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硒酸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增殖和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洁薇 钟晓蓉 +5 位作者 周清华 Allen C.Gao 王艳萍 朱文 马力 张芷旋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03-108,共6页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表明硒具有防癌作用和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细胞株增殖的作用,但有关甲基硒酸(MSA)是否具有抗肺癌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MSA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是否具有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表明硒具有防癌作用和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细胞株增殖的作用,但有关甲基硒酸(MSA)是否具有抗肺癌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MSA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是否具有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并对其分子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以MSA处理L9981细胞株,应用台盼蓝计数法、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SA处理L9981细胞株前后细胞株体外增殖、克隆形成和凋亡水平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SA处理L9981细胞株前后细胞周期、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①MSA在大于0.5μmol/L的浓度时可显著抑制L9981细胞株的增殖(P<0.05),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②MSA浓度在2.5μmol/L时可诱导L9981细胞株进入凋亡(P<0.05)。③MSA在5μmol/L时可明显抑制L9981细胞株的克隆形成能力(P<0.05)。④MSA能显著上调P53、P21、Fas、FasL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结论①MSA可显著抑制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的体外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并诱导细胞凋亡;②MSA的抗肺癌作用可能与其调控肺癌细胞株L9981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硒酸 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 生长抑制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H_1基因点突变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的GSK-3β激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力 周清华 +7 位作者 朱文 朱大兴 杨雪琴 王艳萍 陈小禾 张敏 高利伟 赵颖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0-34,共5页
背景与目的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nm23-H1基因的肺癌转移抑制作用可能与上调Wnt信号通路中关键激酶GSK-3β的活性、进而抑制Wnt信号通路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nm23-H1点突变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中胞质和胞核的GSK-3β... 背景与目的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nm23-H1基因的肺癌转移抑制作用可能与上调Wnt信号通路中关键激酶GSK-3β的活性、进而抑制Wnt信号通路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nm23-H1点突变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中胞质和胞核的GSK-3β激酶活性的影响,为阐明nm23-H1基因调控肺癌转移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原代人低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NL9980、原代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空载体转染细胞株L9981-pEGFP、稳定转染nm23-H1基因的细胞株L9981-nm23-H1-pEGFP以及稳定转染在44、96、118、120号位点发生突变后的nm23-H1基因的转基因肺癌细胞株L9981-nm23-H1S44A-pEGFP、L9981-nm23-H1P96S-pEGFP、L9981-nm23-H1H118F-pEGFP和L9981-nm23-H1S120G-pEGFP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共沉淀同位素闪烁计数法测定上述肺癌细胞株胞质和胞核中的GSK-3β激酶活性。结果nm23-H1基因发生点突变后,所有转基因肺癌细胞株细胞胞质和胞核中的GSK-3β活性均较突变前有所下降。L9981-nm23-H1S44A-pEGFP、L9981-nm23-H1P96S-pEGFP、L9981-nm23-H1H118F-pEGFP、L9981-nm23-H1S120G-pEGFP分别与L9981-nm23-H1-pEGFP比较,胞质与胞核中GSK-3β激酶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L9981-nm23-H1P96S-pEGFP与L9981-nm23-H1-pEGFP胞质中GSK-3β活性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L9981-nm23-H1S44A-pEGFP、L9981-nm23-H1P96S-pEGFP和L9981-nm23-H1H118F-pEGFP与L9981-nm23-H1-pEGFP的胞核中GSK-3β活性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①nm23-H1基因突变能显著影响其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胞质和胞核中GSK-3β激酶活性的调控作用;②nm23-H1基因可能通过调控L9981中GSK-3β激酶活性来抑制L9981细胞株中Wnt信号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 NM23-H1 基因 Wnt信号通路 GSK-3Β 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抑制ERK1/2信号传导通路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恶性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印 周清华 +5 位作者 孙芝琳 孙泽芳 王艳萍 覃扬 朱文 陈晓禾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504-509,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基因调控、多阶段多步骤发生的复杂过程,目前已知信号传导异常在肺癌发生和发展各个阶段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外源性MEK1/2抑制剂U0126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 背景与目的肺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基因调控、多阶段多步骤发生的复杂过程,目前已知信号传导异常在肺癌发生和发展各个阶段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外源性MEK1/2抑制剂U0126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表达和活化的影响及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具有nm23H1基因杂合性缺失的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原代细胞株L9981培养传代,应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和免疫沉淀法,检测U0126对L9981中总ERK1/2和双磷酸化ERK1/2的表达水平,以及ERK1/2相对活性的影响;应用MTT法及改良Boyden小室法分别检测U0126对L9981体外增殖活性及侵袭能力的作用规律。结果不同浓度的U0126作用于L998120min后,随着U0126浓度的增加ERK1/2的相对活性均逐渐下降,不同U0126浓度组间磷酸化ERK1/2表达水平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不同浓度U0126组间总ERK1/2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387)。相同浓度的U0126作用于L9981不同时间后,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中ERK1/2的相对活性均逐渐下降,各时间组间磷酸化ERK1/2表达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各时间组间总ERK1/2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689)。U0126对L9981细胞株ERK1/2相对活性的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的U0126作用于L9981后,随着U0126浓度的增加,细胞体外增殖活性随之降低,不同浓度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浓度的U0126作用于L9981后,随着U0126浓度的增加,细胞体外侵袭能力随之降低。在U0126浓度为0、10和20μmol/l时三个剂量组间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U0126浓度增加为40和60μmol/l时与U0126浓度为0、10和20μmol/l时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ERK1/2信号传导通路特异性抑制剂U0126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ERK1/2信号传导通路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U0126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体外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提示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中ERK1/2信号传导通路关键激酶MEK1/2可能是治疗肺癌的一个潜在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 ERK1/2 U0126 增殖 侵袭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H1基因转染前后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邓幼林 朱文 +4 位作者 周清华 王艳萍 陈晓禾 刘伦旭 车国卫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8-636,共9页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nm23-H1在肺癌中发挥转移抑制的机理,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比较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和转染nm23-H1基因的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nm23-H1)间蛋白表达的差异.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人高转移大细胞...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nm23-H1在肺癌中发挥转移抑制的机理,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比较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和转染nm23-H1基因的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nm23-H1)间蛋白表达的差异.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和转染nm23-H1基因的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nm23-H1)的总蛋白,用图像分析软件比较分析以识别细胞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成功地获得了两株细胞蛋白组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软件分析两种细胞的凝胶电泳图谱后发现,在相同分析条件下识别的蛋白质斑点数L9981为902±169个、L9981-nm23-H1为1160±212个.比较L9981和L9981-nm23-H1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的双向凝胶电泳蛋白质图谱后发现6个蛋白质点仅在L9981中有表达,17个蛋白质点仅在L9981-nm23-H1中有表达.此外,发现13个在两种细胞株中均存在,但表达量差异在2倍以上的蛋白质点(P<0.05).结果提示,nm23-H1基因转染引起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可能是其逆转肺癌侵袭转移的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H1基因 蛋白质组 双向凝胶电泳 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H_1基因转染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中β-caten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付军科 周清华 +6 位作者 朱文 王艳萍 刘伦旭 陈晓禾 车国卫 聂强 李定彪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71-474,共4页
目的 探讨nm2 3 H1基因转染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中 β catenin和磷酸化β catenin表达水平的影响 ,为阐明nm2 3 H1基因逆转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原代L9981、转染nm 2 3 H1基因的L9981 nm2 3 H1和... 目的 探讨nm2 3 H1基因转染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中 β catenin和磷酸化β catenin表达水平的影响 ,为阐明nm2 3 H1基因逆转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原代L9981、转染nm 2 3 H1基因的L9981 nm2 3 H1和转染空载体的L9981 pLXSN三株肺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 ,应用WesternBlot检测比较各细胞株胞浆、胞核中 β catenin和磷酸化 β catenin表达水平的变化 ,以确定nm 2 3 H1基因转染是否能调控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中 β catenin和磷酸化 β catenin表达。 结果 ①β catenin在L9981 nm2 3 H1细胞株胞浆中表达量 (IOD) (3 64 9± 118)显著高于L9981(14 0 1± 3 1)和L9981 pLXSN(13 5 0± 5 5 )细胞株 (P <0 .0 0 1) ;②β catenin在L9981 nm 2 3 H1细胞株胞核中表达量 (2 945± 68)与L9981(2 60 4± 2 3 )和L9981 pLXSN(2 65 2± 5 3 )细胞株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③磷酸化β catenin在L9981 nm 2 3 H1细胞株胞浆中表达量 (3 12 3± 10 2 )显著低于L9981(4 3 62± 13 1)和L9981 pLXSN (4 5 0 0±117)细胞株 (P <0 .0 0 1) ;④磷酸化 β catenin在L9981 nm2 3 H1细胞株胞核中表达量 (5 13 6± 112 )显著高于L9981(2 666± 116)和L9981 pLXS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 肺癌转移抑制级联” L9981 nm-23-H1 基因 Β-CATENIN WN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H_1基因转染前后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 PKA活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定彪 周清华 +7 位作者 王艳萍 朱文 陈小禾 杨俊杰 刘伦旭 付军科 聂强 李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 探讨nm2 3 H1基因转染和forskolin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PKA活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PKA通路特异激动剂forskolin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原代细胞株L9981、转基因细胞株L9981 nm 2 3 H1 pLXSN和空载体转染细胞株L9981 pL... 目的 探讨nm2 3 H1基因转染和forskolin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PKA活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PKA通路特异激动剂forskolin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原代细胞株L9981、转基因细胞株L9981 nm 2 3 H1 pLXSN和空载体转染细胞株L9981 pLXSN共同培养 ,应用放免法检测forskolin处理后不同时间点三个细胞株PKA的活性变化。结果  ( 1)forskolin处理前L9981、L9981 pLXSN和L9981 nm2 3 H1 pLXSN的PKA活性经F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两两比较 :L9981 nm2 3 H1 pLXSN的PKA活性显著高于L9981和L9981 pLXSN(P <0 .0 1) ,而L9981与L9981 pLXSN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 2 )在同一作用时间 ( 3 0min)下 ,三个细胞株经不同浓度forskolin处理后PKA活性均显著升高 (P <0 .0 1) ,在forskolin浓度为 10 0 μmol/L时PKA活性最高 ,呈剂量依赖关系。 ( 3 )三个细胞株在同一浓度forskolin( 10 0μmol/L)处理下 ,PKA活性随作用时间升高 ,在forskolin作用时间为 3 0min时PKA的活性最高 ,呈时间依赖关系。结论  ( 1)nm2 3 H1基因转染能显著上调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的PKA活性 ,nm2 3 H1作为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作用机理与PKA信号通路可能有一定联系 ;( 2 )forskolin能显著上调L9981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H1 基因转染 细胞 L9981 PKA活性 实验 FORSKOLIN PKA通路特异激动剂 转移 大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高、低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双向凝胶电泳图像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朱文 邓幼林 +4 位作者 周清华 陈晓禾 王艳萍 刘伦旭 车国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背景与目的 肺癌转移是肺癌的恶性标志和特征,也是肺癌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阐明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发现早期诊断和逆转肺癌转移的分子标志物,本研究应用双向 凝胶电泳技术,比较人高转移大细胞肺... 背景与目的 肺癌转移是肺癌的恶性标志和特征,也是肺癌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阐明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发现早期诊断和逆转肺癌转移的分子标志物,本研究应用双向 凝胶电泳技术,比较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和人低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NL9980)间蛋白质组 表达的差异。方法 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L9981和NL9980细胞株的总蛋白,用图像分析 软件比较分析并识别细胞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 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对L9981和NL9980细胞 株的蛋白质表达进行双向电泳分离,成功地获得了蛋白组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在三次 重复实验结果中,在L9981和NL9980细胞株中检测到的蛋白质点数分别为902±169和941±173,蛋白质斑 点位置在IEF方向的平均偏差为(0.858±0.076)mm,在SDS PAGE方向的平均偏差为(1.514±0.127)mm, 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异为12.06%~12.22%。经ImageMaster软件分析后发现有15个蛋白质点仅在L9981 肺癌细胞株中检测到有表达,27个蛋白质点仅在NL9980中检测到有表达。发现4个蛋白质点在两种肺癌 细胞株中均存在,但在两种细胞株间的表达量差异在2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 双向凝胶电泳 转移 大细胞肺癌细胞株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H_1基因转染逆转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恶性表型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印 周清华 +5 位作者 孙芝琳 孙泽芳 王艳萍 覃扬 朱文 陈晓禾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07-311,共5页
背景与目的nm23-H1是公认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发现nm23-H1基因可明显抑制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活性。本研究旨在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及外源性ERK1/2通路抑制剂U0126... 背景与目的nm23-H1是公认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发现nm23-H1基因可明显抑制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活性。本研究旨在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及外源性ERK1/2通路抑制剂U0126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中ERK1/2及其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阐明nm23-H1基因调控肺癌转移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稳定转染nm23-H1基因的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nm23-H1、原代细胞株L9981(nm23-H1基因杂合性缺失)和转染空载体细胞株L9981-PLXSN培养传代,应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沉淀法,检测应用U0126(40μmol/L,处理细胞20min)处理后三个肺癌细胞株中总ERK1/2和双磷酸化ERK1/2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MTT法及改良Boyden小室法分别检测三个肺癌细胞株应用U0126处理后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L9981-nm23-H1细胞株磷酸化ERK1/2表达水平、ERK1/2相对活性经U0126处理后均显著低于L9981和L9981-PLXSN细胞株(P<0.01),而L9981和L9981-PLXSN细胞株间磷酸化ERK1/2表达水平、ERK1/2相对活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个肺癌细胞株总ERK1/2水平处理后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L9981-nm23-H1细胞株体外增殖能力及侵袭力均显著低于L9981细胞株和L9981-PLXSN细胞株(P<0.01);U0126能显著下调L9981细胞株体外增殖活性及侵袭能力(P<0.01)。结论阻断L9981细胞株中ERK1/2的激活后可发生与转染nm23-H1基因相似的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变化,即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及侵袭力均显著降低,提示nm23-H1基因转染逆转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恶性表型的分子机制可能与其下调ERK1/2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激酶ERK1/2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 NM23-H1基因 ERK U0126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高转移性人肺癌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上调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清勇 钱利生 +2 位作者 王彦刈 周建英 郑筱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7-339,共3页
应用MTT法体外观察不同浓度茶多酚对PG细胞的杀伤作用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用药后PG细胞内Ca2 +浓度、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Cx4 3表达和细胞增殖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显示 ,4个浓度的茶多酚对PG细胞均有杀伤作用 ,呈... 应用MTT法体外观察不同浓度茶多酚对PG细胞的杀伤作用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用药后PG细胞内Ca2 +浓度、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Cx4 3表达和细胞增殖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显示 ,4个浓度的茶多酚对PG细胞均有杀伤作用 ,呈剂量依赖关系。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 ,使细胞阻滞于G0 /G1期 ,不能进入S期及G2 /M期 ,细胞增殖指数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 ,随着茶多酚浓度的增加 ,细胞内Ca2 + 浓度、GJIC和Cx4 3表达水平逐渐上升。提示茶多酚对PG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转移性人肺癌细胞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贝母皂苷对人高转移巨细胞肺癌PGCL3细胞侵袭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长秀 马润娣 于立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Max-im.)Franquet]是一种传统中药。我们以前的研究结果已证实从土贝母块茎中分离得到的土贝母皂苷(下称皂苷)有强抗肿瘤效果和诱导肿瘤细胞调亡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皂苷对人高转移巨细胞肺癌PGCL... 目的: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Max-im.)Franquet]是一种传统中药。我们以前的研究结果已证实从土贝母块茎中分离得到的土贝母皂苷(下称皂苷)有强抗肿瘤效果和诱导肿瘤细胞调亡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皂苷对人高转移巨细胞肺癌PGCL3细胞粘附、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其对PGCL3细胞生长的影响;分别用粘附相关基底膜成分分析试验、重组基底膜侵袭试验、Transwell室趋化运动模型研究皂苷对PGCL3细胞的粘附、侵袭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用酶谱法检测皂苷对Ⅳ型胶原酶分泌及活性的影响。结果:皂苷明显抑制PGCL3细胞的生长,且其效果呈剂量依赖关系。皂苷作用PGCL3细胞24、48、72 h的IC50值分别为16.77、14.62、14.46μmol.L-1。皂苷1.25、2.50、5.00μmol.L-1处理PGCL3细胞24 h,对PGCL3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率分别为20.6%、30.6%、46.8%,对PGCL3细胞运动能力的抑制率分别为14.2%、24.7%、42.5%。皂苷降低PGCL3细胞Ⅳ型胶原酶的分泌量及Ⅳ型胶原酶活性,降低PGCL3细胞对层粘连蛋白、纤维粘连蛋白的粘附率,且其效果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皂苷抑制人高转移巨细胞肺癌PGCL3细胞的粘附、侵袭和迁移能力;皂苷对PGCL3细胞粘附和侵袭的影响与其降低PGCL3细胞对层粘连蛋白、纤维粘连蛋白的粘附率,降低PGCL3细胞Ⅳ型胶原酶的分泌量及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贝母皂苷 粘附 侵袭 迁移 Ⅳ型胶原酶 人高转移细胞肺癌PGCL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高低转移细胞株差异表达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欣 贾户亮 +5 位作者 刘银坤 钦伦秀 余龙 李雁 陈洁 赵燕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 :肝癌高低转移细胞株的基因表达谱的比较。方法 :应用cDNAmicroarray技术 ,对肝癌高低转移细胞株的基因表达谱进行比较 ,并应用RT PCR对部分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了验证。结果 :肝癌高转移细胞株与低转移细胞株相比 ,有 384个基因存... 目的 :肝癌高低转移细胞株的基因表达谱的比较。方法 :应用cDNAmicroarray技术 ,对肝癌高低转移细胞株的基因表达谱进行比较 ,并应用RT PCR对部分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了验证。结果 :肝癌高转移细胞株与低转移细胞株相比 ,有 384个基因存在差异表达 ,其中 1 2个是位于染色体 8p上。选取 4个基因用RT PCR验证 ,结果与cDNAmicroarray结论基本一致。 结论 :肝癌高低转移细胞株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差别。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转移 转移细胞株 转移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yc反义基因对人高转移肺癌细胞增殖和黏附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兆忠 张玲 +3 位作者 王芸 毛海婷 温培娥 李晓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 :观察c myc反义基因抑制人高转移性肺癌PG细胞增殖 ,下调侵袭黏附性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合成c myc反义寡核苷酸 ,经脂质体包裹 ,转导入c myc高表达的PG细胞中。RT PCR方法检测c myc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 ,流式细胞术检测c myc蛋白... 目的 :观察c myc反义基因抑制人高转移性肺癌PG细胞增殖 ,下调侵袭黏附性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合成c myc反义寡核苷酸 ,经脂质体包裹 ,转导入c myc高表达的PG细胞中。RT PCR方法检测c myc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 ,流式细胞术检测c myc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黏附实验检测PG细胞的黏附性。结果 :c myc反义基因 (>0 .6 2 5μmol/L)对PG细胞c mycmRNA、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处理PG细胞 72h后 ,2 0~ 80min不同时间的细胞黏附百分率 ,从 5 0 .0 %,81.2 7%和 90 .0 %分别显著下降到 31.5 %,37.5 %和 30 .0 %(P <0 .0 5 ) ,下降呈时间依赖效应。结论 :c myc反义基因抑制PG细胞c myc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同时下调增殖活性和侵袭黏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 细胞黏附性 基因治疗 c-myc反义基因 人高转移肺癌细胞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粘蛋白和钙调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国祥 黄英 孙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4-417,共4页
目的 探讨层粘蛋白(LN)和钙调素(CaM)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4例NSCLC中LN和CaM的表达。结果 LN和CaM的表达在NSCLC不同细胞分化程度、不同临 床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目的 探讨层粘蛋白(LN)和钙调素(CaM)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4例NSCLC中LN和CaM的表达。结果 LN和CaM的表达在NSCLC不同细胞分化程度、不同临 床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中均有显著差异(P<0.05)。LN在腺癌和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1%、69.7%(P< 0.05),CaM在腺癌和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1%、57.6%(P>0.05);LN在低分化的肿瘤标本和中高分化的肿瘤标 本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6%、61.7%(P<0.05),而CaM分别为73.3%、41.1%(P<0.05);LN在Ⅲ~Ⅳ期和Ⅰ~Ⅱ期的阳 性表达率分别为30.7%、56.0%(P<0.05),而CaM分别为75.7%、48.3%(P<0.05);LN在无或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 达率分别为58.1%、33.3%(P<0.05),而CaM分别为32%、69.2%(P<0.05)。结论 LN和CaM可能相互作用,共同促进 肺癌的浸润转移,其表达的水平对判断NSCLC患者预后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粘蛋白 钙调素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预后 表达及 阳性表达率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分化程度 肿瘤标本 CaM 淋巴结转移 技术检测 临床分期 Ⅰ-Ⅱ期 Ⅲ~Ⅳ期 相互作用 浸润转移 参考价值 LN 分化 低分化 转移 鳞癌 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PN2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远处转移及预后的因素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超 谷力加 +4 位作者 吴一龙 翁毅敏 冯卫能 钟文昭 黄邵洪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7期199-201,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PN2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因素,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分析1999年9月至2002年3月28例术后病理确诊的PN2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辅助化疗组(术前或术后)与直接手术组,手术均为完全性切除,采用肺叶或全肺... 【目的】分析影响PN2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因素,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分析1999年9月至2002年3月28例术后病理确诊的PN2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辅助化疗组(术前或术后)与直接手术组,手术均为完全性切除,采用肺叶或全肺+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行抑癌基因P53,癌基因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基因表达检测。分析病理分型,辅助治疗,基因表达,淋巴结转移区域,肺门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28例患者2年生存率47%。辅助化疗,EGFR为影响术后远处转移的重要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辅助化疗与生存有影响,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未发现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PN2非小细胞肺癌较好的治疗模式。EGFR高表达与术后远处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术后 远处转移 预后 PN 辅助化疗 影响 基因表达 表达 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TGFBR3基因缺陷表达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谢芳 刘仍允 +3 位作者 雷哲 尤嘉琮 周清华 张洪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51-457,共7页
背景与目的国外有研究表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转化生长因子受体III(TGFBR3)存在缺陷表达,但是分子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以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HBEpiC)为对照,分析NSCL... 背景与目的国外有研究表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转化生长因子受体III(TGFBR3)存在缺陷表达,但是分子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以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HBEpiC)为对照,分析NSCLC细胞株中TGFBR3基因的表达情况,并探讨TGFBR3基因表达失活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BEpiC和NSCLC细胞株中TGFBR3的表达情况并做相对定量分析;采用DNA直接测序检测TGFBR3基因启动子基本转录元件区的突变情况;应用亚硫酸氢钠处理后测序法(bisulfite sequence-PCR,BSP)检测TGFBR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NSCLC细胞株中TGFBR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HBEpiC;高转移细胞株95D明显低于非转移细胞株LTEP-α-2、A549、NCI-H460;HBEpiC与NSCLC细胞株中TGFBR3基因近端启动子区-165到-75区域无遗传突变,且未见甲基化,远端启动子区-314到-199区域均为高甲基化。结论TGFBR3基因在NSCLC细胞株中表达下调,在高转移细胞株95D中尤其明显,提示该基因的表达缺陷对NSCLC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可能与NSCLC的侵袭和转移相关;然而,TGFBR3基因启动子区重要转录元件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并不是导致TGFBR3基因表达下调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 TGFBR3 基因突变 DNA甲基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整合素β_3在人肺癌细胞H460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立 刘伟 +2 位作者 杨爱军 王晨昱 李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71-275,共5页
背景与目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 and factor,vWF)、整合素β3(integrinβ3)与肿瘤转移的机制目前研究不清楚。本研究目的是观察vWF与integrinβ3在人肺癌细胞H460中的表达,人肺癌细胞H460与vWF黏附的关系,两因子与肿瘤轻移的... 背景与目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 and factor,vWF)、整合素β3(integrinβ3)与肿瘤转移的机制目前研究不清楚。本研究目的是观察vWF与integrinβ3在人肺癌细胞H460中的表达,人肺癌细胞H460与vWF黏附的关系,两因子与肿瘤轻移的相关性及vWF与integrinβ3的相互关系。方法:①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vWF及integrinβ3在人肺癌细胞株H460的表达;②联合应用vWF黏附实验、抗体抑制实验及MTT法,观察vWF及integrinβ3与人肺癌细胞H460的黏附,及vWF与integrinβ3的相互关系。结果: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460细胞均表达vWF及integrinβ3。②vWF可以与H460细胞黏附,Anti-integrinβ3抑制后这种黏附降低,A值由1.59±0.06降到0.55±0.03,(P=0.01619),Anti-vWF抑制后这种黏附也降低,A值由1.60±0.06降到0.54±0.03,(P=0.01598),两者抑制黏附效果相同。结论:H460细胞表达vWF及integrinβ3,vWF可以与H460细胞黏附,vWF可能通过与integrinβ3结合发挥黏附作用,从而促进肿瘤细胞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整合素Β3 肺癌细胞株H460 黏附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型P53、P16基因协同对肺腺癌细胞系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闫承慧 王柏秋 +2 位作者 吴焱 傅松滨 李璞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探讨野生型P5 3基因及P16基因在恶性肿瘤基因治疗中的作用 ,用腺病毒为载体将野生型P5 3基因转入高、低转移的肺腺癌细胞系Anip973、AGZY83 -a和经野生型P16基因质粒转染的高、低转移肺腺癌细胞系Anip973(Anip973P16 )、AGZY83-a(AG... 为了探讨野生型P5 3基因及P16基因在恶性肿瘤基因治疗中的作用 ,用腺病毒为载体将野生型P5 3基因转入高、低转移的肺腺癌细胞系Anip973、AGZY83 -a和经野生型P16基因质粒转染的高、低转移肺腺癌细胞系Anip973(Anip973P16 )、AGZY83-a(AGZY83-aP16 )。对各组转染细胞进行生长曲线、MTT生长抑制率、原位末端标记、Western -blotting等技术检测分析。结果发现 (1)野生型P5 3蛋白的过表达对上述肺腺癌细胞系均呈现出较强的生长抑制作用。 (2 )野生型P5 3蛋白的过表达对高转移肺癌细胞系Anip973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低转移细胞系AGZY83 -a。 (3)野生型p5 3蛋白的过表达对经野生型P16基因转染的高、低转移的肺癌细胞Anip973、AGZY83-a抑制作用明显高于未经P16基因转染的细胞。野生型P5 3基因可以作为肺腺癌基因治疗的候选基因。肿瘤抑制基因P5 3、P16的联合转染可能是对肺腺癌进行基因治疗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型P53基因 P16基因 腺病毒 转移肺癌细胞 ANIP973 转移肺癌细胞系AGZY83-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组盒蛋白1抗体阳性副肿瘤性小脑变性的纵隔肿瘤一例
18
作者 孙璇 周波 +5 位作者 谭纪萍 管维平 张善春 刘艳 贾建军 王振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9-660,共2页
副肿瘤综合征(PNS)是一类少见的免疫介导的肿瘤和神经系统间免疫反应所致临床综合征,特定的副肿瘤自身抗体可以辅助诊断.虽然只有不到1%的肿瘤患者会表现出PNS,但是正确识别PNS有助于早期诊断潜在肿瘤.抗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 副肿瘤综合征(PNS)是一类少见的免疫介导的肿瘤和神经系统间免疫反应所致临床综合征,特定的副肿瘤自身抗体可以辅助诊断.虽然只有不到1%的肿瘤患者会表现出PNS,但是正确识别PNS有助于早期诊断潜在肿瘤.抗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组盒蛋白1(SOX1)抗体由于其常与小细胞肺癌(SCLC)并存,近年被认为是PNS部分特征性抗细胞核抗体[1].肿瘤转移多发生于恶性肿瘤进展的晚期,然而临床中有时会首先发现侵袭性肿瘤的转移病灶,但原发病灶位置不明.原发灶不明肿瘤是一类转移性肿瘤的统称,该类肿瘤无法通过各项检查方法确定原发性肿瘤的位置,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3%[2].本例患者位于纵隔的肿瘤原发病灶不明,既往鲜见抗SOX1抗体合并纵隔肿瘤的报道[1].我们报道了一例罕见的继发于纵隔肿瘤的表现为慢性副肿瘤性小脑变性伴抗SOX1抗体阳性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肿瘤综合征 神经系统 Y染色体 性别因素 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细胞肺癌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浸润抑制因子与白蛋白结合使用可延长半衰期
19
作者 孙国凤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3年第12期16-16,共1页
旭硝子公司和大阪府立成人病中心研究所所长明渡均等小组将作为转移抑制剂开发的命名为IIF-2的癌浸润抑制因子与白蛋白结合使用大幅度地延长了共在血中半衰期获得成功。在5月27~28日在札幌召开的第二届癌转移研究会上发表了这项成果。I... 旭硝子公司和大阪府立成人病中心研究所所长明渡均等小组将作为转移抑制剂开发的命名为IIF-2的癌浸润抑制因子与白蛋白结合使用大幅度地延长了共在血中半衰期获得成功。在5月27~28日在札幌召开的第二届癌转移研究会上发表了这项成果。IIF-2是从牛肝脏找出韵因子,它能抑制转移,因而具有癌浸润抑制效果。但是,血中半衰期极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浸润 抑制因子 成人病 旭硝子公司 大阪府 转移 恶性黑色瘤 札幌 转移细胞株 血清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