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传播空间命运共同体:中国体育跨文化传播的空间伦理诉求及应然逻辑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翔 鲍海波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8-206,共9页
体育承载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神圣使命。然而,在体育全球化与媒介化的大趋势下,西方体育强国凭借其强大的资本和媒介优势基本垄断了体育国际话语权,挤压了中国等非西方国家体育文化传播空间。因此,构建“传播空间命运共同体”,争取... 体育承载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神圣使命。然而,在体育全球化与媒介化的大趋势下,西方体育强国凭借其强大的资本和媒介优势基本垄断了体育国际话语权,挤压了中国等非西方国家体育文化传播空间。因此,构建“传播空间命运共同体”,争取一个公平正义的全球传播环境,成为中国推动全球传播空间治理的伦理诉求。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体育跨文化传播的应然逻辑在于形成一系列良性互动关系,即处理好体育文化“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建构自我话语权与尊重他者话语权的关系、价值逻辑与情感逻辑的关系,促进各国民族国家体育文化和谐共生、美美与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体育 跨文化传播 伦理诉求 传播空间命运共同体 应然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传播空间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 被引量:70
2
作者 滕朋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48,49-50,共2页
社会治理框架下,县级融媒体传播要承载县域社会治理转型和社会治理能力提升,这既是媒介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回应,也是县级融媒体建设顶层设计的应有之意。县域覆盖下的城乡交错以及新媒体传播的不断下沉,让县域的新媒体传播网络和信息消费... 社会治理框架下,县级融媒体传播要承载县域社会治理转型和社会治理能力提升,这既是媒介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回应,也是县级融媒体建设顶层设计的应有之意。县域覆盖下的城乡交错以及新媒体传播的不断下沉,让县域的新媒体传播网络和信息消费习惯都日益固化。县级融媒体建设不能固守"传者本位",追逐技术和平台,立足思维转换,结合传播空间特征,重新定位县域融合传播的形态才是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 社会治理 传播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初年的“社会科学”传播空间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明辉 刘宗灵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3-128,共6页
作为一门贴着"西学"标签进入中国的"社会科学",在民国初年主要通过学校与报刊这两种文化基层建制向普通知识青年进行传播。马克思派社会科学在青年学子中影响很大,相关"社会科学"知识得以以丰富的面貌呈... 作为一门贴着"西学"标签进入中国的"社会科学",在民国初年主要通过学校与报刊这两种文化基层建制向普通知识青年进行传播。马克思派社会科学在青年学子中影响很大,相关"社会科学"知识得以以丰富的面貌呈现于青年学子面前。在这些"文化空间"中传播的知识话语普遍存在着竞争与互动关系,呈现出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游移于纯粹学理与政治动员之间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初年 社会科学 知识传播空间 教育空间 报刊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传播的多视图三维重建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锡英 孙守东 +1 位作者 于海浩 边继龙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3-302,共10页
针对多视图三维重建任务中点云完整性欠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传播的多视图深度估计网络(SPMVSNet)。引入空间传播思想用于复杂条件下的稠密点云重建,并分别设计基于空间传播的混合深度假设策略和空间感知优化模块。混合深度假设策... 针对多视图三维重建任务中点云完整性欠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传播的多视图深度估计网络(SPMVSNet)。引入空间传播思想用于复杂条件下的稠密点云重建,并分别设计基于空间传播的混合深度假设策略和空间感知优化模块。混合深度假设策略采用由粗糙到精细的深度推理方式,将深度估计视为多标签分类任务,对正则化概率体执行交叉熵损失以约束代价体,从而避免回归方法过拟合和收敛速度过慢的问题。空间感知优化模块从包含高级语义特征表示的特征图中获得引导,在进行置信度检查后采用卷积空间传播网络,通过构建亲和矩阵来细化最终的深度图。同时,为解决大多数方法存在的对不满足多视图一致性的不可靠区域重建质量较低的问题,进一步结合注意力机制设计具有样本自适应能力的动态特征提取网络,用于增强模型的局部感知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DTU数据集上,SP-MVSNet的重建完整性相比于CVP-MVSNet提升32.8%,整体质量提升11.4%。在Tanks and Temples基准和Blended MVS数据集上,SP-MVSNet的表现也优于大多数已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三维重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觉 空间传播 稠密点云重建 注意力机制 深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声全息方法研究汽车噪声空间传播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殿阁 郑四发 +2 位作者 郑凯 连小珉 蒋孝煜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148-1150,共3页
介绍了一种可用于噪声分析研究的声全息技术。从场论及基尔霍夫衍射出发推导了声全息的基本重建公式 ,利用实验对公式进行了验证 ,并利用声全息分析方法对一辆汽车进行了噪声分析。结果显示声全息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识别汽车表面的噪声... 介绍了一种可用于噪声分析研究的声全息技术。从场论及基尔霍夫衍射出发推导了声全息的基本重建公式 ,利用实验对公式进行了验证 ,并利用声全息分析方法对一辆汽车进行了噪声分析。结果显示声全息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识别汽车表面的噪声源 ,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反映噪声的空间传播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全息 噪声空间传播 噪声识别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传草本植物种子空间传播新模型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玲玲 林振山 何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4643-4651,共9页
种子阶段产生的时空格局对植物种群迁移十分关键,在植物种群动态、外来种入侵、保护生物学领域有重要意义。大多数种子从母株处传播距离较短,少数种子可以进行长距离传播。近30多年对种子传播的大量研究集中在近距离传播,这与目前的技... 种子阶段产生的时空格局对植物种群迁移十分关键,在植物种群动态、外来种入侵、保护生物学领域有重要意义。大多数种子从母株处传播距离较短,少数种子可以进行长距离传播。近30多年对种子传播的大量研究集中在近距离传播,这与目前的技术很难直接跟踪长距离传播的种子有关,尤其是草本植物种子传播数据极难获取。在现实条件约束下,利用模型模拟种子传播显示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尚未形成种子密度随距离变化的统一性函数或分布曲线,我国更是鲜见此方面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风传草本植物种子的空间传播模型,即准麦克斯韦空间分布模型,将种子长、中、短距离的传播归纳于统一的模型之中;实现无风或有风时,任意方向及区域的种子传播模拟,并且利用前人已有的实验或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适应性分析,旨在推动此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探索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种子 空间传播 距离 准麦克斯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转向视角下的城市传播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刘娜 张露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8-53,65,共7页
20世纪下半期,人文社会科学出现"空间转向"(spatial turn)思潮,考察多维度、复杂结构的空间为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带来的多重可能性。近年来,传播学界开始关注容易被主流传播学忽视的实体介质,如从对虚拟大众媒介的研究转向了实... 20世纪下半期,人文社会科学出现"空间转向"(spatial turn)思潮,考察多维度、复杂结构的空间为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带来的多重可能性。近年来,传播学界开始关注容易被主流传播学忽视的实体介质,如从对虚拟大众媒介的研究转向了实体空间。空间转向介入传播学催生了"空间传播",产生了新的传播学范式:城市空间成为与大众媒介相互嵌入的传播中介。"空间传播"的理论建构为城市传播学提供了从实体介质考察城市传播的新向度。全球化、新技术浪潮下的今天,空间传播与虚拟媒介相互嵌入,共同建构城市品牌,并传播城市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转向 空间传播 城市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文化空间传播类型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史兵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8,共4页
体育文化的空间传播是体育地理学的重要内容。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例证法等研究方法,以文化的空间传播类型为主要理论依据,深入探讨了体育文化的空间传播类型,旨在丰富、充实体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表明:体育文化膨胀... 体育文化的空间传播是体育地理学的重要内容。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例证法等研究方法,以文化的空间传播类型为主要理论依据,深入探讨了体育文化的空间传播类型,旨在丰富、充实体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表明:体育文化膨胀型传播中包括传染型传播、等级型传播和刺激型三类;体育文化的迁移型转播包括占据型、蔓延型传播、墨渍型传播和变异型传播四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化 空间传播类型 体育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株定向栽培模式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空间传播的影响
9
作者 李金堂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6-139,共4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调查研究了双株定向栽培模式、常规栽培模式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ijin]空间传播规律的差异。结果表明:2种栽培模式下病害均为中心式传播,空间传播模型用幂指数模型(X=a×D-b)拟合较...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调查研究了双株定向栽培模式、常规栽培模式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ijin]空间传播规律的差异。结果表明:2种栽培模式下病害均为中心式传播,空间传播模型用幂指数模型(X=a×D-b)拟合较好。双株定向的a系数(传播发病后菌源中心处的子代病情)显著高于常规栽培,而b系数(传播梯度)则一般显著低于常规栽培,说明双株定向栽培模式有利于弯孢菌叶斑病的发生和传播,传播距离较常规栽培模式为远。根据田间小气候数据推断,上述差异可能是由2种栽培模式下风速、温度、相对湿度等田间小气候因素不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双株定向 空间传播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广告设计与传播效果分析
10
作者 王禾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22-I0023,共2页
地铁作为一个空间密闭性较强的公共交通工具,具有人员密集度高、流动性强的特征,具备传播空间范围广、传播有效率高等优势。地铁空间的密闭性、强制性、连续性等独特的环境,为信息的有效扩散提供了优质条件。由此,地铁的广告投放受到越... 地铁作为一个空间密闭性较强的公共交通工具,具有人员密集度高、流动性强的特征,具备传播空间范围广、传播有效率高等优势。地铁空间的密闭性、强制性、连续性等独特的环境,为信息的有效扩散提供了优质条件。由此,地铁的广告投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优质媒介,广告主们利用地铁潜力巨大的媒介价值纷纷展开头脑风暴。本文对不同的地铁广告设计与其传播效果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充分发挥优势,实现品牌宣传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工具 地铁广告 头脑风暴 地铁空间 传播空间 密闭性 广告投放 密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卷积空间传播网络的单目图像深度估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安旭 黎向锋 +3 位作者 刘晋川 王建明 赵康 左敦稳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78-85,共8页
单目图像深度估计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卷积空间传播网络(CSPN)是现阶段最先进的单目图像深度估计方法之一。针对CSPN在预测密集深度图时存在部分物体结构变形和物体间边缘模糊不清的边界混合问题,分别从网络结构与损失函... 单目图像深度估计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卷积空间传播网络(CSPN)是现阶段最先进的单目图像深度估计方法之一。针对CSPN在预测密集深度图时存在部分物体结构变形和物体间边缘模糊不清的边界混合问题,分别从网络结构与损失函数两部分进行了改进。对输入稀疏深度图进行了3次不同尺寸下采样,并将其加入到U-Net模块相应的编码过程和跳跃连接部分,以使其能够更精确地捕捉不同尺度的物体结构。并使用深度误差对数、深度信息梯度及表面法线这3种损失函数加权组合形成的改进损失函数来替换原始损失函数。在NYU-Depth-V2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卷积空间传播网络(ICSPN)与CSPN相比,其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了17.23%,平均相对误差REL降低了28.07%。ICSPN充分利用了输入稀疏深度图,减小了预测密集深度图中物体结构的变形,同时采用带有梯度损失的损失函数对训练过程进行监督,降低了物体边缘位置误差,减少了边界混合问题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估计 单目视觉 深度学习 卷积空间传播网络 梯度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空间传播和RCS模型研究RFID装置最大识别距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卓凡 沙斐 陈嵩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6年第2期115-120,共6页
通过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和雷达散射横截面(RCS)模型,研究了反向散射射频识别(RFID)装置的最大识别距离。用高频电磁场仿真软件FEKO对折叠偶极子标签天线进行了建模仿真,得到天线的远场辐射方向图、输入阻抗以及在不同负载情况下天线的单站... 通过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和雷达散射横截面(RCS)模型,研究了反向散射射频识别(RFID)装置的最大识别距离。用高频电磁场仿真软件FEKO对折叠偶极子标签天线进行了建模仿真,得到天线的远场辐射方向图、输入阻抗以及在不同负载情况下天线的单站RCS值。经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由两个电波传播模型分别得出RFID装置可能的最大识别距离。最后比较了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较小的距离即为该反向散射RFID装置的最大识别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RCS模型 识别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衍射涡旋电磁波自由空间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欣 王翔 +1 位作者 刘默然 周晨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2期1-5,共5页
传统拉盖尔⁃高斯模式涡旋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涡旋波束会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发散,这不仅会导致涡旋波束能量密度的下降,同时也会影响接收端涡旋模态的求解,从而给涡旋电磁波的应用带来困难。文中研究非衍射涡旋电磁波自由空间传... 传统拉盖尔⁃高斯模式涡旋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涡旋波束会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发散,这不仅会导致涡旋波束能量密度的下降,同时也会影响接收端涡旋模态的求解,从而给涡旋电磁波的应用带来困难。文中研究非衍射涡旋电磁波自由空间传播特性,通过对贝塞尔⁃高斯和超几何⁃高斯两种典型非衍射型涡旋电磁波的理论分析,仿真计算这两种涡旋电磁波的空间幅度分布和空间相位分布,并与传统拉盖尔⁃高斯模式涡旋电磁波空间传播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模态下非衍射涡旋电磁波在远距离自由空间传播的聚束性更好,其在涡旋电磁波空间环境传播工程应用中具有很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衍射涡旋电磁波 空间传播 电磁波传播 理论分析 HyGG波束 仿真计算 空间环境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单点电晕放电可听噪声纯音分量空间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明祥 郭志彬 +1 位作者 潘立志 李学宝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3-71,共9页
由于交流电压周期性变化,交流电晕放电产生的可听噪声具有显著的纯音分量。为了获得交流电晕放电产生的可听噪声的纯音分量的空间传播特性,在实验室搭建了交流单点电晕放电可听噪声空间传播特性实验平台,测量了距放电点不同距离下的可... 由于交流电压周期性变化,交流电晕放电产生的可听噪声具有显著的纯音分量。为了获得交流电晕放电产生的可听噪声的纯音分量的空间传播特性,在实验室搭建了交流单点电晕放电可听噪声空间传播特性实验平台,测量了距放电点不同距离下的可听噪声时域波形,借助于噪声分离方法,提取了交流电晕放电可听噪声脉冲声以及离子往复迁移噪声对应的纯音分量,分析获得了可听噪声声压级以及频谱特性随空间距离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交流单点电晕放电可听噪声传播模型,对脉冲声和离子往复迁移噪声空间的纯音分量的传播特性进行了计算,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为后续研究实际交流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纯音特性及预测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单点电晕放电 可听噪声 纯音 空间传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空间产品的电视节目 被引量:10
15
作者 谭天 覃晴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3-87,共5页
随着电视内容产业的发展,电视节目的产品属性日趋重要;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电视节目的空间属性日益凸显。如今,作为空间产品的电视节目正呈现生产空间多元化、传播空间社交化、运营空间平台化的新特点。节目的内涵和外延正在变得更加丰... 随着电视内容产业的发展,电视节目的产品属性日趋重要;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电视节目的空间属性日益凸显。如今,作为空间产品的电视节目正呈现生产空间多元化、传播空间社交化、运营空间平台化的新特点。节目的内涵和外延正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互联网思维赋予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互联网电视正不断地推动节目创新创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 生产空间 传播空间 运营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介时代中国武术文化传播:困境、机遇、路径 被引量:38
16
作者 赵歆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72,共7页
新媒介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以传播学、人文学等交叉学科理论知识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文本解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的传播困境、传播机遇及传播路径进行分析论证。研究认为,中国武术传播在新媒介背景下面临着西方... 新媒介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以传播学、人文学等交叉学科理论知识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文本解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的传播困境、传播机遇及传播路径进行分析论证。研究认为,中国武术传播在新媒介背景下面临着西方体育文化冲击、发展空间窄化、文化认知偏离等问题和窘境。而新媒介也为中国武术传播带来新契机,建构了中国武术文化记忆,增强民族认同感;挖掘了中国武术文化内涵,满足现代社会需要;打通了中国武术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提供文明道德涵养。消解中国武术传播的困惑还需树立“开放包容”意识,打造武术文化特色;利用新媒介传播技术,拓宽武术传播空间;发挥新媒介育人功效,培养正确武术认知。新媒介迥异于传统武术传播媒介,为中国武术建构了新的传播路径,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武术未来发展的传播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介 中国武术 文化传播 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记忆 传播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科技发展与新闻文体演变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发友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新闻文体的演变与传播科技有着深层的密切联系。可以这么说 ,新闻文体的每一次重大的演变都是由传播科技发展导致的。因此 ,传播科技发展史是一部新闻文体演变史。同时 ,传播科技和新闻文体的发展演变不是无序的 ,它们总是朝着一个目标... 新闻文体的演变与传播科技有着深层的密切联系。可以这么说 ,新闻文体的每一次重大的演变都是由传播科技发展导致的。因此 ,传播科技发展史是一部新闻文体演变史。同时 ,传播科技和新闻文体的发展演变不是无序的 ,它们总是朝着一个目标进行的。这个目标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文体 传播科技 受众意识 传播时间 传播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绿色音乐的发展与传播 被引量:1
18
作者 侯洪 刘歆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6-69,共4页
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与传播及音乐文化内核的建构,与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语境相关联,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近年来生态意识在绿色音乐中的呈现,为我们研究绿色音乐发展与传播的态势提供了可能。本文着重探析绿色音乐在当代的价值转向及其特... 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与传播及音乐文化内核的建构,与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语境相关联,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近年来生态意识在绿色音乐中的呈现,为我们研究绿色音乐发展与传播的态势提供了可能。本文着重探析绿色音乐在当代的价值转向及其特征、绿色音乐发展与传播在当下的态势,探讨绿色音乐发展与传播的途径,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对于丰富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音乐 生态文明 价值转向 传播空间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语电影的市场拓展与空间重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0-141,共2页
全球化语境下,"华语电影"的内涵与外延正在国际电影市场中演变。从两岸三地的交流到全球范围内的跨地发展,华语电影研究中所选样本与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相关性,以及作为例证的典型意义,均涉及到资本(商业资本、技术资本、人才资本)... 全球化语境下,"华语电影"的内涵与外延正在国际电影市场中演变。从两岸三地的交流到全球范围内的跨地发展,华语电影研究中所选样本与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相关性,以及作为例证的典型意义,均涉及到资本(商业资本、技术资本、人才资本)的流动、传播空间(跨界传播、跨地传播、跨媒介传播)的延伸以及华语电影研究的总体性与一致性,亦即华语电影研究的基础和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电影 传播空间 市场拓展 重构 电影研究 电影市场 商业资本 全球化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与电视传播的差异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11,共2页
影视传播主要研究影视和传播之间的关系。而影视主要包括电影和电视等。那么影视传播就主要是指电影和电视的传播。电影和电视在传播上具有一般性,也具有特殊性,也就是说两者在传播上具有共同特点,同时也具有其差异性。那么它们在哪些... 影视传播主要研究影视和传播之间的关系。而影视主要包括电影和电视等。那么影视传播就主要是指电影和电视的传播。电影和电视在传播上具有一般性,也具有特殊性,也就是说两者在传播上具有共同特点,同时也具有其差异性。那么它们在哪些方面具有差异性?答案是:两者在传播手段、传播时间、传播空间、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研究它们的差异性,对影视传播的发展和教学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手段 传播时间 传播空间 传播方式 传播内容 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