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是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共同道路
1
作者 陈君聪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26-32,共7页
中国近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一部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运动史。在中国面临瓜分灭亡、危难深重的年代,爱国主义... 中国近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一部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运动史。在中国面临瓜分灭亡、危难深重的年代,爱国主义这面伟大的旗帜,鼓舞和推动着中国的先进分子、志士仁人,为了民族的生存和解放,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地革命斗争。而革命运动的发展,又不断地使爱国主义传统得到充实、巩固和发扬。随着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演进,中国人民的优秀分子—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知识分子 中国近代社会 中国人民 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国家 封建主义 新文化运动 中国资产阶级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话语体系建构何以可能
2
作者 彭金林 彭凤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2-55,共4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首先需要解决一个根本性问题,即其建构何以可能的问题。这一可能性包括理论可能性、历史可能性和现实可能性。从理论上看,话语体系之所以能够被建构,是因为话语及话语体系本身具有建构性。从历...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首先需要解决一个根本性问题,即其建构何以可能的问题。这一可能性包括理论可能性、历史可能性和现实可能性。从理论上看,话语体系之所以能够被建构,是因为话语及话语体系本身具有建构性。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话语体系之所以能够被不断建构,既是因为其思想内核即爱国主义的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也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话语体系确实经历了一个客观的建构过程。从新时代的现实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爱国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确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鲜明主题、拥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核心内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情怀、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制度化的传播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爱国主义话语体系建构 理论可能性 历史可能性 现实可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国义务问题:一种共和爱国主义的阐释
3
作者 高景柱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103,共12页
共和爱国主义理论为公民拥有爱国义务这一观点的正当性进行了辩护。依照共和爱国主义理论的基本理念,爱国义务的对象是自由的共和国,爱国义务的基础问题主要涉及共和国应该具有什么特征和成就才能获得公民的热爱和忠诚,爱国义务的显现... 共和爱国主义理论为公民拥有爱国义务这一观点的正当性进行了辩护。依照共和爱国主义理论的基本理念,爱国义务的对象是自由的共和国,爱国义务的基础问题主要涉及共和国应该具有什么特征和成就才能获得公民的热爱和忠诚,爱国义务的显现问题主要关注公民怎样对待国家和政府以及为了维护共和国公民需要做什么。共和爱国主义理论还强调公民出于对从国家和同胞那里获取的利益的“感激”而负有爱国义务,不过,这种感激论证方式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义务 爱国主义 共和爱国主义 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政治仪式赋能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4
作者 王汐牟 唐思琪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6-59,共4页
政治仪式作为国家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传承国家记忆、强化政治认同、引导报国行为的三重价值。新时代语境下,需在深化政治仪式与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耦合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探索其赋能青年爱... 政治仪式作为国家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传承国家记忆、强化政治认同、引导报国行为的三重价值。新时代语境下,需在深化政治仪式与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耦合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探索其赋能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进路,即通过政治仪式资源挖掘与整合、仪式形式创新、实践效能提升与协调保障机制完善的多维协同,充分释放政治仪式的情感唤起力、价值导引力与行为规训力,着力培养兼具政治认同强度、家国情怀深度与报国行动效度的新时代好青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仪式 青年爱国主义教育 价值意蕴 内在机理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爱国主义一体化教学问题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冠中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7,共8页
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中学及大学阶段的协同开展,实现大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衔接、联系、协作,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明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和依据,在此基... 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中学及大学阶段的协同开展,实现大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衔接、联系、协作,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明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和依据,在此基础上科学划分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及大学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层次,明晰大中小学协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行动路径,从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我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阶段全过程,为党和国家培养爱国、栋梁之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一体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乔庄 柏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49,共4页
高校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核心意涵在于构建全面持续与规范有序相统一的育人体系、权责明确与动态调节相统一的法治体系以及多方协同与具身体验相统一的实践体系。然而,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常... 高校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核心意涵在于构建全面持续与规范有序相统一的育人体系、权责明确与动态调节相统一的法治体系以及多方协同与具身体验相统一的实践体系。然而,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仍面临价值解构与制度悬浮、长效机制的运行张力、教育合力的资源整合壁垒和虚拟环境干扰等问题。为破解这些难题,应构建“价值引领—法治保障—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优化路径,处理制度目标与价值目标的辩证关系,发挥法律约束与道德自律的协同效应,打造资源协同与实践养成的耦合机制,进一步推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爱国主义教育 常态化制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原则与共产主义的契合:费尔巴哈对共产主义的探索及其启示
7
作者 张丽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138,196,共10页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的历程中,不可忽视费尔巴哈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共产主义思想有一个从欣赏到批判、从继承发展到超越的过程。共产主义是费尔巴哈哲学原则的“必然结果”,费尔巴哈可以说是哲学意义上的...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的历程中,不可忽视费尔巴哈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共产主义思想有一个从欣赏到批判、从继承发展到超越的过程。共产主义是费尔巴哈哲学原则的“必然结果”,费尔巴哈可以说是哲学意义上的“共产主义者”。费尔巴哈的哲学原则“主客体颠倒”、“人本学”、“感性存在”、“人与人的统一的社会”和“存在与实体统一”等与共产主义具有契合性。费尔巴哈在哲学上的工作对共产主义运动也曾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但费尔巴哈没有对共产主义进行系统的思考、对实际的共产主义运动参与度低、过多受到既定文化传统的限制,他的哲学共产主义思想具有局限性。从费尔巴哈哲学共产主义的探索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其批判和超越可以得到重要的启示:只有在对历史的一般规律科学阐释的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共产主义的时代任务;共产主义需要在哲学原则和现实实践两个方面不断创新;共产主义的国际理论传播和国际实践是一个同具体国情、具体文化相结合并不断返本开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需要以科学共产主义为指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 哲学原则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主义教育政策的演进逻辑与未来展望
8
作者 曲铁华 李绍勇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7,共9页
我国爱国主义教育政策的发展演进先后经历开拓奠基、恢复调整、着重发展和系统完善四个历史时期。政策演进背后蕴含着三大基本逻辑:在结构逻辑上,爱国主义教育政策变迁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在历史逻辑上,爱国主义教育政策变迁体现出制... 我国爱国主义教育政策的发展演进先后经历开拓奠基、恢复调整、着重发展和系统完善四个历史时期。政策演进背后蕴含着三大基本逻辑:在结构逻辑上,爱国主义教育政策变迁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在历史逻辑上,爱国主义教育政策变迁体现出制度惯性和路径依赖;在动力逻辑上,爱国主义教育政策变迁受到了政府引导下多元主体交互博弈的推动。为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强化政策顶层设计,将政策深度嵌入国家战略之中;增强立法供给,以法治思维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政策的良好、有序发展;把握路径依赖规律,优化爱国主义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坚持稳中求进,推动政策体系稳定与关键节点创新相结合;协调多元主体关系,激发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政策 历史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博共产主义”是否是“共产主义”的当代形态?——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考察
9
作者 田曦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5,共10页
“赛博共产主义”理论是近几年信息技术兴起及广泛应用背景下,国外左翼理论界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之一,并且由于招致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批判而备受关注。“赛博共产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数字技术的运用为计划经济提供了技术条件,消除了... “赛博共产主义”理论是近几年信息技术兴起及广泛应用背景下,国外左翼理论界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之一,并且由于招致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批判而备受关注。“赛博共产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数字技术的运用为计划经济提供了技术条件,消除了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赛博共产主义”无形中被视为“共产主义”的当代形态。然而,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审视后发现,“赛博共产主义”在三个层面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第一,认为新技术的运用会消解生产、消费、交换、分配的矛盾,否认马克思主义关于私有制条件下市场经济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判断;第二,认为新技术的运用将消除现代社会下复杂的经济关系,否认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的社会属性等问题的观点;第三,认为数字技术的“中心化”属性将解决资本“集中”“积聚”及其衍生问题,否认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具有积聚趋势的观点。“赛博共产主义”是“技术乐观主义”的表现,并非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科学表达,也不是共产主义的当代形态,其不仅会为种种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大开方便之门”,还会弱化政党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需要对其进行批判性思考与研究,科学推进信息技术背景下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博共产主义 经济计算 去中心化 社会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困境及应对
10
作者 雷云 鲍明敏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0-65,共6页
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对增进中小学生爱国认知、激发爱国情感、驱动爱国行为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从互动仪式链的角度审视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发现其存在的困境主要为:学生主体“假性”参... 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对增进中小学生爱国认知、激发爱国情感、驱动爱国行为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从互动仪式链的角度审视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发现其存在的困境主要为:学生主体“假性”参与,身心在场不足;仪式活动运作固化,共同关注焦点模糊;仪式情境互动不良,积极情感共享受阻;仪式符号使用僵化,价值观念传递窄化。基于互动仪式链视角,应对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困境应做到:转变仪式开展的观念,回归“以生为本”的仪式设计;创新仪式活动的形式,重聚仪式共同关注焦点;合理优化仪式互动,凝聚主体积极情感能量;正确使用仪式符号,达成爱国主义价值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仪式链 爱国主义教育仪式 以生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般智力”的共产主义新方案——克里斯蒂安·福克斯的“数字共产主义”思想评析
11
作者 吴智勇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44,共9页
数字生产力在推进资本主义扩张的同时,也再度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激发了西方左翼学者对“共产主义”方案的新探索。克里斯蒂安·福克斯基于“一般智力”在资本主义矛盾运动过程中作用的新变化,运用黑格尔的辩证哲学对“数字... 数字生产力在推进资本主义扩张的同时,也再度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激发了西方左翼学者对“共产主义”方案的新探索。克里斯蒂安·福克斯基于“一般智力”在资本主义矛盾运动过程中作用的新变化,运用黑格尔的辩证哲学对“数字共产主义”进行了理论推演。他以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为依循,把“数字共产主义”大致呈现为合作生产、数字共享和公共服务三个维度,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理想方案的斗争策略。但是,福克斯用黑格尔辩证法对“数字共产主义”进行理论推演的直接后果是,依赖“绝对精神”驱动的整个“数字共产主义”叙事逻辑陷入了概念演绎怪圈,最终偏离了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原初语境和建构原则。只有在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中找到“数字共产主义”的生长点,才能建构出合乎历史辩证法的共产主义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共产主义 福克斯 一般智力 自由人联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内容一体化论析
12
作者 高静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73,共5页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对我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内容的基本状况进行文本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学段教育均以习近平相关重要论述为依循完善爱国主义知识体系,在多维统一中充分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文本空间,依循不同学龄的接受习惯匹配辅助性学习素...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对我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内容的基本状况进行文本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学段教育均以习近平相关重要论述为依循完善爱国主义知识体系,在多维统一中充分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文本空间,依循不同学龄的接受习惯匹配辅助性学习素材,但在吸收转化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学习任务设计与利用上具有明显差异。因此,要进一步凝聚理论共识、明确行动逻辑、完善评价体系,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内容一体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 大中小学 思政课教材 衔接 内容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讲授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中的爱国主义专题
13
作者 叶盛雷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6-20,23,共6页
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品德课),已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在这门新开设的课程内容中,爱国主义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83年7月2日发表的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在我国... 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品德课),已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在这门新开设的课程内容中,爱国主义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83年7月2日发表的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经常地进行和加强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培养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是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随后,教育部为贯彻这一精神,于同年8月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对青年和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规定:“政治理论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品德课 共产主义思想 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 祖国 一条主线 光荣传统 爱国主义传统 专题讲授 宣传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八大以来法国共产党的资本主义替代方案探析
14
作者 赵婷 敖旭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39,共9页
资本主义发展逻辑引发的诸多问题使人们对当前资本主义模式产生质疑。三十八大以来,法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性分析,认为资本主义发展逻辑使法国面临系统性危机,当前法国政府的政策实践又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为此,法国共产党提... 资本主义发展逻辑引发的诸多问题使人们对当前资本主义模式产生质疑。三十八大以来,法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性分析,认为资本主义发展逻辑使法国面临系统性危机,当前法国政府的政策实践又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为此,法国共产党提出了旨在实现民主的政治替代方案、推动公平的经济替代方案、促进平等的社会替代方案以及减少碳足迹的生态替代方案。然而,法国共产党的资本主义替代方案面临着理论认同缺失、改革与稳定难以平衡、欧盟政策约束等挑战。尽管面临诸多困难,法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替代方案的积极探索,仍为法国和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现行资本主义模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共产 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 世界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国家忠诚与构建人类情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双重使命 被引量:4
15
作者 叶飞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3,共12页
在民族国家发展与世界历史进程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回应国家发展和应对全球挑战的双重使命,彰显了本土化与全球化、国家视野与人类情怀的融合与张力。经由国家公民身份认同的教育、国家利益关切的教育,最终走向国... 在民族国家发展与世界历史进程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回应国家发展和应对全球挑战的双重使命,彰显了本土化与全球化、国家视野与人类情怀的融合与张力。经由国家公民身份认同的教育、国家利益关切的教育,最终走向国家忠诚、民族情感的教育,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要求;同时,促进世界视野和人类共同价值的培育,推动全球危机应对、人类共同繁荣视域下的人类情怀的发展,也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主题。基于此,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应坚持培育国家忠诚与构建人类情怀的目标导向,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共同价值为核心的价值内容创新,推进情智交融的爱国主义教学,探索知行合一的爱国主义实践,从而更好地培养兼具国家忠诚与人类情怀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教育 国家忠诚 人类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三重向度及其启示 被引量:6
16
作者 代玉启 董智慧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6,共6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民族国家纷纷致力于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实践路径。研究国外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视野,为我国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遵循归纳与演绎的逻辑思维方法,可以将国外青年爱国主义...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民族国家纷纷致力于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实践路径。研究国外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视野,为我国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遵循归纳与演绎的逻辑思维方法,可以将国外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探索划分为三重向度:知识向度,以学校课程引导青年爱国认知;情感向度,以仪式符号激发青年爱国情感;行为向度,以实践行动深化青年爱国责任。立足我国实际,可探索“知—情—行”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制度化发展,建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爱国主义教育生态,持续深化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青年 国外 三重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视域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探赜 被引量:4
17
作者 叶光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1-87,共7页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进步及其全面融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数字时代的浪潮拓宽了生活视野,创新技术层出不穷,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深度融合,不仅推动了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的迁移,还促进了...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进步及其全面融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数字时代的浪潮拓宽了生活视野,创新技术层出不穷,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深度融合,不仅推动了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的迁移,还促进了教育理念的革新与教育环境的现代化重构,显著增强了教育的科学性和时代契合度。而数字化环境加速了多元思想文化的碰撞交流,其固有的虚拟性、扁平化特征以及算法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高校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应当积极应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学生思想根基。净化网络空间营造健康向上的数字环境新生态。整合“大思政”格局下的多方育人资源,形成合力。同时,不断探索和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与手段,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动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与时俱进,确保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视域 爱国主义教育 大思政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激进左翼“共产主义观念复兴”的四条进路及其批判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昌飞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1,共10页
当代西方激进左翼一个重要的思想倾向就是“共产主义观念的复兴”,主要体现出四条思想进路,即把共产主义视为柏拉图式先在性理念和康德意义上的调节性理念的理念化倾向;把共产主义视为反对现实矛盾的社会对抗运动的现实化倾向;把共产主... 当代西方激进左翼一个重要的思想倾向就是“共产主义观念的复兴”,主要体现出四条思想进路,即把共产主义视为柏拉图式先在性理念和康德意义上的调节性理念的理念化倾向;把共产主义视为反对现实矛盾的社会对抗运动的现实化倾向;把共产主义视为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阶段中所凸显的共同性趋势的内在化倾向;把共产主义视为以审美变革为基础的感性化倾向。这四种进路一方面体现出当代西方激进左翼学者在新条件下寻求新的革命主体和革命策略的尝试和努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考共产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态度的曲解和误解。总结、反思当代西方激进左翼共产主义观念复兴中的趋向,以唯物史观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对其展开批判,能够为我们在当代条件下更好认识共产主义提供一定的思想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西方激进左翼 共产主义观念复兴 四条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的祖国”:哲人卢梭的历史爱国主义
19
作者 黄璇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51,168,共14页
卢梭的爱国主义在众多解读者笔下呈现出多重面相。施特劳斯及其学派把卢梭塑造成反启蒙的爱国哲人,他所推崇的爱国主义政治德性是通向绅士统治的“钥匙”。卡西勒以爱人代替爱国,彰显卢梭坚定的现代启蒙立场,使其爱国主义在文化-符号体... 卢梭的爱国主义在众多解读者笔下呈现出多重面相。施特劳斯及其学派把卢梭塑造成反启蒙的爱国哲人,他所推崇的爱国主义政治德性是通向绅士统治的“钥匙”。卡西勒以爱人代替爱国,彰显卢梭坚定的现代启蒙立场,使其爱国主义在文化-符号体系中获得责任伦理的定位。卢梭的爱国主义蕴含着历史决定论逻辑,因而是一种历史爱国主义。事实上,施特劳斯及其学派和卡西勒旨在沿用抽离了卢梭爱国主义的历史决定论逻辑,致使他们在解读卢梭时出现谬误并陷入困境。新罗马进路的理论目标由于与卢梭“人类的祖国”高度亲和,常常成为卢梭历史爱国主义的试验场。正因如此,新罗马的国家建构理论始终无法克服个人自由与法定义务之间的张力,且落入施特劳斯式的德性陷阱和卡西勒式的闭环有机秩序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 爱国主义 启蒙 人类 祖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产主义:人性可能的终极承诺
20
作者 罗克全 陈小伟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07,158,159,共9页
共产主义是人与社会关系价值的终极承诺。人与他所造就的社会关系是一致的,“总和的社会关系”就是自由发展的人性自我显现。人与社会关系的自我否定过程中,展开其无限可能性,它既是“人类社会”的实现,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个人... 共产主义是人与社会关系价值的终极承诺。人与他所造就的社会关系是一致的,“总和的社会关系”就是自由发展的人性自我显现。人与社会关系的自我否定过程中,展开其无限可能性,它既是“人类社会”的实现,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个人自由发展”必然是“一切人自由发展”前提,否则,就是“单个人”和片面关系的异化。所以“自由人联合体”表明了至善价值就是人性的自我显现,也是真理的自我显现,更是正义社会关系的自我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 人类社会 可能性 终极承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