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1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和复制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郑铁锁 李永红 +5 位作者 韩翡 李静 童菊芸 陈镇荣 杨傲冰 陈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8,共7页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免疫抑制的禽类疾病,给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许多科研工作者对IBDV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发现IBDV感染和复制的分子机制...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免疫抑制的禽类疾病,给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许多科研工作者对IBDV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发现IBDV感染和复制的分子机制很复杂。论文主要对IBDV蛋白和宿主蛋白及因子相互作用在感染和复制中的作用、IBDV感染宿主细胞受体结合位点、IBDV感染后调控宿主细胞因子和干扰素、细胞凋亡情况和影响病毒感染和复制的miRNAs、lncRNAs和circRNAs进行综述,为IBDV的进一步研究和IBD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感染 复制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桑杜防治家禽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荣巧 刘进德 +4 位作者 程永婷 王一楠 龚柳菲 李琳 孙菲菲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2-406,共15页
【目的】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桑叶和杜仲防治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作用机制,旨在为防治免疫抑制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新兽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Swis... 【目的】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桑叶和杜仲防治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作用机制,旨在为防治免疫抑制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新兽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桑叶和杜仲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利用GeneCards和GEO数据库获得传染性法氏囊病相关靶点。基于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后得到共同靶点,基于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使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1.5.6和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使用Gromacs 2020.6软件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筛选得到桑叶和杜仲53个有效活性成分,423个潜在作用靶点,5 949个传染性法氏囊病相关靶点,153个交集靶点。PPI显示,关键靶点主要包括白介素-6(IL6)、连环蛋白-β1(CTNNB1)、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IL1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等。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桑叶和杜仲可通过对IL18的反应、干扰素-γ(IFN-γ)受体结合、钙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发挥防治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作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均表明关键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之间具有良好的亲和力,结合稳定。【结论】桑叶和杜仲可能通过槲皮素、去氢双丁香酚、二十碳-11,14,17-三烯酸甲酯、山柰酚、β-谷甾醇等重要活性成分作用于IL6、CTNNB1、SRC、IL1B、VEGFA等关键靶点,通过对IL18的反应、钙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途径发挥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杜仲 传染性法氏囊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速康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试验 被引量:9
3
作者 包慧芳 李天良 +5 位作者 窦永喜 刘秋梅 孟祥彤 殷秋苗 张礼华 邓光明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6,共4页
在实验条件下 ,用中药制剂囊速康对 IBD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预防试验组平均保护率为 82 .14 % ,比疫苗免疫对照组保护率高 2 8.57% ;治疗试验组治愈率为 10 0 % ,药物对照组治愈率为 81.82 % ,死亡率为 14 .2 9% ;预防和治疗试验组与... 在实验条件下 ,用中药制剂囊速康对 IBD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预防试验组平均保护率为 82 .14 % ,比疫苗免疫对照组保护率高 2 8.57% ;治疗试验组治愈率为 10 0 % ,药物对照组治愈率为 81.82 % ,死亡率为 14 .2 9% ;预防和治疗试验组与相应对照组法氏囊质量分析结果比较 ,差异均极显著 (P<0 .0 1)。证明囊速康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速康 传染性法氏囊 中药制剂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综合防控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晓丽 任皓 +2 位作者 马佳妮 何康 绳顺超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3期41-41,共1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典型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伴随着较高的发病率,且发病过程短,严重时还可能造成较高死亡率。鸡在患病后,病毒会造成患病鸡群免疫受损,抵抗力下降,极易出现继发感染的情况,所以应加强对该病的防控,以免对养殖工作造成...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典型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伴随着较高的发病率,且发病过程短,严重时还可能造成较高死亡率。鸡在患病后,病毒会造成患病鸡群免疫受损,抵抗力下降,极易出现继发感染的情况,所以应加强对该病的防控,以免对养殖工作造成较大威胁。1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发的疾病。IBDV属于双链RNA病毒,对于外界环境,其有着较强的抵抗力,例如在50°C的高温下能存活数小时,而在常温下能长期存活。这些特性使得在受病毒污染的环境中,光凭清洁或是短期空置是不足以完全消除病毒的。因此,彻底的消毒程序是防控病毒的关键,因为即便是很低浓度的福尔马林(如0.5%)需要长达6小时才能使病毒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传染性法氏囊 鸡群免疫 毒污染 卫生消毒 继发感染 过程 存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5的原核表达、多抗制备及初步应用
5
作者 韩金泽 牛鑫鑫 +12 位作者 王国栋 葛成菲 张玉龙 黄萌萌 许萌萌 于航博 刘润杭 韩京哲 吴子文 于晓雪 高玉龙 李留安 祁小乐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2期92-98,共7页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雏鸡的急性传染病。在IBDV编码的5个蛋白中,VP5是IBDV唯一可以缺失基因的蛋白。本研究克隆了IBD...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雏鸡的急性传染病。在IBDV编码的5个蛋白中,VP5是IBDV唯一可以缺失基因的蛋白。本研究克隆了IBDV优势流行毒株的VP5蛋白编码基因,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VP5蛋白,通过免疫BALB/c小鼠制备VP5多抗,并对多抗进行了鉴定和检测不同IBDV毒株的应用。结果显示,IBDV优势流行毒株的VP5蛋白实现了可溶性表达,分子质量约为17 kDa;制备的VP5多抗特异性良好,ELISA效价可达1:64000;VP5多抗可通过IFA和Western Blot检测识别IBDV rHLJ0504-HT株,不识别VP5基因缺失株。结果表明:试验成功表达了IBDV优势流行毒株的VP5蛋白,并制备了VP5多抗;VP5多抗可对IBDV及其VP5编码基因缺失毒株进行鉴别检测。本研究对于IBDV检测方法的建立以及VP5编码基因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VP5 表达 多抗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小洁 吴华伟 +6 位作者 张兵 杨承槐 孔冬妮 侯力丹 杨飞 薛麒 刘丹 《中国兽药杂志》 2022年第9期14-21,共8页
为建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应用原核表达的IBDV VP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经方阵试验确定间接ELISA试验的最佳反应条件:包被抗原的浓度为8μg/m L,标准阴、阳性血清的稀释度为1∶400,封闭液选用10%马血清,... 为建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应用原核表达的IBDV VP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经方阵试验确定间接ELISA试验的最佳反应条件:包被抗原的浓度为8μg/m L,标准阴、阳性血清的稀释度为1∶400,封闭液选用10%马血清,酶标抗体最佳稀释倍数为1∶15000,最佳抗原稀释液为0.01 mol/L PBS(p H7.2),抗原最佳包被条件为4℃过夜,待检血清和酶标二抗反应条件为37℃60 min,底物作用时间为15 min。待检血清的OD_(450nm)≥0.288判为阳性,反之判为阴性。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特异性好、敏感高、重复性好。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与商品化IDEXX-ELISA试剂盒对临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符合率为95.7%。该方法的建立为检测IBDV抗体提供了一种安全、特异、敏感、方便经济的检测方法,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监测和预防控制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抗体 VP2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初步应用
7
作者 徐环 刘云涛 +3 位作者 刘涛 赵玉龙 李卫东 唐荣宏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5期122-127,共6页
为建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该研究以灭活纯化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作为包被抗原,连续制备了3批次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中试产品。结果表明:该试剂盒对IBDV阳性血清检测的灵敏度可达1∶6400;... 为建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该研究以灭活纯化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作为包被抗原,连续制备了3批次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中试产品。结果表明:该试剂盒对IBDV阳性血清检测的灵敏度可达1∶6400;对鸡新城疫病毒、鸡减蛋下降综合征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抗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禽流感病毒H5亚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阳性血清和SPF鸡阴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重复性的变异系数分别在4.21%和5.07%以内。应用该试剂盒和某进口同类ELISA试剂盒对258份临床白羽肉鸡血清样品同时进行对比检测,相对敏感性、相对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8.44%、96.97%和98.06%。可见,该试验建立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具有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血清学诊断 间接ELISA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编码RNA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伟烨 黄雪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8-1498,共11页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 virus, IBDV)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和免疫抑制性禽类疾病。近年来,随着新型变异毒株的出现,IBDV仍然威胁着全球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宿主和IBDV之间的“...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 virus, IBDV)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和免疫抑制性禽类疾病。近年来,随着新型变异毒株的出现,IBDV仍然威胁着全球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宿主和IBDV之间的“战役”似乎永不停息。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一种更全面和更有效的策略来控制该疾病,而深入了解IBDV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有助于开发新型疫苗。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s)是一类丰富的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其中包括微小RNA(microRNAs, miRNAs)、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s)和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s)。近年来,研究发现ncRNAs广泛参与IBDV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过程,在IBDV感染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阐述了宿主miRNAs、lncRNAs和circRNAs在IBDV感染中的作用,以期为IBDV的感染与致病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非编码RNA MIRNA lncRNA circ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我国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郑玉闯 徐环 +3 位作者 冯敬敬 付旭彬 金天明 唐荣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0-75,共6页
近年来,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变异株引起的非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给我国养禽业带来了新的威胁。为了解IBDV变异株流行规律,对2022年全国范围内的3000份疑似IBD样品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16.9%(507/3000)检测为IBDV阳... 近年来,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变异株引起的非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给我国养禽业带来了新的威胁。为了解IBDV变异株流行规律,对2022年全国范围内的3000份疑似IBD样品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16.9%(507/3000)检测为IBDV阳性,随机选择354份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型鉴定,变异株占比达89.0%(315/354)。选择5株代表毒株VP2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代表毒株与国内外流行变异毒株处于同一遗传进化分支,与新型变异株SHG19的氨基酸同源性高达98.9%~99.3%;且FJ220325-1毒株氨基酸关键位点在七肽区326位由丝氨酸变异为亮氨酸,提示IBD流行特征正在发生变化,但抗原性及毒力是否发生变化需要进一步验证。研究丰富了IBDV变异株的流行病学数据,可为做好相关防控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VP 2基因 分子流行学调查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引发的防治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志芹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3期117-118,128,共3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对禽类产业发展危害巨大。本文根据山东省临沂市一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案例为题,对该病病原概况、流行特征、典型症状进行阐述,建议采取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消毒、免疫接种等...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对禽类产业发展危害巨大。本文根据山东省临沂市一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案例为题,对该病病原概况、流行特征、典型症状进行阐述,建议采取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消毒、免疫接种等预防措施,最大限度控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促进养鸡业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家禽 防控 免疫接种 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疗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雪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4年第1期65-66,共2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已成为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本文介绍了IBD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已成为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本文介绍了IBD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综合防治,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了诊疗体会,以期为养鸡生产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诊断 综合防治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琼脂扩散试验(AGP)诊断试剂的研制
12
作者 曹洪敬 王文志 +5 位作者 任素芳 崔锦鹏 颜世敢 徐培莲 沈冰 秦良勇 《中国动物检疫》 CAS 1999年第1期1-3,共3页
用典型发病鸡的法氏囊制备抗原,以免疫鸡卵黄抗体代替阳性对照血清,研制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琼脂扩散试验(AGP)诊断试剂,用于检测免疫鸡群的IBD抗体,指导疫苗免疫;检测发病鸡群的法氏囊组织IBD抗原。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诊断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洪兴 崔秋佳 +2 位作者 徐静 赵建军 郭丽霞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7期38-38,共1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雏鸡、青年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鸡会出现嗜睡,羽毛逆立,腹泻,粪便呈白色水样,胸肌和腿肌出血,法氏囊肿胀、出血和坏死等典型症状。法氏囊是鸡体内的主要免疫器官,当其...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雏鸡、青年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鸡会出现嗜睡,羽毛逆立,腹泻,粪便呈白色水样,胸肌和腿肌出血,法氏囊肿胀、出血和坏死等典型症状。法氏囊是鸡体内的主要免疫器官,当其受到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侵害后,会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了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降低鸡群的整体免疫力,甚至造成病鸡死亡。同时,本病也会使疫苗免疫应答降低,甚至造成疫苗免疫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接触性传染 传染性法氏囊 典型症状 青年鸡 机体免疫力 免疫器官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贯群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3期79-79,共1页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V)的病原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此病具有发病急、极易发生接触性传染的特点。患病鸡大多为雏鸡,会突然发病,短时间内大量死亡,病情发展迅速且不好控制,很难治愈。此病的临床表现为法氏囊肿胀、表面黏膜有出血点,腿部...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V)的病原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此病具有发病急、极易发生接触性传染的特点。患病鸡大多为雏鸡,会突然发病,短时间内大量死亡,病情发展迅速且不好控制,很难治愈。此病的临床表现为法氏囊肿胀、表面黏膜有出血点,腿部和胸部有条状出血,肾脏肿胀并伴有斑点沉积。本文总结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出血点 接触性传染 诊断与防治 症状及防治 ibdV 大量死亡 法氏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比IBD油苗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试验
15
作者 马衍忠 李富桂 +4 位作者 贾英科 马文芝 牛庆斐 罗生银 黄成荣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1年第2期39-40,共2页
在相同条件下 ,给 11日龄试验鸡注射不同配比的 IBD油苗 ,注射后第 2 1天采各组鸡血液。分离血清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 IBD抗体水平 ,并于第 2 3天攻毒 ,注意观察记录其临床表现。攻毒后第 7天和14天分别将各组鸡半数致死剖解 ,观察其法... 在相同条件下 ,给 11日龄试验鸡注射不同配比的 IBD油苗 ,注射后第 2 1天采各组鸡血液。分离血清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 IBD抗体水平 ,并于第 2 3天攻毒 ,注意观察记录其临床表现。攻毒后第 7天和14天分别将各组鸡半数致死剖解 ,观察其法氏囊、肾等病理变化。试验结果从临床保护率、法氏囊和肾病变及 N/ P值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筛选出用浓缩液制成的油苗和浓缩液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d油苗 预防 传染性法氏囊 试验 酶联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卵黄抗体及生物合剂防治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效果比较
16
作者 黄宇翔 李洪彬 +2 位作者 刘力威 李国新 戴秀丽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6年第1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高免卵黄抗体 效果比较 防治 中药 合剂 生物 ibd疫苗 接触性传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
17
作者 谭珊 韩挺 《广西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215-216,共2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当前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由于该病发病突然、发病率高,同时引起鸡体免疫机能障碍,容易引起其他病原感染和继发性合并症,给养鸡...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当前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由于该病发病突然、发病率高,同时引起鸡体免疫机能障碍,容易引起其他病原感染和继发性合并症,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报告一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例的诊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传染性 传染性法氏囊 原感染 主要传染 免疫机能 养鸡业 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IBD中药制剂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如明 谢明星 +6 位作者 高学运 付兴伦 张凯 贾世玉 陈国柱 马凤龙 侯晓琦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13,共4页
将 6 0羽 32日龄 SPF鸡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0羽 , 组为抗 IBD中药制剂治疗组 , 组为IBD卵黄囊抗体治疗组 , 组为对照组。对 3组 SPF鸡同时接种 IBDV强毒 0 .2 ml/羽。待全部出现IBD临床症状后 , 组鸡口服抗 IBD中药制剂 2 ml/羽 , 组... 将 6 0羽 32日龄 SPF鸡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0羽 , 组为抗 IBD中药制剂治疗组 , 组为IBD卵黄囊抗体治疗组 , 组为对照组。对 3组 SPF鸡同时接种 IBDV强毒 0 .2 ml/羽。待全部出现IBD临床症状后 , 组鸡口服抗 IBD中药制剂 2 ml/羽 , 组鸡肌肉注射 IBD卵黄囊抗体 1ml/羽(抗体效价 1:12 8) , 组鸡肌肉注射生理盐水 1ml/羽。观察鸡的病情变化、死亡情况和病理变化。结果表明 , 组治愈率为 90 % (18/ 2 0 ) , 组治愈率为 75% (15/ 2 0 ) , 组仅存活 2 0 % (4 / 2 0 ) , 组比 组治愈率高 15% , 组比 组死亡率低 70 %。然后选择 IBD多发的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 IBD病鸡7759例 ,治愈 76 6 2例 ,治愈率为 98.7% ,说明抗 IBD中药制剂治疗 IBD有很好的疗效。同时对鸡的法氏囊、心、肝、脾、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剂 传染性法氏囊 疗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综合防治 被引量:2
19
作者 范正磊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3期183-183,共1页
传染性法氏囊病目前在养鸡的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也是我国近几年来严重威胁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详细介绍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搞好环境卫生,提高种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合理选择使用疫... 传染性法氏囊病目前在养鸡的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也是我国近几年来严重威胁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详细介绍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搞好环境卫生,提高种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合理选择使用疫苗和加强饲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强毒株(vvIBDV)VP_2高变区的替换
20
作者 苗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500-502,共3页
采用双融合PCR(doublefusionPCR)的方法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IBDV)的强毒株的VP2 片段替换为疫苗株的相应片段以获得重组的病毒粒子。首先将被替换片段两侧的片段从强毒株的载体上扩增下来 ,并将目的片段从疫苗株序列的载体上扩增下... 采用双融合PCR(doublefusionPCR)的方法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IBDV)的强毒株的VP2 片段替换为疫苗株的相应片段以获得重组的病毒粒子。首先将被替换片段两侧的片段从强毒株的载体上扩增下来 ,并将目的片段从疫苗株序列的载体上扩增下来。然后用融合PCR的方法将目的片段与其上游片段融合起来 ,回收产物并将其与下游片段融合起来 ,最终得到了替换后的新序列。双融合PCR提供了一种快速、精确和不受酶切位点限制的片段替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传染性腔上囊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内切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