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腔接种伤寒杆菌Fe-SOD的抗体应答及对鼠伤寒杆菌攻击的免疫保护作用
1
作者 徐军发 唐湘涓 +1 位作者 凌天翼 唐俊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 探讨鼻腔接种伤寒杆菌Fe SOD后血液和粘膜系统的抗体应答及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用IL - 1作为佐剂 ,将伤寒杆菌Fe SOD经鼻腔接种小鼠 ,检测小鼠血液及肠液中的抗体应答 ,并用鼠伤寒杆菌攻击小鼠 ,观察小鼠的存活情况 ,以确定免疫... 目的 探讨鼻腔接种伤寒杆菌Fe SOD后血液和粘膜系统的抗体应答及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用IL - 1作为佐剂 ,将伤寒杆菌Fe SOD经鼻腔接种小鼠 ,检测小鼠血液及肠液中的抗体应答 ,并用鼠伤寒杆菌攻击小鼠 ,观察小鼠的存活情况 ,以确定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当用IL - 1作为佐剂时 ,经鼻腔接种伤寒杆菌Fe SOD的小鼠血液和肠液中可产生高水平特异性IgG和IgA ;而腹腔注射仅在血液中产生高水平特异性IgG。另外发现经鼻腔接种伤寒杆菌Fe SOD的小鼠在 2LD50 鼠伤寒杆菌攻击后 ,3d和 7d的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以 5LD50 鼠伤寒杆菌攻击时 ,小鼠 7d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结果说明伤寒杆菌Fe SOD经鼻腔接种后可引起小鼠粘膜系统和血液中的抗体应答 ;对鼠伤寒杆菌的攻击可产生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也进一步说明了Fe SOD是沙门菌的共同保护性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杆菌 伤寒杆菌 FE-SOD 粘膜 抗体应答 免疫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杆菌内毒素诱导的SD大鼠全葡萄膜炎 被引量:24
2
作者 马翠萍 金浩丽 +3 位作者 杨培增 吴善宏 陈雪梅 周红颜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1-453,共3页
【目的】用伤寒杆菌内毒素在SD大鼠建立葡萄膜炎模型。【方法】将 2 0 0 μg伤寒杆菌内毒素注射于SD大鼠双足底部 ,观察眼部临床改变和组织学改变 ,并测定房水中蛋白浓度。【结果】内毒素注射 4h后出现炎症 ,以后炎症加重 ,表现为瞳孔... 【目的】用伤寒杆菌内毒素在SD大鼠建立葡萄膜炎模型。【方法】将 2 0 0 μg伤寒杆菌内毒素注射于SD大鼠双足底部 ,观察眼部临床改变和组织学改变 ,并测定房水中蛋白浓度。【结果】内毒素注射 4h后出现炎症 ,以后炎症加重 ,表现为瞳孔缩小、前房明显闪辉、细胞和渗出 ,甚至出现后房积脓 ,于 2 4h发现房水蛋白浓度显著增高 ,虹膜睫状体、视网膜以及脉络膜有大量的白细胞及一定量的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结论】伤寒杆菌内毒素在SD大鼠诱导出严重的葡萄膜炎 ,它可作为人类全葡萄膜炎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脂多糖类 葡萄膜炎 伤寒杆菌内毒素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爪瓦松提取物对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的抑菌活性机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蕾 潘一鸣 +3 位作者 宛春雷 闫兵 李洪铭 于琪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21-1625,共5页
研究狼爪瓦松提取物对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的抑菌效果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和氯仿相对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各提取物对实验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差异较大,... 研究狼爪瓦松提取物对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的抑菌效果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和氯仿相对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各提取物对实验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差异较大,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液对伤寒杆菌的MIC为1.5 mg/mL,乙酸乙酯提取液对痢疾杆菌的MIC为1mg/mL;各种瓦松提取液作用于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可导致菌体内有电解质渗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即瓦松提取液可能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以及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而抑制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生长,其抑制作用随提取液质量浓度的提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爪瓦松 伤寒杆菌 痢疾杆菌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杆菌耐喹诺酮类机理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肖永红 王其南 彭明利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62-466,共5页
以伤寒杆菌临床分离的喹诺酮类敏感株 S2 75与其诱导耐药株 RG1 与 RG2 ,对有关伤寒杆菌耐喹诺酮类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与伤寒杆菌 S2 75相比较 ,RG1 与 RG2 对喹诺酮类、四环素、氯霉素敏感性明显降低 ,对头孢唑林 ,亚胺培南敏感... 以伤寒杆菌临床分离的喹诺酮类敏感株 S2 75与其诱导耐药株 RG1 与 RG2 ,对有关伤寒杆菌耐喹诺酮类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与伤寒杆菌 S2 75相比较 ,RG1 与 RG2 对喹诺酮类、四环素、氯霉素敏感性明显降低 ,对头孢唑林 ,亚胺培南敏感性有所增加。喹诺酮类对 DNA旋转酶活性 5 0 %抑制剂量 ,RG1 与RG2 较 S2 75呈 3~ 8倍增加 ,S2 75与 RG1 、RG2 旋转酶亚单位交叉重建及 DNA旋转酶 A亚单位基因 (gyr A)喹诺酮耐药决定区 PCR- RFL P分析表明 A亚单位变异为耐药原因之一。细菌对氧氟沙星聚积测定 ,RG1 与RG2 分别为 S2 75之 1/ 2与 1/ 8,经 CCCP处理后 ,分别上升为 S2 75原水平与 S2 75之 1/ 2水平。外膜蛋白分析示 RG2 5 5 k D蛋白带消失 ,同时伴生化反应改变。表明伤寒杆菌耐喹诺酮类机制存在 DNA旋转酶变异 ,药物主动外运及外膜通透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杆菌 喹诺酮类 耐药机理 DNA旋转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胃癌MG7-Ag模拟表位的减毒鼠伤寒杆菌疫苗的研制和初步鉴定 被引量:3
5
作者 孟繁平 丁杰 +3 位作者 喻召才 韩全利 郭长存 樊代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8-140,143,共4页
目的  研制可表达胃癌MG7-Ag模拟表位的减毒鼠伤寒杆菌疫苗。 方法将NcoⅠ位点和MG7-Ag模拟表位编码序列的互补序列设计到上游引物的5′端。以含有HBcAg全序列的质粒p1.2Ⅱ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M... 目的  研制可表达胃癌MG7-Ag模拟表位的减毒鼠伤寒杆菌疫苗。 方法将NcoⅠ位点和MG7-Ag模拟表位编码序列的互补序列设计到上游引物的5′端。以含有HBcAg全序列的质粒p1.2Ⅱ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MG7-Ag模拟表位与HBcAg的融合基因。将目的基因插入载体pUCm-T,经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证实后,再亚克隆至与减毒鼠伤寒杆菌X4550互补的质粒pYA3341中,再以此重组质粒转化减毒鼠伤寒杆菌X4550。结果序列测定证实,PCR产物为胃癌MG7-Ag模拟表位与HBcAg的融合基因片段;最终得到含有目的基因片段的重组表达载体pYA3341。重组质粒在X4550中的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表明,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在22 000处有1条可与抗MG7 mAb特异性结合的多肽表位。结论成功地研制可表达胃癌MG7-Ag模拟表位减毒鼠伤寒杆菌疫苗,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胃癌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模拟表位 减毒鼠伤寒杆菌 MG7-AG 胃癌 疫苗 研制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中药对猪伤寒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国旺 苗志国 陈俊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4-185,共2页
为中药防治猪伤寒杆菌病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常规琼脂平板培养法、药敏试验滤纸片法等,选取夏枯草、金银花、鱼腥草、五味子、丁香和地榆等6味中药对猪致病性伤寒杆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6味中药对猪伤寒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为中药防治猪伤寒杆菌病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常规琼脂平板培养法、药敏试验滤纸片法等,选取夏枯草、金银花、鱼腥草、五味子、丁香和地榆等6味中药对猪致病性伤寒杆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6味中药对猪伤寒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夏枯草的抑菌直径为18.2 mm,抑菌活性最强;鱼腥草次之,为15.2 mm;地榆的抑菌活性最弱。表明,夏枯草、鱼腥草的抑菌效果好,可供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杆菌 中药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RFLP与SSCP检测伤寒杆菌DNA旋转酶基因变异 被引量:4
7
作者 肖永红 王其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6-288,291,共4页
DNA旋转酶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作用靶位 ,其变异为细菌耐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利用 PCR-RFL P、SSCP对伤寒杆菌 2 75 (临床分离敏感株 )及其自发耐药突变株 RG1 DNA旋转酶 A亚单位基因 (gyr A)耐喹诺酮类决定区进行检测 ,并以 DNA序列分... DNA旋转酶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作用靶位 ,其变异为细菌耐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利用 PCR-RFL P、SSCP对伤寒杆菌 2 75 (临床分离敏感株 )及其自发耐药突变株 RG1 DNA旋转酶 A亚单位基因 (gyr A)耐喹诺酮类决定区进行检测 ,并以 DNA序列分析对该变异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与伤寒杆菌 2 75相比 ,RG1 gyr A第 2 47位由 T变异为 G,相应于 DNA旋转酶 A亚单位第 83位氨酸由丝氨酸变为丙氨酸。Hinf 对PCR产物酶切分析表明有一 GANTC序列变异 ,SSCP则发现伤寒杆菌 2 75与 RG1 DNA电泳图象有明确差异。结果表明 PCR- RFL P、SSCP检测伤寒杆菌 gyr A变异快速、特异和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DNA旋转酶 RFLP 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伤寒杆菌为载体制备小分子多肽抗血清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颖 王进 施溥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70-172,共3页
以伤寒杆菌为载体,采用物理吸附方法制备了10个不同的合成多肽-载体免疫原,用这些免疫原对兔子进行免疫,所得抗血清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具有高效价和强特异性。而且该方法具有较常规化学交联法制备免疫原更多的优点。
关键词 多肽 载体 免疫原 伤寒杆菌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在减毒鼠伤寒杆菌中的表达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白光春 李元 +4 位作者 董辉 李别虎 薛莹 范雄林 马文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采用作为疫苗载体的减毒鼠伤寒杆菌致死性平衡系统 ,构建能异源表达沙眼衣原体(Ct)主要外膜蛋白(MOMP)的重组菌株。方法以D型Ct的DNA为模板 ,用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扩增编码CtMOMP高变区(VDI~VDIV)基因 ,并将扩增产物定向克隆至质粒... 目的采用作为疫苗载体的减毒鼠伤寒杆菌致死性平衡系统 ,构建能异源表达沙眼衣原体(Ct)主要外膜蛋白(MOMP)的重组菌株。方法以D型Ct的DNA为模板 ,用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扩增编码CtMOMP高变区(VDI~VDIV)基因 ,并将扩增产物定向克隆至质粒pUC19中。序列分析后 ,再亚克隆至与减毒鼠伤寒杆菌X4550互补的质粒pYA3341中 ,以重组质粒转化减毒鼠伤寒杆菌X4550。结果对构建的重组菌以种特异性抗CtMOMP单克隆抗体(mAb)做蛋白印迹表明 ,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33000处表达有1条带 ,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3 %。结论成功地构建了能表达MOMP的重组菌株并获得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MOMP 减毒鼠伤寒杆菌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e/loxP介导的伤寒杆菌染色体上插入基因的切除 被引量:1
10
作者 钱锋 潘卫庆 杜景伶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32-735,共4页
来源于P1噬菌体的位点专一性重组系统loxP/Cre,已成为一种新的DNA操作的有用工具 ,在体内外都获得了成功的应用 .为了将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引入减毒伤寒杆菌CVD90 8株中 ,tetR loxP neo串联基因已通过同源重组被定位插入在CVD90 8株的△... 来源于P1噬菌体的位点专一性重组系统loxP/Cre,已成为一种新的DNA操作的有用工具 ,在体内外都获得了成功的应用 .为了将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引入减毒伤寒杆菌CVD90 8株中 ,tetR loxP neo串联基因已通过同源重组被定位插入在CVD90 8株的△aroC位点中 .构建一Cre酶表达受启动子PLtetO 1控制的自杀质粒 pJG9/Cre ,以切除CVD90 8株△aroC中同向loxP序列之间的neo基因 .质粒pJG9/Cre电转化入菌中 ,加入去水四环素诱导Cre酶表达 ,通过重组切除neo基因 ,再通过自杀质粒上SacB基因的启动 ,使质粒清除出菌细胞 .抗生素鉴定和PCR扩增都证明 ,CVD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 LOXP 位点专一性重组 基因切除 伤寒杆菌 染色体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ficolin保护小鼠抵御伤寒杆菌感染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向田 马运峰 章晓联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6-177,180,共3页
目的探讨L-fcolin在小鼠体内抵御鼠伤寒杆菌(Salmonellatyphiurium)感染的作用。方法以构建的pcDNA3-L-ficolin、pcDNA3及生理盐水分别作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用活体基因导入仪分别肌肉内注射于感染鼠伤寒杆菌C5的BALB/c小... 目的探讨L-fcolin在小鼠体内抵御鼠伤寒杆菌(Salmonellatyphiurium)感染的作用。方法以构建的pcDNA3-L-ficolin、pcDNA3及生理盐水分别作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用活体基因导入仪分别肌肉内注射于感染鼠伤寒杆菌C5的BALB/c小鼠,观察小鼠的生存时间,检测肝脾中的活菌数、肝脾脏器重量指数(WI)以及脾脏中IFN-γ和IL-4的水平。结果于注射后第7天,检测3组小鼠的各项指标。实验组小鼠的半数死亡时间明显长于两个对照组。实验组肝、脾组织中的活菌数,分别为(5.12±0.21)logCFU/(mL·g)及(3.29±0.83)logCFU/(mL·g);阴性对照组分别为(7.49±1.27)logCFU/(mL·g)及(6.46±0.56)logCFU/(mL·g);空白对照组分别为(7.52±1.12)logCFU/(mL·g)及(6.44±0.27)logCFU/(mL·g);实验组明显低于两个对照组(P<0.05)。实验组小鼠的脾WI为0.376±0.16,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为0.84±0.12)及空白对照组(为1.01±0.05,P<0.05)。实验组脾组织匀浆中IFN-γ的水平为(1287.87±194.96)ng/L,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为(464.19±68.72)ng/L],空白对照组[为(361.17±201.27)ng/L],(P<0.05);但3组小鼠脾脏组织匀浆中Th2型细胞因子IL-4的水平没有区别。结论pcDNA3-L-ficolin对小鼠抵御伤寒杆菌的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水平而抑制细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FICOLIN 伤寒杆菌 真核表达质粒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杆菌感染后IgG和IgM抗体消长规律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颖悟 董阳达 +1 位作者 崔丕业 张博芬 《微生物学杂志》 CAS 1984年第2期1-5,共5页
本文报道了以试管凝集、SpA菌体吸收和2ME处理血清的方法对感染动物和部分伤寒病人血清中的IgG和IgM抗体的消长规律的观察结果。初次注射伤寒杆菌在3~30天中均为IgM抗体,再次注射后仍然以IgM抗体首先回升,然后才有IgG抗体的出现。在再... 本文报道了以试管凝集、SpA菌体吸收和2ME处理血清的方法对感染动物和部分伤寒病人血清中的IgG和IgM抗体的消长规律的观察结果。初次注射伤寒杆菌在3~30天中均为IgM抗体,再次注射后仍然以IgM抗体首先回升,然后才有IgG抗体的出现。在再次注射后所观察的期间,IgM抗体仍然维持较高的滴度。在观察的10例伤寒病人(6至30日病程)中,其抗体类型也是IgM。伤寒病人的血清学诊断,目前主要用肥达氏反应。本文以试管凝集、SpA菌体吸收和2ME处理血清的方法对感染动物血清和部分伤寒病人血清中的IgG和IgM抗体的消长规律进行了初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M 病人血清 伤寒杆菌 IGG 抗体消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肝炎病毒编码区cDNA在减毒伤寒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13
作者 胡玉林 潘宝昌 +3 位作者 苏秀芬 金玉姬 许昶 牛俊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7-159,共3页
使甲型肝炎病毒基因组cDNA能够在减毒伤寒杆菌中表达,从而通过口服此种减毒伤寒杆菌达到对甲肝免疫的作用。将甲肝病毒编码区cDNA插入高效表达质粒PBV221,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并鉴定阳性克隆。将阳性克隆用电转... 使甲型肝炎病毒基因组cDNA能够在减毒伤寒杆菌中表达,从而通过口服此种减毒伤寒杆菌达到对甲肝免疫的作用。将甲肝病毒编码区cDNA插入高效表达质粒PBV221,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并鉴定阳性克隆。将阳性克隆用电转移法转化减毒的伤寒杆菌BRD509。用温度诱导法诱导目的基因在伤寒杆菌中表达。通过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表明,表达蛋白可与人抗甲肝IgG发生特异性反应。用此伤寒杆菌口服或腹腔注射免疫小鼠,小鼠血清检测到抗甲型肝炎病毒的抗体。结论:甲肝病毒cDNA可以在减毒伤寒杆菌中表达,且表达的蛋白质在体内、外有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 电转移 减毒伤寒杆菌 HAV-c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杆菌流行菌株耐药谱及R质粒的研究
14
作者 阮冰 龚正 +2 位作者 马亦林 杨浓花 傅素珍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166-169,共4页
本文收集1989年5月~10月舟山地区伤寒流行菌株64株和台州地区伤寒散发菌株32株,进行耐药谱和R质粒检测.结果显示,舟山流行菌株普遍对氯霉素、SMZco和氨苄青霉素耐药,对几种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呋肟和头孢哌酮)的耐药率亦在70%以上... 本文收集1989年5月~10月舟山地区伤寒流行菌株64株和台州地区伤寒散发菌株32株,进行耐药谱和R质粒检测.结果显示,舟山流行菌株普遍对氯霉素、SMZco和氨苄青霉素耐药,对几种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呋肟和头孢哌酮)的耐药率亦在70%以上,但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三嗪、丁胺卡那霉素、氟哌酸和新药氟啶酸极度敏感.接合转移和转化试验证明,多重耐药性系R质粒所介导,检出率达93.8%,但痢特灵、链霉素、头孢菌素及喹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不能传递,似与R质粒无关.台州散发菌株中的耐药现象还不明显,但也发现了3株R质粒阳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杆菌 抗药性 质粒 R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抗伤寒杆菌鞭毛抗原血清的制备
15
作者 吴胜昔 杨颖 +2 位作者 周慧 朱海华 蔡家利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3期62-64,共3页
将伤寒Ty2菌株接种伊红-美兰培养基,制备并纯化伤寒杆菌鞭毛抗原,以此抗原免疫清洁级小鼠,制备鼠抗伤寒杆菌鞭毛抗原血清.结果显示,所制得血清试管凝集效价高于1∶1 280,间接ELISA测得其效价高于1∶25 600.本研究中制备的抗伤寒杆菌免... 将伤寒Ty2菌株接种伊红-美兰培养基,制备并纯化伤寒杆菌鞭毛抗原,以此抗原免疫清洁级小鼠,制备鼠抗伤寒杆菌鞭毛抗原血清.结果显示,所制得血清试管凝集效价高于1∶1 280,间接ELISA测得其效价高于1∶25 600.本研究中制备的抗伤寒杆菌免疫血清效价高,特异性好,可在伤寒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Ty2菌株 伤寒杆菌鞭毛抗原 清洁级小鼠 免疫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状病毒肠炎和鼠伤寒杆菌肠炎患儿粪便中SIgA含量测定
16
作者 李泳 周建华 +1 位作者 高铁铮 王锦荣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2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用放射免疫法(双抗体—PEG法)测定正常婴幼儿和轮状病毒肠炎及鼠伤菌肠炎各40例患儿粪便中SIgA的含量。结果表明轮状病毒肠炎及鼠伤寒杆菌肠炎之间粪便中SIgA含量无明显差异,而二者粪便中SIg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肠道SIgA在婴... 用放射免疫法(双抗体—PEG法)测定正常婴幼儿和轮状病毒肠炎及鼠伤菌肠炎各40例患儿粪便中SIgA的含量。结果表明轮状病毒肠炎及鼠伤寒杆菌肠炎之间粪便中SIgA含量无明显差异,而二者粪便中SIg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肠道SIgA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及鼠伤寒杆菌肠炎恢复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伤寒杆菌 肠炎 SI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7例耐氯霉素伤寒杆菌药敏试验的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俞灿 《医药导报》 CAS 2000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 :探讨耐氯霉素伤寒杆菌与常用的治疗伤寒药物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血培养或大便培养证实为伤寒杆菌的菌株 ,用氯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等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 0 1株伤寒杆菌中 ,有 77株对氯霉素或≥ 2种药物不... 目的 :探讨耐氯霉素伤寒杆菌与常用的治疗伤寒药物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血培养或大便培养证实为伤寒杆菌的菌株 ,用氯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等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 0 1株伤寒杆菌中 ,有 77株对氯霉素或≥ 2种药物不敏感 ,其中耐≥ 3种药物达 72株次。结论 :耐氯霉素伤寒杆菌对常用治疗药物耐药性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 伤寒杆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质粒指纹图谱分析伤寒杆菌耐药质粒DNA的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宏年 唐立华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19-123,共5页
关键词 质粒 指纹图谱 酶切图谱 伤寒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牦牛副伤寒与大肠杆菌病的鉴别诊治 被引量:4
19
作者 赛措吉 《养殖与饲料》 2010年第10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大肠杆菌 犊牦牛 伤寒 致病性大肠杆菌 诊治 鉴别 沙门氏菌属 伤寒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减毒疫苗
20
作者 李秉鸿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8年第7期7-7,共1页
这种减毒的活苗使用鼠伤寒沙门氏杆菌△cya、△crp双突变株×3985株可以阻止同种、异种血清型的沙门氏杆菌对鸡的侵袭和体内定居,可产生长效的保持作用。2和4周龄鸡口服接种后抵抗野外型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杆菌在3、6、9和12月龄时... 这种减毒的活苗使用鼠伤寒沙门氏杆菌△cya、△crp双突变株×3985株可以阻止同种、异种血清型的沙门氏杆菌对鸡的侵袭和体内定居,可产生长效的保持作用。2和4周龄鸡口服接种后抵抗野外型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杆菌在3、6、9和12月龄时经口攻击,攻击后对接种鸡和非接种鸡作对比,显示△cya、△crp双突变株×3985株能诱导良好的保护力,抗沙门氏菌对肠道、内脏、生殖道和蛋内定居、入侵和污染。接种保护期长达11个月。非接种鸡用沙门氏菌攻击可从卵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氏杆菌 伤寒 肠炎沙门氏菌 突变株 接种保护 异种血清 口服接种 产蛋鸡 肠道沙门氏菌 伤寒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