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源分泌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lt-1(Ⅰ~Ⅳ/区)的基因克隆及其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华 寿成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25-630,共6页
肿瘤的生长、转移与血管形成密切相关 ,利用基因治疗的方法将抗血管形成的因子导入体内是目前肿瘤生物治疗研究的重要策略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 ,因此阻断VEGF与相应受体的结合成为抗血管形成的重要靶... 肿瘤的生长、转移与血管形成密切相关 ,利用基因治疗的方法将抗血管形成的因子导入体内是目前肿瘤生物治疗研究的重要策略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 ,因此阻断VEGF与相应受体的结合成为抗血管形成的重要靶点 .通过RT PCR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克隆了VEGF受体Flt 1的信号肽及胞外Ⅰ~Ⅳ区cDNA ,即可溶性sFlt 1的cDNA片段 .利用Ad Easy体系 ,在细菌BJ5 183中同源重组后 ,转染包装细胞 2 93,成功包装出重组flt 1腺病毒 ,利用它可有效地感染低分化胃黏液腺癌细胞株MGC80 3.经RT PCR ,免疫沉淀及免疫印迹等不同方法检测表明 ,被感染细胞能表达并分泌Flt 1的胞外区蛋白 ,为后续进行抗肿瘤血管形成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分泌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LT-1 基因克隆 腺病毒载体 构建 表达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作为恶性血管源性肿瘤和间皮瘤的标记:262例血管内皮源性及1640例非血管源性肿瘤免疫组化研究
2
作者 郎志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31-1031,共1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是KDR基因编码的、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的V型酪氨酸激酶受体,对VEGF通路信号起反应并调节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VEFGR2主要表达于肿瘤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及血管源性肿瘤,也有大量表达于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是KDR基因编码的、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的V型酪氨酸激酶受体,对VEGF通路信号起反应并调节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VEFGR2主要表达于肿瘤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及血管源性肿瘤,也有大量表达于乳腺癌、结肠癌、非小细胞肺癌及尿路上皮癌的报道,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血管性肿瘤 免疫组化 内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受体 皮瘤 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丹 刘高勤 +2 位作者 陈磊 王梦娇 陆培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rhPDGF-BB)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VECs)增生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培养hRVECs,分别将10、50和200 ng/ml rhPDGF-BB加入对数生长期hRVECs...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rhPDGF-BB)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VECs)增生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培养hRVECs,分别将10、50和200 ng/ml rhPDGF-BB加入对数生长期hRVECs的培养液,未添加rhPDGF-BB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生情况;采用细胞划痕法检测细胞相对迁移面积(迁移后无细胞区面积/划痕初期无细胞区面积);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hRVECs中rhPDGF-BB受体(rhPDGF-BBR)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RVECs中VEGF mRNA和整合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培养的hRVECs生长良好,用rhPDGF-BBR引物能扩增出与引物设计长度相符的表达条带。正常对照组及10、50和200 ng/ml rhPDGF-BB组培养细胞后24 h细胞增生值(A)分别为1.01±0.05、1.09±0.04、1.10±0.02和1.13±0.05,10、50和200 ng/ml rhPDGF-BB组A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04、3.430、3.483,均P〈0.05);细胞划痕试验后24 h,正常对照组及10、50和200 ng/ml rhPDGF-BB组细胞相对迁移面积分别为0.42±0.10、0.38±0.09、0.55±0.06和0.61±0.05,划痕试验后48 h细胞相对迁移面积分别为0.75±0.06、0.81±0.02、0.87±0.02和0.98±0.02,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16.283,P=0.000;F时间=209.129,P=0.000),随着rhPDGF-BB剂量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细胞相对迁移面积均明显增加;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及10、50和200 ng/ml rhPDGF-BB组hRVECs中整合素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6±0.02、1.30±0.10、1.20±0.16和1.27±0.08,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7±0.05、1.06±0.16、1.58±0.18和1.66±0.21,其中50 ng/ml和200 ng/ml rhPDGF-BB组细胞中整合素mRNA及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整合素mRNA:t=3.900、4.014,均P〈0.05;VEGF mRNA:t=6.940、7.210,均P〈0.05)。结论rhPDGF-BBR促进hRVECs的增生和迁移,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可能与上调VEGF和整合素在细胞中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细胞 病理性新生血管/代谢 血小板生长因子 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 重组蛋白 细胞培养 整合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启动子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传宇 孙奋勇 +2 位作者 时宿妹 马纪 谢秋玲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7-355,共9页
通过PCR扩增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基因启动子片段,经双酶切后克隆到pGL3-basic载体构建了5个PDGFR-β基因启动子5′系列缺失重组载体,与作为内参的pRL-TK共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HUVEC)后,通过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通过PCR扩增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基因启动子片段,经双酶切后克隆到pGL3-basic载体构建了5个PDGFR-β基因启动子5′系列缺失重组载体,与作为内参的pRL-TK共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HUVEC)后,通过荧光素酶活性检测鉴定出人PDGFR-β启动子中具有转录调控作用的2个活性区(-983~+53)和(+540~+1457),前者执行正调控,后者则起负调控作用.这2个转录活性区分别含有在人、大鼠、小鼠PDGFR-β基因启动子区都高度保守的区域A-box、B-box和C-box,凝胶迁移或电泳迁移率检测(EMSA)证实,核因子能与B-box*、C-box*特异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β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启动子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洁 陈祖平 +2 位作者 陈见红 银剑斌 储成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51-856,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为STEMI的患者共40例,根据服用阿托...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为STEMI的患者共40例,根据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剂量不同,随机分为20 mg组及40 mg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在不同时点(服药前及服药后第5、10、15、20、30、60、90、120天)对STEMI患者的循环EPCs进行识别及量化分析,检测EPCs表面标志物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表达。结果:第5天40 mg组细胞增殖力及CXCR4、VEGF、bFGF的表达高于20 mg组(P<0.05);第10~120天20 mg组细胞增殖力及CXCR4、VEGF、bFGF的表达高于40 mg组(P<0.05)。SIRT1在第30天前2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在第30天后出现明显变化,第60天达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各时点均可见20 mg组大于40 mg组(P<0.05)。结论:在STEMI急性期,40 mg阿托伐他汀提升机体修复功能优于20mg。然而,长期低浓度的他汀治疗在改善血管内膜功能和促进血管新生作用方面优于高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内皮细胞 阿托伐他汀 CXC趋化因子受体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α9在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向淋巴管内皮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蒋娟 薛斌 李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4-678,共5页
目的:从人体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诱导其向淋巴管内皮细胞(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LECs)分化,同时探讨分化过程中整合素α9(integrinα9)表达的变化,旨在寻找淋巴水肿分... 目的:从人体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诱导其向淋巴管内皮细胞(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LECs)分化,同时探讨分化过程中整合素α9(integrinα9)表达的变化,旨在寻找淋巴水肿分子治疗靶点,为ADSCs应用于淋巴水肿的分子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①从吸脂术后废弃的人体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出ADSCs,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原代及传代细胞的形态特征。②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第3代ADSCs表面特征性抗原CD90、CD29、CD34及CD45的表达;MTT法绘制生长曲线。③用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人VEGF-A、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诱导其向LECs方向分化,同时以人LECs作为阳性对照组。④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LECs表面特征性抗原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mphatic endothelial hyaluronan receptor-1,LYVE-1)、血管内皮细胞特征性抗原CD34及integrinα9的表达。⑤FCM检测各组细胞周期,使用SPSS17.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ADSCs贴壁生长,呈长梭形,第1、3、5代ADSCs的生长曲线均呈S形;细胞表面抗原为CD90+、CD29+、CD34-、CD45-。②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LYVE-1表达阳性、CD34表达均阴性,integrinα9的表达趋势与LYVE-1一致,且二者在实验组的表达水平低于阳性对照组;三者在阴性对照组中的表达均为阴性。③各组G0/G1期细胞比例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小于阴性对照组(P<0.01),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83)。结论:ADSCs离体培养,具有向LECs分化的潜能。使用VEGF-C、VEGF-A、PDGF-BB可诱导部分人ADSCs向LECs分化。在人ADSCs向LECs分化过程中integrinα9的表达增强,分化前后细胞的周期发生了改变。该分子在LECs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将有望在淋巴水肿的再生治疗中成为重要的分子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性间充质干细胞 淋巴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 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 整合素α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批次的重组诱饵型受体创新药物RC28-E1与RC28-E2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药效学比较及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谷中秀 姜静 +6 位作者 黄敏 吴绵绵 郭芳 李慎军 房健民 赵少贞 张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81-589,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批次的重组诱饵型受体创新药物RC28-E1与RC28-E2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药效学比较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4日龄C57BL/6J幼鼠60只,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目的探讨不同批次的重组诱饵型受体创新药物RC28-E1与RC28-E2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药效学比较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4日龄C57BL/6J幼鼠60只,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组、VEGF+FGF2+RC28-E1组、VEGF+FGF2+RC28-E2组、VEGF+FGF2+conbercept组、VEGF+FGF2+FGF trap组,每组10只。取各组视网膜组织块构建培养体系,加入用饥饿培养基配置的相应因子和药物刺激,正常对照组加饥饿培养基。将各组视网膜组织块进行植物凝集素(Isolectin B4)染色并拍照,计算各组单位血管长度下视网膜血管顶细胞分叉的数量。另选96只健康清洁级7日龄C57BL/6J幼鼠,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模型对照组、OIR+RC28-E1组、OIR+RC28-E2组、OIR+conbercept组和OIR+FGF trap组,每组16只。正常对照组在常氧下饲养10 d,其余各组在高氧环境中饲养5 d后在常氧状态下再饲养5 d。各组取17日龄鼠视网膜进行Isolectin B4染色并拍照,用计算机软件分析视网膜相对无灌注区面积和新生血管像素。Western blot法检测OIR实验各组视网膜中VEGF和FGF2的蛋白水平。最后,在VEGF和FGF2刺激下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中,检测给予RC28-E1、conbercept以及FGF trap处理后,细胞的ME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蛋白激酶C(PKC)以及蛋白激酶B(Akt)信号传导通路的活性变化。结果视网膜组织块研究结果显示,VEGF+FGF2+RC28-E1组、VEGF+FGF2+RC28-E2组、VEGF+FGF2+conbercept组和VEGF+FGF2+FGF trap组中单位血管长度的顶细胞分叉数目均明显少于VEGF+FGF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其中RC28-E1组与RC28-E2组的血管顶细胞分叉数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但均明显少于VEGF+FGF2+conbercept组和VEGF+FGF2+FGF tr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OIR模型对照组无灌注区相对面积明显大于各药物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IR+RC28-E1组与OIR+RC28-E2组视网膜无灌注区相对面积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但二者明显小于OIR+conbercept组和OIR+FGF tr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干预组新生血管的相对像素值明显低于OIR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OIR+RC28-E1组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相对像素值明显低于VEGF+FGF2+conbercept组和VEGF+FGF2+FGF tr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OIR+RC28-E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IR小鼠视网膜中VEGF和FGF2的蛋白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RC28-E1和RC28-E2可使其降至正常水平。VEGF和FGF2可诱导RF/6A细胞中的MEK-Erk通路活性增强,而RC28-E1可显著抑制这一通路的过度激活。结论RC28-E1和RC28-E2可在初生小鼠视网膜组织块中抑制血管生成,并减少OIR小鼠模型中视网膜的无灌注区,减轻新生血管生成。药理批次和中试批次的RC28-E在体内外模型中的效果相当,稳定性可靠,且优于临床同类药物conbercept和FGF trap。RC28-E1可能是通过抑制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MEK-Erk通路的过度激活而达到抑制病理性新生血管生成的效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新生血管 诱饵受体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重组蛋白质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总皂苷对PDGF-BB所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黄警 黄燮南 +4 位作者 张纾 杨丹莉 吴芹 邓江 高杨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7-791,共5页
目的研究人参总皂苷(totel ginsenosides,TG)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型(PDGF-BB)所致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MTT比色法观察TG(10、30、100mg·L-1)... 目的研究人参总皂苷(totel ginsenosides,TG)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型(PDGF-BB)所致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MTT比色法观察TG(10、30、100mg·L-1)对PDGF-BB(25μg·L-1)所致的VSMC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增殖周期;Re-al-timeRT-PCR检测VSMC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7(KIP1)、原癌基因c-fos、周期蛋白D1(CyclinD1)mRNA的表达。结果在正常细胞中加入TG100mg·L-1不影响细胞的吸光度值及G0/G1期、G2/M期、S期细胞比例(P>0.05);PDGF-BB可明显升高吸光度值(P<0.01),增加S期细胞比例而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P<0.01),并明显增加c-fos、CyclinD1 mRNA的表达,下调eNOS和P27(KIP1)的表达(P<0.01)。TG低、中、高浓度均明显抑制PDGF-BB诱导的吸光度值升高(P<0.01),降低S期细胞比例而升高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下调PDGF-BB所致的c-fos及CyclinD1 mRNA高表达(P<0.01),并使eNOS mRNA表达升高(P<0.05),但对P27(KIP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TG通过阻止VSMC由G0/G1期进入S期而抑制PDGF-BB所致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eNOSmRNA表达、降低c-fos和CyclinD1 mRNA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总皂苷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内皮一氧化氮合酶 原癌基因C-FOS 血小板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H抑制疗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张力丹 席永昌 +2 位作者 尤立强 张建阳 张建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疗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疗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s 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白细胞分化抗原44变异型6(CD44V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的100例DT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TSH抑制疗法(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控制血清TSH水平低于0.1mU/L),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低,且实验组治疗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外周血CD3^+、CD4^+、CD8^+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外周血CD3^+、CD4^+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高、CD8^+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低,且实验组治疗后血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TC行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后接受TSH抑制疗法能够有效降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 分化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 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 Tg)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s pecific growth factor TSGF) 细胞分化抗原44变异6(CD44V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 sIL-2R)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在新生鼠胫骨上端成骨细胞中自分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长有 宋今丹 +1 位作者 郭忠群 刘茂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鼠成骨细胞中的自分泌作用。方法:切取新生鼠胫骨上端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VEGF及其受体Flt -1和KDR/Flk -1在新生鼠胫骨上端成骨细胞中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新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鼠成骨细胞中的自分泌作用。方法:切取新生鼠胫骨上端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VEGF及其受体Flt -1和KDR/Flk -1在新生鼠胫骨上端成骨细胞中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新生鼠胫骨上端中的成骨细胞同时表达VEGF及其受体Flt -1和KDR/Flk- 1。结论:作为一种重要的血管性因子,VEGF的自分泌作用方式在成骨细胞的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酪氨酸激酶受体Flt-1 分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细胞株VEGF/VEGFR的检测及意义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腾 殷咏梅 +3 位作者 陆彬彬 王朝霞 德伟 束永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4-336,F0003,共4页
目的:筛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高表达肝癌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VEGF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并探讨VEGF受体在肝癌细胞株的表达及意义。方法:ELISA法及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人肝癌细胞株培... 目的:筛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高表达肝癌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VEGF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并探讨VEGF受体在肝癌细胞株的表达及意义。方法:ELISA法及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人肝癌细胞株培养上清及细胞内VEGF蛋白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VEGFR在人肝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5株肝癌细胞株均见VEGF蛋白表达,其中SMMC-7721的VEGF表达量最高,VEGF特异性受体Flt-1在HepG2、HHCC、SMMC-7721、Bel-7402见阳性表达,KDR在HepG2、HHCC、Bel-7402、QGY-7701见阳性表达。结论:肝癌细胞株中VEGF表达量不尽一致,VEGF在肝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自分泌作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肝癌细胞 受体 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型VEGFR-2 DNA疫苗的研制及其对小鼠的免疫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熙才 伍治平 +4 位作者 陈艳 金从国 刘馨 周永春 左曙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36-341,共6页
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factor recepto-2,VEGFR-2)在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制备口服型VEGFR-2DNA疫苗并研究其生物免疫效应。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VEGFR-2胞外区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VR-... 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factor recepto-2,VEGFR-2)在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制备口服型VEGFR-2DNA疫苗并研究其生物免疫效应。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VEGFR-2胞外区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VR-2,DNA序列分析证实后,脂质体法转染COS-7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VEGFR蛋白表达;以氯化钙法将pcDNA3.1-VR-2转化减毒沙门菌SL3261,制备口服型VEGFR-2DNA疫苗。口服型疫苗免疫C57BL/6小鼠,ELISA法检测免疫后小鼠外周血VEGFR-2抗体水平,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对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成功制备口服型VEGFR-2DNA疫苗。ELISA法检测显示,疫苗组小鼠抗体滴度随着免疫时间和免疫次数的增加而增高,在免疫6周后产生了高水平抗VEGFR-2IgG类抗体(1.07±0.018),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0.14±0.033)和质粒对照组(0.14±0.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53.17,P=0.000)。MTT法检测显示,疫苗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对靶细胞MS1的杀伤率随着效靶比的增加而增加,在效靶比8∶1时CTL活性(89.38±1.51)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15.17±2.54)和空质粒对照组(12.99±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5.42,P=0.000)。结论:成功制备了口服型VEGFR-2DNA疫苗,该疫苗可激活小鼠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为进一步抗肿瘤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 减毒沙门菌 口服DNA疫苗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sFlt重组腺病毒抑制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
13
作者 阚兵 姜愚 +3 位作者 杨金亮 陈县城 胡敏 魏于全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501-503,共3页
背景与目的实体肿瘤组织的生长具有血管依赖性,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已证实为肿瘤生长的控制点之一。本研究拟探讨编码小鼠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对肿瘤新生血管和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小鼠Lewis肺癌细... 背景与目的实体肿瘤组织的生长具有血管依赖性,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已证实为肿瘤生长的控制点之一。本研究拟探讨编码小鼠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对肿瘤新生血管和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小鼠Lewis肺癌细胞(LLC)株建立肺癌模型进行抗肿瘤的研究,以编码sFlt1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sFlt1Adv)作为治疗组,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GFPAdv)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皮下接种小鼠LLC一周后,经尾静脉给药2次(间隔2周),第二次给药后2周,处死全部实验鼠,剥离肿瘤组织并称重,用3%多聚甲醛固定,用抗CD31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sFlt1Adv治疗组肿瘤明显小于GFPAdv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其抑瘤率达到71.8%;治疗组的肿瘤微血管密度低于GFPAdv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能抑制肿瘤组织的新生血管形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小鼠LEWIS肺癌细胞 复制缺陷sFlt-1重组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22
14
作者 夏丽娟 何云芹 邵明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6期699-704,共6页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的疗效及其对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78例DUB患者,随机分...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的疗效及其对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78例DU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口服,观察组予LNG-IU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2月后血红蛋白水平(HGB)、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采用SP免疫组化检测两组治疗前及12个月后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中的VEGF、ER、PR的阳性表达。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控制出血及完全止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的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减少(P<0.01),E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中的VEGF阳性率显著高于治疗前,ER、PR阳性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的VEGF阳性率高于对照组,ER、PR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NG-IUS治疗DUB能更好的通过调节子宫内膜ER、PR、VEGF的表达,达到临床治疗效果,且较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更加简便、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炔诺孕酮 无排卵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CT征象与SSTR2、VEGFR2及MGMT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璐杰 宋晨宇 +3 位作者 周小琦 罗宴吉 冯仕庭 彭振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2-899,共8页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CT征象与生长抑素2型受体(SST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型受体(VEGFR2)及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se,MGMT)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CT征象与生长抑素2型受体(SST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型受体(VEGFR2)及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se,MGMT)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1月本机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pNENs 8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增强CT检查,术后行SSTR2、VEGFR2、MGMT免疫组化检查。回顾性分析pNENs的CT特征与SSTR2、VEGFR2及MGMT表达情况的相关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及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SSTR2(+)组及SSTR2(-)组在性别、边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R2(+)组及VEGFR2(-)组在性别、最大径线≥20 cm、边界、强化率(动脉期、静脉期)及CT值比率(静脉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GMT(+)组及MGMT(-)组在最大径线≥20 cm、最大径、边界、强化率(动脉期)及CT值比率(平扫、动脉期、静脉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征象评估SSTR2、VEGFR2及MGMT阳性表达的AUC分别为0.847、0.761和0.749,灵敏度分别为87.18%,76.67%和90.48%,特异度分别为87.50%,73.91%和57.14%。【结论】CT征象联合临床特征可以反映pNENs中SSTR2、VEG⁃FR2及MGMT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生长抑素2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受体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唐林 黎宗宝 白瑞娜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6期2458-2461,2465,共5页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浊中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NO、VA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痰浊中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浊中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NO、VA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痰浊中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予以高血压常规治疗及运动、日常生活、运动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予以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外周血EPCs数量、增殖细胞、迁移细胞变化情况、外周血EPCs分泌VEGF、NOF功能变化进行比较。评价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比较总有效率,比较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临床总有效率、EPCs数量、增殖细胞、迁移细胞较、NO、VEGF、MDA、SOD的表达均较对照组高(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SBP、DBP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率均较对照组患者低(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提升患者EPCs数量,提升分泌VEGF、NO的能力,促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升血压控制疗效,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浊中阻原发性高血压 半夏白术天麻汤 血管内皮细胞数量 分泌功能细胞 一氧化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载体介导人KDR胞外段诱导抗小鼠肝癌的免疫效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晓华 吴彬 +2 位作者 王芳 刘兵 王友臣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12-316,共5页
目的:探讨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介导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hVEGFR-2或hKDR)胞外段诱导抗小鼠肝癌血管免疫及打破免疫耐受的效果。方法:构建Ad hKDRE,用Ad hKDRE皮内免疫C57BL/6小鼠,7d后取脾细胞作为效应细胞(E),Hepa1-6/m... 目的:探讨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介导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hVEGFR-2或hKDR)胞外段诱导抗小鼠肝癌血管免疫及打破免疫耐受的效果。方法:构建Ad hKDRE,用Ad hKDRE皮内免疫C57BL/6小鼠,7d后取脾细胞作为效应细胞(E),Hepa1-6/mKDR作为靶细胞(T),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特异性CTL杀伤活性;给免疫小鼠接种肝癌细胞Hepa1-6,观察荷瘤小鼠成活情况。结果:Ad hKDRE免疫小鼠1周后,在E∶T为100∶1、50∶1和25∶1时,Ad hKDRE诱导的6hCTL杀伤率分别为(81.5±5.6)%、(68.4±5.5)%和(39.6±3.9)%。Ad hKDRE免疫小鼠1周后接种2×106 Hepa1-6肝癌细胞,观察2个月无小鼠成瘤;接种5×106 Hepa1-6细胞,小鼠无瘤成活率为60%。上述CTL效应和抗成瘤作用在清除CD8+和CD4+ T淋巴细胞后消失。结论:Ad介导异种(人)KDR胞外段能有效地打破小鼠肝癌的免疫耐受,诱发强烈的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这种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是CD4+和CD8+ T细胞依赖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制缺陷腺病毒载体 原发性肝癌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异种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结直肠癌总病灶糖酵解与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管生成的关系
18
作者 田墨涵 于丽娟 +3 位作者 秦誉 王大龙 王欣 李迎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82-1386,共5页
目的探索结直肠癌(CRC)PET/CT显像总病灶糖酵解(TLG)与其淋巴管密度(LVD)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6例病理证实的CRC患者(淋巴结转移组19例,无淋巴结转移组17例)的术前PET/CT资料,记录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 目的探索结直肠癌(CRC)PET/CT显像总病灶糖酵解(TLG)与其淋巴管密度(LVD)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6例病理证实的CRC患者(淋巴结转移组19例,无淋巴结转移组17例)的术前PET/CT资料,记录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TLG。以免疫组化分析肿瘤和正常黏膜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VEGF-C的表达,D2-40标记淋巴管,记数LVD,分析其与SUVmax及TLG的关系。结果 CRC组织VEGF-C和GLUT-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黏膜(P均<0.01)。淋巴结转移组的SUVmax、TLG、LVD和VEGF-C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SUVmax:t=3.602,P=0.001;TLG:t=3.421,P=0.002;LVD:t=3.051,P=0.004;VEGF-C:χ2=8.047,P=0.045)。SUVmax与TLG、TLG与LVD、TLG与GLUT-1的累积光密度(IOD)值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607、0.654、0.367,P均<0.05)。VEGF-C不同表达等级间TLG和L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22、35.579,P均<0.001)。GLUT-1与VEGF-C的表达水平呈等级相关(r=0.302,P单侧=0.028)。结论结直肠癌病灶的TLG与LVD和VEGF-C存在正相关,TLG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管生成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总病灶糖酵解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astin联合化疗治疗8例晚期肿瘤病人的护理
19
作者 缪景霞 张兰英 +2 位作者 张甫婷 马树东 王晓光 《护理研究》 2005年第4期636-637,共2页
关键词 AVASTIN 联合化疗治疗 肿瘤病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2004年2月 靶向抗癌药物 药品监督管理 肿瘤血管生成 晚期肿瘤 科学技术 治疗手段 抗癌作用 基因技术 生物科技 研制成功 受体结合 内皮细胞 肿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学
20
《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 CSCD 2005年第3期144-149,共6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PI2K/PTEN信号通路的影响;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短发夹环RNA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内皮素-1在神经源性肺水肿中的作用;去甲肾上腺素参与家兔脑室注射P物质的心血管效应;差异显示法对...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PI2K/PTEN信号通路的影响;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短发夹环RNA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内皮素-1在神经源性肺水肿中的作用;去甲肾上腺素参与家兔脑室注射P物质的心血管效应;差异显示法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过程中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损毁大鼠杏仁中央核对不同味觉溶液摄人的影响;β-ME和BHA体外诱导人胎肝CD34^+细胞向神经组织细胞分化研究;孤束核组胺受体参与大鼠脑室注射组胺对颈动脉赛反射的抑制;CGRP受体拮抗剂CGRP8-37对甲醛炎性痛大鼠自发痛反应及脊髓后角NOS表达和NO含量的影响;甲醛炎性痛及痛过敏诱导大鼠脊髓后角环氧化酶-2表达的变化;蛙皮素对大鼠IFN性发热反应及脑内AVP含量的影响;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在大鼠胆汁性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含量变化;手术截断小鼠尾末端诱发的痛觉过敏和吗啡镇痛效应;异丙酚对正常大鼠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反应性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血管紧张素Ⅱ1受体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 神经性肺水肿 生理学 CD34^+细胞 诱导大鼠 短发夹环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