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伪狂犬病毒gE、gI和US9三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1
作者 樊毅 李碧 +12 位作者 郭万柱 李萍 黄剑波 杨凡 姜子义 赵军 许思遥 邓益超 殷玥 毛汐语 吕雯婷 徐志文 朱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2-547,共6页
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是一种疱疹病毒,在自然界具有极广泛的宿主类群,是中国养猪业发展主要威胁之一。为了研究病毒的神经传导机制,实验采用Lipofectamine3 000转染试剂,将PP63质粒与伪狂犬病毒Fa株基因组DNA共转染BHK... 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是一种疱疹病毒,在自然界具有极广泛的宿主类群,是中国养猪业发展主要威胁之一。为了研究病毒的神经传导机制,实验采用Lipofectamine3 000转染试剂,将PP63质粒与伪狂犬病毒Fa株基因组DNA共转染BHK-21细胞,空斑筛选得到gI/gE/US9重组缺失病毒,并命名为SA215-T。采用PCR、基因测序、Western Blot、电镜检查和生长曲线测定等方法检测重组病毒PRV-SA215-T。研究结果显示,Western Blot未发现gE基因的表达,SA215-T株的电镜形态与野毒株无明显差异,SA215-T株与亲本毒株Fa株在细胞中的生长曲线差异不明显且均达到了较高的病毒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 gE/gI/US9 重组病毒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毒5基因缺失株体外重组获得缺失基因的研究
2
作者 陈晓春 韩爽 +3 位作者 吴华伟 邓永 曹明慧 李俊平 《中国兽药杂志》 2018年第11期19-24,共6页
为研究伪狂犬病毒缺失株体外重组情况,将伪狂犬病毒5基因缺失毒株PRV-gE-/gI-/US9-/△UL49.5/TK-株与野毒株等量混合,经PK15细胞连续传代至第10代,通过分析第10代培养物中毒株类型和比例了解缺失毒株体外同源重组的情况。结果发现,除PR... 为研究伪狂犬病毒缺失株体外重组情况,将伪狂犬病毒5基因缺失毒株PRV-gE-/gI-/US9-/△UL49.5/TK-株与野毒株等量混合,经PK15细胞连续传代至第10代,通过分析第10代培养物中毒株类型和比例了解缺失毒株体外同源重组的情况。结果发现,除PRV野毒株和PRV-gE-/gI-/US9-/△UL49.5/TK-株外,出现了5种新的基因组合类型,分别为PRV(gI-/gE-/US9-/TK-)、PRV(gI-/gE-/US9-/gN-)、PRV(gI-/gE-/US9-)、PRV(TK-)、PRV(gN-),病毒重组百分率为72%。重组毒株中以gI/gE/US9三基因缺失型为主,占重组蚀斑数的41.7%,占挑选蚀斑数的30%,高于野毒株和5基因缺失毒株的比例(26%和2%),成为主要的优势重组毒株。从各病毒类型比例上看,缺失株同时获得所有缺失基因的几率很小,且重组后的毒株趋向于稳定的自然缺失毒株(如gE自然缺失的Bartha株)。5种新的基因组合类型的毒株以103.0TCID50接种健康易感家兔,未出现伪狂犬病典型临床症状,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毒 基因 同源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TK^-/gE^-/gI^-基因缺失疫苗的安全性和保护力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正飞 陈焕春 +2 位作者 吴斌 何启盖 秦永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0-73,共4页
对PrVEaTK-/gE-/gI-基因缺失疫苗的安全性和保护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表明,该基因缺失疫苗105 0TCID50和106 0TCID50病毒剂量对妊娠母猪、新生仔猪和育肥猪均是安全的,并可保护妊娠母猪抵抗107 1TCID50强毒的攻击。新生仔猪免疫30d... 对PrVEaTK-/gE-/gI-基因缺失疫苗的安全性和保护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表明,该基因缺失疫苗105 0TCID50和106 0TCID50病毒剂量对妊娠母猪、新生仔猪和育肥猪均是安全的,并可保护妊娠母猪抵抗107 1TCID50强毒的攻击。新生仔猪免疫30d后,gE鉴别ELISA试验表明,PrVEaTK-/gE-/gI-免疫猪不产生针对gE的抗体。育肥猪在二次免疫后中和抗体水平显著升高。以105 0TCID50和106 0TCID50疫苗病毒接种家兔、猫和奶山羊等非靶动物,结果非靶动物未出现精神异常或死亡现象,说明该基因缺失疫苗具有极高的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病毒 鄂A TK^-/gE^-/gI^-基因 基因 疫苗 安全性 保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Fa株gI和gp63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被引量:13
4
作者 颜其贵 郭万柱 +2 位作者 余光开 王琴 娄高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62-566,共5页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NcoI消化含有伪狂犬病病毒(PRV)Fa侏BamHI-7片段的质粒PPB7,以低融点琼脂糖回收目的片段,经连接并转化E.coliDH5d,获得缺失3gI和部分gp63基因的重组质粒PPB7-1。将...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NcoI消化含有伪狂犬病病毒(PRV)Fa侏BamHI-7片段的质粒PPB7,以低融点琼脂糖回收目的片段,经连接并转化E.coliDH5d,获得缺失3gI和部分gp63基因的重组质粒PPB7-1。将PRVFa与PPB7-1DNA共同转染PK15单层细胞,待出现50%以上细胞病变时收获病毒,并以蚀斑法得到纯化重组病毒株,命名为PFDI/D63。小鼠试验证实缺失株对小鼠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基因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3基因缺失株(SA215)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徐志文 郭万柱 +1 位作者 朱玲 唐善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4-697,共4页
测定了伪狂犬病病毒Fa株3基因缺失株(SA215)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连续传代15代次,在非免疫仔猪体内连续传代5代次后,病毒毒价及对易感动物的安全性变化。并以核酸杂交、核酸酶切和gE-ELISA检测技术分别研究了缺失株(SA215)传代后不同代次... 测定了伪狂犬病病毒Fa株3基因缺失株(SA215)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连续传代15代次,在非免疫仔猪体内连续传代5代次后,病毒毒价及对易感动物的安全性变化。并以核酸杂交、核酸酶切和gE-ELISA检测技术分别研究了缺失株(SA215)传代后不同代次病毒的外源插入基因(LacZ)、缺失基因(TK、gE、gI)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缺失株(SA215)毒价及对易感动物安全性未发生变化,外源插入基因得到稳定遗传,缺失基因未见回复突变,证明缺失株(SA215)具有良好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次 狂犬病病毒 遗传稳定性 毒价 外源 易感动物 仔猪 SA 基因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苗免疫试验
6
作者 仉弦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1期130-134,共5页
为了进一步掌握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苗的免疫接种效果,并构建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使用国产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苗,并选择4种不同的免疫接种程序制定4个处理组别,并设计了对照组,对250头繁殖母猪和200头种公猪以及1000头仔猪... 为了进一步掌握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苗的免疫接种效果,并构建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使用国产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苗,并选择4种不同的免疫接种程序制定4个处理组别,并设计了对照组,对250头繁殖母猪和200头种公猪以及1000头仔猪分别进行免疫接种试验并进行抗体检测,证明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本次所使用的疫苗均能够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无论是跟胎免疫还是1年2次免疫,或者每间隔4个月进行免疫,均能够取得良好的免疫接种效果,种猪的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100%,仔猪在49日龄前抗体合格率也能够达到100%。75日龄之后,仔猪的抗体呈现逐渐消失的态势,120日龄基本消失。在今后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过程中,为了增强猪群的免疫能力,避免野毒株传入,建议仔猪在首次免疫接种之后进行第2次强化免疫接种,而种公猪和繁殖母猪在春秋两季进行免疫接种之后,若不给仔猪进行免疫,仔猪在35日龄之后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直到全部为阴性,不能够抵抗野毒株的侵袭,因此该种方法不宜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gE基因 免疫接种 接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与gE基因缺失疫苗株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别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7
作者 兰德松 顾贵波 侯振中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04-1812,共9页
为实现对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野毒株与gE基因缺失疫苗株的快速、敏感、特异的鉴别诊断,本试验针对PRVgD和gE基因设计了2套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PRV野毒株与gE基因缺失疫苗株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别方法... 为实现对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野毒株与gE基因缺失疫苗株的快速、敏感、特异的鉴别诊断,本试验针对PRVgD和gE基因设计了2套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PRV野毒株与gE基因缺失疫苗株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别方法,对引物和探针浓度、退火温度等进行了优化,对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试验,并进行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针对gD、gE基因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6和0.980,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39.4和12.1拷贝/μL;与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均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针对gD基因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43%~1.86%、1.10%~2.07%,针对gE基因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98%~1.41%、1.12%~1.86%。应用建立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与普通PCR分别对11份临床疑似感染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6.4%和27.3%。结果表明,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与gE基因缺失疫苗株的早期鉴别诊断和定量检测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PRV) 野毒 gE基因疫苗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表达EGFP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毒的构建及其复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明珠 陈晓春 +2 位作者 张媛 王秀丽 李俊平 《中国兽药杂志》 2022年第5期1-9,共9页
为探寻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基因缺失株rPRV-bc-8基因组UL4-UL3基因间区域是否可作为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在实验室已构建的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的转移质粒pMD-US6+7-EGFP... 为探寻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基因缺失株rPRV-bc-8基因组UL4-UL3基因间区域是否可作为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在实验室已构建的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的转移质粒pMD-US6+7-EGFP-US2的基础上,通过DNA体外分子克隆技术将UL4序列替换左同源臂US6+7序列,UL3序列替换右同源臂US2序列,并将PolyA引入转移质粒,得到转移质粒pMD-UL4-EGFP-UL3。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转移质粒pMD-UL4-EGFP-UL3与亲本毒rPRV-bc-8共转染PK-15细胞,经蚀斑纯化成功得到一株能够稳定表达EGFP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毒rPRV-UL4-EGFP-UL3。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以及PCR鉴定确定EGFP基因已成功插入到伪狂犬基因组的UL4-UL3之间,并通过细胞传代试验分析得到重组毒的遗传稳定性良好。通过体外增殖试验分析得到重组病毒rPRV-UL4-EGFP-UL3在细胞内的增殖速度较快,接种后12 h内滴度始终高于亲本毒rPRV-bc-8,接种后40 h达到最高滴度108.3 TCID50/mL,与亲本毒的最高滴度接近,但是最高滴度的出现时间晚于亲本毒,并且在达到平台期后病毒滴度下降的比亲本毒快。通过对病毒培养液中荧光蛋白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接种后56 h时荧光蛋白浓度达到最高值4793.9 ng/mL,之后进入平台期。综上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病毒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及体外复制能力,并且外源基因EGFP在此位点具有良好的表达效果,为进一步相关重组病毒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基因缺失株 同源重组 重组病毒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BJC变异株分离鉴定及gB和gE基因序列分析
9
作者 娄昆鹏 李阳 +2 位作者 项伟 徐博 朱国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26,共7页
为了确定伪狂犬病疑似发病猪场PRV变异株病原及其病毒分子特征,通过病理剖检、病毒分离鉴定与纯化、ST细胞TCID_(50)和小鼠LD_(50)测定,对分离鉴定的病毒gB、gE基因进行PCR扩增、回收、克隆和测序,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Geneious Prime... 为了确定伪狂犬病疑似发病猪场PRV变异株病原及其病毒分子特征,通过病理剖检、病毒分离鉴定与纯化、ST细胞TCID_(50)和小鼠LD_(50)测定,对分离鉴定的病毒gB、gE基因进行PCR扩增、回收、克隆和测序,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Geneious Prime对gB、gE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为PRV强毒株。该病毒在ST细胞生长良好,纯化后的病毒经测定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为10^(8.5)TCID_(50)/mL,对6周龄昆明小鼠的LD_(50)为10^(5.8)TCID_(50)。测序结果与预期的PRV gB、gE基因片段相符。遗传进化分析可知与国内代表PRV变异毒株如JS2012、HN1201、ZJ01等处于同一分支,与欧美分离株如Bartha、Kaplan、Becker等亲缘关系较远,处于不同的大分支。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BJC株与国外经典毒株和国内早期分离毒株存在多个特征性位点替换,符合国内流行变异毒株特征,BJC株为PRV变异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毒 分离鉴定 BJC gB、gE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株(SA215)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陆 郭万柱 +2 位作者 徐志文 王小玉 王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8-282,共5页
测定了伪狂犬病gE-/gI-/ TK-/ LacZ+基因缺失疫苗株(SA215)的致细胞病变效应、安全性、免疫原性和接种动物抗体消长规律等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株能在 Vero细胞上适应生长,并形成典型的蚀斑。其对1日龄仔猪、妊娠母猪、牛、... 测定了伪狂犬病gE-/gI-/ TK-/ LacZ+基因缺失疫苗株(SA215)的致细胞病变效应、安全性、免疫原性和接种动物抗体消长规律等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株能在 Vero细胞上适应生长,并形成典型的蚀斑。其对1日龄仔猪、妊娠母猪、牛、羊以及家兔安全,无不良接种反应,接种动物不向外散毒。SA215 疫苗接种猪能抵御高剂量(107 PFU) Fa株强毒感染,攻毒后试验猪的发热期、增重受阻天数、散毒滴度略低于 Bartha株疫苗接种猪,低于对照组猪。SA215接种猪能维持长时间的高水平中和抗体滴度。试验结果表明,SA215 株是一株安全、免疫原性好的疫苗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疫苗 狂犬病 种猪 接种 生物学特性研究 强毒感染 增重 SA 滴度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苗免疫试验 被引量:20
11
作者 姚敬明 王娟萍 +5 位作者 韩一超 吴忻 孟帆 樊振华 雷宇平 刘文俊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4-187,共4页
为了掌握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效果,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选用国产和进口的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用4种不同的免疫程序,对250头母猪和1000头仔猪进行了免疫试验。试验期间,按比例定时采集免疫猪的血液,用ELISA试剂盒... 为了掌握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效果,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选用国产和进口的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用4种不同的免疫程序,对250头母猪和1000头仔猪进行了免疫试验。试验期间,按比例定时采集免疫猪的血液,用ELISA试剂盒进行抗体检测,证明猪伪狂犬gE基因缺失疫苗,无论国产苗或进口苗都可以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无论跟胎免疫、1年2次普免,每隔4个月定时免疫,效果均良好。种猪免疫抗体合格率达100%,仔猪49日龄前抗体合格率达100%,75日龄后抗体逐渐降低,120日龄后基本消失。为了使猪体免疫力更强,不给野毒入侵的机会,建议仔猪在首免后,适当时间进行二次加强免疫。而只给公猪、母猪春秋两季免疫,不给仔猪免疫组,仔猪在35日龄后抗体降为阴性,不能抵抗野毒的侵袭,这种免疫方法不宜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gE基因疫苗 免疫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及活载体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周国辉 仇华吉 +1 位作者 田志军 童光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3期19-22,共4页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畜、禽及野生动物的一种以发热、奇痒、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每年给养猪业造成的损失达数十亿美元,目前对该病主要是以疫苗防制为主。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研制更加安...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畜、禽及野生动物的一种以发热、奇痒、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每年给养猪业造成的损失达数十亿美元,目前对该病主要是以疫苗防制为主。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研制更加安全、有效的基因工程疫苗对该病的防治将会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及活载体疫苗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活载体疫苗 基因疫苗 种畜 基因工程疫苗 防制 脑脊髓炎 主要症状 研究进展 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鉴别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疫苗和野毒感染的二重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雪丽 闫若潜 +6 位作者 吴志明 曹伟伟 王淑娟 谢彩华 马震原 周兵强 王东方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65-870,共6页
为建立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基因缺失疫苗和野毒感染的快速鉴别诊断方法,本研究根据猪伪狂犬病野毒具有gD表面抗原基因和gE毒力基因,而基因缺失疫苗只有gD基因无gE基因的特性,针对gD/gE基因的5′端核苷酸序列自行设计引物,建立鉴别PRVg... 为建立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基因缺失疫苗和野毒感染的快速鉴别诊断方法,本研究根据猪伪狂犬病野毒具有gD表面抗原基因和gE毒力基因,而基因缺失疫苗只有gD基因无gE基因的特性,针对gD/gE基因的5′端核苷酸序列自行设计引物,建立鉴别PRVgE基因缺失疫苗和野毒感染的二重PCR诊断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利用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对临床疑似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鉴别PRV gE基因缺失疫苗和野毒感染的二重PCR诊断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限为100拷贝/μL;重复性好;特异性强,可特异性地扩增出PRV细胞毒中的gD和gE基因及gE基因缺失疫苗毒中的gD基因,但对PK-15细胞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其他8种病原扩增不出任何条带;自835份临床疑似PRV感染病料中共检测出PRVgD和gE基因双阳性样品即野毒感染阳性样品267份,PRVgD基因单阳性样品28份,选取该方法检测出的26份PRV野毒感染阳性样品用于病原分离培养,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6.1%。说明本试验建立的二重PCR鉴别诊断方法快速、灵敏、特异,对于临床上疫苗毒和野毒感染的快速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gE基因疫苗 gD/gE基因 二重PCR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S区缺失位点猪伪狂犬病病毒疫苗株与野毒株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
14
作者 郭广君 吕素芳 +5 位作者 沈志强 丁壮 张松林 肖跃强 毕研丽 魏凤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5期41-44,共4页
依据GenBank中公布的猪伪狂犬病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针对gI、gE、28K、TK四个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5条引物,并对野毒株SA株、gI-/gE-/PRVSA双基因缺失株和Bartha K61疫苗株进行了扩增,得到2061bp、1323bp、801bp和963bp特异性目的条带,其... 依据GenBank中公布的猪伪狂犬病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针对gI、gE、28K、TK四个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5条引物,并对野毒株SA株、gI-/gE-/PRVSA双基因缺失株和Bartha K61疫苗株进行了扩增,得到2061bp、1323bp、801bp和963bp特异性目的条带,其中BarthaK61疫苗株基因组检测最小浓度为136pg/μL。建立了针对野毒株和两种疫苗株的鉴别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野毒SA gI/gE/PRV SA双基因 Bartha K61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活疫苗SA215株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印 《北方牧业》 2007年第17期9-9,共1页
伪狂犬病(Pseuderabies,PR)又名奇痒症、奥叶基氏病(Aujeszky’s disease,AD).是由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型的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动物传染病。该病感染猪后,可引起种猪大量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可导致仔猪死亡率极高的腹... 伪狂犬病(Pseuderabies,PR)又名奇痒症、奥叶基氏病(Aujeszky’s disease,AD).是由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型的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动物传染病。该病感染猪后,可引起种猪大量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可导致仔猪死亡率极高的腹泻和神经症状:同时它也是猪呼吸道综合征(PRBC)和2006~2007年“高热病”的重要病原之一。国内1947年刘永纯首次发现以来.至2006年已有31个省(区)、市有关于PR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生物学特性 临床应用 基因 活疫苗 狂犬病病毒 呼吸道综合征 疱疹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 gE-/gI-/TK-多基因缺失活疫苗对猪的安全性与免疫效力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吕素芳 郭广君 +5 位作者 魏凤 王文秀 董炳梅 毕研丽 苗立中 沈志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共5页
为了研制猪伪狂犬病病毒三基因缺失疫苗,本试验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将TK基因缺失的质粒pBTK与gI-/gE-PRV SA738病毒基因组共转染BHK21细胞,通过蚀斑法进行筛选。用鉴定成功的重组病毒制备活疫苗,分别接种新生仔猪及妊娠母猪,观察仔猪、... 为了研制猪伪狂犬病病毒三基因缺失疫苗,本试验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将TK基因缺失的质粒pBTK与gI-/gE-PRV SA738病毒基因组共转染BHK21细胞,通过蚀斑法进行筛选。用鉴定成功的重组病毒制备活疫苗,分别接种新生仔猪及妊娠母猪,观察仔猪、妊娠母猪产仔数及仔猪健康情况,并进行抗体中和试验和攻毒保护试验。同时与双基因缺失株gI-/gE-/PRV和PRV Bartha k61做对比,以生理盐水做对照。结果成功筛选到重组病毒,命名为gI-/gE-/TK-/PRV SA738,TCID50为5.75~6.125。重组病毒制备的活疫苗,对仔猪和妊娠母猪健康状况均无影响,安全性好,免疫保护率为100%(5/5),有效诱导了机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结果表明,gI-/gE-/TK-PRV SA738突变株适合作为疫苗毒株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gI- gE-基因 gI- gE- TK-基因 基因 安全性 免疫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三基因缺失疫苗(SA215株)的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春芳 汪勇 邓仕伟 《中国兽药杂志》 2006年第12期20-22,共3页
进一步验证伪狂犬病三基因缺失疫苗SA215株通过肌肉注射接种后对妊娠母猪、育肥猪、仔猪的安全性和生产成绩。试验证实:仔猪免疫后生长良好,未观测到仔猪出现体温升高:呼吸道症状和消化道症状;母猪免疫后能提高产仔成绩(窝平均成... 进一步验证伪狂犬病三基因缺失疫苗SA215株通过肌肉注射接种后对妊娠母猪、育肥猪、仔猪的安全性和生产成绩。试验证实:仔猪免疫后生长良好,未观测到仔猪出现体温升高:呼吸道症状和消化道症状;母猪免疫后能提高产仔成绩(窝平均成活数高2.98头)和成活率平均为97.36%;对70日龄商品猪免疫接种后,经过近100d育肥,其出栏重增加20.83%;发生伪狂犬病的猪场猪肌注本品48~72h后能控制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基因疫苗SA215 免疫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广西B、W株gE基因的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陆芹章 覃广胜 +1 位作者 黄伟坚 熊艳芸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06-1110,共5页
在已鉴定了的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11种糖蛋白中,gE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种非必需糖蛋白,是伪狂犬病病毒重要的毒力基因,它在介导感染细胞的融合,病毒在细胞间的扩散,病毒粒子的释放等方面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尤其... 在已鉴定了的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11种糖蛋白中,gE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种非必需糖蛋白,是伪狂犬病病毒重要的毒力基因,它在介导感染细胞的融合,病毒在细胞间的扩散,病毒粒子的释放等方面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尤其是在影响伪狂犬病病毒神经嗜性和毒力方面的作用.利用PRV gE基因缺失疫苗,结合血清学方法可以区分疫苗接种猪和野毒感染猪[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GE基因 扩增 克隆 序列分析 基因疫苗 广西 毒力基因 感染细胞 Vir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SA215抗强毒潜伏感染能力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陆 郭万柱 +3 位作者 徐志文 宋振辉 查光明 王川庆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5期52-56,共5页
通过建立能鉴别野毒和疫苗毒的多重PCR,确定试制的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SA215对强毒潜伏感染的建立及随后被激活的影响。同时模拟了田间条件下对野毒潜伏感染猪接种的安全性和接种对已建立的潜伏感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伪狂犬病基因... 通过建立能鉴别野毒和疫苗毒的多重PCR,确定试制的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SA215对强毒潜伏感染的建立及随后被激活的影响。同时模拟了田间条件下对野毒潜伏感染猪接种的安全性和接种对已建立的潜伏感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SA215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止强毒潜伏感染的建立和随后的激活。试制的疫苗对潜伏感染猪接种安全,对潜伏感染的消除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疫苗 狂犬病 感染能力 强毒 潜伏感染 多重PCR 田间条件 接种 安全性 野毒 激活 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伪狂犬病毒Bartha-K61株TK^-突变株的构建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伟兴 宋建兰 +2 位作者 魏荣 陈溥言 赵宏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6-482,共7页
提取伪狂犬病毒(PRV)Bartha-K61株基因组DNA为PCR扩增模板,并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PRVKa plan株UL区UL25、UL24、UL23、UL22基因序列,选择保守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分别扩增出位于UL23(TK)两侧(含部分TK基因)的可用于同源重组的左臂片段(L... 提取伪狂犬病毒(PRV)Bartha-K61株基因组DNA为PCR扩增模板,并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PRVKa plan株UL区UL25、UL24、UL23、UL22基因序列,选择保守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分别扩增出位于UL23(TK)两侧(含部分TK基因)的可用于同源重组的左臂片段(L)和右臂片段(R),L包括部分UL25、全部UL24、部分TK,R包括部分TK及部分UL22,L和R的拼接片段中TK基因内部缺失270个核苷酸。将L片段和R片段克隆于pBluescriptM13-载体上,获得pSKLR;再将绿色荧光蛋白载体pEGFP-C1上含GFP及其多克隆位点的完整的基因表达盒插入pSKLR的L片段和R片段之间构成转移载体pSKLRG。提取pSKLRG质粒,经单酶切线性化后用脂质体与PRVBartha-K61株共转染143TK-细胞,在细胞培养液中有5 溴脱氧尿嘧啶(BrdU)存在的条件下筛选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PRVBartha-K61毒株:PRVrBG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绿色荧光蛋白 狂犬病毒 Bartha—K61 TK^-突变 基因构建 PCR扩增模板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