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腔井两相介质界面光纤监测算法
1
作者 张昊 郑恭明 邹先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102-4108,共7页
盐穴造腔时调控腔体形态的关键因素是控制阻溶剂与卤水界面的深浅,而阻溶剂与卤水界面的准确监测又是其控制的前提条件。当前的两相介质界面监测技术存在实时性差、精度不高等缺点。提出了一种针对造腔井内两相介质监测的专用算法。利... 盐穴造腔时调控腔体形态的关键因素是控制阻溶剂与卤水界面的深浅,而阻溶剂与卤水界面的准确监测又是其控制的前提条件。当前的两相介质界面监测技术存在实时性差、精度不高等缺点。提出了一种针对造腔井内两相介质监测的专用算法。利用分布式光纤采集腔内垂直方向的温度数据,并对原始温度曲线分别进行局部加权回归分析和卡尔曼滤波处理。通过对处理后的曲线进行差分运算,识别出温差变化最明显的区域,初步确定两相介质的界面位置。然后,对初步定位区域内的温度曲线进行卷积平滑滤波处理,计算卷积平滑滤波曲线的加权变化率,找到温度变化率的最值点,最终确定两相介质交界面的具体位置。该算法通过实际工况下造腔两相介质界面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获取的测量数据与中子测井法所得结果相比,其误差控制在了0.3 m的范围内。本文算法相较于传统的光纤监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测量精度和可靠性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溶腔造库 数据滤波 介质界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波入射时垂直半空间中双相介质界面附近圆孔的动力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齐辉 折勇 +1 位作者 李宏亮 赵嘉喜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9,共7页
利用复变函数和Green函数法研究了垂直半空间中双相介质界面附近圆孔对SH波的散射与动应力集中问题。该问题的解答采用镜像法,首先构造出含有圆孔的直角平面区域出平面问题的Green函数,然后利用"契合"技术,并根据界面处位移... 利用复变函数和Green函数法研究了垂直半空间中双相介质界面附近圆孔对SH波的散射与动应力集中问题。该问题的解答采用镜像法,首先构造出含有圆孔的直角平面区域出平面问题的Green函数,然后利用"契合"技术,并根据界面处位移连续性条件将解答归结为具有弱奇异性的第一类Fredholm积分方程组的求解,结合散射波的衰减特性,直接离散该方程组,把积分方程组转化为线性代数方程组可得到该问题的数值结果。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了圆孔的动应力集中情况。结果表明,与全空间中界面附近圆孔对SH波的散射相比,由于垂直半空间自由边界的存在,孔边动应力集中系数明显增大;另外,入射波由硬介质(波速大)进入到软介质(波速小)时,与均匀介质相比,孔边动应力集中更显著,最不利的参数组合,孔边动应力集中系数几乎提高了一倍,入射波由软介质进入到硬介质时,情况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动应力集中 GREEN函数 SH波散射 垂直半空间 双相介质界面 圆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孔介质界面吸附和毛细凝聚影响的露点计算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守信 徐严波 +3 位作者 李士伦 孙雷 尹显林 李玉林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CAS 2004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多孔介质对凝析油气体系露点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油气的差异吸附作用和烃类气体的毛细凝聚作用。文中建立了在真实储层介质中考虑气相吸附、毛细凝聚影响的露点压力计算模型 ,论证了气相吸附、毛细凝聚对露点压力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特征 ,... 多孔介质对凝析油气体系露点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油气的差异吸附作用和烃类气体的毛细凝聚作用。文中建立了在真实储层介质中考虑气相吸附、毛细凝聚影响的露点压力计算模型 ,论证了气相吸附、毛细凝聚对露点压力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特征 ,计算了气相吸附和毛细凝聚对中渗、低渗和致密储层中凝析气露点压力影响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 ,差异吸附对露点的影响显著 ,毛细凝聚对露点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界面 凝析气藏 露点 计算模型 吸附作用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空间中双相介质界面一侧多个圆形弹性孔洞对SH波的散射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杰 齐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8-137,共10页
SH波入射情况下,对半空间双相弹性介质界面一侧多个圆形孔洞动态力学响应的解析解答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复变函数方法建立SH波作用下含有多个圆形弹性孔洞的双相介质半空间理论模型,通过“镜像”思想和多极坐标技术构造满足控制方程... SH波入射情况下,对半空间双相弹性介质界面一侧多个圆形孔洞动态力学响应的解析解答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复变函数方法建立SH波作用下含有多个圆形弹性孔洞的双相介质半空间理论模型,通过“镜像”思想和多极坐标技术构造满足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的等效波场位移表达式。然后,结合分区思想建立“契合”模型,根据双相介质界面处连续性条件,并利用Green函数和“契合”模型建立第一类Fredholm积分方程组。通过有效截断求解该定解积分方程组,并且给出任意位置的圆形孔洞周边的动应力集中系数表达式。以介质中存在两个圆形弹性孔为例,通过讨论发现弹性常数的变化和其他介质缺陷的存在均会对圆孔周边动应力集中系数的分布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波 半空间 双相介质界面 多个孔洞 动应力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界面对重非水相液体迁移过程影响的图像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汉乐 郝胜瑶 马建初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9-174,共6页
重非水相液体(dense nonaqueous phase liquid,DNAPL)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研究其在不同粒径多孔介质及其界面的运移特征形态是确定污染区域、修复治理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前提。文章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多孔介质界面对DN... 重非水相液体(dense nonaqueous phase liquid,DNAPL)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研究其在不同粒径多孔介质及其界面的运移特征形态是确定污染区域、修复治理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前提。文章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多孔介质界面对DNAPL运移与分布特性的影响。首先在二维砂槽上进行DNAPL污染物的入渗试验,试验过程中用数码相机拍照,将DNAPL扩散过程以图像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用AutoCAD对图片进行处理,绘制出DNAPL迁移过程的锋面变化图。结果表明:DNAPL入渗过程中,迁移主要受到重力作用与毛细作用的控制,毛细作用力随着介质粒径的增大逐层减小,重力作用逐渐起主导作用使污染物入渗速度逐层增大;介质结构影响DNAPL的迁移形态,介质粒径逐层增大,DNAPL污染物的渗流面与指进扩散宽度逐层减小,扩散方式由面状变为指状;在不同粒径介质界面介质结构发生突变时,DNAPL迁移锋面线曲率也相应变大,此时DNAPL的迁移呈现“凸”型特征,另外,不同的界面横向扩散的滞留宽度不同,随着介质粒径的增大,界面的横向扩散宽度相对变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非水相液体 多孔介质界面 锋面曲线 迁移和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无限大运动介质界面上电磁波的传播特征
6
作者 王明军 李应乐 +2 位作者 鱼强花 向宁静 董群锋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97,共4页
利用Lorentz和电磁场量变换,考虑当一束入射波从静止坐标系向半无限大运动介质界面入射时,观测者位于静止坐标系下,所观测到的运动介质界面上反射和透射波的电磁场量,反射、透射波传播频率,反射角、透射角和时域平均能流密度的传递特征... 利用Lorentz和电磁场量变换,考虑当一束入射波从静止坐标系向半无限大运动介质界面入射时,观测者位于静止坐标系下,所观测到的运动介质界面上反射和透射波的电磁场量,反射、透射波传播频率,反射角、透射角和时域平均能流密度的传递特征.最后就推导结果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阐述其物理意义,并验证推导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介质界面 LORENTZ变换 电磁波传播 平面电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波入射下正交各向异性双相介质界面附近圆孔的动应力集中
7
作者 兰国冠 张村峰 +1 位作者 许华南 张剑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1-307,共7页
基于复变函数和格林函数的方法,探讨了SH波在具有圆孔的正交各向异性两相介质中的散射,分析了圆孔周围的动态响应规律。首先建立问题的二维解析模型,将全空间分为两个部分:均匀各向同性上半空间以及含圆柱形孔洞的正交各向异性下半空间... 基于复变函数和格林函数的方法,探讨了SH波在具有圆孔的正交各向异性两相介质中的散射,分析了圆孔周围的动态响应规律。首先建立问题的二维解析模型,将全空间分为两个部分:均匀各向同性上半空间以及含圆柱形孔洞的正交各向异性下半空间。采用格林函数法推导出了两半空间界面处各点的格林函数表达式,并引入复变量,构造出了SH波入射下求解区域内位移和应力的表达式。考虑界面的连续性条件,将未定反平面力加载到两个半空间的水平界面上,推导出Fredholm定解积分方程组,用弱奇异积分方程的直接离散方法求解。最终通过算例分析,发现介质的正交各向异性参数、入射波波数、角度以及孔洞埋深等对下半空间圆孔周边的动应力集中系数(DSCF)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波 GREEN函数 各向异性双相介质界面 圆孔 动应力集中系数(DS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界面处的磁导率与磁场的新认识
8
作者 薛庆忠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94-296,共3页
分析了介质界面处的磁导率,得到了其计算公式,由此推得介质界面处的磁感应强度,并用一种新方法论证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澄清了对介质界面处的磁感应强度的错误认识。
关键词 磁导率 磁感应强度 电磁场 介质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径向偏振涡旋光束经介质界面的深聚焦 被引量:3
9
作者 林惠川 蒲继雄 孙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61-1765,共5页
基于矢量德拜理论,研究了双环径向偏振涡旋光束经介质分界面的深聚焦特性。当选取适当的入射光束拦截比时(即透镜孔径半径与入射光束的束腰半径的比),在聚焦场中可以得到一个极小的局域空心光束。局域空心光束的大小不仅与透镜的数值孔... 基于矢量德拜理论,研究了双环径向偏振涡旋光束经介质分界面的深聚焦特性。当选取适当的入射光束拦截比时(即透镜孔径半径与入射光束的束腰半径的比),在聚焦场中可以得到一个极小的局域空心光束。局域空心光束的大小不仅与透镜的数值孔径有关,还与聚焦场介质的折射率有关。另外,还研究了透镜的数值孔径、入射光束的拦截比以及探测深度对聚焦光束实际焦点位置的影响。通过对聚焦光束的实际焦点位置的计算发现:当选取一定的光束拦截比时,聚焦光束存在一个焦点开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偏振涡旋光束 数值孔径 局域空心光束 焦移 介质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分界面电荷积聚过程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汪沨 肖登明 +1 位作者 陈庆国 邱毓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7-350,369,共5页
建立了电压与绝缘子表面电荷分布的动态方程 ,分析了直流电压作用下表面电荷的积聚过程 ,并给出了绝缘子表面电荷动态分布的近似表达式 .研究表明 ,以往文献中给出的平板电极结构介质分界面处的表面电荷积聚方程只是文中方程的一个特例 ... 建立了电压与绝缘子表面电荷分布的动态方程 ,分析了直流电压作用下表面电荷的积聚过程 ,并给出了绝缘子表面电荷动态分布的近似表达式 .研究表明 ,以往文献中给出的平板电极结构介质分界面处的表面电荷积聚方程只是文中方程的一个特例 .引入了具有长度量纲的电压 /场强比例系数 ,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 3种典型电极算例的表面电荷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表面电荷 电荷积聚 气体绝缘 动态分布 直流电压 介质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介质-三界面”模型的散煤注浆固结宏细观规律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桂臣 孙长伦 +2 位作者 孙元田 崔光俊 钱德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7-434,共8页
为了预判水泥浆注浆加固淮北矿区松散煤层效果,提供合理注浆参数,确保松散破碎围岩体注浆加固后稳定,文章基于离散元思想,将散煤和水泥视为颗粒,结合散煤-水泥浆胶结体单轴压缩试验和颗粒流模拟软件,研究散煤注浆加固效果,从宏-细观角... 为了预判水泥浆注浆加固淮北矿区松散煤层效果,提供合理注浆参数,确保松散破碎围岩体注浆加固后稳定,文章基于离散元思想,将散煤和水泥视为颗粒,结合散煤-水泥浆胶结体单轴压缩试验和颗粒流模拟软件,研究散煤注浆加固效果,从宏-细观角度揭示散煤水泥浆注浆加固规律。文章构建了散煤-水泥"两介质-三界面"模型;校核了散煤-水泥浆胶结体三界面细观力学参数,分析了颗粒配比和胶结体孔隙率对散煤注浆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两介质-三界面"模型包括散煤颗粒、水泥颗粒,散煤颗粒之间胶结界面、水泥颗粒之间的胶结界面和散煤与水泥颗粒之间的胶结界面,模型不仅能够模拟常规岩体力学实验,还能够进行胶结参数影响特性研究,适用于散体介质注浆加固效果预判;散煤-水泥浆胶结体单轴压缩强度σc和弹性模量E随着散煤与水泥颗粒配比γ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佳配比,散煤含量增加的过程分为初期骨料强化和后期胶结弱化两个阶段;胶结体单轴压缩强度σc和弹性模量E随着孔隙率n增加而加速减小,粒径越小、充填程度越高的注浆材料,加固效果越好。在现场注浆设计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围岩破碎程度,优选粒径小、可注性好的浆液,能够获得较好的注浆加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煤 水泥浆 孔隙率 宏细观 “两介质-三界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情况下平面介质交界面处二阶精度FDTD方程
12
作者 丁海 褚庆昕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15,21,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二阶精度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算法,针对研究区域介质填充不均匀,包含平面介质交界面的情况。新算法在交界面处利用非均匀网格建模,通过积分形式M axwell方程的离散和交界面处连续场分量的泰勒级数展开,给出了平面介质交... 提出了一种新的二阶精度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算法,针对研究区域介质填充不均匀,包含平面介质交界面的情况。新算法在交界面处利用非均匀网格建模,通过积分形式M axwell方程的离散和交界面处连续场分量的泰勒级数展开,给出了平面介质交界面处三维情况下的二阶精度FDTD方程。该方法在保证介质交界面处电磁场量二阶精度的同时,合理划分不同介质区域粗细网格,在不增加计算容量和计算时间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算法整体的计算精度。最后对介质谐振腔结构和微带电路进行模拟,验证了本文算法的精度高于标准的FDTD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 介质界面 二阶精度 非均匀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场均匀剪应力作用下界面裂纹尖端的有限应力集中
13
作者 段树金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1-8,共8页
关键词 剪应力场 界面裂纹 应力集中 岩体界面 介质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多介质电场节点场强的有限元-边界元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裕清 李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26,41,共7页
为了解决节点有限元法在多介质电场计算中场域边界及介质分界面处场强计算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限元-边界元混合算法。该算法首先应用节点有限元法计算多介质场域中的节点电位,然后将场域划分成多个单一介质的子域,子域边界处的... 为了解决节点有限元法在多介质电场计算中场域边界及介质分界面处场强计算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限元-边界元混合算法。该算法首先应用节点有限元法计算多介质场域中的节点电位,然后将场域划分成多个单一介质的子域,子域边界处的电位通过有限元法计算的节点电位映射插值得到。接下来对各个子域分别采用边界元法计算边界处的法向场强,子域内部任意位置的场强则通过边界积分方程计算得到。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场域边界以及分界面处节点场强的计算精度比传统的面积加权平均算法高,场域内部节点场强的计算误差也较低。所提方法不仅适合于静电场的计算问题,也适合于其它场强在介质分界面处不连续的矢量场计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边界元法 介质 介质界面 边界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流体界面不稳定性的守恒和非守恒高精度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学莹 赵宁 朱君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5-70,共6页
对多流体界面问题守恒和非守恒格式(M)WENO重构方法进行探讨,采用虚拟流动方法并用Level-Set函数捕捉界面的运动变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文的数值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并能有效地抑制界面附近的非物理振荡。
关键词 流体力学 守恒和非守恒(M)WENO格式 Level-Set方法 介质流体界面 GFM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非均匀填充圆柱介质谐振器的二阶精度FDTD公式 被引量:4
16
作者 褚庆昕 冯英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6期652-654,667,共4页
从积分形式的Maxwell方程出发 ,利用连续函数的Taylor级数展开 ,严格地给出了包含介质交界面的二阶精度时域有限差分 (FDTD)公式 ,解决了以往FDTD法处理非均匀介质填充区域问题时只有一阶精度的问题。分析表明 ,为了获得二阶精度 ,除了... 从积分形式的Maxwell方程出发 ,利用连续函数的Taylor级数展开 ,严格地给出了包含介质交界面的二阶精度时域有限差分 (FDTD)公式 ,解决了以往FDTD法处理非均匀介质填充区域问题时只有一阶精度的问题。分析表明 ,为了获得二阶精度 ,除了需要引入适当等效介电常数外 ,还必须采用适当非均匀网格。该方法被用于轴对称圆柱介质谐振器的分析。计算结果与理论值吻合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 介质界面 二阶精度 非均匀网络 圆柱介质谐振器 FD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离散方法对地震波场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强 姜芦倩 张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8-207,共10页
地震波场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取决于空间网格大小,而空间网格大小通常仅依据差分格式的色散和耗散误差所要求的每最短波长网格数的选取,没有考虑速度模型的复杂性。对于存在速度间断面的复杂速度模型来说,不同的介质离散方法将导... 地震波场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取决于空间网格大小,而空间网格大小通常仅依据差分格式的色散和耗散误差所要求的每最短波长网格数的选取,没有考虑速度模型的复杂性。对于存在速度间断面的复杂速度模型来说,不同的介质离散方法将导致不同的有限差分离散速度模型,进而导致模拟波形的差异。定量分析了地震波有限差分模拟中不同的介质离散方法(包括直接取值法、格点平均法、体积分平均法与正交各向异性等效介质法)对反射/透射波准确性的影响,探索了界面误差随网格变化的规律。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每种介质离散方法对不同类型弹性波满足给定的误差精度所要求的网格大小,为地震波场正演模拟中的网格参数选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有限差分 交错网格 边界条件 介质界面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能射流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龙伟 宁建国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8,共4页
研究三维多介质界面处理及数值模拟问题。采用拉格朗日法、欧拉法相结合的方法在矩形网格上离散差分基本方程组;在欧拉步中引入模糊方法处理界面,计算各输运量;编写了数值模拟程序,并对线型装药金属罩聚能射流模型进行模拟。证明模糊界... 研究三维多介质界面处理及数值模拟问题。采用拉格朗日法、欧拉法相结合的方法在矩形网格上离散差分基本方程组;在欧拉步中引入模糊方法处理界面,计算各输运量;编写了数值模拟程序,并对线型装药金属罩聚能射流模型进行模拟。证明模糊界面描述和模糊输运计算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差分 介质界面 模糊方法 聚能射流 三维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叠加雷电冲击电压下±320kV直流电缆整体预制式接头典型故障机理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鹏 赵健康 +4 位作者 陈铮铮 欧阳本红 刘松华 罗天鸣 郑新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964-3969,共6页
高压直流电缆作为直流输电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其安全运行对高压输电网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高压直流电缆接头是直流电缆系统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其复杂的组件和工艺导致故障多发,对系统稳定运行造成很大影响。基于多场耦合有限元分析和双层... 高压直流电缆作为直流输电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其安全运行对高压输电网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高压直流电缆接头是直流电缆系统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其复杂的组件和工艺导致故障多发,对系统稳定运行造成很大影响。基于多场耦合有限元分析和双层介质界面极化理论,完成了直流叠加雷电冲击电压条件下±320 kV直流电缆整体预制式接头的典型故障机理分析,提出了高压直流电缆接头设计中的关键参量,认为2种绝缘介质界面电荷和界面轴向电场为直流电缆接头设计的重点,需从绝缘材料特性与接头结构设计2个方面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电缆 预制式接头 双层介质界面理论 典型故障机理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器件物理及制备工艺
20
作者 刘士浩 张乐天 谢文法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3,共13页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在照明领域的产业化发展仍然受到高成本的制约,而湿法OLED可显著降低制造成本。但是,相比于热蒸镀OLED,湿法OLED在构建多层薄膜体系上面临更大的挑战。鉴于已有相关综述从材料工程角度对湿法OLED进行了总结,本文...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在照明领域的产业化发展仍然受到高成本的制约,而湿法OLED可显著降低制造成本。但是,相比于热蒸镀OLED,湿法OLED在构建多层薄膜体系上面临更大的挑战。鉴于已有相关综述从材料工程角度对湿法OLED进行了总结,本文将主要从器件物理和制备工艺方面对湿法OLED进行概述。首先从器件载流子动力学和光物理角度分析各功能层的必要性。接着介绍常用的湿法薄膜制备工艺,并讨论制备多层湿法薄膜所涉及的问题。最后对湿法OLED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多层结构 湿法制备工艺 电流平衡性 金属-电介质界面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