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设计分析:需求、方法和发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穆肃 陈孝然 周德青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2,共12页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资源、教学评价等教学设计环节的决策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果。当前教学设计“人类制品”与“人工制品”普遍存在设计过程和结构程序化、偏离教师设计初衷和学生个性学习需求、数字技术运用...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资源、教学评价等教学设计环节的决策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果。当前教学设计“人类制品”与“人工制品”普遍存在设计过程和结构程序化、偏离教师设计初衷和学生个性学习需求、数字技术运用不足与适切性不高、忽视情感投入与师生交互不足等问题。本研究在分析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借鉴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型提出“学为中心:助力素养与思维培育”的理念指向和“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分析持续生成”的技术指向;构建了包含分析任务分解与规划、内容存储与记忆、功能实现与拓展、决策准确与可信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智能分析实践框架,并提供了相应实例;最后基于发展战略分析理性认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设计分析的应用挑战,展望主客观并重贯通的“师—机”协同教学设计智能分析的发展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析 可行方法 风险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最小二乘的稀疏FIR滤波器设计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庄陵 宋诗苇 刘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1,共8页
大规模通信系统的发展对传统滤波器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稀疏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器具有低计算复杂度与低实现成本的特点,但常规凸松弛近似设计方法会产生额外的逼近误差,稀疏性也不理想,并且求解过程复杂。针对FIR滤波器在设计中由... 大规模通信系统的发展对传统滤波器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稀疏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器具有低计算复杂度与低实现成本的特点,但常规凸松弛近似设计方法会产生额外的逼近误差,稀疏性也不理想,并且求解过程复杂。针对FIR滤波器在设计中由于乘法器个数多而导致实现成本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最小二乘准则的稀疏FIR滤波器设计方法。首先,根据不同范数性质对初始稀疏表示的L0范数进行替换,即对目标函数进行改进,从而在保持稀疏性的基础上,解决非凸函数难以直接求解的问题;然后,将目标问题转化为2个凸子问题差的形式,根据迭代规则构造形式更为简单的子问题,采用交替求解方法求解子问题,以进一步提高求解效率并降低求解复杂度;最后,在确定0系数的位置后,通过求解一个加权最小二乘问题来进一步减小近似误差。仿真实验结果显示:与已有的稀疏滤波器求解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提高FIR滤波器的系数稀疏性,降低乘法器个数,并且在稀疏性增强的情况下获得较为折中的均方根误差与最大误差,同时计算机求解时间更少,求解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器 设计方法 有限脉冲响应 加权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加筋土挡土墙设计方法对比研究
3
作者 郭海强 李安洪 +2 位作者 肖卓琦 高柏松 王智猛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8,共6页
研究目的:传统加筋土挡墙存在变形不易控制等问题,在铁路领域应用较为慎重。为解决该问题,日本研发了刚性面板加筋土挡墙,至今已在铁路工程领域应用206 km,没有出现损坏或过度变形的情况,且经受住了大地震考验。因此,探究中日加筋土挡... 研究目的:传统加筋土挡墙存在变形不易控制等问题,在铁路领域应用较为慎重。为解决该问题,日本研发了刚性面板加筋土挡墙,至今已在铁路工程领域应用206 km,没有出现损坏或过度变形的情况,且经受住了大地震考验。因此,探究中日加筋土挡墙设计方法的差异,对完善我国加筋土挡墙设计体系具有借鉴意义。研究结论:(1)中日标准在加筋土挡墙的填土设计指标、筋材、破裂面及土压力计算、稳定性检算以及筋材构造等五个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这五个方面的差异均会导致挡土墙筋材尺寸的设计结果不同;(2)在不考虑构造要求情况下,中国标准相较于日本标准设计的筋材尺寸偏小,结构偏于危险;在考虑构造要求情况下,中国标准相较于日本标准的筋材尺寸偏大,结构更加安全;(3)本研究结果可为国内设计人员全面了解中、日加筋土挡墙设计方法的差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设计方法 填土设计指标 土压力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智能材料的情感交互设计方法研究
4
作者 赵静 马一鸣 +5 位作者 刘键 鲁艺 韩宇翃 胡鸿 张紫莹 张欣然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6-55,75,共11页
目的从新型智能材料的视角探索新的产品情感化设计方法,引导设计师创新地开发智能产品。方法结合智能材料和情感量化对智能产品交互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智能材料的情感交互设计方法框架,建立了情感特征–智能材料属性–产品状... 目的从新型智能材料的视角探索新的产品情感化设计方法,引导设计师创新地开发智能产品。方法结合智能材料和情感量化对智能产品交互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智能材料的情感交互设计方法框架,建立了情感特征–智能材料属性–产品状态模型,通过设计实践阐述了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设计思维过程。结果根据该方法的指导设计了智能交互礼物盒HeartBeat,主要设计目标是促进亲密关系中的情感表达,通过调查问卷对产品进行用户测试,设计效果及该方法的可行性得到验证。结论该方法作为传统情感设计方法的完善与补充,从情感测量手段和新型智能材料等新视角,为智能产品设计带来不同的元素,在智能产品设计领域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及研究空间,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材料 情感数据 产品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行动下的癌症儿童康复花园设计与营造——以“3C”花园为例
5
作者 李薇 杜芳娟 +2 位作者 杨许成 李艾芬 王博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1,共8页
康复花园是近年来国内外风景园林研究的热点之一,但以往研究多聚焦花园的设计与康复效益,对相关主体的协作营建过程较少探讨。以患癌儿童康复花园示范基地——“3C”花园为例,分析高校、医院、园林公司、公益机构、政府部门、病童及家... 康复花园是近年来国内外风景园林研究的热点之一,但以往研究多聚焦花园的设计与康复效益,对相关主体的协作营建过程较少探讨。以患癌儿童康复花园示范基地——“3C”花园为例,分析高校、医院、园林公司、公益机构、政府部门、病童及家属等多主体行动下的康复花园设计与营造过程。癌症儿童康复花园营建是中国风景园林领域的在地化实践,也从利他性维度补充发展了“多中心”理论,为景观的多主体营建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揭示了以“患癌儿童”福祉等为公益性目的的景观营建有利于跨领域行动者的征召与联盟形成。“3C”花园为患儿构建与自然、家人、社会和自我联结的关系性康复空间,作为科研示范项目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体现了主体自主性与资源链接,以及利他性为愿景的共建共享等集体行动过程;为营建康复空间、构建社会健康支持网络开拓了新方向,然而,疗愈活动的开展和康复效益还需后续的实验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癌症儿童 中心 康复花园 “3C”花园 设计与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绿色选线设计原则与方案比选方法研究
6
作者 张明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34,共5页
研究目的:随着社会对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视,铁路建设需向绿色转型。传统铁路选线注重地形、地质及工程经济等因素,而绿色选线则进一步强调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旨在研究铁路绿色选线的总体设计原则,... 研究目的:随着社会对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视,铁路建设需向绿色转型。传统铁路选线注重地形、地质及工程经济等因素,而绿色选线则进一步强调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旨在研究铁路绿色选线的总体设计原则,构建以绿色环保为核心,兼顾经济成本和社会效益的绿色选线方案评价和比选方法,解决现有研究中指标选取合理性、全面性不足,评价模型复杂、可操作性受限等问题,为铁路绿色选线提供科学理论与方法支撑。研究结论:(1)绿色选线增加了线路方案绿色比选指标,将绿色度纳入综合比选,构建了包含四大目标层(工程安全可行、工程经济合理、自然环境友好、工程资源节约)共21个指标层的评价体系,提高了比选的全面性和科学性;(2)针对不同区域项目,分阶段、分维度构建比选指标及权重,实现了绿色选线理念在铁路工程的集成应用,提高了方法的普适性和可操作性;(3)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铁路勘察设计,为编制绿色铁路选线软件提供理论支撑,推动构建国家标准绿色铁路选线设计体系,促进铁路建设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选线 设计原则 方法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综合可泵性及防气窜能力的水泥浆触变稠度设计方法
7
作者 田辉 柳华杰 +3 位作者 步玉环 姜旭 殷慧 张洪旭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2,共8页
采用稠度差值法建立水泥浆触变稠度与六速黏度计读数的关系,进而建立水泥浆触变稠度与水泥浆黏度的关系,并利用Landmark软件模拟分析不同触变稠度水泥浆地面泵压及泵注过程中当量密度(ECD),分析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稠度对压稳不压漏... 采用稠度差值法建立水泥浆触变稠度与六速黏度计读数的关系,进而建立水泥浆触变稠度与水泥浆黏度的关系,并利用Landmark软件模拟分析不同触变稠度水泥浆地面泵压及泵注过程中当量密度(ECD),分析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稠度对压稳不压漏安全可泵注性能的影响,然后利用落球法测黏度原理,分析不同水泥浆触变稠度(黏度)防气窜能力,提出一种综合可泵性及防气窜能力的水泥浆触变稠度设计方法。结果表明:以某油田高压气井为例,当水泥浆触变稠度为35 Bc时,井底ECD达到地层破裂压力当量密度的临界值;当水泥浆触变稠度为31 Bc时,对直径为1000μm的气泡施加的运移阻力近169 Pa,具有明显的防气体运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变水泥浆 触变稠度 防气窜 安全泵注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离轴三反红外相机调焦次镜中心支撑结构设计和试验
8
作者 王成彬 胡亭亮 +1 位作者 丛海佳 袁海涛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6,共9页
离轴三反光学系统以其优化变量多、视场大、无遮挡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空间红外相机。空间红外相机经历严酷的发射力学和复杂的空间热环境,在此环境作用下红外相机极易产生离焦现象,导致成像质量下降。从离轴三反红外相机各调焦对象的实现... 离轴三反光学系统以其优化变量多、视场大、无遮挡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空间红外相机。空间红外相机经历严酷的发射力学和复杂的空间热环境,在此环境作用下红外相机极易产生离焦现象,导致成像质量下降。从离轴三反红外相机各调焦对象的实现难易度出发,提出以次镜为调焦对象的调焦方法。针对调焦次镜的特殊应用场景,为降低调焦机构负载、降低力学响应,提出一种以碳化硅为次镜材料,采用硅橡胶粘接、紧凑、轻质、低装配应力的次镜中心支撑的方案。建立了调焦次镜参数化模型和优化函数,完成了次镜结构的设计,仿真分析在重力作用下面形精度RMS最大为2.9 nm,20℃基准温度为±10℃,面形精度RMS为4.1 nm。完成次镜加工后,进行了次镜胶结、装配。装配前后,次镜面形精度未发生变化。经过次镜调焦机构组件的力学试验,次镜面形RMS变化0.001λ(λ=632 nm)。次镜保持了良好的面形精度,验证了大口径离轴三反调焦次镜设计方案的工程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设计 离轴三反光学系统 调焦机构 碳化硅 次镜中心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型高速叶片泵定子内曲线设计方法研究
9
作者 魏列江 杨润雪 +1 位作者 万思梦 展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39,共6页
某航空公司液冷系统中采用四叶片互相嵌入结构的紧凑型高速叶片泵,与传统叶片泵在叶片根部通入压力油不同,其通过叶片底部两两接触产生互推力来保证叶片与定子内壁可靠接触密封。根据叶片底部保持接触的结构特征,提出一种紧凑型高速叶... 某航空公司液冷系统中采用四叶片互相嵌入结构的紧凑型高速叶片泵,与传统叶片泵在叶片根部通入压力油不同,其通过叶片底部两两接触产生互推力来保证叶片与定子内壁可靠接触密封。根据叶片底部保持接触的结构特征,提出一种紧凑型高速叶片泵的定子曲线设计方法。分析边界条件,计算叶片底部接触中心运动轨迹的曲线方程,通过关系公式推导得到过渡曲线方程。应用该方法推导无硬冲和软冲的5次曲线方程,并与典型高次曲线(即典型3-4-5曲线)进行特性对比。结果表明:与典型高次方曲线相比,该5次曲线在端点处的加速度变化率没有突变,即方程次数均为5次时,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曲线可有效降低端点处的激振,为叶片泵的结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泵 定子曲线 设计方法 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回风与进风重力热管系统关键参数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10
作者 翟宇 赵旭 董志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6,共8页
矿井回风取热与进风加热重力热管热交换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热管结构参数的设计基本相同,导致矿井回风余热利用效率低且无法满足进风温度的设计要求。为解决该系统及热管组件关键参数设计缺乏针对性的理论支持的技术难题,基于重力式热管系... 矿井回风取热与进风加热重力热管热交换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热管结构参数的设计基本相同,导致矿井回风余热利用效率低且无法满足进风温度的设计要求。为解决该系统及热管组件关键参数设计缺乏针对性的理论支持的技术难题,基于重力式热管系统热交换模型,提出了一种矿井回风与进风重力热管系统关键参数设计计算方法。应用该方法于银川某矿,并与其他三个典型重力热管煤矿的热交换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矿重力热管热交换系统将进风温度从-31.5℃提升至4.1℃,满足了煤矿安全规程中进风温度≥2℃的要求,相较其他项目改善效果更为明显,这些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回风取热 矿井进风加热 重力热管 设计计算方法 热交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感意象的月子中心色彩参数化设计研究
11
作者 张金勇 朱梦迪 +1 位作者 姚铄怡 罗亦青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86-295,共10页
目的以感性工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线性数量化Ⅰ类和非线性BP神经网络的月子中心色彩参数化设计方法。方法首先采用专家法确定月子中心理疗室内重点赋色区域,基于CIE-LCH色彩空间,根据等距选取法初步获取色彩样本,借助欧氏距离公... 目的以感性工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线性数量化Ⅰ类和非线性BP神经网络的月子中心色彩参数化设计方法。方法首先采用专家法确定月子中心理疗室内重点赋色区域,基于CIE-LCH色彩空间,根据等距选取法初步获取色彩样本,借助欧氏距离公式得到代表性色彩样本;其次,通过文献查阅等方法初步获取目标人群情感意象词汇,借助多维尺度分析和K-means聚类确定代表性词汇,再使用语义差异法量化色彩样本库;最后,分别运用数量化Ⅰ类和BP神经网络建立色彩样本与情感意象评价的关系映射模型,将2个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结果使用误差比较法比较2个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显示数量化Ⅰ类模型的拟合度更好,可得出理疗室最优配色方案。结论用非线性模型的预测结果对线性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验证,使得结果更为准确,为月子中心理疗室色彩情感化设计提供了科学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数量化Ⅰ类 色彩设计 参数化设计 月子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影响为中心:提升老龄群体主观幸福感的智能个人助理设计研究
12
作者 吴春茂 王轩 陈春云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7,共8页
研究提出以影响为中心的智能个人助理设计策略,旨在利用智能手段提升老龄群体的主观幸福感。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了面向老龄群体的智能个人助理和以影响为中心的设计研究现状。其次,运用模型构建法,将设计出发点作为横轴,以影... 研究提出以影响为中心的智能个人助理设计策略,旨在利用智能手段提升老龄群体的主观幸福感。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了面向老龄群体的智能个人助理和以影响为中心的设计研究现状。其次,运用模型构建法,将设计出发点作为横轴,以影响为中心的设计目标作为纵轴,生成以影响为中心的智能个人助理设计策略。再次,通过案例分析对设计策略进行解释说明。最后,开展智能个人助理设计实践验证策略。研究提出了9种智能个人助理设计策略,分别为:推动健康生活(健康指导、社交活动、安全设施)、建设和谐社区(情感陪同、沟通媒介、社交场所)、贡献宜居环境(效益回馈、交流平台、环境调控),实践验证表明:文章提出的设计策略从健康生活、和谐社区、宜居环境等多角度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增进目标用户的主观幸福感,为面向老龄群体的智能设计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影响为中心 智能个人助理 主观幸福感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析与设计序列迭代方法的三维声子晶体拓扑优化及参数分析
13
作者 王燕 朱奕筱 +1 位作者 吴圣川 亢战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4,共8页
在常规的声子晶体拓扑优化中,内层的多波矢特征值分析和外层的单胞布局设计变量寻优构成双层嵌套问题,两个层次嵌套式迭代求解导致三维拓扑优化设计面临计算量剧增的难题。为提高优化设计的效率,将用于结构固有频率优化问题的分析与设... 在常规的声子晶体拓扑优化中,内层的多波矢特征值分析和外层的单胞布局设计变量寻优构成双层嵌套问题,两个层次嵌套式迭代求解导致三维拓扑优化设计面临计算量剧增的难题。为提高优化设计的效率,将用于结构固有频率优化问题的分析与设计序列迭代的思想拓展至三维声波声子晶体的拓扑优化,通过将内层特征值问题转化为单次逆迭代获得拓扑优化中间结果对应的逐次近似能带结构,并根据优化结果进行参数化建模以研究三维声子晶体拓扑优化解的带隙特性。通过参数化扫掠,给出了不同参数下的相对带隙和带隙上下界。进一步总结了不同参数对声子晶体带隙的影响,为三维声波声子晶体构型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声波声子晶体 拓扑优化 分析与设计序列迭代方法 参数化建模 相对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等效的海洋修复补偿核算方法与路径设计
14
作者 李京梅 刘娟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064-5074,共11页
海洋生态修复通过实物修复项目实现公共补偿,是解决海洋生态损害问题的有效途径。遵循生态等效原则,使修复产生的生态服务收益抵消损害造成的生态服务损失,保持生态功能的基准水平和可持续的供给能力是生态损害修复补偿的核心与关键。... 海洋生态修复通过实物修复项目实现公共补偿,是解决海洋生态损害问题的有效途径。遵循生态等效原则,使修复产生的生态服务收益抵消损害造成的生态服务损失,保持生态功能的基准水平和可持续的供给能力是生态损害修复补偿的核心与关键。论述了实现生态等效原则的海洋生态修复补偿核算方法、实施路径与政策保障,结论如下:生态等效表征指标分为资源等效、生境等效和服务等效;HEA和REA是核算修复补偿规模的适用方法;海洋生态修复补偿的实施路径可分为以命令⁃控制型特征为主的行政手段和以市场化工具为主的经济激励手段;制定生态等效评估技术导则、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开展修复工程效果监测与评价等是实现海洋生态修复补偿的政策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损害 生态修复补偿 生态等效 核算方法 路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抗滑桩-拱形挡土板支挡体系设计方法
15
作者 凌贤长 卢凡 +1 位作者 丛晟亦 朱腾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采用适于机械钻孔的圆形抗滑桩代替现行矩形抗滑桩,预制拱形挡土板,提出一种新型拱形板-桩墙支挡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桩间静力平衡和强度条件,建立圆形抗滑桩-拱形挡土板支挡体系合理桩间距确定方法,以及抗滑桩悬臂段弯矩与剪力计算公... 采用适于机械钻孔的圆形抗滑桩代替现行矩形抗滑桩,预制拱形挡土板,提出一种新型拱形板-桩墙支挡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桩间静力平衡和强度条件,建立圆形抗滑桩-拱形挡土板支挡体系合理桩间距确定方法,以及抗滑桩悬臂段弯矩与剪力计算公式.由抗滑桩间挡土板受力机制,构建考虑土拱效应的挡土板土压力计算方法.依托某高速铁路路堑边坡工程,将建立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并验证设计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为圆形抗滑桩-拱形挡土板支挡体系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抗滑桩 拱形挡土板 土拱效应 路堑边坡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不锈钢S32001冷弯卷边角钢弯扭屈曲承载力设计方法
16
作者 王培军 叶守杰 +2 位作者 朱浩 刘圣臣 吕佰毅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0,共11页
深入分析双相不锈钢S32001冷弯卷边角钢悬臂构件的弯扭屈曲性能,并提出可靠的设计方法,实现此类构件作为地铁疏散平台支架的大规模应用。对双相不锈钢S32001冷弯卷边角钢悬臂结构展开了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角钢卷边宽厚比对角... 深入分析双相不锈钢S32001冷弯卷边角钢悬臂构件的弯扭屈曲性能,并提出可靠的设计方法,实现此类构件作为地铁疏散平台支架的大规模应用。对双相不锈钢S32001冷弯卷边角钢悬臂结构展开了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角钢卷边宽厚比对角钢悬臂结构弯扭屈曲性能的影响,并基于弹性屈曲理论建立了冷弯卷边角钢弯扭屈曲承载力计算方法。截面肢长相同时,卷边角钢截面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较普通角钢截面构件可提高70%~145%。随卷边宽厚比a/t增大,卷边角钢构件抗弯承载力比值M n/M y呈上升趋势。采用所建立的计算方法得到的预测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双相不锈钢卷边角钢悬臂构件具备出色的弯扭屈曲承载能力,在工程结构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S32001 冷弯卷边角钢 弯扭屈曲性能 卷边宽厚比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水准设防下摇摆框架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17
作者 阎石 付江监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2-531,共10页
与传统框架结构相比,摇摆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损伤小、残余变形小等优异的抗震韧性性能,体现出可恢复功能结构的典型特征。因此,需要匹配更高标准的抗震性能目标,并建立相应目标下的设计方法。首先,在传统建筑结构“三水准”抗震... 与传统框架结构相比,摇摆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损伤小、残余变形小等优异的抗震韧性性能,体现出可恢复功能结构的典型特征。因此,需要匹配更高标准的抗震性能目标,并建立相应目标下的设计方法。首先,在传统建筑结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和可恢复功能结构“四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基础之上,完成符合摇摆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具体韧性性能水准的划分、目标的定义以及指标的量化。然后,在明确摇摆框架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基本规律与抗震韧性性能的基础之上,给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流程,并以一幢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展示四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下基于性能设计方法的工程算例。最后,选用6条天然地震波对其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模拟建筑物遭遇罕遇地震时的结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摇摆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设计要求的性能目标,并表现出损伤程度低、残余变形小、复位能力好等优异的抗震韧性性能特点。验证了摇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四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下性能化抗震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摇摆框架结构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动力时程分析 层间侧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中心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与运行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任效效 李小龙 +4 位作者 薛凯 吴炫 韩小渠 王进仕 严俊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4,共12页
为实现数据中心的低碳转型和能效提升,提出了一种集成多种可再生能源和储能设备的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作为其供能系统。建立了包含生命周期成本、碳排放、能耗、电网购电率和热量浪费率等指标的优化目标体系。制定了两种考虑负荷特... 为实现数据中心的低碳转型和能效提升,提出了一种集成多种可再生能源和储能设备的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作为其供能系统。建立了包含生命周期成本、碳排放、能耗、电网购电率和热量浪费率等指标的优化目标体系。制定了两种考虑负荷特征的运行策略,采用改进的多目标蝗虫优化算法对系统容量配置进行求解。为了分析优化目标和运行策略对系统优化的影响,通过组合不同优化目标和运行策略形成了多种优化设计方案,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利用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进行评价排序。针对青海省某数据中心的案例,获得其能源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运行方案。研究表明:运行策略主要影响吸收式制冷机和地源热泵的容量,而优化目标主要影响储能设备的容量;在相同的运行策略下,增加优化目标可提升系统的综合性能;对于不同的方案,生命周期成本、碳排放、能耗等基础优化目标值变化较小,而电网购电率和热量浪费率变化较大;通过实施五目标优化,即在基础优化目标的基础上增加热量浪费率、电网购电率,系统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热量浪费率和电网购电率分别降低了62.30%和25.92%,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增加了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 优化设计 运行策略 多目标蝗虫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下文创设计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琪瑶 赵卫东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33,共13页
目的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下文创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探讨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下文创设计方法的趋势。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作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文创设计方法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概念分... 目的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下文创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探讨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下文创设计方法的趋势。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作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文创设计方法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概念分析,相关AI技术之间的功能差异与技术融合的分析,归纳总结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文创设计方法之间的融合应用与局限,并选取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相关文献作为文献分析来源,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文创设计的前期阶段、加工阶段和全流程3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结果在厘清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文创设计的现状基础上,总结生成式人工智能下文创设计方法3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即文创设计方法的数智化、个性化、集成化。结论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为文创设计方法带来具体方式、过程、内容3个方面的质效提升。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致力于文化服务的设计界亦有望迎来爆炸式创意时代,为文化提供更多创意与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设计方法 文创设计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段消能摇摆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因素与设计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文津 李国强 +2 位作者 徐奎元 张惊宙 孙飞飞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3-520,581,共9页
对双段消能摇摆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参数分析,基于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给出了设计要求。首先,提出了双段消能摇摆钢框架结构的简化分析模型,结合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结果,验证了简化分析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归纳了... 对双段消能摇摆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参数分析,基于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给出了设计要求。首先,提出了双段消能摇摆钢框架结构的简化分析模型,结合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结果,验证了简化分析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归纳了影响双段消能摇摆钢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量纲一参数,对简化分析模型进行参数分析,基于各参数的影响规律得到了量纲一参数的设计建议范围;最后,提出了双段消能摇摆钢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并结合算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作用下双段消能摇摆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良好,合理设计的双段摇摆钢桁架在地震作用下的构件内力较单段摇摆钢桁架显著降低,与阻尼器配合能够抑制薄弱层的产生,并减小结构地震反应,具有工程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段消能摇摆结构 抗震性能 阻尼器 参数分析 影响因素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