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金佛山方竹根围从枝菌根真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叶文兰
骆礼华
江龙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7年第2期25-30,共6页
为了调查金佛山方竹根围从枝菌根(AM)真菌资源,对贵州省正安县、桐梓县和重庆市万盛区金佛山方竹根系菌根侵染情况,根围AM真菌种类组成、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佛山方竹可以和AM真菌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从方竹根际土壤中共分离...
为了调查金佛山方竹根围从枝菌根(AM)真菌资源,对贵州省正安县、桐梓县和重庆市万盛区金佛山方竹根系菌根侵染情况,根围AM真菌种类组成、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佛山方竹可以和AM真菌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从方竹根际土壤中共分离鉴定出AM真菌24种,隶属无梗囊霉Acaulospora、球囊霉属Glomus、两性球囊霉属Ambispora、巨孢囊霉属Gigaspora和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其中无梗囊霉属,球囊霉属为金佛山方竹根围优势类群,大型无梗囊霉Acaulospora colossica、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ellea、疣状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 tuberculata、薄壁原囊霉Ambispora leptotich、珠状巨孢囊霉Gigaspora.margarita、美丽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calospora为金佛山方竹根围优势菌种;孢子丰富度在三个地区为:重庆万盛区>贵州正安县>贵州桐梓县,分布于贵州正安县的有5属15种、贵州桐梓县有3属9种、分布于重庆万盛区的有5属19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佛山方竹
从枝菌根真菌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矸石地种植草木樨接种从枝菌根真菌的效应
被引量:
1
2
作者
肖厚军
何佳芳
+3 位作者
芶久兰
赵欢
雷正均
颜智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9-122,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煤矸石废弃地生物修复所需的丛枝真菌,以煤矸石粉和耕作土壤作供试基质,进行了草木樨接种不同来源从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AM)的培养试验,研究AM对草木樨侵染率、促生效应和草木樨对AM的依赖度。结...
为筛选出适宜在煤矸石废弃地生物修复所需的丛枝真菌,以煤矸石粉和耕作土壤作供试基质,进行了草木樨接种不同来源从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AM)的培养试验,研究AM对草木樨侵染率、促生效应和草木樨对AM的依赖度。结果表明: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Gi.)菌株均能侵染草木樨根部,耕作土壤上的侵染率显著高于煤矸石粉;不同来源菌株的促生效应有差异,且地上部大于根系;草木樨对不同来源菌株的依赖度也有差异,初步认为草木樨与Gm.-GU(从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引进的摩西球囊霉)能形成优势共生体。在耕作土壤、煤矸石粉基质上接种Gm.-GU,菌根侵染率分别为69.7%和21.7%,地上部生物量、根系量、全株生物量和菌根依赖度均高于其他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从枝菌根真菌
草木樨
优势共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丛枝菌根真菌对重茬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35
3
作者
齐国辉
陈贵林
+2 位作者
吕桂云
乜兰春
丁平海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1-344,共4页
于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Nicol.&Gerd.)Gerd.&Trappe,GlomusintraradicesSchenck&Smith和Glomusversiforme(Karsten)Berch对重茬土壤中草莓生长、结实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真菌在同一时...
于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Nicol.&Gerd.)Gerd.&Trappe,GlomusintraradicesSchenck&Smith和Glomusversiforme(Karsten)Berch对重茬土壤中草莓生长、结实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真菌在同一时期的侵染率不同,同一菌种在不同时期侵染率有较大区别;无论土壤消毒与否,它们均可促进草莓的生长发育,提早开花4~12d,显著提高草莓单果重、单株果数和单株产量,单株产量提高27.6%~39.5%,提早4~6d成熟,而且有利于草莓前期产量的形成。接种处理还提高了草莓果实中维生素C和糖的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的含量,改善了草莓果实品质。其中以Glomusversiforme接种效应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重茬
生长
果实品质
产量
从枝菌根真菌
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盐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番茄细胞膜透性及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16
4
作者
贺忠群
邹志荣
+2 位作者
贺超兴
张志斌
王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3-57,64,共6页
采用温室有机土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盐浓度(N aC l浓度分别为5和10 g/L)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M F)对番茄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丙二醛(M DA)含量,细胞膜透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 SH-Px)活性和叶片相对含水量(RW C)等生理指标的影响...
采用温室有机土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盐浓度(N aC l浓度分别为5和10 g/L)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M F)对番茄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丙二醛(M DA)含量,细胞膜透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 SH-Px)活性和叶片相对含水量(RW C)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接种和未接种AM F的番茄均随盐浓度的增加和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和根系中M DA含量、叶片中O2.-产生速率和细胞膜透性持续增加,RW C下降;与未接种番茄相比,接种AM F能显著减少番茄植株叶片中M DA的积累,降低O2.-产生速率和细胞膜透性,增加RW C,因而减缓了盐胁迫对番茄细胞膜的伤害,增强了番茄的耐盐性。盐胁迫下,接种AM F番茄的G SH-Px活性显著高于未接种株,可见接种AM F增强了番茄叶片的G SH-Px活性,减轻了活性氧对植株细胞膜的伤害,提高了番茄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从枝菌根真菌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膜透性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喀斯特植被演替过程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多样性
被引量:
18
5
作者
林艳
何跃军
+5 位作者
何敏红
吴春玉
方正圆
韩勖
徐鑫洋
王世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127-4137,共11页
喀斯特生态系统维持了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结构和组成会随喀斯特植被演替而改变。以贵州贵阳花溪、毕节织金和关岭花江典型喀斯特区域按时空替代法采集了乔木林、灌木林和草本群落样地土...
喀斯特生态系统维持了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结构和组成会随喀斯特植被演替而改变。以贵州贵阳花溪、毕节织金和关岭花江典型喀斯特区域按时空替代法采集了乔木林、灌木林和草本群落样地土壤,采用Illumina HiSeq分子测序技术,通过OTU聚类分析、物种注释及数据库比对,探索了喀斯特不同演替阶段土壤AMF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喀斯特生境土壤获得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 OTU为275个,分属于4目8科13属19种,属水平上AMF丰度表明根内根孢囊霉属Rhizophagus为优势属,花江拥有最高AMF丰富度,缩隔球囊霉Septoglomus constrictum、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Claroideoglomus sp. MIB8381和稀有内养囊霉Entrophospora infrequens均分布于各样地的不同植被演替阶段,为常见种。(2)AM真菌多样性Shannon指数与Simpson指数在不同演替阶段表现为花溪:乔木≈灌木>草本(P<0.05)、花江:灌木≈草本>乔木(P<0.05)、织金:乔木>灌木>草本,但差异不显著,Chao1和Abundance-based coverag estimator(ACE)指数表现为花江灌木≈草地>乔木(P<0.05)。(3)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全磷与AMF ACE指数显著负相关,且与Chao1指数极显著负相关;速效磷与Shannon和Simpson指数显著负相关。(4)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CCA)表明土壤全氮、速效氮、有机质、全磷和速效钾与AMF群落分布有显著相关性。结果表明喀斯特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随着演替进行或升高或降低,无一致变化规律,并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密切,其中以磷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植被演替
从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丛枝菌根真菌和细菌肥料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6
6
作者
胡正嘉
沈福初
+1 位作者
秦万贵
王艳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6-247,共2页
关键词
从枝菌根真菌
细胞肥料
水稻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不同耕作措施下AM真菌的多样性
被引量:
13
7
作者
高萍
闫飞扬
+2 位作者
蒙程
李芳
段廷玉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17-1923,共7页
本研究分析了冬、夏两季黄土高原耕作(T)、免耕(NT)、耕作+秸秆覆盖(TS)及免耕+秸秆覆盖(NTS)4种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中AM真菌的多样性。夏季共分离鉴定出AM真菌4属12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8种,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1种,巨孢囊霉属...
本研究分析了冬、夏两季黄土高原耕作(T)、免耕(NT)、耕作+秸秆覆盖(TS)及免耕+秸秆覆盖(NTS)4种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中AM真菌的多样性。夏季共分离鉴定出AM真菌4属12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8种,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1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2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1种;冬季共分离鉴定出AM真菌3属11种,均属于夏季分离AM真菌;冬、夏两季,球囊霉属在各耕作措施下所占比例均为最大,且优势种均为聚丛球囊霉(G.aggregatum)、苏格兰球囊霉(G.caledonium)和极大巨孢囊霉(G.gigantea)。冬、夏两季,NT处理下土壤中AM真菌多样性最高,T处理下AM真菌多样性最低,4种耕作措施下AM真菌的群落组成丰富度表现为NT>NTS>TS>T。以上研究表明,耕作措施对AM真菌的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耕作
免耕
秸秆覆盖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M真菌对花生与甘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4
8
作者
刘润进
李敏
+2 位作者
石兆勇
韩义洲
李晓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6-37,共2页
在大田条件下试验研究了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Glomus versiforme Berch及混合菌种[Glomus mosseae Nicolson & Gedermann+Sclerocystis sinuosa(Gerd. Bakshi)Almeida & Schenck]对花生与甘薯生长及产量的影...
在大田条件下试验研究了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Glomus versiforme Berch及混合菌种[Glomus mosseae Nicolson & Gedermann+Sclerocystis sinuosa(Gerd. Bakshi)Almeida & Schenck]对花生与甘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AM真菌能显著促进花生值株生长健壮,增加单株果数,单位面积产量比对照增加21.3%。接种Glomus versiforme处理的甘薯植株高度和茎叶质量均低于对照,未增加植株生长量和产量;混合菌种处理则提高甘薯的生长量和增加单株薯块数,其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对照的1.6和1.4倍,表明大田应用时不同作物应采用不同AM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
真菌
从枝菌根真菌
花生
甘薯
产量
人工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佛山方竹根围从枝菌根真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叶文兰
骆礼华
江龙
机构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7年第2期25-30,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5BAD04B0204)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09]2282号)
文摘
为了调查金佛山方竹根围从枝菌根(AM)真菌资源,对贵州省正安县、桐梓县和重庆市万盛区金佛山方竹根系菌根侵染情况,根围AM真菌种类组成、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佛山方竹可以和AM真菌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从方竹根际土壤中共分离鉴定出AM真菌24种,隶属无梗囊霉Acaulospora、球囊霉属Glomus、两性球囊霉属Ambispora、巨孢囊霉属Gigaspora和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其中无梗囊霉属,球囊霉属为金佛山方竹根围优势类群,大型无梗囊霉Acaulospora colossica、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ellea、疣状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 tuberculata、薄壁原囊霉Ambispora leptotich、珠状巨孢囊霉Gigaspora.margarita、美丽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calospora为金佛山方竹根围优势菌种;孢子丰富度在三个地区为:重庆万盛区>贵州正安县>贵州桐梓县,分布于贵州正安县的有5属15种、贵州桐梓县有3属9种、分布于重庆万盛区的有5属19种。
关键词
金佛山方竹
从枝菌根真菌
资源调查
Keywords
Chimonobambusa utilis
Arbuseular mycorrhizal fungi
resource investigate
分类号
Q939.5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矸石地种植草木樨接种从枝菌根真菌的效应
被引量:
1
2
作者
肖厚军
何佳芳
芶久兰
赵欢
雷正均
颜智华
机构
贵州省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农业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贵州省农业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9-122,共4页
基金
贵州省社发攻关项目"贵州煤矿区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黔科合SY(2010)3097]
贵州省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贵州省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黔科合院所创能(2011)4002]
文摘
为筛选出适宜在煤矸石废弃地生物修复所需的丛枝真菌,以煤矸石粉和耕作土壤作供试基质,进行了草木樨接种不同来源从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AM)的培养试验,研究AM对草木樨侵染率、促生效应和草木樨对AM的依赖度。结果表明: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Gi.)菌株均能侵染草木樨根部,耕作土壤上的侵染率显著高于煤矸石粉;不同来源菌株的促生效应有差异,且地上部大于根系;草木樨对不同来源菌株的依赖度也有差异,初步认为草木樨与Gm.-GU(从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引进的摩西球囊霉)能形成优势共生体。在耕作土壤、煤矸石粉基质上接种Gm.-GU,菌根侵染率分别为69.7%和21.7%,地上部生物量、根系量、全株生物量和菌根依赖度均高于其他菌株。
关键词
煤矸石
从枝菌根真菌
草木樨
优势共生体
Keywords
coal gangue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
Melilotus albus
dominant symbiote
分类号
Q89 [生物学]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丛枝菌根真菌对重茬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35
3
作者
齐国辉
陈贵林
吕桂云
乜兰春
丁平海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
出处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1-344,共4页
基金
河北省科委博士基金资助项目(985402060)
文摘
于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Nicol.&Gerd.)Gerd.&Trappe,GlomusintraradicesSchenck&Smith和Glomusversiforme(Karsten)Berch对重茬土壤中草莓生长、结实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真菌在同一时期的侵染率不同,同一菌种在不同时期侵染率有较大区别;无论土壤消毒与否,它们均可促进草莓的生长发育,提早开花4~12d,显著提高草莓单果重、单株果数和单株产量,单株产量提高27.6%~39.5%,提早4~6d成熟,而且有利于草莓前期产量的形成。接种处理还提高了草莓果实中维生素C和糖的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的含量,改善了草莓果实品质。其中以Glomusversiforme接种效应最大。
关键词
草莓
重茬
生长
果实品质
产量
从枝菌根真菌
接种
Keywords
Arbuscular mycorrhiza
Strawberry
Re plant
Growth
Fruit quality
分类号
S668.4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盐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番茄细胞膜透性及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16
4
作者
贺忠群
邹志荣
贺超兴
张志斌
王军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3-57,64,共6页
基金
科技部中匈合作项目(CHIV-31/2004)
教育部
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基金项目
文摘
采用温室有机土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盐浓度(N aC l浓度分别为5和10 g/L)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M F)对番茄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丙二醛(M DA)含量,细胞膜透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 SH-Px)活性和叶片相对含水量(RW C)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接种和未接种AM F的番茄均随盐浓度的增加和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和根系中M DA含量、叶片中O2.-产生速率和细胞膜透性持续增加,RW C下降;与未接种番茄相比,接种AM F能显著减少番茄植株叶片中M DA的积累,降低O2.-产生速率和细胞膜透性,增加RW C,因而减缓了盐胁迫对番茄细胞膜的伤害,增强了番茄的耐盐性。盐胁迫下,接种AM F番茄的G SH-Px活性显著高于未接种株,可见接种AM F增强了番茄叶片的G SH-Px活性,减轻了活性氧对植株细胞膜的伤害,提高了番茄的耐盐性。
关键词
盐胁迫
从枝菌根真菌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膜透性
番茄
Keywords
salt stress
AMF
GSH-Px
cell membrane osmosis
tomato
分类号
S642.1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喀斯特植被演替过程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多样性
被引量:
18
5
作者
林艳
何跃军
何敏红
吴春玉
方正圆
韩勖
徐鑫洋
王世雄
机构
贵州大学林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127-413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60156,31360106)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2016] 2805号)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788号)
文摘
喀斯特生态系统维持了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结构和组成会随喀斯特植被演替而改变。以贵州贵阳花溪、毕节织金和关岭花江典型喀斯特区域按时空替代法采集了乔木林、灌木林和草本群落样地土壤,采用Illumina HiSeq分子测序技术,通过OTU聚类分析、物种注释及数据库比对,探索了喀斯特不同演替阶段土壤AMF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喀斯特生境土壤获得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 OTU为275个,分属于4目8科13属19种,属水平上AMF丰度表明根内根孢囊霉属Rhizophagus为优势属,花江拥有最高AMF丰富度,缩隔球囊霉Septoglomus constrictum、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Claroideoglomus sp. MIB8381和稀有内养囊霉Entrophospora infrequens均分布于各样地的不同植被演替阶段,为常见种。(2)AM真菌多样性Shannon指数与Simpson指数在不同演替阶段表现为花溪:乔木≈灌木>草本(P<0.05)、花江:灌木≈草本>乔木(P<0.05)、织金:乔木>灌木>草本,但差异不显著,Chao1和Abundance-based coverag estimator(ACE)指数表现为花江灌木≈草地>乔木(P<0.05)。(3)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全磷与AMF ACE指数显著负相关,且与Chao1指数极显著负相关;速效磷与Shannon和Simpson指数显著负相关。(4)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CCA)表明土壤全氮、速效氮、有机质、全磷和速效钾与AMF群落分布有显著相关性。结果表明喀斯特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随着演替进行或升高或降低,无一致变化规律,并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密切,其中以磷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喀斯特
植被演替
从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Keywords
karst
vegetation succession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diversity
分类号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丛枝菌根真菌和细菌肥料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6
6
作者
胡正嘉
沈福初
秦万贵
王艳玲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土壤微生物研究室
湖北省随州市神农生物制品厂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6-247,共2页
关键词
从枝菌根真菌
细胞肥料
水稻
生长
Keywords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bacterial fertilizer, rice\
分类号
S154.39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4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不同耕作措施下AM真菌的多样性
被引量:
13
7
作者
高萍
闫飞扬
蒙程
李芳
段廷玉
机构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17-1923,共7页
基金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由探索项目(860343)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青年教师项目(20110211120032)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08RJZA270)
文摘
本研究分析了冬、夏两季黄土高原耕作(T)、免耕(NT)、耕作+秸秆覆盖(TS)及免耕+秸秆覆盖(NTS)4种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中AM真菌的多样性。夏季共分离鉴定出AM真菌4属12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8种,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1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2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1种;冬季共分离鉴定出AM真菌3属11种,均属于夏季分离AM真菌;冬、夏两季,球囊霉属在各耕作措施下所占比例均为最大,且优势种均为聚丛球囊霉(G.aggregatum)、苏格兰球囊霉(G.caledonium)和极大巨孢囊霉(G.gigantea)。冬、夏两季,NT处理下土壤中AM真菌多样性最高,T处理下AM真菌多样性最低,4种耕作措施下AM真菌的群落组成丰富度表现为NT>NTS>TS>T。以上研究表明,耕作措施对AM真菌的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
关键词
从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耕作
免耕
秸秆覆盖
季节
Keywords
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
biodiversity
tillage
no-tillage
stubble return
season
分类号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M真菌对花生与甘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4
8
作者
刘润进
李敏
石兆勇
韩义洲
李晓林
机构
莱阳农学院菌根生物技术实验室
莱阳市农业局
中国农业大学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6-37,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90100
39970498)
+1 种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99D05)
山东省教委资助项目
文摘
在大田条件下试验研究了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Glomus versiforme Berch及混合菌种[Glomus mosseae Nicolson & Gedermann+Sclerocystis sinuosa(Gerd. Bakshi)Almeida & Schenck]对花生与甘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AM真菌能显著促进花生值株生长健壮,增加单株果数,单位面积产量比对照增加21.3%。接种Glomus versiforme处理的甘薯植株高度和茎叶质量均低于对照,未增加植株生长量和产量;混合菌种处理则提高甘薯的生长量和增加单株薯块数,其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对照的1.6和1.4倍,表明大田应用时不同作物应采用不同AM真菌。
关键词
AM
真菌
从枝菌根真菌
花生
甘薯
产量
人工接种
Keywords
Arbuscular mvcorrhizal fungi,Peanut,Sweet potato,Yield
分类号
S565.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金佛山方竹根围从枝菌根真菌的初步研究
叶文兰
骆礼华
江龙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煤矸石地种植草木樨接种从枝菌根真菌的效应
肖厚军
何佳芳
芶久兰
赵欢
雷正均
颜智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丛枝菌根真菌对重茬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齐国辉
陈贵林
吕桂云
乜兰春
丁平海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盐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番茄细胞膜透性及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贺忠群
邹志荣
贺超兴
张志斌
王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喀斯特植被演替过程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多样性
林艳
何跃军
何敏红
吴春玉
方正圆
韩勖
徐鑫洋
王世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丛枝菌根真菌和细菌肥料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胡正嘉
沈福初
秦万贵
王艳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黄土高原不同耕作措施下AM真菌的多样性
高萍
闫飞扬
蒙程
李芳
段廷玉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AM真菌对花生与甘薯产量的影响
刘润进
李敏
石兆勇
韩义洲
李晓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