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04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吴伟华 江红 匡洪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DM)及其大血管病变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04亚型的遗传多态性,探索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chainreaction-sequencespecificprimer,PCR-SSP)技术对合并...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DM)及其大血管病变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04亚型的遗传多态性,探索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chainreaction-sequencespecificprimer,PCR-SSP)技术对合并/未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北方汉族2型DM患者的HLA-DRB1*04亚型等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东北地区汉族2型DM患者中共检出9种HLA-DRB1*04亚型。2型DM伴大血管病变组DRB1*0404等位基因频率较2型DM无并发症组显著增高;但DRB1*0403等位基因频率较无并发症组显著减少。结论1型DM与2型DM可能具有相似的HLA遗传背景。DRB1*0404单倍型可能是2型DM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易患基因,DRB1*0403单倍型可能是2型DM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保护性基因。HLA-DRB1*0404等位基因是患免疫相关性疾病患者发生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尤其是大血管病变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0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遗传抑制β2-微球蛋白超级增强子下调人类白细胞抗原构建通用型间充质干细胞
2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0,共1页
2024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良渚实验室柳华、欧阳宏伟教授团队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邹晓晖研究员团队在《自然·生物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题为“Downregulating human leucocyte antigens on mesench... 2024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良渚实验室柳华、欧阳宏伟教授团队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邹晓晖研究员团队在《自然·生物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题为“Downregulating human leucocyte antigens on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by epigenetically repressing a β2-microglobulin super-enhancer”的论文(DOI:10.1038/s41551-024-01264-w)。研究人员基于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RNA测序和CRISPR干扰,在人间充质干细胞(MSC)的β2-微球蛋白(B2M)基因附近发现一个精准调控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表达的促炎因子响应型超级增强子(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大学医学院 人类白细胞抗原 间充质干细胞 促炎因子 染色质免疫沉淀 表观遗传 增强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基因多态性与HBV携带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帅莉 杨帅 +7 位作者 叶峻杰 杨景成 付晓野 许彬 刘红伟 周律 康细林 高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样本50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二对半,根据HBV二对半检测结果分为HB...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样本50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二对半,根据HBV二对半检测结果分为HBV携带组和既往感染组以及健康对照组3组,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 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基因分型技术检测HLA-A抗原的基因型,将HBV携带组和健康对照组以及HBV既往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的HLA-A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进行比较。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HLA-A2阳性数占比47.49%,等位基因频率数占比31.29%;健康对照组基因分布频率总体与中华骨髓库发布的中国常见及确认的HLA-A等位基因表一致。HBV携带组HLA-A2阳性数占比63.04%,等位基因频率数占比42.23%,携带者的HLA-A2阳性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既往感染组HLA-A2阳性数占比56.14%,等位基因频率数占比35.97%,既往感染组的HLA-A2阳性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A2基因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HBV携带者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基因多态性 HLA-A2 乙型肝炎病毒(H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蕊 郭宗伟 +1 位作者 张效云 肖漓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78,共5页
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属于非经典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b(MHCⅠb)类分子,包括膜结合型和可溶性HLA-G两种形式,通过相应受体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是形成母胎耐受、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免疫学机制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肺癌中... 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属于非经典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b(MHCⅠb)类分子,包括膜结合型和可溶性HLA-G两种形式,通过相应受体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是形成母胎耐受、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免疫学机制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肺癌中占比最高且预后差,研究发现HLA-G的基因多态性及表达水平与NSCL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示HLA-G可作为NSCLC早期诊断、亚型区分、治疗及预后等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具有辅助诊断依据的临床价值,对其机制的深入研究更可能提供NSCLC诊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 HLA-G多态性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免疫逃逸 生物标志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滤过的血小板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和人类白细胞抗原同种免疫反应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袁强 陈雪 +5 位作者 成岚 周昌华 傅雪梅 李幼平 王乃红 王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2-420,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白细胞滤过的血小板与标准血小板输注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PTR)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同种免疫反应的效果。方法电子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CBM收录的白细胞滤过血小板与标准血小板输注的随机或... 目的系统评价白细胞滤过的血小板与标准血小板输注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PTR)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同种免疫反应的效果。方法电子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CBM收录的白细胞滤过血小板与标准血小板输注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截至2009年12月31日),对预防PTR和HLA同种免疫反应的效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558篇文献,最终纳入7篇英文研究。Meta分析显示,白细胞滤过的血小板预防PTR的效果优于标准血小板[RR=0.59,95%CI(0.42,0.82),P=0.002],且发生HLA同种免疫反应的风险低于标准血小板输注[RR=0.49,95%CI(0.33,0.74),P=0.0006]。HLA同种免疫反应的风险差异在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患者中有统计学意义[RR=0.42,95%CI(0.32,0.56),P<0.00001],而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由于样本量有限,尚未发现统计学意义[RR=0.50,95%CI(0.10,2.41),P=0.39]。结论现有研究证据显示输注白细胞滤过的血小板可减少PTR和HLA同种免疫反应的发生,预防效果优于标准血小板。但因纳入研究数量较少、样本量小、方法学质量不高,尚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滤过 血小板输注无效 人类白细胞抗原同种免疫反应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与鼻咽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9
6
作者 汤敏中 蔡永林 +1 位作者 郑裕明 曾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05-1512,共8页
鼻咽癌是一种多因素影响的复杂性疾病,其发病具有显著的地理分布差异。Epstein-Barr(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发病密切相关已得到公认,但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在鼻咽癌的发病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在鼻咽癌的遗传相关因素中,位于6号染色体上具有... 鼻咽癌是一种多因素影响的复杂性疾病,其发病具有显著的地理分布差异。Epstein-Barr(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发病密切相关已得到公认,但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在鼻咽癌的发病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在鼻咽癌的遗传相关因素中,位于6号染色体上具有高度多态性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与鼻咽癌发病风险相关在多个研究组中被报道。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高分辨基因分型技术的应用,HLA新等位基因数目呈指数级的上升,更多的HLA全基因序列被研究者所报道。近年来,等位基因关联性分析、微卫星连锁不平衡分析及全基因组关联性分析的研究结果均证实了6号染色体HLA区域与鼻咽癌具有显著关联。为了进一步探讨遗传相关性因子HLA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文章着重综述了HLA与鼻咽癌相关性研究的最新进展,为鼻咽癌HLA相关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人类白细胞抗原 多态性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F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胎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明 吴晶 邢爱耘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45-549,共5页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F(HLA-F)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并从免疫学角度探讨其与ICP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妊娠晚期(ICP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胎盘组织中表达的HLA-F蛋白进行定位;再通...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F(HLA-F)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并从免疫学角度探讨其与ICP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妊娠晚期(ICP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胎盘组织中表达的HLA-F蛋白进行定位;再通过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研究ICP患者(轻度20例,重度20例)胎盘组织中HLA-F在核酸分子(mRNA)及蛋白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妊娠晚期胎盘组织中仅蜕膜板绒毛外滋养细胞(EVCT)膜上有HLA-F蛋白表达。2正常对照组和ICP组间胎盘组织中HLA-F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和轻度ICP、重度ICP3组间胎盘组织中HLA-F mRNA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胎盘组织中HLA-F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0.6092±0.3370vs1.3451±0.5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ICP胎盘组织中HLA-F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0.5328±0.2762vs 1.3451±0.5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ICP和正常对照组间胎盘组织中HAL-F蛋白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ICP非地塞米松组和ICP地塞米松组间胎盘组织中HLA-F 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F蛋白表达于妊娠晚期胎盘组织蜕膜板EVCT细胞膜上;ICP患者胎盘组织中HLA-F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导致ICP患者妊娠免疫耐受平衡紊乱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肝内胆汁淤积 胎盘 绒毛外滋养细胞 人类白细胞抗原F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对频率的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建婷 郭成 +9 位作者 侯岩峰 焦玉莲 赵跃然 孙慧 徐进 曹铭锋 高聆 赵家军 张海清 李明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组成的受体-配体基因对与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关联性。方法:选择散发HT患者4...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组成的受体-配体基因对与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关联性。方法:选择散发HT患者44例和健康对照43例,提取全血基因组DNA,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个KIR基因和8个HLA-C基因,根据受体-配体特异识别原则组成KIR2DL1+HLA-C2、KIR2DL2/2DL3+HLA-C1、KIR2DS1+HLA-C2和KIR2DS2+HLA-C1共4对KIR/HLA-C基因对,分析各基因对频率在两组人群中的差别。结果:活化性KIR2DS2+HLA-C1基因对在HT患者组与对照组频率差异有显著性(36.36%vs 16.28%,P<0.05)。其余基因对在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HT患者活化性KIR/HLA-C基因对频率升高,传递活化性信号活化NK细胞和T细胞,可能是HT发病的免疫遗传学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 基因 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尘螨过敏性鼻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赵延明 王成硕 +2 位作者 赵亚丽 张媛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8-694,共7页
目的探索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human leukocyte antigenⅡ,HLA-Ⅱ)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单纯尘螨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人71例,健康对照92例,提取受试者外周血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探索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human leukocyte antigenⅡ,HLA-Ⅱ)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单纯尘螨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人71例,健康对照92例,提取受试者外周血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分型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based genotyping,PCR-SBT)进行HLA-Ⅱ基因(DRB1、DQB1)分型。采用R软件进行HLA-Ⅱ基因频率统计及单倍体型分析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基因频率在AR与对照组中的比较应用χ2及Fisher精确检验分析,结果进行Bonferroni多重矫正。结果共检测到16个HLA-DRB1等位基因,13个HLA-DQB1等位基因。其中DQB1*06:01:01(P校正=0.010,OR=2.347,95%CI:1.392~4.225)、DRB1*08:03:02(P校正=0.012,OR=3.213,95%CI:1.732~7.821),在尘螨过敏性病人中的基因频率较健康对照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HLA-DRB1*08:03:02和HLA-DQB1*06:01:01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群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的风险因子。单倍体型DRB1*08:03-DQB1*06:01(19%vs 4.8%,P校正=0.007,OR=4.232,95%CI:1.822~9.237)在病例组中频率增加。结论 HLA-DRB1*08:03:02和HLA-DQB1*06:01:01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群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的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尘螨 人类白细胞抗原 DQB1 DRB1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的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姜俊 陈宜刚 +2 位作者 叶军 陈亚宝 甘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表达的变化。方法57例SLE患者,其中稳定期患者18例,活动期患者39例(中度活动组28例,重度活动组11例);另选正常对照组23例。应用双色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表达的变化。方法57例SLE患者,其中稳定期患者18例,活动期患者39例(中度活动组28例,重度活动组11例);另选正常对照组23例。应用双色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阳性百分率及荧光强度。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稳定期和活动期SLE组外周血淋巴细胞HLA-DR表达的阳性率和荧光强度均显著升高(P<0.001),而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阳性率和荧光强度均显著降低(P<0.001);②活动期SLE组与稳定期SLE组比较,淋巴细胞HLA-DR阳性百分率和荧光强度均显著升高(P<0.001),而单核细胞HLA-DR的阳性百分率和荧光强度均显著降低(P<0.001);③活动期SLE重度组与中度组比较,淋巴细胞HLA-DR阳性百分率和荧光强度均显著升高(P<0.001),单核细胞HLA-DR的阳性百分率和荧光强度均显著降低(P<0.001)。结论淋巴细胞HLA-DR表达的增高和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降低与SLE的发病和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人类白细胞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马西平导致皮肤不良反应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倩 方子妍 +1 位作者 陈柳静 周珏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80-382,共3页
关键词 卡马西平 过敏 人类白细胞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龋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瑞涵 李小兵 +1 位作者 王丽萍 刘奕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DNA分型技术对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高龋儿童及健康无龋儿童(n=40)进行HLA-DQB1基因分型,研究HLA...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DNA分型技术对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高龋儿童及健康无龋儿童(n=40)进行HLA-DQB1基因分型,研究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龋病的相关性。结果维吾尔族与汉族儿童在HLA-DQB1座位均检出5个特异性基因位点。汉族高龋组患者HLA-DQB1*02等位基因频率(12.5%)显著低于对照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0.297);维吾尔族高龋组患者HLADQB1*05等位基因频率(37.5%)显著高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2.829)。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龋病与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HLA-DQB1*02基因可能是新疆汉族儿童龋病的保护因子;而HLA-DQB1*05等位基因是新疆维吾尔族儿童龋病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儿童龋 人类白细胞抗原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G5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与病毒包装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新宇 姜锋 +1 位作者 赵宏喜 姚元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构建人类白细胞抗原G5(HLA-G5)的表达载体,并进行慢病毒包装,为进一步研究HLA-G5功能提供基础工具。方法:人工合成HLA-G5全长序列经测序正确后,定向接入真核表达载体pCDH-CMV-MCS-EF1-copGFP,转化入大肠杆菌,酶切鉴定并测序正确后... 目的:构建人类白细胞抗原G5(HLA-G5)的表达载体,并进行慢病毒包装,为进一步研究HLA-G5功能提供基础工具。方法:人工合成HLA-G5全长序列经测序正确后,定向接入真核表达载体pCDH-CMV-MCS-EF1-copGFP,转化入大肠杆菌,酶切鉴定并测序正确后进行慢病毒包装和滴度测定。结果: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鉴定及测序,HLA-G5表达质粒质量合格,序列比对与设计序列符合率100%,HLA-G5慢病毒滴度测定为7.06×108。结论:成功地构建了HLA-G5表达载体并完成了慢病毒包装,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G5 真核表达载体 慢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Th细胞亚群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邹文军 武志峰 +2 位作者 项晓丽 孙松 张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18-1121,共4页
背景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急性葡萄膜炎是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常见的类型之一,Th17细胞是在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而Th17细胞与HLA—B27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的关系鲜见报道。目的研究HLA—B27相关性... 背景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急性葡萄膜炎是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常见的类型之一,Th17细胞是在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而Th17细胞与HLA—B27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的关系鲜见报道。目的研究HLA—B27相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l、Th2、Th1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11年1—10月于无锡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HLA—B27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22例,并收集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6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检者外周血中Thl、Th2、Th17细胞的表达比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CRP)质量分数,并对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评分,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对患者外周血中Thl、Th2、Th17细胞比例与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或CRP质量分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LA—B27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γ干扰素(IFN-γ)CD4+Thl细胞比例、CD4+白细胞介素-17(IL-17)+Th17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3.11±9.69)%VS.(16.00±4.26)%,P=0.041;(3.96±2.92)%VS.(1.68±0.60)%,P=0.002],而CD4+IL4+Th2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3±0.36)%VS.(0.56±O.34)%,P=0.122]。患者外周血Thl细胞比例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及CRP质量分数均无明显相关性(r=0.197,P=0.500;r=0.253,P=0.383);Th2细胞比例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及CRP质量分数均无明显相关性(r=0.068,P=0.817;r=0.439,P=0.116);Th17细胞比例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805,P=0.001),与患者CRP质量分数无显著相关性(r=0.226,P=0.436)。结论HLA—B27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内IFN-γ和IL-17细胞呈高表达,且Th17细胞比例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提示Th1细胞和Th17细胞共同参与了急性前葡萄膜炎的发病过程,可能以Th17细胞发挥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葡萄膜炎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 流式细胞 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壮族群体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w基因遗传多态性的测序分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大明 高素青 +2 位作者 戎红辉 徐筠娉 邓志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771-775,共5页
本研究探讨壮族人群HLA-Cw基因的遗传多态性。采用自行建立的HLA-Cw基因测序分型方法,对150份壮族非血缘个体血样HLA-Cw基因的第2、3、4外显子进行序列测定;测序反应产物用ABI PrismTM 3730测序仪电泳检测,用Assign3.5分析软件分析结果... 本研究探讨壮族人群HLA-Cw基因的遗传多态性。采用自行建立的HLA-Cw基因测序分型方法,对150份壮族非血缘个体血样HLA-Cw基因的第2、3、4外显子进行序列测定;测序反应产物用ABI PrismTM 3730测序仪电泳检测,用Assign3.5分析软件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经Assign3.5软件分析,能直接分析出明确的HLA-Cw基因型的样本占33.33%;排除罕见等位基因后,可判定HLA-Cw基因型的样本占63.33%;其余的5份样本(3.33%)经PCR-SSP高分辨分型试剂盒检测后,可判定基因型;共检出了16种HLA-Cw等位基因,频率大于10%的4种常见等位基因为Cw*0304>Cw*0102>Cw*0801>Cw*0702,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GD)为0.9297。Cw*01,03,07,08,12,14(Cw1组)与Cw*02,04,05,06,15,16,17,18(Cw2组)的频率分别为0.8967和0.1032,与KIR的识别方式以Cw1组等位基因为主。在检出的51种基因型中,纯合子比例占9.33%(14/150),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结论:本研究所得到的壮族群体HLA-Cw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其分布特点,可为人类学、HLA-Cw基因与疾病关联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壮族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Cw位点 测序分型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越 米佳 黄耀江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4,共3页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的编码产物,在免疫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至今所知的人类最复杂的免疫遗传多态性系统。本文对HLA类基因的分子结构、抗原结构,尤其是HLA-Ⅱ类分...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的编码产物,在免疫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至今所知的人类最复杂的免疫遗传多态性系统。本文对HLA类基因的分子结构、抗原结构,尤其是HLA-Ⅱ类分子的组成及抗原递呈过程及HLA基因多态性形成的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基因结构 抗原结构 抗原提呈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干细细移植后GVHD的动态监控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I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夏荣 邱慧颖 +4 位作者 章卫平 曹琼 兰炯采 温宏升 王健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7-690,695,共5页
目的研究动态监测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I(sHIA-I)血清浓度对预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ELISA)双抗夹心法,以W6/32单克隆抗体包被酶标板.加被检血清.再加抗... 目的研究动态监测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I(sHIA-I)血清浓度对预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ELISA)双抗夹心法,以W6/32单克隆抗体包被酶标板.加被检血清.再加抗B2m辣根过氧化物酶及底物显色。测定63名中国汉族正常献血员sHLA—I含量,并对24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及移植后不同时间段血清sHLA-I含量进行连续检测。结果6例未发生GVHD和4例仅发生Ⅰ度GVHD移植受者sHLA-I水平在移植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而发生Ⅱ-Ⅳ度GVHD的14例移植患者在发生GVHD前3~7d.sHIA-I浓度就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P<0.05).在GVHD期升高程度更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经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至稳定期又降至基础水平。结论动态监控allo-PBSCT患者血清中sHLA—I含量对预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及治疗效果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人类白细胞抗原 动态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罗建权 张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7期828-834,共7页
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HLA)是目前已知的人类最复杂基因系统。近年来研究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之间有着很强的遗传相关性,且部分研究成果在临床已得到很好地... 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HLA)是目前已知的人类最复杂基因系统。近年来研究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之间有着很强的遗传相关性,且部分研究成果在临床已得到很好地应用。本文就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之间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HLA)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与儿童十二指肠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钟雪梅 许春娣 +3 位作者 奚容平 陈舜年 许玲娣 范丽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92-694,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等位基因与儿童十二指肠溃疡(DU)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遗传关联性。方法采用非同位素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杂交的方法,对上海地区汉族健康儿童80例、DU患儿58例...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等位基因与儿童十二指肠溃疡(DU)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遗传关联性。方法采用非同位素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杂交的方法,对上海地区汉族健康儿童80例、DU患儿58例的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并同时检测DU患儿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在DU患儿中,HLA-DQB1×0503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儿童(分别为:6.02%、0.63%,P<0.05,RR=9),而在H.pylori阳性和H.pylori阴性DU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LA-DQB1×05031与DU呈正相关,DU患儿与正常对照组儿童之间存在着遗传学的差异;虽然H.pylori感染是DU的重要致病因素,但HLA-DQB1×05031并不是通过H.pylori感染而影响DU的遗传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人类白细胞抗原一DQBl等位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法检测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Ⅰ及广东人参考值的测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涛 兰炯采 +2 位作者 张泓 王从容 毛高才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31-933,共3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I(sHLA-I)的定量检测技术,并用于检测广东地区人群的参考值。方法:以W6/32包被酶标板,捕捉样品中sHLA-I,β2微球蛋白抗体为一抗,再加酶标二抗及底物显色。根据不同浓度标准sHLA-I显色后Dλ值的标... 目的:探讨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I(sHLA-I)的定量检测技术,并用于检测广东地区人群的参考值。方法:以W6/32包被酶标板,捕捉样品中sHLA-I,β2微球蛋白抗体为一抗,再加酶标二抗及底物显色。根据不同浓度标准sHLA-I显色后Dλ值的标准曲线,检测60例正常广东人的sHLA-I含量。结果:sHLA-I最低检测限为2.84ng/ml,批内变异系数为5.80%,批间变异系数为9.00%,回收率为98.5%-100.15%。广东人sHLA-I正常值为(699.54±360.10)ng/ml。结论:ELISA法检测sHLA-I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定量检测 参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