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五四时期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二阵地——《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与意义 被引量: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新青年》是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之一,而复刊后的《晨报》,特别是改良以后的《晨报副刊》则是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二阵地。李大钊在《晨报》所担当的是一个组织者、协调者的角色,正是通过他的杰出工作,《晨报》从1918年12月1日复刊第一天开始,特别是从次年2月7日开始,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组织、有系统传播的最重要的阵地之一,其作用与《新青年》相比,可以说毫不逊色。在李大钊的指导和帮助下,复刊以后的《晨报》紧密配合《新青年》,在《晨报副刊》开始有组织、有系统地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文章。正是在《新青年》和《晨报副刊》的带动下,《民国日报》、《时事新报》和稍后的《京报》等迅速跟进,先后辟出专栏专刊,宣传马克思主义。日本学者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一书提出的"五四时期指导《晨报副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不是李大钊而是陈溥贤"的观点,不符合历史事实。
作者 王宪明 杨琥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0-127,共8页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作者简介 王宪明,山东昌乐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琥.甘肃通渭人,北京大学校史馆副教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 1《发刊词》.《晨报》,1918年12月1日,第2版.
  • 2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第6-22页.
  • 3方汉奇.《十月革命在中国报刊上的反映》,收入《方汉奇文集》,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14~333页.
  • 4《异哉日本之排华言论》(1919年2月16日).
  • 5《日本之普通选举》(1919年2月23日).
  • 6石川祯浩.《日本之新潮流》.《晨报》(1919年3月20日).
  • 7杨琥.《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与(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的编辑与出版》(待刊).
  • 8辛木.《矛盾》,《晨报》1919年3月13日第3版“时评”.
  • 9杨琥.《每周评论》等报刊若干撰稿人笔名素解[J].历史研究,2009(3):171-180. 被引量:11
  • 10《黎明运动之第一声》(1919年2月14日).

二级参考文献82

共引文献44

同被引文献335

引证文献18

二级引证文献4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