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步行-认知双任务训练联合积极自我表露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胡琴琴 施雪英 +5 位作者 王安娜 吴鹏超 周琴 李娇娇 袁幸 李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1,共5页
目的观察专科团队主导的步行-认知双任务训练联合积极自我表露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安庆市立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 目的观察专科团队主导的步行-认知双任务训练联合积极自我表露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安庆市立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步行训练,观察组采用专科团队主导的步行-认知双任务训练联合积极自我表露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控制能力、平衡能力、步行能力、认知功能与心理状态。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Sheikh躯干控制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静态平衡得分、动态平衡得分总分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单任务步行时间、双任务步行时间均明显下降,2组干预前、后单任务步行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双任务步行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2.87±7.36)s vs(27.52±8.71)s,P=0.008],双任务步行时间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11.16±4.07)%vs(25.61±7.82)%,P=0.000]。干预后2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显著提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专科团队主导的步行-认知双任务训练联合积极自我表露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平衡能力与步行能力、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运动疗法 步行试验 步行-认知任务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任务对超重成年男性步态启动时压力中心轨迹的影响
2
作者 孔翎宇 张芷棋 +2 位作者 包佳威 马可 张秋霞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8-148,共1页
目的跌倒和跌倒相关伤害的发生与体脂率(body mass index,BMI)增加和认知任务出现密切相关。但近年来的研究并未评估这些因素对步行的特定阶段,比如步态启动(gait initiation,GI)时成年男性姿势控制的潜在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索认知任务... 目的跌倒和跌倒相关伤害的发生与体脂率(body mass index,BMI)增加和认知任务出现密切相关。但近年来的研究并未评估这些因素对步行的特定阶段,比如步态启动(gait initiation,GI)时成年男性姿势控制的潜在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索认知任务对正常体重和超重成年男性GI时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COP)轨迹的影响,评估其潜在的损伤风险。方法共招募30名成年男性。根据BMI将他们分为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收集受试者在单任务和双任务(2-back)状态下完成GI时的COP相关参数。采用混合方差分析(mixed ANOVA)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主效应显示,相较于单任务GI,双任务GI时成年男性的预期姿势调整(anticipatory postural adjustments,APAs)用时显著延长(P=0.006,P<0.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超重组迈步用时显著延长(P=0.016),但正常体重组没有显著变化(P=0.866);正常体重组负荷卸载阶段时COP在内外方向上的位移幅度显著下降(P=0.020),但超重组没有显著变化(P=0.661)。超重组APAS时前后方向COP位移速度显著降低(P<0.001),但正常体重组没有显著变化(P=-0.170)。结论认知任务的出现影响了正常体重和超重成年男性GI时的COP控制。具体而言,相较于单任务GI,双任务GI时,二者均需要更长的APAS以实现摆动腿的体重卸载。此外,双任务状态下进行GI对超重成年男性的姿势控制提出了更多挑战,其摆动腿的迈出需要耗费更多时间,GI质量也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体重 成年男性 体脂率 姿势控制 步态 方差分析 认知任务 超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作任务与认知任务干扰对老年人下楼梯行走身体稳定性的影响
3
作者 付倩 孙威 王疆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66-466,共1页
目的探讨动作任务与认知任务干扰介入对老年人下楼梯行走身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招募52名老年人受试者(年龄:66.8±3.6岁),使用Vicon红外动作捕捉系统与Kistler测力台,同步采集老年人下楼梯行走时单任务、认知任务和动作任... 目的探讨动作任务与认知任务干扰介入对老年人下楼梯行走身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招募52名老年人受试者(年龄:66.8±3.6岁),使用Vicon红外动作捕捉系统与Kistler测力台,同步采集老年人下楼梯行走时单任务、认知任务和动作任务3种模式下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数据。通过引入身体质心-压心距离、动态稳度(Mo S)算法,对老年人下楼梯行走的身体稳定性进行量化评定。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任务各评价指标组内差异。结果相比于单任务,老年人在认知任务、动作任务条件下楼梯行走前-后侧方向的质心速度显著增大(P<0.001),质心-压心内外距离显著降低(P=0.012,P<0.001),前-后侧方向的外推质心显著增大(P=0.001,P<0.001),前-后侧方向的动态稳度显著减小(P=0.002,P=0.001);相比于认知任务,老年人在动作任务条件下前-后侧方向的质心速度显著增大(P=0.014),前-后侧方向的外推质心显著增大(P<0.001)。结论老年人下楼梯行走特别是受到双任务干扰时身体稳定性显著降低,跌倒风险增大。建议老年人在下楼梯行走中应尽量避免同时执行认知任务、动作任务干扰,减少对身体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稳定性 质心速度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稳度 量化评定 组内差异 认知任务 同步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应用于脑卒中的文献计量分析
4
作者 张璐 马江平 +3 位作者 杨二丽 陈秋华 董丽军 尹小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4-1042,共9页
目的分析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CMDT)应用于脑卒中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前沿趋势。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3年10月11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CMDT应用于脑卒中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 目的分析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CMDT)应用于脑卒中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前沿趋势。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3年10月11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CMDT应用于脑卒中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2R4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85篇,其中中文124篇,英文161篇。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加拿大、荷兰、中国和英国为英文文献的高产国家。中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学者是郑洁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康复医学科为高产机构。Vrije University Amsterdam为英文文献高产机构。中文高频关键词包括步态、跌倒、平衡、认知和姿势控制。英文高频关键词包括双重任务、步行、步态、平衡和认知-运动干扰。近两年出现的突现词有步态训练、认知任务、平衡能力和认知-运动干扰。结论CMDT应用于脑卒中相关研究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包括步态训练、认知任务、认知-运动干扰等。深入探讨CMDT的作用机制,构建脑卒中CMDT最佳康复方案,可能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下楼梯时认知任务介入对下肢协调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帆 王长生 +4 位作者 祝捷 谷松 Reza Seyedi Reza Zourmand Susilo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53,共10页
目的:探讨上、下楼梯时附加认知任务,年龄差异(组间)及任务难度(组内)对步态时空及下肢关节协调参数的影响。方法:18位健康老年人为老年组,18位健康大学生为年轻组,各组内均为9男9女,依次接受认知任务测试、上、下楼测试(单任务)及上、... 目的:探讨上、下楼梯时附加认知任务,年龄差异(组间)及任务难度(组内)对步态时空及下肢关节协调参数的影响。方法:18位健康老年人为老年组,18位健康大学生为年轻组,各组内均为9男9女,依次接受认知任务测试、上、下楼测试(单任务)及上、下楼合并认知任务测试(双任务)。结果:认知任务方面,两种任务情境下各年龄组上楼回答次数皆显著多于下楼。步态参数方面,两种任务情境下年轻组相对于老年组,以及各年龄组在单任务情境下相对于双任务,皆呈现较短步行时间、较快步行频率、速度及较大步行长度的情形。下肢协调性方面,年轻组上楼过渡时摆动期的膝-踝协调稳定度在双任务下较单任务差,而处于双任务情境下,年轻组上楼过程中支撑期的膝-踝协调稳定度比老年组差;年轻组下楼过程中摆动期的髋-膝协调稳定度在ST和DT中都比老年组差,老年组膝-踝协调稳定度比年轻组差,下楼过渡时,年轻组支撑期髋-膝协调稳定度在两种任务情境下皆比老年组差。结论:老年人和年轻人会根据任务难度来选择是否专注于认知任务上,此外年轻人因有足够下肢肌力控制而采取较大胆动作策略,导致其上下楼梯时下肢协调稳定度较差,而老年人则趋向选择较保守的策略来维持下肢关节协调稳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任务 姿势控制 楼梯动作 下肢协调 时空步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任务干扰脑卒中步态的前驱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鲁俊 许光旭 +2 位作者 孟殿怀 朱奕 杨佳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4-456,共3页
目的:通过步态分析手段,探讨认知任务对脑卒中患者步态的影响,比较不同认知任务对步态影响的区别。方法:15例脑卒中患者参与本项研究。要求所有患者分别进行两种步行:自然状态下直线步行20m;步行的同时分别执行定向、记忆、计算和言语... 目的:通过步态分析手段,探讨认知任务对脑卒中患者步态的影响,比较不同认知任务对步态影响的区别。方法:15例脑卒中患者参与本项研究。要求所有患者分别进行两种步行:自然状态下直线步行20m;步行的同时分别执行定向、记忆、计算和言语任务。采用Gaitwatch步态分析系统收集5次步行时的步态参数,包括步频、步幅、步速、双支撑相百分比和健侧摆动相百分比。结果:5组步频无显著性差异(F=1.972,P=0.169),5组步幅(F=13.142,P<0.01)、步速(F=11.445,P=0.001)、双支撑相百分比(F=13.142,P<0.01)和健侧摆动相百分比(F=11.000,P<0.01)有显著性差异。与自然步行相比,4种认知任务时的步幅均显著降低,双支撑相百分比显著提高,定向任务和计算任务时的步速和健侧摆动相百分比显著降低。与计算任务相比,定向任务时的步幅、步速提高,双支撑相百分比降低;记忆任务时步幅、步速和健侧摆动相百分比提高,双支撑相百分比降低;言语任务时步幅和步速提高。结论:认知任务会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步幅、步速和健侧摆动相百分比,延长双支撑相百分比,不同类型认知任务对步态的干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任务 脑卒中 步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任务的脑机接口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毕路拯 张然 +1 位作者 高原 吴平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0-192,共3页
提出一种通过脑电波来识别放松状态以及乘法作业状态从而实现脑机接口的新方法。利用脑电仪记录受测者放松状态以及乘法作业时的大脑左右半球枕叶部的脑电信号,采用Welch法分别估计出这2个部位8Hz~10Hz、1Hz~13Hz、14Hz~30Hz 3个频... 提出一种通过脑电波来识别放松状态以及乘法作业状态从而实现脑机接口的新方法。利用脑电仪记录受测者放松状态以及乘法作业时的大脑左右半球枕叶部的脑电信号,采用Welch法分别估计出这2个部位8Hz~10Hz、1Hz~13Hz、14Hz~30Hz 3个频段的功率谱,以各个功率谱平均值和2Hz~30Hz频段功率谱平均值的比值作为分类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建立了分类器,从而实现了脑机接口。4个受测者的实验结果表明识别准确率都大于94.44%,最高为98.89%。由于只采用了2个采集点,因此如果采用某种编码方式,该脑机接口技术就可更加方便地用于写字、控制轮椅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脑机接口 功率谱 认知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任务对直立姿势的视觉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任杰 渡部和彦 宫谷真人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0-366,共7页
为揭示认知任务对直立姿势的视觉控制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双重任务的方法,要求18名健康的成年被试在4种条件(2认知条件×2视觉条件)下尽力保持直立姿势的稳定。姿势动摇的测量采用头顶拍摄的方法并计算误差均方根、平均速度以及Romber... 为揭示认知任务对直立姿势的视觉控制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双重任务的方法,要求18名健康的成年被试在4种条件(2认知条件×2视觉条件)下尽力保持直立姿势的稳定。姿势动摇的测量采用头顶拍摄的方法并计算误差均方根、平均速度以及Romberg商数。研究结果显示认知任务和视觉条件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而且当有认知任务时姿势动摇的Romberg商数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说明认知任务抑制了直立姿势控制过程中的视觉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任务 姿势控制 注意 认知任务 视觉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考数学试题难度的认知任务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邵志芳 李二霞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2,共5页
本研究根据邵志芳和余岚(2008)设计的CTA评定框架和程序,以李二霞和邵志芳(2009)提出的试题难度多项指标,对近三年(2007~2009)的上海市中考和高考数学试题进行事前难度评定。结果表明:(1)多名评定者对试题的评定呈现极其显著的一致性,... 本研究根据邵志芳和余岚(2008)设计的CTA评定框架和程序,以李二霞和邵志芳(2009)提出的试题难度多项指标,对近三年(2007~2009)的上海市中考和高考数学试题进行事前难度评定。结果表明:(1)多名评定者对试题的评定呈现极其显著的一致性,进一步验证了CTA方法的信度良好;(2)上海市高考数学试题难度在近三年中呈现"偏难→偏易→偏难"波动,而中考数学试题难度在近三年中则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任务分析 数学试题 解决难度 基准难度 难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任务分析的急诊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继海 赵连军 +5 位作者 廖万鹏 于学忠 郭树彬 徐腾达 周文华 朱华栋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24-232,共9页
本研究采用认知任务分析的方法分析急诊临床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并指导急诊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首先进行本院急诊信息系统的现况调查,形成初步的调研报告,整理急诊信息系统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然后采用认知任务分析的方法确定急... 本研究采用认知任务分析的方法分析急诊临床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并指导急诊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首先进行本院急诊信息系统的现况调查,形成初步的调研报告,整理急诊信息系统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然后采用认知任务分析的方法确定急诊临床工作的关键环节并生成任务分析报告,提出改善急诊临床工作效率和保障患者安全方面对于急诊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需求;最后完成急诊信息系统的设计。结果显示,本院现有急诊信息系统存在众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方面,在透彻分析急诊临床工作关键环节对于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需求的基础上,完成了新的急诊信息系统的搭建,可更好地服务于急诊临床。急诊独特的临床需求需要有针对性的良好的信息系统设计,通过认知任务分析搭建了充分适应急诊临床实践需要的信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任务分析 急诊医学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认知水平数学教学任务的教学意义及启示 被引量:22
11
作者 袁志玲 陆书环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40,共4页
高认知水平数学教学任务为新课程理念付诸实施,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因此数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创设一些高认知水平的数学教学任务.为使学生更加富有成效地参与任务,为使高认知水平数学教学任务更好地发... 高认知水平数学教学任务为新课程理念付诸实施,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因此数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创设一些高认知水平的数学教学任务.为使学生更加富有成效地参与任务,为使高认知水平数学教学任务更好地发挥作用,在任务实施中还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教学监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水平数学教学任务 新课程 教学意义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任务分析方法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骏 杨彦春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53,共3页
阐述了认知任务分析的认知理论基础、方法和操作等,强调了认知图式、无意识认知过程、自动化思维在过程性知识中的作用,呈现了认知任务分析方法在研究医疗专家知识中的重要性。举例说明了认知任务分析方法在外科医疗、护理和临床心理学... 阐述了认知任务分析的认知理论基础、方法和操作等,强调了认知图式、无意识认知过程、自动化思维在过程性知识中的作用,呈现了认知任务分析方法在研究医疗专家知识中的重要性。举例说明了认知任务分析方法在外科医疗、护理和临床心理学中的有效应用,展现了认知任务分析方法在医学研究与实践中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任务分析 医疗 护理 临床心理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训活动设计中的认知任务分析模型与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詹青龙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15,共4页
在培训活动设计中,目前广泛使用的层级任务分析模型蕴含着较多的行为成分,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培训的内在诉求。文章认为,基于整合认知任务分析的培训活动设计,对满足个体行为需求和认知发展,丰富个体专家知识,提升个体的学习绩效具有重... 在培训活动设计中,目前广泛使用的层级任务分析模型蕴含着较多的行为成分,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培训的内在诉求。文章认为,基于整合认知任务分析的培训活动设计,对满足个体行为需求和认知发展,丰富个体专家知识,提升个体的学习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介绍认知任务分析的概念和其基本思想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运用ACTA模型进行认知任务分析的基本过程,即建立任务图、知识审计、情境模拟和知识表示,并提供了相应的实用支架;最后给出了"携手助学"信息技术教师高级培训的ACTA分析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设计 培训活动 认知任务分析 ACTA 携手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任务分析的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研究与产品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进军 张婷婷 杨振天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61-271,共11页
目的有效降低医务人员在进行个人防护时的感染率,从而提升个人防护效率。方法基于认知任务分析法剖析用户在个人防护中的任务认知,分析得出关键任务和基于关键任务认知的用户需求。结合Kano模型与Better-Worse系数分析法将用户需求转化... 目的有效降低医务人员在进行个人防护时的感染率,从而提升个人防护效率。方法基于认知任务分析法剖析用户在个人防护中的任务认知,分析得出关键任务和基于关键任务认知的用户需求。结合Kano模型与Better-Worse系数分析法将用户需求转化为设计需求项,并对设计需求项进行属性分析与优先级排序。根据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的关键任务场景提取合适的设计需求项,并结合用户模拟访谈数据进行产品设计。将设计出的产品与当下的产品进行可用性测试对比,从而检验设计产品的有效性与可用性。结果本设计中的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产品,能有效地减少医务人员在个人防护过程中的出错率和污染面积,提升个人防护任务的效率与成功率,进而获取良好的用户满意度。结论基于认知任务分析的研究方式能准确捕捉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中的关键任务与用户需求,使个人防护产品的设计流程更合理,从而产出可用性高、用户满意的产品。该方法也可用于其他防疫类产品的设计之中,从而为防疫类产品设计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任务分析 医务人员 个人防护 产品设计 可用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认知负荷非驾驶任务下高度自动化驾驶接管绩效预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艳丽 卢俊 +1 位作者 朱洁玉 韩笑雪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30-2337,2329,共9页
在高级自动化驾驶中,准确预测驾驶接管绩效对于提高自动驾驶接管安全水平意义重大。文中设计了不同认知负荷非驾驶任务下驾驶接管场景,分析不同认知负荷非驾驶任务下驾驶接管绩效指标与脑电指标的显著性,采用驾驶人eSense数值和脑电波... 在高级自动化驾驶中,准确预测驾驶接管绩效对于提高自动驾驶接管安全水平意义重大。文中设计了不同认知负荷非驾驶任务下驾驶接管场景,分析不同认知负荷非驾驶任务下驾驶接管绩效指标与脑电指标的显著性,采用驾驶人eSense数值和脑电波数据作为输入特征,构建了基于随机森林的驾驶接管绩效预测模型,分析了模型在3、5、7、9 s 4种时间窗下的预测性能,并开展了模型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不同认知负荷非驾驶任务下的接管时间、最大横向加速度、最小TTC及驾驶人eSense等存在显著性差异;随机森林在9 s时间窗下的预测性能最佳,其准确率达到了0.94;随机森林的预测准确率和micro-AUC面积高于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和逻辑回归。研究方法可有效预测驾驶员自动驾驶接管绩效,并为驾驶员与自动驾驶车辆之间的交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接管绩效预测 随机森林 认知非驾驶任务 高度自动化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任务分析的智能系统交互设计路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君 支锦亦 +1 位作者 李然 吴永萌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9-37,共9页
目的在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深度融合,以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推动机器更为智能的时代,操作人员面临着日益复杂的认知需求。在此背景下,从认知任务分析的视角研究适合智能系统交互设计的路径。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观察和访谈,... 目的在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深度融合,以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推动机器更为智能的时代,操作人员面临着日益复杂的认知需求。在此背景下,从认知任务分析的视角研究适合智能系统交互设计的路径。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观察和访谈,分析并总结认知任务分析的理论和工具,提出适合高速列车菜单引导制动试验系统交互界面设计的认知任务分析方法,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交互设计路径。结论从历史角度,认知任务分析的诞生和发展与机器智能程度的不断提升密不可分。认知任务分析在复杂智能系统的设计中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基于认知任务分析的交互设计路径是高速列车菜单引导制动试验界面设计的一种合适方法,也可以用于类似的智能系统交互设计场景,路径的关键是根据目标研究领域的实际限制选取认知任务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任务分析 智能系统 人机交互 菜单引导制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认知和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17
作者 赵依帆 王莉 +2 位作者 张天芳 王大明 陈作兵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18-1122,共5页
目的:观察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认知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在预防跌倒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社区中经初步筛查拟诊患肌少症的老年人108例,分别至我院行双能X线吸收法(DXA)检查,以及握力、6m步行速度测定,最终将确诊... 目的:观察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认知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在预防跌倒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社区中经初步筛查拟诊患肌少症的老年人108例,分别至我院行双能X线吸收法(DXA)检查,以及握力、6m步行速度测定,最终将确诊的62例老年肌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单纯运动训练组(STT组)21例,及双重任务训练组(DTT组)20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营养支持治疗,STT组和DTT组在常规营养支持治疗基础上,分别予以单纯步行—抗阻训练和认知步行—抗阻训练(均为1次/天,45min/次,5天/周,共12周)。3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12周后行DXA检查并计算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同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起立步行测试(TUGT)、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POMA)、修正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等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ASMI、TUGT结果,及MoCA、POMA、M-FES等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后,STT组和DTT组患者的ASMI、TUGT结果及MoCA、POMA、M-FE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同时STT组和DTT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12周后,DTT组较STT组的MoCA、POMA、M-FES评分也有明显提高(P<0.05),但ASMI和TUG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老年肌少症患者认知和肢体功能。相较于单纯运动训练,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在预防老年肌少症患者跌倒方面可能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运动双重任务 肌少症 跌倒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姿势控制双任务在老年人跌倒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0
18
作者 梁雷超 吕娇娇 +1 位作者 黄灵燕 刘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89-1293,共5页
认知-姿势控制双任务研究范式关注认知与神经肌肉行为控制的相互影响。与传统的单任务步态测试相比,认知-姿势控制双任务测试在评估老年人,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跌倒风险方面更加敏感、有效。认知-姿势控制双任务训练对老年人... 认知-姿势控制双任务研究范式关注认知与神经肌肉行为控制的相互影响。与传统的单任务步态测试相比,认知-姿势控制双任务测试在评估老年人,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跌倒风险方面更加敏感、有效。认知-姿势控制双任务训练对老年人的运动和认知能力都有积极效应,但是否比单纯的认知或者运动训练更为有效,仍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姿势控制双任务 老年 跌倒 认知 步态 平衡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认知任务跑步时髌股关节痛患者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范婷 张美珍 +1 位作者 张力文 刘卉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6-144,共9页
明确髌股关节痛患者在不同认知任务跑步时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旨在寻找降低髌股关节痛患者跑步时髌股关节应力的运动模式。招募46名男性髌股关节痛患者为实验对象,运用红外光点运动捕捉系统(Nokov Mars2H)和三维测力台(Bertec... 明确髌股关节痛患者在不同认知任务跑步时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旨在寻找降低髌股关节痛患者跑步时髌股关节应力的运动模式。招募46名男性髌股关节痛患者为实验对象,运用红外光点运动捕捉系统(Nokov Mars2H)和三维测力台(Bertec)获得其在无任务、音乐任务和心算任务跑步时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确定不同认知任务对下肢运动生物力学参数的影响,通过Pearson双变量相关探究下肢运动生物力学特征与髌股关节应力的关系。结果显示:(1)与无任务相比,音乐任务与心算任务均使髌股关节痛患者步长增大(P<0.001);音乐任务还使其膝关节屈角增加(P=0.005)、踝关节跖屈力矩减小(P=0.022);心算任务减小髋关节内收力矩(P<0.05)和步频(P<0.001)。(2)无论何种认知任务,步长、膝关节屈曲角与髌股关节应力峰值正相关(P<0.05),踝关节跖屈力矩(P<0.05)与髌股关节应力峰值呈负相关。心算任务下,髋关节内收力矩(R2=0.162,P=0.006)和步频(R2=0.123,P<0.017)等与髌股关节应力峰值呈负相关。研究认为:髌股关节痛患者在音乐任务跑步时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背屈和步长增加可能会增大髌股关节应力,在心算任务跑步时较小的髋关节内收、长步长和慢步频等运动特征,可能使髌股关节应力增加。建议髌股关节痛患者在听音乐跑步时,应采用膝关节更为直立的动作模式降低髌股关节应力,还应注意减小步长。此外,还可通过增强髋关节内收及踝关节跖屈肌群的力量来减小髌股关节应力,预防跑步时思维游离引起的疼痛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髌股关节痛患者 髌股关节应力 认知任务 跑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经颅脉冲电刺激方案对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消除的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武庆昌 房国梁 +3 位作者 娄虎 赵杰修 申阳阳 刘建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80-791,共12页
目的:探讨不同经颅脉冲电刺激(tPCS)方案对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的消除效果。方法:选取30名健康大学生运动员,将其随机均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各15人。随后两组被试均在功率自行车上运动,Ⅰ’组用主观疲劳量表(RPE)筛选出符合中度体... 目的:探讨不同经颅脉冲电刺激(tPCS)方案对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的消除效果。方法:选取30名健康大学生运动员,将其随机均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各15人。随后两组被试均在功率自行车上运动,Ⅰ’组用主观疲劳量表(RPE)筛选出符合中度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标准的被试10人,Ⅱ’组用RPE筛选出符合重度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标准的被试10人。每组被试均接受5次tPCS干预(刺激方案A、B、C、D、E),每次干预前后均对被试进行心率变异性(HRV)与氧合血红蛋白(HbO2)浓度的测试,并判断不同刺激方案对不同程度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消除的效果,其中HRV的测量指标包括: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正常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NN)、高频(HF)和低频(LF)。结果:(1)经过tPCS干预后,SDNN、HF和HbO2的值显著上升(P<0.05),LF值显著下降(P<0.05)。(2)在中度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中,tPCS方案D(20 min,感觉强度)干预后各指标变化幅度最大。(3)在重度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中,tPCS方案C(20 min,感觉强度+0.2 mA)干预后各指标变化幅度最大。结论:(1)运动员在产生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后,不同的tPCS刺激方案对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消除效果的强弱存在差异,且对于不同程度的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可能存在一个最适“刺激剂量”;(2)5种干预方案对运动员体力疲劳消除的效果表现为:对运动员中度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的消除,tPCS方案D(20 min,感觉强度)效果最好;对运动员重度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的消除,tPCS方案C(20 min,感觉强度+0.2 m A)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脉冲电刺激 经颅电刺激 体力-认知混合任务疲劳 刺激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