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犬传染性气管炎支气管炎的诊治
1
作者 杨晓东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1年第4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传染性气管炎支气管炎 症状 病理剖检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湿利肺消毒散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探究
2
作者 杨帆 周俊 +4 位作者 李绮婷 林巧儿 梁维佳 蔡仕楷 覃丽梅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1-490,共10页
[目的]探究复方中药制剂除湿利肺消毒散(简称XDS)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人工感染试验鸡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25枚9日龄SPF鸡胚随机分为5组,经尿囊腔分别接种不同剂量的XDS(1.33、0.665、0.332、0.166、0 g/0.1 mL)与IBV病毒... [目的]探究复方中药制剂除湿利肺消毒散(简称XDS)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人工感染试验鸡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25枚9日龄SPF鸡胚随机分为5组,经尿囊腔分别接种不同剂量的XDS(1.33、0.665、0.332、0.166、0 g/0.1 mL)与IBV病毒液(10~3 EID_(50))混合液,对照组使用无菌PBS代替XDS。37℃孵育36 h,收集尿囊液用于病毒定量。将60只试验鸡随机分为预防组、治疗组、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前3组试验鸡在15日龄通过滴鼻点眼接种0.1 mL 10~5 EID_(50)/0.1 mL的IBV(gx2021/12-z株),对照组以相同的方式接种同体积无菌PBS。预防组鸡自12日龄通过饮水以含XDS生药量2.66 g/(d·只)给药3 d,治疗组鸡自感染后1 d以相同途径和剂量给药5 d,对照组和模型组鸡不给药。试验期间监测试验鸡死亡率、体重增长情况及临床症状,并在感染后3、7、14 d采集各组鸡肾脏及气管组织,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组织后,用于病理组织学观察,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鸡气管中免疫相关基因(Toll样受体7(TLR7)、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α-干扰素(IFN-α)和IFN-β)、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IL-8)的表达水平及气管和肾脏的病毒载量。[结果]给药浓度0.332、0.665和1.33 g/0.1 mL组鸡胚尿囊液病毒载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病毒载量随给药剂量增大而降低。预防组和治疗组鸡全部存活,而模型组鸡死亡率为20%。在临床症状方面,与模型组相比,预防组及治疗组中XDS可有效缓解IBV感染导致鸡的气管啰音、张口呼吸等临床症状;在感染后14 d,模型组鸡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各组鸡体重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HE染色结果显示,IBV感染后7 d模型组鸡气管纤毛上皮细胞脱落、坏死,而治疗组鸡气管黏膜层完整性较好;IBV感染后14 d模型组鸡肾小管结构破坏,而治疗组鸡肾脏未见明显病理改变,预防组气管及肾脏损伤程度介于模型组和治疗组之间。在病毒载量方面,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预防组鸡气管及肾脏的病毒载量在感染后3和14 d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鸡气管及肾脏的病毒载量在观察期内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预防组和治疗组鸡气管免疫相关基因TLR7、IFN-α表达水平在感染后3 d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IBV感染后7 d,预防组鸡气管TLR7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鸡气管基因TLR7、IRF7、IFN-α、IFN-β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在IBV感染后3和7 d预防组和治疗组鸡气管TNF-α、IL-1β、IL-6、IL-12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除湿利肺消毒散可有效缓解IBV感染鸡的临床症状,促进鸡体重增长,降低感染鸡气管及肾脏病毒载量并减轻组织病理损伤,维持鸡体内的免疫稳态,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除湿利肺消毒散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综合防控
3
作者 吕丹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1期105-106,共2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养鸡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详细介绍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的特点,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养鸡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详细介绍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的特点,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疫苗接种、生物安全措施等,旨在为养鸡业者提供有效的防控参考,减少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养鸡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诊断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方法
4
作者 徐畅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3期105-106,共2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对我国鸡养殖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该病不仅引发鸡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而且显著影响鸡的生长性能和产蛋质量,导致养殖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预防策略以...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对我国鸡养殖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该病不仅引发鸡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而且显著影响鸡的生长性能和产蛋质量,导致养殖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预防策略以及治疗措施进行了系统性阐述,旨在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协助养殖从业者更有效地识别和管理疾病,确保鸡的健康生长,进而提升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ERA-LFD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5
作者 郭衍冰 侯绪森 +8 位作者 孙兴忠 王军富 王改丽 郝良玉 董航 王雪磊 刘杰 王楠 曹利利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5,共7页
为建立可视化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酶促恒温扩增-侧向流动试纸(ERA-LFD)方法,根据IBRV gB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并筛选最佳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IBRV ERA-LFD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合性进行评估。... 为建立可视化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酶促恒温扩增-侧向流动试纸(ERA-LFD)方法,根据IBRV gB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并筛选最佳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IBRV ERA-LFD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合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冠状病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弓形虫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建立方法最低检出IBRV阳性质粒的量为1.63×10^(1) copies/μL,比PCR方法高100倍,敏感性高;对相同样品进行批间和批内检测,结果均一致,重复性好;ERA-LFD与PCR方法检出的符合率为96%,且测序证实ERA-LFD检测结果无误。IBRV ERA-LFD的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为2.08%,与PCR方法的结果相一致,说明IBRV ERA-LFD方法适于临床样品检测,为IBRV的临床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气管炎病毒 酶促恒温扩增 侧向流动试纸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组织和细胞嗜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淑芸 李通 +6 位作者 方和俊 叶彩燕 黄毅 尹皑 崔敏 夏静 黄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8-93,共6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IB)可导致鸡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的组织病变,不同IBV毒株的组织嗜性及相应细胞嗜性存在差异。病毒基因组上关键基因或位点通过影响病毒复制周期完整性决定组织嗜...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IB)可导致鸡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的组织病变,不同IBV毒株的组织嗜性及相应细胞嗜性存在差异。病毒基因组上关键基因或位点通过影响病毒复制周期完整性决定组织嗜性或宿主嗜性,位于IBV S1和S2亚基上的单个或多个位点均能决定其组织嗜性和细胞嗜性,但需要进一步探究这些关键位点改变病毒与宿主互作过程的机制;其他基因对IBV组织和细胞嗜性的影响亟待研究。论文就近年来影响IBV组织和细胞嗜性差异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IBV致病机制、重组疫苗、抗病毒药物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亚基 S2亚基 组织嗜性 细胞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7
作者 袁辉 刘丹 +8 位作者 刘敏 吴琼 李凌丹 宾晨 李伟 李国攀 陈红心 周启立 熊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3,共7页
荆州某鸡场出现了疑似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感染,为确定该病病因,用PCR初步检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为阳性;将阳性病料经处理后接种于SPF鸡胚绒毛尿囊膜,传至5代,收集出现痘斑和增厚的绒毛尿囊膜及尿囊液,对其进行PCR检测、病毒... 荆州某鸡场出现了疑似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感染,为确定该病病因,用PCR初步检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为阳性;将阳性病料经处理后接种于SPF鸡胚绒毛尿囊膜,传至5代,收集出现痘斑和增厚的绒毛尿囊膜及尿囊液,对其进行PCR检测、病毒滴度测定及动物回归试验。确定分离到1株ILTV毒株,命名为JZCD202302株。参照GenBank公布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WG株设计了gB、gC、gD、gE、gK、TK基因特异性引物,用MEGA6.0软件绘制了遗传进化树。gB-gC-gD-gE-gK-TK串联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与澳大利亚疫苗相关野外重组流行毒株7b、ACC78、CL9和实验室疫苗重组株ILTV.157/19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气管炎病毒 分离鉴定 进化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中药的筛选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俊贤 任涛 +3 位作者 杨剑 郭杨 文安林 欧德渊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1-1249,共9页
【目的】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进行抗病毒中药的筛选,并验证其治疗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鸡胚培养法,通过预防和治疗2个角度对24味单一中药、6种市售复方中药进行抗IBV的有效... 【目的】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进行抗病毒中药的筛选,并验证其治疗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鸡胚培养法,通过预防和治疗2个角度对24味单一中药、6种市售复方中药进行抗IBV的有效成分或方剂筛选试验,即在SPF鸡胚中先注射中药2 h后再接种病毒和先接种病毒2 h后再注射中药。使用SPSS 20.0软件对鸡胚重量进行方差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辅助判定治疗效果。【结果】对鸡胚净重进行方差分析显示,桔梗组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预防和治疗均有效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鸡胚尿囊液病毒滴度结果显示,桔梗、鱼腥草、宣肺败毒方、绞股蓝、蒲公英、甘草对IBV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桔梗抑制效果最佳。【结论】桔梗对IBV有显著的预防及抑制效果,结果为深入研究桔梗作用机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鸡胚 中药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优势流行毒株全基因组分析及其致病性 被引量:1
9
作者 熊挺 何献铭 +6 位作者 赵希雅 庄婷婷 黄美珍 梁世金 余传照 梁雪静 陈瑞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09-2122,共14页
为调查研究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流行及优势毒株致病特性,本研究对实验室分离的IBV毒株进行了遗传演化研究和致病性研究,旨在了解我国当下IBV流行毒株基因型、生物学特性以及为新疫苗的研制提供借鉴参考。首先对56株IBV分离毒株S... 为调查研究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流行及优势毒株致病特性,本研究对实验室分离的IBV毒株进行了遗传演化研究和致病性研究,旨在了解我国当下IBV流行毒株基因型、生物学特性以及为新疫苗的研制提供借鉴参考。首先对56株IBV分离毒株S1全长核苷酸序列进行遗传演化分析,从中挑选了MH20、KC和JS96 3株优势基因型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然后选取毒力较强的JS96毒株进行了SPF鸡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GI-19是我国主要流行毒株,占比约53.57%,同时变异毒不断涌现,GVI(新基因型)明显的流行增多。3株优势基因型分离毒株的全长基因组与QX-like毒株相似性最高,达到97%以上,但与国内外疫苗株、经典毒株的相似性低,仅为77%左右。抗原表位分析同样表明了分离株与疫苗毒株、经典毒株的B细胞抗原表位数量和序列都存在差异。3株分离毒株均可导致SPF鸡胚矮化和致死,其中JS96对1日龄SPF鸡的致病率高于15日龄SPF鸡,1日龄SPF鸡100%死亡率,15日龄SPF鸡出现生长显著迟缓和个别鸡症状明显,发病鸡剖检均可见“花斑肾”。本研究表明,QX-like基因型IBV毒株是现下IBV的主要流行毒株,对低日龄鸡致病性强,易发生基因重组,与疫苗毒株、经典毒株S蛋白相似性低,适配性较差,急需选择合适疫苗及研发新型疫苗,才能控制当下IBV疫病流行,减少养禽业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基因测序 演化与相似性分析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E和gB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0
作者 王慧荣 刘艺 +4 位作者 刘文俊 杨丽华 董春光 韩文儒 武守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79,共6页
为了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根据IBRV gE和gB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构建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经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了IBRV gE和gB基因的SYBR GreenⅡ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以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 为了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根据IBRV gE和gB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构建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经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了IBRV gE和gB基因的SYBR GreenⅡ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以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重组质粒标准品pUC57-gE、pUC57-gB,结果显示浓度在10^(8)~10^(4)拷贝/μL时与Ct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7、0.996;该方法对重组质粒标准品pUC57-gE、pUC57-gB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4.74×10^(2)拷贝/μL、2.60×10^(2)拷贝/μL,敏感性较高;利用该方法检测IB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伪狂犬病病毒(PRV)、牛冠状病毒(BCoV)、巴氏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只有IBRV检测为阳性,说明该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5%,稳定性高。利用该方法和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分别对58份牛鼻拭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符合率达98.3%。该方法具有强稳定性和高敏感性的特点,能为IBRV的检测和鉴别IBRV野毒株与gE基因缺失苗株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气管炎病毒 荧光定量PCR gB和gE基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方合用分期论治儿童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11
作者 孟欣 张晓敏 韩雪 《国医论坛》 2025年第2期8-11,共4页
文章总结韩雪教授合用经方分期论治儿童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PIBO)的经验,认为肾阳虚为PIBO的发病根本,贯穿病程始终,因病机复杂,故多合用经方治疗。其常用经方为射干麻黄汤、麻黄细辛附子汤、肾气丸、桂枝汤、桂枝茯苓丸。临证时当... 文章总结韩雪教授合用经方分期论治儿童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PIBO)的经验,认为肾阳虚为PIBO的发病根本,贯穿病程始终,因病机复杂,故多合用经方治疗。其常用经方为射干麻黄汤、麻黄细辛附子汤、肾气丸、桂枝汤、桂枝茯苓丸。临证时当分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论治,依据病情分期及病机变化灵活合用上方并随症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儿童 分期论治 经方实验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12
作者 封莹洁 孟鸽 +8 位作者 李沈童 王阳 尚佳静 罗娟 于晓慧 蒋文明 刘华雷 范春艳 李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2期83-88,共6页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侵害不同年龄和品种的鸡,给家禽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建立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非常重要。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IB诊断方法变得更加灵敏、...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侵害不同年龄和品种的鸡,给家禽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建立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非常重要。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IB诊断方法变得更加灵敏、特异、简单和适合大规模筛查。目前已开发出多种诊断方法,涉及病毒分离鉴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常规方法,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等分子学方法。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荧光定量PCR的优势在于检测微量病毒RNA,具有更高的灵敏度,LAMP、重组酶辅助扩增(RAA)等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测,蛋白质微阵列方法可同时检测多种蛋白质。目前的诊断方法还无法全部满足简便、准确、灵敏和经济实用等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结合试验条件、操作经验等,采取最适宜的诊断方法,或者多种诊断方法联合应用。本文通过综述IB的病原学、病理学、血清学、分子学等诊断方法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病原学诊断 病理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 分子生物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精油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人工感染雏鸡的防治效果
13
作者 林家杰 林子学 +6 位作者 王立佳 王国威 黄燕萍 张愉 张桃妮 晋英浩 磨美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05-4619,共15页
旨在探讨植物精油(商品名:舒柠500)对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人工感染雏鸡的防治效果。将260羽1日龄健康非免疫雏鸡分成空白组、模型对照组(A、B、C)、预防组(A、B、C)、治疗组(A、B、C)和阳性药物组(A、B、C)共13组,每组20只。除空... 旨在探讨植物精油(商品名:舒柠500)对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人工感染雏鸡的防治效果。将260羽1日龄健康非免疫雏鸡分成空白组、模型对照组(A、B、C)、预防组(A、B、C)、治疗组(A、B、C)和阳性药物组(A、B、C)共13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A组雏鸡均在8日龄单感染IBV毒株GX-QZ20181028(LX4型),各B组雏鸡均在8日龄单感染IBV毒株GX-NN20200723(Taiwan型),各C组雏鸡均在8日龄共感染IBV毒株GX-QZ20181028(LX4型)和GX-NN20200723(Taiwan型)。预防组在3日龄(感染前5 d)饮水给药(植物精油,1 mL·L^(-1)水);治疗组(植物精油1 mL·L^(-1)水)和阳性药物组(双黄连口服液,0.7 mL·L^(-1)水)均在感染后半数以上的雏鸡表现临床症状时给药治疗,连续给药5 d。在雏鸡8、9、13、14、15、16、17、18、19、20日龄时,评定临床症状计分与疗效;在雏鸡19、22日龄时,观察病理组织学病变、测定免疫器官指数并检测气管和肾脏病毒载量;在雏鸡8、9、15、17、19、22日龄时,对IBV特异性抗体和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和IL-6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预防组A、B和C的保护率分别为75.00%、85.00%和70.00%;治疗组A、B、C的有效率分别为92.31%、78.57%、77.78%。模型对照组雏鸡可见大量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纤毛减少或消失,并发生变性坏死,肾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其余组均无明显病变。预防组、治疗组和阳性药物组气管和肾组织病毒载量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模型对照组胸腺与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17日龄(给药后第5天),预防组、治疗组、阳性药物组抗体水平上升,至22日龄(停药后第5天),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13至22日龄(给药前至停药后第5天),模型对照组的IL-4、IFN-γ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但IL-6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植物精油对IBV单感染和共感染雏鸡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防治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病毒复制、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和抗体生成、调节细胞因子来实现。本研究为禽传染性支气管炎(IB)防治提供新思路,也为其它动物冠状病毒病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精油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重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序列分析
14
作者 李峰 谢宾 张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58-3969,共12页
【目的】了解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的遗传变异情况。【方法】采集山东地区部分养殖场中疑似IBV感染鸡病料组织,接种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利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鉴定,并基于全基因组序... 【目的】了解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的遗传变异情况。【方法】采集山东地区部分养殖场中疑似IBV感染鸡病料组织,接种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利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鉴定,并基于全基因组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和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结果】感染鸡剖检可见气管环出血,管腔内有黄色或黑黄色栓塞物等。从病料中共分离获得2株IBV,分别命名为SDJN和SDLY。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SDJN和SDLY与GⅠ-19基因型参考毒株相似性较高,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6.0%~97.3%,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4.9%~100%。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株IBV分离株与其他毒株相比存在多个氨基酸变异位点。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株SDJN和SDLY与IBV GⅠ-19基因型参考毒株位于同一分支。重组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SDJN和SDLY为多种基因型毒株的重组毒株,均以ck/CH/LDL/091022株为主要亲本毒株。【结论】本研究从山东地区分离得到2株IBV,2株分离株与GⅠ-19基因型毒株密切相关,是一种新型重组IBV毒株。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IBV流行与进化及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分离 鉴定 全基因组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阳 尚佳静 +5 位作者 唐涛 封莹洁 孟鸽 刘华雷 梁立滨 李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1期92-99,共8页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和致死性禽传染病,主要侵害禽类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呈世界性分布。IBV拥有众多的基...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和致死性禽传染病,主要侵害禽类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呈世界性分布。IBV拥有众多的基因型和血清型且容易发生变异,但其具体分型方法还没有明确的国际规定,常见的有基因分型、血清学分型和临床分型方法。IB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常用诊断方法有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单一的诊断方法难以满足快速、灵敏、特异、经济和实用等诸多检测要求。疫苗接种是目前防控IB的主要措施,所用疫苗主要有弱毒活疫苗、灭活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亚单位疫苗和核酸疫苗,但这些商品化疫苗仍无法对鸡群提供足够的免疫保护,需要加紧研发新型疫苗。本文对IB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诊断技术和疫苗等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临床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病原学 基因型 诊断方法 疫苗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学调查与防治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学娟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5期52-53,共2页
随着蛋鸡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疾病日渐频发,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类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对蛋鸡生产性能造成显著负面影响,严重降低养鸡业经济效益。该疾病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该病毒种类繁多、易变异且能通过多种途... 随着蛋鸡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疾病日渐频发,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类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对蛋鸡生产性能造成显著负面影响,严重降低养鸡业经济效益。该疾病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该病毒种类繁多、易变异且能通过多种途径传播。感染后蛋鸡出现呼吸困难、产蛋率下降等多种临床症状。本文通过对该病的病原学、临床症状和诊断进行调查,并提出防控策略,旨在为养鸡业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控方案,以减轻该病对养鸡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传染性支气管炎 病原学调查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俊姣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11期90-91,共2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禽类疾病。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最常见、危害最大的禽类疫病之一。目前对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无特效药,主要通过疫苗免疫进行防控,一旦暴发会对养鸡业产生很大危...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禽类疾病。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最常见、危害最大的禽类疫病之一。目前对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无特效药,主要通过疫苗免疫进行防控,一旦暴发会对养鸡业产生很大危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措施等,以期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静 《北方牧业》 2024年第3期23-23,共1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主要影响禽类。该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该疾病首次在1925年被描述,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近年来,随着家禽业的快速发展,鸡群密度的增加和人类对家禽产品的需求增长,...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主要影响禽类。该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该疾病首次在1925年被描述,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近年来,随着家禽业的快速发展,鸡群密度的增加和人类对家禽产品的需求增长,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暴发频率也呈上升趋势,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喷嚏和鼻腔排泄物;感染的鸡会出现采食减少、减重、产蛋率下降等症状。尽管存在多种疫苗和防控措施,但由于病毒变异的快速性和复杂的流行病学特点,使得预防和控制变得困难。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当前流行现状,以及探讨有效的防控策略,以期为家禽业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降低经济损失并确保家禽产品的安全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冠状病毒科 鸡群密度 家禽业 病毒变异 呼吸困难 流行现状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壮雄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10期88-90,共3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属于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鸡患病后表现出打喷嚏、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严重影响鸡的正常生长,降低养鸡业经济效益。基于此,在了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特征、临床症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此病症的诊断、治疗及预...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属于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鸡患病后表现出打喷嚏、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严重影响鸡的正常生长,降低养鸡业经济效益。基于此,在了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特征、临床症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此病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以期给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病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化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张莹 冯爽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观察优质化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4年7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6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行优质化护理... 目的:观察优质化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4年7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6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行优质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VC、FEV1、FVC、FEV1/FVC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评分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化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支气管炎 优质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