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舰船多智能体协同占位方案数学建模优化分析
1
作者 孔令彦 郑小琪 蒋楠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55-159,共5页
为保证各舰船之间的协同占位或位置协调,确定各舰船需要占据的位置或区域,提出舰船多智能体协同占位方案数学建模优化方法。以舰船多智能体运动数学模型为基础,分析各个舰船智能体的运动和航行状态,判断各个智能体的航行领域,并确定舰... 为保证各舰船之间的协同占位或位置协调,确定各舰船需要占据的位置或区域,提出舰船多智能体协同占位方案数学建模优化方法。以舰船多智能体运动数学模型为基础,分析各个舰船智能体的运动和航行状态,判断各个智能体的航行领域,并确定舰船智能体的最近会遇距离;采用MADDPG(Multi-Agent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算法结合该距离构建舰船多智能体多元组,以此获取舰船多智能体最佳的占位决策结果;在此基础上,引入同结构变换优化舰船多智能体占位编队结构,保证每个个体的精准占位以及位姿状态的一致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完成各个智能体的位置决策,保证编队位姿状态的一致性,整个舰船智能体编队位置和理想位置之间的误差均低于(5,5)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多智能体 协同占方案 数学建模优化 位姿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距离传感器的机器人最小安全避障距离控制方法
2
作者 黄娜 关正伟 赵辉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8-243,共6页
视觉距离传感器容易受到光照变化、物体颜色和纹理等因素的干扰,导致距离测量精度降低,致使机器人通过狭窄的障碍物时容易发生碰撞。而激光距离传感器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其反射回来的时间来计算距离,可以有效避免外界干扰,精准计算最... 视觉距离传感器容易受到光照变化、物体颜色和纹理等因素的干扰,导致距离测量精度降低,致使机器人通过狭窄的障碍物时容易发生碰撞。而激光距离传感器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其反射回来的时间来计算距离,可以有效避免外界干扰,精准计算最小安全避障距离。因此,提出基于激光距离传感器的机器人最小安全避障距离控制方法。采用激光距离传感器提取障碍物信息,构建滚动区域持续更新障碍物信息,在复杂环境中实时、精确地识别障碍物。根据障碍物识别结果,计算机器人的质心点,明确运动状态与速度的直接关系。利用球形包围盒以及相交试验构建出避障的最小安全距离指标,计算出存在全部危险源环境的避障位移结果,生成末端执行器位姿运行状态,实现机器人避障最小安全距离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将机器人的最小安全距离控制在0.4 m以内,可以保证最短距离的同时实现有效避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距离传感器 机器人避障 最小安全距离 避障控制 位姿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千米深井智能开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任怀伟 巩师鑫 +4 位作者 刘新华 吕益 文治国 刘万财 张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9-158,共10页
千米深井复杂条件煤层智能化开采是当前煤矿技术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以中煤新集口孜东煤矿140502工作面地质条件为基础,针对该工作面俯采倾角变化大、矿压显现剧烈、顶板煤壁破碎所致的采场围岩稳定控制难、液压支护系统适应性降... 千米深井复杂条件煤层智能化开采是当前煤矿技术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以中煤新集口孜东煤矿140502工作面地质条件为基础,针对该工作面俯采倾角变化大、矿压显现剧烈、顶板煤壁破碎所致的采场围岩稳定控制难、液压支护系统适应性降低等问题,研究了千米深井复杂条件工作面智能化开采关键技术,为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提供了技术与装备支撑。研发了基于LORA的工作面液压支架(围岩)状态监测系统,同时获取立柱压力和支架姿态数据。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矿压分析预测方法,采用FLPEM和ARMA两种算法组合预测提升精度和效率,采用数据分布域适应迁移算法解决了支护过程中时变工况导致预测模型失准的问题,模型预测精度达到92%以上。研发了基于Unity 3D的工作面三维仿真与运行态势分析决策系统,支撑复杂条件下的围岩控制和煤层跟随截割控制的智能决策。现场试验表明:工作面在试验期开采高度达到6.5 m,在14°~17°俯采、顶板相对破碎、煤层硬度1.6的条件下,月产达到31.5万t。设备可靠性和适应性较之前该矿使用设备明显提升,工作面安全性大幅改善,实现了千米深井三软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米深井 智能开采 位姿状态监测 大数据分析 分析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WR—Ⅱ型水下机械手运动学逆解的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刁彦飞 庞永刚 刘贺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5-77,共3页
以SIWR—Ⅱ型水下机械手为对象 ,首先对它的基本结构、应用特点予以确切说明 ;然后分析并给出了机械手的运动学方程 ;分析了机械手用于剪切作业时的逆解问题 ,并结合实例给出计算结果 .在此基础上 ,总结出了几点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结论 。
关键词 运动学方程 位姿状态 冗余自由度 SIWR-Ⅱ型水下机械手 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轴动力刀架的轨迹规划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新闻 李玉莲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54-660,共7页
通过建立插补方程组,研究不同刀位点的位姿状态与坐标变换,得出坐标系之间的数学模型,根据仿真结果验证其有效性。依托五轴数控机床建立插补方程组,分析不同加工方向的插补模型;运用齐次矩阵变换法和数值赋值反算法,并结合机器人学中经... 通过建立插补方程组,研究不同刀位点的位姿状态与坐标变换,得出坐标系之间的数学模型,根据仿真结果验证其有效性。依托五轴数控机床建立插补方程组,分析不同加工方向的插补模型;运用齐次矩阵变换法和数值赋值反算法,并结合机器人学中经典的D-H法建立其坐标系之间的数学模型,得出机床刀架实现转动时的位姿状态,各轴运动的坐标值及运动学方程;使用Matalb和Adams进行空间轨迹规划与运动学仿真。通过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动力刀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姿姿态与平稳性符合前期设计要求,机床的整体运动性能良好。结论:刀具完全按照设计要求的轨迹规律在运动,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姿状态 坐标变换 插补模型 D-H法 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WRII型水下机器人仿真技术
6
作者 王全玉 任世军 +1 位作者 温立春 孟庆鑫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S2期395-396,共2页
仿真技术为机器人设计、路径规划、演示等方面日益广泛,本文用OpenGL构建了SIWRII型机器人的仿真模型,用它来显示机器人的位姿状态并代替机器人主手控制机器人。
关键词 仿真 机器人 位姿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