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以族聚民”逻辑——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土司头人身份转换的分析
1
作者
冯育林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9,共10页
西方早期现代国家的国族建设是“聚民为族”的过程,近代以来的中国国族建设则是“以族聚民”逻辑。这可以通过新中国成立之初土司头人身份转换来解释。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司头人发生了三重身份转换:一是被定义为民族上层,二是成为国家干...
西方早期现代国家的国族建设是“聚民为族”的过程,近代以来的中国国族建设则是“以族聚民”逻辑。这可以通过新中国成立之初土司头人身份转换来解释。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司头人发生了三重身份转换:一是被定义为民族上层,二是成为国家干部,三是产生中华民族身份意识。土司头人身份转换,具有促进中华民族内部团结和政治统一、边疆族群“中华民族化”等积极意义。土司头人身份转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具象体现,展现当代中国对“以族聚民”逻辑的继承和发展。揭示土司头人身份转换的内涵意蕴,可以回应国内学者的“虚化论”与国外学者的错误史观,进而滋养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
族
建设
以族聚民
中华民
族
共同体
土司头人
身份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以族聚民”逻辑——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土司头人身份转换的分析
1
作者
冯育林
机构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9,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国共产党对西南地区土司头人统战工作的历史经验研究”(23XDJ023)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资助(GZB20250869)。
文摘
西方早期现代国家的国族建设是“聚民为族”的过程,近代以来的中国国族建设则是“以族聚民”逻辑。这可以通过新中国成立之初土司头人身份转换来解释。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司头人发生了三重身份转换:一是被定义为民族上层,二是成为国家干部,三是产生中华民族身份意识。土司头人身份转换,具有促进中华民族内部团结和政治统一、边疆族群“中华民族化”等积极意义。土司头人身份转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具象体现,展现当代中国对“以族聚民”逻辑的继承和发展。揭示土司头人身份转换的内涵意蕴,可以回应国内学者的“虚化论”与国外学者的错误史观,进而滋养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
国
族
建设
以族聚民
中华民
族
共同体
土司头人
身份转换
Keywords
nation-building
confirming the ethnic group for uniting the people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native Tusi chieftains
identity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D63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以族聚民”逻辑——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土司头人身份转换的分析
冯育林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