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体系的整体主义特质及其时代价值 |
金德楠
|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2
|
论互联网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 |
陈培新
曹南燕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3
|
论清末民初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转型与重构 |
齐艳苓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4
|
罗国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的立场、方法与原则 |
李萍
杨少曼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5
|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当代青少年的人格塑造 |
王永智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1 |
1
|
|
6
|
传统伦理道德视野中的诚信营销 |
杨树青
|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7
|
论新农村道德建设中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重构 |
武月锋
|
《安徽农学通报》
|
2010 |
1
|
|
8
|
社会规范:从国家、民族到家庭和个人——白族传统伦理道德论纲 |
李东红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9
|
从政治伦理到经济伦理——论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 |
高玉林
|
《中州学刊》
CSSCI
|
1999 |
0 |
|
10
|
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益探索——《文明的呼唤——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研究》评介 |
张武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6 |
0 |
|
11
|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在企业文化塑造中的影响 |
姚瑞萍
|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2
|
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辩证关系 |
饶玉梅
易连云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7 |
1
|
|
13
|
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国现代伦理学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唐凯麟教授访谈录 |
本刊特约记者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4
|
壮泰传统伦理道德观之比较--以《传扬歌》与《帕銮箴言诗》为例 |
覃丹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5
|
由“五四”时期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批判所想到的 |
柳林
|
《齐鲁学刊》
CSSCI
|
1989 |
0 |
|
16
|
论全球化对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的消解 |
廖艺萍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3 |
2
|
|
17
|
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与现代行政道德 |
胡军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18
|
简论中国传统伦理的特质 |
任剑涛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9
|
继承传统道德与当代大学生品德教育 |
卞光文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0 |
|
20
|
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论怎样正确对待传统道德 |
刘笃诚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