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传播政策:框架与目标 被引量:5
1
作者 翟杰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10-12,共3页
科技传播政策是科技政策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科技传播政策体系至少要包括科技公共传播政策、科技传播产业化发展政策、科技传播技术发展政策等基本组成部分。科技传播政策的目标应定位于利用制度建... 科技传播政策是科技政策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科技传播政策体系至少要包括科技公共传播政策、科技传播产业化发展政策、科技传播技术发展政策等基本组成部分。科技传播政策的目标应定位于利用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强化科技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传播政策 国家科技传播能力 政策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政策传播中的应用与风险规避
2
作者 施惠玲 张卓娅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1,共8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数智时代的领军技术,在政策传播中的应用突出表现在政策传播结构各要素的智能化提升和传播结构整体的不断优化等方面:使政策传播主体形态发生变化,并向人机交互-人机同构-人机共生的方向发展,使政策传播内容的生成方...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数智时代的领军技术,在政策传播中的应用突出表现在政策传播结构各要素的智能化提升和传播结构整体的不断优化等方面:使政策传播主体形态发生变化,并向人机交互-人机同构-人机共生的方向发展,使政策传播内容的生成方式发生改变,提高政策传播信息供需匹配效率,促进融媒体的发展和智能化,整体上改善和优化政策传播结构,推动政策传播健康发展。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政策传播中的应用极其复杂,也将面临不可忽视的风险,如政策传播主体“把关人”地位的弱化、政策“信息茧房”的加固、“政策舆情”的扩散失控和“政策谣言”不断涌现等。规避这些风险,需要提高全民对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及其引发的社会变革的深刻认识;加强全社会的科技伦理道德建设,着力提升政策传播主体和受众的技术伦理素养;重视政策传播的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依法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政策传播 应用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平台公共政策传播的信息框架效应——基于“双减”政策的视频内容分析与实验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璟浩 聂卉梓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5,共11页
[目的/意义]短视频作为新兴的互联网信息表达方式,已逐渐成为政策传播的重要工具。探索短视频平台在公共政策信息传播中的效力以及受众采纳意愿,有助于提升公共政策传播效果。[研究设计/方法]以“双减”政策为例,根据框架效应理论和信... [目的/意义]短视频作为新兴的互联网信息表达方式,已逐渐成为政策传播的重要工具。探索短视频平台在公共政策信息传播中的效力以及受众采纳意愿,有助于提升公共政策传播效果。[研究设计/方法]以“双减”政策为例,根据框架效应理论和信息采纳理论,通过内容分析法归纳总结短视频平台中“双减”政策信息框架的组织方式,同时分析不同政策信息框架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此外,采用在线控制实验法验证了不同政策信息框架对受众采纳意愿的影响。[结论/发现]在短视频平台中有近四成的信息使用了目标框架,其中损失框架居多,多数采用集体主义视角和非叙事陈述方式;目标框架、文化框架、叙事框架对受众的评论、转发、点赞意愿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双减政策信息中,损失、收益框架,集体、个人主义价值观以及叙事和非叙事要素都能增强受众的采纳意愿,并且目标框架与文化框架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创新/价值]研究结论对于政策宣传部门及相关政府机构优化政策传播策略,提高传播效果具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传播 信息框架 框架效应 “双减”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互动与内容:政务微博传播政府惠农政策信息模式及效能分析
4
作者 朱颖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33,共6页
政务微博是政府发布官方信息、提供公共服务、收集民意的主要平台。惠农政策信息通过农业农村管理机构的官方微博向外传递,微博传递信息的具体模式对惠农政策信息传播效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信息结构、用户互... 政务微博是政府发布官方信息、提供公共服务、收集民意的主要平台。惠农政策信息通过农业农村管理机构的官方微博向外传递,微博传递信息的具体模式对惠农政策信息传播效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信息结构、用户互动、传播内容三方面对微博平台的惠农政策信息传播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社会网络视角下,信息传播结构和信息互动形式以及信息传播内容分别形成了信息传播结构相似的惯性行为模式、信息用户积极互动的情感互动模式以及信息内容以官方信息为主的责任担当模式三种惠农政策信息传播模式,这三种模式对应生成了惠农政策信息传播的本体效能、节点效能和标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农政策信息传播 社会网络分析 信息传播效能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盲区与“三网融合”:农村政策传播整体网的结构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依乔 刘千才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04,共5页
本文基于政策网络理论,分析了农村政策传播中的信息盲区和结构洞问题。通过考察政府、媒体和村干部在组织、媒介和人际网络中的角色,揭示了网络主体差异、信息传递时序差异及目标诉求差异导致的传播不协调,引起的“结构洞”现象的产生,... 本文基于政策网络理论,分析了农村政策传播中的信息盲区和结构洞问题。通过考察政府、媒体和村干部在组织、媒介和人际网络中的角色,揭示了网络主体差异、信息传递时序差异及目标诉求差异导致的传播不协调,引起的“结构洞”现象的产生,影响了政策的有效传达与实施。对此,本文提出“三网融合”方案,利用新媒体构建政府、媒体和民众间的互动关系,勾连三大网络的互联互通,消除信息“结构洞”和“盲区”,提高政策传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网络 农村政策传播 结构洞 三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科技发展对美国传媒监管之法律政策的影响及其启示 被引量:4
6
作者 肖燕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38,共4页
传播科技的日益发展是新闻传媒及其法律、政策变迁的最终根由。考察传播科技对新闻传媒的管理施加什么影响,新闻政策、法律如何响应科技的新变因时而动、因势而变十分重要。本文研究美国用于监管传统的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因特网的法... 传播科技的日益发展是新闻传媒及其法律、政策变迁的最终根由。考察传播科技对新闻传媒的管理施加什么影响,新闻政策、法律如何响应科技的新变因时而动、因势而变十分重要。本文研究美国用于监管传统的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因特网的法律政策是如何应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其目的是为我国的新闻法制建设提供一种思路和一个参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科技 新闻传媒 传媒法 传播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科技传播研究:体制、政策与能力建设 被引量:8
7
作者 翟杰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2-25,共4页
科 技传 播 是 知 识 经 济 时 代 必 须 大 力 发 展 的 一 项 社 会 事 业 ,科 技 传 播 研 究 不 能 局 限 于 微 观 的 技 术 性 研 究 ,也要 特别 关 注宏 观层 面 的一 些重 大 现实 课题 ,例 如国 家 科技 传播 体 制、科 技 传... 科 技传 播 是 知 识 经 济 时 代 必 须 大 力 发 展 的 一 项 社 会 事 业 ,科 技 传 播 研 究 不 能 局 限 于 微 观 的 技 术 性 研 究 ,也要 特别 关 注宏 观层 面 的一 些重 大 现实 课题 ,例 如国 家 科技 传播 体 制、科 技 传播 政策 、国 家 科技 传播 能 力等 问题 。本 文在 总 结 笔者 前 期 研 究 及 学 术 界 相 关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对 有 关 国 家 科 技 传 播 体 制 、科 技 传 播 政 策 、国 家 科 技 传 播 能 力 等概 念及 相 关内 容进 行 了 初 步探 讨 ,认 为 在 发 展科 技 传 播 事业 的 过 程 中,应 建 立“一 府(政 府 )两 体 (国 家 科 技传 播 体 系和 科 技 传播 事 业 的 社 会 援 助 体 系 )”的 科 技 传 播 新 体 制 ,建 立 包 括 公 益 性 发 展 政 策 、产 业 化 发 展 政 策 、技 术 发 展 政 策在 内的 科 技传 播政 策 体系 ,建 立定 位于 提 高国 家科 技 传播 能力 的 新格 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传播体制 科技传播政策 科技传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政策的传播机制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雪明 沈志军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36-140,共5页
公共政策传播是政策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政策传播有效与否直接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以及政策的成败。政策传播机制是政策主体与政策对象之间传递、交流和共享政策信息的互动方式以及行为过程。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由政策传播... 公共政策传播是政策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政策传播有效与否直接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以及政策的成败。政策传播机制是政策主体与政策对象之间传递、交流和共享政策信息的互动方式以及行为过程。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由政策传播主体、政策传播内容、政策传播媒介和政策传播受众等要素组成;软件包括制度构建、互动平台、政府—媒介—受众的合作、以及效果评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政策传播 政策传播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危机治理政策传播与信息交互行为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26
9
作者 刘淑华 潘丽婷 魏以宁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8,共25页
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与广泛应用,对地方政府危机治理能力与政策传播方式造成了挑战。论文运用个案分析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天津爆炸事故中的地方政府微博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危机信息传播具有不同的网络传播形态,其中灾后恢复政策传播... 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与广泛应用,对地方政府危机治理能力与政策传播方式造成了挑战。论文运用个案分析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天津爆炸事故中的地方政府微博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危机信息传播具有不同的网络传播形态,其中灾后恢复政策传播存在信息提供者子群、信息转接桥梁子群和传播放大器子群不同类型的关键节点群体,三者在政策传播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并认为,地方政府在官微发布和政策信息传播方面依然面临较大挑战和短板:地方政府官微总体来看网络影响力比较低;危机治理过程过分强调结果应对而忽视过程应对能力的建设;地方政府虚拟空间的危机治理政策信息发布和传播引导能力与线下政策制定与实务治理之间缺乏协同;虚拟空间传播网络三大子群的分化裂变进一步挑战地方政府的危机治理、网络发布与政策制定实施三位一体的整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治理 社会网络分析 政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认同差异化:对农政策传播的新困境——基于湖北省S市实地调研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郎劲松 樊攀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6-39,共4页
在农村政策传播中,由于国家的控制模式和传播网络中存在着权力的分化造成农民对政府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化。占据较大影响力的中央政府使用"宏大叙事"和"浅表式"的传播方式,以及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弱化,成为农民产... 在农村政策传播中,由于国家的控制模式和传播网络中存在着权力的分化造成农民对政府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化。占据较大影响力的中央政府使用"宏大叙事"和"浅表式"的传播方式,以及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弱化,成为农民产生差异化认同的传播层面的根源之一。要想走出农村政策传播的困境,既需要积极探寻地方发展模型,也需要"渗透式"的传播方式和基层传播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认同 对农政策 政策传播 控制网络 传播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政策传播的风险及其应对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淑华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74,110,共4页
新媒体的兴起使政策传播从封闭、单向的组织传播走向"后科层时代"的开放、互动,网民对政策过程的"强制性介入"改变了政策传播的路径和效能,形成了舆论倒逼决策风险、政策信息异化风险、政府政策回应风险,因而需要... 新媒体的兴起使政策传播从封闭、单向的组织传播走向"后科层时代"的开放、互动,网民对政策过程的"强制性介入"改变了政策传播的路径和效能,形成了舆论倒逼决策风险、政策信息异化风险、政府政策回应风险,因而需要通过建立便捷的参与渠道、合理有效的介入模型、协商和解决争议的机制,提高政策主体的新媒介素养,实现政策传播的路径创新和效能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政策传播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网络视角下我国农村政策传播的效能问题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淑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52,共6页
我国农村政策传播长期以来被大众媒体"选择性放弃",被新闻传播研究"遗忘",存在着渠道单一、"最后一公里"阻滞、"好经"被"念歪"、政策解读存在偏差等网络落后及效能低下问题。政策网... 我国农村政策传播长期以来被大众媒体"选择性放弃",被新闻传播研究"遗忘",存在着渠道单一、"最后一公里"阻滞、"好经"被"念歪"、政策解读存在偏差等网络落后及效能低下问题。政策网络分布的不均衡与传播网络的"结构洞"滋生、人际关系在政策网络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对政策信息的把控作用、个体"嵌入"政策网络过程中农民主体地位的"迷失"与消极政策文化的影响等,是传播效能低下的重要原因。利用新媒体来改造农村政策网络的"结构—关系"框架,建立符合"乡村振兴"需求的现代传播体系,实现农村物理网络、关系网络和文化网络的大融通,有助于提高农村政策传播效能和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传播生态和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政策网络 政策传播 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传播与政策变迁的关系——基于“农民工”公共议题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曾润喜 刘琼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163-168,共6页
媒介对公共议题的建构影响着相关政策的变迁过程。采用文本分析法,比较分析农民工政策变迁过程主要时间节点前后相关政策的媒介建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政策议题形成前、政策出台及实施过程中、政策变迁未完成时及相关政策进入落实阶段后... 媒介对公共议题的建构影响着相关政策的变迁过程。采用文本分析法,比较分析农民工政策变迁过程主要时间节点前后相关政策的媒介建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政策议题形成前、政策出台及实施过程中、政策变迁未完成时及相关政策进入落实阶段后等不同的政策变迁时段,媒介以其独特的议题建构方式,对政策变迁起着不同的作用。研究建议,政府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确定政策议题过程中应重视相应时期的媒介议题,在政策出台及实施过程中应谨慎对待相关议题的媒介建构方式,重视媒介的解读与宣传功能并及时对政策效果进行反馈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建构 公共议题 政策传播 政策变迁 《人民日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传播如何影响政策的效果 被引量:21
14
作者 莫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4-97,共4页
公共政策的实施主要取决于公民获得的关于公共政策的相关信息的状况,因而通过政策传播培养政策对象对公共政策的认可、理解、信任和支持,从而有效地减少对抗、抵制、抵触、冷漠等不合作情绪,使公共政策能够在一种良好的环境中顺利推行,... 公共政策的实施主要取决于公民获得的关于公共政策的相关信息的状况,因而通过政策传播培养政策对象对公共政策的认可、理解、信任和支持,从而有效地减少对抗、抵制、抵触、冷漠等不合作情绪,使公共政策能够在一种良好的环境中顺利推行,最大限度地提高政策对象的满意度,实现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政策传播 政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传播障碍的原因及其排除 被引量:9
15
作者 段林毅 《湖湘论坛》 2004年第5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政策传播障碍 决策者 原因分析 政策传播主体 中国 政策目标 政策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廉政政策传播模式创新的动力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生福 肖扬飞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57,共5页
廉政政策是为治理腐败而制定的公共政策。虽然现有廉政政策数量众多,但腐败现象频仍,主要原因是政策执行不力,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现有廉政政策传播模式的缺陷导致传播绩效长期低下。为提升廉政政策传播绩效,促成廉政政策有效执行,需要进... 廉政政策是为治理腐败而制定的公共政策。虽然现有廉政政策数量众多,但腐败现象频仍,主要原因是政策执行不力,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现有廉政政策传播模式的缺陷导致传播绩效长期低下。为提升廉政政策传播绩效,促成廉政政策有效执行,需要进行传播模式创新。廉政政策传播模式创新的路径应该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传播受众等途径入手,树立政府权威,整合廉政政策传播内容,打造融媒体,培养理性公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政 政策传播 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公共政策传播机制的演变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雪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75-79,94,共6页
公共政策传播机制是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要素之间传递、交流和共享政策信息的互动方式及其行为过程。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传播机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时期向改革开放时期的演变,并且积累了成功的运行经验。计划经济时期的公共... 公共政策传播机制是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要素之间传递、交流和共享政策信息的互动方式及其行为过程。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传播机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时期向改革开放时期的演变,并且积累了成功的运行经验。计划经济时期的公共政策传播具有传播主体单一性、传播方式有限性、传播模式单向性、传播受众服从性等特点,政策传播主体社会化、传播模式多元化、传播媒介多样化、传播范围扩大化日益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政策传播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公共政策 政策传播 传播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政策传播中传统纸媒理论战线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磊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9-42,共4页
我国公民民主意识及文化素养不断提升,对公共政策的关注点不但落在内容上,还落在制定过程上。因此,运用理论系统对公共政策进行深化解读并对公众深度回应成为公共政策传播的重要任务。与新媒体相比,传统纸媒的理论系统阐释与塑造能力更... 我国公民民主意识及文化素养不断提升,对公共政策的关注点不但落在内容上,还落在制定过程上。因此,运用理论系统对公共政策进行深化解读并对公众深度回应成为公共政策传播的重要任务。与新媒体相比,传统纸媒的理论系统阐释与塑造能力更强,信息把关标准更高,系统内部的安全性较强,是承担这项任务的不二选择。因此,传统纸媒应构筑理论战线,对公共政策进行深度解读与回应,防止公民在信息不对称的作用下对公共政策误读及产生议程设置"反控"的误解,引导议程形成"公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传播 传统纸媒 理论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共政策的传播渠道、存在问题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甜甜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14-115,共2页
本文从公共政策、公共政策传播、公共政策传播机制等基本概念出发,探讨公共政策传播的渠道类型,探究公共政策传播的重要性,分析公共政策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研究公共政策传播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政策传播 传播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课程政策传播:历史回望与现实建构 被引量:1
20
作者 屠莉娅 董若云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43-50,共8页
随着新媒介与技术的发展,课程政策的有机运作越来越离不开课程政策传播方式改进与效能的提升。基于政策文本分析,我国课程政策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以政府主导、宣传为主的高度计划型的课程政策传播,到20世纪90年代媒介助推、环状互动... 随着新媒介与技术的发展,课程政策的有机运作越来越离不开课程政策传播方式改进与效能的提升。基于政策文本分析,我国课程政策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以政府主导、宣传为主的高度计划型的课程政策传播,到20世纪90年代媒介助推、环状互动的协商教育型的课程政策传播,以及21世纪以来协同合作与多元对话的公共服务型的课程政策传播模式的变迁。未来我国课程政策传播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可从观念重构、政策意义建构、社会价值共鸣和传播伦理规范等方面来进行,以提高课程政策传播的质量,优化政策程序与社会结构,深化课程变革和课程政策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政策传播 传播机制 意义建构 观念重构 价值共鸣 伦理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