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栽培茶树菇配方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新淇 刘叶高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1期26-27,39,共3页
[目的]研究能提高茶树菇产量的配方,丰富栽培茶树菇的原辅材料。[方法]利用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混合配方栽培茶树菇,设3个不同配比,并以杂木屑配方作为对照,对比4个配方间产量的差异。[结果]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可以显著提高茶树菇的... [目的]研究能提高茶树菇产量的配方,丰富栽培茶树菇的原辅材料。[方法]利用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混合配方栽培茶树菇,设3个不同配比,并以杂木屑配方作为对照,对比4个配方间产量的差异。[结果]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可以显著提高茶树菇的产量,其中添加棕榈配方的茶树菇平均单袋产量可达277.7 g,比杂木屑配方的产量(178.9 g)提高了55.2%左右。但是菌丝的生长速度随着加入棕榈原材料量的增加而减缓,特别是棕榈仁粕,当其量达一定值时,茶树菇菌丝生长缓慢甚至无法满袋,且无法正常出菇。[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可在杂木屑配方中适当添加棕榈丝纤维或者棕榈仁粕,以提高茶树菇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 棕榈丝纤维 棕榈仁粕 杂木屑 生物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仁粕在家禽饲粮中的营养价值与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彭运智 谭会泽 +2 位作者 刘松柏 陈丹 邹轶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388-3393,共6页
棕榈仁粕(PKM)是棕榈仁果榨油后的副产品,主要产于东南亚地区,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生产量最大。PKM由于价格优势大、霉菌毒素风险小、质量相对稳定,近年来我国大量进口作为豆粕替代原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家禽饲粮。本文综述了PKM的化... 棕榈仁粕(PKM)是棕榈仁果榨油后的副产品,主要产于东南亚地区,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生产量最大。PKM由于价格优势大、霉菌毒素风险小、质量相对稳定,近年来我国大量进口作为豆粕替代原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家禽饲粮。本文综述了PKM的化学成分、代谢能值、氨基酸消化率以及家禽生产应用等方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仁粕 化学成分 代谢能值 氨基酸消化率 家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棉仁粕对生长鹅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长忠 刘兴友 +3 位作者 胡建和 姜金庆 陈福水 刘宜存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31,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棉仁粕对生长鹅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28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豁眼鹅30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豆粕组)、未发酵棉仁粕替代基础日粮30%豆粕的日粮(棉仁粕组...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棉仁粕对生长鹅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28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豁眼鹅30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豆粕组)、未发酵棉仁粕替代基础日粮30%豆粕的日粮(棉仁粕组)和发酵棉仁粕替代基础日粮中30%豆粕的日粮(发酵棉仁粕组),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与豆粕组相比,发酵棉仁粕组显著降低了生长鹅腹泻率(P<0.05),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内容物和胰脏组织的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P<0.05);与棉仁粕组相比,发酵棉仁粕组显著提高了生长鹅平均日增重和降低料重比(P<0.05),显著降低了腹泻率和死亡率(P<0.05),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内容物和胰脏组织的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P<0.05)。结果显示发酵棉仁粕替代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30%的豆粕能提高生长鹅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鹅 发酵棉仁粕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仁粕基础营养分析及其在尼罗罗非鱼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马方奎 冷凯良 +2 位作者 吴文民 马银辉 陈西广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405-2409,共5页
本文对比研究了棕仁粕、豆粕、花生粕的基础营养及体外胃蛋白酶消化性,通过在实验饲料中添加2%、6%、10%的棕仁粕制备了四份等氮等能的饲料,初步评价了添加棕仁粕对罗非鱼生长、体组分以及血清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棕仁粕作为蛋白水... 本文对比研究了棕仁粕、豆粕、花生粕的基础营养及体外胃蛋白酶消化性,通过在实验饲料中添加2%、6%、10%的棕仁粕制备了四份等氮等能的饲料,初步评价了添加棕仁粕对罗非鱼生长、体组分以及血清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棕仁粕作为蛋白水平相对略低,纤维含量较高的植物蛋白替代源,其体外胃蛋白酶消化率与豆粕和花生粕无明显差异,可以作为膳食饲料组分适量的添加到水产动物饲料中,而不会影响罗非鱼的正常生长;在罗非鱼养殖实验中,添加2%棕仁粕的饲料组,罗非鱼的增重率,饲料系数,蛋白利用率、鱼体的蛋白组分以及血清学参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至6%~10%后,罗飞鱼的生长表现开始下降,饲料系数开始上升,鱼体蛋白组分下降(P<0.05)。作为棕仁粕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初步探索性应用研究,研究认为棕仁粕是可以用于水产饲料的成分使用的,添加比例不宜超过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粕 基础营养 消化率 罗非鱼 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浸出桐仁粕脱毒作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段友构 朱苗力 +2 位作者 仇明华 刘家欣 黄诚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5,3,共3页
直接浸出桐仁粕脱毒作饲料的研究湖南吉首大学段友构,朱苗力,仇明华,刘家欣,黄诚桐籽饼粕是桐籽制油后的主要副产物,蛋白质含量高。分析测定桐柏蛋白氨基酸组成,发现其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动物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菜籽饼粕、棉籽饼... 直接浸出桐仁粕脱毒作饲料的研究湖南吉首大学段友构,朱苗力,仇明华,刘家欣,黄诚桐籽饼粕是桐籽制油后的主要副产物,蛋白质含量高。分析测定桐柏蛋白氨基酸组成,发现其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动物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菜籽饼粕、棉籽饼粕、茶籽饼粕都高。近几年来国内对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粕 脱毒 饲料加工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棕榈仁粕肉仔鸡氨基酸营养价值的评定 被引量:9
6
作者 李玉鹏 刘醒醒 +2 位作者 唐德富 罗昱芬 年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34,39,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经甘露聚糖酶酶解后的棕榈仁粕(PKM-2)、甘露聚糖酶和蛋白酶酶解后的棕榈仁粕(PKM-3)对肉仔鸡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选用192只体重相近的1日龄科宝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公母各半),分别饲喂... 本试验旨在研究经甘露聚糖酶酶解后的棕榈仁粕(PKM-2)、甘露聚糖酶和蛋白酶酶解后的棕榈仁粕(PKM-3)对肉仔鸡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选用192只体重相近的1日龄科宝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公母各半),分别饲喂PKM-1(未处理)、PKM-2和PKM-3配制的半纯合饲粮和无氮饲粮,在35日龄时收集肉仔鸡回肠后半段食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性别对肉仔鸡内源氨基酸基础损失量无显著影响(P>0.05);(2)PKM-2和PKM-3粗蛋白质和氨基酸(除半胱氨酸外)的表观回肠消化率极显著提高(P<0.01),除组氨酸和半胱氨酸外的标准回肠消化率极显著提高(P<0.01);PKM-3比PKM-2的蛋白质的表观回肠消化率提高2.66%,但差异不显著(P>0.05);PKM-2与PKM-3所有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酶解后的棕榈仁粕蛋白质和大部分氨基酸消化率均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仁粕 肉鸡 氨基酸消化率 甘露聚糖酶 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使用棉仁粕、菜籽粕对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章双杰 吕晓娟 +2 位作者 吴华俊 陆俊贤 刘学贤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21-23,共3页
对饲料中棉仁粕、菜籽粕不同用量对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8%以下使用量时对鸡群产蛋率、死淘率、孵化性能、后代生长发育、鸡体中毒反应等方面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仁粕 菜籽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仁粕饲粮添加碳水化合物酶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敖翔 周建川 +1 位作者 周婷 何健 《养猪》 2019年第3期9-12,共4页
为研究棕榈仁粕饲粮添加碳水化合物酶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50.45±1.91)kg的210头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生长猪,按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正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负对照组饲喂... 为研究棕榈仁粕饲粮添加碳水化合物酶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50.45±1.91)kg的210头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生长猪,按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正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负对照组饲喂棕榈仁粕饲粮,复合酶制剂组饲喂负对照组饲粮+1 kg/t碳水化合物酶(主要为α-半乳糖苷酶、蛋白酶和β-甘露聚糖酶)。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生长猪。预试期3 d,正式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1)与正对照组相比,负对照组显著降低了末重和日增重,但与复合酶制剂组差异不显著(P>0.05);2)负对照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复合酶制剂组和正对照组;3)与正对照组相比,负对照组和复合酶制剂组显著降低了干物质、氮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4)负对照组干物质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复合酶制剂组;5)负对照组的大理石纹评分显著低于正对照组和复合酶制剂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5%的棕榈仁粕饲粮降低了生长肥育猪的末重和日增重,增加了料重比,而添加1 kg/t碳水化合物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分消化率,改善了生长性能,且对肉品质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肥育猪 棕榈仁粕 生长性能 消化率 肉品质 酶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仁粕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玉鹏 杨鸿雁 +6 位作者 钟荣珍 安建勇 陈丽丽 梁世岳 陈龙宾 朱琪 李海花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18,共4页
近年来,我国蛋白质、能量饲料缺乏尤为严重,而且价格急剧升高,棕榈仁粕作为一种营养丰富、氨基酸组成均衡、饲用价值较高、价格低廉的能量和蛋白质饲料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日益普遍。研究对棕榈仁粕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 棕榈仁粕 饲料 营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仁粕的饲料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石鹏 王永 +1 位作者 雷新涛 曹红星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89-92,98,共5页
棕榈仁粕是油棕榨油副产物,营养价值较高,作为饲料应用广泛。本文综述了棕榈仁粕作为饲料的应用情况,希望能为利用棕榈仁粕作为饲料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 棕榈仁粕 饲料 发酵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洗法提取杜仲籽仁粕中桃叶珊瑚苷及制取浓缩蛋白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玉兰 焦惠丽 李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9-92,共4页
以杜仲籽仁粕为原料,利用醇洗工艺提取桃叶珊瑚苷同时制备浓缩蛋白,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UV)检测杜仲籽仁及其粕、浓缩蛋白中桃叶珊瑚苷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杜仲籽仁及其粕中桃叶珊瑚苷含量分别为6.86%~15.44%、5.25%~16.60%... 以杜仲籽仁粕为原料,利用醇洗工艺提取桃叶珊瑚苷同时制备浓缩蛋白,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UV)检测杜仲籽仁及其粕、浓缩蛋白中桃叶珊瑚苷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杜仲籽仁及其粕中桃叶珊瑚苷含量分别为6.86%~15.44%、5.25%~16.60%。利用含水乙醇对杜仲籽仁粕进行醇洗时,浓缩蛋白和提取液均会变黑,且基本检测不出桃叶珊瑚苷。只有用无水乙醇作为醇洗溶剂时,才能得到乳白色的浓缩蛋白和富含桃叶珊瑚苷的提取液,此时浓缩蛋白的蛋白质含量达到51.78%,较杜仲籽仁粕中提高16.54个百分点。以无水乙醇为溶剂提取杜仲籽仁粕中的桃叶珊瑚苷,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0 min、液料比8∶1、提取次数2次。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桃叶珊瑚苷的提取率达到94.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籽 杜仲籽仁粕 桃叶珊瑚苷 醇洗 浓缩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仁粕和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和代谢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邬爱姬 罗永发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5,共3页
选用400只1日龄的肉鸡,用于研究日粮中添加溶剂萃取的棕榈仁粕(PKC)和PKC的酶添加剂(甘露聚糖酶、α-半乳糖苷酶和蛋白酶)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玉米豆粕型日粮为对照组,另外2组分别为在20%PKC日粮中含酶添加剂(1或2 g/kg)和不含酶添... 选用400只1日龄的肉鸡,用于研究日粮中添加溶剂萃取的棕榈仁粕(PKC)和PKC的酶添加剂(甘露聚糖酶、α-半乳糖苷酶和蛋白酶)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玉米豆粕型日粮为对照组,另外2组分别为在20%PKC日粮中含酶添加剂(1或2 g/kg)和不含酶添加剂。含棕榈仁粕的日粮可用于肉仔鸡生长前期(1~21日龄)、后期(22~42日龄)或2个时期都用。酶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提高肉鸡对含PKC日粮的消化率和生长性能。饲喂不含酶添加剂的20%KPC的日粮在生长前期和后期都会降低肉鸡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仁粕 生长性能 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枫仁粕氨基酸及能量营养价值评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懿婷 丁雪梅 +1 位作者 张克英 陈代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6-146,共11页
本试验选用60只艾维茵肉公鸡,采用Sibbald真代谢能法对4种不同来源的麻枫仁粕的氨基酸、能量代谢率进行测定,旨在为麻枫仁粕在肉鸡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4种原料(Ⅰ~Ⅳ)分别为不同产地不同处理方法得到的麻枫仁粕。本试验共设6... 本试验选用60只艾维茵肉公鸡,采用Sibbald真代谢能法对4种不同来源的麻枫仁粕的氨基酸、能量代谢率进行测定,旨在为麻枫仁粕在肉鸡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4种原料(Ⅰ~Ⅳ)分别为不同产地不同处理方法得到的麻枫仁粕。本试验共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处理1为基础饲粮组,处理2(T2)为85%基础饲粮+15%原料Ⅰ,处理3(T3)为85%基础饲粮+15%原料Ⅱ,处理4(T4)为85%基础饲粮+15%原料Ⅲ,处理5(T5)为85%基础饲粮+15%原料Ⅳ,处理6(T6)为饥饿组,用以测定内源损耗部分。试验为期7d。结果表明,干物质中麻枫仁粕Ⅰ、Ⅱ、Ⅲ、Ⅳ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6.87%、56.69%、56.27%、43.07%;总能分别为17.83、18.31、18.02、22.88MJ/kg,表观代谢能分别为11.73、12.16、11.93、15.23MJ/kg,真代谢能分别为14.41、14.91、14.64、18.66MJ/kg。4种麻枫仁粕的氨基酸存在不平衡状况,从限制性氨基酸的角度来看,麻枫仁粕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枫仁粕 粗蛋白质 氨基酸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蛋白低纤维型葵仁粕对肉仔鸡饲粮消化代谢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成 邵伟 余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3-156,共4页
[目的]有效利用新疆地区丰富的葵仁粕资源,降低饲料成本。[方法]通过研究高蛋白低纤维型葵仁粕对肉仔鸡饲粮的消化代谢率的影响,探讨其代替豆粕作为蛋白饲料的可行性。[结果]在肉仔鸡饲粮中添加7%~13%的葵仁粕,对饲粮消化代谢率... [目的]有效利用新疆地区丰富的葵仁粕资源,降低饲料成本。[方法]通过研究高蛋白低纤维型葵仁粕对肉仔鸡饲粮的消化代谢率的影响,探讨其代替豆粕作为蛋白饲料的可行性。[结果]在肉仔鸡饲粮中添加7%~13%的葵仁粕,对饲粮消化代谢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EE、Ca和P的消化代谢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论]葵仁粕完全可以作为豆粕的替代品使用,而且能明显增加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粕 消化代谢率 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仁粕代替玉米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饲料成本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贺丹艳 罗永发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8,共4页
试验采用36头大白×长白生长猪测定棕榈仁粕(PKC)替换日粮中玉米对生产性能及生产成本的影响,初始体质量为(36.5±1.38)kg。处理组中棕榈仁粕分别以50%及100%的比例替换日粮中的玉米(对照组中含30kg玉米)。试验期42d,结果表明:1... 试验采用36头大白×长白生长猪测定棕榈仁粕(PKC)替换日粮中玉米对生产性能及生产成本的影响,初始体质量为(36.5±1.38)kg。处理组中棕榈仁粕分别以50%及100%的比例替换日粮中的玉米(对照组中含30kg玉米)。试验期42d,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间性能特征无显著差异,平均日采食量、日增质量、饲料利用率及蛋白质利用率在各试验组间是相近的;2)随着日粮中PKC水平的升高,以每天所耗饲料成本及每千克增质量所耗饲料成本计算成本显著降低;3)PKC取代比例对日粮中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及生长猪血清代谢物无显著影响。由此可推断,PKC可作为一种能量饲料,并且可有效代替日粮中的玉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猪 棕榈仁粕 生产性能 饲料利用 饲料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仁粕对肥育猪胴体品质及肉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史东辉 严翔 王佳丽 《猪业科学》 2012年第4期80-83,共4页
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胎次相近、平均体重60kg左右的大白×长白×杜洛克三元杂交商品猪60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栏),每个重复(栏)5头仔猪。试验猪各组环境条件一致,均为粉料,自由采食和饮水,按常规饲养管理进... 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胎次相近、平均体重60kg左右的大白×长白×杜洛克三元杂交商品猪60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栏),每个重复(栏)5头仔猪。试验猪各组环境条件一致,均为粉料,自由采食和饮水,按常规饲养管理进行,预饲期7d。日粮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不含棕榈仁粕)、试验Ⅰ组(基础日粮含10%棕榈仁粕)、试验Ⅱ组(基础日粮含15%棕榈仁粕)和试验Ⅲ组(基础日粮含20%棕榈仁粕)。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Ⅱ组、Ⅲ组猪的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Ⅰ组、Ⅱ组、Ⅲ组猪的腿臀比例分别降低3.09%、4.94%、12.34%;眼肌面积分别降低2.63%、3.51%、13.16%;瘦肉率分别降低1.49%、2.97%、9.21%;背膘厚度除试验Ⅰ组比对照组略有下降以外(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比对照组则分别提高了2.83%、10.25%。由些可见,试验Ⅰ组、Ⅱ组所测定胴体品质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间差异亦不显著(P>0.05)。而试验Ⅲ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及试验各组间的肌肉肉色、大理石纹、pH差异均不显著(P>0.05)。通过试验得出了棕榈仁粕替代玉米量在20%以下对肥育猪生产性能无影响,替代量在15%以下对肥育猪的胴体品质亦无影响,并且可以降低饲料成本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仁粕 肥育猪 生产性能 胴体品质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仁粕饲粮中添加甘露聚糖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全奎 王璐菊 《畜牧兽医杂志》 2017年第6期29-31,共3页
三种处理棕榈仁粕以30%比例添加到日粮中代替玉米,研究棕榈仁粕饲粮中添加甘露聚糖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前期,三种棕榈仁粕处理饲粮组平均采食量和平均体增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料肉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 三种处理棕榈仁粕以30%比例添加到日粮中代替玉米,研究棕榈仁粕饲粮中添加甘露聚糖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前期,三种棕榈仁粕处理饲粮组平均采食量和平均体增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料肉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KM-c组料肉比显著高于PKM-a组(P<0.05)。试验后期,三种棕榈仁粕处理饲粮组平均体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料肉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KM-c组体增重显著高于PKM-a组(P<0.05),但其料肉比显著低于PKM-a组(P<0.05)。添加甘露聚糖酶后,前期料肉比有显著改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仁粕 甘露聚糖酶 肉仔鸡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处理棕榈仁粕对肉仔鸡代谢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全奎 王璐菊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4年第12期52-53,共2页
棕榈仁粕分别作如下处理,未做任何处理的棕榈仁粕是PKM-a;果胶水解+甘露聚糖酶水解的棕榈仁粕是PKM-b;去皮+果胶水解+甘露聚糖酶水解的棕榈仁粕是PKM-c。测定棕榈仁粕三种处理后对肉仔鸡表观代谢能(AME)和校正代谢能(AMEn)的影响,结果显... 棕榈仁粕分别作如下处理,未做任何处理的棕榈仁粕是PKM-a;果胶水解+甘露聚糖酶水解的棕榈仁粕是PKM-b;去皮+果胶水解+甘露聚糖酶水解的棕榈仁粕是PKM-c。测定棕榈仁粕三种处理后对肉仔鸡表观代谢能(AME)和校正代谢能(AMEn)的影响,结果显示,PKM-a组和PKM-b组的AME和AMEn均差异不显著(P>0.05),PKM-a组和PKM-c组的AME和AMEn均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棕榈仁粕去皮后添加甘露聚糖酶能显著提高消化吸收利用率和代谢能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仁粕 肉仔鸡 代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酶协同处理对棕榈仁粕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卫卫 邓雪娟 +4 位作者 李冲 李淑珍 郑爱娟 刘国华 蔡辉益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38,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最佳工艺条件及肉鸡营养价值,为开发肉鸡非粮饲料原料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和α-半乳糖苷酶单独添加对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得到甘露聚糖酶、纤... 试验旨在研究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最佳工艺条件及肉鸡营养价值,为开发肉鸡非粮饲料原料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和α-半乳糖苷酶单独添加对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得到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和α-半乳糖苷酶混合添加处理棕榈仁粕的最佳比例,制得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通过肉鸡饲养试验测定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表观代谢能和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结果表明:与未处理棕榈仁粕相比,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粗蛋白含量增加15.10%,粗纤维和中性洗涤剂纤维含量分别下降25.10%和21.96%。处理后的棕榈仁粕肉鸡表观代谢能增加33.81%;有16种(88.9%)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显著增加(P>0.05),增加幅度为5.48%~148.28%,赖氨酸和精氨酸的标准回肠消化率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菌酶协同处理显著增加了棕榈仁粕的营养价值,对提高棕榈仁粕利用率、扩大我国饲料原料来源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仁粕 菌酶协同 肉鸡 代谢能 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棕榈仁粕、油茶籽粕或茶籽粕饲粮对断奶犊牛消化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樊庆山 毕研亮 +3 位作者 刁其玉 成述儒 付彤 屠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43-754,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含有棕榈仁粕、油茶籽粕或茶籽粕的饲粮时,断奶夏杂公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选取(46±3)日龄健康、平均体重为(79.5±0.79)kg的断奶夏杂断奶公犊牛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分别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含有棕榈仁粕、油茶籽粕或茶籽粕的饲粮时,断奶夏杂公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选取(46±3)日龄健康、平均体重为(79.5±0.79)kg的断奶夏杂断奶公犊牛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分别饲喂4种全混合日粮,A、B、C、D组分别饲喂含豆粕、豆粕+棕榈仁粕、豆粕+油茶籽粕、豆粕+茶籽粕的4种等能等蛋白质全混合日粮,饲粮中棕榈仁粕、油茶籽粕、茶籽粕含量均为5%。试验期104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90 d。每日测定采食量,每30 d测量1次犊牛的体重;分别在犊牛90和150日龄时以全收粪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测定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率;每30 d颈静脉采血用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B组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C、D组(P<0.05),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D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2)犊牛150日龄时,A、B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D组(P<0.05);A组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A组酸性洗涤纤维显著高于B、D组(P<0.05);A、B、C组的消化能代谢率显著高于D组(P<0.05);B组的氮表观消化率、氮沉积率显著高于D组(P<0.05),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3)61~150日龄,B组血清葡萄糖浓度显著高于A和C组(P<0.05),A组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显著低于D组(P<0.05),C组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高于A、B、D组(P<0.05);90日龄时,B和C组血清总蛋白浓度显著高于A组(P<0.05);150日龄时,A组血清球蛋白浓度显著高于C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5%棕榈仁粕后可以达到与完全豆粕饲养时一样的促进夏杂公犊牛生长的效果,而且此饲粮易消化利用,采食后相关血清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并未影响犊牛健康;饲粮添加5%茶籽粕或油茶籽粕降低了犊牛的采食量、消化氮和氮表观消化率,影响了犊牛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杂犊牛 棕榈仁粕 油茶籽 茶籽 血清生化指标 消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