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勋琦 黄晴 尹仑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8-152,共5页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各种气象灾害的过程中,依靠外部应急救援被视为减缓气象灾害风险的主要手段,被风险威胁的社区预先就被假定为在灾害发生时被动地等待外界的援助和支持,社区自身的主动被忽视。该文回顾了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各种气象灾害的过程中,依靠外部应急救援被视为减缓气象灾害风险的主要手段,被风险威胁的社区预先就被假定为在灾害发生时被动地等待外界的援助和支持,社区自身的主动被忽视。该文回顾了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Community-Based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CBDRM)研究的起源和发展,提炼出了在减灾方案实施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四个要素,改编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的模型,最后总结了基于社区的灾害管理理论的机制。该文认为,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是一种内源式的治理方式,减缓气象灾害风险最为有效的方式是社区自身采取积极和主动的应对策略。重视社区本身在灾害治理方面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居民参与灾害治理的积极性且更好地减灾、防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灾害 风险 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6
2
作者 陈容 崔鹏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3-138,共6页
加强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是当前国际减灾的主要趋势之一。经验表明,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是治理和减少风险并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分析国内外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成效基础上,指出我国社区灾害风险管理还存在总体发展不平衡、社会化参与程... 加强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是当前国际减灾的主要趋势之一。经验表明,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是治理和减少风险并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分析国内外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成效基础上,指出我国社区灾害风险管理还存在总体发展不平衡、社会化参与程度不高、综合减灾协调机制不完善、防灾规划和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力度和减灾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与日俱增的各种灾害风险对社区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我国社区灾害管理工作:促进社区灾害管理立法,建立社会参与的长效激励机制,健全参与式社区减灾机制,加强社区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设,加强灾害资源化利用,并注重多方共同参与的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模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 风险管理 社区减灾 现状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管理理论:一个多元协同应急治理框架 被引量:21
3
作者 隋永强 杜泽 张晓杰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74,共10页
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在传统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已不符合新时期应急治理需求的形势下,一种基于社区的治理模式应运而生。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管理理论依托“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有机结合、强... 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在传统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已不符合新时期应急治理需求的形势下,一种基于社区的治理模式应运而生。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管理理论依托“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有机结合、强调社区民众积极参与、关注社区弱势群体、以减灾备灾为工作重点及将灾害风险管理纳入社区治理过程五项管理机制,以社区为主体循序渐进展开灾害风险管理程序,有效规避了传统灾害风险管理弊端,提高了社会整体的灾害应对能力。该理论在国外已取得显著的应用成效,为中国的社区应急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灾害风险管理 社区治理 应急治理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中的风险沟通与风险的社会放大——基于兰州市住宅社区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7
4
作者 程赛琰 牛春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8-160,共13页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实践中存在居民的风险感知与专家风险评估不一致的现象,即风险的社会放大,不利于灾害风险管理的顺利实施。以风险的社会放大为视角,选取兰州市的四个住宅社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深度访谈...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实践中存在居民的风险感知与专家风险评估不一致的现象,即风险的社会放大,不利于灾害风险管理的顺利实施。以风险的社会放大为视角,选取兰州市的四个住宅社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深度访谈法收集数据,构建了风险沟通、社区灾害风险的社会放大、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满意度三者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利用回归分析得出:风险的社会放大并不会直接影响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满意度;风险沟通有利于提高公众对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的满意度;风险的社会放大会削弱风险沟通对风险管理满意度的积极作用;相较于风险沟通的内容,合适的风险沟通方式对于提升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满意度更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 风险的社会放大 风险沟通 风险管理满意度 风险感知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风险管理:提高防御灾害能力的基石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晓芸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197-199,共3页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事故灾害频发,2008年的南方雪灾、"5.12"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以及今年南方多个城市的特大暴雨、上海"11.15"火灾等,造成的社会危害不断加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断受到威胁。这些灾害一次又一次向人们敲响警...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事故灾害频发,2008年的南方雪灾、"5.12"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以及今年南方多个城市的特大暴雨、上海"11.15"火灾等,造成的社会危害不断加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断受到威胁。这些灾害一次又一次向人们敲响警钟,警示我们:消除和防范各类风险因素是实现公共安全的更基础、更深层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风险管理 能力 防御 社区 南方雪灾 汶川地震 200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北京城市老旧社区洪涝灾害韧性与优化对策 被引量:4
6
作者 孔锋 米胤瑜 王一飞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5,共8页
老旧社区洪涝灾害韧性建设是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提升的关键环节,事关城市防灾减灾成效。该文以S社区为例,从制度韧性、组织韧性、社会韧性、基础设施韧性和技术韧性维度出发,全面分析了城市老旧社区洪涝灾害韧性存在的问题。基于“制度-网... 老旧社区洪涝灾害韧性建设是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提升的关键环节,事关城市防灾减灾成效。该文以S社区为例,从制度韧性、组织韧性、社会韧性、基础设施韧性和技术韧性维度出发,全面分析了城市老旧社区洪涝灾害韧性存在的问题。基于“制度-网络-能力”框架阐述了城市老旧社区洪涝灾害韧性欠缺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①在制度方面,各主体结构性缺位与权责不明,工作内容不明确,导致社区制度韧性不足。②在网络方面,社区居委会号召力弱、各主体参与度低,居民间连接感弱、自救意识和能力薄弱,导致社区组织韧性和社会韧性不足。③在能力方面,基础设施上社区规划不合理、防洪工程功能退化,技术上管理手段落后、老年人运用技术困难等,导致社区基础设施韧性和技术韧性不足。最后该文提出了针对城市老旧社区洪涝灾害韧性提升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减灾 社区洪涝灾害韧性 城市老旧社区 基础设施韧性 制度韧性 社会韧性 组织韧性 技术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京基于社区的地震灾害危险度评估:做法与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钟开斌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1-35,共5页
东京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一套基于社区的地震灾害危险度评估体系,以东京各町丁目为评估对象,通过对建筑物危险度、火灾危险度和应急避难危险度进行分类评估,得出各地的综合危险度,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东京基于社区的地震灾害危... 东京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一套基于社区的地震灾害危险度评估体系,以东京各町丁目为评估对象,通过对建筑物危险度、火灾危险度和应急避难危险度进行分类评估,得出各地的综合危险度,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东京基于社区的地震灾害危险度评估具有如下特点:以巨灾为重点,积极开展强烈地震发生后不同地区的危险度评估;以综合为目标,全面评估强烈地震等巨灾对经济社会产生的综合影响;以专项为基础,深入评估震后建筑物、火灾、避难等各类风险;以公开为动力,大力提高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地震灾害 脆弱性 以社区为基础 东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益基础设施:以洛杉矶河总体规划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杰西卡·M·汉森 克莱尔·卡斯史蒂文斯 吴尤(译) 《园林》 2023年第3期29-38,共10页
在过去的35年里,关于洛杉矶河的重新构想和未来发展方向存在着争论。该议题的关键在于激发一种河流与沿河公众更为全面和真实的关系,深刻理解城市发展、生态修复和基础设施之间复杂的关联性,以多效益思维重新认知基础设施的多元价值。... 在过去的35年里,关于洛杉矶河的重新构想和未来发展方向存在着争论。该议题的关键在于激发一种河流与沿河公众更为全面和真实的关系,深刻理解城市发展、生态修复和基础设施之间复杂的关联性,以多效益思维重新认知基础设施的多元价值。全长约82 km的洛杉矶河提供了城市区域尺度上的机遇。相较于封闭的基础设施或单一的自然化景观,《洛杉矶河总体规划》旨在创造一种新的编排和框架,通过与环境相适应的策略支持生态系统和社区发展,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环境研究、基于数据的方法和多效益策略。研究的关键是将城市和河流的综合信息转化为数据集的统一格式,即“河流标尺系统”,其整合了生态、水文、水力和建成环境的实际条件。规划提出“多效益基础设施”的概念,涵盖了河流与城市在自然、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多重关系,探讨了基础设施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大型城市河流及滨水社区和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规划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以及兼具创新性和实操性的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益基础设施 洪水风险管理 社区更替 社区参与 基于数据的方法 河流标尺系统 环境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映像乡村
9
作者 刘儒 乔国林 《农村农业农民》 2013年第6期44-46,共3页
西坪镇牧牛岭社区 该社区规划占地1500亩,3500户,上万人,重点整合操场、圣后湾、黑漆河3个行政村,吸纳30个行政村部分群众到社区居住,山区独户迁移,地质灾害户优先安置,规划建设幼儿园1座、1-5年级小学1座、卫生分院1个、商场1... 西坪镇牧牛岭社区 该社区规划占地1500亩,3500户,上万人,重点整合操场、圣后湾、黑漆河3个行政村,吸纳30个行政村部分群众到社区居住,山区独户迁移,地质灾害户优先安置,规划建设幼儿园1座、1-5年级小学1座、卫生分院1个、商场1个、文化大院等基础设施。总投资2亿元,分期开发建设该社区使用未开发荒山,不占用耕地,深山户搬迁入住后,可整改土地上千亩。目前已经完成了一期、二期120户住房的建设任务,三期临街门面房112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规划 乡村 映像 分期开发 地质灾害 基础设施 行政村 幼儿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