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应注重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 |
海继平
吴昊
|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2
|
“美丽中国”建设语境下当代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探析——基于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传承的视角 |
刘笑菊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5
|
|
3
|
近10年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述评 |
姜爱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5
|
|
4
|
基于传统生态文化的民族社区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建立——以滇西北重丁村为例 |
薛熙明
叶文
|
《西南林学院学报》
|
2010 |
3
|
|
5
|
阿拉善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与近年草原政策比较 |
张黎
张茂林
|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6
|
传统生态文化对新疆建筑景观发展的影响 |
王小冬
|
《新疆林业》
|
2010 |
2
|
|
7
|
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科学性探析 |
熊光红
|
《农村科学实验》
|
2019 |
0 |
|
8
|
挑战、机遇与图景:时代语境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论绎 |
王洪珅
胡帅
陈家明
唐明欢
|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9
|
民族地区生态文化与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互动关系研究——对民族地区传统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的形成特性的分析及启示 |
闵文义
戴正
才让加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3
|
|
10
|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 |
者丽艳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11
|
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局限及其当代转型 |
陈红兵
杨晓春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12
|
蒙古族传统生态教育文化对草地资源保育和可持续利用的作用——以鄂尔多斯高原为例 |
满良
张恒
赵玲
|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3
|
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理念与实践研究——基于云南省环州大村的人类学考察 |
李然
李兴军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4
|
我国传统文化生态观对当代山水城市建设的启示 |
达婷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15
|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应加强对传统多元生态文化的利用和改造 |
闵文义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6
|
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圈的时代特性 |
刘亚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17
|
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化渊源及意蕴 |
韩喜平
李恩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8
|
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 |
何伟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19
|
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 |
周鸿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2
|
|
20
|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思想研究 |
尚真洁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