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2篇文章
< 1 2 1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藤茶总黄酮大鼠肠道菌群体外代谢产物及其抗肝癌活性研究
1
作者 罗花彩 刘冬雪 +3 位作者 陈琪 许文 郭素华 林珠灿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82-1386,共5页
目的研究藤茶总黄酮大鼠肠道菌群体外代谢产物及其抗肝癌活性。方法分析采用ODS C_(18)、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其抗肝癌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4个代谢产物,分别鉴定为苦... 目的研究藤茶总黄酮大鼠肠道菌群体外代谢产物及其抗肝癌活性。方法分析采用ODS C_(18)、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其抗肝癌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4个代谢产物,分别鉴定为苦杏碱醇A(M1)、(2R,3S)-5,7,3′,4′,5′-五羟基二氢黄酮醇(M2)、5,7,3′,5′-四羟基二氢黄酮醇(M3)、无色飞燕草素(M4)。总黄酮主成分二氢杨梅素在肠道菌群作用下发生了异构化、去羟基化、还原等代谢转化。化合物M1、M2、M4培养24、48、72 h对HepG2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343.64、219.23、129.05μmol/L,496.42、374.85、221.22μmol/L,516.09、383.43、362.24μmol/L。结论化合物M1、M2为首次从藤茶总黄酮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M1、M2、M4具有体外抗肝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总黄酮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分离鉴定 抗肝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FLC-QTOF-MS/MS分析噁唑酰草胺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产物
2
作者 罗剑文 钟创光 +6 位作者 刘羿飞 黄欣如 黄昆 彭霏 殷梓宁 何昀泽 张以顺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5,共9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FLC-QTOF-MS/MS)技术,以黄粉虫幼虫(Tenebrio molitor)作为模式生物,探索了一种在缺乏全面代谢物标准品的情况下发现和积累噁唑酰草胺(metamifop)代谢物色谱-质谱特征数据的新方法,并构建...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FLC-QTOF-MS/MS)技术,以黄粉虫幼虫(Tenebrio molitor)作为模式生物,探索了一种在缺乏全面代谢物标准品的情况下发现和积累噁唑酰草胺(metamifop)代谢物色谱-质谱特征数据的新方法,并构建出噁唑酰草胺在黄粉虫中的代谢途径。研究显示从连续15 d定量摄食含噁唑酰草胺2 mg/g药饵的黄粉虫粪便提取物中发现了21种代谢产物,包括14种Ⅰ相代谢产物和7种Ⅱ相代谢产物。在Ⅰ相代谢产物中除单氧化噁唑酰草胺、精噁唑禾草酸、6-CBO、HPFMPA、HPPA和HFMPA已报道外,其余8种均为首次在生物体内发现。并发现这些I相代谢产物至少通过与氨基酸结合、与葡萄糖硫酸酯结合以及与硫酸酯结合3种途径进一步转化为相应的Ⅱ相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噁唑酰草胺(metamifop) 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代谢产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FLC-QTOF-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3
作者 张涛 刘辉 +5 位作者 陶小艳 唐远江 卢昱希 杨粤黔 王璇 周思旋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58-64,共7页
【目的】探明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抑菌活性,为开发新型天然高效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为研究对象,用硅胶柱层析法、薄层色谱法、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 【目的】探明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抑菌活性,为开发新型天然高效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为研究对象,用硅胶柱层析法、薄层色谱法、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用二倍稀释法检测次级代谢产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次级代谢产物粗提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具有不同程度抑制效果,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0~500.00μg/mL;粗提物经分离纯化得到的次级代谢产物中,4-羟基-4,5-二氢呋喃-2-羧酸、烟酸和阿糖尿苷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4-羟基-4,5-二氢呋喃-2-羧酸抑制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分别为31.25μg/mL和15.63μ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62.50μg/mL和15.63μg/mL。【结论】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分离所得次级代谢产物4-羟基-4,5-二氢呋喃-2-羧酸、烟酸和阿糖尿苷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具有一定体外抑制效果,其中,4-羟基-4,5-二氢呋喃-2-羧酸抑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枝勾儿茶 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抑菌活性 二倍稀释法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糖对热应激西门塔尔肉牛血清抗氧化、免疫、生化指标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4
作者 徐俊 李凡 +8 位作者 费丹 谢敏 广业兰 侯玉洁 张帆帆 吴诚诚 李娜 李文飞 王颖新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19-2430,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茶多糖对热应激西门塔尔肉牛血清抗氧化、免疫、生化指标及代谢产物的影响。在夏季三伏天气候下,选取24头15月龄育肥期西门塔尔肉牛,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 本试验旨在探究茶多糖对热应激西门塔尔肉牛血清抗氧化、免疫、生化指标及代谢产物的影响。在夏季三伏天气候下,选取24头15月龄育肥期西门塔尔肉牛,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额外添加0.4%(T1组)、0.8%(T2组)和1.2%(T3组)的茶多糖(干物质基础)。预试期2周,正试期6周。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T1、T2和T3组的血清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T2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P<0.05)。2)与CON组相比,T1、T2和T3组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升高(P<0.05),T3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含量显著升高(P<0.05)。3)与CON组相比,T2组的血清肌酐含量显著升高(P<0.05),T2和T3组的血清热休克蛋白-72含量显著升高(P<0.05),T3组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4)代谢组学分析显示,负离子模式下,与CON组相比,T1组的血清16-羟基十六烷酸、硬脂酸、花生四烯酸、8Z、11Z、14Z二十碳三烯酸、反油酸、肾上腺酸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18∶0)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十二烷二酸和壬二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T2组的血清16-羟基十六烷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正离子模式下,与CON组相比,T1组的血清DL-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氢化白果酸(18∶0)、16(R)-羟化二十烷四烯酸和乙酰-L-肉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磷脂酰胆碱(19∶1/19∶2)含量显著降低(P<0.05);T2组的血清磷脂酰胆碱(20∶3/20∶3)、氢化白果酸(18∶0)和L-羟基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T3组的血清磷脂酰胆(19∶1/19∶1)、磷脂酰胆碱(20∶4e/18∶2)和磷脂酰胆碱(18∶3e/19∶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5)正、负离子模式下代谢物模块汇总和富集分析(MSEA)显著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亚麻酸和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为有显著差异富集的代谢通路(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茶多糖改善了热应激胁迫下西门塔尔肉牛的抗氧化和免疫功能,且改变了肉牛脂肪酸和磷脂代谢通路,其中以添加0.4%和0.8%茶多糖对肉牛血清代谢产物组成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热应激 生化 抗氧化 免疫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茬高度对杜香生长及其光合生理和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邱志濠 赵亭亭 +1 位作者 苑晓彤 杨逢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0,共6页
以3年生杜香(Rhododendron tomentosum)为研究对象,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林场内,选取林相整齐、坡面相对均匀的林分,随机设置3个20 m×20 m的平行样地,在各样地内根据五点取样法各设置5个1.0 m×1.0 m小样地;2022年6月3... 以3年生杜香(Rhododendron tomentosum)为研究对象,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林场内,选取林相整齐、坡面相对均匀的林分,随机设置3个20 m×20 m的平行样地,在各样地内根据五点取样法各设置5个1.0 m×1.0 m小样地;2022年6月30日,在样地内随机挑选4个小样地,各选取长势一致的10株杜香设置4个处理组(平茬高度分别为10、15、20 cm的3个处理组,未平茬的1个对照组);按照试验设计,测定杜香植株萌芽及叶片生长、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叶片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叶片次生代谢产物质量分数,分析平茬高度对杜香生长、光合生理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平茬使杜香侧枝、叶片生长得到促进,萌发枝条能力比对照组显著增强。其中,平茬高度为20 cm的处理组,侧枝长度、萌发数量最高;平茬高度为15 cm的处理组,成枝数量、叶宽、叶干质量,显著高于其他组。(2)平茬处理后,杜香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平茬高度为15 cm的处理组的这4个指标显著高于其他组。与对照组相比,平茬处理后叶光合色素的质量分数显著提高。(3)平茬处理后,杜香叶片中的总酚、类黄酮质量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平茬处理后,杜香叶片中的精油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各平茬处理组差异不显著。(4)综合研究结果,说明平茬处理能够促进杜香萌芽和生长,通过提升杜香的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和气体交换能力,进而增强其光合效率,同时调节次生代谢产物的质量分数,以适应平茬处理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香 生长 光合生理 次生代谢产物 平茬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盐真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GXIMD 00533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傅春青 梁春祥 +3 位作者 梁莉芬 高程海 刘永宏 徐新亚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7,共11页
本文采用高盐度真菌培养基,对广西北海竹林盐场来源枝孢属嗜盐真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GXIMD 00533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硅胶、反相ODS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对该菌株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6个单体化合物... 本文采用高盐度真菌培养基,对广西北海竹林盐场来源枝孢属嗜盐真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GXIMD 00533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硅胶、反相ODS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对该菌株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6个单体化合物,根据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鉴定为4个内酯类化合物iso-cladospolide B(1)、cladospolide B(2)、pandangolide 1(3)和thiocladospolide F(4),2个甾醇类化合物cladosporisteroid B(5)和(22 E,24R)-3β,5α,9α-三羟基-7,22-麦角甾二烯-6-酮(6),7个二酮哌嗪brevianamide F(7)、N-乙酰-L-苯丙氨酸(8)、环(L-脯氨酸-L-亮氨酸)(9)、环(L-丙氨酸-L-亮氨酸)(10)、环(L-缬氨酸-L-丙氨酸)(11)、环(L-甘氨酸-L-异亮氨酸)(12)和环(L-亮氨酸-L-甘氨酸)(13),1个氨基酸L-色氨酸(14),2个脂肪酸cladosporacid B(15)和(4 R,5S,11R,2E)-4,5,11-三羟基-2-十二烯酸甲酯(16)。对所有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抗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细胞毒活性、抗藤壶附着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化合物6和14具有显著的铁离子还原和抗氧化能力,强于阳性对照抗坏血酸(vitamin C,Vc);化合物6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活性,IC 50为2.662μmol/L;化合物4具有显著的抗藤壶附着活性,抗附着率为100%;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其中化合物5抑制率达到54.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盐场 嗜盐真菌 枝孢属 次级代谢产物 海洋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马尾松树体内的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姜壮 宋林松 +5 位作者 李云帆 蔡伟飞 初楚 陈安良 王继栋 张绍勇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5,共9页
为了明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以下简称甲维盐)注干施药后的代谢产物和降解途径,研究了甲维盐在马尾松树体内的代谢途径、代谢产物及其活性。通过超声浸提、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制备色谱、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质联用色谱(LC... 为了明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以下简称甲维盐)注干施药后的代谢产物和降解途径,研究了甲维盐在马尾松树体内的代谢途径、代谢产物及其活性。通过超声浸提、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制备色谱、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质联用色谱(LC-MS)、室内生测7个步骤,对甲维盐注干施药17个月后的马尾松树体内进行残留分析和代谢产物鉴定。结果表明:甲维盐保留率为50.05%~54.26%。在马尾松树体内分离到16种甲维盐代谢产物,表征了其中11种代谢产物,分别为C_(49)H_(77)NO_(14)、C_(49)H_(75)NO_(14)、C_(41)H_(60)O_(11)(MSB_(1a))、C_(42)H_(63)NO_(10)、C_(49)H_(77)NO_(14)、C_(49)H_(73)NO_(14)(FAB_(1a))、C_(48)H_(72)O_(14)(4″-S-OH-B_(1a))、C_(49)H_(75)NO_(13)、C_(50)H_(77)NO_(13)、C_(50)H_(77)NO_(13)和C_(49)H_(77)NO_(13)。10 mg/L代谢产物混合物处理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24 h的死亡率为69.12%。在树体内无光条件下,甲维盐分解代谢速度较慢,分解的代谢产物对松材线虫也具有杀虫活性。本研究解释了甲维盐注干施药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马尾松树 注干施药 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CPCC 203679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8
作者 郭哲 刘梦 +7 位作者 赵建元 胡辛欣 徐建 柏菁璘 岑山 游雪甫 余利岩 张德武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3,共9页
目的研究链霉菌Streptomyces sp.CPCC 203679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分析其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并挖掘其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的潜力。方法通过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质谱、... 目的研究链霉菌Streptomyces sp.CPCC 203679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分析其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并挖掘其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的潜力。方法通过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等技术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利用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对菌株CPCC 203679进行基因组测序,采用antiSMASH(v7.1.0)在线工具分析其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对大环内酯类化合物进行抗病毒和抗菌活性测试。结果从链霉菌CPCC 203679发酵液中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勃利霉素A(1)、勃利霉素F(2)、5'-脱氧-5'-甲硫肌苷(3)、环(L-丙氨酸-L-异亮氨酸)二肽(4)。化合物1和2显示良好的抗甲型流感病毒活性,IC50值分别为2.4和4.7μmol/L,化合物1还显示一定的抗革兰阳性菌和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全基因组测序显示,菌株CPCC 203679的基因组序列全长8,055,535 bp,平均(G+C)含量为72.58%,共编码7507个基因,预测到44个生物合成基因簇。结论从链霉菌Streptomyces sp.CPCC 203679中分离得到2个活性良好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并首次报道了勃利霉素类大环内酯的抗甲型流感病毒、抗艾滋病病毒和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活性。该菌株具有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具有进一步挖掘新的次级代谢产物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次级代谢产物 抗病毒活性 抗菌活性 全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梭菌代谢产物及活菌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9
作者 武祎凡 于小艺 +7 位作者 武玉珺 刘晶晶 臧建军 何春兰 李雪平 赵金标 韩丹丹 王军军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33-4348,共16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代谢产物及活菌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192头28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占1/2)。阴性对照组(NC组...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代谢产物及活菌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192头28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占1/2)。阴性对照组(NC组)饲喂基础饲粮,阳性对照组(PC组)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4 kg/t苯甲酸的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1(MZ1组)和2 kg/t复合制剂(MZ2组)的饲粮。试验期42 d,分为前期(第1~21天)和后期(第22~42天)2个阶段。结果表明:1)与NC组和PC组相比,MZ2组断奶仔猪第42天体重显著提高(P<0.05),第22~42天和第1~42天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与NC组相比,MZ2组各阶段腹泻率均显著降低(P<0.05)。2)与NC组相比,MZ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NC组相比,MZ2组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提高(P<0.05),空肠密封蛋白-1(claudin-1)和黏蛋白-2(mucin-2)以及回肠闭合蛋白(occludin)、claudin-1、黏蛋白-1(mucin-1)和mucin-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空肠和回肠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 mRNA以及回肠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4)与NC组相比,MZ2组回肠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以及结肠丁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5)与NC组和PC组相比,MZ2组回肠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特里斯孢菌属(Terrisporobacter)和苏黎世杆菌属(Turicibacter)相对丰度以及结肠狭义梭菌属1、特里斯孢菌属和毛螺菌科ND3007群(Lachnospiraceae_ND3007_group)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回肠和结肠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2 kg/t丁酸梭菌代谢产物及活菌复合制剂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提高机体免疫和抗炎能力,并通过改善肠道形态、增强屏障功能以及调节短链脂肪酸和菌群组成促进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代谢产物 益生菌 复合制剂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径级落叶松叶片元素与代谢产物差异比较
10
作者 关鑫 宋晓倩 +5 位作者 黄海燕 金鹭 施宇 张伟三 张衷华 唐中华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0-198,共9页
[目的]种内功能性状的分化对于其适应变化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深入探究不同径级落叶松叶片营养元素、代谢产物含量的差异对于理解处于不同生态位落叶松的适应策略、预测全球变化对落叶松的影响起重要作用。[方法]本研究在黑龙江省... [目的]种内功能性状的分化对于其适应变化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深入探究不同径级落叶松叶片营养元素、代谢产物含量的差异对于理解处于不同生态位落叶松的适应策略、预测全球变化对落叶松的影响起重要作用。[方法]本研究在黑龙江省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取了3块相邻的长期样地,针对小胸径、中胸径和大胸径的落叶松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共涉及438株样本。采用元素分析和代谢组学的分析方法,对每种径级叶片中的营养元素(C、N、K、Ca、Zn、Mg、Na、Mn、Fe、Cu、B)和代谢产物(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差异性分析,探究不同径级落叶松营养元素和代谢产物的积累和分配模式。[结果]研究发现,小胸径落叶松叶片中的K、Mg、N和Mn含量相较于中胸径和大胸径落叶松更高,而C和Ca元素则在大胸径落叶松叶片中含量最高;通过对3种径级落叶松叶片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共检测到了8类112种代谢产物。其中,大胸径与中胸径落叶松之间的差异代谢物数量最多,达到28种,其中21种上调表达,7种下调表达。进一步观察发现,糖醇类化合物(特别是蔗糖及其下游产物)以及部分氨基酸(如脯氨酸、谷氨酸)在大胸径落叶松中的含量最高,而小胸径落叶松则显示出有机酸类的更多积累。此外,研究还发现Ca元素与谷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等氨基酸以及蔗糖、果糖等糖醇类化合物呈正相关关系;而Mn、B元素则与富马酸、莽草酸和肉桂酸等有机酸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不同径级的落叶松各自采用不同的策略以适应不同的生长条件。小胸径的落叶松倾向于利用资源获取策略,通过积累有机酸和K、Mg、N、Mn等元素来抵御遮荫的环境,大胸径落叶松则通过保守的生长策略储存C、Ca和糖醇类、氨基酸来维持自身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级 落叶松 营养元素 代谢产物 差异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珊瑚共附生真菌Cladosporium sp.SCSIO41206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11
作者 王梦芹 帖青清 +3 位作者 黄晓雯 杨斌 刘永宏 李云秋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321,共9页
本研究基于单菌多次级代谢产物(OSMAC)策略对一株北部湾珊瑚共附生真菌Cladosporium sp.SCSIO41206中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探究,采用文献数据比对的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并对化合物进行酶抑制活性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共分离鉴... 本研究基于单菌多次级代谢产物(OSMAC)策略对一株北部湾珊瑚共附生真菌Cladosporium sp.SCSIO41206中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探究,采用文献数据比对的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并对化合物进行酶抑制活性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3-isobutylhexahydropyrrolo (1,2-a) pyrazine-1,4-dione (1)、3-benzyl-7-hydroxyhexahydropyrrolo (1,2-a) pyrazine-1,4-dione (2)、环(L-丙氨酸-L-4-羟基-脯氨酸)二肽(3)、环(L-脯氨酸-甘氨酸)二肽(4)、cyclo(D)-Pro-(D)-Ile (5)、环(L-苯丙-甘)二肽(6)、cyclo-(4-S-hydroxy-R-proline-R-isoleucine)(7)、N-phenethylacetamide (8)、N-hydroxy-2-(hydroxyimino)-4-methylpentanamide (9)、quinolactacin A1 (10)、quinolactacin A2 (11),化合物1-11均是首次从北部湾珊瑚来源的枝孢菌属(Cladosporium sp.)中分离获得。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2-4、8、10和11对乙酰胆碱酯酶有弱的抑制活性;化合物4、8对胰脂肪酶具有较弱的抑制活性,化合物1-3、5、7、9-11对胰脂肪酶具有弱的抑制活性,化合物6对胰脂肪酶有中等的抑制活性;未筛查到相关的抗菌活性。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北部湾枝孢菌属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多样性特征,可为抗肥胖药物的研发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孢菌属 次级代谢产物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年真菌代谢产物中环状四肽、五肽和六肽研究进展
12
作者 姜悦 王宇 +4 位作者 易湘茜 高程海 刘永宏 曹沛 白猛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3-382,共20页
环肽是一类主要由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形成的非线性含氮化合物。短杆菌肽抗菌剂是在20世纪40年代被发现的该家族的第一个成员。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更多的天然环肽类似物被公开报道。本文对1986年12月—2024年6月,从真菌资源中共获得的121... 环肽是一类主要由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形成的非线性含氮化合物。短杆菌肽抗菌剂是在20世纪40年代被发现的该家族的第一个成员。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更多的天然环肽类似物被公开报道。本文对1986年12月—2024年6月,从真菌资源中共获得的121个环状四肽、五肽和六肽的来源、化学结构特征和生物活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述。此外,大多数的环肽化合物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抗菌、抗疟疾、抗炎和抗病毒等药理活性,为新药的开发提供有价值的思路。该综述为今后探索和发现具有生物活性环四肽、环五肽和环六肽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环状四肽、五肽和六肽 化学结构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臻源胶囊入血成分及其代谢产物分析
13
作者 乐娜 付祥郴 +5 位作者 李一芃 热依塞·努尔买买提 张睿 王林元 胡培丽 张建军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58-1464,共7页
目的:阐明灌胃给予臻源胶囊后大鼠体内吸收入血成分及代谢产物。方法:借助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采用Waters CORTECS^(■) UPLC^(■) T3(2.1 mm×100 mm,1.6μm)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0.1%甲... 目的:阐明灌胃给予臻源胶囊后大鼠体内吸收入血成分及代谢产物。方法:借助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采用Waters CORTECS^(■) UPLC^(■) T3(2.1 mm×100 mm,1.6μm)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进样量为5μL,流速为0.3 mL/min,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处理后的空白血清和给药后0.5、1、2、4 h不同时间点混合血清进行质谱检测。结果:通过Natural Products HR-MS/MS Spectral Library 1.0数据库比对、文献分析以及质谱裂解规律从血清样品中鉴定出18种原型成分和37种代谢产物。结论:本研究初步确定了臻源胶囊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为其质量控制的研究及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臻源胶囊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大鼠 入血成分 原型成分 代谢产物 药效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真菌JG2的生物学特性和抑菌代谢产物研究
14
作者 勾朝金 杨明国 +3 位作者 刘勉 刘坚 马云强 芦俊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53-160,共8页
为了解内生真菌JG2的生长特性及其对病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对1株内生真菌菌株JG2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平板抑菌试验及抑菌代谢产物测定。结果表明:(1)JG2菌株的最适生长pH值范围为5.0~9.0;在以甘露醇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情况为最佳;氯... 为了解内生真菌JG2的生长特性及其对病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对1株内生真菌菌株JG2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平板抑菌试验及抑菌代谢产物测定。结果表明:(1)JG2菌株的最适生长pH值范围为5.0~9.0;在以甘露醇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情况为最佳;氯化铵为最佳生长氮源;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生长的光照条件为全光照;PDA培养基为最适生长培养基。(2)在平板抑菌试验中,JG2菌株与棒孢新拟盘多毛孢菌(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睡莲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nymphaeae)、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以及瓜拟多隔孢菌(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之间形成明显的抑菌带;在双平板抑菌试验中,JG2菌株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对5株病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细极链格孢菌的生长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高达76.51%,对多喙茎点霉(Phoma multirostrata)的生长抑制效果最弱,抑制率为19.63%。(3)抑菌代谢产物测定发现,菌株JG2产常见的黄酮类(flavonoids)、萜类(terpenoids)、生物碱类(alkaloids)、醌类(quinones)以及有机酸类(organic acids)等抑菌代谢产物,其中,有机酸类含量占比为21.82%、黄酮为5.40%、生物碱为3.73%、萜类为1.49%、醌类为0.44%。综上,表明JG2菌株具有良好的抑菌开发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生物学特性 抑菌活性 次级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软珊瑚共附生真菌Scopulariopsis sp.SCSIO 41229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15
作者 何燕春 徐淑娜 +1 位作者 刘永宏 杨斌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0-176,共7页
本文旨在研究北部湾软珊瑚共附生真菌Scopulariopsis sp.SCSIO 41229的次级代谢产物。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对该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方法并结合理... 本文旨在研究北部湾软珊瑚共附生真菌Scopulariopsis sp.SCSIO 41229的次级代谢产物。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对该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方法并结合理化性质、文献数据比对进行结构鉴定。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neocyclocitrinols A—D(1—4)、penicillenol A2(5)、环(D-苯丙-L-异亮)二肽(6)、环(L-色-L-苯丙)二肽(7)、(+)-penicilactam A(8)和(8E,10E)-7-oxo-8,10-heptadecadienoic acid(9)。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Scopulariopsis sp.真菌中分离得到。生物活性测试显示,化合物2、4具有弱抗氧化活性,化合物2、4和8具有弱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共附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Scopulariopsis sp. C25甾体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_(3)O_(4)@AuNPs/MWCNTs-COOH纳米免疫传感器快速测定水产品的呋喃它酮代谢产物
16
作者 李亭 何欢歌 +1 位作者 鲁航 李书国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230,共9页
采用磁性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金(gold nanoparticles,AuNPs)、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arboxylat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COOH)复合纳米材料固定化呋喃它酮代谢产物3-氨基-5-多酚甲基-2-恶唑烷酮(3-amino-5-met... 采用磁性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金(gold nanoparticles,AuNPs)、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arboxylat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COOH)复合纳米材料固定化呋喃它酮代谢产物3-氨基-5-多酚甲基-2-恶唑烷酮(3-amino-5-methylmorpholino-2-oxazolidinone,AMOZ)抗体制备磁性纳米免疫传感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水产品中呋喃它酮代谢产物的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技术对制备的纳米Fe_(3)O_(4)和纳米复合材料Fe_(3)O_(4)@AuNPs的结构进行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运用循环伏安法、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对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以[Fe(CN)_(6)]^(3-/4-)为探针,用微分脉冲伏安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优化结果如下:Fe_(3)O_(4)@AuNPs和MWCNTs-COOH体积比为1∶2,电解质溶液pH值为7.0,抗体质量浓度为80μg/mL,孵育温度为37℃,孵育时间为30 min。在此条件下,该免疫响应电流与lg C[AMOZ]在1.0×10^(-10)~8.0×10^(-7)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4×10^(-11)mol/L,在鲫鱼样品实际检测中,加标回收率为92.78%~102.61%,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但该法具有前处理简便、检测速度快的优势,可用于实际水产品中呋喃它酮代谢产物AMOZ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呋喃它酮代谢产物 纳米免疫传感器 水产品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及其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廖香莲 吴涛 +4 位作者 梅菊 殷涛 孙代华 张新潮 胡力飞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4-512,共9页
淫羊藿是我国应用最为悠久的传统中药之一,是中成药和保健品所使用的重要原料,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能,淫羊藿含有黄酮类、木脂素类、多糖类等多种化学成分,C-8位异戊烯基取代的黄酮醇苷为其主要活性成分。淫羊藿的指标成分淫... 淫羊藿是我国应用最为悠久的传统中药之一,是中成药和保健品所使用的重要原料,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能,淫羊藿含有黄酮类、木脂素类、多糖类等多种化学成分,C-8位异戊烯基取代的黄酮醇苷为其主要活性成分。淫羊藿的指标成分淫羊藿苷在体内有淫羊藿次苷Ⅱ、淫羊藿素等多种代谢物,淫羊藿苷与其代谢产物具有增加骨密度、降脂、抗肿瘤、抗炎、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较好的市场开发及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淫羊藿苷及其代谢物的生物活性及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淫羊藿资源及产品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淫羊藿苷 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法分析大青叶入血成分及其代谢产物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苏日古嘎 乌日拉嘎 杨立国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7-496,共10页
目的建立UPLC-Q-TOF-MS法分析大青叶入血成分及其代谢产物。方法分析采用Agilent Infinity Lab Poroshell 120 Aq-C_(18)(2.1 mm×100 mm,2.7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电喷雾离子源;... 目的建立UPLC-Q-TOF-MS法分析大青叶入血成分及其代谢产物。方法分析采用Agilent Infinity Lab Poroshell 120 Aq-C_(18)(2.1 mm×100 mm,2.7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结果从中共鉴定得到35种入血成分,其中24种原型成分、11种代谢产物。原型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黄酮类、芥子酰葡萄糖二酸类和倍半萜类,主要代谢途径包括羟基化、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和硫酸酯化。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入血的原型成分可能为大青叶的有效成分,可为大青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叶 入血成分 代谢产物 U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表层真菌Aspergillus versicolor NJF3的次生代谢产物
19
作者 卢清仁 吴雷名 +1 位作者 翁汉桩 唐贵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5,共7页
对来源于南海表层海水的杂色曲霉真菌Aspergillus versicolor NJF3的大米发酵物进行了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该菌株的大米固体发酵物用φ=95%乙醇提取后经过萃取和色谱分离纯化,共获得15个单体成分,其结构经过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mel... 对来源于南海表层海水的杂色曲霉真菌Aspergillus versicolor NJF3的大米发酵物进行了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该菌株的大米固体发酵物用φ=95%乙醇提取后经过萃取和色谱分离纯化,共获得15个单体成分,其结构经过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meleagrin(1)、fumigaclavine C(2)、cyclo(L-Trp-L-Phe)(3)、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4)、phenazine-1-carboxamide(5)、N-(2-hydroxypropanoyl)-2-aminobenzoic acid amide(6)、orlandin(7)、monomethylsulochrin(8)、sydowinin A(9)、diorcinol-3-O-α-D-ribofuranoside(10)、cordyol C-3-O-α-D-ribofuranoside(11)、3,3'-dihydroxy-5,5'-dimethyldiphenyl ether(12)、3,5-dihydroxytoluene(13)、3,7-dihydroxy-1,9-dimethyldibenzofuran(14)和p-hydroxyphenylacetic acid methyl ester(15)。所有化合物均为已知结构,其中二苯醚类糖苷化合物10和11为首次从杂色曲霉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另外,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具有中等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曲霉 细胞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胁迫对广西道地药材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
20
作者 彭凤 刘颖颖 +3 位作者 余海霞 黄媛 闫志刚 白隆华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60-169,共10页
广西地处我国西南部,为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道地中药材。但广西中药材的道地性研究鲜有报道,限制了药材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以及药用品质的进一步提升。文章总结近年来生... 广西地处我国西南部,为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道地中药材。但广西中药材的道地性研究鲜有报道,限制了药材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以及药用品质的进一步提升。文章总结近年来生态因子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积累相关研究成果,讨论水分、光照、温度、营养状况、土壤等胁迫条件下中药材次生代谢物质积累的变化,挖掘有助于药材道地性诠释的科学数据,探寻生态因子对广西中药材道地性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道地药材 药用植物 环境胁迫 次生代谢产物 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