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胚胎干细胞来源巨核细胞衍生微囊泡促进血管新生
1
作者 唐轩 吴旭敏 +6 位作者 陈可一 胡亮 李基晟 刘传丽 覃金华 张博文 李艳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0-510,共11页
目的 建立人胚胎干细胞(hESCs)来源巨核细胞(MKs)及其衍生微囊泡的制备体系,评价巨核细胞微囊泡(MKMPs)对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方法 (1)干细胞来源MKs的制备:将hESCs接种于基质胶包被的培养板中,通过贴壁培养法进行诱导,添加第一阶段诱... 目的 建立人胚胎干细胞(hESCs)来源巨核细胞(MKs)及其衍生微囊泡的制备体系,评价巨核细胞微囊泡(MKMPs)对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方法 (1)干细胞来源MKs的制备:将hESCs接种于基质胶包被的培养板中,通过贴壁培养法进行诱导,添加第一阶段诱导培养基培养2 d后将细胞诱导至中胚层祖细胞,添加第二阶段诱导培养基培养3 d后将细胞诱导至生血内皮/造血祖细胞。随后将细胞消化成单细胞并接种至低吸附孔板,通过悬浮培养再诱导8 d。通过细胞形态观察、流式分析各阶段特征分子标志物[hESCs:TRA-1-60、唾液酸糖脂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4(SSEA4);中胚层祖细胞:brachyury;生血内皮细胞/造血祖细胞:CD34、CD43;MKs:CD41a、CD42b],细胞免疫荧光染色β微管蛋白(β1-tubuli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Friend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FLI1)、CD42鉴定MKs的特征蛋白;(2) MKMPs收集和验证:通过差速离心法收集MKMPs,利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实验(NTA)检测粒径,透射电镜观察形态及超微结构,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特征蛋白CD41、肿瘤易感基因101(TSG101)及CD9的表达水平;(3) MKMPs生物学功能分析:将MKMPs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别用CD41a-PE及CD34-APC抗体标记后进行孵育,结合活细胞成像观察培养3 h后细胞吞噬MKMPs的现象;以HUVECs为实验对象分别开展管腔形成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以血小板微囊泡(PMPs)作为阳性对照,评估MKMPs对内皮细胞迁移及血管新生的作用。实验分为未添加微囊泡组(0 mg·L^(-1),对照组)及添加不同浓度微囊泡组(1、5、10和20 mg·L^(-1),实验组),对细胞在基质胶内培养5 h后形成管腔的结点数量进行计数,并分析6 h细胞迁移率;ELISA检测微囊泡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结果 (1)流式检测结果表明分化前细胞表达多能性标志物SSEA4及TRA-1-60,诱导至第2 d的细胞表达中胚层祖细胞标志brachyury;诱导至第5 d的细胞表达生血内皮标志CD34和早期造血细胞标志物CD43;诱导至第13 d的细胞表达MKs标志物CD41a和CD42b。分化第13 d细胞表达MKs特征蛋白CD42、β1-tubulin、VWF及FLI1;(2) MKMPs具有典型双层膜状结构,NTA分析表明该囊泡粒径为(164.3±14.0) nm,且表达TSG101、CD9及CD41等标志蛋白;(3)荧光标记的MKMPs与HUVECs共培养3 h后,HUVECs能够摄取MKMPs;与对照组相比,添加MKMPs能够显著提高HUVECs的管腔形成能力及迁移能力,其中MKMPs 5 mg·L^(-1)处理促进管腔形成及细胞迁移能力最强,其促进细胞迁移及管腔形成的能力均显著高于5 mg·L^(-1)的PMPs处理组;与PMPs相比,MKMPs中VEGF的含量显著升高。结论 hESCs来源MKs具备产生微囊泡的能力,MKMPs具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干细胞 巨核细胞 巨核细胞微囊泡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和VEGF协同作用小鼠胚胎干细胞衍生的血管内皮祖细胞促伤口愈合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影 陈东升 +6 位作者 赵艾艾 何才蓉 陈凤娇 何运雪 郑梅 陆莹 丁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50,共11页
皮肤伤口愈合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临床难题之一,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是影响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的关键环节。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在血管内皮修复和招募炎症细胞促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体内直接输送EP... 皮肤伤口愈合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临床难题之一,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是影响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的关键环节。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在血管内皮修复和招募炎症细胞促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体内直接输送EPC低效且会损害细胞存活力和功能进而影响治愈效率。因此,改善EPC的生物学功能以促进伤口愈合很有必要。本研究将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mESC)在10 ng/mL VEGF和5 ng/mL bFGF的作用下诱导获得CD133+CD34+EPC。以mESC衍生的EPC为研究对象,将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作用于mESC-EPC,结果表明,10 ng/mL TNF-α和10 ng/mL VEGF协同处理组相比于单因子处理显著促进EPC的黏附、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P<0.01)。进一步通过建立小鼠局部皮肤全层创伤模型,在创周处注射10 ng/mL TNF-α和10 ng/mL VEGF协同EPC治疗明显加速伤口愈合(P<0.05),再生皮肤真皮层增厚(P<0.001),促进血管生成素ANG1和ANG2介导CD31+内皮细胞构成的毛细血管网络成熟。随着伤口愈合程度的加深,促炎因子TNF-α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下调(术后13 d,PBS组、EPC组、VE组、TE组和VTE组的TNF-α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3±0.01、0.60±0.02、0.42±0.02、0.36±0.01和0.34±0.03),创造有利于伤口愈合的炎症微环境。综上所述,10 ng/mL TNF-α和10 ng/mL VEGF的协同作用强化EPC的生物学功能,并通过促进新血管生成和早期炎症反应加速小鼠皮肤伤口闭合和组织重塑,为细胞干预伤口愈合治疗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胚胎干细胞 血管生成因子 内皮细胞 伤口愈合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三维条件下人胚胎干细胞向内皮细胞的分化及功能 被引量:2
3
作者 苏位君 王宝玉 +5 位作者 宋祥和 王丽娜 刘艳华 周曼倩 童玲玲 李宗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9-544,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三维分化无血清方法,对人胚胎干细胞(hESCs)向内皮细胞进行分化,并对这种方法得到的人胚胎干细胞来源内皮细胞(hESC-ECs)进行功能检测。方法在低附着培养皿中培养未分化的H9 hESCs12 d,使其形成类胚体(EBs),12 d后将...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三维分化无血清方法,对人胚胎干细胞(hESCs)向内皮细胞进行分化,并对这种方法得到的人胚胎干细胞来源内皮细胞(hESC-ECs)进行功能检测。方法在低附着培养皿中培养未分化的H9 hESCs12 d,使其形成类胚体(EBs),12 d后将已形成的EBs收集起来,用浓度为1.5 mg/ml的Ⅰ型鼠尾胶原重悬,加入六孔板中,在37℃待胶原凝固后加入EGM-2培养基培养3 d,获得出芽类胚体后用0.25%胶原酶Ⅰ和0.56 U/ml LiberaseBlendzyme消化芽生类胚体各20 min,采用流式技术分选出其中CD31阳性的细胞,并用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摄取实验和成管实验验证这部分细胞的内皮细胞功能。结果建立了一种基于胶原培养环境的三维分化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将hESCs向内皮细胞分化的效率提高到18%,最终获得的hESC-ECs具有和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相似的细胞表面标志物,并在乙酰化LDL吞噬实验和血管新生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内皮细胞功能。结论建立的改良三维分化方法能够明显提高hESCs向内皮细胞的分化效率,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分化方法,同时无血清培养方法为将来hESC-ECs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干细胞 人胚胎干细胞来源内皮细胞 三维分化法 CD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内皮细胞构建内皮化血管支架 被引量:1
4
作者 钟贞 杨健 +3 位作者 李平 谭理 应其龙 宋后燕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索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用于构建内皮化血管支架,为临床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改良后单层分化体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为独立诱导因子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用RT-PCR法检测... 目的探索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用于构建内皮化血管支架,为临床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改良后单层分化体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为独立诱导因子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用RT-PCR法检测分化时程各时间点内皮特异性标志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分化体系中的内皮细胞蛋白标志。将分化成熟的内皮细胞种植于支架表面,构建内皮化血管支架。结果胚胎干细胞全能性分子标志Oct3/4,早期内皮标志Flk-1,Tie-2,PECAM-1,以及成熟内皮标志VE-cadherin在胚胎干细胞分化体系中呈现一定的转录时序性;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分化细胞Flk-1,VE-cadheiin阳性,血管支架被表达VE-cadherin的内皮细胞覆盖。结论我们改良了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并用于探索内皮化血管支架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分化 内皮化血管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胚胎干细胞向造血细胞和内皮细胞诱导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建 赵惠萍 +5 位作者 谢常青 林戈 杨胜 聂东宋 王绮如 卢光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22-228,共7页
胚胎干(ES)细胞是一种能够自我更新、长期增殖并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能够模拟体内造血发育的过程。为探讨诱导人类胚胎干细胞向造血细胞和内皮细胞的 分化的方法,将人类胚胎干细胞去... 胚胎干(ES)细胞是一种能够自我更新、长期增殖并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能够模拟体内造血发育的过程。为探讨诱导人类胚胎干细胞向造血细胞和内皮细胞的 分化的方法,将人类胚胎干细胞去饲养层,形成拟胚体(EB)培养3天后消化;采用基质细胞条件培养基联合细胞 因子的诱导体系,诱导8天后,种植到半固体培养基中培养7-14天。应用RT-PCR检测诱导细胞flk-1、BMI-1、scl、 Zeta-globin造血相关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KDR、CD34等造血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集落 细胞的表面标记。结果表明:①半固体培养基中出现20-30个细胞组成的集落,集落细胞再种植仍然能够形成大 小相似的细胞集落;另外一些较大的细胞集落中CD45细胞呈阳性。②部分细胞贴壁生长形成内皮细胞样集落,Ⅷ 因子、KDR、UEA检测均为阳性。③在ES细胞内有少量flk-1、BMI-1表达,而scl、Zeta-globin基因不表达;自发分化 3天的EB可见flk-1、BMI-1表达上调;消化形成单细胞并诱导4天,检测到flk-1、BMI-1、scl、Zeta-globin基因的表 达,第8天仍然检测到flk-1、BMI-1、scl基因的表达,Zeta-globin基因不表达。④诱导8天的细胞中表达flk-1阳性细 胞的率为9.8%,CD34阳性细胞占总细胞量的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诱导分化 造血细胞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的造血分化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府 沈柏均 +4 位作者 刘星霞 郑立波 侯怀水 时庆 马秀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02-1605,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体外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系ES-D3向造血分化的能力。方法:先将ES-D3形成拟胚体,将拟胚体细胞转入含不同浓度的VEGF和VEGF+SCF的培养基中。实验分6组,分别为VEGF 5μg/L组、VEGF 10μg/L组、VEGF 20μg/L...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体外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系ES-D3向造血分化的能力。方法:先将ES-D3形成拟胚体,将拟胚体细胞转入含不同浓度的VEGF和VEGF+SCF的培养基中。实验分6组,分别为VEGF 5μg/L组、VEGF 10μg/L组、VEGF 20μg/L组、VEGF 5μg/L+SCF组、VEGF 10μg/L+SCF组、VEGF20μg/L+SCF组,同时设不加因子的自发分化对照组。RT-PCR检测造血转录基因GATA-2和早期造血细胞基因c-k it和β-H1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检测生成造血集落的能力。结果:经过1周的诱导培养,实验组生成的细胞可以表达GATA-2、c-k it和β-H1,CD34+细胞的比例也升高,并可形成造血祖细胞的集落。从诱导生成CD34+细胞的比例和生成的集落数量看,VEGF联合SCF组的诱导效率要高于VEGF单用组和对照组,其中以VEGF 20μg/L+SCF组和VEGF 10μg/L+SCF组的诱导效率最高。结论:VEGF能够促进ESC的早期造血分化,尤以与SCF合用时,其诱导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内皮生长因子 拟胚体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人角膜内皮细胞微环境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角膜内皮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孙琳 吴欣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44-847,共4页
角膜内皮供体不足成为开展角膜内皮移植等手术的主要问题,生物工程角膜为角膜内皮移植的开展提供了解决途径.人胚胎干细胞(ESCs)诱导分化出功能性角膜内皮细胞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角膜供体不足,尤其是角膜内皮供应不足的现状.目前... 角膜内皮供体不足成为开展角膜内皮移植等手术的主要问题,生物工程角膜为角膜内皮移植的开展提供了解决途径.人胚胎干细胞(ESCs)诱导分化出功能性角膜内皮细胞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角膜供体不足,尤其是角膜内皮供应不足的现状.目前理想可行的方法是体外模拟角膜内皮细胞的发育过程,将人ESCs诱导分化为神经嵴干细胞(NCSCs),再利用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构建细胞生长的微环境,制备适当的条件培养基以诱导NCSCs分化为角膜内皮细胞.目前NCSCs相关的诱导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微环境对角膜内皮细胞发育过程的影响,以及诱导人ESCs分化为角膜内皮细胞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神经嵴干细胞 角膜内皮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胎儿来源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旁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减轻脂多糖诱导的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3
8
作者 陶金 夏培哲 +4 位作者 周瑜 李璐 卢震辉 杜勇 朱永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探讨无血清培养人胎儿来源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fPMSC)旁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脂多糖(LPS)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hfPMSC,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 CD90、 CD105、 CD14、 CD34、 CD45、 HLA-DR的表达... 目的探讨无血清培养人胎儿来源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fPMSC)旁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脂多糖(LPS)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hfPMSC,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 CD90、 CD105、 CD14、 CD34、 CD45、 HLA-DR的表达以确定其干细胞属性;利用Transwell^(TM)共培养体系[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接种于Transwell^(TM)上室, hfPMSC接种于下室],检测hfPMSC旁分泌HGF对LPS处理的HPMEC通透性的影响。实验分为LPS处理组、 hfPMSC共培养组、 HGF中和抗体组、正常HPMEC对照组。在Transwell^(TM)培养上室加入100μg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FITC-dextran),荧光酶标仪检测染料渗透情况; Western blot法检测渗透相关蛋白血管内皮钙黏素(VE-cadherin)和陷窝蛋白1(caveolin-1)及凋亡相关裂解型蛋白胱天蛋白酶3(c-caspase-3)和裂解型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c-PARP1)的蛋白水平。结果所培养细胞具备间充质干细胞形态,为CD73、 CD90、 CD105阳性及CD14、 CD34、 CD45、 HLA-DR阴性细胞;与LPS处理组相比, hfPMSC共培养可显著抑制LPS环境中HPMEC的通透性,显著上调VE-cadherin的表达水平,降低caveolin-1、 c-caspase-3和c-PARP1的蛋白水平。相反,中和共培养体系中的HGF,可逆转hfPMSC对HPMEC的上述作用。结论 hfPMSC通过分泌HGF抑制LPS诱导的HPMEC通透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儿来源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fPMSC) 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 脂多糖(LPS) 细胞生长因子(HGF) 急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胎干细胞向内皮祖细胞诱导分化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吴琼 习佳飞 +1 位作者 李亚里 裴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8-144,共7页
近年来,内皮细胞的应用价值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但其来源有限,成为研究应用的主要障碍.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可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系,有可能成为获取内皮细胞的另一来源.就人胚胎干细胞向内皮祖细胞分化、分离方法、相关分子机制及... 近年来,内皮细胞的应用价值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但其来源有限,成为研究应用的主要障碍.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可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系,有可能成为获取内皮细胞的另一来源.就人胚胎干细胞向内皮祖细胞分化、分离方法、相关分子机制及内皮祖细胞应用价值等进行阐述,以期能够引起更多的关注,推动其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干细胞 内皮细胞 分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获取血管平滑肌和内皮细胞 被引量:1
10
作者 皮庆猛 岳伟 +3 位作者 付炜 石伦刚 曹谊林 张文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从诱导分化的小鼠胚胎干细胞中获取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利用Flk-1作为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来源的血管前体细胞标志,流式细胞仪分选分化的类胚体中Flk-1阳性细胞,分别添加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血管... 目的探讨从诱导分化的小鼠胚胎干细胞中获取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利用Flk-1作为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来源的血管前体细胞标志,流式细胞仪分选分化的类胚体中Flk-1阳性细胞,分别添加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血管前体细胞向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诱导分化后细胞的相关标志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诱导分化后细胞的分化效率和纯度。结果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在分化第4天类胚体中有50%左右的细胞表达Flk-1,经分选的Flk-1阳性细胞通过进一步诱导,可以得到(95.9±3.5)%α-SMA阳性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和(59.1±4.8)%CD31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结论成功应用流式细胞分选法从诱导分化的小鼠胚胎干细胞中获取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实验为组织工程化血管构建中种子细胞来源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FLK-1 平滑肌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生成CD34^+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府 沈柏均 +3 位作者 刘星霞 侯怀水 时庆 马秀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体外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系ES-D3生成 CD34+细胞的能力。方法:将ES-D3形成拟胚体,将拟胚体细胞转入含不同浓度的VEGF和VEGF+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的培...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体外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系ES-D3生成 CD34+细胞的能力。方法:将ES-D3形成拟胚体,将拟胚体细胞转入含不同浓度的VEGF和VEGF+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的培养基中。实验分6组,分别为VEGF 5μg/L组、VEGF 10 μg/L组、VEGF20 μg/L组、VEGF 5 μg/L+SCF组、 VEGF 10 μg/L+SCF组、VEGF 20 μg/L+SCF组,同时设不加因子的自发分化对照组。RT-PCR检测CD34 mRNA的表达,流 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的比例,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检测生成造血集落的能力。结果:经过1周的诱导培养,实验组 生成的细胞可以表达CD34 mRNA,CD34+细胞的比例也升高,并可形成造血祖细胞的集落。从CD34 mRNA的表达水平、诱导 生成CD34+细胞的比例和生成的集落数量看,VEGF 20 μg/L+SCF组和VEGF 10 μg/L+SCF组的诱导效率最高。结论: VEGF能够促进ESC生成CD34+细胞,尤以与SCF合用时,其诱导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拟胚体 CD34^+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生成造血集落形成细胞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惠萍 卢光琇 王绮如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196,共5页
目的:为观察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mouse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conditional medium,mBMEC-CM)对鼠胚胎干细胞生成造血集落形成细胞的影响。方法:将鼠胚胎干细胞系D3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 line-D3,ES-D3)形成4d拟胚体... 目的:为观察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mouse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conditional medium,mBMEC-CM)对鼠胚胎干细胞生成造血集落形成细胞的影响。方法:将鼠胚胎干细胞系D3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 line-D3,ES-D3)形成4d拟胚体(day-4 embryoid bodies,ddEBs),再用mBMEC-CM诱导4dEBs生成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igh proliferation potential-colony-formation cell,HPP-CFC)和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urst forming unit-erythroid,BFU-E)。以形成造血集落的数量为检测指标,观察mBMEC-CM诱导浓度、天数和诱导生成的细胞数与形成HPP-CFC和BFU-E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形成的HPP-CFC和BFU-E集落数均与诱导生成的4dEBs细胞数呈正相关(HPP-CFC:r=0.916,P〈0.05;BFU-E:r=0.927,P〈0.05),且均随着种入的细胞数(在1×10^7~4×10^7/L范围内)增加而呈现相应的增加。当种入的细胞数增加到5×10^7/L时两种集落数均不再增加。mBMEC-CM诱导浓度(在0~20%范围内)与其诱导生成的HPP-CFC和BFU-E数呈剂量依赖性正相关(HPP-CFC:r=0.909,P〈0.05;BFU-E:r=0.927,P〈0.01)。20%浓度mBMEC-CM诱导4dEBs来源的细胞于3,6和9d形成的HPP-CFC和BFU-E数,以诱导3d者最高,6d次之,9d最低。结论: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能促进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HPP-CFC和BF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拟胚体 造血 造血干细胞 骨髓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向造血分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惠萍 卢光琇 王绮如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9-114,共6页
为观察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 (BECM)和 (或 )细胞因子 (VEGF +SCF +EPO)对小鼠胚胎干细胞 (ESC D3细胞 )生成造血干 /祖细胞的促进作用 ,先将ESC D3细胞形成 4天胚状体 (Day 4embryoidbody,4dEB) ,再诱导 4dEBs生成造血干 /祖细胞。... 为观察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 (BECM)和 (或 )细胞因子 (VEGF +SCF +EPO)对小鼠胚胎干细胞 (ESC D3细胞 )生成造血干 /祖细胞的促进作用 ,先将ESC D3细胞形成 4天胚状体 (Day 4embryoidbody,4dEB) ,再诱导 4dEBs生成造血干 /祖细胞。实验分 4组 ,第 1,2和 3组分别为BECM +VEGF +SCF +EPO ,BECM和VEGF +SCF +EPO组 ,第 4组为自发分化对照组。检测各组造血干 /祖细胞特异抗原、造血转录因子表达以及造血集落的形成。结果显示 ,BECM和 (或 )细胞因子诱导生成的细胞均表达造血干 /祖细胞抗原 (c kit,Sca 1,Thy 1和CD34)和造血转录因子(c myb ,SCL和β H1) 基因mRNA ,培养后可产生HPP CFC和BFU E。从诱导ESC D3细胞生成造血干 /祖细胞的数量和生成的集落总数看 ,BECM联合细胞因子组诱导效率均显著高于单用组和对照组。结论 :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能显著促进胚胎干细胞早期造血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内皮细胞 培养液 细胞因子 胚胎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胚状体 骨髓移植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来源与伦理思考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延光 《医学与哲学》 2002年第2期7-10,共4页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问题较多 ,因此要思考胚胎干细胞的伦理问题。胚胎干细胞来源有四种 :选择性流产的人类胚胎组织 ;治疗不孕症夫妇不需要的由体外受精产生的人类胚胎 ;由捐献者专门为研究所捐献的配子由体外受精产生的人类胚胎 ...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问题较多 ,因此要思考胚胎干细胞的伦理问题。胚胎干细胞来源有四种 :选择性流产的人类胚胎组织 ;治疗不孕症夫妇不需要的由体外受精产生的人类胚胎 ;由捐献者专门为研究所捐献的配子由体外受精产生的人类胚胎 ;由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将人体细胞核移植入人或动物的卵泡内产生人类胚胎或嵌合体胚胎。用不同胚胎来源研究干细胞产生的伦理问题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胚胎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来源 医学伦理 细胞核移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胚胎干细胞来源引发的伦理问题 被引量:4
15
作者 康亚妮 刘皓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4年第1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细胞来源 医学伦理学 不孕症 细胞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的人角膜内皮细胞在脱细胞猪角膜基质上单层细胞片的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鹿晓燕 王智崇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05-709,共5页
背景 目前角膜供体来源短缺,且体外培养的人角膜内皮细胞(HCECs)难以再生和扩增,为临床上角膜移植的开展带来了很大困难,组织工程角膜的构建仍是研究的主要课题.前期研究已证实,小鼠胚胎干细胞条件培养基(ESC-CM)能够促进体外HCECs... 背景 目前角膜供体来源短缺,且体外培养的人角膜内皮细胞(HCECs)难以再生和扩增,为临床上角膜移植的开展带来了很大困难,组织工程角膜的构建仍是研究的主要课题.前期研究已证实,小鼠胚胎干细胞条件培养基(ESC-CM)能够促进体外HCECs的增生,脱细胞猪角膜基质(APCS)是较好的支架材料,但ESC-CM培养的HCECs是否能在APCS上融合成单层细胞鲜见研究. 目的 研究ESC-CM培养的HCECs在APCS上是否能够形成单层细胞. 方法 用小鼠ESC-CM培养液培养小鼠ES-E14细胞,收集培养上清液,离心后按体积比1∶3与人角膜内皮细胞培养液(CEM)混合,制备体积分数25% ESC-CM液.取穿透角膜移植术后剩余的供体人角巩膜缘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用ESC-CM对HCECs进行培养和传代,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HCECs中Ⅷ型胶原蛋白(ColⅧ)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以鉴定细胞.取猪角膜,利用磷脂酶A2和碳酸氢盐溶液脱细胞法制备APCS,将第2代HCECs混合液按照800/mm2的密度种植于灭菌的APCS上进行培养,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培养细胞的组织结构;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构建的HCECs单细胞片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Na+-K+-ATP酶的表达. 结果 体外培养的HCECs呈典型的六角形,内皮特异性标志物ColⅧ和NSE mRNA表达阳性.脱细胞APCS呈白色透明状,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APCS中无角膜细胞,但角膜胶原纤维排列规则.第2代HCECs复水后可在APCS上生长并贴附,培养后7d融合成单层细胞片,细胞片上HCECs的细胞密度为(2 694± 143)/mm2.构建的HCECs片中内皮细胞泵功能相关蛋白ZO-1和Na+-K+-ATP酶均呈阳性表达,呈红色荧光. 结论 25%ESC-CM可促进HCECs的生长并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PCS可为HCECs片的构建提供支架和较好的生存微环境.在APCS形成的HCECs单细胞片可表达HCECs泵功能,是角膜移植的良好供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基质/移植 角膜内皮细胞 组织工程/方法 组织支架 条件培养液 小鼠胚胎干细胞 猪脱细胞角膜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体外促进人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鹿晓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1-236,共6页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干细胞条件培养基(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conditioned medium,ESC-CM)是否可以在体外促进人角膜内皮细胞(human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HCECs)的增殖。方法利用角膜内皮后弹力层组织块方法进行原代培养P0 HC...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干细胞条件培养基(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conditioned medium,ESC-CM)是否可以在体外促进人角膜内皮细胞(human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HCECs)的增殖。方法利用角膜内皮后弹力层组织块方法进行原代培养P0 HCECs。实验组使用含有25%ESC-CM的培养液进行培养,对照组使用普通角膜内皮细胞培养液(corneal endothelium medium,CEM)进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鉴定HCECs;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及萌出时间;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HCECs的泵相关功能蛋白(zona occludens protein-1,ZO-1)及Na^+-K^+-ATP酶的表达。Giemsa染色细胞克隆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及流式细胞学检测Ki67阳性率的方法比较HCECs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查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周期负性调节蛋白P21的水平,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原代培养时,25%ESC-CM组培养的HCECs P2细胞爬出,细胞形态呈典型多角形结构。CEM在P2时细胞形态变大,失去了多角形结构。25%ESC-CM组和CEM组均表达ZO-1、Na^+-K^+-ATP酶。25%ESC-CM组的Ki67阳性率、克隆形成数量、进入到细胞周期S期和G2期的比例均高于CEM组(均为P<0.05)。25%ESC-CM组的细胞凋亡数量和P21阳性率均低于CEM组(均为P<0.05)。结论 25%ESC-CM组可显著促进HCECs增殖;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21蛋白的表达和抑制细胞凋亡实现的,为HCECs体外大量扩增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角膜内皮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诱导人胚胎干细胞成为内皮祖细胞
18
作者 房芳 张博文 +5 位作者 何丽娟 周军年 王静雪 岳文 谢小燕 裴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8-555,共8页
血管的发生和发育不仅对胚胎形成中各器官的发育分化十分重要,并且对成体的创伤修复和生殖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血管内皮细胞是形成心血管封闭管道系统的形态基础,体外多种细胞可经诱导分化产生出内皮祖/内皮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 血管的发生和发育不仅对胚胎形成中各器官的发育分化十分重要,并且对成体的创伤修复和生殖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血管内皮细胞是形成心血管封闭管道系统的形态基础,体外多种细胞可经诱导分化产生出内皮祖/内皮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endothelial cells,EPCs/ECs),但是存在一些不足.鉴于人类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Cs)诱导分化的全能性和长期增殖能力,为EPCs/ECs提供了新的来源.现有文献报道,hESCs诱导分化为EPCs/ECs的比例较低,为了提高该诱导分化效率,我们使用分阶段的二维诱导方法,首先将细胞接种在超纯层纤连蛋白(Matrigel)上,之后通过在不同阶段添加不同的因子,最终获得CD31+KDR+细胞的比例可以达到16%.进一步内皮诱导分化的结果显示,获得的EPCs/ECs的比例可以达到约32%,这些细胞具有在Matrigel上形成血管样结构的能力,可结合植物凝集素.实时定量PCR的结果显示,诱导分化所得的细胞表达众多内皮相关基因,并且免疫荧光的结果也表明部分细胞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CD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干细胞 内皮 内皮细胞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潜能的研究
19
作者 李丽 马海英 +1 位作者 马玲 于艳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02-2002,共1页
关键词 内皮细胞分化 间充质干细胞 人胎盘 种子细胞来源 诱导分化 再生医学 细胞接种 内皮细胞形态 PLACENTA 组织块种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首对同一父母来源HLA相同的人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
20
作者 骆玉梅 范勇 +5 位作者 陈欣洁 杜红姿 张文红 黎青 李少英 孙筱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92-1595,共4页
目的:建立国内首对同父母来源的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hESC)系,为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提供内参对照模型。方法:利用体外受精后第3天不适宜进行胚胎移植的低质量胚胎,采用机械切割法分离囊胚内细胞团(ICM),接种到丝... 目的:建立国内首对同父母来源的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hESC)系,为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提供内参对照模型。方法:利用体外受精后第3天不适宜进行胚胎移植的低质量胚胎,采用机械切割法分离囊胚内细胞团(ICM),接种到丝裂霉素C处理的小鼠饲养层上,对建立的hESC进行多能性潜能检测。结果:成功建立一对具有多能特性的hESC系,体外长期培养维持正常核型,STR显示较高的亲缘性,HLA配型完全相同。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国内首对同一父母来源的HLA完全相同的hESC,其遗传背景一致,这为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体系筛选提供一个很好的内参对照,同时也为干细胞的移植排斥反应、培养扩增等研究提供很好的对比参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相同HLA配型 同一父母来源 内对照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