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cl-2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春烨 张乾勇 +4 位作者 易龙 金鑫 陈卡 吕静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63-667,共5页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凋亡的影响,并探讨bcl-2在其中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oxLDL(50、100、150、200μg/ml)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和激光...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凋亡的影响,并探讨bcl-2在其中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oxLDL(50、100、150、200μg/ml)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不同浓度的oxLDL对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oxLDL对bcl-2 mRNA、蛋白表达及在细胞内表达的影响。结果oxLDL对EA.hy926细胞形态有明显影响,并能明显抑制EA.hy926细胞增殖能力,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大,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100μg/ml;不同浓度的oxLDL处理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和总凋亡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增加(P<0.05);oxLDL能够明显抑制细胞内bcl-2 mRNA、蛋白表达及在细胞内的表达水平。结论bcl-2基因在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oxLDL可能通过下调bcl-2的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人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人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促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秦英 杨君 +4 位作者 朱陵群 牛福玲 崔巍 王硕仁 姜良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4-339,T001,共7页
目的 :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作用的多样性。方法 :通过细胞形态学、台盼蓝活细胞计数、细胞毒四唑盐 (MTT)比色试验、乳酸脱氢酶 (LDH)、流式细胞凋亡和细胞凋亡小分子量DNA片段凝胶电泳测定法 ,观察 (0 1... 目的 :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作用的多样性。方法 :通过细胞形态学、台盼蓝活细胞计数、细胞毒四唑盐 (MTT)比色试验、乳酸脱氢酶 (LDH)、流式细胞凋亡和细胞凋亡小分子量DNA片段凝胶电泳测定法 ,观察 (0 1、1、10、10 0、15 0和 2 0 0 )mg/L的ox-LDL的条件培养液对人血管脐静脉内皮细胞ECV- 3 0 4的影响。结果 :(0 1- 10 )mg/L的ox -LDL对ECV - 3 0 4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 ,而增加浓度达 10 0mg/L及以上时 ,其表现则主要是对ECV - 3 0 4的细胞毒性 ;而且 ,这种细胞毒性以当ox -LDL的浓度达到 15 0和 2 0 0mg/L时 ,在12h开始诱导ECV - 3 0 4细胞出现凋亡 ,分别达 15 86%和 2 1 89%。而当ox-LDL作用ECV - 3 0 4细胞 18h后 ,则出现伴随凋亡的细胞坏死。结论 :ox -LDL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 ,其对内皮细胞的细胞毒性经历了促细胞增殖、凋亡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人血管内皮细胞 ECV-304 细胞凋亡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剪切力通过激活Akt信号和增加活性氧簇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英文)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俊霞 王志梅 +4 位作者 左广峰 李冰 张俊杰 田乃亮 陈绍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剪切力(LSS)对人血管内皮细胞(ECs)凋亡的影响。方法平行板流室对体外培养的ECs施加2 dyne/cm2LSS 120 min,观察施加LSS前后ECs凋亡及活性氧簇的变化,并观察施加LSS后不同时间点(0,5,15,30,60,120 min)Akt激酶活性变化。细胞... 目的探讨低剪切力(LSS)对人血管内皮细胞(ECs)凋亡的影响。方法平行板流室对体外培养的ECs施加2 dyne/cm2LSS 120 min,观察施加LSS前后ECs凋亡及活性氧簇的变化,并观察施加LSS后不同时间点(0,5,15,30,60,120 min)Akt激酶活性变化。细胞凋亡采用形态学变化、DAPI染色和TUNEL方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采用dihydroethidium和mitoSOX检测。Western blot检测Akt激酶活性。结果施加2 dyne/cm2LSS后120 min,ECs脱落并出现凋亡。施加LSS后不同时间点Akt Ser473和Thr308位点活性增加,2 dyne/cm2LSS作用120 min后ECs线粒体及胞浆水平活性氧簇产生增加。结论 Akt活化与活性氧簇积累参与LSS诱导的E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剪切力 人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感染性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江振友 温筱芸 +1 位作者 林晨 韦静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62,88,共5页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病毒在血管内皮细胞 (HEC)内的增殖 ,及病毒对HEC产生几种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量免疫酶斑法检测HFRS病毒A6 9株感染HEC后病毒繁殖动态变化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EC内HFRS病毒抗原。ELISA法检测...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病毒在血管内皮细胞 (HEC)内的增殖 ,及病毒对HEC产生几种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量免疫酶斑法检测HFRS病毒A6 9株感染HEC后病毒繁殖动态变化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EC内HFRS病毒抗原。ELISA法检测HFRS病毒感染上清液中TNF -α、IL - 6和IFN - β的含量。 结果 病毒感染后 1d即可在培养上清中用微量免疫酶斑法测出病毒 ,病毒滴度 5d达高峰 ,以后下降。在一定范围内病毒产量随病毒感染复数 (multiplicityofinfection ,M0I)的增加而增高。间接免疫荧光法证明感染的HEC胞浆及胞膜上携带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原。电镜和光镜下 ,感染细胞未见明显的形态和结构改变。病毒对HEC产生TNF -α无影响 ;产生IL - 6和IFN - β明显增高。 结论 HFRS病毒可在原始靶细胞HEC内增殖。HFRS病毒感染后所出现的微血管损害可能不是病毒直接损害所致 ,而很可能与间接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人血管内皮细胞感染性 研究 微量免疫酶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P为报告基因的酵母哺乳动物细胞穿梭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弘 郑文岭 +5 位作者 杨连生 杨太成 刘佳 冼江 崔东 马文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7-81,共5页
为研究酵母作为载体在口服基因治疗及免疫中的作用 ,需要一种能够在酵母中复制而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穿梭载体 .利用通用载体质粒融合系统 (UPS)构建了一种以GFP为报告基因的新载体 ,以常规的氯化锂法对酿酒酵母进行转化 ,证明该载... 为研究酵母作为载体在口服基因治疗及免疫中的作用 ,需要一种能够在酵母中复制而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穿梭载体 .利用通用载体质粒融合系统 (UPS)构建了一种以GFP为报告基因的新载体 ,以常规的氯化锂法对酿酒酵母进行转化 ,证明该载体能够在酵母中复制 ;以脂质体介导向人血管内皮细胞进行了转染 ,有绿色荧光 ,证明该载体能够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穿梭载体 口服基因治疗 人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木黄酮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婷 王凡 +3 位作者 朱俊东 易龙 付钰洁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观察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氧化应激损伤保护效应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H2O2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Gen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Gen对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目的观察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氧化应激损伤保护效应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H2O2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Gen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Gen对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Gen对Bcl-2、Nrf2、HO-1表达的影响。结果 H2O2明显影响细胞活力和诱导凋亡(IC50为650μmol/L),Gen(100~500 nmol/L)处理能显著抑制细胞活力下降,且细胞凋亡率由16.54%下降为6.18%;Gen对Bcl-2有上调作用;Gen能激活Nrf2/HO-1抗氧化途径。结论 Gen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与对Bcl-2的调节和Nrf2/HO-1抗氧化途径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染料木黄酮 人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 NR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工程菌高密度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志明 马骊 +3 位作者 周明乾 孟民杰 杨介钻 王小宁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建立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BL21/pET-24a/hVEGF121)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工艺。方法采用发酵罐发酵,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及目的蛋白表达的因素如培养基、诱导时间及补料进行优化。结果采用M9复合培养基、活化至对数生长期时诱导4 h以... 目的建立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BL21/pET-24a/hVEGF121)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工艺。方法采用发酵罐发酵,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及目的蛋白表达的因素如培养基、诱导时间及补料进行优化。结果采用M9复合培养基、活化至对数生长期时诱导4 h以及以甘油为碳源连续流加补料的条件发酵,可使菌体量提高至68 g/L,rhVEGF121的表达量达菌体蛋白总量的23%。结论该发酵工艺提高了工程菌的产量和rhVEGF121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高密度发酵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利仙含药血清对尿酸盐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VCAM-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徐红 杨汝春 +1 位作者 朱晓玲 王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尿酸利仙(含药血清)对尿酸盐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of vessels,ECV)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①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用终浓度为1070μmol/L的尿酸盐溶液刺激,同时用低、中、... 目的:观察中药尿酸利仙(含药血清)对尿酸盐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of vessels,ECV)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①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用终浓度为1070μmol/L的尿酸盐溶液刺激,同时用低、中、高浓度(2.5%、5%、10%)尿酸利仙含药血清的培养液进行干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测定细胞VCAM-1的mRNA表达。结果:尿酸盐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CAM-1的mRNA高表达,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各浓度尿酸利仙含药血清干预组细胞VCAM-1的mRNA表达均较尿酸盐刺激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酸利仙含药血清可抑制VCAM-1过度表达,是减轻尿酸盐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及抑制炎症反应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尿酸盐 人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利仙含药血清对TNF-α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ICAM-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徐红 杨汝春 +2 位作者 王军 朱晓玲 洪华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8期1451-1453,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不同时间对人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ofvessels,ECV)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中药尿酸利仙(含药血清)的干预作用。方法:①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分别用不同浓...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不同时间对人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ofvessels,ECV)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中药尿酸利仙(含药血清)的干预作用。方法:①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12.5、25、50μg/mL)的TNF-α刺激,并用25μg/mL的TNF-α分别孵育细胞8、16、24、48h;②用25μg/mL的TNF-α孵育细胞16h,同时用含不同浓度(2.5%、5%、10%)尿酸利仙含药血清的培养液进行干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测定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mRNA表达。结果:①低、中、高浓度TNF-α刺激均可显著上调内皮细胞ICAM-1 mRNA的表达,且体现了一定的浓度梯度关系,但刺激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②25μg/mL的TNF-α在8h、16 h、24 h和48 h均可显著上调内皮细胞ICAM-1 mRNA的表达,各干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③低、中、高浓度的尿酸利仙含药血清干预均可显著降低ICAM-1 mRNA的表达(P≤0.01),并以中浓度尿酸利仙含药血清作用最为显著。结论:TNF-α能显著上调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ICAM-1的mRNA表达,而尿酸利仙含药血清抑制病理条件下ICAM-1基因水平的过量表达,可能是其减轻TNF-α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利仙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肿瘤坏死因子-Α 人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D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段晓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3142-3145,共4页
目的探讨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D(VEGF-D)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口腔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6年10月—2009年10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口腔鳞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60例,癌旁口腔组织标本32例,同时选... 目的探讨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D(VEGF-D)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口腔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6年10月—2009年10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口腔鳞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60例,癌旁口腔组织标本32例,同时选取正常口腔组织1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ABC法)检测口腔鳞癌组织、癌旁口腔组织和正常口腔组织中VEGF-D的表达,同时分析VEGF-D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VEGF-D在口腔鳞癌组织、癌旁口腔组织及正常口腔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3.3%(26/60)、84.3%(27/32)、8.3%(1/12)。癌旁口腔组织中VEGF-D的阳性表达率较口腔鳞癌组织和正常口腔组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395和18.645,P<0.05);口腔鳞癌组织中VEGF-D的阳性表达率较正常口腔组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TNM分期Ⅰ/Ⅱ期和Ⅲ/Ⅳ期口腔鳞癌组织中VEGF-D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9,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口腔鳞癌组织中VEGF-D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7,P<0.05)。结论 VEGF-D在口腔鳞癌组织及癌旁口腔组织中高表达,癌旁口腔组织中的表达率最高,提示其与肿瘤的侵袭性生长有关。VEGF-D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D可促使口腔鳞癌发生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D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21cDNA的基因克隆、表达和鉴定
11
作者 王跃祥 官孝群 +2 位作者 杨健 莫炜 宋后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44-448,共5页
应用RT PCR方法 ,扩增人VEGF12 1cDNA基因片段 ,与酵母表达载体pPIC9K重组 ,获得表达质粒p9KVEGF12 1.该质粒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 ,用G4 18 YPD平板筛选高拷贝转化子 ,PCR鉴定VEGF12 1cDNA与酵母染色体整合状态 ,高拷贝转化子用甲醇诱... 应用RT PCR方法 ,扩增人VEGF12 1cDNA基因片段 ,与酵母表达载体pPIC9K重组 ,获得表达质粒p9KVEGF12 1.该质粒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 ,用G4 18 YPD平板筛选高拷贝转化子 ,PCR鉴定VEGF12 1cDNA与酵母染色体整合状态 ,高拷贝转化子用甲醇诱导表达 .工程菌用 5L发酵罐发酵 ,表达产物r hVEGF12 1占培养液中总蛋白量 70 %以上 .纯化产物促进牛毛细血管内皮 (BCE)细胞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21 CDNA 基因克隆 表达 鉴定 血管生成 血管通透 毕赤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管内皮细胞在白血病小鼠中参与形成微血管的研究
12
作者 郭海霞 梁立阳 +1 位作者 吴燕云 陈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人血管内皮细胞在建立NOD/SCID小鼠白血病微血管中的作用。【方法】NOD/SCID小鼠分3组:A空白对照组,B注射EC组,C建立白血病模型后注射EC组。通过免疫组化对NOD/SCID小鼠骨髓的血管生成及全身肿瘤负荷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目的】研究人血管内皮细胞在建立NOD/SCID小鼠白血病微血管中的作用。【方法】NOD/SCID小鼠分3组:A空白对照组,B注射EC组,C建立白血病模型后注射EC组。通过免疫组化对NOD/SCID小鼠骨髓的血管生成及全身肿瘤负荷情况进行评价。【结果】C组骨髓微血管密度明显大于A、B组,白血病新生的微血管分支多紊乱,管腔较不规则,血管形态幼稚。【结论】用人血管内皮细胞成功建立NOD/SCID小鼠白血病微血管生成模型,可用于抗白血病血管生成及相关实验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人血管内皮细胞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13
作者 王雅梅 祁雅慧 +2 位作者 司杨 殷红 武文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11-114,共4页
应用DNA重组技术,将编码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hVEGF)的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M中,与载体中的硫氧还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1.4万)基因融合。经双酶切鉴定、序列测定及工程菌初步表达分析,表明该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中有明显表... 应用DNA重组技术,将编码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hVEGF)的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M中,与载体中的硫氧还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1.4万)基因融合。经双酶切鉴定、序列测定及工程菌初步表达分析,表明该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中有明显表达。表达的硫氧还蛋白-VEGF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2万,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也有少量重组蛋白为可溶性蛋白,Western印迹实验和生物活性分析证实可溶性的重组蛋白具有hVEGF的抗原性和促血管生长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重组杆状病毒在家蚕中表达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14
作者 曹翠平 吴小锋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4-240,共7页
家蚕作为“生物工厂”生产重组蛋白质具有很多优势 .构建携带编码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 16 5个氨基酸的cDNA的重组杆状病毒 .将此重组病毒接种 5龄家蚕幼虫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生产 .时相表达分析表明 ,感染后大约 80h时表达水... 家蚕作为“生物工厂”生产重组蛋白质具有很多优势 .构建携带编码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 16 5个氨基酸的cDNA的重组杆状病毒 .将此重组病毒接种 5龄家蚕幼虫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生产 .时相表达分析表明 ,感染后大约 80h时表达水平达到最高 ,而且重组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淋巴中 .从感染的幼虫收集血淋巴并用Nickle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产物 .定量分析表明 ,每条家蚕幼虫的表达水平高达 4 2 6 μg左右 .通过细胞培养体外分析 ,发现与对照相比 ,加入纯化的重组VEGF(10ng ml和 10 0ng/ml)能够使人HUVEC细胞体外培养细胞数增加 1 8~ 3 3倍 ,说明家蚕幼虫表达的重组VEGF具有完全的生物活性 ,能够诱导内皮细胞在体外分裂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重组杆状病毒 家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SNHG12调控miR-138-5p/HIF-1α轴改善缺氧/复氧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宗强 王琳茹 +4 位作者 胡文贤 张娟子 黄贤明 李林 李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94-2500,共7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2(SNHG12)调控miR-138-5p/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轴改善缺氧/复氧(H/R)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H/R模型组、H/R+LncRN...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2(SNHG12)调控miR-138-5p/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轴改善缺氧/复氧(H/R)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H/R模型组、H/R+LncRNA SNHG12过表达组、H/R+miR-138-5p mimics组、H/R+共转染组、H/R+共转染阴性对照组,各转染组分别进行转染处理,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5 h缺氧,再进行复氧1 h处理,诱导细胞模型,然后通过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情况;通过流式细胞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比较各组细胞凋亡率;通过试剂盒测量各组细胞活性氧(ROS)、乳酸脱氢酶(LDH)及炎症因子IL-6、IL-17、IL-18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实验测定各组细胞miR-138-5p及HIF-1αmRNA表达;通过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凋亡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Bcl-2相关X蛋白(Bax)及HIF-1α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R模型组细胞凋亡率、细胞ROS、LDH、IL-6、IL-17及IL-18水平、细胞HIF-1αmRNA和蛋白水平、细胞caspase-9、Bax及HIF-1α蛋白水平升高(P<0.05),细胞活力、miR-138-5p水平降低(P<0.05)。与H/R模型组、H/R+共转染组相比,H/R+LncRNA SNHG12过表达组细胞活力、细胞HIF-1αmRNA及蛋白水平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细胞ROS、LDH、IL-6、IL-17及IL-18水平、细胞caspase-9与Bax蛋白水平、miR-138-5p水平降低(P<0.05);H/R+miR-138-5p mimics组细胞活力、细胞HIF-1αmRNA及蛋白水平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细胞ROS、LDH、IL-6、IL-17及IL-18水平、细胞cas⁃pase-9与Bax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H/R模型组相比,H/R+共转染阴性对照组、H/R+共转染组细胞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RNA SNHG12可通过下调miR-138-5p表达,上调HIF-1α表达,抑制H/R诱导的HUVECs炎症与氧化应激,减轻细胞损伤及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SNHG12 miR-138-5p/HIF-1α 缺氧/复氧 人血管内皮细胞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O对人血管内皮细胞DEPP表达的调控作用
16
作者 陈思敏 盖俊芳 +1 位作者 王也煜 李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63-2063,共1页
关键词 人血管内皮细胞 DEPP FOXO CHIP 启动子 荧光素酶 转录调控机制 报告基因质粒 EMSA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亚硝酸盐导致人血管内皮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和凋亡
17
作者 娄利霞 唐朝枢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亚硝酸盐 人血管内皮细胞 过氧化 内质网 应激 动脉粥样硬化 凋亡 发病机制 强氧化剂 超氧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对血管内皮细胞GRK2表达时序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林秋雄 余细勇 +3 位作者 单志新 杨敏 林曙光 Huiyaolan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对血管内皮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时序性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血 管内皮细胞(EAhy926),在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150 mg/L的甘油三酯进行时间效应实验,于0、3、6、12、24、36 h收集细胞 后立即进行蛋...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对血管内皮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时序性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血 管内皮细胞(EAhy926),在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150 mg/L的甘油三酯进行时间效应实验,于0、3、6、12、24、36 h收集细胞 后立即进行蛋白抽提,用Western blot检测甘油三酯作用后血管内皮细胞GRK2的改变。[结果]0、3、6、12、24和36 h组 GRK2/Actin灰度比值分别为0.31±0.02、0.41±0.02、0.49±0.03、0.54±0.04、0.61±0.11、0.59±0.05。随着甘油三酯作 用时间延长,GRK2含量呈时间依赖性增加,24 h达到高峰。[结论]甘油三酯可能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细胞的GRK2,导致内皮 细胞功能障碍,从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 人血管内皮细胞 表达 发生发展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改变 动脉粥样硬化 时序性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 时间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被引量:7
19
作者 卢志顺 余晓 +1 位作者 唐俊利 钱民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679-1681,共3页
目的研究胆固醇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别以浓度为6.25、12.50、25.00、50.00mg/L的胆固醇作用于ECV304细胞48h,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活性,一氧化氮(ni... 目的研究胆固醇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别以浓度为6.25、12.50、25.00、50.00mg/L的胆固醇作用于ECV304细胞48h,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活性,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浓度,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活性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浓度。结果与无胆固醇组比较,胆固醇浓度为50.00mg/L时培养液中LDH活性显著增加;25.0mg/L,50.0mg/L浓度组培养液中NO浓度显著降低;胆固醇浓度为6.25、12.5、25.0、50.0mg/L组与无胆固醇组比较,随着胆固醇浓度提高,培养液中NOS活性逐渐降低,MCP-1浓度逐渐增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一定浓度的胆固醇能直接损伤人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影响内皮细胞的部分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人血管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血清抗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的提取和纯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丹 胡娟 +5 位作者 刘萍 罗伟光 李婷婷 郭靖 明英姿 邹义洲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46-151,共6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出现排斥反应的受者血清中抗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的提取和纯化方法。方法首先分离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收集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不良受者的血清样本,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抗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的筛选;...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出现排斥反应的受者血清中抗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的提取和纯化方法。方法首先分离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收集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不良受者的血清样本,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抗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的筛选;用Luminex抗体检测平台检测血清中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链A(MICA)的抗体。在确定血清标本中存在有抗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后,用HUVEC将其吸附。洗涤细胞后再将吸附的抗体从细胞膜上洗脱下来,再用Protein-A/G磁珠再次纯化和浓缩洗脱液中的抗体Ig G。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洗脱液中抗体活性,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凝胶和免疫印迹法鉴定纯化的抗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Ig G)。结果在386例肾移植受者的血清中,选取血清肌酐(Scr)>400μmo I/L、抗HLA抗体阴性、抗MICA抗体阴性和荧光反应强度(MFI)>16的5例受者的血清样本,纯化后的抗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Ig G在SDS-PAGE凝胶显示免疫球蛋白重链(纯度>9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纯化的抗体具有重新结合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抗原的特性。结论采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吸附肾移植受者血清中抗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的提纯方法可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 抗体吸附 人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