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四时期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二阵地——《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与意义 |
王宪明
杨琥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8
|
|
|
2
|
遮蔽与祛魅——瞿秋白传播马克思主义之双重话语现象探究 |
金蕾蕾
董贵成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3
|
论中国共产党人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局限——以陈独秀为例 |
申海龙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4
|
早期向国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报刊 |
李润波
|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5
|
先驱者的印记:李达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色 |
罗海滢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6
|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王右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程与实践 |
冯兵
何志明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
7
|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策略及启示 |
张红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
8
|
从工业社会到平台世界:论马克思主义传播学的理论进展 |
胡翼青
余晓敏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9
|
“和制汉语”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 |
史桂芳
王庆林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新发展和新思路——评《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 |
王伟
马雁琳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1
|
“经济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与五四后的儿童公育讨论 |
刘庆霖
|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每周评论》为中心的考察 |
龙国存
刘维荣
|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3
|
“凝聚组织”与“知识武器”: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功能表征 |
田森杰
|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4
|
中间地带的马克思主义传播——1917—1937年北京高校报刊史研究 |
林绪武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5
|
《建设》杂志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其评价 |
周东娜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6
|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评《互联网技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基于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研究》 |
苏文彪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7
|
赵必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 |
曾长秋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
18
|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问题——评《新媒体生态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研究》 |
谭幸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9
|
论五四时期的“主义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影响 |
王磊
王跃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3
|
|
|
20
|
马克思主义传播学: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破题求解 |
徐艳玲
李建柱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