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IF2B5表达下调的人星形胶质细胞与人神经元在内质网应激后细胞存活及miRNA表达的差异
1
作者 陈娜 王静敏 +1 位作者 姜玉武 吴晔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30-2239,共10页
目的探讨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中胶质细胞选择性受累而神经元受累轻微的原因。方法将EIF2B5-RNAi表达载体转染至人星形胶质细胞和人神经元,检测基础状态下及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后细胞凋亡和活力,检测参与ERS调... 目的探讨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中胶质细胞选择性受累而神经元受累轻微的原因。方法将EIF2B5-RNAi表达载体转染至人星形胶质细胞和人神经元,检测基础状态下及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后细胞凋亡和活力,检测参与ERS调控的已知和未知miRNA,筛选EIF2B5-RNAi人星形胶质细胞在ERS后miRNA变化。结果与EIF2B5-RNAi人神经元相比,星形胶质细胞自发凋亡及细胞活力下降。较之神经元,更多miRNA参与星形胶质细胞ERS刺激后的调控,EIF2B5-RNAi组参与调控的miRNA数目显著减少。聚类分析发现,5条已知miRNA是通路连接的关键组分。结论人星形胶质细胞在ERS后可能更加依赖众多促细胞增殖分化的miRNA修复,而EIF2B5-RNAi人星形胶质细胞存在自发凋亡,ERS后严重减少的miRNA可能导致细胞无法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 人星形胶质细胞 人神经元 内质网应激 凋亡 miRNA表达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抑制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星形胶质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雯 李玲 +5 位作者 于向民 刘爱红 王斌 钱冬萌 杨瑞 张志超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前对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ous,HCMV)感染尚无特异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手段,研究通过观察黄芩素(baicalein,BAI)抑制HCMV体外感染人星形胶质细胞引起的IE、pp65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黄芩素抗HCMV感染的机制。运用MTT法... 目前对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ous,HCMV)感染尚无特异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手段,研究通过观察黄芩素(baicalein,BAI)抑制HCMV体外感染人星形胶质细胞引起的IE、pp65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黄芩素抗HCMV感染的机制。运用MTT法检测BAI组、HCMV组、HCMV+BAI组和对照组细胞的细胞活性,观察BAI对HCMV感染致人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异常的抑制作用;Real-time PCR检测不同组之间IE、pp65 mRNA表达的变化;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技术检测IE、pp65蛋白表达的变化。MTT结果显示,20μmol/L BAI+HCMV组的吸光值在24、48、72 h均高于HCMV组(P<0.05);形态学观察病毒感染48 h时,HCMV组细胞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PE),而20μmol/L BAI+HCMV组细胞状态较好,CPE不明显;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在感染48和72 h时20μmol/L BAI+HCMV组IE、pp65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HCMV组(P<0.05);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0μmol/L BAI+HCMV组细胞的IE、pp65蛋白表达明显低于HCMV组(P<0.05)。以上结果显示,适当浓度的黄芩素能抑制HCMV感染所致的细胞增殖异常,同时降低IE及p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人巨细胞病毒 人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U251细胞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一迪 姚堃 +4 位作者 周锋 李凌云 茌静 刘根焰 陈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1-285,共5页
目的:研究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人星形胶质瘤细胞U251,及感染后对其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HHV-6感染U251细胞建立HHV-6体外感染模型,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病变。PCR法检测HHV-6u22基因。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HHV-6即刻早期蛋白(I... 目的:研究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人星形胶质瘤细胞U251,及感染后对其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HHV-6感染U251细胞建立HHV-6体外感染模型,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病变。PCR法检测HHV-6u22基因。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HHV-6即刻早期蛋白(IE1)和晚期蛋白(gB)的表达。MTT法检测U251感染HHV-6后细胞增殖的改变。流式细胞术(FCM)检测U251细胞周期改变。结果:在感染3天后U251出现典型细胞病变,细胞肿胀增大数倍,透亮,呈多形性。PCR检测到HHV-6u22基因。IFA检测到HHV-6IE1蛋白和gB蛋白的表达。MTT法显示HHV-6能增强U251细胞的增殖能力。FCM检测表明,HHV-6感染后U251细胞周期发生改变,感染组和对照组相比,前者G1期的细胞减少,S期和G2期细胞增多。结论:HHV-6能感染U251细胞引起细胞病变,促进细胞的增殖,使细胞周期发生改变。本研究结果提示人类疱疹病毒6型可能参与人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对其机制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疱疹病毒6型 人星形胶质细胞U251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