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烯丙基二硫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G_1期的阻滞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黄幼生 苏琦 +4 位作者 周秀田 苏坚 廖前进 解娜 葛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28-1132,共5页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G1期的阻滞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析DADS对体外培养的HT-2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TT...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G1期的阻滞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析DADS对体外培养的HT-2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法显示,60、120μmol.L-1DADS作用HT-29细胞24 h后,生长抑制率分别达23.1%、45.6%。细胞计数法表明,常规培养HT-29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22.58 h,60μmol.L-1DADS作用HT-29细胞后,其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延长到31.20 h。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60μmol.L-1DADS阻滞HT-29细胞在G1期,与对照组相比,可使G1期细胞增加约2倍,而120μmol.L-1DADS显著地将细胞阻滞在G2/M期。免疫细胞化学分析表明在G1期阻滞同时有p21W af1蛋白表达上调,Cyc lin E、C-myc蛋白表达下降。结论低剂量DADS对HT-29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可能与G1期阻滞有关,DADS对HT-29细胞G1期阻滞的分子机制可能与调节p21W af1、Cyc lin E、C-myc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硫 肠癌 ht-29细胞 细胞周期 eye-lin E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对结肠癌HT-2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尹丽颖 李凤金 +3 位作者 边晓燕 牛雯颖 敖鹏 肖洪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45-1548,共4页
目的研究辽东楤木叶总皂苷(ETS)对HT-2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ETS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TS对HT-29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ETS对HT-29细胞PLK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ET... 目的研究辽东楤木叶总皂苷(ETS)对HT-2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ETS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TS对HT-29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ETS对HT-29细胞PLK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ETS对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IC50值为39.62 mg·L-1。在10~40 mg·L-1剂量作用下,可剂量依赖性诱导HT-29细胞凋亡。ETS主要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从而可剂量依赖性抑制肿瘤细胞增殖。ETS可明显抑制HT-29细胞PLK1蛋白的表达。结论 ETS体外可明显抑制HT-29细胞的生长,其抗肿瘤作用与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凋亡及抑制PLK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楤木 皂苷 人结肠癌ht-29细胞 细胞周期 胞凋亡 PLK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通过调控miR-20a/TGFBR2分子轴降低结直肠癌HT-29/DDP细胞的顺铂耐药性 被引量:14
3
作者 招志辉 丘振文 招远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7-425,共9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通过调控miR-20a/TGFBR2分子轴对结直肠癌(CRC)顺铂耐药细胞HT-29/DDP增殖、侵袭、凋亡和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人CRC HT-29细胞、HT-29/DDP细胞为亲本和耐药细胞模型,将HT-29/DDP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通过调控miR-20a/TGFBR2分子轴对结直肠癌(CRC)顺铂耐药细胞HT-29/DDP增殖、侵袭、凋亡和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人CRC HT-29细胞、HT-29/DDP细胞为亲本和耐药细胞模型,将HT-29/DDP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PS处理组、过表达miR-20a+APS组、沉默TGFBR2+APS组。用不同质量浓度的APS(0、0.5、1.0、1.5和2.0 mg/ml)处理HT-29/DDP细胞后,以qPCR和Wb实验检测细胞中miR-20a和TGFBR2的表达水平;用CCK-8、Transwell和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对HT-29/DDP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20a与TGFBR2的靶向作用关系。构建裸鼠皮下CRC HT-29/DDP细胞移植瘤模型,观察APS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APS显著抑制HT-29/DDP细胞的增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miR-20a在经APS处理后的HT-29/DDP细胞中低表达(P<0.01)、TGFBR2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miR-20a靶向作用TGFBR2并下调其表达水平。体内外实验证实APS通过靶向下调miR-20a对TGFBR2的抑制作用,提高HT-29/DDP细胞的药物敏感性,进而抑制该细胞增殖、侵袭和促进凋亡(均P<0.01);同时发现,该作用与抑制PCNA、Bcl-2蛋白而促进Bax、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联。结论:APS通过下调miR-20a对TGFBR2表达的抑制作用,从而逆转HT-2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肠癌 ht-29细胞 ht-29/DDP细胞 顺铂 miR-20a/TGFBR2分子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和p53在丹皮酚诱导人结直肠癌HT-29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计春燕 谭诗云 +1 位作者 汪毅 刘长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bcl-2和p53在丹皮酚(paeonol,Pae)诱导人结直肠癌HT-29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不同浓度的Pae对HT-29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用药前、后... 目的探讨bcl-2和p53在丹皮酚(paeonol,Pae)诱导人结直肠癌HT-29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不同浓度的Pae对HT-29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用药前、后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p53表达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到Pae作用后HT-29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Pae在15.63mg/L、62.50mg/L、250.00mg/L3种浓度下作用48h均可诱导HT-29细胞凋亡,TUNEL法显示各组凋亡指数(AI)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Pae作用后HT-29细胞bcl-2及p5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Pae能抑制HT-29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可能与下调bcl-2及p53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ht-29细胞 基因 BEL-2 基因 P53 丹皮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乳酸菌有效成分的筛选
5
作者 王淑梅 张兰威 +2 位作者 张莉丽 张爽 易华西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8-31,共4页
以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GG(LGG)为阳性对照,4株具有潜在抗结肠癌功效的乳酸菌为研究对象,提取其细胞壁及细胞质,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初步筛选具备抑制HT-29细胞增殖能力的成分,再通... 以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GG(LGG)为阳性对照,4株具有潜在抗结肠癌功效的乳酸菌为研究对象,提取其细胞壁及细胞质,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初步筛选具备抑制HT-29细胞增殖能力的成分,再通过分析提取成分对HT-29细胞DNA损伤、细胞死亡及周期的影响,获得具有抗结肠癌作用的有效成分。结果表明,与阳性对照LGG相比,乳酸菌X11、X12、M5、K14的细胞壁和乳酸菌M5、K14的细胞质对HT-29细胞增殖能力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HT-29细胞经乳酸菌细胞壁或细胞质(蛋白质含量为80μg/mL)处理48h后,脱氧核糖核酸(DNA)出现了明显的弥散拖尾形态;乳酸菌X12、M5和K14细胞壁诱导HT-29细胞凋亡,并调控癌细胞周期分布。通过筛选最终获得乳酸菌X12、M5和K14的细胞壁成分具有抗结肠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细胞 细胞 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miR-21对PDCD4表达及结肠癌HT-29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任宇鹏 宋纯 张昊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2,共7页
背景与目的:miR-21可能通过抑制PDCD4表达调控结肠癌浸润及转移等恶性行为。本研究通过下调miR-21表达后,检测结肠癌HT-29细胞功能的变化,并观察PDCD4在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探讨miR-21及PDCD4的表达在结肠癌恶性行为中的关系... 背景与目的:miR-21可能通过抑制PDCD4表达调控结肠癌浸润及转移等恶性行为。本研究通过下调miR-21表达后,检测结肠癌HT-29细胞功能的变化,并观察PDCD4在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探讨miR-21及PDCD4的表达在结肠癌恶性行为中的关系及机制。方法:构建靶向miR-21的干扰质粒simiR-21,转染HT-29细胞后,以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转染效率,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细胞调亡变化,Transwell检测迁移及浸润能力改变,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及qRT-PCR法检测干扰后PDCD4表达水平变化。结果:经qRT-PCR检测simiR-21在HT-29细胞转染效率为60%~65%,转染效率佳;MTT显示转染后72、96和120 h,HT-29增殖能力减弱(t=1.276,P<0.05;t=3.276,P<0.01;t=4.523,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si-negative control及miR-21组对比转染后HT-29调亡率明显增加(t=2.132,P<0.05;t=3.524,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simiR-21转染细胞迁移能力降低(t=2.423,P<0.05;t=3.153, P<0.05),侵袭能力降低(t=3.245,P<0.05;t=5.236,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DCD4蛋白在simiR-21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t=2.342,P<0.05;t=4.215,P<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PDCD4 mRNA在simiR-21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t=2.261,P<0.05;t=3.492,P<0.05)。结论:simiR-21下调miR-21表达后,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能力受抑制,并促进其调亡,抑制迁移及浸润能力,PDCD4上调。miR-21可能通过下调PDCD4表达促进肿瘤细胞恶性行为,可作为结肠癌治疗新的靶向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增殖 调亡 MIR-21 ht-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健脾抗癌法对结肠癌HT-29细胞自噬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宁 于婷婷 +3 位作者 杨哲 宋文杰 冯晓飞 金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54-156,225,共4页
目的探索益气健脾抗癌法对体外培养的结肠癌HT-29细胞自噬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结肠癌HT-29细胞分为高剂量益气健脾抗癌组,中剂量益气健脾抗癌组,低剂量益气健脾抗癌组,及不含药血清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 目的探索益气健脾抗癌法对体外培养的结肠癌HT-29细胞自噬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结肠癌HT-29细胞分为高剂量益气健脾抗癌组,中剂量益气健脾抗癌组,低剂量益气健脾抗癌组,及不含药血清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Beclin-1、LC3和p62蛋白表达量,吖啶橙染色检测细胞自噬。结果在作用48 h时,与不含药血清对照组相比,益气健脾抗癌法可激活HT-29细胞的自噬(P<0.05)。高剂量组较中、低剂量组对细胞的激活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个剂量组均可降低HT-29细胞的侵袭能力,高剂量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抗癌法可以激活HT-29细胞的自噬,且与剂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ht-29细胞 益气健脾抗癌 肠癌 生长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健脾抗癌汤联合氟尿嘧啶对结肠癌HT-29细胞生长抑制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宁 杨哲 +2 位作者 宋文杰 冯晓飞 金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44-147,227,共5页
目的探索益气健脾抗癌汤联合氟尿嘧啶对于体外培养的结肠癌HT-2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结肠癌HT-29细胞分别分为高剂量益气健脾抗癌汤血清联合氟尿嘧啶组,中剂量益气健脾抗癌汤血清联合氟尿嘧啶组,低剂量益气健脾抗癌汤... 目的探索益气健脾抗癌汤联合氟尿嘧啶对于体外培养的结肠癌HT-2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结肠癌HT-29细胞分别分为高剂量益气健脾抗癌汤血清联合氟尿嘧啶组,中剂量益气健脾抗癌汤血清联合氟尿嘧啶组,低剂量益气健脾抗癌汤血清联合氟尿嘧啶组,氟尿嘧啶组,不含药血清对照组。采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观察各组HT-29细胞增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HT-29细胞凋亡情况,侵袭实验(Transwell)用于观察HT-29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联合用药组及氟尿嘧啶组增殖抑制情况与不含药血清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剂量益气健脾抗癌汤与氟尿嘧啶联合组均可降低HT-29细胞的增殖能力,在48 h,高剂量益气健脾抗癌汤与氟尿嘧啶联合组与氟尿嘧啶组、中、低剂量益气健脾抗癌汤与氟尿嘧啶联合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益气健脾抗癌汤与氟尿嘧啶联合组凋亡率(22.36%)高于中剂量益气健脾抗癌汤与氟尿嘧啶联合组(15.35%)、低剂量益气健脾抗癌汤与氟尿嘧啶联合组(12.74%)及氟尿嘧啶组(1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优于不含药血清对照组(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剂量益气健脾抗癌汤与氟尿嘧啶联合组均可降低HT-29细胞的侵袭能力,高剂量益气健脾抗癌汤与氟尿嘧啶联合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抗癌汤联合氟尿嘧啶可以降低结肠癌HT-29细胞侵袭,抑制HT-29细胞增殖,促进HT-29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ht-29细胞 益气健脾抗癌汤 肠癌 氟尿嘧啶 生长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ut1基因沉默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株增殖、分化及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郭圣超 武雪亮 +4 位作者 薛军 韩磊 孙光源 杨东东 屈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0-795,共6页
目的探究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 1)基因沉默对人结直肠癌HT-29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Glut 1干扰序列(siRNA)转染至人结肠癌HT-29细胞作为shGlut 1组,非干扰序列转至HT-29细胞作为NC组,HT-29细胞作为Blank组,癌旁正常... 目的探究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 1)基因沉默对人结直肠癌HT-29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Glut 1干扰序列(siRNA)转染至人结肠癌HT-29细胞作为shGlut 1组,非干扰序列转至HT-29细胞作为NC组,HT-29细胞作为Blank组,癌旁正常组织细胞作为Control组,应用q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lut 1、TGF-β1、PI3K、AKT、PTEN、mTOR mRNA和相应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检测Bcl-2/Bax比值,p-PI3K、p-S 473-AKT、p-S 389-S6K1、p-T 70-4 EBP1、Cleaved Caspase-3、Cleaved-PARP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体外增殖成瘤能力。结果免疫荧光结果表明shGlut 1组转染效率较高,符合实验标准;与Control组比较,结肠癌组织中Glut 1、TGF-β1、PI3K、AKT、mTOR、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而PTEN、Bax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调,p-PI3K、p-S 473-AKT、p-S 389-S6K1和p-T 70-4 EBP1蛋白表达上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PARP蛋白表达下调(P均<0.05);与Blank组和NC组比较,shGlut 1组Glut 1、TGF-β1、PI3K、AKT、mTORC 1、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调,PTEN、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p-PI3K、p-S 473-AKT、p-S 389-S6K1和p-T 70-4 EBP1表达下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PARP蛋白的表达上调,增殖率下调,G0/G1期较多而S期较少,凋亡率上调,克隆形成细细胞生长较慢(P均<0.05)。结论Glut 1基因沉默能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促进其凋亡,考虑为抑制TGF-β/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ut 1基因沉默 人结肠癌ht-29细胞 增殖 分化 凋亡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酪蛋白糖巨肽对结肠癌HT-29细胞抗炎及血管生成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秋萍 贾彦 +6 位作者 曹江鸣 赵培 崔文静 马新颖 赵林森 闫亚丽 陈庆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9-185,共7页
研究乳源酪蛋白糖巨肽(casein glycomacropeptide,CGMP)对结肠癌细胞中的核转录因子(nucleartranscription factor,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为其抗炎活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前期探究"乳源酪蛋白糖巨肽对结肠癌HT-29细胞中COX-2... 研究乳源酪蛋白糖巨肽(casein glycomacropeptide,CGMP)对结肠癌细胞中的核转录因子(nucleartranscription factor,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为其抗炎活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前期探究"乳源酪蛋白糖巨肽对结肠癌HT-29细胞中COX-2、iNOS、GST-π表达的影响"的基础上,首先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结肠癌HT-29细胞将NF-κB信号通路激活,采用免疫荧光法观测p65核移位来确定;随后用乳源CGMP干预激活NF-κB通路的HT-29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炎症因子和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水平,以探讨乳源CGMP消除结肠癌细胞活力的相关分子的变化。结果显示,1μg/mL的LPS能显著激活NF-κB信号通路,p65的核移位达到最佳水平;不同质量浓度的乳源CGMP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HT-29细胞炎症因子和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水平。因此,乳源CGMP能够显著调节激活后的NF-κB信号通路,并有效抑制和改善结肠癌细胞的炎症状态,其机制为乳源CGMP通过有效抑制炎症因子和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从而减缓结肠癌细胞的炎症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糖巨肽 肠癌ht-29细胞 NF-ΚB 炎症因子 血管生成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载的DC-CIK联合5-FU治疗方案对结肠癌HT-29细胞移植瘤裸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虎林 崔晓旭 +3 位作者 冯青青 时珊珊 姚文腾 司玉玲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18-1323,共6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5-氟尿嘧啶(5-FU))并加载CD133^+HT-29细胞的裂解液或RNA,对裸鼠结肠癌细胞HT-29移植瘤治疗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HT-29细胞系,建立BALB/c裸鼠结肠癌移植瘤...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5-氟尿嘧啶(5-FU))并加载CD133^+HT-29细胞的裂解液或RNA,对裸鼠结肠癌细胞HT-29移植瘤治疗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HT-29细胞系,建立BALB/c裸鼠结肠癌移植瘤模型,分别注射无抗原加载的DC-CIK、5-FU+DC-CIK、R+DC-CIK(加载CD133^+细胞总RNA)、L+DCCIK(加载CD133^+细胞裂解液)、5-FU及生理盐水,观察不同治疗方案治疗3个周期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绘制裸鼠生长曲线;治疗结束2 d后采用颈髓离断法处死裸鼠并测定瘤体积和体质量。qPCR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AKT mRNA的表达水平、WB法检测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结束后R+DC-CIK组、L+DC-CIK组、5-FU+DC-CIK组裸鼠体质量呈现总体平稳上升,而DC-CIK组与5-Fu组体质量逐渐下降;R+DC-CIK组、5-FU+DC-CIK组、L+DC-CIK组裸鼠肿瘤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P<0.05)。加载裂解液和RNA联合化疗比单独给予5-Fu化疗和DC-CIK治疗对移植瘤组织AK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影响更加明显(均P<0.05)。结论:不同负载的DC-CIK或其与5-FU联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独化疗,其机制之一与下调AKT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 肠癌 ht-29细胞 细胞 AKT基因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LL-37通过激活AMPK介导的自噬对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亚锋 许志杰 +4 位作者 丁雅婷 闫圣玉 张侨 刘菀莹 刘丽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45-1849,共5页
目的探讨抗菌肽LL-37对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结肠癌HT-29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加入不同浓度(50、100、200μg/ml)的抗菌肽LL-37或联合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多索吗啡(10μmol/L)处理48h后,采用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抗菌肽LL-37对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结肠癌HT-29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加入不同浓度(50、100、200μg/ml)的抗菌肽LL-37或联合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多索吗啡(10μmol/L)处理48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T-29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实验检测HT-29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Atg5、LC3I和LC3II)和AMPK蛋白的表达。结果高浓度抗菌肽LL-37能促进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P<0.05),并上调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Atg5表达水平以及提高LC3II/LC3I值(P<0.05),并且伴随着AMPK异常激活(P<0.01);AMPK抑制剂联合干预能逆转抗菌肽LL-37对HT-29细胞的作用效果。结论抗菌肽LL-37通过激活AMPK介导的自噬促进结肠癌HT-29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ht-29细胞 AMPK 抗菌肽LL-37 细胞自噬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多糖通过激活免疫细胞抑制小鼠结肠癌HT-29细胞原位移植瘤的生长 被引量:31
13
作者 冯子芳 唐仕华 +2 位作者 郭莉佳 何玲 杨瑞宾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09-1213,共5页
目的:探究白术多糖(polysaccharide of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PAM)对小鼠结肠癌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荧光酶标记的1×107个结肠癌细胞(HT-29)注射到小鼠结肠浆膜层,建立结肠癌细胞原位移植瘤模型小鼠。... 目的:探究白术多糖(polysaccharide of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PAM)对小鼠结肠癌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荧光酶标记的1×107个结肠癌细胞(HT-29)注射到小鼠结肠浆膜层,建立结肠癌细胞原位移植瘤模型小鼠。待瘤体积达到约230 mm3时,小鼠采用连续10 d灌胃给药30 mg/kg PAM(PAM组)或生理盐水(对照组);通过肿瘤活体成像技术检测PAM对小鼠体内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PAM对瘤体组织中粒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的MHCII以及IL-12的表达、淋巴细胞的激活以及CD4^+和CD8^+细胞分泌IFN-γ功能的影响。结果:PAM可显著抑制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小鼠体内结肠癌细胞生长(P<0.01)。PAM可通过增加MHCII和IL-12在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P<0.01),PAM可显著增加瘤体组织中CD8^+细胞、NK细胞、CD44^+/NK细胞和CD44^+/CD4^+细胞比例以及提升单位组织体积中CD8+细胞和NK细胞细胞数量(均P<0.01),PAM可显著增加CD4^+及CD8^+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均P<0.01)。结论:PAM可通过激活结肠癌模型小鼠原位移植瘤组织中免疫细胞来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多糖 肠癌 ht-29细胞 肿瘤微环境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兰素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结直肠癌HT29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和血管生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国 张波 +1 位作者 马刚 胡安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89-694,共6页
目的:基于Hedgehog信号通路探讨石斛提取物毛兰素(erianin,ER)抑制结直肠癌HT2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T2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ER-L(25μg/mL)组、ER-M(50μg/mL)组、ER-H(75μg/mL)组、ER-H(75μg/mL)+P... 目的:基于Hedgehog信号通路探讨石斛提取物毛兰素(erianin,ER)抑制结直肠癌HT2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T2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ER-L(25μg/mL)组、ER-M(50μg/mL)组、ER-H(75μg/mL)组、ER-H(75μg/mL)+PM(Hedgehog通路激活剂,1.5μmol/L)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血管拟态形成实验检测血管生成能力,WB法检测与EMT进程、Hedgehog信号通路和拟态血管生成相关蛋白质的表达。结果:HT29细胞增殖活性随着ER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ER各组细胞克隆形成率、迁移与侵袭能力、血管形成能力、间质标志蛋白(N-cadherin、vimentin)、血管生成相关蛋白(VEGF、VE-cadherin)及Hedgehog通路相关蛋白(SHH、GLI1、SMO、c-Myc)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5),上皮标志蛋白(Ecadherin)、Hedgehog通路中融合蛋白抑制剂(SUFU)蛋白表达均显著上升(均P<0.05);PM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了ER对于HT29细胞增殖、EMT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均P<0.05)。结论:ER可以抑制结直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EMT和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兰素 肠癌 HT29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HEDGEHOG信号通路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不稳定的人类结直肠癌细胞系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修煦 来茂德 黄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34-539,共6页
目的 :探讨人类结直肠癌细胞系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用MTT方法测定LoVo、SW 480和SW 1 1 1 6细胞对 5 氟尿嘧啶 (5 FU)的敏感性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 3细胞系hMSH2、hMLH1表达水平 ;用PCR SSLP 银染法分别分析了 3个细胞系基... 目的 :探讨人类结直肠癌细胞系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用MTT方法测定LoVo、SW 480和SW 1 1 1 6细胞对 5 氟尿嘧啶 (5 FU)的敏感性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 3细胞系hMSH2、hMLH1表达水平 ;用PCR SSLP 银染法分别分析了 3个细胞系基因组中 1 0个微卫星位点状况。结果 :比较 3个细胞系MTT分析获得的IC50 结果发现 ,对 5 FULoVo细胞系较SW 480和SW1 1 1 6更加敏感 (分别为 :0 8μmol/L ,2 2 μmol/L和 1 9μmol/L ,P <0 0 1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hMSH 2在SW 480和SW 1 1 1 6阳性 ,而在LoVo阴性 ;hMLH1在 3个细胞系均阳性。PCR SSLP 银染法结果显示LoVo细胞系在 8/ 1 0个位点和其余两个细胞系不同 ,电泳条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或位移 ,而另外的 2 / 1 0个位点则具有相同的电泳带型。结论 :该组微卫星位点和错配修复状况一起可以作为离体人类结直肠癌细胞系对 5 FU敏感性的指标之一 ,为了深入阐明它们能否作为临床结直肠癌化疗病人药物筛选和预后评价的有效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不稳定 肠癌 细胞系 5-氟尿嘧啶 肠癌 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大肠癌HT-29细胞系分泌物对小鼠间质纤维母细胞作用的研究
16
作者 刘珂 高天祥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268-273,共6页
在HT-29细胞系分泌物对原代纤维母细胞作用的研究中,发现HT-29细胞系无血清培养液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BALB/C小鼠原代纤维母细胞有明显的影响。它不仅使原代纤维细胞形态异常,而且使纤维母细胞体外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对此种提取... 在HT-29细胞系分泌物对原代纤维母细胞作用的研究中,发现HT-29细胞系无血清培养液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BALB/C小鼠原代纤维母细胞有明显的影响。它不仅使原代纤维细胞形态异常,而且使纤维母细胞体外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对此种提取物的层析分析以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表明提取物中含有3个蛋白组分,分子量分别为38 904、25 704和15 3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HT29细胞系 纤维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结肠癌细胞系中癌相关基因的表达及表型遗传修饰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萦晅 房静远 +7 位作者 陆娟 杨丽 朱红音 童菊芳 沈冠凤 罗鸿妤 邱德凯 萧树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33-538,共6页
目的 观察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对人结肠癌细胞系癌相关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培养 2种结肠癌细胞系SW 1 1 1 6和Colo 32 0 ,分别以去甲基化制剂 5 氮脱氧胞苷 (5 aza 2′ deoxycytidine ,5 aza dC)和 (或 )组蛋白... 目的 观察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对人结肠癌细胞系癌相关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培养 2种结肠癌细胞系SW 1 1 1 6和Colo 32 0 ,分别以去甲基化制剂 5 氮脱氧胞苷 (5 aza 2′ deoxycytidine ,5 aza dC)和 (或 )组蛋白脱乙酰化酶 (histonedeacetylase ,HDAC)抑制剂trichostatinA(TSA)及丁酸盐干预细胞。提取细胞总RNA ,以RT PCR和定量RT PCR法研究抑癌基因p1 6 INK4A、APC、p2 1 WAF1 、p5 3和 p73以及癌基因c myc和c Ki ras、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mRNA表达水平 ;并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正常情况下 ,SW 1 1 1 6和Colo 32 0细胞系中均有较弱的 p1 6 INK4A和APC表达 ;两种结肠癌细胞系 p2 1 WAF1 表达缺如 ,而 p5 3、p73和c myc、c Ki ras以及survivin均表达。以 5 aza dC干预后 ,p1 6 INK4A和APC表达增强 ,且不同的结肠癌细胞系表达增强最明显时 5 aza dC干预的时间与浓度不同。相反 p2 1 WAF1 仍无明显表达。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细胞系经TSA或丁酸盐处理后 ,p2 1 WAF1 转录水平显著上调。p5 3、p73、c myc、c Ki ras和survivin基因在干预前后表达无明显变化。另外 ,5 aza dC并不能改变细胞周期 ,而TSA或丁酸盐使细胞阻滞于G1 期。结论 两种人结肠癌细胞系中 ,p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结肠癌细胞系 相关基因 基因表达 表型遗传修饰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细胞系肿瘤干细胞相关亚群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祥 程勇 +1 位作者 王吉明 刘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440-1444,共5页
目的:检测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系中存在肿瘤干细胞样亚群,探讨初步富集肿瘤干细胞相关亚群的方法。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系LOVO、SW480、HCT116中的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SP)细胞,添加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Serum-fre... 目的:检测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系中存在肿瘤干细胞样亚群,探讨初步富集肿瘤干细胞相关亚群的方法。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系LOVO、SW480、HCT116中的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SP)细胞,添加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Serum-free medium,SFM)培养SW480初步分离,富集肿瘤干细胞样亚群,有限稀释实验,诱导分化,传代更新,含血清/无血清培养基交替培养证实肿瘤干细胞相关亚群的存在。结果:LOVO、SW480、HCT116细胞系中含SP细胞分别为1.0%,1.2%和1.3%;SW480细胞中约含有0.54% ̄0.62%的细胞能够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能够存活、增殖,形成悬浮的肿瘤细胞球;在SFM中加入血清可促使肿瘤干细胞相关细胞分化;肿瘤干细胞相关细胞可以连续传代,并可交替培养于含10%小牛血清培养基(Serum-supplied medium,SSM)和SFM中。结论:结直肠癌细胞系LOVO、SW480、HCT116中含SP细胞,SW480中的肿瘤干细胞相关亚群可以无血清培养基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细胞系 肿瘤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HT-29细胞亚系与母系转移能力和相关因子的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敏 VOGEL Ilka KALTHOFF Holger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55-358,共4页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细胞转移能力与肿瘤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结肠癌 HT- 2 9亚系 HT- 2 9c和 HT- 2 9d细胞在裸大鼠体内建立转移模型 ,比较其与母系的转移能力。用 ELISA法测定 3个大肠癌细胞系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u PA)及...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细胞转移能力与肿瘤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结肠癌 HT- 2 9亚系 HT- 2 9c和 HT- 2 9d细胞在裸大鼠体内建立转移模型 ,比较其与母系的转移能力。用 ELISA法测定 3个大肠癌细胞系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u PA)及纤溶酶原抑制剂 - 1(PAI- 1)含量 ;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癌胚抗原和 3-磷酸肌醇激酶(PI3- Kinase)在体内外的表达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癌胚抗原表达。结果 :在裸鼠体内 HT- 2 9d细胞的肝转移率明显高于母系 HT- 2 9细胞 ,转移累及的脏器增多。在体外培养中 ,HT- 2 9d细胞的 u PA及 PAI- 1含量明显高于 HT- 2 9和 Wi Dr细胞。在裸鼠体内 ,HT- 2 9d细胞的 PI3- Kinase表达明显高于 HT- 2 9和 Wi Dr细胞。结论 :经裸鼠体内筛选的大肠癌 HT- 2 9细胞亚系表现出增强的肿瘤转移能力。UPA、PAI- 1的含量及 PI3- Kinase的表达与肿瘤转移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ht-29细胞亚系 母系转移能力 相关因子 尿激酶 癌胚抗原 三磷酸肌醇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大肠癌细胞株HT-2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0
作者 彭杰 张桂英 肖志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 :体外观察塞来昔布对大肠癌细胞株HT 2 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 (MTT)比色法 ,流式细胞仪 (FCM)、吖啶橙 /溴化乙啶染色结合荧光显微镜、Western印迹法等技术 ,研究塞来昔布对HT 2 9细胞... 目的 :体外观察塞来昔布对大肠癌细胞株HT 2 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 (MTT)比色法 ,流式细胞仪 (FCM)、吖啶橙 /溴化乙啶染色结合荧光显微镜、Western印迹法等技术 ,研究塞来昔布对HT 2 9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结果 :体外塞来昔布抑制HT 2 9细胞生长 ,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DNA直方图示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峰” ,凋亡率在 (7.31± 2 .37) %~ (4 8.30± 2 .86 ) % ;塞来昔布使G0 /G1期细胞比例升高 ,S期和G2 /M期比例下降 ,呈一定剂量效应关系。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 :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固缩、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比例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塞来昔布下调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CDK2 ,CDK4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 1WAF1/CIP1蛋白表达。结论 :塞来昔布抑制HT 2 9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可能与阻止细胞周期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肠癌 细胞 ht-29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CDK2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