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门惠芹 雍瑞华 张晓琴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27,共3页
通过对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区基本现状、水资源严重匮乏、农业产业种植结构不合理、缺乏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资金严重短缺、基础设施条件差、科技创新能力低下、支撑引领作用不强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区优化... 通过对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区基本现状、水资源严重匮乏、农业产业种植结构不合理、缺乏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资金严重短缺、基础设施条件差、科技创新能力低下、支撑引领作用不强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干旱带 生态移民区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33
2
作者 王红 王鄂湘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9-124,共6页
文章首次从大农业的角度对农业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湖南省2003—2012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Eviews统计软件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并进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1)农业产业结构优... 文章首次从大农业的角度对农业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湖南省2003—2012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Eviews统计软件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并进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1)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两者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农业产业结构值平均每增长1%带来的是农业经济总量4.72%的正向变动;(2)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农业经济的增长能够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但带动效果不显著;(3)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农业经济增长 单位根检验 协整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驱动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3
3
作者 王卫才 张守夫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7,共6页
数字经济深入发展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动力。文章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及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检验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深入发展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动力。文章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及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检验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同时,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纳入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其在数字经济驱动农业产业链现代化过程中的传导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驱动农业产业链现代化,且该结论具有稳健性;数字经济可通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低农业产业集聚地区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促进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产业链现代化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农业经济效益提升的战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时秀华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1年第3期57-58,共2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所存在的弊端日益突出,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及水平,降低了农业经济效益。新时期,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加快互联网+农业深度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关键词 农业经济效益 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发展模式 互联网 深度融合 经济效益提升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必然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技术进步对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2
5
作者 卢秀容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作用机理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乡村就业创业促进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熊斯斯 《村委主任》 2025年第2期202-204,共3页
在乡村振兴和就业优先战略背景下,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毕业生到乡村就业创业是破除乡村发展人才困境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为此,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揭示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大学生乡村就业创业的意义、困境及对策。研究发现,... 在乡村振兴和就业优先战略背景下,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毕业生到乡村就业创业是破除乡村发展人才困境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为此,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揭示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大学生乡村就业创业的意义、困境及对策。研究发现,引导大学生到乡村创业就业能为广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转型提供创新要素,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激发城乡要素有序流动,有效纾解城市就业压力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但乡村就业创业观念未转变、经验能力不足、扶持政策不完善以及配套设施落后等是阻碍大学生乡村就业创业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提出思想教育引导转变就业观、强化乡村就业创业实践教育、完善支持政策与机制和改善提高配套设施与服务等对策,以期赋能广西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转型 乡村振兴 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农业,如何从大起来到强起来? 被引量:2
7
作者 钟金平 《江西农业》 2019年第23期6-7,共2页
农业根基稳,发展底气才足。12月3日,全省农业发展大会在“中国白莲之乡”——广昌县召开。江西是农业大省,但农业大而不强。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农业如何做大做强?江西的回答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优化... 农业根基稳,发展底气才足。12月3日,全省农业发展大会在“中国白莲之乡”——广昌县召开。江西是农业大省,但农业大而不强。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农业如何做大做强?江西的回答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托生态优势,突出特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江西农业 农业大省 生态优势 发展现代农业 广昌县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现代农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新形势下粮桑套种模式应用与研究
8
作者 曹瑜心 《农村实用技术》 2025年第8期96-97,共2页
以生态农业理念为导向,本研究通过探讨新形势下粮桑套种模式的应用与研究,旨在推动中国农业生产的绿色转型,切实提高桑园土地利用率,大力推进粮桑复合种植,提高种植综合收益。文章首先对粮桑套种的概念进行定义,阐述其被广泛引入的产生... 以生态农业理念为导向,本研究通过探讨新形势下粮桑套种模式的应用与研究,旨在推动中国农业生产的绿色转型,切实提高桑园土地利用率,大力推进粮桑复合种植,提高种植综合收益。文章首先对粮桑套种的概念进行定义,阐述其被广泛引入的产生背景。研究以实地田间实验的方式,对比分析了单一旱地作物种植模式和粮桑套种模式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果显示,比起传统的种植模式,粮桑套种模式在改善土地利用效率、增强粮食作物产量稳定性、提高地区农业经济收入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且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更为突出。该研究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农村粮食自给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同时有望推动中国农业往环保、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进一步的研究则需加强技术指导,推广多种复合种植模式,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桑套种 生态效益 农业生产绿色转型 土地利用效率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快讯
9
《新疆农垦科技》 2020年第11期54-54,共1页
十三师多举措推进农业提质增效近年,十三师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示范基地。随着农机化装备水平持续提高,职工从耕、种到收全程机械化,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8%,不但减轻了... 十三师多举措推进农业提质增效近年,十三师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示范基地。随着农机化装备水平持续提高,职工从耕、种到收全程机械化,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8%,不但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也为职工节约了成本,促进职工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示范 全程机械化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农业机械化推广 机械化作业 示范基地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加入WTO对农业综合开发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4-56,共3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主要在于国内市场分额被挤占、农产品质量差距明显等 ;有利影响主要是开拓国外市场、引进技术和资金等。文章结合我国的国情 ,提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在WTO框架下... 本文首先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主要在于国内市场分额被挤占、农产品质量差距明显等 ;有利影响主要是开拓国外市场、引进技术和资金等。文章结合我国的国情 ,提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在WTO框架下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贸易组织 农业综合开发 农业产业 农业现代化 中国 入世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节水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弓瑞娟 张鹏 《北方牧业》 2023年第24期8-8,共1页
近年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上升,乳制品的需求量也因其自身的本质特征,即改善大众膳食结构、提升生活水平的重要食品而呈现出逐渐增长的状态。我国奶牛养殖产业作为节粮型、高效化的畜牧业,通过在当前社会中高效发展便于实现乡村振兴... 近年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上升,乳制品的需求量也因其自身的本质特征,即改善大众膳食结构、提升生活水平的重要食品而呈现出逐渐增长的状态。我国奶牛养殖产业作为节粮型、高效化的畜牧业,通过在当前社会中高效发展便于实现乡村振兴、助力农村经济建设,以及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农民群体收入。我国的奶牛养殖业从2000年开始获得极速发展,不管是奶牛养殖规模、存栏数量,还是产量等均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但是站在社会经济增长水平层面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水平 乡村振兴 农村经济建设 奶牛养殖 膳食结构 节粮型 群体收入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渝庆 卢晓芳 《河南农业》 2024年第4期10-12,共3页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手段,成为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尽管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开启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篇章,但农村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如...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手段,成为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尽管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开启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篇章,但农村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如人口流失、基础设施短缺、产业结构单一等,这些都给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另外,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以此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经济发展 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 深化农村改革 人口流失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滨州“旅游 + 农业” 模式解析
13
作者 刘艳准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第5期5-5,7,共2页
“旅游+农业”发展模式可以实现对农业农村资源的科学开发,促进产业融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滨州市具有发展“旅游+农业”模式的区位优势,该文阐述了当前发展现状及该模式的发展优势,明确了发展布局,提出了发展方向,以期充分利用当地... “旅游+农业”发展模式可以实现对农业农村资源的科学开发,促进产业融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滨州市具有发展“旅游+农业”模式的区位优势,该文阐述了当前发展现状及该模式的发展优势,明确了发展布局,提出了发展方向,以期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提高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农业 融合发展 发展优势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滨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邵贤 《山东农机化》 2021年第1期39-40,共2页
落实基层农机推广服务,可以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基层农机推广指的是推广各种新型机械,在农业生产中落实机械化生产模式,但是在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相关技术人员需要结合这些问题提出针... 落实基层农机推广服务,可以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基层农机推广指的是推广各种新型机械,在农业生产中落实机械化生产模式,但是在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相关技术人员需要结合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发展措施,充分发挥出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农机推广 机械化生产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技术人员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调研分析 落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势而上 推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 被引量:1
15
作者 房宁 《农业知识》 2021年第5期52-53,共2页
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提质增效的有效抓手,是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2021 年, 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有哪些值得把握的利好、应该关注... 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提质增效的有效抓手,是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2021 年, 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有哪些值得把握的利好、应该关注的走向?中国区域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于2020 年底发布的《2020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报告》中提供了几条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区域公用品牌 转变发展方式 利好 区域农业品牌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现代化 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 助力乡村振兴
16
作者 张吾依 《村委主任》 2025年第14期172-174,共3页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不仅能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乡村经济发展动能,还可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同时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仍面临农业科技创新...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不仅能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乡村经济发展动能,还可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同时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仍面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专业人才短缺、农业产业链条短等困境,需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完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从而切实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