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调器用小管径翅片管蒸发器的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3
1
作者 高晶丹 吴伟 +2 位作者 丁国良 高屹峰 宋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42-48,共7页
提出了空调器用小管径翅片管蒸发器的优化设计方法。优化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翅片结构设计和制冷剂流路设计。设计方法中,采用基于CFD的方法设计小管径翅片结构,并采用基于图论的仿真方法设计制冷剂流路。为了验证设计结果的合理性,对采用... 提出了空调器用小管径翅片管蒸发器的优化设计方法。优化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翅片结构设计和制冷剂流路设计。设计方法中,采用基于CFD的方法设计小管径翅片结构,并采用基于图论的仿真方法设计制冷剂流路。为了验证设计结果的合理性,对采用小管径翅片管蒸发器的空调整机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优化设计方法的正确性,表明采用小管径翅片管蒸发器的空调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管径 翅片管蒸发器 优化设计方法 空调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CMOS超宽带LNA的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萌萌 张盛 +2 位作者 王硕 张建良 周润德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82-1086,共5页
为实现性能更优的超宽带(UWB)射频前端低噪声放大器(LNA),本文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基于CMOS工艺的超宽带LNA优化设计方法.基于源端电感负反馈的LNA电路模型,本文提出利用最优化的数学方法分别确定晶体管尺寸、输入匹配网络和负载网络各元... 为实现性能更优的超宽带(UWB)射频前端低噪声放大器(LNA),本文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基于CMOS工艺的超宽带LNA优化设计方法.基于源端电感负反馈的LNA电路模型,本文提出利用最优化的数学方法分别确定晶体管尺寸、输入匹配网络和负载网络各元件参数的方法,实现了较好的输入阻抗匹配,达到了较高的增益、较好的增益平坦度以及优秀的噪声系数,并具有较低的功耗;本设计方法所用无源元件不但适宜CMOS集成,而且对工艺偏差具有一定的忍耐力.仿真结果说明用上述方法设计的超宽带LNA在工作频带内能够达到预期的各项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前端低噪声放大器 超宽带 优化设计方法 CM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布雷顿循环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姚李超 邹正平 +1 位作者 付超 刘火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7-86,共10页
为发展工程适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了关键参数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性能的影响规律,阐述了循环优化设计的必要性,并基于粒子群算法发展了一种再压缩循环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以最低循环压力、循环增压... 为发展工程适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了关键参数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性能的影响规律,阐述了循环优化设计的必要性,并基于粒子群算法发展了一种再压缩循环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以最低循环压力、循环增压比和分流因子为优化变量,以循环热效率为目标,以合流三通进口温差为约束条件。参数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循环效率随最低温度的增大持续降低,而随最高温度的增加单调上升;存在最优最低压力和最优增压比使得循环效率最高,且分别受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不同程度的影响;将更少的流量分配给再压缩压气机有利于循环效率,且存在最优分流因子使循环效率最高;合流三通进口温差受分流因子影响显著,该参数有必要作为循环设计的限制条件。此外,该循环优化设计方法能有效完成不同温差限制下的循环优化设计,设计结果表明:1℃最大温差下循环效率可达47.77%,而10℃和20℃最大温差下循环效率可达47.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态 二氧化碳 再压缩循环 循环热效率 约束条件 粒子群算法 优化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和遗传算法的翼型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沛峰 张彬乾 陈迎春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5-401,共7页
文章针对气动优化设计中高效率和高精度的矛盾,综合响应面方法和遗传算法的优点和不足,采用多项式响应面模型代替原始遗传算法中计算量庞大的目标特性分析模型,建立了多项式响应面模型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翼型优化设计方法,在采用N-S方... 文章针对气动优化设计中高效率和高精度的矛盾,综合响应面方法和遗传算法的优点和不足,采用多项式响应面模型代替原始遗传算法中计算量庞大的目标特性分析模型,建立了多项式响应面模型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翼型优化设计方法,在采用N-S方程进行气动求解达到较高的精度情况下,求解次数显著减少,优化效率大大提高。研究了设计变量对优化设计效率的影响,文中方法在较少设计变量、较少N-S方程求解次数情况下,即可得到满意的优化设计结果。设计区间对响应面模型精度的影响显著,合适的设计区间既可保证模型精度,减少响应面预测结果和CFD计算结果的偏差,又可获得最佳优化结果。文中方法适用于翼型的单设计点和多设计点优化设计问题,具有原理简单、适应面宽、快速易行,且精度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问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 遗传算法 翼型设计 优化设计方法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极化磁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翟国富 梁慧敏 +3 位作者 王嗥 刘筱洲 王立忠 刘茂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58-163,共6页
永磁继电器是一种在国防军事、现代通信、工业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领域中应用面很广的电子元器件,其极化磁系统的参数优化设计是实现永磁继电器产品可靠性设计的前提工作之一。该文采用六因素三水平多目标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 永磁继电器是一种在国防军事、现代通信、工业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领域中应用面很广的电子元器件,其极化磁系统的参数优化设计是实现永磁继电器产品可靠性设计的前提工作之一。该文采用六因素三水平多目标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并研究了极化磁系统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在永磁继电器产品设计满足输出特性指标要求的前提下,给出了输出特性值受加工工艺分散性影响而波动最小的最佳参数水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继电器 极化磁系统 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正交试验设计 电子元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节能优化设计方法概述 被引量:11
6
作者 叶国栋 华贲 +1 位作者 胡文斌 左政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3-95,共3页
基于当前对建筑节能设计的一般认识,提出了建筑节能设计的新观念。根据这一新观念,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对建筑节能优化设计问题进行了描述,指出了实现建筑节能优化设计要解决的2个关键问题,并针对我国实际对建筑节能优化设计方法的实际应... 基于当前对建筑节能设计的一般认识,提出了建筑节能设计的新观念。根据这一新观念,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对建筑节能优化设计问题进行了描述,指出了实现建筑节能优化设计要解决的2个关键问题,并针对我国实际对建筑节能优化设计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讨论。最后结合深圳某公寓进行了建筑节能优化设计的实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节能设计 优化设计方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隔时复压试验的静压桩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明义 刘俊伟 +1 位作者 张忠苗 于秀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0-324,共5页
桩的承载力随时间变化的现象称为承载力时间效应,现有设计方法没有全面考虑此方面的影响。利用静力压桩机方便移机的特点,对桩进行复压使其产生一定的贯入度,以确定任意时刻的广义极限承载力,称之为隔时复压试验,其特点是以减少后期沉... 桩的承载力随时间变化的现象称为承载力时间效应,现有设计方法没有全面考虑此方面的影响。利用静力压桩机方便移机的特点,对桩进行复压使其产生一定的贯入度,以确定任意时刻的广义极限承载力,称之为隔时复压试验,其特点是以减少后期沉降和提高承载力为目的的复压方法。珠海、太原隔时复压试验的结果显示,承载力增长趋势是明显的。将隔时复压的结果与广泛采用的Skov和Denver的承载力增长经验关系式对比,发现两者的相关性显著,并得到了时效系数的分布范围。通过较短时间内的隔时复压结果,确定长期承载力增长规律,并运用到静压桩的优化设计中,同时采用复压调节系数和安全系数对结果进行修正,以提高设计方法的准确性。详细介绍了优化设计的思路,并以太原某工程为例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此设计方法对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工期、节约成本、保证设计的可靠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桩 优化设计方法 最终压桩力 隔时复压 承载力时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锻件的坯料预成形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杨知硕 刘东 +1 位作者 罗子健 高国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9-123,126,共6页
为了提高复杂锻件坯料预成形设计的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模拟和正交设计相结合的坯料预成形优化设计方法。这种方法以数值模拟为计算工具、以正交设计为优化手段,将优化过程与有限元计算分离开。将此方法应用于某机匣锻件预成形... 为了提高复杂锻件坯料预成形设计的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模拟和正交设计相结合的坯料预成形优化设计方法。这种方法以数值模拟为计算工具、以正交设计为优化手段,将优化过程与有限元计算分离开。将此方法应用于某机匣锻件预成形坯料优化设计,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确定了各设计变量对目标函数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趋势。所提出的方法对复杂锻件的坯料预成形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设计方法 数值模拟 正交设计 坯料预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航天电推进器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文杰 王国新 +2 位作者 朱悉铭 康永琦 阎艳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8-527,共10页
针对以引力波探测为代表的空间科学任务和以“国网星座计划”为代表的商用卫星网络任务对推进器的特殊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推进器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由机理模型模块和测试数据集模块组成的数字孪生体。机理模... 针对以引力波探测为代表的空间科学任务和以“国网星座计划”为代表的商用卫星网络任务对推进器的特殊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推进器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由机理模型模块和测试数据集模块组成的数字孪生体。机理模型模块依据推进器的物理过程建立模型,对难以测量的数据进行仿真模拟;测试数据集模块通过实验对推进器进行测试,依靠测试数据建立可测参数的数学模型。将数字孪生体与实验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结果反馈调节机理模块从而不断提高孪生体的准确性,最终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该方法能够构建微波离子推进器的数字孪生体;(2)该数字孪生体的预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分析发现该差异与机理模型的精细度以及测试数据集的数据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推进器 离子推进器 数字孪生 引力波探测 优化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进化思想的汽车造型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景春晖 赵江洪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17-1523,共7页
结合遗传算法等工程方法和交互式评价等设计方法,提出一种整合了工程方法和造型方法的汽车造型优化设计方法。方法整体以进化思想为指导,首先将汽车造型设计问题映射到数学模型上,利用遗传算法生成新设计方案,并以多目标设计空间来约束... 结合遗传算法等工程方法和交互式评价等设计方法,提出一种整合了工程方法和造型方法的汽车造型优化设计方法。方法整体以进化思想为指导,首先将汽车造型设计问题映射到数学模型上,利用遗传算法生成新设计方案,并以多目标设计空间来约束生成的设计方案,再以目标车型的造型意象为标杆,采用交互式评价方式评价输出的设计方案,并将评价结果作为适应度代入遗传算法中继续迭代直至设计方案符合设计的迭代终止条件,最终形成一个综合解决多方问题的汽车造型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以某小型两厢车车型为例,初步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该方法可以推广到汽车造型多目标优化概念辅助生成和汽车造型评价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方法 汽车造型 优化设计方法 交互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芯螺管型超导储能磁体的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戴银明 余运佳 +1 位作者 南和礼 雷沅忠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1年第3期9-13,共5页
微、小型超导储能系统由于运行操作灵活性和制造工艺简单而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作为超导储能系统的关键部件 ,储能超导磁体的优化设计 ,不仅应从技术上保证超导储能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而且应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制造成本... 微、小型超导储能系统由于运行操作灵活性和制造工艺简单而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作为超导储能系统的关键部件 ,储能超导磁体的优化设计 ,不仅应从技术上保证超导储能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而且应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制造成本。本文针对超导储能磁体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螺管型超导磁体 ,从磁体绕组的基本参数如绕组厚度、径高比的变化出发 ,分析了螺管型储能超导磁体的储能效率 ,提出了螺管型超导储能磁体的优化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芯螺管型超导储能磁体 优化设计方法 超导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小波神经网络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益国 沈炯 吕震中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9-331,337,共4页
针对基于框架的小波神经网络存在的网络冗余性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网络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通过时频分析确定小波神经网络的初步构造;在此基础上,根据网络输出对隐层节点依赖度的大小去除冗余的隐层节点,达到优化网... 针对基于框架的小波神经网络存在的网络冗余性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网络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通过时频分析确定小波神经网络的初步构造;在此基础上,根据网络输出对隐层节点依赖度的大小去除冗余的隐层节点,达到优化网络结构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简单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神经网络 粗糙集理论 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湾电站高边坡系统锚固与排水的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发明 陈祖煜 +1 位作者 汪小刚 贾志欣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249-253,共3页
据小湾电站地下厂房进水口开挖高边坡的岩体结构与工程地质特征,采用基于结构面网络模拟的随机楔体稳定分析方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三维分析。进一步运用风险分析理论对边坡系统锚杆与预应力锚索的布置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运用结构面... 据小湾电站地下厂房进水口开挖高边坡的岩体结构与工程地质特征,采用基于结构面网络模拟的随机楔体稳定分析方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三维分析。进一步运用风险分析理论对边坡系统锚杆与预应力锚索的布置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运用结构面网络模拟理论对排水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边坡 三维结构面网络模拟 锚固 排水 优化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洪凯 赵春红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59,125,共7页
融合悬臂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滑坡治理新方法——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通过分析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受荷性能,建立了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内力计算方法,得到了与滑坡推力和桩间距等... 融合悬臂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滑坡治理新方法——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通过分析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受荷性能,建立了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内力计算方法,得到了与滑坡推力和桩间距等设计参数相关的预应力锚索拉力设计值计算公式。实例分析表明:与横截面积相同的矩形断面悬臂抗滑桩相比,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可使抗滑桩受压区面积增大25.8%,受拉区钢筋用量减少20.4%,经济性能良好,可为治理江河水库岸坡大型特大型滑坡及山区公路巨厚层崩坡积滑坡提供一种新的技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岸坡治理 抗滑桩 结构型式 优化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破片侵彻钢/芳纶纤维叠层复合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晓旭 徐豫新 王树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9-183,249,共6页
针对抗破片侵彻用新型钢/芳纶纤维叠层复合结构优化设计,基于4 mm钢板+12 mm芳纶纤维叠层复合结构、5 mm钢板+10 mm芳纶纤维叠层复合结构抗7.5 g FSP型破片弹道极限速度试验分析,进行了同工况下破片侵彻叠层复合结构的数值仿真计算;在... 针对抗破片侵彻用新型钢/芳纶纤维叠层复合结构优化设计,基于4 mm钢板+12 mm芳纶纤维叠层复合结构、5 mm钢板+10 mm芳纶纤维叠层复合结构抗7.5 g FSP型破片弹道极限速度试验分析,进行了同工况下破片侵彻叠层复合结构的数值仿真计算;在验证数值仿真模型基础上,开展了7.5 g与10.0 g破片对4 mm、5 mm钢板叠加6~16mm芳纶纤维板组合成复合结构侵彻数值仿真,获得了相应的弹道极限速度;根据试验现象和数值仿真结果进行了钢/芳纶纤维叠层复合结构抗破片侵彻机理分析;根据此类复合结构的防护特点,以结构最小面密度为目标函数,建立了适用一定破片质量和撞击速度范围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模型;采用所提方法进行了抗撞击速度为1100 m/s的10.0 g破片侵彻的钢/芳纶纤维复合结构实例设计,通过试验验证了优化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动力学 复合结构 弹道极限 优化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数控转台优化设计方法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世豪 林茂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629-1637,共9页
在机床的高速加工过程中,因数控转台各种热源发热与变载荷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热力耦合效应,但当前的数控转台优化设计方法往往忽略了热力耦合效应对转台动态特性的影响。在深入剖析国内外数控转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探索热力耦合效应... 在机床的高速加工过程中,因数控转台各种热源发热与变载荷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热力耦合效应,但当前的数控转台优化设计方法往往忽略了热力耦合效应对转台动态特性的影响。在深入剖析国内外数控转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探索热力耦合效应及其产生的机理,建立转台的热力耦合模型,得到高速数控转台热力耦合动态特性。鉴于蜂窝结构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及力学性能,提出研究基于蜂窝的转台仿生原理,获取高速数控转台热力耦合仿生设计准则。以提高转台热力耦合动态特性为目的,提出运用仿生设计准则对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进而形成一套新颖的高速数控转台热力耦合仿生优化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转台 多目标优化 优化设计方法 仿生设计 热力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钻柱扭转杆模型的扭矩负反馈减振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根炉 韩志勇 管志川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55,共4页
扭矩负反馈减振是控制和消除钻柱周向粘滑振动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原有的扭矩负反馈减振系统优化设计是在将钻柱系统看作单自由度扭转摆的基础上进行的。针对大位移井中这种简化不合理的问题,通过将钻柱系统简化为连续质量扭转杆,建立... 扭矩负反馈减振是控制和消除钻柱周向粘滑振动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原有的扭矩负反馈减振系统优化设计是在将钻柱系统看作单自由度扭转摆的基础上进行的。针对大位移井中这种简化不合理的问题,通过将钻柱系统简化为连续质量扭转杆,建立了基于钻柱扭转杆模型的扭矩负反馈减振系统分析模型,推导出了其非零虚部极点方程。利用非零虚部极点方程的复数解与模态振动的频率及模态衰减指数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以综合模态减幅系数最小化为目标的新的扭矩负反馈减振系统优化设计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不适于简化为扭转摆的钻柱系统,采用基于钻柱扭转杆模型的新方法进行设计可以取得相对较好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柱 扭矩 大位移井 优化设计方法 推导 数值模拟 分析模型 杆模型 虚部 柱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膜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洪昌 王占山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0-53,共4页
传统多层膜设计所用的全局寻优法的速度非常慢,有时还很难得到理想的膜系。根据Frensnel反射系数公式计算多层膜的反射率,利用单纯形法对软X射线和X射线波段多层膜进行调优,可在短时间内优化出最接近目标光学性能的多层膜膜系结构。计... 传统多层膜设计所用的全局寻优法的速度非常慢,有时还很难得到理想的膜系。根据Frensnel反射系数公式计算多层膜的反射率,利用单纯形法对软X射线和X射线波段多层膜进行调优,可在短时间内优化出最接近目标光学性能的多层膜膜系结构。计算了不同波长软X射线周期性多层膜的最高理论反射率。单纯形调优算法在保证优化结果与随机搜索法优化结果近似相同的基础上,使优化计算速度提高了十倍以上。同时还用单纯形调优法优化设计了X射线超反射镜,得到了非常理想的非周期膜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X射线 X射线 多层膜 单纯形调优 反射率 优化设计方法 X射线超反射镜 膜系结构 公式计算 单纯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效率系数的组合钢桁梁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琨 刘永健 马印平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6-96,共11页
组合钢桁梁具有桁架结构的受力特征,同时还受节点性能和板桁组合作用的影响,受力机理复杂。传统有限元优化方法无法兼顾杆件和节点,为对组合钢桁梁设计方案进行快速、准确地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效率系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在采用杆系有限... 组合钢桁梁具有桁架结构的受力特征,同时还受节点性能和板桁组合作用的影响,受力机理复杂。传统有限元优化方法无法兼顾杆件和节点,为对组合钢桁梁设计方案进行快速、准确地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效率系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在采用杆系有限元模型进行初步分析基础上,根据结构内力分布相似的假定,以杆件和节点承载力效率系数为优化指标对构件进行优化,再将优化方案代入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以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连续梁桥既有通用图集为依托工程,进行设计方案优化。结果表明:组合钢桁梁空间效应等因素产生的弯曲应力可达组合应力的15%~42%,弯矩产生的影响不可忽略,在计算杆件效率系数时应将弯矩和轴力同时考虑在内;效率系数可直观反映组合钢桁梁构件应力状态,快速定位优化构件,还可依据杆件截面特征将优化方案细分至板件层面;所提优化设计方法可对组合钢桁梁的节点和杆件进行统筹优化,避免反复进行有限元试算,显著提高优化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组合钢桁梁 优化设计方法 效率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生态复合墙体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莉娜 黄炜 +2 位作者 田英侠 张荫 徐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416-420,共5页
生态复合墙体是生态复合墙结构体系的主要受力构件,在满足生态复合墙结构设计规程的要求下,对生态复合墙体进行最小造价优化设计是生态复合墙结构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生态复合墙体,进行基于遗传算法的生态复合墙体优化设计方... 生态复合墙体是生态复合墙结构体系的主要受力构件,在满足生态复合墙结构设计规程的要求下,对生态复合墙体进行最小造价优化设计是生态复合墙结构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生态复合墙体,进行基于遗传算法的生态复合墙体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根据生态复合墙体构造及受力特点,建立墙体造价最小优化设计数学模型;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生态复合墙体优化设计实现程序,并对不同尺寸及填充材料的墙体进行实例分析。理论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将遗传算法用于生态复合墙体的优化设计中,方法合理、可行,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意义,为生态复合墙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开辟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复合墙体 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