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才贡献成本分析与控制
1
作者 周红敏 王桂春 罗彬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90-193,共4页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如何建立科学、高效、系统、规范的人才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资源的整体效能,已经成为管理学界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首次提出了人才贡献成本的概...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如何建立科学、高效、系统、规范的人才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资源的整体效能,已经成为管理学界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首次提出了人才贡献成本的概念,分析了其构成.从人才贡献成本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其构成提出了降低人才贡献成本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即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定性方法相配合来降低人才贡献成本.对企业合理有效的利用人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贡献 成本 人才贡献周期 改进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人才贡献率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黄维德 郗静 汤磊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72-78,共7页
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浦东开发以来,上海人力资本、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研究,并对未来年份上海人才贡献率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 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浦东开发以来,上海人力资本、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研究,并对未来年份上海人才贡献率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但仍低于物质资本的贡献水平;与其他省市相比,上海的人才贡献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到2020年,上海人才贡献率将超过物质资本的贡献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因素。上海政府应进一步转变发展思路,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优化投资结构,继续建设人才高地,提高人才贡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人才贡献 人力资本 人才资本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才贡献率测度:1978-2015 被引量:14
3
作者 马宁 王选华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1-107,共7页
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利用商品价值构成机制来构造经济增长中人才贡献率的模型,使用该模型测度了1978-2015年期间人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论表明:当前经济增长中人才贡献率不高,但仍处于上升态势,而人力资本的贡献率较低... 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利用商品价值构成机制来构造经济增长中人才贡献率的模型,使用该模型测度了1978-2015年期间人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论表明:当前经济增长中人才贡献率不高,但仍处于上升态势,而人力资本的贡献率较低,并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因此,在创新驱动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政府决策部门尤其要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配置与使用,不断提高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贡献 劳动价值理论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才贡献率再测度:1978-2017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敏 穆桂斌 王选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39-43,共5页
文章运用势效系数方法确定回归模型要素产出弹性系数,从而简化了测算人才贡献率的流程,增强了该指标的应用功能。使用1978—2017年有关数据,分年度、分阶段测算了人才贡献率。结果表明: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在不断下降,10年... 文章运用势效系数方法确定回归模型要素产出弹性系数,从而简化了测算人才贡献率的流程,增强了该指标的应用功能。使用1978—2017年有关数据,分年度、分阶段测算了人才贡献率。结果表明: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在不断下降,10年前开始降低到50%以下,2017年创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物质资本,达到了53.11%,内含人才贡献率17.81%。人才贡献率一直处于下降态势,说明人才资源配置效率须改善。因此,政府决策部门要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配置与使用,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早日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贡献 势效系数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贡献度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熊贵营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18,共4页
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已经成为职业教育迈向现代化的主要发展目标。以苏州高职教育为案例,聚焦人才供给、人才需求、人才服务和人才质量4个维度分析苏州高职教育服务苏州经济发展的人才贡献度现状,发现苏州高职教育存... 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已经成为职业教育迈向现代化的主要发展目标。以苏州高职教育为案例,聚焦人才供给、人才需求、人才服务和人才质量4个维度分析苏州高职教育服务苏州经济发展的人才贡献度现状,发现苏州高职教育存在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存在落差、人才培养规格与民生期盼存在落差、多元办学与均衡发展存在落差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打造高职名校、提升人才地位和推进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高职教育 服务地方 人才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大学堂对山西近代化事业的人才贡献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李金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0,共4页
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不仅为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对应的近代专业、大力推进教学方法转型、加强具有近代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不仅为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对应的近代专业、大力推进教学方法转型、加强具有近代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山西乃至全国近代化事业提供了积极的人才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大学堂 近代化建设 人才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空格局与演化--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的分析
7
作者 张学敏 迪丽呼玛尔·艾孜孜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84,共12页
人才资本作为人力资本的高级形式,是推动经济进步的内生动力,具有更为显著的时效性、稀缺性和异质性特征。采用C-D生产函数优化构建人才贡献率模型,测算我国31个省(区、市)2000—2020年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考虑空间效应的基础... 人才资本作为人力资本的高级形式,是推动经济进步的内生动力,具有更为显著的时效性、稀缺性和异质性特征。采用C-D生产函数优化构建人才贡献率模型,测算我国31个省(区、市)2000—2020年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考虑空间效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人才贡献率进行时空演化和收敛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出较小的波动及阶段性下降趋势,整体效率偏低且值域范围仅在0.09和0.28之间;空间上呈现出东部均值(0.478)>中部均值(0.238)>西部均值(0.158)的梯形分布格局,而增长率却是“中部>东部>西部”的反常态局势。传统β收敛模型和空间β收敛模型均显示全国收敛态势明显,且这种空间效应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国家应施行地区间差异管理政策,以强带弱地加强省际人才互动,提质增效地优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进而加速提升我国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协助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形成东中西部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空间联动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资本 人才贡献 空间收敛性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竞争下的人才资源配置与福利净损失——基于省际人才竞争的理论推断与测度
8
作者 朱克朋 樊士德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地方竞争引起人才跨地区流动,使得人才资源在地区间重新配置。理论推断得出,完全市场机制下的人才竞争使发达地区面临人才资源配置不足问题,而地方补贴政策下的人才竞争又可能导致发达地区人才资源配置过度,产生福利净损失。以31个省级... 地方竞争引起人才跨地区流动,使得人才资源在地区间重新配置。理论推断得出,完全市场机制下的人才竞争使发达地区面临人才资源配置不足问题,而地方补贴政策下的人才竞争又可能导致发达地区人才资源配置过度,产生福利净损失。以31个省级行政区2002—2022年期间数据,在地区生产函数估计的基础上测度各地区人才资源的边际贡献,估算福利净损失的程度。结果表明,当前福利净损失并不大,人才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较高,近年来地方竞争没有导致人才资源出现明显错配。进一步考察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和人才资源边际贡献的匹配情况,以判断各地区在人才竞争中的处境。结果表明,沿海地区依然存在较多人才资源缺口,“负缺口”地区人才资源向沿海地区流动是合理的。为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建议发挥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规范人才竞争的政策手段,注重人才整体的配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竞争 人才流动 人才贡献 资源配置效率 福利净损失 人才资源缺口 区域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贡献率的企业人才竞争战略可行决策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肖利哲 邢嘉 杨仲基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16-122,共7页
通过对企业人才竞争战略决策要素的分析,归纳提炼出基于人才贡献率提升的可行决策域的4个关键决策变量,即标杆选择强度、组织变革程度、联合效应和企业人才整体压力感知,并提出四变量相互作用关系假设。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运用... 通过对企业人才竞争战略决策要素的分析,归纳提炼出基于人才贡献率提升的可行决策域的4个关键决策变量,即标杆选择强度、组织变革程度、联合效应和企业人才整体压力感知,并提出四变量相互作用关系假设。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层次回归法验证该假设。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划定了可行决策域,即只有在人才整体中等程度压力感知范围内,选择中低、中高或适度高强度的标杆及与之相对应的组织变革程度和联合效应的组合对策,才能实现人才贡献率最大化。这一结论不仅拓展了人才竞争战略决策理论,而且可为企业制定人才竞争战略提供可靠的匹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贡献 人才竞争战略 可行决策域 层次回归法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E链的人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度 被引量:27
10
作者 廖诺 张紫君 +1 位作者 李建清 赵亚莉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83,共10页
以人才资本作为桥梁,遵循"人才集聚—人才资本—经济增长"(C-C-E)的人才经济价值转化链,将人才集聚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测度。以1982-2013年北京、上海、广州的数据为基础,计算人才集聚度,并计算各地区人才资本存量,采... 以人才资本作为桥梁,遵循"人才集聚—人才资本—经济增长"(C-C-E)的人才经济价值转化链,将人才集聚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测度。以1982-2013年北京、上海、广州的数据为基础,计算人才集聚度,并计算各地区人才资本存量,采用扩展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各地区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广州的平均人才集聚度分别为17.64%、12.28%、10.59%,其人才资本贡献率依次为36.46%,61.28%,38.49%。可见,人才集聚与人才贡献率并未呈现严格的正向变动。最后对此给出了解释,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集聚度 人才资本 人才资本贡献 人才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培养:强化大学的根本职能 被引量:39
11
作者 吴康宁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共4页
人才培养是大学存在之本,不应把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职能同人才培养职能相提并论。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应当有助于人才培养。对于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有必要就其"人才培养贡献度"进行"教育性评价"。
关键词 大学 根本职能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贡献 教育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来自全国工业企业2004—2018年数据 被引量:13
12
作者 朱林 朱学义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3-109,共7页
文章收集2004—2018年全国工业企业有关数据,创造性地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确定了工业企业科技人才贡献价值,并和其他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指标共同利用灰色关联度法明确了影响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绩效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得出如下结论... 文章收集2004—2018年全国工业企业有关数据,创造性地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确定了工业企业科技人才贡献价值,并和其他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指标共同利用灰色关联度法明确了影响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绩效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得出如下结论:用新产品销售收入反映科技创新绩效的主要影响有企业科技人员人均研发经费支出、企业投入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经费支出、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企业未来发展的重心是要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企业创新引领中的核心要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贡献 科技创新绩效 工业企业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 灰色关联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校财务绩效视角的科技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顾效瑜 朱学义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12-118,共7页
高校财务管理目标之一是要实现高校科技管理绩效最大化。高校科技管理绩效通过高校科技人才贡献绩效、科技经费投入绩效、科技研究产出绩效反映,最终落实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上。文章收集2005—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发展的量化数据、... 高校财务管理目标之一是要实现高校科技管理绩效最大化。高校科技管理绩效通过高校科技人才贡献绩效、科技经费投入绩效、科技研究产出绩效反映,最终落实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上。文章收集2005—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发展的量化数据、高校科技人才的贡献数据、高校科技投入与产出的数据,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确定高校科技人才的贡献价值,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贡献绩效的影响因素,得出结论:高校科技人才贡献绩效、高校R&D经费支出、高校发表科技论文与高校科技成果贡献绩效显著正相关,而高校出版的科技专著和申请的专利价值与高校科技成果贡献绩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财务管理 绩效评价 科技人才贡献绩效 科技成果贡献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