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的采样点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剩余电量估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哲 樊亚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98-1103,共6页
为克服传统卡尔曼滤波算法只能应用在线性系统的限制,降低噪声估计的准确性,应用最优采样点卡尔曼滤波算法实时估计电动汽车磷酸亚铁锂电池的剩余电量,通过选择合适的电池模型,优化的样本点,运用ADVISOR 2002电动汽车仿真软件模拟路况,... 为克服传统卡尔曼滤波算法只能应用在线性系统的限制,降低噪声估计的准确性,应用最优采样点卡尔曼滤波算法实时估计电动汽车磷酸亚铁锂电池的剩余电量,通过选择合适的电池模型,优化的样本点,运用ADVISOR 2002电动汽车仿真软件模拟路况,比较传统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得到最佳采样点卡尔曼滤波方法可以更准确的估计电池剩余电量,更好地优化噪声对估计的影响,该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观测模型 扩展卡尔曼滤波 优化的采样点卡尔曼滤波 ADVISOR 200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采样点卡尔曼滤波的动力电池SOC估计 被引量:60
2
作者 高明煜 何志伟 徐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1-167,共7页
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的快速精确估计是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针对动力电池这一动态非线性系统,提出了电池过程模型的具体改进方法,以使其可以适应不同放电速率和不同温度条件对动力电池SOC的影响;给出了利用采样点卡尔曼滤波... 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的快速精确估计是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针对动力电池这一动态非线性系统,提出了电池过程模型的具体改进方法,以使其可以适应不同放电速率和不同温度条件对动力电池SOC的影响;给出了利用采样点卡尔曼滤波进行电池SOC估计的具体步骤;最后,分析了采样点卡尔曼滤波在SOC估计精度、收敛速度、算法复杂度及鲁棒性等方面的性能。实验表明,采用采样点卡尔曼滤波算法可以快速地完成动力电池SOC的精确估计,误差在5%左右;模型参数的合理微调几乎不影响算法的准确性,表明了算法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荷电状态 过程模型 观测模型 采样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方根采样点卡尔曼滤波在磷酸铁锂电池组荷电状态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金龙 佟微 +1 位作者 漆汉宏 张纯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6246-6253,共8页
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算技术是锂电池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针对磷酸铁锂电池组展开研究,以准确估计电池组中各单体荷电状态为目的,首先采用一阶戴维南(Thevenin)模型结合安时法建立综合电池模型;采用一种平方根采样... 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算技术是锂电池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针对磷酸铁锂电池组展开研究,以准确估计电池组中各单体荷电状态为目的,首先采用一阶戴维南(Thevenin)模型结合安时法建立综合电池模型;采用一种平方根采样点卡尔曼滤波(square root sigma point Kalman filter,SRSPKF)方法,配合在线递推最小二乘(recursive least square,RLS)算法,同时实现对电池等效模型参数的辨识以及对电池荷电状态的估算。理论上讲,SRSPKF算法使系统状态直接以其方差的平方根形式传播,可显著降低常规Sigma点卡尔曼滤波器(sigma points Kalman filter,SPKF)算法的复杂性。实验结果表明,相对SPKF而言,SRSPKF具有更强的状态估计误差抑制能力,采用SRSPKF可以获得比SPKF更准确的SOC估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等效模型 荷电状态估算 平方根采样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采样点卡尔曼滤波的矿用电池SOC估计 被引量:6
4
作者 何灵娜 王运红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9期1213-1217,共5页
为了实时、准确地估计矿用电池SOC值,通过采用加权统计线性回归法实现模型函数线性化,将采样点卡尔曼滤波技术应用到矿用电池SOC估计中。针对有限的电池管理系统资源,基于电池状态观测复合模型的状态方程线性和观测方程非线性的特点,提... 为了实时、准确地估计矿用电池SOC值,通过采用加权统计线性回归法实现模型函数线性化,将采样点卡尔曼滤波技术应用到矿用电池SOC估计中。针对有限的电池管理系统资源,基于电池状态观测复合模型的状态方程线性和观测方程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了将标准卡尔曼滤波和采样点卡尔曼滤波组合的非线性滤波算法;为了使得该算法具有应对突变状态的强跟踪能力和应对模型不准确的鲁棒性,引入了奇异值分解,采用特征协方差矩阵代替误差协方差矩阵,并基于强跟踪原理引入了次优渐消因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型采样点卡尔曼滤波的矿用电池SOC估计算法兼顾估计精度和运算量,并具有跟踪突变状态和应对模型不准确的鲁棒性,完全适用于资源有限的矿用电池SOC估计;可见,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电池 荷电状态 采样卡尔曼滤波 奇异值分解 强跟踪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和无迹卡尔曼滤波的弹丸落点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捍东 李志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65-971,共7页
为了能够在飞行数据不尽精确的情况下进行快速、准确的落点预报,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和无迹卡尔曼滤波技术的弹丸落点预报方法。使用RBF神经网络逼近外弹道方程用以预报弹丸落点,并用改进型量子行为粒子群算法优化网络... 为了能够在飞行数据不尽精确的情况下进行快速、准确的落点预报,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和无迹卡尔曼滤波技术的弹丸落点预报方法。使用RBF神经网络逼近外弹道方程用以预报弹丸落点,并用改进型量子行为粒子群算法优化网络结构和权阈值,在此基础上对基于神经网络的初步预报数据进行滤波处理。最后进行预报仿真,在输入数据有噪声的情况下依然得到了较高的预报精度,从而证明该方法对预报弹丸落点是有效可行的,为弹丸的落点预报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 无迹卡尔曼滤波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确定采样型滤波器采样点优化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吴青坡 丛源材 周绍磊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7-141,共5页
采样点的选取对确定采样型滤波器的精度和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提高滤波器的数值稳定性,首先,采用协方差矩阵分解方法对获得的采样点进行优化,解决了数值大小对采样点离采样中心距离的影响问题;其次,通过选择合适的正交变换,在不改... 采样点的选取对确定采样型滤波器的精度和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提高滤波器的数值稳定性,首先,采用协方差矩阵分解方法对获得的采样点进行优化,解决了数值大小对采样点离采样中心距离的影响问题;其次,通过选择合适的正交变换,在不改变滤波精度的前提下消除了采样点中存在的非局部效应;最后,利用一个落体跟踪模型对所提基于采样点优化方法的确定采样型滤波器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采样点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定采样滤波 采样优化 协方差矩阵分解 正交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跳点搜索和车道采样的巡检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7
作者 崔子鹏 汪雨洋 +1 位作者 张磊 罗小川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34-1643,共10页
为实现巡检机器人的快速全局路径规划,并精确跟随路径和实时避障,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跳点搜索和平行采样的巡检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在全局规划中,通过滑动窗优化和共轭梯度法对传统的跳点搜索方法进行优化,平滑全局路径的中转角,消除... 为实现巡检机器人的快速全局路径规划,并精确跟随路径和实时避障,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跳点搜索和平行采样的巡检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在全局规划中,通过滑动窗优化和共轭梯度法对传统的跳点搜索方法进行优化,平滑全局路径的中转角,消除因搜索方向约束而产生的非必要转弯。在局部规划中,采用了一种基于车道线采样的局部规划方法,以巡检路径为参考,平行于巡检路径采样生成局部路径簇,在局部规划中加入了有限状态机。为了使机器人精确跟随局部路径,采用了一种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的路径跟随方法。最后,在机器人操作系统(robot operating system,ROS)中建立室外仿真环境,针对所提出的路径规划方法进行测试,验证了所规划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巡检 优化搜索 车道线采样 李雅普诺夫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多点采样策略的串列叶栅多目标优化设计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召运 刘波 +1 位作者 程昊 茅晓晨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85-2694,共10页
为了改善高负荷串列叶栅的设计质量,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Kriging模型的改进并行多点采样策略、物理规划方法三个模块,建立了一套多目标优化设计系统,该系统可以快速实现串列叶栅设计攻角和非设计攻角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为了减少多目标... 为了改善高负荷串列叶栅的设计质量,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Kriging模型的改进并行多点采样策略、物理规划方法三个模块,建立了一套多目标优化设计系统,该系统可以快速实现串列叶栅设计攻角和非设计攻角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为了减少多目标优化的计算量,该优化设计系统采用了物理规划方法将多目标优化设计问题转化为考虑设计者经验的单目标优化问题,并基于Kriging模型的改进并行多点采样准则实现了在一次迭代过程并行评价多个样本点的并行优化方法。应用该系统实现了一高负荷串列叶栅的多目标优化,优化后的串列叶栅在全攻角下的总压损失系数减小,静压升增加,在进口马赫数0.7的条件下,在攻角分别为-6°和3°时,总压损失分别降低21%和35%,证明了本文设计的多目标优化系统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基于优化设计结果,分析了串列叶栅的5个造型参数:弯角比(TR)、弦长比(CR)、后排近似攻角(KBB)、轴向重叠度(AO)和节距比例(PP)对串列叶栅设计攻角和非设计攻角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大的PP (约为0.9)和负的KBB (约为-6°)有助于串列叶栅实现较优的设计攻角性能,减小串列叶栅前排叶型的负荷,可以改善串列叶栅非设计攻角的性能和扩宽叶栅的稳定工作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叶栅 多目标优化 并行多采样策略 物理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网格分割中种子点的优化采样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源廷 曹力 贾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7-343,共7页
三角网格分割是三维模型处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VSA(variational shape approximation)方法分割的结果可以用于轮廓线的生成、模型重建等工作,但由于其种子点选取的随机性,直接通过VSA方法进行不同类型的网格划分会存在划分粒度、划... 三角网格分割是三维模型处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VSA(variational shape approximation)方法分割的结果可以用于轮廓线的生成、模型重建等工作,但由于其种子点选取的随机性,直接通过VSA方法进行不同类型的网格划分会存在划分粒度、划分策略不确定的问题。文章针对三维模型轮廓线提取,基于VSA方法,提出一种三角网格分割中种子点的优化采样算法,通过优化种子点的位置和数量,提升分割效果,生成质量较高的轮廓线。通过对多个模型进行试验表明,利用文中提供的种子点优化采样方法,可以保证在种子点数量尽可能少的情况下,重建质量较高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形学 三角网格模型 三角网格分割 轮廓线提取 种子优化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城市大气采样点的聚类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聂明浩 唐雅萍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89年第2期22-26,共5页
大气采样点的优化体现了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对于大气环境要素的监测,应尽可能使每个采样点获得的数据覆盖面大、代表性强、重复性小。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学聚类分析方法对南京市城区十八个监测点连续三年的测定数据进行聚类相关分析,去除... 大气采样点的优化体现了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对于大气环境要素的监测,应尽可能使每个采样点获得的数据覆盖面大、代表性强、重复性小。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学聚类分析方法对南京市城区十八个监测点连续三年的测定数据进行聚类相关分析,去除重复性大、且对总体污染水平无显著性影响的测点,选出比较科学,合理而足够反映出南京城市大气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的采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 聚类优化 南京市 大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FT-3DSC的GICP三维点云配准技术研究
11
作者 李卓妍 胡晓峰 +3 位作者 范伟军 郭斌 潘飞文 罗哉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0-838,共9页
提出了一种结合尺度不变特征变换描述子-三维形状上下文特征(3D-SIFT)的广义迭代最近点(GICP)优化配准算法。首先,选取汽车涂胶产线上实际涂胶工件作为实验对象,搭建组合式点云数据采集系统对其进行扫描,得到不同类型的胶体点云数据。然... 提出了一种结合尺度不变特征变换描述子-三维形状上下文特征(3D-SIFT)的广义迭代最近点(GICP)优化配准算法。首先,选取汽车涂胶产线上实际涂胶工件作为实验对象,搭建组合式点云数据采集系统对其进行扫描,得到不同类型的胶体点云数据。然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平面分割、滤波降噪、体素滤波降采样等预处理,获得点云数量适中且仅包含胶体的点云数据。通过融合3D-SIFT的卡尔曼滤波配准算法进行粗略配准,获得初始变换矩阵。最后,利用GICP算法将断胶、细胶、溢胶3类点云分别与标准点云模型进行精细配准,得到了每组点云之间的精确位姿变换矩阵。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对比了不同方法下的配准效果,并计算均方根误差、统计所用时间。通过对比实验数据,该方法比SAC-IA+ICP算法和SAC-IA+NDT算法在点云配准的精度分别提高了15.3%和18.25%,耗时分别减少了13.31%和4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检测 GICP优化算法 3D-SIFT 云配准技术 卡尔曼滤波配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OFDM系统中基于采样点位置分组优化的PTS算法
12
作者 季策 马福永 张超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27-932,共6页
针对光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PAPR)过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采样点位置分组优化的部分传输序列(SG-PTS)算法.将采样位置按交织分割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对不同位置上的数据单独优化,削弱了不同位置的备选采样点数据使用相同的... 针对光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PAPR)过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采样点位置分组优化的部分传输序列(SG-PTS)算法.将采样位置按交织分割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对不同位置上的数据单独优化,削弱了不同位置的备选采样点数据使用相同的相位因子序列的限制,有效改善了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峰均功率比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相比于传统部分传输序列算法,在计算复杂度和误码率性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峰均功率比性能随着采样点位置分组数的增加而改善明显.当子载波数N=256,相位因子数W=2,子块数M=4和M=8,采样点位置分为2组时,峰均功率比性能分别提升0.1dB和0.2dB左右;采样点位置分为4组时,峰均功率比性能可分别改善0.4dB和0.7dB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峰值功率比 部分传输序列 采样位置 分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法在矿山空气污染监测点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廖国礼 吴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47,共4页
矿山空气污染监测中,采样布点设计、采样方法、采样效率和采样成本是空气污染监测研究的主要课题。通过对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的详细论述,结合某有色金属矿山空气污染监测实际,对监测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对监测布点设... 矿山空气污染监测中,采样布点设计、采样方法、采样效率和采样成本是空气污染监测研究的主要课题。通过对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的详细论述,结合某有色金属矿山空气污染监测实际,对监测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对监测布点设计进行了优化。分析和优化结果认为原来的8个监测点可以归为4类,结合当地现场地形、地物和气象等变化因素,6、8、4、5号监测点可以取消,但不影响监测数据对环境因子污染状况的反映,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监测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优化 空气污染监测 应用 有色金属矿山 监测数据 采样方法 监测研究 采样效率 计算方法 基本原理 变化因素 污染状况 环境因子 监测 设计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切换模型的点集优化车道线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戎辉 张明路 张小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7-100,共4页
针对车辆的横向运动偏差及相关安全监控技术存在缺陷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段切换模型的点集优化车道线识别方法。首先建立稳定可靠的分段切换车道线模型,然后利用单目视觉和毫米波雷达的传感器组合对车辆进行识别,筛选掉干扰车道线识... 针对车辆的横向运动偏差及相关安全监控技术存在缺陷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段切换模型的点集优化车道线识别方法。首先建立稳定可靠的分段切换车道线模型,然后利用单目视觉和毫米波雷达的传感器组合对车辆进行识别,筛选掉干扰车道线识别的无效候选点,如果缺少有效的识别点,则利用卡尔曼滤波和车道线等宽条件进行有效点的补充。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有效的识别车道线,对于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线识别 优化 分段切换模型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代表性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布局优化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初玉婷 李晓岚 +1 位作者 廉海荣 潘瑜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430-2439,共10页
为提升土壤监测点代表性以更准确获取土壤信息并实施有效管理措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代表性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布局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多个与监测目标变量相关性强的辅助变量的属性分布构建特征空间,采用条件拉丁超立方体方法将... 为提升土壤监测点代表性以更准确获取土壤信息并实施有效管理措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代表性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布局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多个与监测目标变量相关性强的辅助变量的属性分布构建特征空间,采用条件拉丁超立方体方法将特征空间分层并进行编码,并通过计算特征空间分层影响度以确定抽样顺序,逐点抽样优化获得高代表性的布样方案。本研究以北京顺义区为例,以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地利用类型和坡度作为辅助变量进行监测点布局优化,并与简单随机采样方法、空间分层采样方法、条件拉丁超立方体采样方法(cLHS)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相较于其他3种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的特征空间覆盖率平均提高15%左右,耗时远小于cLHS,略高于简单随机采样和空间分层采样,所获取的监测点布设方案的不确定性明显低于其他3种方法,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与总体数据更为接近。综上,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够显著提升监测点在特征空间的代表性,可有效反映调查区域土壤属性总体分布特征,能为后续调查监测土壤信息提供参考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采样 拉丁超立方体采样 辅助数据 特征代表性 布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采样点聚类和切换象限划分核查小区方位角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峰 雷蕾 +4 位作者 杜日览 黎峰 徐钽 李银 左修玉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6-112,共7页
工参数据主要依赖于人工维护,其低准确性制约了网络规划优化工作的开展。针对工参数据中的小区方位角,通过采集网管系统的测量报告数据和切换统计数据,综合运用采样点聚类算法和切换象限划分算法,计算对应小区的模拟方位角。进一步对比... 工参数据主要依赖于人工维护,其低准确性制约了网络规划优化工作的开展。针对工参数据中的小区方位角,通过采集网管系统的测量报告数据和切换统计数据,综合运用采样点聚类算法和切换象限划分算法,计算对应小区的模拟方位角。进一步对比模拟方位角和实际方位角,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指导工参数据更新以及工程整改。通过现网的实际验证,该研究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同样,该研究可以推广应用到工参数据的经纬度方面的核查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参数据整治 采样聚类 切换象限划分 网络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废水监测断面及采样点位选择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国华 赵贞姬 +1 位作者 荆万钧 王子玲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10,共4页
通过对不同采样点位的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以求找到最优采样点位。
关键词 采样 优化选择 废水监测 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KF滤波算法在两点边值问题求解中的应用
18
作者 藏洁 刘升刚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42,共8页
两点边值问题求解是最优化问题间接法求解算法中的关键技术,通常只能通过数值迭代方法给出最终解。而由于两点边值问题的高敏度和强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对数值迭代初值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否则难以得到收敛解。为了降低对初值精度的要求,基... 两点边值问题求解是最优化问题间接法求解算法中的关键技术,通常只能通过数值迭代方法给出最终解。而由于两点边值问题的高敏度和强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对数值迭代初值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否则难以得到收敛解。为了降低对初值精度的要求,基于无损卡尔曼滤波算法,给出了一种最优参数估计方法,可用于两点边值问题求解。此方法采用高斯分布模型,可以二阶以上精度描述原非线性问题,具有较大的收敛域和较高的鲁棒性。通过航天飞行器轨迹优化算例,验证了此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卡尔曼滤波 参数估计 边值问题 轨迹优化 高斯分布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计算机模拟采样确定合理的土壤采样密度(英文)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宏斌 杨青 +1 位作者 刘志杰 杨成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5-148,共4页
为了解决土壤采样中精度与经济性的平衡问题,利用计算机模拟采样研究了规则网格土壤采样时合理的采样点密度。首先构造了一个数学扩散模型,设置2~4个种子在一个100×100网格(1×1单位)的不同地方,根据扩散模型进行扩散和... 为了解决土壤采样中精度与经济性的平衡问题,利用计算机模拟采样研究了规则网格土壤采样时合理的采样点密度。首先构造了一个数学扩散模型,设置2~4个种子在一个100×100网格(1×1单位)的不同地方,根据扩散模型进行扩散和叠加,生成模拟的土壤属性分布地图,其结果可很好地模拟某些土壤属性的分布。利用计算机按照不同的网格单元尺寸(如3×3,5×5,7×7等)进行采样,之后利用采样值进行IDW插值处理,将数据点恢复到原始的10000个,并把插值结果与原始值进行比较即可得到采样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当采样网格单元尺寸为属性地图输出栅格单元尺寸的11倍和17倍时,相对采样误差分别为10%和15%。合理的采样密度可以根据允许的采样误差及要求的属性地图输出栅格单元尺寸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采样密度 计算机模拟采样 数学扩散模型 采样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雷达数据中克里金插值采样数据选择算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振武 卜异亚 马键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4-790,共7页
采样数据选择的合理性是克里金算法插值结果是否准确的前提。针对如何从地质雷达数据中选择恰当的克里金插值采样数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克里金插值采样数据选择算法,即动态三维球体覆盖(D3DGC)选点算法和双次反距离选点(DRD)算法。... 采样数据选择的合理性是克里金算法插值结果是否准确的前提。针对如何从地质雷达数据中选择恰当的克里金插值采样数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克里金插值采样数据选择算法,即动态三维球体覆盖(D3DGC)选点算法和双次反距离选点(DRD)算法。两种算法在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普通克里金算法下验证了采样数据选择的合理性,实验结果分析表明,D3DGC算法在最佳选点个数下误差率比传统选点方法降低了6.7%,在其他选点个数下误差率(<10%)也明显低于传统选点方法,DRD算法在参数e和c为4以及最佳选点个数的条件下误差率也达到了6.2%,在其他情况下误差率也低于传统选点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金算法 插值 地质雷达 采样数据选择算法 动态三维球体覆盖选算法 双次反距离选算法 粒子群优化 误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