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代数模型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
1
作者 俞伟 李衡 +3 位作者 苏毅方 孔仪潇 鲁洋超 乐健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1-169,共9页
为解决现有配电系统可靠性依赖模拟方法的和非精确优化方法的弊端,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效的基于代数模型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通过采用期望节点停电率和持续停电时间构建4类常用的配电系统可靠性指标,然后将其重构为基于节... 为解决现有配电系统可靠性依赖模拟方法的和非精确优化方法的弊端,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效的基于代数模型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通过采用期望节点停电率和持续停电时间构建4类常用的配电系统可靠性指标,然后将其重构为基于节点相关信息的等值递推代数模型,最后将拓扑相关信息转化代数约束嵌入到递推代数模型中,重构为一组代数模型,从而可以高效、便捷的计算可靠性指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代数方法所需的计算速度分别比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和基于优化的可靠性评估方法要快2~3个数量级,有利于进一步将其应用于配电网规划和运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评估 配电系统 线性方程组 非模拟方法 代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代数模型的直流非线性附加控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国庆 陈厚合 +1 位作者 姜涛 陈洁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4-38,共5页
针对交直流互联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微分代数模型反馈线性化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叠加原理,计及非线性代数模型的影响,将微分代数系统的微分模型和关联代数模型的反馈分别线性化;系统代数变量仅影响关联代数模型反馈线性... 针对交直流互联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微分代数模型反馈线性化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叠加原理,计及非线性代数模型的影响,将微分代数系统的微分模型和关联代数模型的反馈分别线性化;系统代数变量仅影响关联代数模型反馈线性化,避免微分代数模型反馈线性化过程中重复进行微分部分的计算,易于研究不同代数变量对控制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程度;基于微分模型的状态反馈线性化系统可简便地扩展为微分代数模型状态反馈线性化系统。充分考虑交直流互联系统非线性负荷对直流功率调制的影响,将该方法应用于直流非线性附加控制器设计中,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较好的阻尼特性,可有效改善互联系统动态稳定性,并提高直流系统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代数模型 反馈线性化 关联代数模型 叠加原理 交直流互联系统 功率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水击水轮机微分代数模型的仿真 被引量:21
3
作者 曾云 张立翔 +2 位作者 钱晶 徐天茂 郭亚昆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91-697,共7页
为了验证水力动态的微分方程模型应用于水力机组暂态计算的准确性,采用仿真方法,对弹性水击下水轮机出力的微分代数系统模型进行验证.通过推导弹性水击下水力动态非线性微分方程,建立非线性水轮机的Simulink仿真模块.将水力动态微分方... 为了验证水力动态的微分方程模型应用于水力机组暂态计算的准确性,采用仿真方法,对弹性水击下水轮机出力的微分代数系统模型进行验证.通过推导弹性水击下水力动态非线性微分方程,建立非线性水轮机的Simulink仿真模块.将水力动态微分方程模型与其他传统计算方法,如传递函数、高阶传递函数、不同形式传递函数、特征线方法进行仿真对比,分析水轮机水头和出力的暂态变化,验证模型应用于水轮机暂态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非线性水轮机微分代数模型的水头和出力计算值与其他几种方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所提出的模型能满足研究水轮机暂态特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 微分代数模型 水力暂态 仿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代数模型的AC/DC系统非线性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3
4
作者 徐光虎 王杰 +1 位作者 陈陈 曹国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2-57,103,共7页
针对电力系统实际负荷以及直流系统本身的非线性特性,在微分代数模型的基础上,将M导数、M括号以及MIMO微分代数系统反馈线性化技术运用到交直流并联系统非线性控制器设计中。在系统的M关系度小于系统阶数及其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可得到微... 针对电力系统实际负荷以及直流系统本身的非线性特性,在微分代数模型的基础上,将M导数、M括号以及MIMO微分代数系统反馈线性化技术运用到交直流并联系统非线性控制器设计中。在系统的M关系度小于系统阶数及其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可得到微分代数系统模型的Bronovsky标准形式,并对交直流混合(AC/DC)系统中发电机励磁控制和直流系统整流侧定电流控制律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一个含有AC/DC的单机无穷大系统(SMIBs)进行实例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非线性控制器与传统的PID控制器相比具有较好的阻尼特性,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动态稳定性。该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可以很方便地应用于多机交直流并联系统的稳定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稳定性 AC/DC系统 非线性控制器 微分代数模型 设计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微分代数模型的奇异性和暂态电压稳定 被引量:14
5
作者 吴浩 郭瑞鹏 韩祯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6-21,共6页
将电力系统微分代数模型的奇异性与暂态电压稳定相联系,用动态负荷模型逼近静态负荷模型,以消除原微分代数方程模型中的奇异性。在2机单负荷3节点系统和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中构造算例,证实了系统在原奇异点附近具有暂态电压崩溃的特征,... 将电力系统微分代数模型的奇异性与暂态电压稳定相联系,用动态负荷模型逼近静态负荷模型,以消除原微分代数方程模型中的奇异性。在2机单负荷3节点系统和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中构造算例,证实了系统在原奇异点附近具有暂态电压崩溃的特征,从而微分代数方程的奇异性可以作为暂态电压崩溃的一种机理解释。此外,还研究了动态负荷模型时间常数、负荷功率和负荷成分对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恒功率或恒电流负荷特性且负荷响应较快的系统在重载下易发生电压崩溃。上述结论对研究暂态电压稳定的机理、电压稳定和功角稳定的关系、电力系统微分代数方程模型的理论和仿真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性 微分代数模型 奇异性 暂态电压稳定 功角稳定 电压崩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代数模型在各向异性湍浮力回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倪浩清 王能家 周力行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6-34,共9页
本文提出了模拟湍浮力回流的应力代数模型公式,对浅水渠道中有水平热水出流的各向异性湍浮力回流进行了数值计算,其结果给出了速度、温度、湍动能、湍动能耗散率,各应力分量及热流分布.所得速度及温度分布与修正的k-ε模型(包括对σ_r... 本文提出了模拟湍浮力回流的应力代数模型公式,对浅水渠道中有水平热水出流的各向异性湍浮力回流进行了数值计算,其结果给出了速度、温度、湍动能、湍动能耗散率,各应力分量及热流分布.所得速度及温度分布与修正的k-ε模型(包括对σ_r的经验修正模型)的计算结果,以及实验资料,进行了对比,本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并显示了浮力在铅直方向削弱湍流的作用,因而本模型是更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浮力回流 应力代数模型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分代数模型可控制动电阻与励磁系统多指标非线性控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啸骢 郑涛 +1 位作者 梁志坚 徐俊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7,共7页
针对微分代数模型的水轮发电机组可控制动电阻(Thyristor Controlled Braking Resistor,TCBR)与励磁系统进行多指标非线性扰动解耦控制律设计。微分代数模型多指标非线性设计方法(Differential Algebraic System Multi-Index Nonlinear ... 针对微分代数模型的水轮发电机组可控制动电阻(Thyristor Controlled Braking Resistor,TCBR)与励磁系统进行多指标非线性扰动解耦控制律设计。微分代数模型多指标非线性设计方法(Differential Algebraic System Multi-Index Nonlinear Control,DASMINC)将输出函数选取为系统关键变量线性组合的形式,通过扰动解耦设计,借助哈特曼-格鲁勃曼(Hartman-Grobman)定理,适当选取输出函数参数矩阵配置微分代数模型闭环系统平衡点处特征根位置,使系统获得优良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控制的TCBR与发电机励磁系统能大幅提高水电站输电系统暂态稳定性,抗扰能力强,且能很好协调各状态量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制动电阻 发电机励磁 微分代数模型 多指标非线性控制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微分代数模型奇异诱导分岔分析 被引量:27
8
作者 王庆红 周双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8-22,共5页
该文系统地讨论了无阻尼项和包括阻尼项的电力系统微分代数模型(DAE)发生奇异诱导分岔(SIB)的特点;首次建立了确切的奇异诱导分岔的一般定义;和已有的定义相比,其定义不但数学描述严谨,而且给电压稳定分析带来极大的方便。文中还首次讨... 该文系统地讨论了无阻尼项和包括阻尼项的电力系统微分代数模型(DAE)发生奇异诱导分岔(SIB)的特点;首次建立了确切的奇异诱导分岔的一般定义;和已有的定义相比,其定义不但数学描述严谨,而且给电压稳定分析带来极大的方便。文中还首次讨论了包括阻尼项的DAE模型会发生双奇异诱导分岔(DSIB),而无阻尼项的DAE模型只能捕捉到传统的单奇异诱导分岔这一特点,并且还给出了有阻尼项的DAE发生DSIB的充要条件和退化条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微分代数模型 奇异诱导分岔分析 电压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代数模型在重度盐碱土微咸水灌溉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4
9
作者 赵连东 高佩玲 +3 位作者 王乃江 刘小媛 杨大明 刘全忠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8-255,共8页
为了验证一维代数模型对微咸水在重度盐碱土入渗的适用性,以重度盐碱土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矿化度水平(2,3,4,5 g/L)的微咸水进行室内垂直一维积水入渗试验.利用湿润锋和入渗率、湿润锋和累积入渗量之间的关系推求模型参数,对入渗历时... 为了验证一维代数模型对微咸水在重度盐碱土入渗的适用性,以重度盐碱土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矿化度水平(2,3,4,5 g/L)的微咸水进行室内垂直一维积水入渗试验.利用湿润锋和入渗率、湿润锋和累积入渗量之间的关系推求模型参数,对入渗历时和土壤剖面含水率进行数值模拟,采用符合度指数和均方根误差评价模型适用性.结果表明,入渗历时的均方根误差RMSE均小于6.7 min,入渗历时模型的符合度指数D均超过0.99;含水率的均方根误差RMSE小于3.5%,含水率模型的符合度指数D均在0.90以上;说明一维代数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微咸水在重度盐碱土中的入渗过程,对入渗结束后土壤剖面上水分分布情况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灌溉 一维代数模型 盐碱土 矿化度 入渗历时 体积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交叉分类效应的代数模型及其潜在加工过程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黎情 佐斌 胡聚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63-869,共7页
交叉分类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有效减少群际偏见的方法。交叉分类效应的代数模型主要包括平均模型、相加模型和等价模型,各个模型都有自己成立的证据,其中支持相加模型的研究证据最多。尽管如此,交叉分类效应的代数模型有很明显的局限,即要... 交叉分类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有效减少群际偏见的方法。交叉分类效应的代数模型主要包括平均模型、相加模型和等价模型,各个模型都有自己成立的证据,其中支持相加模型的研究证据最多。尽管如此,交叉分类效应的代数模型有很明显的局限,即要求所有进行交叉的类别维度权重相等,这与真实社会情境是相矛盾的。交叉分类的潜在加工过程主要有基于认知角度的类别差异模型和基于动机角度的社会认同两种比较成熟的理论,前者又分为类别差异消除模型和类别差异减少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分类 群际偏见 代数模型 潜在加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数模型的机电作动器Vague动态故障树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剑 曹宇燕 +2 位作者 李婷 谢蓉 王新民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77-983,共7页
结合Vague集理论和动态故障树分析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代数模型求解的Vague动态故障树的机电作动器可靠性分析方法。定义了动态故障树的时间算子,给出了动态逻辑门的代数模型,推导了运算律的证明;为了规范动态故障树顶事件的结构函数,给... 结合Vague集理论和动态故障树分析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代数模型求解的Vague动态故障树的机电作动器可靠性分析方法。定义了动态故障树的时间算子,给出了动态逻辑门的代数模型,推导了运算律的证明;为了规范动态故障树顶事件的结构函数,给出了最小割序集的规范化算法。底事件使用三角形Vague集可靠性数据充分考虑底事件概率水平的不确定性;用代数模型对动态故障树进行建模,具有通用性,考虑了故障发生的时序性更符合机电作动器的原理。将代数模型表达分解为静态和动态两部分分别进行分析,降低了计算量。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机电作动器进行可靠性分析,为故障定位提供思路,更具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作动器 VAGUE集 动态故障树 代数模型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数模型的飞控计算机可靠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竞凯 章卫国 +1 位作者 刘小雄 王晓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2-267,共6页
针对现有大型客机飞行控制计算机的体系结构,运用动态故障树分析方法对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通过引入时间算子,为系统所包含的温贮备门事件建立了可靠性代数模型,并且在借助逻辑符号系统得到的结构函数基础上,推演出非相似余度温贮备可... 针对现有大型客机飞行控制计算机的体系结构,运用动态故障树分析方法对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通过引入时间算子,为系统所包含的温贮备门事件建立了可靠性代数模型,并且在借助逻辑符号系统得到的结构函数基础上,推演出非相似余度温贮备可靠性分析的量化表达形式.这种代数模型方法可以适用于包含任何寿命分布类型部件的系统.通过对一个典型的电传飞控计算机系统进行研究,将其和经典Markov方法比较,体现出该种方法在工程中的有效性和便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计算机 动态故障树分析 代数模型 温贮备门 Markov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性能仿真的非连续微分代数模型的指标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建完 张诚坚 陈立平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5-590,共6页
针对物理系统性能仿真形成的非连续高指标微分代数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加权二部图的指标转换方法.该方法将微分代数系统表示为加权二部图,基于二部图匹配算法可以判定微分代数系统是否为高指标系统.对于高指标系统,采用文中方法可以找出... 针对物理系统性能仿真形成的非连续高指标微分代数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加权二部图的指标转换方法.该方法将微分代数系统表示为加权二部图,基于二部图匹配算法可以判定微分代数系统是否为高指标系统.对于高指标系统,采用文中方法可以找出需要求导的最小结构奇异方程子集,以便将高指标系统转换为低指标形式.最后,针对定结构与变结构的非连续微分代数模型给出了相应的指标分析策略.文中策略与相关算法已在基于Modelica语言的建模仿真平台MWorks上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分析 微分代数模型 非连续 性能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代数模型在砂质盐碱土改良中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春霞 王全九 何新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2-228,共7页
为探讨一维代数模型在砂质盐碱土改良过程的适应性,以PAM和旱地龙改良剂为材料,各设3种施量(PAM 0.01%、0.04%、0.08%;旱地龙75、150、375 g·m-2)进行室内垂直一维积水入渗试验。结果表明,施加化学改良剂对砂质盐碱土起减渗作用;... 为探讨一维代数模型在砂质盐碱土改良过程的适应性,以PAM和旱地龙改良剂为材料,各设3种施量(PAM 0.01%、0.04%、0.08%;旱地龙75、150、375 g·m-2)进行室内垂直一维积水入渗试验。结果表明,施加化学改良剂对砂质盐碱土起减渗作用;由试验实测资料推求出一维代数模型中的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土壤饱和导水率Ks随着改良剂施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与对照处理相比,其平均降低比率PAM和旱地龙处理各为36.9%和35.71%;模型中综合形状系数α变化趋势随改良剂施量的增加均呈增大-减小趋势;而吸力系数β随改良剂的种类及施量的增加变化趋势不明显;模型适应性检验中PAM、旱地龙处理中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4.66%、-9.81%,其余处理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表明使用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改良剂施加条件下砂质盐碱土的入渗过程,且该模型在PAM施加过程中适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改良剂 累积入渗量 一维代数模型 入渗历时 砂质盐碱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建军 王全九 +2 位作者 王春霞 王卫华 赵春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4,17,共5页
利用一维垂直入渗试验研究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适用性。采用碎石粒径2~5mm和4组不同碎石含量下的土石混合介质,根据实测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量,推求出模型参数,再依据模型参数模拟水分入渗过程。对模拟... 利用一维垂直入渗试验研究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适用性。采用碎石粒径2~5mm和4组不同碎石含量下的土石混合介质,根据实测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量,推求出模型参数,再依据模型参数模拟水分入渗过程。对模拟入渗过程与实际入渗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对误差在6%以内,精度较高。说明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介质 碎石 水分运动 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代数模型及其控制器的分析计算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正义 宋文忠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7-192,202,共7页
本文在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Petri网图形描述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代数模型,该模型可以用来计算无竞争无回路Petri网的“最大状态”;该“最大状态”的计算在本文给出的动态反馈控制器中得到了应用.
关键词 代数模型 离散事件系统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鲁棒微分代数模型的励磁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秀华 张庆灵 靖新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9-231,234,共4页
综合运用反馈线性化技术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线性H∞控制理论,对一类具有鲁棒微分代数模型的单机与非线性负荷连接的输电系统,给出了一个励磁控制器设计方法,既考虑了带有普遍性的微分代数模型,又顾及了干扰的影响,同时拓广了非线性系统微... 综合运用反馈线性化技术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线性H∞控制理论,对一类具有鲁棒微分代数模型的单机与非线性负荷连接的输电系统,给出了一个励磁控制器设计方法,既考虑了带有普遍性的微分代数模型,又顾及了干扰的影响,同时拓广了非线性系统微分几何理论的应用范围。将其应用到电力系统中,说明了所得结论的广泛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数模型 控制器设计 鲁棒 H∞控制理论 微分几何理论 线性化技术 非线性负荷 励磁控制器 非线性系统 综合运用 输电系统 设计方法 应用范围 电力系统 普遍性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微分代数模型的奇异性和多能量函数面(续完)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浩 郭瑞鹏 韩祯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8-41,74,共5页
仍以图1所示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如下动态负荷模型:PL=P0,QL=Q0+KV,即有功功率采用恒功率模型,无功功率采用一阶电压变化依赖的模型,它近似描述了感应电动机的动态特性。这时系统DAE模型中的式(12)变为微分方程,式(11)仍保... 仍以图1所示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如下动态负荷模型:PL=P0,QL=Q0+KV,即有功功率采用恒功率模型,无功功率采用一阶电压变化依赖的模型,它近似描述了感应电动机的动态特性。这时系统DAE模型中的式(12)变为微分方程,式(11)仍保持代数方程。从某种角度来说,可把该模型视为一种介于纯粹的DAE模型和奇异扰动模型之间的“半”扰动形式,下文借此来考察奇异扰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数模型 电力系统 微分方程 奇异性 能量函数 动态负荷模型 感应电动机 功率模型 有功功率 电压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Agent系统分布式问题求解的代数模型方法(Ⅰ):社会行为、社会局势和社会动力学 被引量:10
19
作者 帅典勋 顾静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0-137,共8页
该组论文提出一种新的代数模型方法 ,用于多 Agent系统超分布超并行社会智能问题求解 ,该方法通过社会动力学和社会智能 ,统一地处理各种复杂的并行的社会行为 ,用于求解用常规方法难以处理的许多社会交互问题 .本文是组合论文中第一篇 ... 该组论文提出一种新的代数模型方法 ,用于多 Agent系统超分布超并行社会智能问题求解 ,该方法通过社会动力学和社会智能 ,统一地处理各种复杂的并行的社会行为 ,用于求解用常规方法难以处理的许多社会交互问题 .本文是组合论文中第一篇 ,提出多 Agent系统分布式问题求解的代数模型结构 ,讨论多 Agent系统中典型社会行为模式及其性质 ,建立形式化描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AGENT系统 分布式人工智能 分布式问题求解 社会行为 代数模型 社会局势 社会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DC系统的一类微分代数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庄慧敏 肖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33-38,共6页
目前普遍使用的AC/DC系统的微分代数模型主要存在2大缺陷:①随着直流线路的增加可能出现"维数灾难"问题;②不易处理直流控制方式的切换,计算繁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建模方法。该方法基于消元思想,先将换流器消耗的... 目前普遍使用的AC/DC系统的微分代数模型主要存在2大缺陷:①随着直流线路的增加可能出现"维数灾难"问题;②不易处理直流控制方式的切换,计算繁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建模方法。该方法基于消元思想,先将换流器消耗的功率作为依赖于电压的负荷,求解直流系统方程,消除直流变量后,再建立AC/DC系统的微分代数方程(differential algebra equation,DAE)模型。该方法建立的交直流DAE模型不含直流变量,容易处理直流控制方式的切换,计算量小,计算速度快。此外,基于此模型讨论电压稳定的鞍结分岔点的计算。最后通过一个3机3母线的AC/DC系统算例和一个双馈入直流线路算例验证该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DC系统 微分代数模型 消元思想 崩溃点法 鞍结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