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原代提取方法培养人牙囊干细胞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李艾莲 杨芸瑄 +1 位作者 杨雪松 黄跃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2-333,共12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原代培养方法对牙囊干细胞产出效能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24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外科12~20周岁正畸患者的智齿牙胚,采用酶消法、组织块法、混合法进行原代细胞提取,比较这3组方法所需的经济成本和时... 目的:比较3种不同原代培养方法对牙囊干细胞产出效能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24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外科12~20周岁正畸患者的智齿牙胚,采用酶消法、组织块法、混合法进行原代细胞提取,比较这3组方法所需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原代牙囊干细胞的产出量及其表面免疫标志物、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等生物学特性的差异。结果:在牙囊干细胞产出效能方面,混合法有较大优势,但总操作时间较长;组织块法操作简单,但原代细胞数量产出少。在牙囊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细胞表面免疫标志物、迁移速率、多向分化潜能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增殖能力上,混合法组明显强于组织块法和酶消法(P<0.05),酶消法组最弱(P<0.05)。结论:混合法适用于大规模研究,如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研究;组织块法操作简单,细胞活性较好,适合小规模研究;酶消法适用于对细胞量有一定要求,但对细胞状态要求不高的实验。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牙囊干细胞培养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囊细胞 组织块法 混合法 酶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电位对人牙囊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研究
2
作者 顾煜婕 杨宜丹 +6 位作者 廖思琪 王荷一 周蕊 兰小蓉 徐晓梅 左东川 曾锦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3-419,共7页
目的:探讨膜电位对人牙囊干细胞(human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hDFCs)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方法: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DFCs。构建载有人Kir2.1钾通道特异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基因序列的慢病毒... 目的:探讨膜电位对人牙囊干细胞(human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hDFCs)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方法: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DFCs。构建载有人Kir2.1钾通道特异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基因序列的慢病毒载体。采用慢病毒转染结合Kir2.1钾通道特异阻断剂(4-甲氧基苄基-1-萘基甲基-胺盐,ML133),通过成骨分化诱导、茜素红染色、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以及全细胞膜片钳实验方法,观察药物阻断Kir2.1钾通道的功能或抑制Kir2.1钾通道的表达对hDFCs成骨分化能力以及膜电位的影响。降低细胞外钾离子的浓度(1 mmol/L),通过钙离子成像观察促使膜电位超极化对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采用钙池操纵钙通道(store-operated Ca^(2+)channels,SOCs)阻断剂(La^(3+))以及内质网钙泵阻断剂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TG),通过钙离子成像鉴定SOCs通道在hDFCs介导的钙离子内流,并评估其在膜电位超极化导致hDFCs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中的作用。结果:茜素红染色、RT-qPCR以及全细胞膜片钳结果显示,药物阻断Kir2.1钾通道的功能或抑制Kir2.1钾通道的表达能够抑制hDFCs成骨矿化能力、成骨相关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钙素)的表达,并能够逆转hDFCs成骨分化过程中发生的膜电位超极化。钙成像结果显示:(1)SOCs通道介导hDFCs的钙离子内流。(2)促使膜电位超极化能够引起hDFCs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该作用可被药物阻断Kir2.1钾通道的功能或抑制Kir2.1钾通道的表达抑制;可通过移除细胞外钙离子抑制;可被SOCs通道阻断剂抑制。结论:Kir2.1钾通道介导的膜电位超极化参与hDFCs成骨分化的调控,其机制与hDFCs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有关,而SOCs通道介导的钙离子内流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囊细胞 成骨分化 Kir2.1通道 膜电位超极化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柄花素促进牙囊干细胞成骨向分化
3
作者 陶天翼 李正强 +1 位作者 郑晓雪 韩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4-220,共7页
目的:研究芒柄花素对牙囊干细胞(human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hDF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首先对hDFSCs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并使用含不同浓度芒柄花素(0、0.1、1、10μmol/L)培养基培养细胞。通过CCK-8实验、结晶紫染色和活/... 目的:研究芒柄花素对牙囊干细胞(human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hDF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首先对hDFSCs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并使用含不同浓度芒柄花素(0、0.1、1、10μmol/L)培养基培养细胞。通过CCK-8实验、结晶紫染色和活/死细胞荧光染色评估细胞的活性状况;通过细胞骨架荧光染色观察细胞骨架状况;采用RT-qPCR检测细胞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利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及活性检测法评估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ALP活性的影响;通过茜素红染色法评估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钙化结节数量的影响。结果:hDFSCs具有干细胞特性;不同浓度的芒柄花素对hDFSCs活性无显著性影响;1μmol/L的芒柄花素可显著促进Runx2、OCN、Col-Iα1的mRNA表达;并能够提高的细胞内ALP活性和钙化结节的数量。结论:1μmol/L芒柄花素可促进hDFSCs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柄花素 牙囊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水平解析人第三磨牙牙囊组织免疫微环境特征
4
作者 刘佳宁 张小慧 +6 位作者 曹元 刘露 雷啸 田炯义 何珺希 金钫 隋秉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7-752,共6页
目的:解析人第三磨牙牙囊组织的免疫微环境特征,探究先天性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在牙囊组织中的种群组成、相互交流及作用。方法:本研究分析了先前已上传至GSA数据库中的测序数据:GSA-Human:HRA008022,运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牙囊组... 目的:解析人第三磨牙牙囊组织的免疫微环境特征,探究先天性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在牙囊组织中的种群组成、相互交流及作用。方法:本研究分析了先前已上传至GSA数据库中的测序数据:GSA-Human:HRA008022,运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牙囊组织中的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细胞进行基因鉴定和GO功能富集分析,CellChat分析免疫细胞群之间的相互交流。结果:使用t-SNE降维分析免疫细胞群,分别获得先天性免疫细胞群,包括固有淋巴样细胞、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适应性免疫细胞群包括T细胞和B细胞。Pearson相关性系数分析显示,先天性免疫细胞中固有淋巴样细胞和巨噬细胞与适应性免疫细胞群具有较强的相关性。GO富集分析显示先天性免疫细胞群之间存在相互协同,同时对于适应性免疫细胞群也具有调节作用。进一步的CellChat分析表明先天性免疫细胞群和适应性免疫细胞群之间存在密切的生物学信号传递,其中以CLEC、MIF、ADGRE5、COLLAGEN、MIF信号通路最为显著。结论:牙囊组织中富含大量免疫细胞,其中先天性免疫细胞群和适应性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免疫反应,参与维持牙囊组织稳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RNA测序 牙囊 免疫 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牙囊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建立及其鉴定 被引量:5
5
作者 凌均棨 谷海晶 +1 位作者 高燕 王阿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 建立体外培养大鼠牙囊细胞的方法 ,观察牙囊细胞体外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分离乳鼠下颌第一、第二磨牙牙胚的牙囊组织 ,应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牙囊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 ,电镜观察体内牙囊组织和体... 目的 建立体外培养大鼠牙囊细胞的方法 ,观察牙囊细胞体外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分离乳鼠下颌第一、第二磨牙牙胚的牙囊组织 ,应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牙囊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 ,电镜观察体内牙囊组织和体外培养的牙囊细胞的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波形蛋白、Ⅰ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结果 分离组织培养 2 4h后 ,梭形细胞和多角形细胞从组织块中游出 ,经消化排除法获得纯化的牙囊细胞。显微镜下牙囊细胞为成纤维细胞样 ,电镜下牙囊细胞无桥粒 ,胞浆中含有高密度电子颗粒和大量粗面内质网 (RER)。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牙囊细胞表达波形蛋白、Ⅰ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结论 运用组织培养和细胞生物学技术可以成功获得原代和传代培养的大鼠牙囊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牙囊细胞 体外培养技术 超微结构 免疫组化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速传代纯化大鼠牙囊细胞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晓辉 文玲英 +3 位作者 方军 林成 刘源 金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捷的分离培养和纯化大鼠牙囊细胞的方法。方法:分离出生后6dSD大鼠上下颌第一和第二磨牙完整牙胚,剥离牙囊和成釉器,剪碎后酶消化并混合培养,再利用多次差速传代纯化牙囊细胞。结果:原代细胞为牙囊细胞和成釉器细胞混合... 目的:建立一种简捷的分离培养和纯化大鼠牙囊细胞的方法。方法:分离出生后6dSD大鼠上下颌第一和第二磨牙完整牙胚,剥离牙囊和成釉器,剪碎后酶消化并混合培养,再利用多次差速传代纯化牙囊细胞。结果:原代细胞为牙囊细胞和成釉器细胞混合生长,差速传代培养到第4代可获得纯化的牙囊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牙囊细胞呈长梭形或三角形,免疫组化染色抗波形丝蛋白阳性,抗角蛋白阴性。结论:利用多次差速传代可从混合培养的原代细胞中获得纯化的牙囊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速传代 牙囊细胞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对体外培养人牙囊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钱红 金作林 +3 位作者 顾泽旭 段银钟 陈学鹏 毕迎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3-396,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对体外培养人牙囊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colonystimulatingfactor-1,CSF-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牙囊细胞,取第5代细胞加入25ng/mlIL-10作用0、1、3、6、9、12h,用RT-PCR法检测CSF-1m...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对体外培养人牙囊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colonystimulatingfactor-1,CSF-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牙囊细胞,取第5代细胞加入25ng/mlIL-10作用0、1、3、6、9、12h,用RT-PCR法检测CSF-1mRNA表达的变化。然后取第5代细胞,加入25ng/mlIL-10作用0、2、4、6、8h,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CSF-1蛋白的含量。结果:牙囊细胞经IL-10作用后,CSF-1mRNA表达在3~12h降低,蛋白分泌在6~8h减少。结论:IL-10通过降低CSF-1的表达,间接地对单核细胞进入牙囊并在其中聚集发挥抑制作用,从而抑制破骨细胞吸收牙槽骨和牙齿萌出通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囊细胞 细胞介素-10 集落刺激因子-1 牙齿萌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牙囊细胞培养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谷海晶 凌均棨 杜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6-589,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牙囊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分离出大鼠牙囊组织,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细胞消化分散法、及改良组织块法进行牙囊细胞原代及传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目的】探讨大鼠牙囊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分离出大鼠牙囊组织,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细胞消化分散法、及改良组织块法进行牙囊细胞原代及传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培养至第3天,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发现,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见少数细胞从组织块爬出;而细胞消化分散法则可获得数量多的牙囊细胞,但与杂质细胞混杂生长;改良组织块法见量多、相对纯的牙囊细胞。电镜下牙囊细胞无桥粒,胞浆中含有高密度电子颗粒和大量粗面内质网。组织块法、细胞消化分散法和改良组织块法牙囊细胞培养成功率分别为80%、60%和100%;分别于10 d、7 d和6 d左右进行第一次传代。【结论】改良组织块法是一种良好的大鼠牙囊细胞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囊细胞 细胞培养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囊细胞的培养及其特性 被引量:14
9
作者 金作林 林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36-238,共3页
目的 :体外培养人牙囊细胞并研究其特性。方法 :取年龄为 12岁人埋藏阻生第三磨牙的牙囊 ,组织块法进行人牙囊细胞的培养 ,HE染色、扫描电镜观察人牙囊细胞的形态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Ⅰ型胶原及波形蛋白在牙囊细胞中的表达及定... 目的 :体外培养人牙囊细胞并研究其特性。方法 :取年龄为 12岁人埋藏阻生第三磨牙的牙囊 ,组织块法进行人牙囊细胞的培养 ,HE染色、扫描电镜观察人牙囊细胞的形态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Ⅰ型胶原及波形蛋白在牙囊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结果 :培养的人牙囊细胞呈梭形、卵圆形及多角形 ,形似成纤维细胞 ;扫描电镜可见细胞多呈梭形 ,也可见多角形 ,所有细胞表面均有颗粒状物质 ,有的细胞表面多且密 ,有的细胞表面较少 ,折光性较强 ,细胞核周围分布较多 ;在牙囊细胞中Ⅰ型胶原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呈阳性 ,定位于细胞的胞质中 ,围绕细胞核周围染色较强 ,细胞核内染色阴性。结论 :体外可以培养人牙囊细胞 ,人牙囊细胞具有成纤维细胞的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囊细胞 免疫组化 I型胶原 扫描电镜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共培养人牙髓干细胞对人牙囊干细胞增殖、成骨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勇 陶昱 +2 位作者 邓锋 王睿 陈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267-2272,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建立人牙囊干细胞(human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HDFSCs)和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共培养体系,研究HDPSCs对HDFSCs增殖、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 1利用改良的组织块-消化联合法、免疫组化方... 目的通过体外建立人牙囊干细胞(human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HDFSCs)和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共培养体系,研究HDPSCs对HDFSCs增殖、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 1利用改良的组织块-消化联合法、免疫组化方法、流式细胞术以及多向诱导方法对HDFSCs和HDPSCs进行分离、培养、鉴定;2采用0.4μm孔径的Transwell小室构建HDFSCs和HDPSCs体外共培养体系;3CCK-8测定HDFSCs增殖活性的变化;4与HDPSCs体外共培养1周,qRTPCR检测HDFSCs几个标志性成骨基因: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人类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骨涎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以及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 1,Col-1)的表达情况。结果 1成功分离、培养、鉴定HDFSCs和HDPSCs;2从第4天开始,共培养组HDFSCs的增殖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共培养组ALP、Runx2、OPN、BSP、Col-1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与HDPSCs共培养能增强HDFSCs增殖活力及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囊细胞 人牙髓干细胞 体外共培养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40Tag基因片段转染SD大鼠牙囊细胞后相关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尊 刘婷 +2 位作者 郑鸿 邓锋 宋锦璘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12,共5页
目的转染猿肾病毒SV40Tag基因片段至SD大鼠牙囊细胞,获取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和稳定生物学性状的牙囊细胞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研究。方法利用293细胞包装病毒构建含SV40Tag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制备重组逆转录病毒并转染至SD大鼠牙囊细胞。以... 目的转染猿肾病毒SV40Tag基因片段至SD大鼠牙囊细胞,获取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和稳定生物学性状的牙囊细胞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研究。方法利用293细胞包装病毒构建含SV40Tag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制备重组逆转录病毒并转染至SD大鼠牙囊细胞。以正常牙囊细胞为对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活力,分析细胞端粒酶活性,并检测其成骨分化及增殖特性。结果转染SV40Tag基因后,SD大鼠牙囊细胞传代至60代,生长依然旺盛,存在较强活力;牙囊细胞端粒酶活性显著增强,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33);牙囊细胞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形态发生蛋白、Runx2基因)、促有丝分裂相关基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电泳条带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V40Tag基因片段转染SD大鼠牙囊细胞后具有无限传代增殖和抗衰老的潜在能力,其细胞生物学特性相对稳定,可为牙周组织工程提供较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囊细胞 基因转染 端粒酶 成骨分化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囊细胞与胶原凝胶复合煅烧骨三维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常秀梅 刘宏伟 +2 位作者 金岩 刘源 张克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建立人牙囊细胞(dentalfolliclecells,DFCs)的体外三维立体培养模型。方法:取第4代DFCs分别 接种于煅烧骨(sinteredbovinebone,SBB)(A组)、胶原凝胶(B组)、胶原复合煅烧骨三维支架上(C组),并以二维 培养的DFCs(D组)作对照,1周... 目的:建立人牙囊细胞(dentalfolliclecells,DFCs)的体外三维立体培养模型。方法:取第4代DFCs分别 接种于煅烧骨(sinteredbovinebone,SBB)(A组)、胶原凝胶(B组)、胶原复合煅烧骨三维支架上(C组),并以二维 培养的DFCs(D组)作对照,1周、2周取材,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以及与材料的贴附情况,细胞计数观察细胞在 材料上的增殖情况,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FCs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扫描电镜见A组、B组和C组细胞 均完全伸展,但C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细胞外基质分泌增加,优于A组、B组和对照组D组,而对照组细胞在二维 培养条件下复层生长呈膜状结构,膜表面部分细胞脱落死亡,细胞外基质分泌较实验组少。A组与C组的ALP活 性无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B组和对照组(P<0.05)。1周时3组细胞Ⅰ型胶原合成情况无明显差 异,但2周时C组细胞的Ⅰ型胶原平均灰度值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1)。结论:A、B、C组对DFCs的贴附、增 殖,分化均有影响,但C组作支架最优。胶原凝胶与煅烧骨的复合支架更有利于牙囊细胞的增殖贴附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囊细胞 三维培养模型 支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囊细胞在牙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国 董伟 +1 位作者 陈宇 吴亚菲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33-435,共3页
牙周组织工程为牙周组织再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成为众多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种子细胞的选择还在探索之中。牙囊细胞在牙周组织分化发育中的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值得考虑的种子细胞。本文就牙囊细胞的形态特征... 牙周组织工程为牙周组织再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成为众多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种子细胞的选择还在探索之中。牙囊细胞在牙周组织分化发育中的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值得考虑的种子细胞。本文就牙囊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其成纤维向、成骨/牙骨质向分化特点以及相关生长因子的作用等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囊细胞 牙周组织工程 分化发育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5A/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在大鼠牙囊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丽萍 李伯琦 +2 位作者 王琪 铁晓敏 刘奕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观察在牙齿正常萌出过程中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5A(Wnt5A)/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Ror2)信号在大鼠体内外牙囊细胞表达的特点,探讨其与成熟破骨细胞形成及牙齿萌出的相关性。方法分离出生后1-13 d的SD大鼠下颌骨... 目的:观察在牙齿正常萌出过程中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5A(Wnt5A)/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Ror2)信号在大鼠体内外牙囊细胞表达的特点,探讨其与成熟破骨细胞形成及牙齿萌出的相关性。方法分离出生后1-13 d的SD大鼠下颌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牙囊及牙槽骨生长发育过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在下颌第一磨牙萌出过程中Wnt5A和Ror2在牙囊细胞中的表达。体外培养出生后5-6 d的SD大鼠第一磨牙牙囊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Wnt5A、Ror2在牙囊细胞中的表达。结果SD大鼠出生后第2天牙囊开始分化为牙周组织,1-3 d牙槽骨变化不明显,第4天起,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Wnt5A在出生后第1-3天的大鼠牙囊组织内无明显表达,第4天开始出现阳性表达,并持续表达至第13天。Ror2在出生后第1-3天的大鼠牙囊组织表达呈强阳性,而在第4-13天呈弱阳性。结论 Wnt5A、Ror2在牙萌出过程中有特定的时间分布,提示其可能参与牙齿萌出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 牙囊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囊细胞及其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洋 徐燕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2-335,共4页
牙囊细胞(DFC)来源于外胚间充质,是牙周组织的前体细胞,具有异质性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可以成骨、成牙骨质、成软骨、成脂和成神经向分化。DFC可通过组织块法、酶消化法或两者结合的方法获得,可通过细胞形态鉴定、透射电镜观察和细胞表面... 牙囊细胞(DFC)来源于外胚间充质,是牙周组织的前体细胞,具有异质性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可以成骨、成牙骨质、成软骨、成脂和成神经向分化。DFC可通过组织块法、酶消化法或两者结合的方法获得,可通过细胞形态鉴定、透射电镜观察和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物检测鉴定,其增殖能力较强。DFC既可以作为种子细胞,复合支架材料形成类似牙周组织的相关结构,也可与其他种子细胞共培养或利用其条件培养液提供的微环境诱导其他种子细胞进行牙周组织的再生,因此在牙周组织再生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囊 细胞 牙周组织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釉细胞瘤误诊为含牙囊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卫红 许彪 +1 位作者 朱谨 范红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牙囊 成釉细胞 临床分析 误诊原因 术前 患者 回顾性分析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囊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以及流体静压力下的改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金作林 林珠 +1 位作者 焦光海 王海雪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人牙囊细胞EGF的表达以及在不同流体静压力作用下对细胞分泌EGF的影响,探讨EGF在牙齿萌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年龄为12岁男孩埋藏阻生牙齿的牙囊进行人牙囊细胞培养,将传代的培养细胞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表达EGF,RT...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人牙囊细胞EGF的表达以及在不同流体静压力作用下对细胞分泌EGF的影响,探讨EGF在牙齿萌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年龄为12岁男孩埋藏阻生牙齿的牙囊进行人牙囊细胞培养,将传代的培养细胞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表达EGF,RT-PCR定量分析,分别在50、100kPa流体静压力作用1h后RT-PCR方法观察细胞EGF的浓度变化。结果:培养的人牙囊细胞呈梭形,主要为成纤维样细胞,原位杂交染色显示人牙囊细胞中EGF的表达呈阳性,定位于细胞的胞质中,50kPa流体静压力表达略有增加,100kPa压力表达明显降低,说明流体静压力在一定力值范围内对人牙囊细胞中有EGF的表达具有空间性。结论:培养的人牙囊细胞具有合成与分泌EGF的能力,流体静压力可以影响体外培养的人牙囊细胞EGF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囊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 流体静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M28反义核酸对人牙囊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征 徐军明 +1 位作者 赵威丽 黄征难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05-610,共6页
目的:研究ADAM28反义核酸(AS-ODN)对人牙囊细胞(HDFC)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基因转染、四唑盐(MTT)比色法、酶动力学方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ADAM28反义核酸转染HDFC后对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 目的:研究ADAM28反义核酸(AS-ODN)对人牙囊细胞(HDFC)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基因转染、四唑盐(MTT)比色法、酶动力学方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ADAM28反义核酸转染HDFC后对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ADAM28 AS-ODN组HDFC的增殖活性、增殖指数、碱性磷酸酶(ALP)分泌活性显著降低,凋亡细胞百分比明显上升。结论:ADAM28反义核酸可显著抑制HDFC的增殖和ALP的活性,显著诱导HDFC的凋亡并影响细胞周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28 反义核酸 人牙囊细胞 增殖 分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成蛋白-9转染大鼠牙囊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霞 李丛华 +3 位作者 叶国 邓锋 罗进勇 周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鼠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成蛋白9基因转染大鼠牙囊干细胞的可行性及其转染后的成骨作用,以获得可用于牙周骨组织再生工程的基因修饰的种子细胞。方法:取大鼠下颌骨,解剖显微镜下体外分离培养纯化鉴定牙囊干细胞,腺病毒介导的骨... 目的:探讨鼠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成蛋白9基因转染大鼠牙囊干细胞的可行性及其转染后的成骨作用,以获得可用于牙周骨组织再生工程的基因修饰的种子细胞。方法:取大鼠下颌骨,解剖显微镜下体外分离培养纯化鉴定牙囊干细胞,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成蛋白9基因转染第三代牙囊干细胞,并设立空白对照组,绿色荧光病毒组(GFP组)。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曲线变化,荧光显微镜及RT-PCR检测转染后骨形成蛋白9基因mRNA的表达,碱性磷酸酶及钙茜素红染色测定转染后牙囊干细胞的成骨活性。结果:与未转染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细胞转染2周后形成钙化结节,停滞期延长,数量轻度下降,倍增时间延长。牙囊干细胞转染骨形成蛋白9基因后12 h后即有荧光表达,转染3,6,9,12 d后骨形成蛋白9mRNA均呈阳性表达且逐渐增强,未转染对照组呈阴性。转染组碱性磷酸酶活性随转染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ALP染色及茜素红钙结节染色为阳性:未转染对照组碱性磷酸酶染色及钙茜素红染色均呈弱阳性表达,转染组显著高于未转染组。结论:鼠重组腺病毒介导的RBMP-9基因可以成功地转染大鼠牙囊干细胞,转染后牙囊干细胞高表达骨形成蛋白9,且具有明显的成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囊细胞 鼠重组腺病毒 BMP-9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囊干细胞诱导成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晨 徐燕 +4 位作者 杨洋 孟明理 王敬 周永敏 王晓静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89-793,共5页
目的:体外研究牙囊干细胞(DFSC)的成骨能力,为其在牙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结合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分离培养DFSC,用有限稀释法纯化细胞,经细胞形态、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技术鉴定DFSC后,然后进行成骨诱导,并通过碱性磷... 目的:体外研究牙囊干细胞(DFSC)的成骨能力,为其在牙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结合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分离培养DFSC,用有限稀释法纯化细胞,经细胞形态、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技术鉴定DFSC后,然后进行成骨诱导,并通过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Real-timePCR、Western-blot检测成骨/牙骨质细胞表面标记物ALP、OCN、BMP2、RUNX2的表达。结果:DFSC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免疫组化示波形丝蛋白表达阳性,角蛋白表达阴性;DFSC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44、CD90、CD105、CD146;随着诱导时间的增加,其ALP、OCN、BMP2、RUNX2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DFSC是牙周组织再生良好的种子细胞,必将为牙周组织再生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囊细胞 牙周组织工程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