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1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大鼠膝骨关节炎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蔡振华 肖木洲 +3 位作者 罗恒 吴芝兰 李丽 吕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3-629,共7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对大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因子水平变化。方法:使用前交叉韧带横断手术构建大鼠骨关节炎模型,模型建立之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对大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因子水平变化。方法:使用前交叉韧带横断手术构建大鼠骨关节炎模型,模型建立之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n=10)、仙灵骨葆胶囊组(n=10)、PRP组(n=10)和仙灵骨葆胶囊联合PRP组(n=10)。干预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的水平;取大鼠膝关节软骨,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MP3、MMP13、Col2、Aggrecan和p-p38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Micro-CT评估大鼠膝关节周围骨变化情况;HE染色和SF染色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变化。结果:ELISA结果显示,PRP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后显著降低了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RP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明显降低大鼠膝关节软骨中MMP3、MMP13、p-p38的表达降低,增加Col2和Aggreca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cro-CT、HE染色和SF染色结果显示,PRP联合仙灵骨葆胶囊组大鼠膝关节软骨退变在一定程度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P联合仙灵骨葆胶囊能有效治疗大鼠OA,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38MAPK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富血小板血浆 灵骨葆胶囊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轼词的神仙书写
2
作者 张振谦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8-147,共10页
苏轼词存在大量的神仙书写。苏轼在词中嵌入仙传,藉由仙事吟咏情怀,增加了词的叙事性和故事性,在词史上具有开拓和创新意义。苏轼借用神仙人物比拟友人和自己,是苏词雅化的重要方式,寄托了词人的人格理想,有助于增强词体的含蓄性、生动... 苏轼词存在大量的神仙书写。苏轼在词中嵌入仙传,藉由仙事吟咏情怀,增加了词的叙事性和故事性,在词史上具有开拓和创新意义。苏轼借用神仙人物比拟友人和自己,是苏词雅化的重要方式,寄托了词人的人格理想,有助于增强词体的含蓄性、生动性和表现力。苏轼词往往将人间和天上并置组合,实现了现实与仙境的自由往来。他将“天上”作为精神空间和理想世界,多赋归去之思,具有谪仙意识。出于强烈的身份认同,他在书写李白“谪仙”形象的同时建构了自我,从而使其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获得精神依托。苏轼词的神仙书写既与北宋时期道教盛行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关,也与其个人成长经历密不可分。这一创作现象对当时和后世词人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以“仙”评苏词现象,是“坡仙”形象塑造和“坡仙气象”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词 气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块状台缘滩相储层成岩相特征分析
3
作者 刘璇 曾大乾 +4 位作者 游瑜春 王丹丹 刘国萍 李辉 李倩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8-276,共9页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块状台缘滩储层剩余气开发潜力大,但储层成岩差异较大,非均质性强,形成机理上不明确。文中综合运用岩心、薄片、地化数据、阴极发光等资料,对储层成岩演化与成岩相划分进行研究,明确成岩相分布规律。研究表明:1)白云岩...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块状台缘滩储层剩余气开发潜力大,但储层成岩差异较大,非均质性强,形成机理上不明确。文中综合运用岩心、薄片、地化数据、阴极发光等资料,对储层成岩演化与成岩相划分进行研究,明确成岩相分布规律。研究表明:1)白云岩为渗透回流和埋藏成因,储层经历了准同生期组构选择性溶蚀,中、晚成岩期非组构选择性溶蚀,晚期破裂作用和较为普遍的重结晶、胶结、充填作用。根据主要成岩作用可将储层划分为早期溶蚀胶结准同生云化相、早期溶蚀重结晶相、持续溶蚀埋藏云化相3类。2)早期溶蚀胶结准同生云化相岩性为鲕粒云岩,早期组构选择性溶蚀形成的孔隙被保存,但喉道被胶结作用破坏,导致其具有高孔低渗、难动用的特点,是进一步挖潜的潜力区;早期溶蚀重结晶相储层以残余颗粒结构为主,储层物性相对差,孔隙连通性较好,较难动用;持续溶蚀埋藏云化相普遍经历埋藏白云岩化,胶结充填物类型多样,受到非组构选择性溶蚀作用,形成溶蚀缝、洞和晶间溶孔,整体表现为高孔高渗、易动用。3)成岩相的分布受控于储层沉积期水动力大小、海平面升降及构造位置。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经历复杂成岩作用的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滩相 成岩相 形成机理 储层分类 关组 普光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仙岩溶湿地水体中多环芳烃的含量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4
作者 林永生 刘金辉 +4 位作者 邹胜章 李军 卢丽 樊连杰 罗劬侃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0,共9页
通过在会仙岩溶湿地不同水体中布设21个采样点,检测雨季、旱季水体中16种多环芳烃(PAHs)质量浓度,并对水体中PAHs的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井水、地下河水中仅检出7种PAHs,整体表现为地下河水质优于... 通过在会仙岩溶湿地不同水体中布设21个采样点,检测雨季、旱季水体中16种多环芳烃(PAHs)质量浓度,并对水体中PAHs的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井水、地下河水中仅检出7种PAHs,整体表现为地下河水质优于井水和地表水、旱季水质优于雨季。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雨季地表水中Ace、Flu、Phe、FluA和Pyr,井水中Ace、Flu和Phe,地下河水中Flu和Phe,均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旱季地表水中Phe和BaA,井水中Phe、FluA和Pyr,地下河水中Phe,均处于中等生态风险;而ΣPAHs总体则处于低生态风险水平。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雨季地表水中ΣPAHs暴露的成人(7.804×10^(-7) a^(-1))和儿童(7.147×10^(-7) a^(-1))总健康风险接近1.0×10^(-6) a^(-1),应当引起适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分布特征 生态风险评价 健康风险评价 岩溶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枯萎病矮化粉蕉新品种仙粉1号的选育
5
作者 董俊辉 黄秉智 +7 位作者 杨志东 杨兴玉 吴元立 曾鸿运 杨澋禧 郭少英 刘明欣 许林兵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8-1132,共5页
仙粉1号粉蕉(Musa ABB Pisang Awak)是广粉1号(ABB)经自然突变选育出的抗枯萎病矮化品种。植株矮化粗壮,假茎高度为2.09 m,假茎基周、中周周长分别为70、48 cm。新植蕉生长周期11.0~12.5个月,平均单株产量12.8 kg。种植密度为180~220株&... 仙粉1号粉蕉(Musa ABB Pisang Awak)是广粉1号(ABB)经自然突变选育出的抗枯萎病矮化品种。植株矮化粗壮,假茎高度为2.09 m,假茎基周、中周周长分别为70、48 cm。新植蕉生长周期11.0~12.5个月,平均单株产量12.8 kg。种植密度为180~220株·666.7 m^(-2),产量约为2300 kg。成熟果实表皮鲜黄,果皮较厚易剥离。果实品质优异,甜酸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28.3%,还原糖含量为23.3%,总糖含量为25.3%,可滴定酸含量为4.99 mg·g^(-1),维生素C含量为13.6 mg·100 g^(-1)。该品种中高抗Foc 1号生理小种,可在香蕉枯萎病重病区试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新品种 粉1号 矮化 高抗枯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铁山坡飞仙关组膏盐层控气非均质性三维表征
6
作者 彭先 欧成华 +5 位作者 肖富润 王蓓 郭培培 和宇博 彭仕轩 刘俊延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203,共11页
膏岩层控气是重要的天然气富集成藏模式,现有膏岩层控气研究集中于实验测试与定性描述,缺乏对膏盐层分布的三维表征。为此,研发了膏盐层与气水层井震结合相控三维建模新技术,具体包括膏盐层测井解释及相控三维建模、膏盐层地震遗传反演... 膏岩层控气是重要的天然气富集成藏模式,现有膏岩层控气研究集中于实验测试与定性描述,缺乏对膏盐层分布的三维表征。为此,研发了膏盐层与气水层井震结合相控三维建模新技术,具体包括膏盐层测井解释及相控三维建模、膏盐层地震遗传反演三维建模、膏盐层井震结合三维建模、沉积微相控制的气水层三维建模及膏盐层与气水层三维融合建模5个关键技术环节,应用于分析四川盆地铁山坡飞仙关组膏盐层的控气性,建立了膏盐层与气水层井震结合相控三维模型,定量刻画了研究区内膏盐层的控气非均质性,实现了对膏盐层控气的三维可视化定量表征。结果表明:铁山坡飞仙关组膏盐层平面上除Ⅰ区和Ⅱ区中部局部范围外,其余大部分区域呈连续片状分布,纵向上具有多层、薄层、厚度强非均质分布等特征;呈现出封盖控气性、降储控气性和使气藏复杂化3类控气特征模式,显示了研究区膏盐层控气的强非均质性。研究成果为研究区天然气非均衡规模高效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模型基础与地质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盐层控气非均质性 井震结合 相控建模 铁山坡飞关组 三维表征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仙云洞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东亚夏季风CIS-8事件及亚旋回特征
7
作者 刘行 邱万银 +3 位作者 董文玉 李月 蔡炳贵 姜修洋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2-1313,共12页
基于福建仙云洞石笋(XY2-10)的9个高精度^(230)Th年龄和442个氧同位素数据,重建了38.20—36.10 ka B.P.平均分辨率达5 yr的东亚夏季风(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EASM)强度演变历史。福建仙云洞石笋δ^(18)O值在CIS-8(Chinese Intersta... 基于福建仙云洞石笋(XY2-10)的9个高精度^(230)Th年龄和442个氧同位素数据,重建了38.20—36.10 ka B.P.平均分辨率达5 yr的东亚夏季风(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EASM)强度演变历史。福建仙云洞石笋δ^(18)O值在CIS-8(Chinese Interstadial 8)时期整体呈现出稳定的偏负特征,与同一时期中国季风区内葫芦洞、永兴洞、小白龙洞石笋δ^(18)O记录趋势较为一致,但该石笋δ^(18)O记录的夏季风强度在CIS-8期间整体偏强的趋势,与格陵兰冰芯δ^(18)O记录的降温趋势不同。分析表明,在CIS-8事件期间,南极变冷,其通过增强南半球马斯克林高压(Mascarene High,MH)和越赤道气流,使中国南方地区石笋δ^(18)O记录的EASM整体保持较强态势。此外,仙云洞石笋δ^(18)O记录还揭示了CIS-8事件内部存在21次百年至十年际尺度的夏季风增强事件,这与格陵兰NEEM(Northern Greenland Eemian Ice Drilling)冰芯δ^(18)O记录、阿拉伯海海盆岩心反照率记录的亚旋回事件相对应,表明EASM增强(减弱)、北高纬温度升高(降低)和赤道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ITCZ)北移(南移)在百年至十年际尺度上存在紧密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可能是源于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变化引起的北半球高纬与低纬地区的快速海气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S-8事件 石笋 东亚夏季风 福建云洞 亚旋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蓬溪—盐亭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层序演化及鲕滩展布特征
8
作者 林诚诚 刘宏 +4 位作者 刘冉 徐唱 谭磊 王东 张坤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基于钻井、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对川西北蓬溪—盐亭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开展层序特征、层序演化与鲕滩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飞仙关组整体可分为3个三级层序(SQ1—SQ3),层序界面具有特征的岩电与地震响应。②SQ1层序具有高角度S形... 基于钻井、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对川西北蓬溪—盐亭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开展层序特征、层序演化与鲕滩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飞仙关组整体可分为3个三级层序(SQ1—SQ3),层序界面具有特征的岩电与地震响应。②SQ1层序具有高角度S形前积反射结构,受高频层序海平面升降旋回控制,发育高频限制型鲕滩沉积,滩体主要沿各期前积体的上部发育,单期滩体规模较小,横向上呈北西向叠置迁移特征。③SQ2层序为低角度前积反射结构,地形坡度整体较缓,受三级海平面升降旋回控制,层序内发育稳定广覆式鲕滩沉积,滩体厚度较大,平面上分布稳定。④SQ3层序为连续平行反射特征,发育局限—蒸发台地相,以泥岩、白云质膏岩互层为特征,厚度均一。该项成果为川西北飞仙关组台内鲕滩油气藏的精细勘探与高效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 碳酸盐岩 鲕滩 沉积模式 关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灵仙胶囊对大鼠炎性胆管组织miRNA-152-3p、miRNA-221-3p及miRNA-30b表达水平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林龙 居燕飞 +4 位作者 陈雅璐 黄丽华 王明刚 蒙健林 王清坚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大黄灵仙胶囊对大鼠炎性胆管组织中miRNA-152-3p、miRNA-221-3p及miRNA-30b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采用麻醉后开腹再予缝合进行造模,模型组... 目的探讨大黄灵仙胶囊对大鼠炎性胆管组织中miRNA-152-3p、miRNA-221-3p及miRNA-30b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采用麻醉后开腹再予缝合进行造模,模型组、治疗组使用3 mg/kg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进行胆总管注射构建胆管炎性大鼠模型。造模后假手术组、模型组予2 mL/100 g体质量蒸馏水灌胃,每日2次,每次间隔12 h;治疗组予320 mg/(kg·d)的大黄仙灵胶囊颗粒溶液在造模前2 d开始灌胃给药至造模后3 d,每日2次,每次间隔12 h。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胆管组织中miRNA-152-3p、miRNA-221-3p及miRNA-30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miRNA-152-3p表达水平较低(P<0.001)、miRNA-221-3p表达水平较低(P<0.001)及miRNA-30b表达水平较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miRNA-152-3p表达水平较高(P<0.001)、miRNA-221-3p表达水平较高(P<0.05)、miRNA-30b表达水平较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黄灵仙胶囊具有保护胆管组织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miRNA-152-3p、miRNA-221-3p及miRNA-30b表达,从抗炎、抗氧化应激角度发挥保护胆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大黄灵胶囊 miRNA-152-3p miRNA-221-3p miRNA-30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10
作者 王欣茹 王冬梅 +3 位作者 杨学文 程海涛 李丽丽 杨洪升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7期90-93,共4页
基于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利用区系地理学原理,对黑龙江省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种子植物资源及其区系特点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该地区自然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支持。结果显示:研究区野生种子植物共70科234属424种... 基于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利用区系地理学原理,对黑龙江省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种子植物资源及其区系特点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该地区自然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支持。结果显示:研究区野生种子植物共70科234属424种,包括裸子植物1科4属8种,被子植物69科230属416种。该区域野生种子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其科的分布涵盖5个分布型及3个变型,温带科(8-14型)共27科(38.57%)稍多于热带科(2-7型)(23科,32.86%);属的分布共有12个分布型和7个变型,温带地理成分占绝对优势(176属,75.21%),尤其以北温带分布为主。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种子植物资源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多样。从分布区类型看,在科、属的水平上分别占吴征镒等所划分的15种分布区类型的33.33%和80.00%;区系温带性质较为明显,保护区科、属温带性分布类型均高于热带性分布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地理成分 翁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调味品仙居麦酱的抗氧化功能研究
11
作者 车近松 李施达 +1 位作者 邵金泉 李秀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8-217,共10页
为挖掘传统调味品仙居麦酱的功能性质,采用高速匀浆法提取仙居麦酱中的抗氧化成分,优化提取条件,对不同作坊和不同贮藏时间的仙居麦酱进行抗氧化能力评价。结果显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35(g/mL),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6 min... 为挖掘传统调味品仙居麦酱的功能性质,采用高速匀浆法提取仙居麦酱中的抗氧化成分,优化提取条件,对不同作坊和不同贮藏时间的仙居麦酱进行抗氧化能力评价。结果显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35(g/mL),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6 min,转速8800 r/min。不同作坊的仙居麦酱提取物以每克麦酱相当于Vc的抗氧化能力表示,DPPH自由基、O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3.47~7.30、55.32~70.75、24.32~42.85 mg/g,FRAP值为5.8~11.3μmol/(L·g)。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仙居麦酱的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强。结果表明,仙居麦酱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拥有向功能型调味品转型并释放巨大价值的深厚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麦酱 抗氧化 调味品 高速匀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灵仙胶囊对调控胆管炎性大鼠胆管组织PI3K、TGF-α、IL-1β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黄文娟 于亚涛 +3 位作者 林龙 王猛 陈雅璐 王清坚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5-198,F0003,共5页
目的 观察大黄灵仙胶囊对胆管炎性模型大鼠胆管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lpha, TG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 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 目的 观察大黄灵仙胶囊对胆管炎性模型大鼠胆管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lpha, TG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 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18只清洁级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黄灵仙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两组均采用脂多糖(LPS)诱导构建大鼠胆管炎性动物模型,大黄灵仙组大鼠在制备胆管炎性模型前给予大黄灵仙胶囊颗粒溶液灌胃2 d,在制备胆管炎性模型后给予大黄灵仙胶囊颗粒溶液灌胃3 d,给药剂量为320 mg/(kg·d),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每天给予2 mL/100 g蒸馏水灌胃,2次/d,连续干预5 d。处死各组大鼠,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胆管病理形态改变,实时PCR法检测PI3K、TGF-α、IL-1β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TGF-α、IL-1β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HE染色显示采用大黄灵仙胶囊颗粒溶液灌胃大鼠的胆管组织病理炎性反应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片内可见汇管区炎细胞浸润,个别区域可见肝细胞点状坏死,大鼠胆管组织的PI3K、TGF-α、IL-1β mRNA表达以及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灵仙组大鼠片内可见汇管区少量炎细胞浸润,较模型组炎细胞减少,个别区域仍可见肝细胞点状坏死,炎细胞浸润面积显著减小,大黄灵仙组PI3K、TGF-α、IL-1β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0.05)。结论 大黄灵仙胶囊可能通过调控胆管组织中PI3K、TGF-α、IL-1β表达,改善组织病理损害,最终发挥保护胆管组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灵胶囊 PI3K TGF-Α IL-1Β 炎性反应 大鼠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灵仙方通过调节胆道菌群与炎症因子对胆囊结石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甘苡榕 俞渊 +6 位作者 陈金梅 李承积 杨文 庞浇安 刘春丽 肖丽君 滕金豪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4-649,共6页
目的: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胆道菌群进行测序分析,探究与胆囊结石形成相关的主要菌群,大黄灵仙方(DHLX)调节的主要菌群以及大黄灵仙方对胆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黄灵仙方组,正常组和大... 目的: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胆道菌群进行测序分析,探究与胆囊结石形成相关的主要菌群,大黄灵仙方(DHLX)调节的主要菌群以及大黄灵仙方对胆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黄灵仙方组,正常组和大黄灵仙方组各15只,模型组20只;采用高脂致石饲料复制胆囊结石豚鼠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连续干预8周后,采集豚鼠胆汁、胆囊组织样本,计算各组豚鼠胆囊结石成石率,HE染色检测胆囊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ELISA检测胆汁总胆固醇(T-CHO)、总胆汁酸(TBA)、LPS、IL-6、TNF-α,采用16S rDNA检测胆道菌群的变化;采用Pearson统计学方法检测胆道菌群与胆汁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豚鼠成石率为8.3%,模型组成石率为90.8%,大黄灵仙方组成石率为36.4%;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豚鼠胆囊黏膜增厚,柱状上皮细胞排列紊乱,炎症细胞大量浸润。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灵仙方组胆囊黏膜柱状上皮细胞排列整齐,黏膜增厚程度较模型组减轻,部分炎症细胞浸润;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豚鼠胆汁中T-CHO、LPS、IL-6、TNF-α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1),而TBA含量则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灵仙方组胆汁中LPS、IL-6表达量均显著减少(P<0.01);16S rDN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ce指数及Chao1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灵仙方组Chao1指数明显升高(P<0.05);胆道菌群在属水平上主要由伯克霍尔德菌属、鞘脂菌属、短波单胞菌属、戴尔福特菌、假单胞菌属组成;相关性分析表明:总胆固醇与Methyloversatilis的丰度呈负相关(P<0.05),总胆汁酸与伯克霍尔德菌的丰度呈正相关(P<0.05),与红假单胞菌属、根瘤菌属、Phreatobacter的丰度呈负相关(P<0.01),LPS与红假单胞菌属的丰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胆道结石形成的过程中存在胆道菌群紊乱,胆道菌群可能通过调节胆固醇、胆汁酸、LPS参与结石的形成,DHLX能够调节菌群的丰度变化,使菌群结构趋向正常状态,同时减轻胆囊炎症反应,预防胆囊结石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菌群 胆囊结石 炎症因子 大黄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格迁移算法的仙居花灯手工技艺服务设计研究
14
作者 陶冶 汪沙娜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43-252,265,共11页
目的通过风格迁移算法解决仙居花灯技艺传承式微与特征识别低效问题,提升数字化传承效能。方法分析风格迁移算法,结合仙居花灯手工技艺的现状和用户需求分析,通过对仙居花灯手工技艺相关图像数据集分析,深入挖掘传统手工艺图像数据,揭... 目的通过风格迁移算法解决仙居花灯技艺传承式微与特征识别低效问题,提升数字化传承效能。方法分析风格迁移算法,结合仙居花灯手工技艺的现状和用户需求分析,通过对仙居花灯手工技艺相关图像数据集分析,深入挖掘传统手工艺图像数据,揭示潜在规律并实施手工技艺的数字化重生,建立了仙居花灯手工技艺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提出了仙居花灯风格迁移算法测试方法。结果构建了一种基于神经风格迁移下的服务设计框架。结论通过仙居花灯传统手工技艺服务设计展示其风格迁移后的作品,验证其通过深入地挖掘和应用神经网络算法在传统手工技艺领域的应用,拓展非遗手工技艺的服务场景,提升使用者的用户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花灯手工技艺 风格迁移算法 网络结构 服务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居国家公园豹猫活动节律与栖息地评价
15
作者 顾婧婧 刘灿 +3 位作者 张政 雍凡 斯煌凯 程爱林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98-105,共8页
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物种,能直接反映生态系统的状况。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仙居国家公园内共设置83台红外相机进行物种监测,分析豹猫的活动节律,并采用MaxEnt模型评估其栖息地。结果显示,豹猫的... 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物种,能直接反映生态系统的状况。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仙居国家公园内共设置83台红外相机进行物种监测,分析豹猫的活动节律,并采用MaxEnt模型评估其栖息地。结果显示,豹猫的日活动高峰为20:00至次日2:00,白天活动频率极低;夏秋季为豹猫的活动高峰期。MaxEnt模型表明,豹猫在仙居县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210.568 km^(2),主要分布于南部山系和北部山系,二者不连续,表现为破碎化的特征;豹猫分布主要受土地利用、人口密度、最湿季均温及坡度影响,偏好林地、人口密度低、最湿季均温低且坡度较陡的栖息地。本研究结果可为仙居国家公园及周边地区豹猫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国家公园 豹猫 活动节律 适宜栖息地 MAX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学视角下的地域叙事方法——论《仙症》与《刺猬》中的“父辈”形象
16
作者 李瑞琦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9-194,共6页
郑执的小说《仙症》是“新东北文学”的代表作性作品之一,作为“东北想象”之一种,故事以“子辈”“我”的视角重新审视“父辈”,讲述姑父王战团的失意与传奇经历。这一叙事既是“子辈”对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位,又是对“父辈”形象的重新... 郑执的小说《仙症》是“新东北文学”的代表作性作品之一,作为“东北想象”之一种,故事以“子辈”“我”的视角重新审视“父辈”,讲述姑父王战团的失意与传奇经历。这一叙事既是“子辈”对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位,又是对“父辈”形象的重新书写。小说的价值在于“叠印地展现出对于父辈与子代的精神分析,并最终完成对于‘东北’的精神分析”①。小说中“我”与王战团两个人物形象,深刻体现了东北的地域气质与精神内核。特别是姑父王战团的形象与“新东北文学”中的其他“父辈”形象共同构建了文学中的“东北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东北文学 父辈形象 刺猬 精神分析 地域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北古中坳陷飞仙关组鲕粒灰岩沉积分布模式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17
作者 都忠建 倪子尧 +4 位作者 殷楠 胡鳕茹 赵彦舟 梁斌 吴伟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77,共10页
四川盆地北部古中坳陷飞仙关组是天然气高产层位,其中,白云化鲕粒灰岩是优质储层,其发育受沉积相的控制。深入研究鲕粒灰岩的沉积特征、分布模式有助于指导该区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为区分飞仙关组具体的沉积相带,利用研究区Q1井岩石取... 四川盆地北部古中坳陷飞仙关组是天然气高产层位,其中,白云化鲕粒灰岩是优质储层,其发育受沉积相的控制。深入研究鲕粒灰岩的沉积特征、分布模式有助于指导该区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为区分飞仙关组具体的沉积相带,利用研究区Q1井岩石取芯资料,通过偏光显微镜对岩石薄片进行观察。观察结果表明,研究区包含6类鲕粒,主要以表鲕、方解石变晶鲕为主,其次为真鲕、负鲕、白云石变晶鲕以及少量的复鲕。各类鲕粒在不同深度段混杂沉积,主要富集于泥晶鲕粒灰岩、泥晶含云鲕粒灰岩、亮晶鲕粒灰岩中。鲕粒的产出特征及其镜下特征分析结果认为,鲕粒沉积于有障壁海岸的台地环境,其沉积微相包含鲕粒滩、鲕滩生物礁、潮汐通道、生屑滩、潟湖泥和静水泥共6类,其中,鲕粒见于鲕粒滩、鲕滩生物礁和潮汐通道这3类微相中。根据沉积相划分结果,白云石变晶鲕沉积在开阔台地相带内的浪基面附近,多富集在泥晶含云鲕粒灰岩中。亮晶鲕粒灰岩包含所有鲕粒类型;泥晶鲕粒灰岩仅含方解石变晶鲕和负鲕,可以指示潮汐通道微相,作为局限台地相的判断标志;泥晶含云鲕粒灰岩中的变晶鲕均呈白云石变晶特征,归属于开阔台地相。沉积相的确立有利于还原研究区的古地理环境,进而判断优质储层的位置,为测井解释评价和油气开采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鲕粒灰岩 台地相带 古中坳陷 关组 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大城市周边乡村转型过程与动力机制——以浙江省仙潭村为例
18
作者 周小平 姬林 +2 位作者 谷晓坤 申端帅 刘博研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7,共7页
大城市周边乡村作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典型地区,剖析其转型过程与动力机制将有助于深化对乡村发展规律的认识。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以浙江省仙潭村为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系统剖析大城市周边乡村转型发展的过程及动力机制。结果表... 大城市周边乡村作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典型地区,剖析其转型过程与动力机制将有助于深化对乡村发展规律的认识。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以浙江省仙潭村为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系统剖析大城市周边乡村转型发展的过程及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仙潭村历经“生产性乡村—消费性乡村—多功能乡村”的转型过程。县镇两级政府、村委、民宿业主、村民等人类行动者和房屋、景观等非人类行动者共同构成的仙潭村转型行动者网络经历了构建与转换两个阶段。(2)乡村转型的核心行动者从以外来价值发现者、乡贤精英和本地农家乐老板组成的民宿业主向地方政府与民宿业主合作更替;强制通行点(OPP)从“发展民宿经济,建立面向城市居民的消费性乡村”转向“建设集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乡村”。(3)在行动者网络的基础上,行动者协同参与、行动者主导力量与行动策略组合构成乡村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框架。未来,大城市周边乡村需要结合自身禀赋和历史基础,注重多元主体的吸纳,统筹推动乡村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周边乡村 乡村转型发展 动力机制 行动者网络理论 浙江省潭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TGF-β1信号通路探讨大黄灵仙方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Th1/Th2细胞免疫失衡的调节作用
19
作者 宁曹 庞浇安 +4 位作者 谭熙 罗艳萍 韦慧怡 黄波 王家冠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7-1486,共10页
目的 探讨大黄灵仙方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CLF)大鼠Th1/Th2细胞免疫失衡的作用。方法 将20只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0.063 g/kg)、大黄灵仙方组(4.8 g/kg),每组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开腹并... 目的 探讨大黄灵仙方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CLF)大鼠Th1/Th2细胞免疫失衡的作用。方法 将20只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0.063 g/kg)、大黄灵仙方组(4.8 g/kg),每组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开腹并游离结扎胆总管,结扎术后第2天开始灌胃给药,第3周灌胃结束后取材。采用HE、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试剂盒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肝组织TGF-β1、p-Smad2、p-Smad3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Western blot、RT-qPCR法检测肝组织TGF-β1、Smad4、NF-κB p65、Collagen I、CollagenⅢ蛋白及mRNA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水平,计算Th1/Th2比值。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熊去氧胆酸组和大黄灵仙方组大鼠肝细胞、肝小叶、肝索排列较整齐,可见少量脂肪变性,肝纤维结缔增生明显减少,纤维条索明显变窄,仅见少量蓝色纤维间隔,中央静脉、汇管区的炎症浸润等病理损伤情况大有改善;血清TBA、TBil、AKP、γ-GT、ALT、AST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TGF-β1、p-Smad2、p-Smad3蛋白表达降低(P<0.05);肝组织TGF-β1、Smad4、NF-κB p65、Collagen I、CollagenⅢ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外周血中Th1细胞数量增加,Th2细胞数量减少,且Th1/Th2比值升高(P<0.05);以大黄灵仙方组效果较佳。结论 大黄灵仙方可能通过调控NF-κB/TGF-β1信号通路,维持Th1/Th2细胞免疫平衡,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起到减轻或逆转CLF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灵 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 NF-κB/TGF-β1信号通路 TH1/TH2细胞 免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同时测定仙灵骨葆胶囊中12种成分的含量
20
作者 曹洪杰 夏方亮 +2 位作者 王建强 雷永艳 崔玉婧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7-900,共4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仙灵骨葆胶囊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宝藿苷Ⅰ、淫羊藿苷、朝藿定C、川续断皂苷Ⅵ、知母皂苷BⅡ、丹酚酸B...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仙灵骨葆胶囊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宝藿苷Ⅰ、淫羊藿苷、朝藿定C、川续断皂苷Ⅵ、知母皂苷BⅡ、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ACQUITY UPLC■BEH C_(18)色谱柱(1.7μm,2.1 mm×50 mm);流动相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40℃;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12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90.05%~100.73%,RSD 1.9%~4.2%。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快速,可用于仙灵骨葆胶囊的整体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骨葆胶囊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