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体系的整体主义特质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金德楠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42,共7页
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体系具有整体主义特质。这种整体主义特质,在经济层面根植于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物质生产方式,在制度层面生成于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家族制度,在文化层面衍生于以“孝”为中心的社会伦理结构。同时,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体系... 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体系具有整体主义特质。这种整体主义特质,在经济层面根植于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物质生产方式,在制度层面生成于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家族制度,在文化层面衍生于以“孝”为中心的社会伦理结构。同时,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体系也展现为以整体主义为指向的价值原则,其中,“仁”和“礼”作为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体系的核心价值,充分彰显了群体本位原则;“公私之辩”“义利之辩”和“群己之辩”作为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体系的主要矛盾和基本侧面,则分别呈现出尚公、崇义、贵群的原则。这些原则不但构成了整体主义特质的价值要义,也为新时代中国塑造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伦理秩序,增进公民的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乃至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进而凝聚中国力量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道德伦理 整体主义 集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互联网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培新 曹南燕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1-94,共4页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开辟了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新空间,对传统伦理道德构成了多重冲击,出现了道德主体缺席、道德标准多元、道德评判弱化等趋势和倾向。
关键词 传统伦理道德 互联网 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末民初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转型与重构 被引量:2
3
作者 齐艳苓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49,共6页
清末民初,在社会各层面的变革与道德救世思潮的驱动之下,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转型与重构。其主要表现为解构整体价值、旧的伦理道德观念被颠覆和新的道德范畴与价值标准的提出。这种转型与重构体现出密切回应时代主题、融合创新、既... 清末民初,在社会各层面的变革与道德救世思潮的驱动之下,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转型与重构。其主要表现为解构整体价值、旧的伦理道德观念被颠覆和新的道德范畴与价值标准的提出。这种转型与重构体现出密切回应时代主题、融合创新、既重个体本位又重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等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这一时期的伦理道德观念的转型又具有不彻底性,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念才能实现对这种不彻底性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伦理道德 转型与重构 道德救世 道德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国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的立场、方法与原则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萍 杨少曼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74,共6页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问题,是伦理学建构发展必须做出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亦是罗国杰先生创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生将传统道德问题的思考,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历史的、辩证的思想方...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问题,是伦理学建构发展必须做出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亦是罗国杰先生创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生将传统道德问题的思考,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历史的、辩证的思想方法,揭示了中国传统道德具有两重性和矛盾性;在客观梳理建国以来社会传统伦理道德历史遭遇五个阶段的基础上,批判了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两种错误倾向;进而论证了"批判地继承"传统伦理道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系统提出了批判继承传统伦理道德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先生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的态度具有鲜明特点:即无论中国伦理学发展际遇如何曲折,他都始终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始终自觉坚持批判继承的基本价值立场,表达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家追求真理的勇气与严谨的科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国杰 传统伦理道德 批判 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当代青少年的人格塑造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永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2期95-100,共6页
如何培育当代青少年的人格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有关人格培育的精华可资借鉴。在人格培育中 ,应该坚持个性人格的培育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相统一 ;坚持做人尊严感的培育与追求真理、做有民族气节之人的培育相统一 ;坚持刚健有为的进取精... 如何培育当代青少年的人格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有关人格培育的精华可资借鉴。在人格培育中 ,应该坚持个性人格的培育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相统一 ;坚持做人尊严感的培育与追求真理、做有民族气节之人的培育相统一 ;坚持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的培育与在社会群体中建功立业 ,实现人生价值的培育相统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伦理道德 青少年 人格塑造 仁爱意识 正义感 献身精神 个性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伦理道德视野中的诚信营销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树青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58-60,共3页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传统伦理道德的提高是相互依存的,经济的发展需要传统伦理道德的支撑。应通过传统伦理道德中诚信理念的转化和超越,充分认识传统伦理道德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发挥传统伦理道德在当今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传统伦理道德 诚信 诚信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农村道德建设中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重构 被引量:1
7
作者 武月锋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6期17-18,共2页
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重构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对农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育新型农民的需要;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蕴含着宝贵的新农村道德建设资源,在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重构时必须发挥党政组织等机构的主渠... 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重构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对农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育新型农民的需要;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蕴含着宝贵的新农村道德建设资源,在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重构时必须发挥党政组织等机构的主渠道和大众传媒等非主渠道的双重作用,注重传统伦理道德宣传和搭建传统伦理道德实践平台的结合,在建构途径上必须找准现时代意义的契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伦理道德 新农村道德建设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规范:从国家、民族到家庭和个人——白族传统伦理道德论纲
8
作者 李东红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39,共7页
白族传统伦理道德,是塑造白族及其社会的价值体系,是支撑传统白族社会公序良俗的文化精神,其内涵上至国家政治、民族关系,下及家教族规、人伦修为,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白族始终自觉维护天下一统、华夷一家的中华民族政治伦理。... 白族传统伦理道德,是塑造白族及其社会的价值体系,是支撑传统白族社会公序良俗的文化精神,其内涵上至国家政治、民族关系,下及家教族规、人伦修为,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白族始终自觉维护天下一统、华夷一家的中华民族政治伦理。他们亲仁善邻,与兄弟民族和睦相处。家庭中讲究血缘,长幼有序。"忠孝节义"是其衡量人品的标准,"耕读传家"是其居家必须延续的传统;有文化、有经历,心怀桑梓的谦谦君子,才符合做人的规范。诸教同尊、诸神共奉是他们的宗教世界。豁达宽容、平和持中是白族人的心性。鼓励远行、出门闯世界的开放意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白族子弟远走他乡,拥抱世界。白族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是哲学,是思想,但更是行为规范,体现了求真务实,知行合一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 传统伦理道德 家教族规 社会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政治伦理到经济伦理——论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
9
作者 高玉林 《中州学刊》 CSSCI 1999年第1期58-61,共4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发展,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上的一个热点。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如何进行道德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传统伦理道德如何现代化的问题。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二千年的发展过程中...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发展,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上的一个热点。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如何进行道德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传统伦理道德如何现代化的问题。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二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封建政治统治紧密结合,呈现出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伦理 政治伦理 传统伦理道德 儒家伦理 中国传统 经济活动 宋明理学 道德建设 伦理规范 经济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益探索——《文明的呼唤——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研究》评介
10
作者 张武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3期184-184,共1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少数民族 构建和谐社会 传统伦理道德 道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在企业文化塑造中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瑞萍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共3页
现今我们正处于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经济大潮中,中国的企业有多少能进入世界500强,优秀而独到的企业文化是关键。我们要跳出许多企业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尴尬局面,学习、思考、借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企业文化的... 现今我们正处于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经济大潮中,中国的企业有多少能进入世界500强,优秀而独到的企业文化是关键。我们要跳出许多企业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尴尬局面,学习、思考、借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企业文化的塑造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伦理道德 企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辩证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饶玉梅 易连云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2期63-64,共2页
纵观中国上下几千年历史,那些曾经盛极一时的各朝各代走向衰落与覆灭无疑各自都有多种原因,但“风俗淫僻,耻尚所失”不可否认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史学家干宝把社会风气、人民群众对待荣辱的态度看成是一国之本,强调人民群众的精... 纵观中国上下几千年历史,那些曾经盛极一时的各朝各代走向衰落与覆灭无疑各自都有多种原因,但“风俗淫僻,耻尚所失”不可否认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史学家干宝把社会风气、人民群众对待荣辱的态度看成是一国之本,强调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对政治得失有重大的影响。胡锦涛总书记也高度重视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建设文明、和谐、安宁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或缺的影响力。为了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风气,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弘扬社会公德,继承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总书记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八荣八耻”的道德标准。本文就“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及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试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传统伦理道德 荣辱观 中国 胡锦涛总书记 辩证 社会风气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国现代伦理学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唐凯麟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
13
作者 本刊特约记者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唐凯麟(1938-),男,湖南长沙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伦理学会会刊《伦理学研究》主编... 唐凯麟(1938-),男,湖南长沙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伦理学会会刊《伦理学研究》主编。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为湖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伦理学会会长、湖南省孔子学会会长、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原理和中国伦理思想史。著有《伦理大思路》、《伦理学》、《从旧道德到新道德》、《个体道德论》、《人口道德》、《中国早期启蒙伦理思想研究》、《王船山伦理思想研究》、《儒家伦理道德精粹》等著作30多部(含为第一作者的合著),在《哲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孔子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主持"当代中国道德和伦理学发展的理论审视"、"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奖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著作奖3项、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2项、湖南省社科成果优秀著作或论文奖20余项(其中一等奖8项)和全国师范院校优秀教师"曾宪梓奖"一等奖,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8年入选湖南省十佳社会科学专家(排名第一)。2001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获湖南省首届"优秀专家"光荣称号,2006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2007年选入当代马克思主义建设工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人 现代伦理 传统伦理道德文化 访谈录 唐凯麟 现代社会生活 教授 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泰传统伦理道德观之比较--以《传扬歌》与《帕銮箴言诗》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覃丹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1-144,共4页
壮族《传扬歌》和泰国《帕銮箴言诗》显而易见是为了维护和传承本民族的伦理道德而创作。这两首诗通篇由本民族的谚语、格言、俗语连缀而成,它们所传达的伦理道德观已深深根植于本族人民的心灵,影响着他们的言行举止,成为民族的精神烙... 壮族《传扬歌》和泰国《帕銮箴言诗》显而易见是为了维护和传承本民族的伦理道德而创作。这两首诗通篇由本民族的谚语、格言、俗语连缀而成,它们所传达的伦理道德观已深深根植于本族人民的心灵,影响着他们的言行举止,成为民族的精神烙印。因此,对《传扬歌》和《帕銮箴言诗》中就个人修养、家庭伦理、社会道德等伦理道德的阐述进行梳理,必然可以看到壮泰传统伦理道德观异同的些许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泰族 传统伦理道德 《传扬歌》 《帕銮箴言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五四”时期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批判所想到的
15
作者 柳林 《齐鲁学刊》 CSSCI 1989年第3期54-55,共2页
勇敢、无情地批判传统伦理道德,是“五四”思想启蒙运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人们之所以选中这一批判,无疑有着深刻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中国封建社会素来注重伦理教化,有关礼义廉耻、忠孝节义的伦理说教十分发达。既有完善的修身术... 勇敢、无情地批判传统伦理道德,是“五四”思想启蒙运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人们之所以选中这一批判,无疑有着深刻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中国封建社会素来注重伦理教化,有关礼义廉耻、忠孝节义的伦理说教十分发达。既有完善的修身术,又有庞大的伦理政治学。汉代统治者标榜以孝治天下,是道德施于有政的一个典型。似乎从“内圣”到“外王”具有某种必然性。然而,传统伦理学所提出的种种美好愿望与目标,在封建社会中无不遭到失败和破灭;无可奈何的虚无感和绝望感使人由积极、奋发走向消极、颓唐,于是修身变成保身,克己变为放己,寡欲成为纵欲,从而导致极端自私的个人利己主义。不仅如此,严格的礼教还使人丧失平等观念,传统的伦理政治结构使人唯上命是从,甘作奴隶。传统伦理学成为压抑个性、自由、平等的说教,塑造了国人的病态性格:自私、冷漠、保守、毫无公德……。所以,“五四”时代对旧伦理旧道德的批判绝非空穴来风。陈独秀愤怒地指责国人象一盘散沙,没有公共集体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伦理道德 传统伦理 启蒙运动 以孝治天下 中国封建社会 伦理政治 个人利己主义 伦理教化 平等观念 伦理道德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球化对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的消解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艺萍 《湖北社会科学》 2003年第4期38-39,共2页
真正现代性意义的全球化是在近30年勃兴的,它成为中国现代化中的特殊际遇。全球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具有深刻性、内蕴性,它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而且深入到精神价值理念中,带来了中西价值的冲突,使栖身于宗法血缘关系中的传统伦理价值式... 真正现代性意义的全球化是在近30年勃兴的,它成为中国现代化中的特殊际遇。全球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具有深刻性、内蕴性,它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而且深入到精神价值理念中,带来了中西价值的冲突,使栖身于宗法血缘关系中的传统伦理价值式微;全球化赋予现代人开放性的视野和现代性的道德价值理念,促动传统伦理的裂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全球化 传统伦理道德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与现代行政道德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38,共3页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基本规范之一。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中的精髓,对于加强以“...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基本规范之一。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中的精髓,对于加强以“诚信”为中心的行政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思想 行政道德 道德修养 传统伦理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中国传统伦理的特质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剑涛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00-104,共5页
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道德过程中,传统伦理可以起推动作用,这要以对传统伦理特质的把握为前提。传统伦理的良心论述显示其特质,构成良心型道德。它产生于古代中国历史氛围中。就其功能而言,既对社会认同、德性升华有帮助,又存... 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道德过程中,传统伦理可以起推动作用,这要以对传统伦理特质的把握为前提。传统伦理的良心论述显示其特质,构成良心型道德。它产生于古代中国历史氛围中。就其功能而言,既对社会认同、德性升华有帮助,又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伦理 传统道德 传统伦理道德 古代中国人 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古代 社会主义 日常生活 伦理 道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传统道德与当代大学生品德教育
19
作者 卞光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118-120,共3页
关键词 传统伦理道德 尚公 重礼 贵和 品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论怎样正确对待传统道德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笃诚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0-22,共3页
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论怎样正确对待传统道德刘笃诚当前,我国一方面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也正在建立和完善与此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在此境遇中,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是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论怎样正确对待传统道德刘笃诚当前,我国一方面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也正在建立和完善与此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在此境遇中,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是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呢?究竟应该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传统道德 正确对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道德原则 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全盘肯定 传统伦理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