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11~12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评价与诊断 被引量:7
1
作者 聂应军 吕万刚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9-126,共8页
运用特尔菲法、雷达分析、帕雷托分析和目标挑战模型等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ll~12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进行实时评价与现状诊断。结果表明:1)上肢屈臂推撑力量和上肢与躯干专项力量分别是11岁组和12岁组男子... 运用特尔菲法、雷达分析、帕雷托分析和目标挑战模型等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ll~12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进行实时评价与现状诊断。结果表明:1)上肢屈臂推撑力量和上肢与躯干专项力量分别是11岁组和12岁组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优势环节;实践训练中两个年龄组应加强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等薄弱环节的训练,11岁组还应提高腰腹力量的训练质量;2)训练内容安排方面,11岁组和12岁组应分别注重上肢拉引、快速屈伸与推撑力量,以及上肢支撑、推撑和快速拉引力量的训练;3)下一阶段11岁组应重点提高躯干力量和下肢爆发力训练质量,12岁组应进一步加强下肢爆发力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赛与训练 力量素质 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9~10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评价与诊断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聂应军 吕万刚 王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93,共8页
采用特尔菲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运用帕累托分析、目标挑战模型等对我国9~10岁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力量素质的训练水平进行评价与诊断。结果表明:(1)9岁组上肢力量、躯干力量与下肢专项爆发力发展参差不齐,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与... 采用特尔菲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运用帕累托分析、目标挑战模型等对我国9~10岁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力量素质的训练水平进行评价与诊断。结果表明:(1)9岁组上肢力量、躯干力量与下肢专项爆发力发展参差不齐,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与腰腹快速屈伸力量整体水平有待提高;10岁组上肢与躯干综合力量素质得到全面协调训练,但下肢爆发力良莠不齐,整体水平欠佳。(2)训练周期内容安排上,两个年龄组均应重点发展上肢支撑与拉引力量素质,且9岁组还应突出发展上肢快速推撑与屈伸力量素质;(3)发展目标上,下一阶段两个年龄组都应加强下肢爆发力和躯干专项力量的科学训练,且10岁组还应重点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和上肢支撑力量的训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操力量素质 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评价 诊断 9~10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京奥运周期日本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动作发展动态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祝文钢 周曰智 +2 位作者 张权 齐莹 韩吉凤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5-140,共6页
分析东京奥运周期日本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的动作发展情况,结果表明:(1)自由体操:重视D组及以上高难度动作及其连接发展,注重“前空翻2周类”动作的发展,非技巧动作发展稳定。(2)鞍马:重视使用“反交叉起倒立动作”,弃用高难度“俄式挺... 分析东京奥运周期日本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的动作发展情况,结果表明:(1)自由体操:重视D组及以上高难度动作及其连接发展,注重“前空翻2周类”动作的发展,非技巧动作发展稳定。(2)鞍马:重视使用“反交叉起倒立动作”,弃用高难度“俄式挺身转体类”动作,重视FLOPS、组合动作及移位类型动作的使用。(3)吊环:力量(静止)动作及摆动至力量静止动作发展不足,重视摆动动作的使用,高质量完成以“团身旋类”为主的结束动作。(4)跳马:多采用“第一腾空转体90°或180°类型动作”。(5)双杠:回避“空翻2周成挂臂类”动作,倾向使用“空翻成俯挂类”动作,短半径及悬垂摆动作发展稳定。(6)单杠:强调高质量完成以满足动作组别要求为目的的悬垂摆动动作,重视飞行动作发展,具有连接价值的飞行串发展缓慢,“正/反掏转体成扭臂(混合)握”动作减少,阿德勒发展平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赛与训练 东京奥运周期 男子体操 优秀运动员 动作发展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奥运周期中国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动作的发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曰智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83,共7页
以第11届全运会男子体操单项决赛动作为研究对象,从动作类型、难度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了解新奥运周期中我国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动作发展动态。结果表明:新周期动作发展变化明显,表现出"本土"发展与符合世界潮流的发展动... 以第11届全运会男子体操单项决赛动作为研究对象,从动作类型、难度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了解新奥运周期中我国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动作发展动态。结果表明:新周期动作发展变化明显,表现出"本土"发展与符合世界潮流的发展动态;潮流动作及连接较为突出,出现了新的连接形式、连接方式;形成了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的必备或首选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赛与训练 体操动作发展 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 新奥运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的吊环训练
5
作者 崔先治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4-65,共2页
吊环是男子体操教学训练大纲的内容之一(简称大纲),男子儿童初级训练阶级以悬垂摆动动作为基本动作与基本技术为主要的基本功,如何抓好摆动技术的训练是发展难度动作和力量动作的重要环节,我们试图对悬垂摆动动作的训练与广大体操教练... 吊环是男子体操教学训练大纲的内容之一(简称大纲),男子儿童初级训练阶级以悬垂摆动动作为基本动作与基本技术为主要的基本功,如何抓好摆动技术的训练是发展难度动作和力量动作的重要环节,我们试图对悬垂摆动动作的训练与广大体操教练员和运动员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动动作 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基本技术 悬垂举腿 训练阶段 基本动作 吊环 摆动技术 体操教学训练大纲 重要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体操运动员自我时机控制能力某些因素的探讨
6
作者 柴文袖 王承武 《心理学报》 1988年第2期215-223,共9页
在跳台上,用自制“全圆弹性跳台开关”和记时器对国家体操少年优秀选手17人和儿童体操初学者20人的复制跳跃腾时的准确性、左右转体的均称性、复制腾时的迁移与干扰、运动节奏、快转90°和慢转90°的腾时时距和角度误差进行测定... 在跳台上,用自制“全圆弹性跳台开关”和记时器对国家体操少年优秀选手17人和儿童体操初学者20人的复制跳跃腾时的准确性、左右转体的均称性、复制腾时的迁移与干扰、运动节奏、快转90°和慢转90°的腾时时距和角度误差进行测定,根据公式: 慢转体腾时-快转体腾时(即时距)×(1-角误均数/100)=时空指数,求得每位被试的“时空指数”。以探讨体操运动员自我时机控制能力的某些因素中,哪些是潜在的,哪些是习得的,二者又如何协同发展。明确它,以便帮助运动员养成与发展自我时机控制能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操运动员 控制能力 优秀选手 初学者 迁移与干扰 身体运动 运动节奏 儿童少年 腾空时间 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操运动员骨发育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研究
7
作者 曹福顺 曹峰 +1 位作者 孙翼阳 巩杰 《山东体育科技》 1999年第4期1-2,共2页
关键词 女子体操运动员 骨发育 生活年龄 运动成绩 少年体操运动员 男子体操运动员 体育运动技术 儿童少年 年龄组 手腕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少儿体操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素质调查报告
8
作者 秦宁秋 魏德荣 +4 位作者 罗二强 刘志宏 梁家传 杜建雄 谭士举 《体育科技》 1988年第3期6-12,共7页
一、前言 1987年我们对参加全区业余体校体操比赛的全体运动员进行了形态,机能和素质的测试。目的在于了解我区少儿体操运动员上述各项指标的现状,探索适合我区使用的选材模式,以便加速培养高水平的体操后备力量。
关键词 少儿体操运动员 体操比赛 小腿长 后备力量 体操项目 年龄组 少年体操运动员 去脂体重 素质调查 男子体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4年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男子双杠比赛述评
9
作者 詹健 张玉刚 郭树江 《山东体育科技》 1994年第4期56-57,共2页
1994年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男子双杠比赛述评山西省体育运动学校詹健唐山师范专科学校张玉刚山东省体委郭树江男子双杠是我国体操的强项,优秀体操运动员李敬曾多次获得双杠世界冠军,为我国争得荣誉,那么我国少年运动员双杠技术... 1994年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男子双杠比赛述评山西省体育运动学校詹健唐山师范专科学校张玉刚山东省体委郭树江男子双杠是我国体操的强项,优秀体操运动员李敬曾多次获得双杠世界冠军,为我国争得荣誉,那么我国少年运动员双杠技术水平如何呢?这是我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 少年运动员 男子双杠 落地稳定性 特定要求 总人数 比赛中 述评 动作失误 动作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少年女子平衡木基本难度的训练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汉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4期53-54,共2页
随着竞技体操技术的发展,平衡木技术也发展到动作难度大,编排新颖,动作连接不断增多的高难程度。当前我国在这个项目上明显落后于苏、美、民主德国等体操强国。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这与我们对少年运动员在基本难度动作的训... 随着竞技体操技术的发展,平衡木技术也发展到动作难度大,编排新颖,动作连接不断增多的高难程度。当前我国在这个项目上明显落后于苏、美、民主德国等体操强国。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这与我们对少年运动员在基本难度动作的训练上基础打得不牢固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我国平衡木技术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基本难度动作是发展高难动作的基础,基本难度动作的质量直接影响高难动作的发展。笔者结合训练实践,在此仅就如何抓好少年女子平衡木基本难度动作的训练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难度动作 平衡木 少年女子 少年运动员 高难动作 动作难度 体操技术 优秀运动员 动作连接 训练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