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被引量:
8
1
作者
叶学华
梁士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878-2886,共9页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具有生态、生产双重功能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构建优化生态生产范式是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优化生态 -生产范式是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与系统科学方法 ,以生态恢复与重建为目标 ,以多用途...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具有生态、生产双重功能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构建优化生态生产范式是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优化生态 -生产范式是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与系统科学方法 ,以生态恢复与重建为目标 ,以多用途资源利用和景观生态设计为核心 ,以生物 -自然和社会 -经济综合分析为基础 ,结合现代科学成果和传统农牧业技术的精华而建立起来的结构优化、功能持续、经济可行的农林牧复合经营系统的范例。文章对优化生态生产范式的配置以及配套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提出在构建优化生态生产范式的过程中应当遵守规模的发展与土地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原则、限制因子原则、景观异质性与尺度的原则以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原则。针对目前范式研究中着重经济效益、研究尺度单一、缺乏学科间的综合和集成、效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一些问题 ,指出了今后范式研究的趋势 ,认为今后的研究应重视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对现有范式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量化范式适宜程度和优化程度。在基础研究方面应主要集中在主要的农业生态系统对不同人为干扰响应的形式和实质 ,研究确定一系列重要的生态经济阈值 ;应用技术方面应注重于调整产业结构 ,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提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中国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怀来山盆系统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被引量:
5
2
作者
赵云龙
唐海萍
+1 位作者
李新宇
张新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234-4243,共10页
山盆系统是由山地和盆地组合而成的一种典型地貌组合。以河北怀来县为例,通过对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评价分析,以及对系统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探讨,以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了怀来山盆系统“山间盆地...
山盆系统是由山地和盆地组合而成的一种典型地貌组合。以河北怀来县为例,通过对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评价分析,以及对系统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探讨,以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了怀来山盆系统“山间盆地-低山丘陵-中山山地”生态-生产范式。怀来山盆范式的功能带包括3“圈”5“带”:(1)山间盆地:①官厅水库,②环库水源保护带,③河谷平原高效农业经济带;(2)低山丘陵:④低山丘陵舍饲养畜和人工林(果园)灌草带;(3)中山山地:⑤中山山地林灌草生态保育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盆系统
优化
生态
-
生产
范式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兴安岭南麓山地丘陵区生态?生产范式研究——以内蒙古林西县为例
3
作者
李新宇
唐海萍
+1 位作者
张新时
孙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3-168,共6页
从地理或景观单元上看,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突出的特点是在草原或森林的景观背景上,星散分布着粗放耕作的农田与村落的景观单元。因此,北方农牧交错带优化生态?生产范式的研究可以理解为土地利用方式和空间分布格局的优化研究。本文根据...
从地理或景观单元上看,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突出的特点是在草原或森林的景观背景上,星散分布着粗放耕作的农田与村落的景观单元。因此,北方农牧交错带优化生态?生产范式的研究可以理解为土地利用方式和空间分布格局的优化研究。本文根据3个不同区域农户生产优化模式的土地需求,结合生态经济功能转移与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原则与控制条件,基于林西县森林草原过渡区的植被类型及"河谷平川-低山丘陵-中山山地"的地貌特征,得出区域尺度土地利用优化分配范式。确定河谷平川区可作为林西县今后发展高效集约化农业生产的核心区;低山丘陵生态生产交错区,一部分土地作为生产用地,另一部分作为生态用地,整体发展定位于牧粮综合发展区;中山区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为生态用地,部分生产活动要转移到河谷平川区和低山丘陵区等地势平坦并有灌溉条件保证的区域,从而使山地森林与草地得以修养生息,恢复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发展定位于生态保育、林果旅游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丘陵区
优化
生态
-
生产
范式
土地利用格局
优化
北方农牧交错带
林西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被引量:
8
1
作者
叶学华
梁士楚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878-2886,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 ( G2 0 0 0 0 1860 7)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资助项目 ( KSCX1-0 8-0 2 )~~
文摘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具有生态、生产双重功能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构建优化生态生产范式是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优化生态 -生产范式是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与系统科学方法 ,以生态恢复与重建为目标 ,以多用途资源利用和景观生态设计为核心 ,以生物 -自然和社会 -经济综合分析为基础 ,结合现代科学成果和传统农牧业技术的精华而建立起来的结构优化、功能持续、经济可行的农林牧复合经营系统的范例。文章对优化生态生产范式的配置以及配套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提出在构建优化生态生产范式的过程中应当遵守规模的发展与土地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原则、限制因子原则、景观异质性与尺度的原则以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原则。针对目前范式研究中着重经济效益、研究尺度单一、缺乏学科间的综合和集成、效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一些问题 ,指出了今后范式研究的趋势 ,认为今后的研究应重视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对现有范式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量化范式适宜程度和优化程度。在基础研究方面应主要集中在主要的农业生态系统对不同人为干扰响应的形式和实质 ,研究确定一系列重要的生态经济阈值 ;应用技术方面应注重于调整产业结构 ,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提高产?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中国北方
Keywords
farming-pastoral zone
optimized eco-productive paradigm
northern China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怀来山盆系统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被引量:
5
2
作者
赵云龙
唐海萍
李新宇
张新时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234-4243,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G2000018607)~~
文摘
山盆系统是由山地和盆地组合而成的一种典型地貌组合。以河北怀来县为例,通过对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评价分析,以及对系统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探讨,以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了怀来山盆系统“山间盆地-低山丘陵-中山山地”生态-生产范式。怀来山盆范式的功能带包括3“圈”5“带”:(1)山间盆地:①官厅水库,②环库水源保护带,③河谷平原高效农业经济带;(2)低山丘陵:④低山丘陵舍饲养畜和人工林(果园)灌草带;(3)中山山地:⑤中山山地林灌草生态保育带。
关键词
山盆系统
优化
生态
-
生产
范式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
Keywords
moutain-basin system
optimized eco-productive paradigm
farming-pastoral zone of North China
分类号
S-0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兴安岭南麓山地丘陵区生态?生产范式研究——以内蒙古林西县为例
3
作者
李新宇
唐海萍
张新时
孙林
机构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3-168,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18607)资助
文摘
从地理或景观单元上看,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突出的特点是在草原或森林的景观背景上,星散分布着粗放耕作的农田与村落的景观单元。因此,北方农牧交错带优化生态?生产范式的研究可以理解为土地利用方式和空间分布格局的优化研究。本文根据3个不同区域农户生产优化模式的土地需求,结合生态经济功能转移与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原则与控制条件,基于林西县森林草原过渡区的植被类型及"河谷平川-低山丘陵-中山山地"的地貌特征,得出区域尺度土地利用优化分配范式。确定河谷平川区可作为林西县今后发展高效集约化农业生产的核心区;低山丘陵生态生产交错区,一部分土地作为生产用地,另一部分作为生态用地,整体发展定位于牧粮综合发展区;中山区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为生态用地,部分生产活动要转移到河谷平川区和低山丘陵区等地势平坦并有灌溉条件保证的区域,从而使山地森林与草地得以修养生息,恢复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发展定位于生态保育、林果旅游区。
关键词
山地丘陵区
优化
生态
-
生产
范式
土地利用格局
优化
北方农牧交错带
林西县
Keywords
Hilly landscape ecosystem, Optimized eco-production paradigm, Land resources optimization utilization, Farming-pastoral zone, Linxi County
分类号
Q148 [生物学—生态学]
Q178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叶学华
梁士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怀来山盆系统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赵云龙
唐海萍
李新宇
张新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兴安岭南麓山地丘陵区生态?生产范式研究——以内蒙古林西县为例
李新宇
唐海萍
张新时
孙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