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是一种新兴的群体智能优化技术,其由于具有原理简单、参数少、效果好等优点已获得广泛研究和应用.粒子个体极值更新速率低是影响该算法收敛速度和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多步式位置可选择更新的粒子群... 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是一种新兴的群体智能优化技术,其由于具有原理简单、参数少、效果好等优点已获得广泛研究和应用.粒子个体极值更新速率低是影响该算法收敛速度和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多步式位置可选择更新的粒子群算法,把标准粒子群中速度的单步更新公式分解成三步更新,取所生成的3个位置中的最好位置作为最终结果,细化了粒子的搜索轨迹、在不增加算法复杂度条件下提高了个体极值以及全局极值的更新速率,因而改善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采用Sphere、Rosenbrock等6个经典测试函数,并按照固定迭代次数运行和固定时间长度运行两种方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稳健、高效,而且明显优于现有的4种经典粒子群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优化 粒子群算法 多步位置可选择更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腔式束流位置测量系统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健 袁任贤 +2 位作者 俞路阳 赖龙伟 冷用斌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31-1939,共9页
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hanghai Soft X-ray Free Electron Laser,SXFEL)需1个分辨率达到亚μm量级的束流位置测量系统,并采用基于束流准直的方法实现波荡器段电子束与光子束的紧密重合。为此设计研制了1个由C波段腔式探头、单... 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hanghai Soft X-ray Free Electron Laser,SXFEL)需1个分辨率达到亚μm量级的束流位置测量系统,并采用基于束流准直的方法实现波荡器段电子束与光子束的紧密重合。为此设计研制了1个由C波段腔式探头、单路混频至低中频的射频前端以及自主研发的专用数字信号束流位置处理器(digital beam position monitor processor,DBPM)构成的腔式束流位置测量(cavity beam position monitor,CBPM)系统。本文对系统的设计、软硬件结构、系统搭建进行了介绍,并基于漂移段搭建的3个紧邻的CBPM阵列完成了在线系统性能评估。束流实验结果表明,在束团电荷量为500 pC、系统动态范围在±800μm的条件下,位置分辨率可达880 nm,这也是国内首次研制成功可在线运行的具有亚μm位置分辨率的CBPM系统。此外,采用CBPM的相位腔进行相对束团电荷量、束团到达时间的测量,其性能评估结果也均优于SXFEL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 束流位置测量系统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位置继电式舵机的工作原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勇 《航空兵器》 2002年第4期7-9,共3页
弹体滚转单通道控制的导弹采用三位置继电式舵机为执行机构,是一种较新的导弹控制模式。本文指出它与两位置继电式航机(乒乓式舵机)在控制原理上的区别与联系,简述其一般工作原理,阐明其优缺点。
关键词 位置继电舵机 工作原理 防空导弹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型位置反馈式电动伺服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磊磊 《航空兵器》 2012年第2期22-24,57,共4页
设计了一种小型位置反馈式电动伺服系统,该系统具有响应快速、超调小、性能稳定优良、体积小、重量轻、实用价值高等优点。首先介绍了该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组成,然后对该系统控制电路的关键设计——PWM控制、二次电源电路、反馈电路以... 设计了一种小型位置反馈式电动伺服系统,该系统具有响应快速、超调小、性能稳定优良、体积小、重量轻、实用价值高等优点。首先介绍了该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组成,然后对该系统控制电路的关键设计——PWM控制、二次电源电路、反馈电路以及H桥功放电路进行着重分析,并对可能影响该伺服系统性能和控制精度的关键技术、关键器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反馈电动伺服系统 PWM控制 二次电源电路 反馈电路 H桥功放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PCⅡ的腔式束流位置探测系统设计优化与线下测试
8
作者 周嘉申 何俊 +6 位作者 杜垚垚 赵敬霞 王徐建 王安鑫 随艳峰 岳军会 曹建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3-119,共7页
研究了基于BEPCⅡ直线加速器的腔式束流位置探测系统(CBPM)的设计。本方案给出的CBPM探头工作频率为S波段,束流管道半径23 mm,参考腔TM010工作频率和位置腔TM110的工作频率一致。由线下测试结果可知,CBPM实物特征参数与仿真结果一致,CBP... 研究了基于BEPCⅡ直线加速器的腔式束流位置探测系统(CBPM)的设计。本方案给出的CBPM探头工作频率为S波段,束流管道半径23 mm,参考腔TM010工作频率和位置腔TM110的工作频率一致。由线下测试结果可知,CBPM实物特征参数与仿真结果一致,CBPM水平和垂直方向工作频率分别为2502 MHz和2503 MHz;垂直和水平的四个端口交叉隔离度均优于-44.7 dB;测量线性区域好于10 mm。射频前端电子学负责对CBPM探头的模拟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和下变频等调制。将CBPM探头置于标定平台,对经过CBPM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通过计算得到CBPM水平、垂直方向线下分辨率分别为2.87μm、2.16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PCⅡ 束流位置探测系统 TM110 交叉隔离度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轴双腔互比型腔式束流位置监测器
9
作者 储建华 赵振堂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717-1721,共5页
提出一种利用偏轴双腔来监测电子束位置的新方法,根据谐振腔归一化分流阻抗参数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主要特性。偏心束流在偏轴谐振腔中激发出较强的偶极模TM110信号,根据两腔输出的偶极模信号幅度比可直接测量束流的中心偏移量。偶极模... 提出一种利用偏轴双腔来监测电子束位置的新方法,根据谐振腔归一化分流阻抗参数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主要特性。偏心束流在偏轴谐振腔中激发出较强的偶极模TM110信号,根据两腔输出的偶极模信号幅度比可直接测量束流的中心偏移量。偶极模信号幅度变化反映了束流的偏移方向,省去了鉴相工作,简化了前端接收电路的的设计,基模抑制问题已被解决。利用MAFIA和HFSS软件对本征模进行仿真,并分析了模式耦合特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新结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流位置监测器 偶极模 分流阻抗 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保持轨迹数据高可用性的隐式位置访问隐私保护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向宇 刘竹丰 +3 位作者 夏秀峰 李佳佳 宗传玉 朱睿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66-75,共10页
随着带有签到服务的社交网络应用的普及,人们的轨迹信息不断被记录下来。通常发布轨迹数据以用于个性化推荐和活动挖掘,但是发布轨迹数据会导致用户的隐式位置访问隐私泄露。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隐式位置访问隐私保护算法,其基本思想... 随着带有签到服务的社交网络应用的普及,人们的轨迹信息不断被记录下来。通常发布轨迹数据以用于个性化推荐和活动挖掘,但是发布轨迹数据会导致用户的隐式位置访问隐私泄露。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隐式位置访问隐私保护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采用位置替换和位置抑制技术来保护隐式位置访问隐私,同时设计了相关技术使得匿名轨迹数据与用户的行为模式相匹配。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可以有效地防止对真实数据集的推演攻击,同时保持轨迹数据高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保护 位置访问 行为模 轨迹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签到序列模式的隐式位置访问推演技术
11
作者 夏秀峰 叶镇搏 +2 位作者 刘向宇 周大海 安云哲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41-51,共11页
针对当前位置推演中由于轨迹数据稀疏性、隐式位置访问等导致的无法推演新访问地点、地点访问推演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签到序列模式的隐式位置访问推演技术(记作PI算法)。在PI算法中,利用历史轨迹数据生成签到序列模式,基于签到... 针对当前位置推演中由于轨迹数据稀疏性、隐式位置访问等导致的无法推演新访问地点、地点访问推演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签到序列模式的隐式位置访问推演技术(记作PI算法)。在PI算法中,利用历史轨迹数据生成签到序列模式,基于签到序列模式对可能包含隐式地点的访问轨迹数据进行扩展,从而降低了轨迹数据的稀疏性,提高了隐式位置访问概率计算的精度。基于真实的签到数据进行实验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PI算法能有效抵制签到数据的稀疏性问题,高精度地对隐式位置访问进行推演和概率计算,同时验证了PI算法的高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 签到序列 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分段式温度控制系统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丙旺 张友照 陈文建 《兵工自动化》 2011年第9期83-85,共3页
针对工业电阻炉温度控制的非线性、大惯性和大滞后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PID分段式温度控制系统。在分析传统PID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为验证温控系统控制性能,对电阻炉进行基本PID和位置式PID分段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PID... 针对工业电阻炉温度控制的非线性、大惯性和大滞后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PID分段式温度控制系统。在分析传统PID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为验证温控系统控制性能,对电阻炉进行基本PID和位置式PID分段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控制相比,PID位置式控制算法能实现多通道和分段式温度控制,具有超调小、精度高和稳定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 位置式 分段温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伺服电机转子位置检测的误差分析与补偿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天恒 童鹏 杨继森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19-1325,共7页
针对伺服电机转子位置检测中存在安装不方便、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隧道磁阻效应和时栅技术相结合的转子位置检测单元的设计方案。将空间正交的一对TMR传感单元嵌入在电机的前端盖上,实现嵌入式位置精密检测。根据检测单元转子位置... 针对伺服电机转子位置检测中存在安装不方便、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隧道磁阻效应和时栅技术相结合的转子位置检测单元的设计方案。将空间正交的一对TMR传感单元嵌入在电机的前端盖上,实现嵌入式位置精密检测。根据检测单元转子位置解算原理,分析了检测单元的安装误差、电气误差、电磁噪声误差等引起的误差成分。提出了基于超限学习机的误差补偿方法,通过对真实值和测量值样本的训练得到模型最优参数,根据模型参数建立转子位置的误差模型。利用所得到误差模型实现对转子位置的误差补偿。实验结果表明,在2000 r/min匀速工况下,补偿前转子位置最大测量误差为4.64°,补偿后转子位置误差为0.315°,精度提升了93.2%,为伺服电机转子位置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电机转子 位置检测 隧道磁阻 嵌入位置 时栅 超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霍尔的磁悬浮反作用飞轮速率模式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娜 刘刚 王志强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58,共5页
针对磁悬浮反作用飞轮速率模式高精度驱动控制问题,采用27个开关式Hall位置传感器,提出基于常增益卡尔曼滤波转速估计算法的转速测量方法,有效提高了飞轮转速控制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低转速时,与12个Hall位置传感器测速方法相比较,力矩... 针对磁悬浮反作用飞轮速率模式高精度驱动控制问题,采用27个开关式Hall位置传感器,提出基于常增益卡尔曼滤波转速估计算法的转速测量方法,有效提高了飞轮转速控制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低转速时,与12个Hall位置传感器测速方法相比较,力矩输出精度提高了一个量级,达到3×10-4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反作用飞轮 开关Hall位置传感器 卡尔曼滤波 速率模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数据融合算法下植保机精准化作业研究
15
作者 韩志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1,共5页
针对我国传统的植保机在精准化作业和自动化喷洒方面存在的不足,基于计算机数据融合算法对植保机精准化作业进行了设计试验。植保机的主要组成包括控制单元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传感器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变量执行器模块。为了实现植... 针对我国传统的植保机在精准化作业和自动化喷洒方面存在的不足,基于计算机数据融合算法对植保机精准化作业进行了设计试验。植保机的主要组成包括控制单元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传感器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变量执行器模块。为了实现植保机的精准化作业,对植保机的飞行姿态调整和变量喷药过程进行了算法设计。其中,飞行姿态控制采用双闭环位置式PID控制算法,喷药过程采用改进的遗传PID控制算法进行控制。为了验证植保机精准化作业的效果,对其进行姿态控制和变量喷药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机姿态控制良好,能够完成精准化喷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机精准化作业 数据融合算法 双闭环位置式PID控制算法 改进遗传PID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跟踪系统的伺服控制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慧涛 《舰船电子工程》 2008年第11期198-200,共3页
通过对光电跟踪系统的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常用数字PID控制算法在光电跟踪系统中应用的不足,提出了适用于光电跟踪系统的自适应的PID控制算法,试验表明自适应PID控制算法比数字PID控制器超调量小,调节时间短,提高了控制系统实时... 通过对光电跟踪系统的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常用数字PID控制算法在光电跟踪系统中应用的不足,提出了适用于光电跟踪系统的自适应的PID控制算法,试验表明自适应PID控制算法比数字PID控制器超调量小,调节时间短,提高了控制系统实时性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 位置式 增量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空间中央空调PID控制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烨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7年第2期37-40,共4页
中央空调在公共大空间环境下使用面临许多实际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特点及空调系统的控制要求,利用PID调节进行数值分析,选择使用位置式PID控制算法,并对可能引起的积分饱和现象进行修正.最后通过对图书馆空调系统的阶跃测试确定了相应的... 中央空调在公共大空间环境下使用面临许多实际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特点及空调系统的控制要求,利用PID调节进行数值分析,选择使用位置式PID控制算法,并对可能引起的积分饱和现象进行修正.最后通过对图书馆空调系统的阶跃测试确定了相应的PID调节参数,给出了完整的大空间中央空调PID控制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空间空调 位置式PID控制算法 阶跃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D控制算法的仿真与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邵联合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20-23,27,共5页
介绍了多种数字 PID算法 ,分析比较了各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性 ,初步形成数字化 PID控制算法的软件包 ,为实现计算机过程控制提供算法选择依据。
关键词 PID 控制算法 仿真 数字PID算法 软件包 位置式 增量 积分分离 不完全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怠速空燃比PID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军 刘一鸣 吕春天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10年第1期25-29,共5页
本文借助于车载动态实验数据,采用系统辨识的方法建立喷气脉宽与空燃比之间的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位置式和增量式两种PID控制策略进行反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尽管位置式PID反馈控制输出很快收敛到设定理论空燃比,并维持在理论... 本文借助于车载动态实验数据,采用系统辨识的方法建立喷气脉宽与空燃比之间的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位置式和增量式两种PID控制策略进行反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尽管位置式PID反馈控制输出很快收敛到设定理论空燃比,并维持在理论空燃比,但考虑到其每次输出均与过去的状态有关,并对空燃比偏差进行累加,在实际使用时有可能引发重大事故;而离散增量式PID控制算法不但对控制目标的调节时间短,而且对扰动具有更好的鲁棒性,控制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燃比模型 怠速空燃比控制 位置式PID 增量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参数的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学东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5-77,86,共4页
根据PID控制器的特点以及PID参数对过渡过程的影响,将模糊控制技术引入到PID控制器参数的自整定过程中,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结合起来,使控制质量大为提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 参数设计 位置式控制 微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