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夏季地表臭氧污染分布特征及其对植物的伤害效应 被引量:35
1
作者 张红星 孙旭 +11 位作者 姚余辉 万五星 肖扬 孙滨峰 William J.Manning 韩春萌 郜世奇 高付元 徐卫华 冯兆忠 欧阳志云 王效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4756-4765,共10页
臭氧是重要的空气氧化剂,适当浓度的臭氧可以消菌杀毒,但过高浓度的臭氧可能对生物健康构成威胁。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迅速上升,臭氧的前体物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增多,臭氧浓度随之不断升高,地表臭氧污染日趋严重。地表臭氧的分布特征... 臭氧是重要的空气氧化剂,适当浓度的臭氧可以消菌杀毒,但过高浓度的臭氧可能对生物健康构成威胁。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迅速上升,臭氧的前体物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增多,臭氧浓度随之不断升高,地表臭氧污染日趋严重。地表臭氧的分布特征以及其对植物的胁迫伤害效应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是通过监测北京夏季地表臭氧污染分布规律,鉴定是否有植物受到臭氧伤害,以及受伤害植物的种类及地理分布特征,为城市与区域臭氧风险评估提供依据。从2012年7月4日到8月30日,采用被动采样分析的方法,在北京东北、西北、西南、东南郊区以及城区设置了10个研究样点,监测平均臭氧浓度的变化。同时,运用"森林健康专家咨询系统"鉴定植物受臭氧伤害的特征。结果表明:(1)监测期间,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的臭氧浓度高于平原地区;在平原地区,公园中的臭氧浓度高于道旁绿化带;山区的臭氧浓度平均为105.39μg/m3,公园中为68.49μg/m3,道旁绿化带为56.54μg/m3;(2)在北京的公园和山区发现了18种植物符合"森林健康专家咨询系统"所述臭氧伤害特征,有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核桃(Juglans regi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喇叭花(Pharbitis purpurea)、桑树(Morus alba)、榆树(Ulmus pumila)、国槐(Sophora japonica)金叶槐(Sophora japonica f.flavi-rameus)、木槿(Hibiscus syriacus)、重瓣棣棠花(Kerria japonica)、山香(Hyptis suaveolens)、决明(Cassia tora)、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黄花柳(Salix caprea)、大花地榆(Sanguisorba sitchensis)、火炬树(Rhus typhina)、大豆(Glycine max)、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没有在道旁绿化带的植物叶片发现臭氧伤害症状;(3)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幼树臭氧伤害症状明显,易于辨认,且臭椿出现频率最高,是分布广泛的乡土树种,适合作为臭氧污染指示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臭氧分布 植物伤害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炸药爆炸事故冲击波、热辐射和房屋倒塌的伤害效应 被引量:16
2
作者 宇德明 冯长根 +2 位作者 徐志胜 曾庆轩 郭新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3-37,共5页
讨论了冲击波伤害机理,包括直接伤害和位移伤害机理,推导了冲击波肺伤害死亡半径、头部和身体撞击死亡半径及耳鼓膜破裂半径公式;讨论了火球热辐射伤害效应,推导了其伤害半径公式;讨论了房屋倒塌的伤害效应,介绍了其死亡人数的估... 讨论了冲击波伤害机理,包括直接伤害和位移伤害机理,推导了冲击波肺伤害死亡半径、头部和身体撞击死亡半径及耳鼓膜破裂半径公式;讨论了火球热辐射伤害效应,推导了其伤害半径公式;讨论了房屋倒塌的伤害效应,介绍了其死亡人数的估计方法。还比较了各种伤害半径的相对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药 爆炸事故 冲击波 伤害效应 热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伤害效应及其防御对策 被引量:15
3
作者 尤翠翠 贺一哲 +5 位作者 徐鹏 黄亚茹 王辉 何海兵 柯健 武立权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2,共13页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天气频发,高温热害已成为严重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概述了高温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颖花育性、活性氧积累与膜损伤、光合作用、内源植物激素、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提出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对策,...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天气频发,高温热害已成为严重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概述了高温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颖花育性、活性氧积累与膜损伤、光合作用、内源植物激素、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提出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对策,包括选育耐高温品种、合理调整播期、加强稻田水肥管理、合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并对今后水稻高温热害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以期为开展水稻抗热栽培和耐高温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胁迫 生长发育 伤害效应 播期 水肥管理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约束气云爆炸热辐射伤害效应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庞磊 张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47-1150,共4页
为了准确预测无约束气云爆炸产生的热辐射伤害效应,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无约束空间内甲烷与空气预混气云爆炸的非稳态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气云爆炸热辐射伤害效应的分布规律及伤害半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热剂量峰值与气云... 为了准确预测无约束气云爆炸产生的热辐射伤害效应,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无约束空间内甲烷与空气预混气云爆炸的非稳态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气云爆炸热辐射伤害效应的分布规律及伤害半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热剂量峰值与气云的质量有关,随距离呈指数衰减规律.与同质量凝聚相炸药相比,气云爆炸的热伤害效应范围更大,热剂量随距离的衰减更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云爆炸 热辐射 伤害效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氢气贮柜爆炸伤害效应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飞跃 徐志胜 张武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4-36,共3页
针对某动力公司工业用氢气贮柜发生的爆炸事故 ,建立了 30 0 m3湿式氢气贮柜爆炸的模型 ,给出了事故模型的初始条件 ,用内能法和 TNT当量法对爆炸伤害效应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 ,对于 30 0 m3湿式氢气贮柜 ,在混入空气整体达爆炸上限和... 针对某动力公司工业用氢气贮柜发生的爆炸事故 ,建立了 30 0 m3湿式氢气贮柜爆炸的模型 ,给出了事故模型的初始条件 ,用内能法和 TNT当量法对爆炸伤害效应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 ,对于 30 0 m3湿式氢气贮柜 ,在混入空气整体达爆炸上限和局部达爆炸上限两种情况下 ,氢气柜发生一次爆炸的最高爆炸温度分别为 1 637K和 1 1 2 0 K,最高爆炸超压分别为 5.43× 1 0 5Pa和 3.73× 1 0 5Pa,气柜腾空发生二次爆炸对周围环境的最大人体伤害半径分别为 46.8m和 49.7m,对房屋的最大损伤半径分别为 72 .5 m和 81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贮柜 湿式贮柜 爆炸 事故模型 内能法 TNT当量法 伤害效应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内注射对急性内脏炎症痛大鼠的抗伤害效应和对脊髓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梅芳 朱珊珊 曾因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2-226,共5页
目的:观察皮内注射对福尔马林诱导的急性内脏炎症痛大鼠是否具有抗伤害效应和对脊髓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单纯福尔马林致炎组(F);0.25%利多卡因实验区皮内注射组(F-0.25%L-IN);0.25%利多卡因实验区外皮... 目的:观察皮内注射对福尔马林诱导的急性内脏炎症痛大鼠是否具有抗伤害效应和对脊髓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单纯福尔马林致炎组(F);0.25%利多卡因实验区皮内注射组(F-0.25%L-IN);0.25%利多卡因实验区外皮内注射组(F-0.25%L-OUT);0.125%利多卡因实验区皮内注射组(F-0.125%L-IN);0.125%利多卡因实验区外皮内注射组(F-0.125%L-OUT);生理盐水实验区皮内注射组(F-S-IN);生理盐水实验区外皮内注射组(F-S-OUT)。对各组大鼠分别进行疼痛学评分,每15min为一个时间段,共4次,1h后取出S1脊髓节段以免疫组化法检测FLI阳性神经元。结果:各组在第一个时间段内疼痛学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第三、第四个时间段内F组和F-0.25%L-IN、F-0.25%L-OUT、F-S-IN组相比疼痛学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和F-0.125%L-IN、F-0.125%L-OUT、F-S-OUT相比疼痛学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脊髓Fos阳性神经元数量在F-0.25%L-IN、F-0.25%L-OUT、F-S-IN组均显著减少(P<0.01)。结论:Fos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了化学性致痛信息的传导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内注射 内脏痛 伤害效应 脊髓 FOS表达 SD大鼠 脊髓节段 炎症痛 内脏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鞘内硫酸镁的抗伤害效应和对脊髓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怀泉 郑方 +1 位作者 李文志 高彦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19-621,共3页
目的 评估鼠鞘内硫酸镁是否具有抗伤害效应和对脊髓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30只 ,随机分五组 (对照组 ;硫酸镁 1 0 0 μg、30 0 μg、6 0 0 μg三组 ;域下剂量硫酸镁 吗啡复合组 ) ,每组 6只。以福尔马林致痛模型检测各组药物... 目的 评估鼠鞘内硫酸镁是否具有抗伤害效应和对脊髓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30只 ,随机分五组 (对照组 ;硫酸镁 1 0 0 μg、30 0 μg、6 0 0 μg三组 ;域下剂量硫酸镁 吗啡复合组 ) ,每组 6只。以福尔马林致痛模型检测各组药物的抗伤害效应 ,并于致痛 90min后取出腰段脊髓 ,以免疫组化法检测FLIN阳性神经元。结果 硫酸镁 1 0 0 μg组无明显镇痛效果 ,而 30 0 μg组和 6 0 0 μg组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P <0 0 5 ) ,但镇痛作用只见于II相痛时期 ,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域下剂量硫酸镁 吗啡复合组也产生类似的镇痛作用。FLIN检测显示硫酸镁 30 0 μg和域下剂量硫酸镁 吗啡复合均可抑制脊髓各区Fos的表达 ,尤以I区抑制最明显 (P <0 0 5 )。结论 鞘内硫酸镁随剂量增加能明显抑制福尔马林鼠的疼痛反应和脊髓内的c fos基因的表达 ,但并非完全剂量依赖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伤害效应 脊髓Fos 疼痛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波破坏/伤害效应评价 被引量:13
8
作者 朱建华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 1999年第3期38-41,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爆炸波破坏/伤害准则,并通过一个例子,分别针对爆炸波对建筑物的破坏效应和对人体的伤害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给出了一些评价方法。
关键词 爆炸波 破坏/伤害效应 伤害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受体亚型参与介导腹外侧眶皮层内5-HT诱发的抗伤害效应
9
作者 屈超玲 霍福权 +3 位作者 黄汾生 李云庆 唐敬师 贾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8-408,共1页
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表明相当数量的5-羟色胺(5-HT)能上行轴突从中缝背核投射到前脑的很多区域,包括腹外侧眶皮层(VLO)在内。VLO内广泛分布着5-HT1A、2、3、4受体。本研究以辐射热诱发的大鼠甩尾反射潜伏期(TFL)为指标,观察微量注射5-HT... 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表明相当数量的5-羟色胺(5-HT)能上行轴突从中缝背核投射到前脑的很多区域,包括腹外侧眶皮层(VLO)在内。VLO内广泛分布着5-HT1A、2、3、4受体。本研究以辐射热诱发的大鼠甩尾反射潜伏期(TFL)为指标,观察微量注射5-HT是否参与VLO内的下行抗伤害效应,并研究了5-HT1A、5-HT2、5-HT3和5-HT4受体亚型的拮抗剂对5-HT效应的影响,以明确参与该效应的受体亚型。结果表明VLO内微量注射5-HT(2、5、10μg/0.5μL)剂量依赖性抑制了大鼠甩尾反射。预先分别给予选择性5-HT1A受体拮抗剂NAN-190(10μg),选择性5-HT2受体拮抗剂CPT(50ng)以及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LY-278,584(2.5μg)均可部分拮抗VLO内微量注射5-HT(10μg)诱发的抗伤害效应,而5-HT4受体选择性拮抗剂GR113808(10μg)对VLO内微量注射5-HT诱发的抗伤害效应没有影响。VLO内单独微量注射NAN-190、CPT和LY-278,584对甩尾反射没有影响。研究结果提示5-HT1A、5-HT2和5-HT3受体,而不是5-HT4受体参与介导VLO内5-HT诱发的抗伤害效应。VLO内微量注射5-HT可激活其内到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的投射神经元,进而激活脑干下行抑制系统在脊髓水平产生抗伤害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受体亚型 腹外侧眶皮层 伤害效应 诱发 5-HT1A 介导 免疫组织化学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1A受体参与腹外侧眶皮层内5-HT诱发的抗伤害效应
10
作者 屈超玲 贾红 霍福权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2-156,共5页
为了明确5-HT参与腹外侧眶皮层(VLO)的抗伤害效应以及VLO内的5-HT1A受体与该效应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浅麻大鼠,以甩尾反射潜伏期(TFL)为指标,观察VLO内微量注射5-HT和选择性5-HT1A受体拮抗剂p-MPPI对TFL的影响。结果显示:VLO内微量注... 为了明确5-HT参与腹外侧眶皮层(VLO)的抗伤害效应以及VLO内的5-HT1A受体与该效应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浅麻大鼠,以甩尾反射潜伏期(TFL)为指标,观察VLO内微量注射5-HT和选择性5-HT1A受体拮抗剂p-MPPI对TFL的影响。结果显示:VLO内微量注射5-HT(2.0、5.0、10.0μg)可剂量依赖性抑制辐射热诱发的TFL;而VLO内预先5min微量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p-MPPI(0.2μg)可拮抗5-HT(10.0μg)诱发的抗伤害效应。本研究的结果提示5-HT参与VLO内的抗伤害效应,而该效应可能由5-HT1A受体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 5-HT1A受体 伤害效应 腹外侧眶皮层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剂量稀土La(Ⅲ)与酸雨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复合伤害效应及机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刚 徐秋荣 +1 位作者 梁婵娟 周青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80-682,共3页
稀土(RE)农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RE可改善植物品质,提高光合能力,增强植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及其抗逆性等,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随着农业生产中大面积、
关键词 La(Ⅲ) 伤害效应 幼苗生长 稀土 高剂量 机理 复合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鞘内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抗伤害性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伍超 葛衡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探讨鞘内预注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hormone,CRH)是否对甲醛疼痛模型具有抗伤害性效应。方法采用疼痛行为学观察和辐射热测痛评价CRH对甲醛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系... 目的探讨鞘内预注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hormone,CRH)是否对甲醛疼痛模型具有抗伤害性效应。方法采用疼痛行为学观察和辐射热测痛评价CRH对甲醛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观察对脊髓后角c- fo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NS对照组比较,鞘内预注CRH0.5μg可明显降低甲醛致痛大鼠的Ⅱ相疼痛反应时间,同时可以抑制脊髓后角浅层c -fos基因表达增强的效应,提前1h腹腔内注射CP154526可抵消这种抑制效应。结论鞘内预注CRH能明显抑制甲醛致痛大鼠的痛反应和脊髓后角的c- fos基因的表达,具有抗伤害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H 脊髓 伤害效应 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型电拖网作业对养殖日本对虾伤害性效应的试验
13
作者 林野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29-533,共5页
本试验包含 :对 2种电拖网现场所获日本对虾的短期表观效应的对照观测、作业所获日本对虾的正常和病弱个体的存活实验 ,对对虾正常个体的模拟电击存活实验以及对试验池对虾生长情况的中长期观测。结果表明 ,HS型电拖网作业对养殖日本对... 本试验包含 :对 2种电拖网现场所获日本对虾的短期表观效应的对照观测、作业所获日本对虾的正常和病弱个体的存活实验 ,对对虾正常个体的模拟电击存活实验以及对试验池对虾生长情况的中长期观测。结果表明 ,HS型电拖网作业对养殖日本对虾未构成可见伤害。同时发现某些捕获作业的伤害效应可能促成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渔法 伤害效应 日本对虾 虾池 HS型电拖网 模拟电击存活实效 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和氟化氢复合熏气对小麦叶片形态和生理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云 王勋陵 安黎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4-69,共6页
用开顶式熏气装置,研究了臭氧(O_3)和氟化氢(HF)单独与复合熏气对春小麦(TriticumaestivumL.)叶片伤害症状、叶片的膜透性、糖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熏气比单独熏气对叶片的伤害更重,它们... 用开顶式熏气装置,研究了臭氧(O_3)和氟化氢(HF)单独与复合熏气对春小麦(TriticumaestivumL.)叶片伤害症状、叶片的膜透性、糖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熏气比单独熏气对叶片的伤害更重,它们都使膜透性增大,叶绿素含量下降。熏气初期可溶性糖含量升高,伤害加重时则含量下降。研究还得出O_3和HF复合熏气对小麦的伤害具有联合作用,对幼叶的伤害具有协同效应,而对老龄叶的危害似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臭氧 氟化氢 伤害效应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