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估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老年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田磊 秦澎湃 +1 位作者 何毅 穆世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607-610,共4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估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FSD)与传统切开挂线术(TSF)治疗老年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肛肠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FSD组117例,TSF组103例,采用1∶...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估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FSD)与传统切开挂线术(TSF)治疗老年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肛肠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FSD组117例,TSF组103例,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筛选出82对匹配队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恢复、疼痛程度、肛肠动力学、肛管功能及复发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倾向性评分,近邻匹配法进行1∶1匹配。结果匹配后FSD组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TSF组[(4.21±1.18)和(5.04±1.36)分],临床总有效率高于TSF组[96.34%(79/82)和87.80%(72/82)],创面愈合时间短于TSF组[(12.34±2.45)和(14.67±2.8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FSD组肛管功能长度、最大耐受量及初始感觉阈值均大于TSF组[(2.86±0.34)和(2.31±0.46)cm;(135.21±19.87)和(119.52±20.13)ml;(25.16±2.57)和(22.89±2.9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FSD组Wexner评分低于TSF组[(0.92±0.27)和(1.17±0.35)分];复发率低于TSF组[3.66%(3/82)和12.20%(1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SD治疗老年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术后创面愈合快、对肛管功能损伤小,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位复杂性肛瘘 切开线对口引流术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术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0
2
作者 唐武 陆路 +1 位作者 阳光 宋向晖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4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术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100例,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各50例。试验组采取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挂线术... 目的:探讨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术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100例,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各50例。试验组采取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各项临床指标水平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医疗成本、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接受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效果更加理想,且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更快,治疗安全性更高,因而具有更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切开线治疗术 切开线对口引流术 高位复杂性肛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扩创引流合并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中祥 范琦思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5期71-74,共4页
目的针对高位复杂性肛瘘(HAF)患者行切开扩创引流合并挂线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肛肠功能的影响。方法66例HAF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切开挂线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 目的针对高位复杂性肛瘘(HAF)患者行切开扩创引流合并挂线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肛肠功能的影响。方法66例HAF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切开挂线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切开扩创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肛肠动力学指标、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21.45±2.36)d、住院时间(16.42±1.45)d均较对照组的(27.16±2.42)、(22.61±1.61)d短,瘢痕面积(3.53±0.22)cm^(2)较对照组的(5.16±0.35)cm^(2)更小(P<0.05)。术后1周,观察组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与术前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对照组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较术前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1周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91%较对照组的69.70%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6%较对照组的24.24%更低(P<0.05)。结论HAF患者在切开挂线法基础上联合切开扩创引流治疗,有利于缓解疼痛、促进术后恢复,对肠道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扩创引流 切开线 高位复杂性肛瘘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瘘管切开挂线旷置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田均 万晓丽 +2 位作者 谭大宏 杨连军 崔北强 《淮海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315-317,共3页
目的:观察瘘管切开挂线旷置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瘘管切开、内口挂线、保留肛管直肠环、旷置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低切、高位挂线紧线... 目的:观察瘘管切开挂线旷置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瘘管切开、内口挂线、保留肛管直肠环、旷置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低切、高位挂线紧线、破坏肛管直肠环术。术后对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复发率、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后遗症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指标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瘘管切开挂线旷置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痛苦小、疗程短、肛门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地保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瘘管 切开线旷置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挂线旷置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晨 长峰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12期1369-1370,共2页
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约占肛肠疾病的1.67%~3.6,仅次于痔,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难度最大,仍然是临床较难处理的肛肠疾病之一。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复发率,又能最小程度的减少手术对肛门括... 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约占肛肠疾病的1.67%~3.6,仅次于痔,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难度最大,仍然是临床较难处理的肛肠疾病之一。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复发率,又能最小程度的减少手术对肛门括约肌的损伤,减少并发症是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本科采用切开挂线旷置引流术用于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取得了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旷置引流术 切开线 治疗 手术成功率 肛肠疾病 肛门括约肌 常见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挂线对口拖线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肖慧荣 万顺兰 徐玲 《江西中医药》 2003年第12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切开线对口拖线引流术 高位复杂性肛瘘 治疗方法 手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肛周脓肿患者创面愈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文学 杨金江 徐新政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9期2032-2034,共3页
目的:观察将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应用于肛周脓肿患者的治疗对其术后创面愈合及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至2024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30)采用常规切开引流术治疗与观察组(n=30)采用切开... 目的:观察将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应用于肛周脓肿患者的治疗对其术后创面愈合及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至2024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30)采用常规切开引流术治疗与观察组(n=30)采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手术与术后相关指标如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的恢复以及术后1m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更短(P<0.05)。术后两组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明显下降,肛管最大收缩压明显升高,观察组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患者疗效较好,能有效缩短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对肛门功能影响较小,且并发症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线对口引流术 肛周脓肿 创面愈合 肛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与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
8
作者 肖兴勇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比较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与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瓮安县中医院肛肠皮肤科就诊的8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0)。... 目的:比较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与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瓮安县中医院肛肠皮肤科就诊的8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0)。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手术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其创面愈合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瘢痕的面积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Wexner便秘评分系统的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情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与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均较为理想。与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相比,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安全性更高,患者伤口愈合的速度更快,病情的复发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线对口引流术 低位切开高位线 高位复杂性肛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朱慧婷 王业皇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0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76例,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切开挂线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76例,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切开挂线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社会功能、心理状态、身体机能及认知能力评分和肛门括约肌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能够有效改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线对口引流术 高位复杂性肛瘘 肛门括约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肛瘘的疗效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争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5期388-390,共3页
探讨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肛瘘的治疗效果。选取高位复杂肛瘘患者100例,根据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创面愈... 探讨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肛瘘的治疗效果。选取高位复杂肛瘘患者100例,根据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手术前后患者肛门功能指数评分、肛门失禁功能评分、肛管直肠压力变化。研究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对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指数、Wexner评分进行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肛门功能指数、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肛管直肠收缩压、静息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肛管直收缩压、静息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研究组无患者复发,对照组有5例复发,研究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5.263,P<0.05)。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肛瘘的治疗效果优于切开挂线术,术后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管切开 线引流术 高位复杂肛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晋大伟 冀宗辉 宋军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1期3976-3977,共2页
目的研究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应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其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禹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7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予以对照组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予以观察组切开挂线... 目的研究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应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其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禹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7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予以对照组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予以观察组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水平变化。结果术后观察组肛门括约肌功能优良率[94.59%(35/37)]高于对照组[70.27%(2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可有效改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切开线对口引流术 肛门括约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在复杂性肛瘘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金成 陈浩 刘宏方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7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在复杂性肛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联合对口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在复杂性肛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联合对口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7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少,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线对口引流术 复杂性肛瘘 临床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瘘切开挂线术联合对口引流术在高位复杂性肛瘘中的效果及其对肛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唐怡心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8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究肛瘘切开挂线术联合对口引流术在高位复杂性肛瘘中效果及对肛门功能影响。方法选择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接诊的6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0),对照... 目的探究肛瘘切开挂线术联合对口引流术在高位复杂性肛瘘中效果及对肛门功能影响。方法选择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接诊的6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行肛瘘切开挂线术,观察组行肛瘘切开挂线术联合对口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肛门功能、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静息压及肛管静息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静息压及肛管静息压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静息压及肛管静息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瘘切开挂线术联合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避免肛门括约肌功能下降,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缩短术后创面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切开线 对口引流术 高位复杂性肛瘘 肛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10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虞哲波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3期285-286,共2页
复杂性肛瘘由于其病变部位的特殊解剖和功能,手术操作困难且容易损伤肛管直肠环和肛门括约肌,术后易复发,临床上属难治性肛瘘。1997年3月至2009年10月,作者运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108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报道... 复杂性肛瘘由于其病变部位的特殊解剖和功能,手术操作困难且容易损伤肛管直肠环和肛门括约肌,术后易复发,临床上属难治性肛瘘。1997年3月至2009年10月,作者运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108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线对口引流术 复杂性肛瘘 临床观察 治疗 肛门括约肌 肛管直肠环 难治性肛瘘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辉 李昆伦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2期62-62,64,共2页
目的:对比传统切开挂线方法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30例,按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开挂线手术方案;观察组实施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手术方... 目的:对比传统切开挂线方法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30例,按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开挂线手术方案;观察组实施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手术方案。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恢复周期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传统切开线方法 切开线对口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双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后蹄铁型肛周脓肿30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商义 张才全 何德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切开线引流术 蹄铁型肛周脓肿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挂线加对口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56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翟金荣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96-96,102,共2页
目前,手术治疗肛瘘的方法较多,但对于复杂性肛瘘的治疗仍是临床的难点。2005~2009年,我们采用切开挂线加对口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56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引流治疗 切开线 临床效果 2009年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开窗旷置结合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有效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何永恒 赵鹏飞 +1 位作者 谭正洋 胡响当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年第4期329-331,共3页
目的:评价分段开窗旷置结合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有效性。方法:按复杂性肛瘘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病例100例,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0例用"分段开窗旷置、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式,对照... 目的:评价分段开窗旷置结合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有效性。方法:按复杂性肛瘘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病例100例,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0例用"分段开窗旷置、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式,对照组50例用切开挂线术。选定症状体征作为观察指标,观察统计记录其积分,并记录愈合时间,伤口瘢痕大小等指标。结果:试验组一次手术治愈49例,显效1例(经术后修正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平均疗程(27.2±5.7)d。对照组一次手术治愈44例,显效5例,有效1例,治愈率88%,随访期内6例复发,复发率12%,平均疗程(35.5±8.7)d。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该术式具有治愈率高、伤口愈合时间短、瘢痕面积小、痛苦小、操作简单、手术微创等优点,为治疗复杂性肛瘘的较好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分段开窗旷置切扩线置管引流术 有效性 伤口愈合时间 瘢痕面积 盆底肌电图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开窗旷置对口引流切开挂线联合中药治疗复杂性肛瘘148例 被引量:13
19
作者 马英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6期78-80,共3页
目的:观察分段开窗旷置切开挂线对口引流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48例。2组均采用分段开窗旷置对口引流切开挂线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中药熏洗。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89.1%,对... 目的:观察分段开窗旷置切开挂线对口引流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48例。2组均采用分段开窗旷置对口引流切开挂线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中药熏洗。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89.1%,对照组为60.1%,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肛门畸形率治疗组4.7%,对照组25.67%,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段开窗旷置切开挂线对口引流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复杂性肛瘘临床疗效显著,并可减少后遗症及对肛门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复杂性 分段开窗旷置 对口引流 切开线 中药熏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管挂线联合胶管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宁志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20期3701-3703,共3页
目的探讨移管挂线联合胶管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6年10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给予对照组瘘管切除缝合术... 目的探讨移管挂线联合胶管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6年10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给予对照组瘘管切除缝合术,给予观察组移动挂线联合胶管引流术。对比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状况,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预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状况优于对照组,预后复发率(3.64%)低于对照组(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移管挂线联合胶管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可降低预后复发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但愈合时间较长,应注意引流管监测,防止阻塞弯曲,加快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移管线 胶管引流术 创面愈合 预后复发率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