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链式激活免疫细胞制剂对非小细胞肺癌杀伤活性的检测方法建立及验证
1
作者 周巧 李美玲 +5 位作者 陈志刚 王壮 尚孙玉麟 徐秋玲 朱艳萍 张益丽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62-869,共8页
目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萤光素酶(Luc)双荧光标记的肿瘤细胞株,建立人链式激活免疫细胞制剂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杀伤活性的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通过HLA高分辨分型筛选出HLA-A、HLA-B、HLA-C基因型别为纯合子且相应等位... 目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萤光素酶(Luc)双荧光标记的肿瘤细胞株,建立人链式激活免疫细胞制剂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杀伤活性的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通过HLA高分辨分型筛选出HLA-A、HLA-B、HLA-C基因型别为纯合子且相应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高于2.500%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作为细胞模型,采用携带有GFP和Luc基因的重组慢病毒感染原始细胞株而获得GFP、Luc稳定表达的细胞系作为靶细胞。通过效应细胞与靶细胞共培养,并优化靶细胞前处理步骤、共培养时间、效靶比等参数,建立人链式激活免疫细胞制剂对非小细胞肺癌杀伤活性的检测方法,并进行专属性、精密度验证。结果:通过HLA高分辨分型,成功筛选出高频等位基因HLA-A*11:01:01(20.893%)、HLA-B*52:01:01(2.991%)、HLA-C*12:02:02(3.139%)的非小细胞肺癌(HCC827)细胞株作为细胞模型。通过慢病毒载体成功构建GFP/Luc双荧光标记的HCC827细胞株,GFP阳性率达96%。重组慢病毒滴度为1.83×10^(7) TU/mL。效靶比为5∶1 、10∶1 、15∶1 、20∶1时,各组间杀伤活性差异显著(P<0.05),且杀伤活性随培养时间延长显著升高(P<0.000 1)。经综合评估后确认最优参数效靶比为10∶1,共培养时间为72 h。方法学验证表明,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变异系数为0.80%~1.86%;精密度变异系数为1.00%~1.58%,方差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方法重复性良好。结论:成功建立了人链式激活免疫细胞制剂对非小细胞肺癌杀伤活性的检测方法并验证成功,该方法有助于人链式激活免疫细胞制剂在细胞免疫治疗有效性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链式激活免疫细胞制剂 非小细胞肺癌 萤光素酶 绿色荧光蛋白 杀伤活性 方法学建立 方法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式激活的免疫细胞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0
2
作者 薛晓燕 景雪冰 +1 位作者 冷梅芳 庄迪迪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3期45-46,共2页
对12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链式激活的免疫细胞生物治疗。治疗后3例出现皮肤过敏,6例因病情严重未按疗程完成细胞治疗,111例患者顺利完成细胞治疗,无其他不良反应。治疗前积极健康教育引导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细胞制备、输注中严格无菌操... 对12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链式激活的免疫细胞生物治疗。治疗后3例出现皮肤过敏,6例因病情严重未按疗程完成细胞治疗,111例患者顺利完成细胞治疗,无其他不良反应。治疗前积极健康教育引导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细胞制备、输注中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细胞液污染、预防并发症发生,同时全程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对链式激活的免疫细胞治疗的顺利开展起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激活免疫细胞 生物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易基群 林桐榆 何友兼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19-623,共5页
背景与目的:大多数B细胞淋巴瘤患者综合治疗后可以达到完全缓解,但是一半以上的患者终究要复发。复发来源于体内残留的耐药淋巴瘤细胞,即微小残留病变。但临床上发现IgH基因重排阳性患者并非都出现复发或远处浸润。因此,推测阳性患者是... 背景与目的:大多数B细胞淋巴瘤患者综合治疗后可以达到完全缓解,但是一半以上的患者终究要复发。复发来源于体内残留的耐药淋巴瘤细胞,即微小残留病变。但临床上发现IgH基因重排阳性患者并非都出现复发或远处浸润。因此,推测阳性患者是否复发,可能与IgH基因重排的表达量有关。本研究探讨荧光染料标记的即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重排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44例DLBCL患者的57份新鲜骨髓标本用于检测IgH基因重排,Namalwa细胞系作阳性对照,U-937细胞系作阴性对照。β-actin作内参照,SYBRGreen荧光染料标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IgH基因重排CDRIII。结果:分析融解曲线可以确定IgH基因重排产物的特异性。荧光定量PCR检测IgH基因重排的阳性率63.2%。IgH/β-actin阳性表达量在0.01~4131.69,中位数0.42。Ⅰ/Ⅱ期患者IgH基因重排表达量中位数为0,Ⅲ、Ⅳ期患者IgH基因重排表达量中位数为0.35,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8)。LDH值高于正常组,IgH基因重排表达量为0.39,LDH值低于正常组,IgH基因重排表达量为0.01,经非参数检验,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46)。结论:荧光染料标记的定量PCR方法可用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骨髓微小残留病变的检测。检测骨髓IgH基因重排,可以协助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球蛋白重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嵌套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皂苷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马丽媛 李林 +4 位作者 江玉 史丽颖 冯宝民 王永奇 唐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23-1527,共5页
目的探讨油茶皂苷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考察了油茶皂苷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油茶皂苷对caspase-3、PARP、Bip、ATF6、IRE1、Perk、eIF2a和eEF2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油茶... 目的探讨油茶皂苷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考察了油茶皂苷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油茶皂苷对caspase-3、PARP、Bip、ATF6、IRE1、Perk、eIF2a和eEF2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油茶皂苷(10~30 mg.L-1)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同时可激活Caspase信号通路,诱发PARP底物的断裂;进一步上调IRE1表达量及活化Perk、eIF2a和eEF2蛋白。结论油茶皂苷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皂苷 抗肿瘤 人肝癌细胞株(HepG2) 内质网应激 免疫球蛋白重结合蛋白(Bip) RNA激活蛋白激酶的内质网类似激酶(Pe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系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二)
5
作者 孟思妤 孟长明 陈昌福 《科学养鱼》 2016年第4期88-88,共1页
(3)免疫作用: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除了直接的抑菌作用之外,还对远离消化道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微生态制剂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剂,能有效地提高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通过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和提高噬菌作用活性等刺激免疫力和抗病能... (3)免疫作用: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除了直接的抑菌作用之外,还对远离消化道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微生态制剂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剂,能有效地提高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通过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和提高噬菌作用活性等刺激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周利梅,2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系 免疫激活 免疫作用 巨噬细胞 作用机制 科技攻关课题 杜震宇 抗病能力 微生态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