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表的概念:西方代表理论面面观 被引量:7
1
作者 闫飞飞 李作鹏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2期39-44,共6页
代表是政治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自汉娜.皮特金的经典著作《代表的概念》问世以来,西方很多学者们加入到对代表的本质和内涵的争论中。皮特金在语义分析的基础上将代表分为两个维度、五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对代表概念的理解主... 代表是政治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自汉娜.皮特金的经典著作《代表的概念》问世以来,西方很多学者们加入到对代表的本质和内涵的争论中。皮特金在语义分析的基础上将代表分为两个维度、五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对代表概念的理解主要包含三个要素:以选区为基础的授权、责任以及为他人的利益而行动;同时,由于边缘少数群体对传统的以地域为基础的代表制的不满,很多学者开始集中关注非地域性的群体代表制;但是上述几种研究方式都是以议会为中心来考察代表,无法把握现实中存在着的议会领域之外的代表形式,为了统合现实中存在着的形形色色的代表现象,安德鲁.雷菲尔德试图作出一种一般化代表理论的尝试。为了更好地理解代表,建议应该对代表在不同领域或层次的内涵,做分类处理。这样既能体现出代表内涵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又能分门别类地研究不同领域或层次中的代表,不致于发生领域的混淆或错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 皮特金 标准解释 群体代表 一般化的代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表与选民的关系:代表理论“回应”性问题回顾 被引量:2
2
作者 冉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40,共8页
本文从代表理论中抽离出其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回应"性问题,进行理论回顾,从规范—理论层面,经验模型层面和动态过程层面分别对"回应"性问题进行理论思想的整理和理论方法的分析,从而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代表与选民之间... 本文从代表理论中抽离出其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回应"性问题,进行理论回顾,从规范—理论层面,经验模型层面和动态过程层面分别对"回应"性问题进行理论思想的整理和理论方法的分析,从而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代表与选民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理解代表理论及其应属语境,并且具有理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理论 “回应”性 责任政府 斯托克斯和米勒模型 动态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代表理论及其时代启示
3
作者 钟丽娟 王开锋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3-100,共8页
马克思认为,新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建设要发挥民意机关的作用,特别要体现代表的工人阶级属性,代表可以随时撤换。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直重视政权建设中代表的身份属性。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有必要进一步理解代表构成的价值意蕴,多... 马克思认为,新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建设要发挥民意机关的作用,特别要体现代表的工人阶级属性,代表可以随时撤换。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直重视政权建设中代表的身份属性。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有必要进一步理解代表构成的价值意蕴,多维度优化代表构成,强化代表履职监督,从制度上更好地保障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代表理论 代表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表理论视角下影响村民议事会代表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分析——基于湖北省X市C村的微观政治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平江 杨美枝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2-130,共9页
近年来,广大农村地区掀起了一场“代表组织热”。从对C村村民议事会的考察来看,代表功能的发挥与其成员结构、责任机制、权力空间等密切相关。因此,组织兴起不等于其功能有效发挥。与西方代表理论不同,中国共产党的先锋代表性使村民议... 近年来,广大农村地区掀起了一场“代表组织热”。从对C村村民议事会的考察来看,代表功能的发挥与其成员结构、责任机制、权力空间等密切相关。因此,组织兴起不等于其功能有效发挥。与西方代表理论不同,中国共产党的先锋代表性使村民议事会代表着村民整体利益而非个体私利,并使其功能发挥受到“两大情境、两大主体”因素的影响。当村民处于存量整体利益情境时,利益的受损将使村民向代表组织施予较大压力,倒逼代表功能的发挥,甚至寻求国家的重新介入。当村民处于外部输入的增量整体利益情境时,村民对村庄治理呈现出较大的宽容度,使代表组织容易偏重治理而非代表功能的发挥;而在国家投入减弱时,将再次向存量整体利益情境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理论 村民议事会 代表功能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表理论的“建构性转向”:从霍布斯到萨沃德
5
作者 张继亮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4-90,共7页
由于规模和时间的限制,现代民主国家往往采用代议制形态的民主。对代议制民主的理解往往依赖于人们对代表作用和功能的理解。通常,人们通过委托—代表模型来理解代表的作用,其中,代表居于一种被动反映选民意见的消极性地位。相反,建构... 由于规模和时间的限制,现代民主国家往往采用代议制形态的民主。对代议制民主的理解往往依赖于人们对代表作用和功能的理解。通常,人们通过委托—代表模型来理解代表的作用,其中,代表居于一种被动反映选民意见的消极性地位。相反,建构性代表理论则认为代表的角色应更为主动、积极。它不仅简单地反映民意,且应更积极地参与到选民的构建过程中。建构性代表理论的深层认识论基础在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从历史过程来看,代表理论经历了从霍布斯到曼斯布里奇的一系列演进。在此基础上,萨沃德在其《代表性主张》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建构性代表理论学说。建构性代表理论虽比传统的代表理论更具优势,但它在实践过程中容易带来虚假性代表以及操纵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是代表理论未来要面对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性代表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 代表性主张 正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表性民主视角下的陪审选任:全球变革与中国实践
6
作者 王翔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83,共15页
陪审制度是代表性民主的重要制度性表达。从全球范围来看,以描述性代表理论为基础的随机抽选模式以及以实质性代表理论为基础的组织推荐模式,构成了代表性民主在陪审选任制度中的落实方式。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 陪审制度是代表性民主的重要制度性表达。从全球范围来看,以描述性代表理论为基础的随机抽选模式以及以实质性代表理论为基础的组织推荐模式,构成了代表性民主在陪审选任制度中的落实方式。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经历了从实质性代表转向描述性代表的民主转型过程,选任主体模式逐渐由组织推荐制转向了随机选任制。从地方实践来看,在两种模式的过渡期间,地方采取多种策略性方法以适应随机选任,形成四种典型模式:依附式协作型、伴生式协调型、自主式整合型、限定式统筹型。基于“全球视野-中国改革-地方经验”的叙事逻辑,陪审选任制度及代表性理论能够为推动全球和本土的代表性民主实践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性民主 陪审制度 描述性代表理论 实质性代表理论 人民陪审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的砝码”:代表性视角下的民主决策
7
作者 王翔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50,共15页
描述性代表理论强调政治决策机构的成员结构应体现社会多样性,特别是性别配置对决策结果的影响。本文将描述性代表理论的性别效应放置在人民陪审员制度中进行考察,借助司法裁判文书大数据,系统性地检验女性陪审员之于司法决策的影响。... 描述性代表理论强调政治决策机构的成员结构应体现社会多样性,特别是性别配置对决策结果的影响。本文将描述性代表理论的性别效应放置在人民陪审员制度中进行考察,借助司法裁判文书大数据,系统性地检验女性陪审员之于司法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审判合议庭有女性陪审员加入时,会使判决结果更加“严苛”;随着女性陪审员在审判合议庭的比例增加,这种“严苛”效应会持续。女性审判长和女性当事人的存在加剧了判决的严格程度。这种效应在不同案件类型和地域间展现出差异。本研究将描述性代表理论的性别维度拓展至陪审决策领域,为我国进一步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提供了实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性代表理论 性别 代表性民主 人民陪审员制度 法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代表”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
8
作者 刘景泉 《广东社会科学》 2000年第6期19-21,共3页
此文比较深入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 ,具体地分析了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理论如何继承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 ,提出了贯彻。
关键词 三个代表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
全文增补中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党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功 高旭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33,共6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和领导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国际工人协会这两个国际性无产阶级政党活动中,对党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工作方式等提出一系列重要观点: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立法机关;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代表大会实行... 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和领导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国际工人协会这两个国际性无产阶级政党活动中,对党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工作方式等提出一系列重要观点: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立法机关;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代表大会实行年会制等,并由此创建党代表大会制度。列宁坚持并发展了马恩开创的无产阶级政党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党内规章制度,保障党代表大会的最高权力地位;总结党代表大会召开的成功经验,健全党内民主生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党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启示:坚持党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的原则;完善党代表大会的选举制度;实行党代表大会的年会制与常任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代表大会制度理论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实践教学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兴富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5-127,共3页
以实践观点指导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要通过实践教学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增强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实践教学方案设计包括实践教学机制构建、实践教学内容设计等。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高等教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学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庆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2-63,共2页
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成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只有牢牢抓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多媒体辅助... 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成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只有牢牢抓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参观教学等环节,才能真正实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入学生头脑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教学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构建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彩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1,共5页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规定,全国高等院校将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本文从设置这门课的重要性,这门课建设与其学科建设的关系,以...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规定,全国高等院校将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本文从设置这门课的重要性,这门课建设与其学科建设的关系,以及课程的主题、逻辑主线、内容结构框架、核心内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等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初步做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教学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中的运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小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93-95,共3页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在这门课中运用案例教学,以“三贴近”为抓手,紧密地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改革开放的实际和党的十七大精神进行教学,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在这门课中运用案例教学,以“三贴近”为抓手,紧密地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改革开放的实际和党的十七大精神进行教学,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 案例教学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中的应用实践及经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林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年第2期81-82,共2页
案例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性极强的教学活动,因此,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处理好师生间的角色关系、传统教学模式与案例教学模式的关系、案例教学的一般模式与特殊模式的关系。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 案例教学法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苏共下台的历史教训论“三个代表”理论的重要性
15
作者 王静美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三个代表理论 历史教训 苏共 勃列日涅夫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斯大林 生产力发展要求 无产阶级政党 赫鲁晓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9
16
作者 黄德健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6-118,共3页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为了增强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精品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兼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建设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振亮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9-40,45,共3页
国家教育部去年启动的“精品课程”计划,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大措施。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达到的目标,课程主持人要有明确的职责;要切实更新和转变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要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的教学梯队;要不断更... 国家教育部去年启动的“精品课程”计划,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大措施。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达到的目标,课程主持人要有明确的职责;要切实更新和转变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要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的教学梯队;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社会实践教学;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要建立一套合理的、科学的考试和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精品课程建设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提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宇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15-117,共3页
要提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教学实效,其一要讲好导言,其二要增强课程本身的教学魅力,其三要注重课堂教学中恰当情景的创设。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 教学效果 教学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新课程教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峰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04-106,共3页
全国普通高校已从2006级学生开始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新课程。本文对该课程开设后的首个学年内的教学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教学观念和... 全国普通高校已从2006级学生开始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新课程。本文对该课程开设后的首个学年内的教学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教学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呐喊的学术佳作——读《当代中华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与中华凝聚力升华》有感
20
作者 柳礼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沈其新 《当代中华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升华》 人文精神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