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0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地区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淑珍 邓瑞 田莉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7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西部地区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方法运用动态评价理论,从教学质量评价和社会评价两个方面对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并对效果进行动态观测。结果护理专业学生... 目的探讨西部地区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方法运用动态评价理论,从教学质量评价和社会评价两个方面对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并对效果进行动态观测。结果护理专业学生的基本理论与技能扎实,护理职业能力强,就业率明显高于其他专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高。结论该评价体系可以为制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在西部地区三年制护理专业教育中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业 西部地区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 社会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刍议 被引量:13
2
作者 何晓蓉 龙山红 余绍军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69,72,共3页
工学结合是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构建科学、合理、实用的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从学校、企业、社会三大方面构建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并运用德尔菲... 工学结合是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构建科学、合理、实用的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从学校、企业、社会三大方面构建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并运用德尔菲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的评价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质量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内外部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立华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3-95,共3页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关系到教育成败的大问题,如何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采取怎样有效方法去评价去保障,则是高职教育办学高度重视的关键问题,经过对研究问题的现状分析,提出了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关系到教育成败的大问题,如何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采取怎样有效方法去评价去保障,则是高职教育办学高度重视的关键问题,经过对研究问题的现状分析,提出了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实施多元主体内外部有效衔接的"双原则"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打破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改革弊端,不断更新高职教育观念,科学系统地探索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多元互动 内外部有效衔接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互动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探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佩华 胡泊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74-76,共3页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进入内涵发展阶段的核心任务。建立多元互动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其具体策略是,组建多元化的评价专家库,建立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小组,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进入内涵发展阶段的核心任务。建立多元互动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其具体策略是,组建多元化的评价专家库,建立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小组,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标准个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多元互动 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专业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97
5
作者 周应中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共5页
构建高职专业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需要遵循达成评价主体认同、凸显专业特性、突出人才培养绩效评价、兼重定量与定性评价等基本准则,采取建构评价目标、协商评价方案、开放评价渠道、交流评价信息等行动策略。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 人才培养质量 评价体系 第三方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助推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苏迪 韩红蕾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22,共5页
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通过调整"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定势,强调客体对主体的反作用,实现驱动转换,促进供需两侧和谐发展,从而彰显其价值本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需求侧从有效人才的需求出发,运用一定的评价标准... 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通过调整"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定势,强调客体对主体的反作用,实现驱动转换,促进供需两侧和谐发展,从而彰显其价值本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需求侧从有效人才的需求出发,运用一定的评价标准对供给侧改革价值判断的活动,评价体系的地位、职能、机制及科学评价标准与供给侧改革天然契合,在实践应用中助力供给侧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质量 评价体系 继续教育 供给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习产出为质量标准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被引量:20
7
作者 唐立国 郭庆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8-179,共2页
文章认为在开展以学习产出为质量标准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工作时,要重视更新观念,建立并完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起工程应用型人才质量监控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 工程应用型人才 学习产出 质量监控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与本科“3+2”分段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20
8
作者 朱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63,共3页
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人才培养有其特殊性,既要让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技能,又要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基于此人才培养定位,以满足企业和学生需求为导向,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成效三方面确定"3+... 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人才培养有其特殊性,既要让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技能,又要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基于此人才培养定位,以满足企业和学生需求为导向,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成效三方面确定"3+2"分段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质量 评价体系 高职 本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合作视域下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包兴先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75-79,共5页
校企合作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模式,当前我国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校企合作模式下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量分标准。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校企合作视域下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意见进行模糊层次分... 校企合作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模式,当前我国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校企合作模式下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量分标准。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校企合作视域下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意见进行模糊层次分析,应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最后进行实例验证,所得结果证实了该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质量 评价体系 模糊层次分析 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教协同驱动下的高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琼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2-26,共5页
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强医学人才培养,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基于医教协同驱动理念,坚持科学性、系统性、适应性、职业性的基本原则,构建高... 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强医学人才培养,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基于医教协同驱动理念,坚持科学性、系统性、适应性、职业性的基本原则,构建高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对高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进行验证,并对高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验证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高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教协同 医学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 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衔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英姿 豆一玲 +2 位作者 孙来华 李芳 樊丽华 《农产品加工》 2016年第10期67-69,72,共4页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最终目标,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现代职业教育的成败。研究建立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保障畅通人才成长通道。通过探讨中高职衔接食品营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最终目标,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现代职业教育的成败。研究建立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保障畅通人才成长通道。通过探讨中高职衔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设计思路、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为促进中高职衔接的发展和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 人才培养 质量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37
12
作者 陈智球 马芜茗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9-22,共4页
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是完善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需要遵循人才质量标准、培养效率标准、社会效益标准,运用管理学闭环控制理论,确立服务区域经济的目标,依托岗位需求和毕业生终身发展制定评价指标,强化流程控制,建立完善... 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是完善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需要遵循人才质量标准、培养效率标准、社会效益标准,运用管理学闭环控制理论,确立服务区域经济的目标,依托岗位需求和毕业生终身发展制定评价指标,强化流程控制,建立完善的运行模式,并形成以信息交流为核心模块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方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3
13
作者 廖敏霞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55-59,共5页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应用型院校管理和发展的重要依据。文章介绍应用型人才的内涵、特征,探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模型,从多方面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内涵与特征 质量标准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导向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陆艺 张英佳 韩会庆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35-137,共3页
基于OBE教学模式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要求,阐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核心,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做定性和定量研究。确定由政治道德素质、专业理论知识、实操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心理素质五个OBE评价... 基于OBE教学模式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要求,阐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核心,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做定性和定量研究。确定由政治道德素质、专业理论知识、实操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心理素质五个OBE评价要素层来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并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该专业本科人才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模式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人才培养 质量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发展数字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行动研究
15
作者 吴秋晨 周英文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4,共8页
数字化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评价至关重要。高职院校有必要针对数字化背景来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基于行动背景、行动目标和行动内涵三个方面来构筑行动起点。但高职院校发展数字化人... 数字化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评价至关重要。高职院校有必要针对数字化背景来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基于行动背景、行动目标和行动内涵三个方面来构筑行动起点。但高职院校发展数字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行动并非易事,面临开发性挑战、统一性挑战、技术性挑战和系统化挑战。因此,高职院校需要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包括建立适应数字化背景的开发机制、设立适应数字化背景的双重标准维度、促进数字技术的有效融合以及提升数字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数字化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饲料外贸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评价体系建设
16
作者 刘俊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0,共4页
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校与饲料企业的深度合作已成为破解饲料外贸人才供需失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选择。鉴于现代学徒制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且饲料外贸业务广泛涉及国际交往,因此,饲料外贸人才的培养不仅需立足校、企、... 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校与饲料企业的深度合作已成为破解饲料外贸人才供需失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选择。鉴于现代学徒制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且饲料外贸业务广泛涉及国际交往,因此,饲料外贸人才的培养不仅需立足校、企、生三方共赢的目标,而且要将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核心要素融入其中,明确界定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培养目标。同时,加强饲料外贸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设,力求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估,精准衡量人才培养成效,以期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培养出既符合饲料企业实际需求,又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外贸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饲料外贸人才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 评价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生态体系路径研究——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金超 买发元 +1 位作者 孙家珏 刘天尧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2,共7页
随着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演变,传统教育模式显现出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研究聚焦于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挑战,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为例,文章深入分析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的脱... 随着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演变,传统教育模式显现出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研究聚焦于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挑战,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为例,文章深入分析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师资力量的不足、教学内容的滞后性、配套资源的缺乏、评价体系的单一性以及毕业生就业去向的不明确性。指出,尽管应用型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现有模式未能充分满足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强调,高校应与企业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轨的学习机会,并在职业指导和市场对接方面提供更多支持。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 师资建设 多元化评价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以枣庄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韩合作项目为例
18
作者 崔旭海 毕海丹 +3 位作者 孙中贯 王京龙 由昭红 屈海涛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6期155-160,共6页
目前,地方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标准,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明确、可操作性强,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枣庄学院中韩合作办学项目自2023年开始招... 目前,地方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标准,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明确、可操作性强,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枣庄学院中韩合作办学项目自2023年开始招生,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探索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方法和策略,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能够进行跨国学习和工作的食品领域高级专业人才。基于实践探索,主要介绍了枣庄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基本现状、基本途径和做法,以及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国际化人才培养 质量保障体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地方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颖 李爱 +2 位作者 张卫华 雷涛 刘海学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171-174,共4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科学、客观地评价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效果,成为教育界和相关领域关注的焦点。研究运用AHP法构建了由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和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科学、客观地评价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效果,成为教育界和相关领域关注的焦点。研究运用AHP法构建了由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4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新农科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果评价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了天津市某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果,旨在为高校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果提供量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AHP法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果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课程体系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依归、内涵逻辑和现实路径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福君 吴双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3,共12页
高校课程体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好坏。高校课程体系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必须解决好课程体系建设的目的观、功能观和实践观三个核心问题。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现... 高校课程体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好坏。高校课程体系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必须解决好课程体系建设的目的观、功能观和实践观三个核心问题。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现实要求和服务新时代高等教育矛盾转化要求作为高校课程体系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依归。高校课程体系必须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体现出素质教育的课程教育功能。高校课程体系在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实践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其核心素养提升及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强化紧密联系大学生生活的课程体系建设内容,重视课程思政育人的价值属性,关注课程体系管理的个性化和开放性,强调教师教学主体建设和不断完善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以此有力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课程体系 质量人才培养 课程结构 课程属性 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