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场重要虫媒及其传播病原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刘菊枚 戚南山 +13 位作者 廖申权 李秀 吕敏娜 吴彩艳 李娟 蔡海明 林栩慧 胡俊菁 于林增 肖文婉 张小慧 张健騑 孙铭飞 李国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5-1734,共10页
近年来,非洲猪瘟、牛结节性皮肤病等外来可由虫媒传播的疫病肆虐中国,而一些已在国外流行的虫媒传播病原如非洲马瘟等传入中国的风险也越来越高,严重危害中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特别是2018年8月以来非洲猪瘟在中国的流行... 近年来,非洲猪瘟、牛结节性皮肤病等外来可由虫媒传播的疫病肆虐中国,而一些已在国外流行的虫媒传播病原如非洲马瘟等传入中国的风险也越来越高,严重危害中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特别是2018年8月以来非洲猪瘟在中国的流行给养猪业带来重要警示信息,即防止猪场媒介生物进入并阻断其携带病原的传播将成为猪场生物安全的重点。蚊、蝇、蠓及蜱等是猪场和发病猪群传播疫病的重要虫媒因素,虫媒种类及从虫媒中分离到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种类繁杂,虫媒生物特性的差异对病原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能力也不尽相同。鉴于此,作者详细归纳了猪场存在的主要虫媒种类及其传播的重要猪病病原,包括猪乙型脑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盖塔病毒、猪肠道冠状病毒、大肠杆菌、猪链球菌等,并探讨其危害性和传播风险,以降低猪场虫媒传播疾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 虫媒 传播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候鸟远距离传输病原及与家禽的病原互溢
2
作者 万尔雅 方圆 +1 位作者 张仪 周晓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7-493,共7页
候鸟迁徙是全球性的自然现象,跨越不同气候和地理区域的长距离迁徙使得候鸟成为携带和传播病原的天然载体。候鸟携带的病原,能够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在动物宿主间跳跃,进入迁徙沿途地的生态环境,对当地家禽乃至人类的健康构成潜在威... 候鸟迁徙是全球性的自然现象,跨越不同气候和地理区域的长距离迁徙使得候鸟成为携带和传播病原的天然载体。候鸟携带的病原,能够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在动物宿主间跳跃,进入迁徙沿途地的生态环境,对当地家禽乃至人类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本文系统梳理了候鸟与家禽病原互溢的证据,总结出候鸟远距离传播病原的体内携带、体表携带、环境污染三种模式以及病原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在候鸟-家禽间互溢的两种途径。此外,本文基于“全健康(One Health)”理念,从“动物-环境-人”三个界面提出了多层次防控策略以降低候鸟携带病原传播风险,包括:建立候鸟迁徙路线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家禽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体系、构建跨区域病原传播风险评估模型等。本文旨在为预防人兽共患病传播、保障养殖业安全生产相关科学研究和政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助力生物安全与全人类健康福祉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候鸟迁徙 病原传播 家禽养殖业 全健康 生物安全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环境对对虾生长及病原体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林荣根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养殖环境 对虾 生长 病原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病原菌的传播途径概述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帅飞 《桉树科技》 2014年第2期50-56,共7页
病原菌隔离在林木分布区域之外是避免病原菌对林木危害的关键措施之一,这可以通过控制病原菌的传播来实现。病原菌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土壤/苗木基质、植物体材料、木材/木材制品、昆虫以及空气等。本文对林木病原菌的以上传播途径进行... 病原菌隔离在林木分布区域之外是避免病原菌对林木危害的关键措施之一,这可以通过控制病原菌的传播来实现。病原菌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土壤/苗木基质、植物体材料、木材/木材制品、昆虫以及空气等。本文对林木病原菌的以上传播途径进行了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病原 病原传播 检验检疫 病害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鸡场病原传播途径及其防制
5
作者 刘建文 徐国栋 何宠虎 《山东家禽》 1997年第4期23-23,共1页
种鸡场病原传播途径及其防制刘建文徐国栋何宠虎(天津市禽病诊断中心300402)种鸡群感染了病原微生物不但影响自身的健康发育和繁殖,而且还影响种蛋的孵化率和后代雏鸡的成活率。因此,如何消除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避免感染... 种鸡场病原传播途径及其防制刘建文徐国栋何宠虎(天津市禽病诊断中心300402)种鸡群感染了病原微生物不但影响自身的健康发育和繁殖,而且还影响种蛋的孵化率和后代雏鸡的成活率。因此,如何消除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避免感染,在种鸡生产中尤为重要。1.环境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种鸡场 病原传播途径 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虫作为生物饵料传播虾类病原风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一婷 史成银 +3 位作者 隋丽英 叶仕根 董宣 黄倢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11期61-67,共7页
卤虫是虾类育苗的关键性生物饵料,其是否具有传播虾类病原的风险已引起多方关注。本文梳理了卤虫作为生物饵料传播虾类病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防控建议。卤虫是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机械携带者,也可能是... 卤虫是虾类育苗的关键性生物饵料,其是否具有传播虾类病原的风险已引起多方关注。本文梳理了卤虫作为生物饵料传播虾类病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防控建议。卤虫是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机械携带者,也可能是对虾传染性肌坏死病毒(infectious myonecrosis virus,IMNV)、肝胰腺细小病毒(hepatopancreatic parvovirus,HPV)、罗氏沼虾野田村病毒(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nodavirus,MrNV)和极小病毒(extra small virus,XSV)的传播载体,但是目前的研究由于缺少原位杂交或组织细胞水平的病理学证据,均尚未证实卤虫可被这些病毒直接感染;研究已证明卤虫可被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坎贝氏弧菌(V.campbellii)和哈维氏弧菌(V.harveyi)等水产养殖致病菌感染,存在传播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AHPND)的风险。此外卤虫可能被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污染而存在传播风险。因此,建议系统开展卤虫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通过规范卤虫卵生产管理和孵化操作、探索卤虫生物安保产业发展途径和替代产品等措施,降低卤虫传播相关病原的风险。本文可为正确使用卤虫等生物饵料提供技术支持,为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和生物安保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虫 生物饵料 病原传播 虾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环境污染与病原传播的防治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文怀香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6期185-185,共1页
目前,很多养殖场未考虑畜禽粪便处理,致使粪便随地堆积,污水任意排放,严重地污染了周围的环境。要实现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善生态环境,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畜禽废弃物,保持养猪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关键词 猪场 环境唔二胺 病原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环境污染与病原传播的防治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欣红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第3期135-135,共1页
近年来,我国养猪行业得到迅速发展,规模化养猪场数量随之增加.但很多养殖场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粪便及污水处理,还经常出现粪便随地堆放及污水任意排放问题,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此外,粪便及污水也是导致各种疫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要求养... 近年来,我国养猪行业得到迅速发展,规模化养猪场数量随之增加.但很多养殖场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粪便及污水处理,还经常出现粪便随地堆放及污水任意排放问题,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此外,粪便及污水也是导致各种疫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要求养殖人员能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借此起到良好的病原传播防治效果,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 猪场 环境污染 病原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场病原传播的非生物性途径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志良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8期192-192,共1页
空气传播是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口蹄疫病毒在其适宜的条件下可传播至少100千米,猪肺炎支原体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可传播数千米。然而,其他病原通过空气传播并不是那么容易。如蓝耳病病原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能够经空气传播到1千米以外... 空气传播是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口蹄疫病毒在其适宜的条件下可传播至少100千米,猪肺炎支原体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可传播数千米。然而,其他病原通过空气传播并不是那么容易。如蓝耳病病原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能够经空气传播到1千米以外。通常情况下这种病原经空气传播的距离都在1千米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传播 非生物性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空气传播 猪场 猪肺炎支原体 口蹄疫病毒 疾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F技术:给猪剖腹产阻断多种病原传播
10
《北方牧业》 2011年第8期29-29,共1页
猪也可以剖腹产,不仅成活率高,还可以阻断多种病原传播。这是近日记者在北京召开的“SPF猪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了解到的。
关键词 SPF猪 病原传播 剖腹产 技术 成活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场病原传播的生物性途径及其解决方法
11
作者 刘志良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8期169-169,共1页
1猪间传播 感染猪会排出大量病原,尤其是临床发病期以及刚要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病原可能存在于呼出的空气、唾液、粪、尿、精液、皮屑以及胎盘组织里,这些病原可以感染其他猪只。应把猪场建在远离其他猪场和相关单位的地方,还要远离... 1猪间传播 感染猪会排出大量病原,尤其是临床发病期以及刚要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病原可能存在于呼出的空气、唾液、粪、尿、精液、皮屑以及胎盘组织里,这些病原可以感染其他猪只。应把猪场建在远离其他猪场和相关单位的地方,还要远离运输的道路,并且.设置安全的围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传播 猪场 生物性 临床症状 胎盘组织 发病期 感染 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规模猪场蚊蝇防控措施
12
作者 马兵涛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6期93-93,共1页
蚊蝇是自然界常见的昆虫,蚊子通过吸血传播病原体、污染饲料饮水,可致动物患丝虫病、乙脑、疟疾等。苍蝇偏好有机物,可传播伤寒等30余种消化道传染病,给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1蚊蝇生活习性及对猪场管理的影响蚊子为双翅目蚊科昆虫,... 蚊蝇是自然界常见的昆虫,蚊子通过吸血传播病原体、污染饲料饮水,可致动物患丝虫病、乙脑、疟疾等。苍蝇偏好有机物,可传播伤寒等30余种消化道传染病,给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1蚊蝇生活习性及对猪场管理的影响蚊子为双翅目蚊科昆虫,翅狭长且颜色多样,常见灰褐色、黑色,具有刺吸式口器。它们喜欢栖息在草丛、墙缝等阴暗潮湿处,在畜舍内则常隐藏于墙缝、漏缝地板及产床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猪场 蚊蝇 乙脑 防控措施 传播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子宫颈性传播感染及阴道微生态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晓雯 孙媛媛 +4 位作者 李华 赵虹 白会会 范琳媛 刘朝晖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4-550,共7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子宫颈性传播感染(STI)病原体及阴道微生态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11月—2022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门诊行HPV分型及STI病原学检测者共655例,同时行阴道微生态检测者479例。将...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子宫颈性传播感染(STI)病原体及阴道微生态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11月—2022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门诊行HPV分型及STI病原学检测者共655例,同时行阴道微生态检测者479例。将HPV检测结果阳性的154例设为研究组,阴性的501例设为对照组,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两组间STI病原体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58%对50.50%,P=0.001)。HPV感染组中非常明确的STI病原体,即沙眼衣原体(CT)、生殖支原体(Mg)、淋病奈瑟菌(NG)、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的总检出率为9.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9%(P=0.006)。人型支原体(Mh)在HPV感染组的检出率高于阴性组(7.79%对3.9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中检出率最高的病原体均为解脲支原体(UU),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99%对48.10%,P=0.001),研究组中有19.8%为UU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8.70%(P=0.004),UU中以单一型微小脲原体(Up)阳性为主(79.49%对83.11%),Up3(38.46%对32.42%)、Up6(32.05%对35.16%)和Up1(8.97%对14.61%)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解脲脲原体(Uu)感染仅在≥25岁组中呈现出与HPV感染显著相关(P<0.05)。③患者年龄随着共感染STI病原体的种类增加而显著降低(P=0.002)。④两组间阴道微生态指标均无显著差异,STI病原体感染与阴道微生态无明显相关。⑤STI病原体与HPV感染之间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u感染是发生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20,95%CI:1.114~6.164,P=0.027),UU亚型及STI病原体的多重感染将显著增加HPV的感染风险(OR=1.594,95%CI:1.070~2.375;OR=1.666,95%CI:1.245~2.229,P<0.05)。结论单一型UU是女性下生殖道的常驻菌群,与HPV感染并无相关。CT、Mg、NG、HSV-Ⅱ以及STI病原体、UU亚型的多重感染与HPV感染有关,尤其应关注≥25岁女性的STI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传播病原体感染 生殖支原体 阴道微生态 子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舍环境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产生及其传播的REP-PCR鉴定 被引量:17
14
作者 钟召兵 柴同杰 +3 位作者 段会勇 苗增民 姚美玲 袁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95-1401,共7页
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和RCS离心式采样器在山东泰安4个鸡场舍内空气、舍外环境上风向10、50m和下风向10、50、100、200、400m不同距离处收集金黄色葡萄球菌,计算每个采样点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与此同时,收集鸡的... 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和RCS离心式采样器在山东泰安4个鸡场舍内空气、舍外环境上风向10、50m和下风向10、50、100、200、400m不同距离处收集金黄色葡萄球菌,计算每个采样点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与此同时,收集鸡的粪便,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DNA基因外重复一致回文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Repetitive extragenic palindromic elements PCR,REP—PCR)鉴定技术,扩增不同测量点和粪便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NA图谱。通过每个采样点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浓度变化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遗传相似性分析确认动物舍微生物气溶胶向舍外环境的传播。结果显示:4个鸡场舍内空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浓度远远高于舍外上风和下风向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P〈0.05或P〈0.01),但是舍外下风不同距离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差异并不显著(P〉0.05)。REP-PCR结果表明,从鸡的粪便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从舍内空气中分离的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38.7%)相似性可达100%,从鸡场舍外下风方向分离到的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55.9%)与舍内空气或粪便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相似性可达100%。可见,它们分别是由粪便中遗传基因完全相同的菌株繁殖而来。而从鸡舍上风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舍内空气或粪便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相似性仅在60%~87%。结果显示,鸡粪便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形成气溶胶,进入气悬状态,不仅能在舍内传播,而且还能够借助舍内外气体交换,传播到舍外下风一定的距离。从而说明,来自动物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既能污染舍内空气,对本舍鸡群构成传染威胁,又能传播一定的距离,对周边社区环境空气造成生物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舍 气载金黄色葡萄球菌 REP—PCR 病原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15
作者 邓银华 隗芳 杨洪平 《四川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63-64,共2页
1生物安全风险因素1.1环境因素养殖场选址不当,如靠近交通要道、居民聚居区或其他污染源时,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污染。养殖场内部布局不合理,如生活区与生产区未有效隔离、净道污道不分等,会增加病原体传播的机会。此外,养殖环境卫生状况差... 1生物安全风险因素1.1环境因素养殖场选址不当,如靠近交通要道、居民聚居区或其他污染源时,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污染。养殖场内部布局不合理,如生活区与生产区未有效隔离、净道污道不分等,会增加病原体传播的机会。此外,养殖环境卫生状况差,如粪便、污水等处理不及时,也为病原体的滋生和繁殖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传播 环境因素 养殖场 生物安全防控 环境卫生状况 生产区 聚居区 内部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及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导致输卵管性不孕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皓菲 黄叶芳 +4 位作者 廖珩瑾 尹晓晓 何柳青 谭颖 黄诗语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1-606,共6页
输卵管性不孕(tubal factor infertility,TFI)是由于输卵管堵塞或盆腔粘连导致无法从卵巢中拾取卵母细胞,占不孕症诊断的11%~67%[1]。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如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生殖道支原体,可通过炎症损伤、免疫反应、纤毛脱落等多种... 输卵管性不孕(tubal factor infertility,TFI)是由于输卵管堵塞或盆腔粘连导致无法从卵巢中拾取卵母细胞,占不孕症诊断的11%~67%[1]。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如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生殖道支原体,可通过炎症损伤、免疫反应、纤毛脱落等多种途径,破坏输卵管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导致TFI。因此在TFI的诊疗过程中要提高对病原微生物的重视,进一步调查性传播病原体和其他潜在的病原体,以确定可预防原因。开展感染检测和感染原筛查,采取伴侣共治,进行健康宣教和积极干预,阻断其发展至不孕阶段,提高TFI的诊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性不孕 传播病原 衣原体 生殖道支原体 淋病奈瑟菌 输卵管纤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鸡垂直传播性疫病的危害及其控制
17
作者 晁京汉 《中国畜牧业》 2022年第6期96-97,共2页
随着养鸡业的规模化发展,种鸡饲养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种鸡垂直传播性疫病,对鸡群产生的危害日益严重。如果种鸡群感染垂直传播性疾病,不仅自身产蛋率会明显降低,死亡率升高,而且还会将病原体传播给后代鸡群,致使后代弱雏量和死淘率增加... 随着养鸡业的规模化发展,种鸡饲养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种鸡垂直传播性疫病,对鸡群产生的危害日益严重。如果种鸡群感染垂直传播性疾病,不仅自身产蛋率会明显降低,死亡率升高,而且还会将病原体传播给后代鸡群,致使后代弱雏量和死淘率增加,以及后代鸡群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传播 饲料转化率 种鸡饲养 病原传播 种鸡群 死淘率 生长缓慢 传播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治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长东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4期107-108,共2页
牛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牛群传染病,该疾病主要通过病原体传播引起,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牛病毒性腹泻不仅直接导致牛只生产力下降和死亡率上升,还间接影响了乳品、肉类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因此,加强对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和治... 牛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牛群传染病,该疾病主要通过病原体传播引起,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牛病毒性腹泻不仅直接导致牛只生产力下降和死亡率上升,还间接影响了乳品、肉类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因此,加强对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 病原传播 牛群 生产力下降 传染病 养殖业 死亡率 间接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肉鸡笼养与地养有什么区别?
19
《农家致富》 2024年第13期35-35,共1页
答:与地养相比,笼养具有一定优势:一是笼养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单位面积土地的饲养密度较地面平养提高约2倍;二是传送带能及时清理粪便,减少环境污染;三是笼养密闭型鸡舍便于舍内环境控制,有利于鸡只健康;四是鸡只活动范围变小,消... 答:与地养相比,笼养具有一定优势:一是笼养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单位面积土地的饲养密度较地面平养提高约2倍;二是传送带能及时清理粪便,减少环境污染;三是笼养密闭型鸡舍便于舍内环境控制,有利于鸡只健康;四是鸡只活动范围变小,消耗减少,料比低,同时病鸡活动范围降低,易控制病原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密度 地面平养 舍内环境 单位面积土地 密闭型 笼养 肉鸡 病原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红螨的防控措施
20
作者 王金辉 《北方牧业》 2024年第5期23-23,共1页
家禽红螨属于寄生虫病,红螨寄生于家禽体表皮肤、通过吸吮血液而生存。病禽表现贫血、羽毛松乱、消瘦、产蛋率下降,雏禽往往因失血过多而发生死亡,可见家禽红螨严重影响家禽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性能,还可以携带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志贺氏... 家禽红螨属于寄生虫病,红螨寄生于家禽体表皮肤、通过吸吮血液而生存。病禽表现贫血、羽毛松乱、消瘦、产蛋率下降,雏禽往往因失血过多而发生死亡,可见家禽红螨严重影响家禽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性能,还可以携带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和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传播给健康家禽,成为传播疾病的主要媒介,给家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做好家禽红螨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传播 防控工作 红螨 雏禽 葡萄球菌 沙门氏菌 防控措施 志贺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